苏州市旅游景点导游词
苏州好玩的旅游景点有哪些,哪些景点要钱,哪些不要钱
我平常就带同学去玩 和你说一下 以亲身经历说的啊 可能不太全但是肯定适用一般首先是园林 就在火车站不远处 先去拙政园或狮子林 两家都很近的,一般就到中午了。
在旁边吃个饭,我记得美食街好像就是最前面一家说便宜但是有一个菜叫松鼠鱼,要88块一小盘特别坑人; 然后没着美食街走可以走得北寺塔江南最高塔啊和杭州雷锋塔差不多好像; 然后,从北寺塔附近附近公交站坐车 具体路我忘了 但是可以看站牌 叫七里山塘 这个景点不要钱;而且夜景可美了是一个古镇; 大约晚上七点了吧 建议还是打的吧去 苏州金鸡湖就说看音乐喷泉(星期五和星期六晚上有)这个也不要钱而且夜景相当不错的;这一天算是逛过去了; 如果你有第天还想玩的话 我再说吧,我知道太湖西山林屋洞怎么逃票 六十块钱呢 呵呵
苏州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我有一个朋友准备来苏州玩三天,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怎么去
我在吴江市汽车站附近
苏州最著名的当然是苏州园林,苏州有很多园林,没必要一个个去看,看几个代表性的就可以了。
比如说拙政园。
苏州还有一处很出名的经典就是周庄,沈万山的故居,土豪啊。
门票也不贵,有点远而已。
然后就是什么木渎,自然景观有独墅湖,金鸡湖。
都比较适合去逛。
小吃可以到观前街,平江路一带。
苏州有哪些旅游景点
【第1句】:拙政园:苏州园林的经典。
要体会江南园林的景致,必到拙政园。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最早是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设计的。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地址: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门票:70
【第2句】:沧浪亭:别有情趣的园林,古静清幽。
沧浪亭,世界文化遗产,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
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称“沧浪亭”。
沧浪亭占地面积
【第1句】:08公顷。
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地址:苏州市沧浪亭街3号门票:20
【第3句】: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城区中心五公里。
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
山高约三十六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
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
宋苏东坡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有茶园,有竹林,有小溪,有虎丘塔,有剑池,到虎丘主要观的是文化,是苏州不得不游之处。
地址:苏州市虎丘区虎丘山门内8号门票:60
【第4句】:寒山寺:听一听钟声,虽然不是夜半吧。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
原名“妙利普明塔院”。
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
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
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
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
地址:苏州市金阊区寒山寺弄24号门票:20
【第5句】:木渎:还算比较没有染上商业味的古镇。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 并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古镇山塘街188号(木渎古镇游客中心)
【第6句】:三山岛:同样是一个清净的去处。
位于苏州城西365kUaIlE.cn南50多公里处的太湖之中,它由北山、行山、小姑山组成,一岛三峰相连而得名。
风光旖旎、环境幽绝,有“小蓬莱”美誉。
有板壁峰、十二生肖石等奇异石景,还有距今一万余年被称为“三山文化”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哺乳类动物化石遗存。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村门票:45RMB
苏州旅游景点很多,请问有哪些是游苏州必须去的?
我也是苏州人啊,苏州市区内的旅游景点挺多,有东北街一带的拙政园、狮子林、北寺塔,离火车站不远,附近还有苏州最著名的商业街——观前街,石路也是一条值得一逛的商业街,还有虎丘啊,留园啊,环秀山庄啊,网狮园啊,都比较著名。
苏州古城区及周边都有公交,还有专门的旅游线路公交,楼主可以先坐火车,然后在火车站搭公交就可以到想去的地方了。
或者也可以在苏州当地找几日游的旅行社,一般不会太贵,但园林的门票倒是真的有点贵。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