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导游词独特的风土人情
山西风土人情做介绍
Hi,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导游,欢迎你们来参观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的历史有一千多年了,尽管大佛崖壁上数百种石刻,数千尊造像风化严重,但从幸存的部分石刻中,犹能窥见盛唐风貌,其工艺之精妙,堪与甘肃墩煌,洛阳龙门和山西云冈等地的石刻辘美。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崖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
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筑的至唐德宗贞元19年完工,历时90年。
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鸟龙山,巨型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
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盛区范围,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区的风景,旅游盛地。
谢谢你们来参观乐山大佛,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作文 汾阳贾家庄一日游 600?字
我们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汾阳贾家庄的动物园,不一会儿我们买好了票就去了动物园。
一进入动物园,映入眼帘的是古代的油纸伞。
有的伞上的图画是风景,有的是古代的文字,非常漂亮。
再往左走,我们便看到了一个海狮表演我们过去,看到了海狮正在训练员的指导下,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观众们也都连连叫好。
看完海狮表演之后,顺着路我们便又看到了猴园。
又到了松鼠园,又到了孔雀园,而且这里不仅有好多动物,而且还有很多好玩的,我们玩的很高兴。
求高中英语论文----要中文的
了解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 李秀文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中西方社交礼仪上存在差异,中西方人士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常常发生误会和冲突,其根本原因则是文化环境的差异形成的认知差异。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方人士在问候语、饮食、时空、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从而避免文化冲突,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一、引言随着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和加入世贸组织,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在当今社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同。
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冲突和矛盾。
因此,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差异的教学。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二、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差异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第2句】:
【第1句】:问候语的差异朋友们间通常会互致问候来促进人际关系,英语常常用的问候语“Hi\\\/Hello!”(你好
)How are you? (你好吗
)Good morning!(早上好
)Good evening(晚上好
) 以上的问候语在中国人之间却很少用,我们中国人在打招呼时常用的是:“你吃过饭了吗
”这是中国人问候的常见方式。
其实并非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过了饭。
然而在英语中,这种问候语就不是在打招呼了,而表示邀请对方一块进餐的意思。
汉语中另一个常见的问候语是“你到哪儿去
”或是“你干什么去
”,我们可以随便给个回答,并非真是想了解问候人到哪儿去或做什么事去。
如这样去问西方人,他们往往会不高兴的,会认为这样的问题干涉了他们的私事。
所以,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误会。
认真学习和正确运用英语问候的差异是尤其重要的。
【第2句】:2赞扬与祝贺的差异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
这大概是我 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
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 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 (你英语说得很流利)。
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 答: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
对 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 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 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
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
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
幸亏这位美国人懂 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 (到 处). 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
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恭维话 , 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 Thank you for saying so.
【第2句】:3时空方面的差异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
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
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中国的上班时间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而美国则是9:00—12:00;下午1:00—4:00,中国人中午有午休的习惯,因此中午是时间稍长一些,所以,如果我们在中午一点钟接到电话,也许会推断那准是件紧急的事。
可是对于西方人来讲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推断。
空间方面,美国人类雪茄E. T. Hall认为,在相互交际时,人们对空间领域有一定要求。
“体距语”是交际者用空间距离传递的信息。
根据人际间亲昵和疏远程度,在交际距离上有不同的要求。
大致可以分为:
【第1句】:亲昵距离:0到105英尺;
【第2句】:个人距离:
【第1句】:5到4英尺;
【第3句】:社会距离:4到12英尺;
【第4句】:公共距离:12到25英尺;
【第5句】:远距离:25英尺以上。
在外国,亲昵距离除适合于父母、子女、夫妻之间外,同性朋友交往时也很少保持这样的距离,不然,会使双方感到非常不安。
但在中国文化中,尤其在通常青年朋友交往时,常常会出现亲昵距离――手拖手得散步,相互搂抱以表示亲热等。
【第2句】: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
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
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
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365kuaile.cn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
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
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第2句】:5社会语言的差异Peter grudgill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所用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
A、一个常见的英语与汉语之间内涵和词汇之间差别的词是“亲爱的(dear)”,在英语中,dear这个词可用在许多场合下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羡慕、爱情或是作为称呼别人的一种习惯,不表示任何特殊的感情。
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夫妻、情人或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想表达非常亲密的关系时,他们常常用“亲爱的(darling)”来表示。
中国人在感情表达方面趋于含蓄,所以很少用“亲爱的”来称呼别人。
B、在中国,peasant(贫农)和laborer(劳工)含有正面的、积极的含义,但对西方国家来说,却有某种反面的、消积的意味。
相反,landlord(地主),landlady(房主),boss(老板)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在西方国家却不是这样。
【第2句】:6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A、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
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B. 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 )自己为自己负责。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 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不习 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
(3)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
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
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
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甚至是侵犯别人的隐私。
C、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
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提倡踏踏实实的务实作风,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
【第2句】:7文化差异具有很强的地区差异性同样是西方国家,美国跟英国的文化差异之大是人们所熟悉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melting pot)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融合进取是主流,而英国是夕日的帝国老大,崇尚高贵,保守守旧。
因而形成很不同的生活风格。
这就要求在跟不同国家的人交流和沟通时要注意其文化的差异,不能一刀切。
三.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第3句】: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第3句】: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还可以举行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第3句】: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
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
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第3句】: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增加语言习得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有关西方文化的趣味读物,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另外,还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互联网上有很多文化教材,也可能让学生直接与外国人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结束语大家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
希望老师们能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尽力摄取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的最新信息,在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同时把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文化背景和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能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了解文化,尊重他人,地道的交际。
【参考文献】[1]任雪萍“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礼仪的差异[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21-1
【第23句】:[2]邓慧“论中西方文化对礼仪的影响[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8,23-
【第24句】:[3]孙爱珍“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17-
【第18句】:[4]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5]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6]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0-92[7]程晓莉“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思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105-107
山水风景作文400字
百灵鸟的叫声真美啊,美得让你感觉不到你还在呼吸;百灵鸟的叫声真翠啊,翠的让你感觉不到其它的声音;百灵鸟的声音真甜啊,甜的让你即使嘴里喊一颗糖都是苦涩的。
桂林 桂林是最适合自助游的旅游胜地,它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桂林“三冬无雪”、“四季常花”,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9度左右,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是游览的好季节。
桂林,无论是晨昏午夜,阴晴雨雾,景致变化无常。
美景层出不穷。
春天,是桂林最冷的天气,但平均气温也在摄氏8度左右,而且以晴日居多。
这时,北方还身披银装,桂林却已是一个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的世界了。
春季三月,平均气温在摄氏10度左右,有时也有沥沥春雨,寒风还不时侵入肌肤,但只要身着春装,带上比较御寒的风雨衣,也就能应付自如了。
你如果选择在春季旅游桂林,最好备好雨具。
夏季,是桂林的雨季,降雨量集中在
【第4句】:
【第5句】:
【第6句】:7月。
桂林全年降雨量为1900毫米,而夏季降雨量将近1000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的一半以上,有“雨桂林”之说。
在雨雾烟岚之中观看桂林山水,更有飘飘若仙之感。
“漓江烟雨”更是世界一绝,如果来游桂林,没能领略“漓江烟雨”,是一大憾事。
漓江两岸的青竹丛,碧翠如滴,浓荫作朵,长长的排成十里长廊,因此,“漓江翠竹”又是桂林夏季游的一绝。
秋天,金风送爽,天高云淡,是桂林旅游的高峰季节。
此时,天气晴朗,气温适人,波平如镜,是看群峰倒影的最佳季节,江水澄澈,明净若镜,整个江底世界,清清楚楚的呈现在游人眼前,幻化出山托水,水浮山的“船在青山顶上行”的神奇境界。
初冬的十月,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左右,是桂林市的市花——桂花盛开的时节,金桂、银桂、四季桂、丹桂洒满枝头,迎风怒放,满城飘香,遍植数十万株桂树的桂林城又变成了一座花城。
桂林的冬季,平均气温在摄氏8度左右,很难见到大雪,在最冷的春节前后,到兴安县的猫儿山、市区边的尧山,在山顶间或可以欣赏到冬雪的景致。
----------------------------------------------------------------------------------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城徽的象征—象鼻山 象鼻山之所以成为桂林城徽的象征,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像象鼻子一样的孤零零的一座山静静的站在漓江与桃花江的交汇处。
二、面对漓江、山上刻有唐、宋、明、清等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山洞内是桂林市著名的三宝之一桂林三花酒的酒窖藏地,据说存放最久的三花酒已达百年以上,桂林三花酒酒藏博物馆马上在象鼻山旁开业了。
三、象山公园依然是桂林市民和游客向往的地方。
象鼻山:在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西距文昌桥200米。
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面积
【第1句】:3公顷。
由
【第3句】: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吸饮江水。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名宜山、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
象山以神奇著称。
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
因此,象山成了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桂林乃至广西地方产品多以象山作为标记。
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
距今
【第1句】:2万年前,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
长17米,宽
【第9句】:5米,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
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
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鼻岩:与水月洞相邻,因在象鼻山的象算稍后处而得名。
岩高
【第1句】:9米,宽
【第3句】:3米,长约
【第13句】:5米,面积
【第44句】:5平方米。
岩品面江,东向,呈条形封闭状,是纳凉、眺望江景佳处。
云峰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市区象鼻山西南麓。
相传唐代这里曾建有温灵庙。
宋嘉定七年(1214年)方信孺在此建一书斋,取名“云崖轩”。
明代这里又建“范方祠”,祀范成大、方信孺。
清代改为寺,名“云峰寺”。
普贤塔: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市区象鼻山顶。
是一座喇嘛式实心砖塔。
建于明代初期。
塔身第二层正北面嵌有青石线刻“南无普贤菩萨”。
远看此塔,像插在象背一支剑柄或置于象背一只宝瓶,故亦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
塔通高
【第13句】:6米。
塔座为双层八角形。
塔身为宝瓶形,上覆伞形盖,顶冠两圈相轮。
此塔造型与周围山水相映成趣,颇为和谐壮美。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图片,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风景图片,广西桂林山水资料 桂林山水的美是多方面的,有些很难用语言描绘: 桂林山水风景里,漓江的清秀脱俗,阳朔的悠闲自在,龙胜资源的万种风情,靖江王陵与灵渠的辉煌神秘…… 黄昏漫步在榕杉湖的林荫道上,会被桂林的妩媚所震撼,就像桂林米粉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享受桂林应当是从容不迫的,如果匆匆而过,留下的可能不仅仅是遗憾。
在品尝不同的米粉后,可以加入正阳街从容的时尚人群中; 也喜欢找一个清新的雨后细细品味愚自乐园那些触及心灵深处的雕塑 或者干脆到阳朔小住,在朋友中“失踪”几天,把自己融入咖啡音乐山水中……
太行山大峡谷都有什么景区
景区特色是什么
河南安阳林州的太行山大峡谷地处河南省最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西侧,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
【第2句】:5华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80%,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森林茂密,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植被完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旧志曰:“青崖如点黛,赤壁若朝霞,树翳文禽,潭泓绿水,景物奇秀,为世所称”。
阳春,风和日丽,万木峥嵘,鸟语花香;盛夏,青山绿水,林树青葱,叶茂荫深;金秋,红叶似火,菽谷飘香,山果累累,惹人陶醉;隆冬,群山披素,白雪皑皑,垂冰百丈。
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峰、峦、台、壁、峡、瀑、嶂、泉姿态万千,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号称“太行大峡谷”。
王相岩王相岩景区,东临溪水,西依悬崖,左右两侧峭壁环绕,形成了一个闭合性极强的围谷,与岩崭展开的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国古代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历代名人雅士来此修身隐居。
据载,商代国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故后人称为王相岩。
武丁是商朝第22个国王,少年时被父亲小乙送往商都西部的林滤山和奴隶在一起劳作和生活,和奴隶傅说成为朋友。
武丁觉得傅说很有雄才大略。
武丁继承王位后,拜傅说为宰相。
傅说就任后,竭尽文韬武略之才能,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井然有序,使商王朝达到了空前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武丁中兴。
桃花谷桃花谷是一条谷中之谷,东西长4km,南北宽3.5km,游览面14km2,海拔800--1736m,高差近1千米。
谷内奇峰突兀、峭拨雄壮,一条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贯穿峡谷。
溪水两岸草草藤垂挂,杂木丛林莽莽无际,随山风涌动的绿潮似海水漫卷。
沿谷流下的溪水跌落成瀑,瀑落成潭,潭瀑相连,更兼峡谷山峰,山泉出露,崖崖飞瀑,纵横山沟,沟沟见泉,构成了桃花谷山灵水秀的峡谷水韵。
桃花谷景观奇特,雾散云山变,花开鸟飞鸣,高山悬瀑落百丈,泉流潭水澄如镜,石山石林千姿百态,林木茂盛青翠葱郁,溶洞幽暗犹如迷宫,登山石径错纵交织,三九桃花开雪里,盛夏冰窟透寒风。
黄龙潭、飞龙峡瀑布、飞龙峡栈道、九连瀑、桃花洞、仙女泉、桃花泉、福龟探水泉、冰窟泉、水断泉、太白峰、油萎峰、五指峰、马鞍峰、王帽峰、天柱峰、文塔峰、天狗吞日、卧牛望月、骆驼望日、太极山冰窟群、白桦林、虬藤区等主要景点珠联壁合,显示出深峡藏秀的悠远意景。
太行天路“太行天路”景区位于太行山之巅,北起桃花谷景区,南至仙霞谷景区,全长约30km,既是景区环线游览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俯瞰太行山壮美风光的绝佳位置。
乘坐观光车游走于太行天路,犹如置身百里画廊,满眼望去,无处不是大气磅礴的国画山水长卷,深邃的峡谷、直立的岩壁,带给游客强烈的视觉震慑。
结合山势山形,太行天路沿线设置有10余座观景台,临栏远眺,感觉心胸开阔、杂念全消。
峡谷漂流太行大峡谷漂流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河南林州太行大峡谷。
全程4500m,落差85m,全程位于山地森林带,河道两侧林木葱郁,景色壮观,被称为“晒不黑的漂流”,是名符其实的“生态氧吧漂流”。
太行大峡谷漂流设施先进,居省内前列,建有全程监控系统,空气能热泵热水供应,一定能带给您全新的漂流体验。
太行平湖太行平湖即南谷洞水库,是景区内“露水河”的蓄水工程,因拦河大坝的建设,在太行大峡谷景区内形成了长约5公里,宽约0.5公里的高峡平湖景观,也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的补源工程。
太行平湖是太行山水的灵动之处,湖畔青山叠翠,水面波光粼粼,太行山姿倒映于水中,更衬托出山的雄伟、水的的温柔。
上佳的风光,不仅吸引着众多游客,也使太行平湖成为影视剧的重要外景地。
太行山区夏季凉爽、冬季严寒,生长于太行平湖的鱼、虾和水产品受环境影响,生长缓慢、肉质鲜美,徜徉于太行山水之间,品尝到美味珍馐,亦是大峡谷旅游的回味之处。
太极冰山太行冰山是传说中盘古开天地的遗迹,亿万年前,在混沌中孕育成人的盘古,蹬碎了束缚,开天劈地,创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得天地之灵气的巨石散落于此地,形成了充满神秘的太极冰山。
太极冰山景区林木苍翠,岭峻峰奇,道路曲折,群鸟栖息,还有出没于山野之间的野兔山獾,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原始森林图景。
参观游览太极冰山,将能亲身感受到冬夏倒置的自然奇观,盛夏酷暑,山窟之中仍可见块块寒冰;三九严寒,山窟洞口却可见桃花初绽,神秘的太行山将使你的行程更加富有乐趣。
国际滑翔基地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位于林州市太行大峡谷风景区的鲁班村,起飞点海拔高度1190m,相对高差700m,陡峰坡度60度,顶部平坦,直立如削。
受太行山与林州盆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势关系影响,气流迎崖而上,造就了开展滑翔运动的天然环境。
自1992年首次组织滑翔赛事以来,每年的国际滑翔比赛已经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旅游品牌,滑翔基地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已具备同时容纳30名运动员同时起飞的场地设施,在国内、国际滑翔运动界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被国际航协赞誉为“亚洲第一、世界一流”。
畅游在太行大峡谷,看着空中翱翔的点点帆影,更显得大峡谷风景壮美。
文联书画创作基地中国文联书画写生基地位干太行大峡谷风景名胜区的石板岩村核桃坪秀水山庄,与石板岩集镇隔河相望。
这里一层断崖一层绿带,层次分明,朴实浑厚如版画,强烈的审美意境,蕴含着无尽的美与灵光,民俗民风淳朴。
中国文联已在仙霞谷举办了三次中国山水画培训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 2001年4月20日,中国文联书画写生基地在此挂牌,主要接待全国高、中等艺术院校师生在太行大峡谷风景名胜区写生、绘画、业务研究等。
2001年4月以来,共接待上述有关人员达2万人次,创作太行大峡谷风土人情图画18000幅,油画26000幅,水粉画16000幅。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