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理环境英语导游词
介绍山西的英文导游词
忻州地区位于山西北中部,东与河北阜平接壤,南距太原78公里,西靠黄河内蒙和陕西,北与朔州、大同相连,全区土地面积
【第2句】:5万平方公里,下辖2市12个县。
区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有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军事要冲的雁门关,有闻名中外为世人称颂的杨业和佘太君及后代英烈的祠堂,俗称杨家祠堂,有号称“土皇帝”的阎锡山故居。
全区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有4个国家森林公园,一个自然保护区。
历史上的名人有西汉的班婕好、金代的诗人元好问,清代的徐继畲、冯志沂、近代有高君宇、续范亭、徐向前等。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态势,全区共分为五个旅游区。
一是以佛教文化为主的五台山旅游区;二是以原始森林、万年冰洞为主的管涔山自然风光旅游区;三是以温泉度假、疗养为主的忻州市旅游区;四是以历史文化名城代县为主的雁门文化旅游区;五是以河曲、偏关民俗风情为主的黄河文化旅游区。
五台山旅游区位于忻州地区东部,主要以五台山台怀镇寺庙群为主,周围现存有47座寺庙。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最早的寺庙建于东汉永平八年,全盛时有寺庙360多处,唐代建的南禅寺、佛光寺至今保存完好,为全国古建之冠。
历朝历代皇帝、皇后亲自驾幸或遣使札礼五台山从未间断,清朝康熙皇帝五上五台山,乾隆皇帝六次朝拜五台山。
五台山风景区内宾馆、饭店等接待服务设施有五十多家,其中三星级宾馆二个,二星级宾馆三个,连同各单位在五台山的招待所和民办旅馆,日接待能力为二万人次。
通往五台山的公路有三条,从忻州经定襄、五台县城、豆村到五台山130公里水泥路面;从京原路(北京至太原)的砂河火车站下车至五台山48公里水泥路面;从河北阜平到五台山山西境内为砂石路,现正在修建沥青路。
忻州温泉疗养度假旅游区,主要由顿村温泉度假村和奇村温泉疗养区以及禹王洞自然景观等组成。
旅游区内交通便利,忻州市至顿村度假村10公里。
至奇村疗养区20公里,至禹王洞20公里。
顿村温泉度假村从九三年开发至九七年底共有二十八个单位投资建设,已投入资金5亿多元,目前开业的有18家。
宁武管涔山旅游区位于忻州西,由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天池、万年冰洞、汾源阁(即汾河源头)等景点组成。
管涔山是华北最大的落叶松基地,森林总面积
【第82句】:94万亩,号称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万年冰洞经中国科学院专家鉴定为国内最大的冰洞,天池是国内三大天池之一,面积为
【第7句】:8平方公里,合1200亩,隋炀帝曾在此修建豪华的汾阳宫。
景区内通往各景点均为沥青路。
忻州至景区150—200公里。
代县雁门文化旅游区位于忻州北,距忻州市100公里。
区内主要有古战场军事要冲雁门关,杨业、佘太君夫妇暨杨氏后代英烈的祠堂即杨忠武祠,为纪念春秋末期代国丞相赵杲而建的赵杲观,代县城通往各景点均有公路。
黄河文化旅游区,由河曲、偏关、保德县组成,主要有古代沿黄河悬崖建的长城、寺庙和在黄河上建的发电、拦洪、引水综合性的万家寨引黄工程。
忻州地区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工艺品主要有五台山砚、定襄的澄泥砚和苔蘑以及围绕五台山文殊菩萨而铸造、雕刻的各种金、银、铜佛像、纪念币,以及五台山特有的六道木制的佛珠。
帮帮忙啊翻译成英文,山西导游词~考试急用呢·············
Shanxi terrain north-south strip of the city-Northeast, Southwest low, and this formed the Southern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When the sweltering heat of the southern region intolerable Yuncheng, in northern Luyashan, Wutai Mountain is breezy and landscape. Shanxi multi-level geographical landscape created rich natural resources. Suitable for a variety of crops, such as Yuncheng in the wheat, cotton, Shanxi Province mountain naked oats, potatoes. As Shanxi climate around the different soil different, and also formed a variety of local native products, such as Qin, millet, Qingxu grapes, the original flat pear, walnut Fenyang, Zeshan the date, and so on, are very famous. Fenjiu Xinghua Village of Fenyang there, the old mature vinegar Qingxu particularly famous, already sold overseas. Shanxi also has an abundance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forest. Coal possession of first in the nation, Coalfield throughout the province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counties. Shanxi Products famous Shanxiren rendition of diligence is also famous for, Lian Li number one in the world in Jackie Chan is Shanxiren. As in Shanxi in the history of the nation after a long period of integration, not to facilitate traffic so that the formation of Shanxi many dialects. Shanxi region of the many drama, Yangge, folk songs and other folk entertainment. But today"s Shanxi has instead of the previous Shanxi,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Shanxi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Wutai Mountain Buddhism Culture Festival, and Taiyuan International Pasta Day, Pingyao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Exhibition, Shanxiren fully demonstrated the new features. Even as paper cutting, surface, etc. folk art, but also out of the Shanxi, and go out of the country, to overseas.你看看对不对`不对和我说我再给你找
请用英语介绍家乡,我是山西的,
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
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山西的土特产品种类繁多。
杏 花村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色如水晶美玉,清香纯正,味美无穷,畅销内外;山西老陈醋甜绵酸香,不仅调味上佳,还可消食、美容、杀菌;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五台山、恒山、黄河壶口瀑布、北武当山、五老峰等。
欢迎大家来山西旅游观光。
我为我是山西人而感到骄傲
英文翻译: Shanxi is located west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 east of the Yellow River.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most of all for Jin, therefore referred to as Jin; Shanxi, a wide range of native products. Xinghuacun fen ancient history of our wines, the color of Crystal Jade, fragrance pure, delicious infinite, best-sell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Shanxi mature vinegar sour sweet and fragrant cotton is not only a good flavor, but also digestion, beauty and sterilization; a national key scenic spots Wutai, Hengshan, the Yellow River Hukou Waterfall, North Wudang, Wu Laofeng so. Welcome to Shanxi tourism. I am proud that I was from Shanxi! 希望你能满意
山西的地理位置优越性
Therearefourseasonsinayear.Theyarespring,summer,fallandwinter.一年中有四个季节.它们是春、夏、秋、冬.Ilikespring.Itiswarm.Itoftenrains.Icanplanttreesandflowersinspring.Thespringisgreen.我喜欢春.暖和,经雨.我可以在春天种树,种花.春天是绿.Summerisveryhot.Icanswimintheriver.Summerisred.夏天很热.我可以在河里游泳.夏天是红色的.Fallisagoodseason.Icanflykitesinfall.Icaneatmanyapplestoo.Fallisyellow.秋天是个不错的季节.我可以在秋天放风筝.我也可以吃很多苹果.秋天是黄色的.Winteriscold.Itoftensnows.IwishIcanmakeasnowmaninwinter.Winteriswhite.冬天很冷.经常下雪.我希望我可以在冬天堆雪人.冬天是白色的.Ilovealltheseasons,becausetheyarebeautiful.我喜欢所有的季节,因为它们都很美.
山西省发展特色旅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加之独特的地理环境,共同孕育了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进入“十一五”时期,随着全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扩大开放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人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将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丰富的物质基础。
因而,山西旅游业将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机遇,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将步入更快的发展时期。
(一)构建和谐社会为旅游业发展赋予了新思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尤其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这一目标的确立,明确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和人天关系的和谐。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巨大而明显的变化就是旅游与休闲活动的开展与普及。
旅游与休闲已经成为许多人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小康生活的标志之一。
旅游活动是人的运动和人的社会活动,因此,一方面,旅游活动必将促进人与自然的接触,提高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了解与认知,提高人们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旅游活动也必将促进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交往与交流,增强人们的相互了解,增强人们的认同感。
通过洁净的旅游产品、旅游经营和旅游行为,将为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营造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发展开阔了新视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的。
在这一新的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要坚持“五个统筹”的基本原则。
这一科学的发展观和基本原则,将指导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在继续注重开发各种传统旅游资源的同时,重视对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为吸引物的农业旅游的开发,在满足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同时,促进农村居民旅游活动的发展,使旅游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做出更大贡献。
“统筹地区发展”,就是要在发展发达地区的旅游业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产业优势的转化。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提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的同时,发挥其在促进就业、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功能。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在发展旅游过程中,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能再延续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在发挥旅游业在拉动内需、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好旅游业在对外开放中的先导和促进作用,鼓励国内旅游企业“走出去”。
因而,旅游业的发展和其他产业一样,将更加强调均衡发展,强调综合效益,强调利益协调,强调可持续性。
(三)广阔的市场空间,将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 小康社会建设推动了旅游消费需求的快速持续增长,将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
“十一五”期间,据省旅游局预测,山西省国内居民出游率将从2005年的92%上升到2010年的157%。
未来五年,全省GDP年均增速预期在10%以上,到期末人均GDP将达到2000美元左右,进入全国中等水平以上。
居民消费将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旅游热也正在迅速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为山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将创造有利条件,旅游将是消费升级的主要导行业。
(四)旅游业被列为全省新的四大产业之一,将成为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发展旅游业符合山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要求,是山西扩大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存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选择。
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列入重点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之一。
从宏观上,将为山西省旅游业发展创造内在动力。
(五)全省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各级财政收入的增加、社会资金的充盈成为扩大旅游投资基础条件。
“十五”期间山西省交通、通讯、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旅游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全省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建设进程,使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些都会大大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为旅游产业升级和目的地建设奠定基础,为旅游业实现超常规发展创造条件。
(六)国家区域旅游合作、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和奥运会、世博会的召开,将为进一步发挥山西旅游的区位优势带来新机遇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了统筹区域旅游发展,推进东、中西部旅游业良性互动的战略思路。
山西省地理位置承东启西,有条件成为中原旅游区域协作的枢纽。
同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召开,也为山西省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七)国家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的战略实施,将为山西文化旅游的发展增加新的内涵 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实施,使中华文明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对各国游客的吸引力不断加强。
山西省作为文化旅游的资源大省,旅游产品也将从中得到整合提升,将为旅游业发展增添无形的力量。
四、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 旅游业是永远朝阳的产业。
进入“十一五”时期,山西省旅游业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旅游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
未来5―10年内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潜力大,山西省的旅游将维持高速稳定增长,并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过渡。
按照《山西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到2010年末全省旅游总收入要达到800.9亿元,入境游人数达到
【第87句】:8万人次,年均增长16%,旅游外汇收入达到
【第3句】:3亿美元,年均增长10%。
国内旅游收入达到7
【第74句】:4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
【第22句】:4%。
根据预测未来5到10年内,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客源市场巨大,国内旅游人数将快速增长 目前,山西省海外旅游接待年均增长
【第20句】:6%,国内旅游接待年均增长
【第17句】:6%,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山西省旅游接待人数将持续增长,并维持高速局面,“十一五”期间,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为2000美元左右,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的文化旅游消费支出不仅总量稳步增长,而且文化旅游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将呈明显提高。
山西省周边七省市的人口约3亿365kuaile.cn,2005年北京、天津、上海、陕西四省市接待海外旅游者9
【第74句】:3万人次;东南沿海省市因有便利的航空运输,旅游客源潜力也十分巨大。
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受中华文化和景观差异的影响,一直是我国和山西省的重要旅游者输出地,加之省内旅游资源的快速增长,只要做好旅游形象定位及宣传促销工作,来晋旅游人数将可以成倍增长。
(二)出境旅游将稳定增长 未来5-10年内,山西省出境旅游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不断扩大;二是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政策不断调整,使出境旅游活动变的更为方便。
前者的变化最大,致使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遍及世界各个大洲。
后者则是我国外汇政策不断放宽的延续,尤其是从2005年年初开始,中国公民每人每次出入境携带人民币的数额由原来的6000元提高到两万元,其提高的幅度是前所未有的。
在加上人民币已经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内某些场所实际流通,将大大方便了中国公民在境外旅游或其他消费活动的方便程度。
宏观政策措施的逐步出台和出境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将使山西省出境旅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
(三)旅游业的服务设施和配套措施将日趋完善 “十一五”期间,随着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旅游业内部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旅行社,饭店的数量在逐步增加的同时,将更注重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旅游业服务设施和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将更多地吸引海外游客,并提高游客的旅行质量。
(四)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并逐步向发达省份的旅游消费结构靠拢 据预测,未来5―10年内山西省人均GNP将达到2000美元左右,人们将会产生普遍的旅游动机。
目前,山西省人均GNP刚达到国内旅游经济条件的要求,因而造成人们的旅游消费水平的普遍降低。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出门旅游将要求吃的好、住的好、乘车带空调、座软卧,有的要求乘坐飞机往返,由基本满足型向舒适型、享受型过渡。
当前山西省旅游消费的结构中食住行的比重较大,达75%―85%,游购娱占25%―15%。
旅游业发达地区,旅游消费中游览购物娱乐支出占60%。
随着山西省旅游产品生产开发的多样化、系列化和旅游配套设施投资结构的进一步改观,今后山西省省内旅游消费结构中游购娱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
(五)旅游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游客中自费旅游的人数将逐步增加 目前人们的旅游方式一般为观光旅游型,活动内容贫乏单一,有人概括为“白天看庙,夜晚睡觉,白天疲劳,夜晚无聊”。
随着人们生活内容的多样化,同样要求旅游内容的多样化,人们要体验更多的美好经历,初级的游山玩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专题和特种形式的旅游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乐性的旅游内容会大大增强,今后人们的旅游方式由观光型为主,发展到度假旅游,探险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保健康复旅游,美食家旅游等等百花齐放的局面。
旅游人员构成中自费旅游的人数将逐步增加,公费旅游仍将占一定比重,只不过份额逐步下降,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将会以自费旅游的方式出现。
(六)旅游热点继续升温 “十五”间,山西省旅游业出现了不少亮点和热点,这些热点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得到长足发展。
其中,“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最具代表性。
这些独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不断推出,必将成为今后山西省旅游业的新热点。
(七)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全省国民经济的贡献将越来越大,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将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山西省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预计未来5-10年内,旅游总收入占全省国内生产总比重由现在
【第7句】:1%,提高到10%左右。
五、旅游业发展对策选择 “十五”期间,是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进入“十一五”,省委、省政府已经确立了建设旅游新兴支柱产业的总目标,随着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中部开发崛起战略的逐步实施,旅游产业发展应抓住良好机遇,适应新形势,把山西省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使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再迈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产业规划,精心构筑新型支柱产业的大旅游格局 旅游规划决定着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方向和质量,是旅游发展的龙头和灵魂。
只有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才能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品、服务和管理标准,形成特色旅游产品和管理体系;才能不断优化产品配套,改善客源结构,延长消费链条,提升旅游综合效益,切实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也才能真正落实旅游业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为构建和谐山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
依据“十一五”规划方案,抓好重点景区、重点线路、重点项目规划的编制。
产业规划、景区规划的编制,一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和“大旅游”的观念,坚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相结合,与市场主体培育相结合,与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相结合。
特别是太行山、晋西北革命老区的旅游开发,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是要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还要突出区域特点,加强联合构建,体现线路、精品和特点,要根据市场需求,把休闲度假旅游纳入其中。
三是要充分体现产业间的整合,不仅要考虑旅游业与其直接相关的交通、通讯、商贸等服务业规划的整合,更要注重提高旅游业与地方传统一、二产业的关联度。
要以旅游资源特色而不是行政区划为背景来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二)推进旅游法规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各级旅游部门要把依法行政作为当前及今后下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抓紧抓好。
一是要通过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强和改进行政许可的程序和管理,完善和理顺协会和中介组织体系,同时更要提高市场引导和监管能力,切实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二是要建立全省旅游行政和执法体系和行政执法责任制。
认真贯彻落实、。
三是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围绕打造旅游精品,对景区名称、商标注册、产品登记等都要精心策划。
在抓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重视并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为向本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指导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基础建设,提升旅游业整体素质 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业的根本所在,“十一五”时期,各级政府要抓紧搞好旅游目的地建设。
按照全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以线路为型,整合资源。
一是要加快两个旅游中心城市、三条旅游带、四个旅游经济带、六条精品旅游线以及旅游园区的建设。
二是要完善提升已经初具规模的大运旅游经济带,整合推进极具发展潜力的太行旅游经济带的新产品开发,积极做好沿黄旅游经济带的前期准备工作,达到沿黄公路开通即可形成旅游产品的要求。
三是要抓紧启动管涔山、历山、万荣黄河滩涂、大同死火山群等大型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发。
四是要抓好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旅游道路交通标识牌建设。
(四)强化旅游市场开拓,在主体形象和品牌打造上要有大突破 旅游市场开拓要根据现代旅游新趋势,创新理念和手段,继续以“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为旅游主题现象,将旅游形象与整体形象塑造相结合,推进大营销战略,形成主题鲜明、对市场有针对性和冲击力的旅游新形象。
在主体形象和品牌打造上,一是既要反映山西文化自然旅游特色,又符合旅游时尚;既有继承性也有创新和发展,既符合市场要求又易于传播;既主题突出,又立体多面。
二是要重点策划设计晋北佛教文化游、游、晋南寻根觅祖游、太行山风景游,黄河风光游及红色旅游等系列精品旅游线路。
(五)加快市场培育与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产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健全旅游市场运行机制,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发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专业化,促进市场合理分工,是山西省旅游管理部门“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工作。
一是要狠抓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要完善旅游行业管理手段和功能,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发展,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行业自律能力。
二是要加强标准化建设,优化全省旅游市场秩序。
要积极创建标准规范体系,制定省级地方标准。
编制,从旅游星级饭店管理、旅行社、导游管理、旅游安全管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方面系统地规范行业管理行为。
三是要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打击违规违纪行为。
加强各级旅游行政部门的市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市场秩序与旅游安全。
四是要深入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
宣传贯彻国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
五是积极培育发展酒店业和旅行社业。
积极培育发展品牌国际旅行社,引导扶持山西省大型企业。
六是要抓好岗位培训,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用英语介绍山西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
“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Shanxi, named in the west of Taihang Mountain, referred to as Jin, also known as Shanxi,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f Taiyuan city. East of Taihang Mountain, West, South according to the Lvliang mountain, Yellow River, north of the ancient Great Wall, with the provinces of Hebei, Henan, Shaanxi, Inner Mongolia and other circles, Liu said for table mountains and rivers.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总面积
【第15句】: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Shanxi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anxi has a history of three thousand years, known as the crad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known as the Museum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said. Total area of over square kilometers, east of Taihang Mountain, West Lu Liangsha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about 80%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province. 山西行政区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下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总人口36
【第10句】:8万(2012年)。
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
The contour in the administrative area of Shanxi Province slightly northeast oblique to the southwest of the parallelogram,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11 prefecture level city, 119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23 city districts, 11 county-level city, 85 county), with a total population of 36
【第10句】:8 million (2012 years). The area geographic coordinates of latitude 34 degrees 34 "~40" 44 degrees, 110 degrees east longitude 14 degrees 33 "~114".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