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苏州罗汉寺导游词

哪位高手给点苏州西山的导游词我.一般去都是哪些景点啊?急需!

4A级景区 苏州西山景区 电话: 0512-66276534  门票:18元\\\/人  “太湖明珠”西山,全名洞庭西山,面积

【第79句】:8平方公里,是太湖中的第一大岛,也是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

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宛如长虹卧波,把西山与苏州城连为一体。

岛上缥缈峰海拔3

【第36句】:6米,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登高远眺,湖中群岛、峰峦坞谷、湖湾人家、近山远水,一一映入眼帘,把人带入“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幽深处有人家”的诗情画意之中。

  吴中区西山镇是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宛如长虹卧波把她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连在一起,如今,西山镇相继被国家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这颗“太湖明珠”愈发显得熠熠生辉。

  西山位于姑苏城西南三十五公里,总面积

【第82句】:36平方公里,总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距光福机场19公里,距上海120公里,岛上气侯宜人、景色秀丽、山水相融、古迹众多、风物清嘉、果木葱郁、物产丰饶,是名副其实的“花果之乡”、“世外桃源”。

  登高远眺,湖中群岛、峰峦坞谷、湖湾人家、近山远水,——映入眼帘,把您带入“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的诗请画意中。

自然的鬼匠神工,历史的沧桑变迁在这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神奇的传说,吴越争霸的兵场村、西施避暑的消夏湾、石公山的天象奇观、林屋洞的道家仙府和包山寺的烟火缭绕、罗汉寺的藤樟古幽……美景美色,举目入画,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

  太湖聚宝,素有“月月有花、季季有果,一年十八熟、天天有鱼虾”之称。

洞庭山碧螺春、乌紫杨梅、大佛手白果、九家种板栗、青种枇杷、水晶石榴以及银鱼、白鱼、白虾等“太湖三宝”饮誉海内外。

西山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花果资源、矿产资源形成了西山经济的三大优势。

  21世纪的东风指面而来,西山显现出勃勃生机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以农业资源为基础、旅游业为龙头的西山总体开发思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1998年4月,江泽民同志考察西山镇时的“开发太湖、保护太湖、发展吴中区、造福后代”的题词为今后西山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苏州西山以“太湖山水、古昊文化、人文自然风光、田园野趣、美食度假、休闲娱乐观光”为特色,以发展度假、旅游、酒店、生态观光休闲、康复、水上和山地运动等为主要内容,逐步建设成为华东地区设施、环境、服务最为完善的度假休闲胜地、人居天堂、健康乐园。

  其实西山是一个很大的岛,还有党政机关呢:),到岛上的汽车,还要经过两座白色的跨岛大桥。

依山环水,到上群峰叠嶂(好象有些夸张,但是山头确实不少)。

  农家强烈推荐的西山最高峰-缥缈峰。

虽然山峰才300多米,但是需要越过两个三头才能到达,不过不要怕山路远,因为路上有好多梅子树,摇曳着无数的小青梅,让你觉得非常有乐趣。

  明月湾古城的村口有棵大树,约有1000年的历史,要5个成年人才能报得过来。

  行:最好自驾车,其他:到苏州火车站,乘91路公共汽车,到底,4元。

时间2个小时。

  吃:农家都有饭可以吃,不算太贵.  西山是适合周末无事去休闲的去处。

夏天可以在太湖中游泳。

初春(2月18-3月18)可以去赏梅,那时候漫山梅花,在山间信步,很有趣味。

5月20日左右,是枇杷的季节,再过一个月则是采杨梅的季节,不过时间只有10多天,从6月20日开始到月底。

  苏州-西山  出了苏州火车站,右边就是去西山的69路,最晚班8,9点左右,要开2个小时,停站50次。

如果坐汽车,那是停在长途汽车南站(我记得是这个),出门就是汽车站,坐103到吴中汽车南站,从那里转58路(最晚班9点)到西山,时间

【第1句】:5小时。

沿途经过3座跨湖大桥,把几个岛连接起来,气势非凡,水天一色,景色宜人。

适合夕阳时分经过。

沿途建筑还算不错,不像其他地方的岛上别墅那样ugly。

  西山汽车站-明月湾村  明月湾古村,名字就相当的有味道。

下车往古村方向(有指示牌),经过询问是否坐快艇,就可以一路走去了,大约需要半小时,但是沿途都是在湖边,不枯燥。

会经过两个类似村落的餐馆,旅馆群。

当你看到一颗村口的大樟树的时候,就到了。

  进村需要25元门票,但是如果选择晚上5点半之后进去,就不用买票了,除非想看那些祠堂或者老屋子。

村中有农家住宿数家,大樟树边的一家叫潮云一阁(电话66276134,13771882565),主人不错,标间80左右,主人厨艺不错。

吃饭可以在村外的餐馆街,也可以在主人家。

  黄昏或者晚上可以在古码头游泳,太湖的水干净,水波平缓,下水处一大片都是平滩,很安全。

这是夏天来这里的一大重要乐趣。

晚上在湖里游泳,特别舒适兴奋。

  村子里的茶馆可以喝喝茶,最便宜5元一杯绿茶。

可以消闲一个下午。

  西山-苏州  回程汽车最晚8点,69路到火车站,58路到吴中汽车南站。

  整个行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只是西山的餐馆或者水果市场都是面向游客的,没有融入当地生活的感觉。

而且难免餐馆较贵,水果短斤少两。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

甪直保圣寺的罗汉堂的导游词。

你把邮箱给我、、我帮你发过去

写寒山寺大门的导游词不要写多大

各位游客:说起寒山寺,大家都会想起唐代诗人张继写的《夜泊》诗:“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写下的千古绝唱。

寒山寺的钟声使他消除了烦恼,继续寒窗苦读,后来再次赴京应试,终于得中了进士。

因而,苏州寒山寺的钟声能消除人们心中的烦恼,启迪心灵的智慧,寄托幸福的期望,给您带来美好吉祥的预兆。

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前往寒山寺游览。

【照壁前】 照壁又称“影壁”或“萧墙”,一般建在大户人家的正门前,既可形成视觉上所谓遮挡,又可起到辟邪的作用。

这块照壁上的“寒山寺”三个字,是由浙江东湖名土陶浚宣所写,字体古朴苍劲,给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刹增添了庄重感。

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照壁前这条从北向南流去的河流是京杭运河的一部分,各位看到面前的这座石拱古桥就是江枫桥,桥的另一边就是江枫洲,现在已建成江枫洲公园。

大家发现没有,寒山寺的山门是朝西的。

通常的民居建筑或寺院建筑都以坐北朝南为最佳,而寒山寺的庙门为何要朝西呢

原来苏州是水乡,来寒山寺的多为坐船而来,为方便香客们来此朝拜进香,庙门便朝两靠河边开了。

【山门殿】 下面让我们进内参观。

各位请看:这块“古寒山寺”的匾额,是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的手笔。

进入山门,迎面是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坐像,背面是韦驮的威武立像。

山门殿的两侧,分别供奉着四大天王的雕像,俗称四大金刚,传入我国时,被汉化成了能够保佑风调雨顺的中国虎将的形象,宝剑取其“锋”,琵琶去其“调”,宝伞取其“鱼”,赤索取其“顺”,意思是“风调雨顺”。

【前院】 寒山寺寺内建筑以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普明宝塔为中轴布局,寺院分为前院、后院和塔院三部分。

前院正中主体建筑是大雄宝殿,两侧是罗汉堂和大悲殿。

园中有一花坛,花坛两面嵌有两块石刻,一为明代崇祯年间刻的“寒拾遗踪”;另一为程德全写的“妙利宗风”。

妙利指的是初建时的寺名“妙利普明塔院”。

这两块石刻概括了寒山寺的历史渊源。

【罗汉堂】 接着我们来看看左侧的五百罗汉堂。

这些都是清代留下的小型香樟木雕成的镀金五百罗汉,在罗汉堂中央矗立着一尊于1995年落成的观音铜像,是由日本宗教画院和禅宗画家协会赠送的。

与罗汉堂相对的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大悲殿,殿内供奉着三尊神态各异的观音菩萨。

【大雄宝殿及露台】 首先我们来看下这只黑色铁香炉,上面刻有“大化陶熔”四字,意为佛的教化可以造就信徒成为大器。

大殿前的一对石柱,称为“露盘”,是和尚用斋前,放饭盛水以供游魂的。

殿内正中供奉的是释迎牟尼佛金身像,左边长者为迦叶,右边年轻的叫阿难。

大殿两侧沿墙分列着从山西五台山请来的铁铸十八罗汉金身坐像。

释迪牟尼佛像背后墙上嵌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所画的寒山、拾得石刻。

寒山右手指地,拾得担胸笑颜,画面上还有讲述寒山、拾得劝人和好欢颜的诗篇:“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

”寒山拾得两位高僧传说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

南墙上嵌有清代佛教居士郑文焯于1880年在枫桥船中用手指划得人物画像。

大殿南侧悬挂的这口大铜钟就是由日本山田寒山赠送的,周围铸有汉字《姑苏寒山寺钟铭》,为1905年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所写。

需要武汉归元寺导游词一篇 两千字左右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归元禅寺旅游,我是这里的讲解员,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服务,希望大家的这次归元之旅能够开心愉快。

  归元禅寺建于清顺治十五年,也就是1685年,整个寺庙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占地46900平方米,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为什么布局成袈裟形状呢

在这里我先卖个小关子,请大家听我的讲解,待会儿自然就明白了。

归元寺现存殿堂楼阁二十九栋。

据说是禅宗的白光法师在明朝汉阳诗人王章蒲的葵园旧址上兴建的,关于当时修建归元禅寺的说法有几种,有说是白光、主峰两位法师明末战乱时募化于汉阳府城凤山门外,见尸骨遍野,一片凄凉,欲行善事,建“普同塔”和“归元禅寺”,掩埋白骨,超度亡魂,王章甫问何为归元禅寺,法师答:“‘元’,数之始、道之极、物之总也。

‘归元’即归真、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真寂本元,义同‘圆寂’。

‘圆’是一切功德圆满,‘寂’是一切烦恼寂灭。

归元便是得道成佛之义也”。

如此一说,王章甫心悦诚服,深知法师道行无量,便将葵园献出,作为建寺之地。

还有一说,明宗祯末年,一富豪无名指断,幕翠微草庵长老医道非凡,隧穿草鞋来进香,祈求再接断指。

长老见其心诚,果然为他接活断指,口讼“归本归元”。

富豪感恩戴德,愿为长老新建寺庙,即就其规模请问长老,长老法事完毕,随手将破袈裟抛向天空:“就此一袈裟之地”,顿时,袈裟越变越大,徐徐降落,竟覆地五十余亩,富豪见长老有如此法力,欣然买得这一袈裟之地,聘全国能工巧匠,选各地上等材石,经数年营造方告成功,并由法师以“归元”为寺命名。

相信我讲到这儿大家应该已经知道我前面提到的“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是怎么一回事了吧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佛寺的大门称三门,即佛经里的三解脱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分别是无相和无作门。

这门的建筑形式也是有说法的,归元寺的三门呈八字朝阳外开,就是象征着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喻意吉祥。

大家再看门上方的蓝底镶金边的长方形竖匾,相传当年白光法师要离去,主峰及众僧挽留不住,只好请他题写寺名,永志纪念,白光盛意难却,便在临行时亲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个字。

  步入三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晚清文人张日煜的手迹“南无阿弥陀佛”,意思呢就是皈依阿弥陀佛。

现在在大家右边的是北院,里面主要有念佛堂、藏经阁等几座建筑,下面我们就从北院开始游览。

  大家看这圆形门上的“翠微妙境”,“翠微”二字还是源于王氏葵园,据记载,当年王章甫购得太湖石,在葵园中垒砌了一座高大假山,雅称翠微峰,供高朋玩赏,当年的翠微峰比现在的藏经阁还要高,可惜的是在明朝末年毁于战乱。

建造归元寺的时候又搬掉了颓废的残石,翠微峰便名存实亡,白光法师感到很惋惜,就将此石移到了寺右后方的小石山上至今。

现在归元寺附近的“翠微街”等皆是由此而得名。

这里的“妙境”两个字则是蕴藏着佛教的色彩。

  这里就是念佛堂了,念佛堂供奉着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和他的两个协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另外还有文殊和普贤菩萨。

念佛堂内神龛高6米,宽5米,顶饰红日高照,二龙出海,双凤朝阳,寓意“龙凤呈祥”。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个供桌了吧

它长达

【第4句】:5米,是于1935年制成的,上面刻了五组浮雕图案,各位能看得出来刻的是什么吗

其实它从左到右再现了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几个情节,分别为:唐太宗为唐僧师徒送行、如来向伽蓝等菩萨说法、四大天王及“七佛”、如来说法于树下、佛祖给唐僧师徒封位。

很有意思吧

  好,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去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藏经阁是1920年重建的,为两层五间,高约25米,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阁中洁白无暇,光彩照人的玉雕释迦牟尼座像。

这座佛像是1935年缅甸仰光三宝弟子赠送的,玉佛重约两吨,属国内寺庙中保存最好的佛像了。

藏经阁的珍藏十分丰富,有南宋苏州砂廷圣院所刊孤本《啧砂藏》以及清代刊印的《龙藏》。

《龙藏》有7250卷,至今完好无损,是国内研究佛教的珍贵资料之一。

藏经阁中还有我国的佛教文物和外国的佛教礼品,如北魏的石雕观音,明代的冰裂纹净瓶,清代的镂空浮雕如意,印度的贝叶经,缅甸的檀香木雕香盒,马来西亚的玉塔等。

大家可以慢慢的参观。

  在藏经阁旁边的就是大士阁了,主要是供奉观音菩萨的殿堂。

大家可以看到神龛左侧的墙壁上镶着的杨柳观音像,画像为唐代闫立本所绘。

画像中的观音,文静安详,前胸丰满,体态轻盈多姿,显示了唐代以丰满为美的审美观念。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归元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这里供奉的是佛教的最高神释迦牟尼,它是全寺中最为高大的一尊佛像,你看他丈六金身,头上宝幢华盖,摩顶而结枷跌坐于莲台上。

背后装饰一火焰圈,中是一面魔尼镜,象征光明,佛前一尊狮子,是佛前世为狮子王的形象。

大家看佛前的这两棵树,代表的是释迦牟尼涅磐时的双婆罗树,据说释迦牟尼涅磐后遗体火化,有七佛在火中显现,因此人们拜佛前常先化纸钱或黄表纸,并焚香点烛,所以这里的树叶也做成火焰形,树叶间各有七佛。

还书写有“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的八个相轮。

佛左边弟子是迦叶,右边的名叫“阿难”。

  我们再来看看弥勒佛吧

他被称为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你看他憨态可掬,滑稽可笑,给人们一种洪福不浅,快乐无忧,宽宏大度的象征。

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笑佛”或“快乐佛”。

神龛上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此联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所撰呢

  下面再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览罗汉堂。

我国五百罗汉的形象是自唐以后,由五代开始兴盛,人们将散见于各经之中的名号录出,不足的就加以杜撰,凑足了五百个。

北宋以后各地的寺院就多建有罗汉堂,而到了今天,在全国寺庙中保存比较完好的罗汉堂已为数不多,主要有北京碧云寺、武汉归元寺、昆明筇竹寺、成都宝光寺、重庆罗汉寺和苏州的西园寺。

相比较而言,又属归元寺的罗汉堂最有特色,名气最大。

  罗汉堂的平面布局呈田字形,内有四院,是为了使殿内的罗汉有充足的光线。

另外田字恰好又是佛教中正反两个“万”字相叠加,这种布局暗示着一种善神降世的吉祥和神秘感。

  这罗汉堂除了可供参观外,人们还喜欢用它来预测一年内的祸福,也就是武汉人说的“数罗汉”,方法是随意选中一尊罗汉,然后顺着数下去,数到和自己年龄数相等时看看那尊罗汉是什么样子就可以推测这一年的运势了。

  我国有句俗语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而在归元寺的罗汉堂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这里的罗汉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采用的一种盛行于唐代的独特工艺制成的夹伫像,又称脱纱像或干漆像,归元寺的罗汉塑像属活脱干漆,其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首先要用粘土做成人形胎模,干后用生漆将丝绸或夏布层层粘附于其上,再用生漆将混合的膏灰、木粉调匀涂刮,塑造细部,阴干后再打磨抛光,然后在塑像的背后开一个小孔,注水化泥成浆脱出胎模并冲洗干净,晾干后再木块封口,再刷上生漆、贴上金箔,最后涂上桐油或亮漆以保持光泽。

  这里的罗汉造价虽然很高,但采用的工艺不仅省料,而且每尊不超过25公斤,体轻质坚,不透水,不怕水浸。

很适应武汉地势低洼,湿度大的气候环境。

1954年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都变成了汪洋,这些罗汉也浸泡在水里,洪水退后,罗汉却安然无恙。

所以如此看来,别说是过江,就算是让它们去漂洋过海恐怕也不成问题。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归元寺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大家满意,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欢迎各位再次光临武汉,再来看看归元寺。

五分钟的导游词

国清寺讲解词 :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天台山旅游,我是来自台州华顶旅行社的实习导游,我叫许某某,言午许,大家可以叫我小许。

在我右手方开车的师傅姓B,B师傅有30多年驾龄了,开车很沉稳,大家可以安心乘坐。

【国清寺概况】国清讲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五峰环抱,双涧萦流,古木参天,伽蓝巍峨,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唐代时与齐州的灵岩寺(山东长清),润州的栖霞寺(江苏南京),荆州的玉泉寺(湖北当阳)并称为“天下四绝”。

国清寺创建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晋王扬广承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遗愿建立。

历代经过多次整修,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

1973年政府拨款又作了全面整修。

有殿宇十四座,房屋六百多间。

主要建筑多依清代宫式营造,分布在五条轴线上。

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二万多平方米。

国清寺是全国重点开放寺院,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塔】大家请跟着我往前走,请大家先看一下前方的这座塔,这座塔被称为“隋塔”,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也叫做“报恩塔”,这是因为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为报答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而命名的纪念塔。

我们现在看到的赭黄色砖砌塔身,六面九级,高

【第59句】:4米,边长

【第4句】:6米。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隋塔在南宋重修。

关于这座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隋朝年间的一天晚上,南海观世音路过天台,被天台的美景吸引,便和五百罗汉斗法要为天台人民做件好事,五百罗汉人多便在国清附近造塔,而观音来到罗汉道场附近的瀑布,看到两条蛟龙打斗,便把它们拉到一起,这样就在瀑布的中间形成了一座石梁,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梁飞瀑。

【七佛塔】请大家往这边走,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七佛塔,国清寺山门前的七佛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他们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因为是祭祀过去七佛,所以建在寺院门前。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七佛塔为1973年在旧址上重建的,它只有30多年的历史。

但很少有人会记得这一点,新建的七佛塔旁也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

旧七佛塔,毁于文革期间,关于旧佛塔,历书记载为明朝天顺年间建造,也就是1460年左右。

新七佛塔与旧七佛塔在造型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塔为实心,而旧塔为是镂空。

旧七佛塔的塔身正面,也刻有过去七佛塔的佛名,右侧凿有供佛灯的小洞穴,与塔身内部的洞穴相通。

旧时信徒们常将经文、纸钱、祈祷文等投入洞内,但多被佛灯的灯火所引燃,以至于烟火把整个塔身都熏黑了。

大家往七佛塔的上方看,我们可以看到“一行禅师墓”。

据说这只是一行的衣冠冢,据说一行大师为了测量子午线到天台向当时国清寺的主持学算数时,喜欢上来这里的山水,便想死后安葬在这里,于是便在这边安置了衣冠冢。

【寒拾亭】再往里走,满眼都是古树绿荫,绵延的黄墙掩映在树荫里依稀可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过街式的亭子叫。

是为了纪念唐代在国清寺隐修的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而命名的,寒拾亭的前后亭额上分别题写“五峰胜境”和“万松源处”。

寿圣寺双塔导游词200字

各位来宾,下面我们来到民俗宗教区—古寿圣寺参观游览。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湖边一座临水而建的黄色琉璃瓦覆盖的歇山顶的建筑就是——古寿圣寺。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古寿圣寺的历史概况。

古寿圣寺始建于宋咸淳年间,俗称‚南寺‛,为清乾隆三十三年前泰州所属(包括东方县)范围内‚十四大丛林‛之一,为传贤式主持。

该寺共有房屋92间,殿宇恢弘,佛像高大,前后四进大殿分别供奉‚四大金刚,哼哈二将,弥勒,十八尊罗汉,释伽牟尼佛和观世音菩萨‛,比今扬州的大明寺规模不相上下,占地500多亩,拥有亩产千万,可谓盛极一时,多桑佛界。

数百年间,屡有修茸,景况不衰,可惜文革时期,寺庙不幸被毁。

2001年经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溱湖风景区恢复重建,但也绝非前貌了。

古寿圣寺历经沧桑,七百余年间,香火不断,为佛教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今上海,南通,苏州,镇江等重大丛林中都曾有许多方丈是从这里受戒出家的,可惜后来由于兵荒马乱,殃及佛门古寺日渐衰颓,千百年来,凡是名胜古迹,总要和一些骚人墨客,文人名士来此驻足,留下他们的笔墨,留下他们的传闻,传为佳话。

各位游客:古寿圣寺同样也是一个佛事,也是文化,历史汇聚的场所,最后面的殿宇即‚文明遐迩的藏经楼——水云楼‛,明吏部侍郎储罐青少年曾在此读书,也称作读书台。

相传当初建造‚水云楼‛,旨在为抵抗南面的‚火叉头‛常使此地区失火的原因,故此‚水云‛二字刻之。

纵眼望去,古寿圣寺也是沿袭佛教传统布局,中轴线为主线,以正殿为中心,前后二殿烘托,左右有配殿,钟鼓楼列于两侧,形成‚伽蓝七堂‛,所谓七堂及佛殿,法堂,僧房,库厨,山门,厕净,浴室等。

一路走来,我们来到放生池,放生池是在明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格局,在佛教徒看来,放生是积德,积德乃行善者必有善报,这也宣扬了佛教的遗意义,众善奉行,在这里我们放生了小金龟和鲤鱼等 在放生池上一字排开的三座桥,中间一座大觉桥,左边一座普渡桥,右边一座慈恩桥。

大觉桥,大觉为大彻大悟,觉悟到了最高境界,只有佛才能称为大觉,寓意人们用我们所懂的道理去教化他人,当觉到功德圆满的时候即成为佛。

普渡桥,普为大众,渡为过去,从这边通过桥到达另外一边,普渡桥寓意从生到死苦的此岸到达乐的彼岸,用佛教的理念来讲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思想来净化人的心灵,使每个人都能够离苦得乐,永不受轮回之苦。

慈恩桥,慈为慈悲,恩为恩德、恩惠的意思。

讲的是以慈悲的心境,用所觉悟的真理来教化众生,使人得到解脱,脱离婆世界的苦海。

恩有四种;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国土恩。

人生在世最难报的是父母恩,母亲十月怀胎,一遭分娩,犹如过遭生死关,父母的养育之恩。

师长恩,师长的教育,使我们智慧增长,走上人所欲敬的光明大道。

众生恩,众生分有情与无情两种,一切有生命有感情思想的为有情众生,无情众生为花草、树木、菜水,我们身边所有的人和物都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成长的资粮,我们的成就是来自于他们的奉献。

国土恩,国为国家,土为土地,万物所生而归于土,要求我们公民要有报国之心。

我们从慈恩桥走过了放生池,来到了山门殿前,抬头看到高悬于山门殿的匾额‚古寿圣寺‛刚动有力,2005 年10 月5日,正当古寺举行佛像开光大典,诸多佛教界高僧应邀参加,正值开光揭牌洒净之时,万里晴空出现祥云,——佛光。

可谓上天恩赐普天同庆,也昭示了此地乃风水宝地。

山门殿又称三门殿,中间的门称空门,空解脱门,左边的门为无相门,无相解脱门,右边称为无作门,无愿解脱门,左边无相门,佛教认为要解脱人生诸般痛苦就要绝众相,(‚色、香、声、男、女等皆为相‛ )‚观诸法之相,本无差别‛,最终归结为空。

所以无相门又称绝众相解脱门。

右门叫作无作门 ,佛教认为人间诸般痛苦,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均是人自己造作之果,自作自受,共作共受,先作后受,不作不受。

‘观生死可厌而不作’故称无作门。

空门有叫不二法门,所谓不二,是指超脱现实世界矛盾之外的佛

之门,即不问世事,专必潜修,这一‘绝对真理’是惟一不二的。

走进山门殿,这里供奉以法神将哼、哈二将为主,是根据[封神榜]陈奇、郑伦二将的人物形象塑造的,他们表情严肃庄重,显示出佛门重地,庄严静穆的氛围。

穿过山门殿,我们来到天王殿,迎面的这一尊就是佛国世界三世

紧急求助:马上需要盐官某景点的导游词。

游览路海宁潮——海神庙——宰相府第风情街——陈阁——城隍庙——王的故居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将带游客们去参观一下海宁盐官观潮景区。

盐官是浙江海宁的一个小镇,也许很多人只知道那里是钱塘江边观潮胜地。

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盐官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我敢这么说今天大家一定会大开眼界,深受教益。

2200多年前的西汉,吴王刘濞设司盐之官于此,以官名地,这就是千年古城“盐官”这个地名的历史由来。

由于这里是历代海宁州(县)治所在,自古商贾云集,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有“一座古塔十所庙,五大城门四吊桥;七十二弄三大街,庭院寺阁九曲桥”之说。

首先我将带大家去观赏一下著名的海宁潮。

海宁潮,又称钱江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

每当江潮来临,数米高的潮水涌入喇叭型的杭州湾,澎湃汹涌,势不可阻,形成一线横江的奇观;潮头过处,惊涛拍岸,令人心惊动魄,叹为观止。

海宁潮是在月亮、太阳的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形成的。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海宁潮一日两次,白天称潮,夜间称汐,中间间隔12小时,农历初一、十五子午潮,半月循环一周,潮头最高时达

【第3句】:5米,潮差可达8-9米,尤以每月农历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为大,故一年有一百二十个观潮佳日,“海宁天天可观潮,月月有大潮”。

八堡“碰头潮”,双龙相扑,天崩地裂;盐官“一线潮”白练横江,涛山喷雪;老盐仓“回头潮”蛟龙脱锁,怒吼回首;而观赏半夜潮更是月影银涛,十万奇军。

一潮三看赏四景,令人荡气回肠。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是流传千年的传统观潮节。

每年此日,海内外数十万宾客云集观潮胜地海宁观潮。

观赏完壮观的海宁潮后,我们的要去的下一个景点是海神庙。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海神庙。

“海神”顾名思义是镇海之神。

盐官地处钱塘江出海口,有个海神庙在情理之中。

但使人不解的是海神的“庙”,却是一座规制宏丽的皇宫。

这是雍正皇帝亲自下旨并拨库银10万两建造的。

庙内还有乾隆、道光、同治三代清朝皇帝题的匾额。

来,大家跟我走,沿着一条长长的台阶,我们来到了一座用24根巨大的汉白玉廊柱撑起有两重翘角飞檐的宫殿。

这24根柱子每根重

【第8句】:4吨,是专门从北京房山开采运来。

我们可以看到殿前的围栏也用汉白玉雕成。

真果是皇宫规格,气势轩昂,器宇不凡。

来,我们接着往里看。

里面供奉的海神塑像,也不象一般庙里的神像,而更象一位手持朝笏的皇帝。

这牵涉到清朝历史上康熙传位的一个谜案:康熙的第四个儿子雍正,究竟是正常继承帝位,还是把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篡改成“传位于四子”,从而篡夺了皇位

雍正篡位后,“八阿哥”和“九阿哥”不服,雍正就劝他们来海宁称帝,说在北京做皇帝一天不过上一次朝,而这里是一天二朝(潮)。

所以,宫殿的规格、塑像的式样,都与其他神庙不同,只是海神塑像手里还是拿着上朝用的“朝笏”,因为一个天下毕竟不能有二个皇帝,这里的“皇帝”最后还是得向雍正朝拜称臣。

她的这番解释,同这个海神庙的现状“丝丝入扣”,但细究起来未免牵强,只能当作旅游“趣闻”,姑妄听之了。

好,大家请看这边,正殿两侧各有一个配殿,一个配殿供奉着伍子胥,另一个供奉着奉钱 。

伍子胥是春秋时吴国大夫,是阖闾城(现苏州)的创建者,因力谏吴王夫差不要答应越国求和,最后被吴王赐剑自杀,投尸于钱塘江,掀起怒潮,被称为“潮神”;钱鏐是五代时吴越国的建立者(临安钱王庙供奉的就是他),在位时大兴水利,治理江河,是修建钱塘江海塘的创始人。

这两人都对吴越的发展功勋卓著,并与钱塘江有关联,在这里建庙祭祀,倒也适得其所。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盐官宰相府第风情街。

盐官宰相府第风情街是一条以宰相府第——陈阁老宅与乾隆帝密切关系为核心、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再现江南千年古城风情的特色人文街区。

  街区有四大节点:城楼、吊桥、点将台、武库等构成城楼节点;廓桥、一笑楼、品茗小憩等构成茶楼节点;陈阁老宅、杨兵部宅和郑晓沧故居等构成人文节点;城隍庙及两侧传统商业建筑等构成邑庙节点。

街区融名人故居、官僚豪宅、城隍古庙、传统商铺、民俗文化于一体,古风悠悠,风情独特。

大家在这里好好游玩一下,等会在这里集中。

好,游客们,在盐官宰相府第风情街上逛完以后,我们现在所在的是五土庙。

大家都知道,土地庙到处都有,“五土庙”却难得见到。

大家请到里面观赏一下这里的五土庙与平时我们看到的有那些不同吧。

大家看到的里面供的是“金、木、水、火、土”五位神君,泥塑、彩绘,甚为精致。

来,我们看着一副对联特别有趣:莫笑我老朽无能许个愿试试

那怕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瞧

上联黄婆卖瓜,推销有术;下联则有点耍赖的味道,不给他烧香,他就要同你“走着瞧”了。

各位游客请这边走,五土庙还有一个“守护神”的偏殿。

里面有许多彩塑神像,相貌、神态、称号各异,按照每个人的出生农历年份,就能找到自己的“守护神”。

有很多游客都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守护神”吧,赶紧让同伴为大家的初次见面,摄影留念。

接下来我们要参观的是盐官最有人文价值的景点:陈阁老宅。

盐官陈家是个望族,明清两代共出了32位进士,官至宰相的就有3人。

这个“陈阁老宅”就是雍正年间的“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相国(又称阁老)的宅第。

此宅有桥厅、爱日堂、大楼、老大房等主要建筑,另外还有陈元龙的起居室“筠香馆”、“双清草堂”等,共占地4719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余平米。

整个宅第坐南朝北,沉稳高大,有大臣风度。

大门门槛特高,达三尺三寸,要踮起脚高抬腿才能跨进。

这样高的门槛大家都是第一次看到吧。

请大家走进里面来。

大楼即大厅,奇特的是厅内设有一戏台,这在别处也没见过。

老大房收藏有100多位书法家的碑刻,这是此宅一宝;还有一块九龙匾,系雍正所赐,此乃二宝;“双清草堂”后有一棵罗汉松,高达12米,身围3米,枝虬叶苍,长势十分茂盛,树龄已600余年,是此宅三宝。

说到这里,又牵涉到清史上的一个谜案——乾隆身世之谜。

据说,盛传乾隆是汉人,乃陈阁老之子。

所以,他对陈元龙恩宠有加。

乾隆四次下江南,都来盐官并驻跸于陈元龙家,此谓“寻根”;留诗十首,皆藏有深意,此谓“问祖”;为陈元龙起居室亲笔题名为“双清草堂”,说“双清”乃“双亲”谐音;最后一次下江南,乾隆把儿子也带来了,还将这里陈家的一个花园改名为“安澜园”(已毁,现有模型供参观),寓意让陈阁老安度晚年。

现在,这里专僻一室,展出“戏说乾隆身世”图片,这就说明,上述谜案只不过是“戏说”,当不得真的。

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是盐官的城隍庙。

大家一定想不到这里的城隍庙规模也不小吧。

进入里面,我们看到的是城隍菩萨坐居正殿,两边两副对联写得各有千秋。

一副是:正直为神万方景仰,无私守土四海咸钦。

这是庶民百姓对这位阴曹“地方官”的期盼,也可能是此神自己的座右铭。

另一副:居心正直见我不拜无妨,作事奸邪任尔焚香何益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倒不失为是一句劝人为善的大实话。

象各地的城隍庙一样,这里也有一个戏台,格局大同小异。

最有趣的是这里戏台两边的一副别出心裁的对联: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似乎道出了为人的一种哲理。

我说这里的城隍庙规模大,因为除正殿外,还有文昌殿、雷神殿、火神殿、财神殿,护我黎庶,一应俱全。

特别是正殿两边的侧殿,一边是“阎罗殿”,另一边是“酆都司”。

阎罗殿除了有阎罗王、无常、夜叉、小鬼泥塑外,还有鬼门关、奈河桥、孽镜台、苦海、望乡台等等阴曹地府的设施。

酆都司则陈列了十八层地狱对世上恶人死后的种种刑罚。

从而告诉世人,诸恶莫作。

最后我们要去的是王国维的故居。

大家看上去他小小的,庭院坐北朝南,系清代建筑,砖木结构。

现存三间平房、三间楼厢房,走进里面,我们看到,前堂的王国维半身铜像一尊,颇显威仪。

后厅,古色家具分列两旁,东西厢房有简陋陈设。

庭柱似乎伫立已久略微陈旧。

过后厅,左转上楼,见睡房三间,窗户向海,风习爽人。

厅后有小花园,古井一口,水甚清冽。

高墙青瓦,一碧蓝天,几株绿树。

似乎这朴实的民居宅院,也透露出这位大学者的“静庵”品质。

我再给大家介绍一点,王国维在其学术生涯达到颠峰之际,于一九二七年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自沉弃世,留下了“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这不仅令人万分遗憾,也留下了一个“中国文化世纪之谜”。

好,各位游客。

我们今天的旅程就到这里结束,很感谢大家一路上的合作。

祝游客们旅途愉快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307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