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送团武汉旅游导游词

武汉导游词

武汉导篇一汉地接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武观游览。

感受到武汉火一样的热情没

大家肯定听过:大武汉、江城武汉、火炉武汉、武汉三镇这些说法,大家肯定知道知音的故事,黄鹤楼的故事,大家肯定也听过“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话,今天我就从这些大家听过的说法入手给大家讲讲武汉,讲讲武汉人。

说到武汉人们通常在前面会加一个大字,称大武汉。

武汉如何大我这么给大家说吧,大家看车窗外,有湖北产的富康的士车,用这种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时速从武汉的最南边跑到最北边要3个小时,从最东边跑到最西边要两个半小时,而且不算堵车和红绿灯消费的时间。

由此可以看出武汉确实大,准确点说,武汉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55公里,面积为8467平方公里。

在这个范围内分布的有12个区,这是大武汉的第一个大,面积大。

刚才我说到横穿武汉不算堵车的时间,要二个半小时,武汉人听了肯定会笑,因为不堵车在武汉人眼里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在这里不是堵不堵而是堵多久。

这就涉及到武汉的第二大,人口基数大,武汉市现有人口831万,是华中最大的城市,也是湖北省的省会。

武汉又被称为江城,长江边多的是城市但号称江城的仅有武汉,武汉的这个雅称并不是仅仅因为它处在长江边面而得名。

唐朝大诗人李白,一生留下了很多千古传诵的诗篇,但在仕途上却历经坎坷,安史之乱时他在李林的帐下做食客,后受李林的牵连,在五十九岁时被流放到夜郎

有武汉两日游导游词讲解吗

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   长江三峡旅游,可以从重庆顺流而下,快镜头地观赏三峡奇特风光,也可以从上海、南京或武汉逆流而上,慢节奏地饱览长江沿途美景。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荣登“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榜首,199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朋友,从长江三峡门户宜昌出发,畅游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是长江三峡旅游最佳起始点。

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上游的分界线。

这里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渡假区。

主要景点有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

穿过南津关后,江面由2000多米骤然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

过南津关西行约10公里,就到了灯影峡。

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

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

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

灯影峡得以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座骑,合掌缓行的唐僧。

每当夕霞晚照,从峡中远望。

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故名灯影峡。

船继续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见一跨径15米,宽仅1米有余的天然石桥,这就是仙人桥。

这里是欣赏西陵秀色的最佳点,站在仙人桥上俯视,上下百里的西陵峡里大半尽收眼底,但见,云卷细浪,雾散轻烟,千轮万舟,形如柳叶,使人仿佛置身天上。

传说有一樵夫为仙女所爱,但仙凡路隔,难结连理,仙女乃抛下裙带化为仙人桥,引渡樵夫登台而上。

宋代诗人田钧有诗云:“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

”  乘船继续西上约10公里,翘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间见一排陡峭的石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奔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

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河谷便是黄牛峡。

黄牛峡中乱市星罗棋布,犬牙交错。

其间,河道似九曲回肠,泡漩如沸水翻滚,水急礁险,号称黄牛滩。

古歌谣发出了:“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行太迟。

三朝有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艰难,因为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所以行驶缓慢。

我们眼前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就是巫峡,其又称大峡,西起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县官渡河口,全长40公里,以幽深秀丽著称.巫峡两岸青山如带,沟壑纵横,群峰竞秀。

“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田野纵横千嶂里,人烟错杂半山中”是其真实的写照。

这是闻名的大宁河,古称巫水,发源于川,鄂,陕交界的大巴山南麓,在巫峡的西口巫山县城附近注入长江,全长近300公里,是三峡中的第一支流。

大宁河小三峡从巫山至大昌,长约60公里,由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

这一段峡谷比长江三峡更为狭窄陡峭,石怪,水清,滩多,山清水秀加上纤夫号子成了大宁河的独特风光。

位于巫峡大宁河口上的是巫山古城,古城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巫山称巫县,隋朝始用今名。

据说在远古尧舜时,有一御医巫死于此,因而得名巫.又有一说法:巫山对岸南陵山形如巫字而得名。

当汛期来临时立于古城码头上观看大宁河河水汹涌澎湃,场面十分壮观.现在我们来到瞿塘峡,此又称夔峡,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以“雄”著称。

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名“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左边的名为赤甲山,右边的名为白盐山,不管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

奉节位于瞿塘峡西口的长江北岸,素有“全蜀咽喉”之称,在近1000多年来的历史中,一直是川东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渝东、陕南、鄂西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这里最早是巴、庸两国的领地,并曾建立过夔子国,周朝时建立鱼复县,因“鳇鱼至此而复洞庭”而得名,是我国最早建立县邑的城镇之一,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瞿塘峡口北岸在一片绿荫中隐约闪现着飞檐楼阁,这就是三峡名胜白帝城。

据说白帝城系公孙述为拒东汉光武帝刘秀军而筑。

白帝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观赏瞿塘峡的最佳地方。

粉壁墙即夔门处长江南岸白盐山陡岸上的题刻石壁,因石壁略呈斑白色和宋代摩岩时刷过灰粉而得名。

船过峡口,首先看到的是“夔门”、“瞿塘”两组大字。

粉壁墙题刻满壁,广数百步,高数十米,自宋代起多有记录。

书法兼有篆、隶、楷、行,刻艺亦精。

白帝城下游约2公里处,在江北岸黄褐色石壁上,有几条断岩裂缝,岩缝高处,有物酷似风箱,传说那是鲁班的风箱,所以人们便称这段峡谷为风箱峡。

乘船旅行,转眼而过,很难辨认“风箱”,但“风箱峡”三个大字倒是显而易见的。

看“风箱”最佳处是在峡中栈道上。

  位于白帝城下北岸的绝壁上是夔巫古栈道,一直通向巫山清莲溪,全长65公里,为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夔州知府汪鉴等人集资,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历史3年开凿完成的峡路。

在白盐山的绝壁上是孟良梯,乃自下而上呈“之”字形排列的正方形石孔,孔宽八寸、深一尺,孔距三尺,一直到山腰。

传说是宋朝的孟良思念老令公杨继业,欲将葬于望乡台的老令公尸骨盗运回乡,半夜驾小舟入峡,凿孔攀援而上的遗迹。

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我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

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共枕眠”那么和大家今天的共处,算算也有千年的缘分了

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在这天中,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对不起了

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说声谢谢了

最后一个字还是源字,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给点掌声好不好

在此,祝大家有一段美好回忆!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长江三峡,地灵人杰。

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准备去云南玩4-5天,从武汉出发,是跟团游好,还是自由行好

如果是跟团,旅行社会把我们送到机场吗

跟团,千万别在旅游点购物,导游驾驶员回扣百分之六十,自游也行,规划一下。

希望帮到你,喜欢就给个采纳谢谢

赞美长江的导游词

关于长江三峡的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为大家服务。

我是来自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温,大家可以叫我小温。

在大家游览重庆的期间,我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服务,如果小温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来,以便我的改进;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给予我肯定,以增强我的信心。

我预祝大家的这次旅途,玩得开心,吃得撑心,住得舒心。

谢谢大家!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从朝天门出发,就开始了我们的三峡之旅。

大家都说:“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

不游三峡,不算了解长江。

”在我们的三峡之旅开始之时,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长江三峡的整体情况。

  一开始讲长江三峡,就不得不说说长江。

众所周知,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我国青海,西藏,云南等11个省市,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

  长江自西向东流淌,在重庆境内约长683千米。

长江流经重庆奉节时,冲破了那里的崇山峻岭,奔腾而下,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即将见到的,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

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及中间的峡谷地带组成,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横穿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和宜昌5个县,全长193公里,它以“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而驰名。

  杜甫的诗句“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讲的就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

瞿塘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巫山大溪镇,全长8千米,是三个峡中最短的,却是最雄伟壮观的。

  第二个峡是巫峡。

巫峡西起巫山大宁河口,东到湖北巴东关渡口,全长45千米,以幽深秀丽著称,固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来赞美巫峡。

  最后一个峡便是西陵峡。

西陵峡西起湖北秭归香溪口,东到宜昌南津关,全长70千米。

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而著称,但由于三峡工程蓄水的原因,这里的水势已变得平缓,高峡出平湖,除部分景观淹没库底之外,多数绮丽风光依然如旧。

  位于西陵峡内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坝高185米,总装机容量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蓄水位为175米。

三峡工程具有发电、防洪、通航三大作用。

  游客朋友们,在我们的这次三峡之旅的途中,我们会经过像白鹤梁,丰都名山,石宝寨等等,著名的名胜遗迹,接下来,我们就去云阳的张飞庙看一看。

  张飞庙又名张桓候庙,始建于三国蜀汉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可谓历经沧桑,经久不衰。

但是,由于三峡工程的蓄水,张飞庙会被淹没水底,于是,国务院为张飞庙量身定做了搬迁的保护项目。

从1998年开始,经过了6年的艰辛工作,终于将张飞庙从云阳的飞凤山搬迁至现在的盘石镇。

张飞庙现在90%的构建都是从老庙拆迁来的材料,仍然保持着老庙的地理特征。

  张飞庙有“巴蜀一胜境,文藻一胜地”之誉。

这个称誉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大家听我细细道来。

张飞庙是一组完美的古建筑群,它依山取势,坐岩临江,层层叠起,错落有致,庙内殿宇巍峨,古朴厚重,有“巴蜀一胜境”之誉,当之而不愧。

文人骚客,每每游览了张飞庙之后,都会为张飞庙之美景所触动,于是,挥毫赋诗,留下了很多名人字画碑刻、楹联等在张飞庙里,所以,人们就称张飞庙为“文藻一胜地”。

  讲了关于张飞庙的这么多,我想大家已经知道,张飞庙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建。

蜀将张飞,刚毅勇猛,一代英雄为古今很多人所敬仰。

很多游客朋友可能要问,为何张飞庙会建在云阳,这儿与张飞南征北战的地方都没有明显的联系?相传,三国时期,吴蜀交战,关羽战败而死,当时张飞正驻守阆中,听闻自己的兄弟被杀害,心中怒火重重,立即召集兵马,准备出征伐吴,为关羽报仇。

他的部下张达、范疆知道这次出征很难胜利,可他们又害怕张飞的威武,于是,趁张飞醉酒睡着之时,将其杀害,并取下头颅,准备投奔吴国。

殊不知,吴蜀谈和了,两人听说后,惊恐万分,将张飞的头弃之长江。

当天,一渔夫在打渔时打捞起了张飞的头颅,便将他的头葬在岸边。

后来,当地的百姓还为其修建了寺庙,就是最早的张飞庙。

因此,就有了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的奇妙传说。

  张飞庙内的主要建筑有结义楼、正殿、旁殿、助风阁、杜鹃厅等。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结义楼”,顾名思义,它是以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而命名的。

这是一个三层的木结构建筑,红柱黄瓦带藻井,典型的盔顶式建筑。

进了结义楼,大家请看我们的右边,我们抬头可见台基上:刘、关、张三人高举酒杯,仰天长望,结义为兄弟的那一派豪情。

这组雕像,形象生动的将当年三位英雄洒血祭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时的那份慷慨、悲壮再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禁想感叹三位英雄的豪爽。

现在,请大家在看看我们的左边,映入眼帘的是宋代书法  关于长江三峡的导游词二: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壮丽的长江三峡,首先,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江。

  长江,我国最长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

长江至奉节奔腾而下,便形成了我们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峡就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他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

三段峡谷各有其特色,瞿塘峡是雄伟险峻,西起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大溪镇,全长8公里,是最短的;巫峡是幽深秀丽,从重庆巫山县大宁河口至湖北巴东涫渡口,全长45公里;西陵峡是滩多险急,西起湖北巴东涫渡口,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70公里。

  说到三峡,不得不提到让世界瞩目,让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的三峡工程了。

他于1994年破土动工,历时17年,是座长达600多公里,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坝高185米,蓄水位175米的峡谷型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游客朋友们,先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大宁河小三峡即为著名的巫山小三峡。

大宁河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的中南山,流经重山峻岭和大小峡谷,一路容纳百川清流,穿过巫溪、巫山之间的云崖险峰,注入巫峡西口的 浩浩长江。

大宁河千姿百态,神秘莫测,过去长期隐匿无声,近年由于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它初露真容,即一鸣惊人。

有人赞颂它“不是三峡,胜似 三峡”,“神矣绝矣,叹为观止矣”。

大宁河小三峡是龙门峡、铁棺峡和滴翠峡的统称,它是大宁河风景的精华所在。

小三峡南起巫山县,北至大昌古城,全长约60公里。

  龙门峡,从巫山县逆水而上,第一个峡谷就是龙门峡,峡长约3公里,峡口犹如瞿塘峡中的“夔门”,峡口两岸峭壁高耸入云,峰峰相对,形若一扇扇铁门,雄奇壮观,故有“小夔门”之称。

进峡后,两岸峰峦耸立,绝壁摩天,悬崖上翠竹垂萝,摇曳多姿。

河东岩壁上,有一清泉汩汩流入河中,人称“龙门泉”;河西绝壁上可见一方方的石孔,有序地延伸300余公里直到黑水河,这些石孔即为古栈道的遗迹。

  铁棺峡,出了龙门峡,就是著名险滩“银窝滩”了。

这里山回水转,滩险流急,实为航程上的险途。

过了险滩即进入铁棺峡。

铁棺峡长约10公里,这里两岸怪石嶙峋,形成一组组天然雕塑,个个妙趣横生。

东岸崖壁上有一金鳞闪闪的长岩,很像从天外遨游归来的巨龙,且龙首已经进洞;对岸山腰有一溶洞,洞口有块黄色圆石,犹如正欲出洞的猛虎;西岸悬崖下有串串倒悬的钟乳石,其模样像是两匹骏马,其头已进山,但马尾和后腿还在山外。

于是人们就给它们分别取名为龙进、虎出、马归山。

此外在河东岸离水面四五米高的绝壁石缝中还有一具黑色的悬棺,俗称“铁棺材”,铁棺峡一名即由此而来。

据考这“铁棺”乃是战国时期巴人的悬棺,其并非铁铸,仅因其色相似而言。

目前悬棺群保存最完好的是巫溪县东北25公里的荆州坝,那里有24具黑棺。

  滴翠峡,继续前往就是小三峡中最长、最迷人的滴翠峡。

滴翠峡长约20公里,峡中钟乳石遍布,石石滴水,处处苍翠,故名滴翠峡。

峡中有座巨大的赤壁山陡立河岸,其通体赤黄生辉,小木船从其脚下经过,犹如巨人足旁的蚂蚁,这就是宁河十二景之一的“赤壁摩天”;赤红色崖壁上挂满莲花般钟乳石的就是“红屏翠莲”;那直立江心的“关门岩”恰似巨扉锁关,使船无路可行,紧逼岩前却见大门开启一缝,然刚挤过门缝,回头一看大门又合了起来,真令人惊奇。

  好了,小三峡我们就游览到此,接下来我们将前往我们的下一站——大昌古镇,请大家做好下船的准备。

  关于长江三峡的导游词三:  女士们,先生们:  长江三峡旅游,可以从重庆顺流而下,快镜头地观赏三峡奇特风光,也可以从上海、南京或武汉逆流而上,慢节奏地饱览长江沿途美景。

然而,从长江三峡门户宜昌出发,畅游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是长江三峡旅游最佳起始点。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

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

朋友,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西陵峡  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得名。

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

“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白里,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

今天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妙景色。

  南津关  这就是南津关,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上游的分界线。

这里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渡假区。

主要景点有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

穿过南津关后,江面由2000多米骤然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

  灯影峡  过南津关西行约10公里,就到了灯影峡。

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

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

当这明净的峡壁被明净的天空映衬着时,酷似一幅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

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

灯影峡得以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座骑,合掌缓行的唐僧。

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

每当夕霞晚照,从峡中远望。

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故名灯影峡。

  仙人桥  船继续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见一跨径15米,宽仅1米有余的天然石桥,这就是仙人桥。

这里是欣赏西陵秀色的最佳点,站在仙人桥上俯视,上下百里的西陵峡里大半尽收眼底,但见,云卷细浪,雾散轻烟,千轮万舟,形如柳叶,使人仿佛置身天上。

传说有一樵夫为仙女所爱,但仙凡路隔,难结连理,仙女乃抛下裙带化为仙人桥,引渡樵夫登台而上。

宋代诗人田钧有诗云:“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  黄牛峡  乘船继续西上约10公里,翘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间见一排陡峭的石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奔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

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河谷便是黄牛峡。

  黄牛峡中乱市星罗棋布,犬牙交错。

其间,河道似九曲回肠,泡漩如沸水翻滚,水急礁险,号称黄牛滩。

古歌谣发出了:“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行太迟。

三朝有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艰难,因为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所以行驶缓慢。

  感慨黄牛一名由来,贯穿着夏禹开江治水的神话故事。

相传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来治理洪水,同时又派遣天神下界来协助他。

当他率民开凿到现在的黄牛峡,天神化为神牛前来协助。

一日,天刚麻亮,有一民妇送茶饭给治水的民夫。

她来到江边,猛然看到一头巨大、雄壮的黄牛,身绕霞光,扬蹄腾越,愤怒地以角触山,顿时天崩地裂,响声如雷鸣。

民女吓的瞠目结舌,大声呼喊起来。

喊声惊动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岩。

从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间。

传说诸葛亮撰写的《黄陵庙记》也有这样的记述: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影象现焉,鬓发须眉,冠堂宛然如彩画者。

前竖旗旌,右驻以黄犊;前面还有块岩石呈黑色,吉人牵牛壮。

“策牛者何人,尔行何日也?”这是人们对征服大自然的美丽想象,黄牛象征人民改造河山的伟大创造力。

黄牛助禹开江有功,古人便在山下修了黄牛庙来四时祭祀;今日,在这里投资

【第3句】:9亿元的国债支持项目黄牛岩生态旅游区正在抓紧建设。

  中堡岛---三峡大坝坝址  船过西陵长江大桥,就到了三峡大坝坝址。

这里原来是个长方形的小岛,成为中堡岛,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的大坝坝址。

中堡岛是个神奇的岛,历史上不论发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这个小岛。

1870年的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岛高的多的黄陵庙,却没能淹没中堡岛,这中“水涨岛高”的奥秘,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崆岭峡  船驶过三峡大坝后,再西行约10公里,便驶入了一个险峻的峡谷之中,这就是三峡中著名的崆岭峡。

崆岭峡峭壁耸立,如斧削刀劈一般。

此峡又称空冷峡,全长约

【第2句】:5公里。

据《舆经纪胜》描述,它:绝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难,务空其(船),然后得过。

两岸绝壁之间,夹一天下闻名的险滩---崆岭滩。

这里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布水中。

因而有所谓: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的民谣流传千年。

峡中原有一块突出水面的礁石,上刻三个打字“对我来”。

航船经过这里,必须直冲着这块礁石驶去,便可借着流水的回冲力,安全地擦石而过;如果想要躲开它,反而会被它撞沉。

1900年,有一艘外国轮船开进峡江,船长不知其中奥妙,又不听峡江水手告诫,结果被礁石撞沉。

解放后,经过多次航道整治,炸掉了这块礁石。

葛洲坝建成后,水位抬高,险滩也不复存在。

航船到这里安然无虞,只是少了一处够刺激的景观。

  牛肝马肺峡  出崆岭峡,行不多时,便进入了牛肝马肺峡。

全长

【第4句】:5公里。

在九畹溪入长江处,对岸(北岸)悬崖峭壁上,有几片重叠下垂黄褐色的岩石,形如牛肝,在它旁边还有一块肺状岩石,叫做马肺,因而这段峡谷就叫牛肝马肺峡。

其实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钟乳石。

  大家看,牛肝石还保持原样,而马肺下半部残缺不全,这是清光绪26年侵入西陵峡的英帝国主义军舰炮轰两岸岩石,打掉了马肺的下半部,同时也留下了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好河山的罪行。

郭沫若诗留下: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的诗谴责这个罪行。

  兵书宝剑峡  船过新滩,便到了兵书宝剑峡。

在峡谷北岸陡崖石缝中,看去好似放着一个象书卷的东西,传说是诸葛亮的“兵书”兵书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竖直查向江中,酷似下面浮雕的一柄宝剑的石头。

  经过考古学家实地考证,所谓兵书乃是半山腰古代悬棺葬的遗物。

宝剑石是绝壁上突出的岩块,是石灰岩沿着垂直发育的节理崩塌跨落而形成的。

  此段峡谷还有两段传说:其一说诸葛亮将他一生的用兵经验写了一本书,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环顾周围的人都不配授予,又怕后人生吞活剥,照本指挥作战,死守老本,便选了险要之地把这部书放在难于攀登的峭壁上,让后世有才智的人去取。

另一说是秦末张良的兵书。

  香溪名人故里  船行出西陵峡不久就到了香溪宽谷。

在这绿水悠悠的香溪之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汉代的王昭君。

传说有一天,昭君在溪边洗脸,无意中把颈上项链的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故名香溪。

香溪河似一条流香溢美的彩带,她架起了通向充满神奇的神农架原始森林的桥梁。

三峡工程蓄水后,游船可从长江直到昭君村,中途也可达到屈原故里---乐平里。

去武汉旅游,想找个想找个旅游团队,谁能介绍一个武汉团队游,说下都带去什么景点,还有价格 谢谢

武汉品质一日游上门接送220 线路安排:早上8:00——9:00到客人所在地接团——上门接送(也可根据客人要求安排时间)上午:登千古名楼---黄鹤楼;观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及毛主席当年畅游长江下水点,感受伟人胸怀;下午:游楚文化瑰宝---湖北省博物馆(每周一例行闭馆,参观外景);逛国内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听涛景区),亲水湖畔,感受烟波浩淼的东湖风光;后结束愉快旅程送回酒店

需要武汉归元寺导游词一篇 两千字左右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归元禅寺旅游,我是这里的讲解员,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服务,希望大家的这次归元之旅能够开心愉快。

  归元禅寺建于清顺治十五年,也就是1685年,整个寺庙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占地46900平方米,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为什么布局成袈裟形状呢

在这里我先卖个小关子,请大家听我的讲解,待会儿自然就明白了。

归元寺现存殿堂楼阁二十九栋。

据说是禅宗的白光法师在明朝汉阳诗人王章蒲的葵园旧址上兴建的,关于当时修建归元禅寺的说法有几种,有说是白光、主峰两位法师明末战乱时募化于汉阳府城凤山门外,见尸骨遍野,一片凄凉,欲行善事,建“普同塔”和“归元禅寺”,掩埋白骨,超度亡魂,王章甫问何为归元禅寺,法师答:“‘元’,数之始、道之极、物之总也。

‘归元’即归真、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真寂本元,义同‘圆寂’。

‘圆’是一切功德圆满,‘寂’是一切烦恼寂灭。

归元便是得道成佛之义也”。

如此一说,王章甫心悦诚服,深知法师道行无量,便将葵园献出,作为建寺之地。

还有一说,明宗祯末年,一富豪无名指断,幕翠微草庵长老医道非凡,隧穿草鞋来进香,祈求再接断指。

长老见其心诚,果然为他接活断指,口讼“归本归元”。

富豪感恩戴德,愿为长老新建寺庙,即就其规模请问长老,长老法事完毕,随手将破袈裟抛向天空:“就此一袈裟之地”,顿时,袈裟越变越大,徐徐降落,竟覆地五十余亩,富豪见长老有如此法力,欣然买得这一袈裟之地,聘全国能工巧匠,选各地上等材石,经数年营造方告成功,并由法师以“归元”为寺命名。

相信我讲到这儿大家应该已经知道我前面提到的“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是怎么一回事了吧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佛寺的大门称三门,即佛经里的三解脱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分别是无相和无作门。

这门的建筑形式也是有说法的,归元寺的三门呈八字朝阳外开,就是象征着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喻意吉祥。

大家再看门上方的蓝底镶金边的长方形竖匾,相传当年白光法师要离去,主峰及众僧挽留不住,只好请他题写寺名,永志纪念,白光盛意难却,便在临行时亲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个字。

  步入三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晚清文人张日煜的手迹“南无阿弥陀佛”,意思呢就是皈依阿弥陀佛。

现在在大家右边的是北院,里面主要有念佛堂、藏经阁等几座建筑,下面我们就从北院开始游览。

  大家看这圆形门上的“翠微妙境”,“翠微”二字还是源于王氏葵园,据记载,当年王章甫购得太湖石,在葵园中垒砌了一座高大假山,雅称翠微峰,供高朋玩赏,当年的翠微峰比现在的藏经阁还要高,可惜的是在明朝末年毁于战乱。

建造归元寺的时候又搬掉了颓废的残石,翠微峰便名存实亡,白光法师感到很惋惜,就将此石移到了寺右后方的小石山上至今。

现在归元寺附近的“翠微街”等皆是由此而得名。

这里的“妙境”两个字则是蕴藏着佛教的色彩。

  这里就是念佛堂了,念佛堂供奉着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和他的两个协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另外还有文殊和普贤菩萨。

念佛堂内神龛高6米,宽5米,顶饰红日高照,二龙出海,双凤朝阳,寓意“龙凤呈祥”。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个供桌了吧

它长达

【第4句】:5米,是于1935年制成的,上面刻了五组浮雕图案,各位能看得出来刻的是什么吗

其实它从左到右再现了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几个情节,分别为:唐太宗为唐僧师徒送行、如来向伽蓝等菩萨说法、四大天王及“七佛”、如来说法于树下、佛祖给唐僧师徒封位。

很有意思吧

  好,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去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藏经阁是1920年重建的,为两层五间,高约25米,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阁中洁白无暇,光彩照人的玉雕释迦牟尼座像。

这座佛像是1935年缅甸仰光三宝弟子赠送的,玉佛重约两吨,属国内寺庙中保存最好的佛像了。

藏经阁的珍藏十分丰富,有南宋苏州砂廷圣院所刊孤本《啧砂藏》以及清代刊印的《龙藏》。

《龙藏》有7250卷,至今完好无损,是国内研究佛教的珍贵资料之一。

藏经阁中还有我国的佛教文物和外国的佛教礼品,如北魏的石雕观音,明代的冰裂纹净瓶,清代的镂空浮雕如意,印度的贝叶经,缅甸的檀香木雕香盒,马来西亚的玉塔等。

大家可以慢慢的参观。

  在藏经阁旁边的就是大士阁了,主要是供奉观音菩萨的殿堂。

大家可以看到神龛左侧的墙壁上镶着的杨柳观音像,画像为唐代闫立本所绘。

画像中的观音,文静安详,前胸丰满,体态轻盈多姿,显示了唐代以丰满为美的审美观念。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归元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这里供奉的是佛教的最高神释迦牟尼,它是全寺中最为高大的一尊佛像,你看他丈六金身,头上宝幢华盖,摩顶而结枷跌坐于莲台上。

背后装饰一火焰圈,中是一面魔尼镜,象征光明,佛前一尊狮子,是佛前世为狮子王的形象。

大家看佛前的这两棵树,代表的是释迦牟尼涅磐时的双婆罗树,据说释迦牟尼涅磐后遗体火化,有七佛在火中显现,因此人们拜佛前常先化纸钱或黄表纸,并焚香点烛,所以这里的树叶也做成火焰形,树叶间各有七佛。

还书写有“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的八个相轮。

佛左边弟子是迦叶,右边的名叫“阿难”。

  我们再来看看弥勒佛吧

他被称为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你看他憨态可掬,滑稽可笑,给人们一种洪福不浅,快乐无忧,宽宏大度的象征。

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笑佛”或“快乐佛”。

神龛上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此联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所撰呢

  下面再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览罗汉堂。

我国五百罗汉的形象是自唐以后,由五代开始兴盛,人们将散见于各经之中的名号录出,不足的就加以杜撰,凑足了五百个。

北宋以后各地的寺院就多建有罗汉堂,而到了今天,在全国寺庙中保存比较完好的罗汉堂已为数不多,主要有北京碧云寺、武汉归元寺、昆明筇竹寺、成都宝光寺、重庆罗汉寺和苏州的西园寺。

相比较而言,又属归元寺的罗汉堂最有特色,名气最大。

  罗汉堂的平面布局呈田字形,内有四院,是为了使殿内的罗汉有充足的光线。

另外田字恰好又是佛教中正反两个“万”字相叠加,这种布局暗示着一种善神降世的吉祥和神秘感。

  这罗汉堂除了可供参观外,人们还喜欢用它来预测一年内的祸福,也就是武汉人说的“数罗汉”,方法是随意选中一尊罗汉,然后顺着数下去,数到和自己年龄数相等时看看那尊罗汉是什么样子就可以推测这一年的运势了。

  我国有句俗语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而在归元寺的罗汉堂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这里的罗汉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采用的一种盛行于唐代的独特工艺制成的夹伫像,又称脱纱像或干漆像,归元寺的罗汉塑像属活脱干漆,其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首先要用粘土做成人形胎模,干后用生漆将丝绸或夏布层层粘附于其上,再用生漆将混合的膏灰、木粉调匀涂刮,塑造细部,阴干后再打磨抛光,然后在塑像的背后开一个小孔,注水化泥成浆脱出胎模并冲洗干净,晾干后再木块封口,再刷上生漆、贴上金箔,最后涂上桐油或亮漆以保持光泽。

  这里的罗汉造价虽然很高,但采用的工艺不仅省料,而且每尊不超过25公斤,体轻质坚,不透水,不怕水浸。

很适应武汉地势低洼,湿度大的气候环境。

1954年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都变成了汪洋,这些罗汉也浸泡在水里,洪水退后,罗汉却安然无恙。

所以如此看来,别说是过江,就算是让它们去漂洋过海恐怕也不成问题。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归元寺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大家满意,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欢迎各位再次光临武汉,再来看看归元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585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