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苏州寒山寺塔院导游词

写寒山寺大门的导游词不要写多大

各位游客:说起寒山寺,大家都会想起唐代诗人张继写的《夜泊》诗:“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写下的千古绝唱。

寒山寺的钟声使他消除了烦恼,继续寒窗苦读,后来再次赴京应试,终于得中了进士。

因而,苏州寒山寺的钟声能消除人们心中的烦恼,启迪心灵的智慧,寄托幸福的期望,给您带来美好吉祥的预兆。

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前往寒山寺游览。

【照壁前】 照壁又称“影壁”或“萧墙”,一般建在大户人家的正门前,既可形成视觉上所谓遮挡,又可起到辟邪的作用。

这块照壁上的“寒山寺”三个字,是由浙江东湖名土陶浚宣所写,字体古朴苍劲,给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刹增添了庄重感。

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照壁前这条从北向南流去的河流是京杭运河的一部分,各位看到面前的这座石拱古桥就是江枫桥,桥的另一边就是江枫洲,现在已建成江枫洲公园。

大家发现没有,寒山寺的山门是朝西的。

通常的民居建筑或寺院建筑都以坐北朝南为最佳,而寒山寺的庙门为何要朝西呢

原来苏州是水乡,来寒山寺的多为坐船而来,为方便香客们来此朝拜进香,庙门便朝两靠河边开了。

【山门殿】 下面让我们进内参观。

各位请看:这块“古寒山寺”的匾额,是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的手笔。

进入山门,迎面是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坐像,背面是韦驮的威武立像。

山门殿的两侧,分别供奉着四大天王的雕像,俗称四大金刚,传入我国时,被汉化成了能够保佑风调雨顺的中国虎将的形象,宝剑取其“锋”,琵琶去其“调”,宝伞取其“鱼”,赤索取其“顺”,意思是“风调雨顺”。

【前院】 寒山寺寺内建筑以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普明宝塔为中轴布局,寺院分为前院、后院和塔院三部分。

前院正中主体建筑是大雄宝殿,两侧是罗汉堂和大悲殿。

园中有一花坛,花坛两面嵌有两块石刻,一为明代崇祯年间刻的“寒拾遗踪”;另一为程德全写的“妙利宗风”。

妙利指的是初建时的寺名“妙利普明塔院”。

这两块石刻概括了寒山寺的历史渊源。

【罗汉堂】 接着我们来看看左侧的五百罗汉堂。

这些都是清代留下的小型香樟木雕成的镀金五百罗汉,在罗汉堂中央矗立着一尊于1995年落成的观音铜像,是由日本宗教画院和禅宗画家协会赠送的。

与罗汉堂相对的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大悲殿,殿内供奉着三尊神态各异的观音菩萨。

【大雄宝殿及露台】 首先我们来看下这只黑色铁香炉,上面刻有“大化陶熔”四字,意为佛的教化可以造就信徒成为大器。

大殿前的一对石柱,称为“露盘”,是和尚用斋前,放饭盛水以供游魂的。

殿内正中供奉的是释迎牟尼佛金身像,左边长者为迦叶,右边年轻的叫阿难。

大殿两侧沿墙分列着从山西五台山请来的铁铸十八罗汉金身坐像。

释迪牟尼佛像背后墙上嵌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所画的寒山、拾得石刻。

寒山右手指地,拾得担胸笑颜,画面上还有讲述寒山、拾得劝人和好欢颜的诗篇:“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

”寒山拾得两位高僧传说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

南墙上嵌有清代佛教居士郑文焯于1880年在枫桥船中用手指划得人物画像。

大殿南侧悬挂的这口大铜钟就是由日本山田寒山赠送的,周围铸有汉字《姑苏寒山寺钟铭》,为1905年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所写。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371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