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山西刀削面导游词

为刀削面写一段解说词

刀削面是我国山西省的著名面食,现已流行全国,在各省都有各色的刀削面馆,并大多已结合当地特色口味。

刀削面的特色是做到了面和刀功的完美结合,面要和的稍硬且筋道,揉成厚条妆,放置于板上,在削面师傅的华丽刀法上,一条条面片如飞鱼一般跃入沸腾的锅中,别有一番景象。

判断一位削面师傅的刀功如何,通常从两方面检验,其一是要根据食客的要求,将面削的或长或短,或薄或厚,其二是根据师傅距离汤锅的距离,有些手艺超群的削面大师可在离锅一丈开外的地方削面,而所有面条均会准备落入锅内,并且不会造成面汤的飞溅…

山西刀削面介绍作文100字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不愧为面食之乡”,这是人们对山西刀削面一句由衷的赞美。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菜。

你看:北京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烤鸭,内蒙古有沁人肺腑的小肥羊火锅,云南那色香味俱全的过桥米线……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我最喜爱的美食——山西刀削面。

山西刀削面不仅汤味儿好,“眼缘”也好。

白嫩细滑的面条浸透在米黄色的汤中,一根根青菜加在里面,香喷喷的,看上去真令人口水欲滴,垂涎三尺

吃起来更是美味可口。

山西刀削面的做法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是先将早已磨好的白面削成一片一片的,随即倒入锅中,再加入一些温开水,盖上锅闷上几分钟。

之后,抓上一大把青菜放入锅中,倒上各种调味料,喜欢吃牛肉的客人,还可以添上一勺牛肉,喜欢吃肉丝的客人也可以添上一勺肉丝,真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吃刀削面也是件很有趣的事儿。

我喜欢先吃牛肉,因为那香辣美味的牛肉馋得我直流口水,同时又把我辣得直吐舌头。

接下来是吃青菜,当我看着这些既绿又大、既肥又嫩的青菜时,还真有点儿舍不得吃它哩

最后是吃面,刚开始我保持斯文的样子,一根一根地吃,接着我便原形毕露,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完面后,我打了一个个饱嗝。

呵呵

真是太好吃了,感觉真爽

山西刀削面,你真是面中一绝,时常令我回味无穷

写一段家乡的导游词100字加评语,山西的

诸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

1997年12月3日,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山西省和江苏省列入。

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历史悠久。

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

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

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遥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

大约在拓跋陶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平遥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

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

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

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精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

  平遥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

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历史研究所所长、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过惠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

清代名宿傅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

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

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

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

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

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

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带游客进“下东门”)  这里就是乎遥古城的“下东门”。

大家看这高达12米的城墙多雄伟、多壮观。

在城外,本来还有护城河.城门处架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进来后这个地方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

城门是城墙上的薄弱环节,有了瓮城.就大大增强了城池的防卫手段。

这里地方根小,四周为高墙围护,即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

有的瓮城门并不是开在城门对面,而是拐个弯开在旁边.更可防止冲入的敌兵一较作气冲到城门下.通过拐弯来消解敌兵锐气。

这些设计思想都是古人在长期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大家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造讲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干什么的呢?原来这是一座小关帝庙。

关帝是武圣人.把关庙修进瓮城里,却是平遥人的独特创造。

请大家随我进城,上城墙参观。

  现在我们已经在城上了,这里本来还有城楼.在战争中毁掉了。

这座建在城墙上的台,传说就是尹吉甫的点将台。

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将,在历史上游藩有名,《律经冲的《较高》、《冠R2等几首诗就是他作的、前面提到的那有名的对北方游牧民族0l犹的北伐,就是由他指挥的。

为了巩固北伐的成果,他还在这里修建了京陵城。

尹吉甫遗迹这里还有多处。

在京陵村附近还有一处村茁叫尹村,传说是尹吉甫当年驻兵酌地方。

在上东门外有尹吉甫募,募前一通明代石碑上大书“周卿士ZJ吉甫神道”八字。

上东门里还有一座纪念尹吉甫的小庙。

  请大家随我观赏一下古城的建构。

  (带游客向南浸步.边走边说,约走2—3个墩台即可停下)  我们看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宋代官府编写的《营造法式》上有个书面解释:“言其卑小。

比之于城,若女子与丈夫也。

”意思是说城墙高大厚实,保伟丈夫;女墙单薄短小,像弱女子。

民间有的地方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并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

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竞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虽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

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起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

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

我们看:两边的女儿场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上还修筑了垛口,垛口还留着供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这当然是为了实战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墙每闲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墩台是干什么的呢7它是保卫城墙的。

我们知道.古代攻守城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弯机,上面既可射下去,下面也可射上来,因此守城的士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

这样,城墙脚下反丽成丁防御的死角。

有了墩台.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从三面组成一个强大的立体射击网,城防力量大大加强。

在每个塌台上,还修有一座敌楼,上面有孔,也是为观察和射击用的。

  干遥古城除了具备这些共性持点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城墙本是战争的产物,平逗人却偏偏喜欢给抹上一层浓浓的文化色彩.把象征文化星官的魁星楼修在丁城墙东南角上(指形状独特的魁星楼)。

据统计,古城上共有3000个垛口、72废敌楼,那是象征着文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乎遥俯视似龟形,历来有龟城之称.据说是取神龟寿水长存之意。

全城六座城门,南门似头,城门和瓮城外门都向南.任龟首自由伸缩,北门似尾,瓮城外门拆而东向,好儡龟尾东甩:东西各二门似龟脚.三座瓮城外门拐向南开,好像神龟正续缓伸腿屈肢向前爬行,只有咱们刚才进来的下东门瓮城外门不向南拐而向东开,传说是伯神龟爬向别处,所以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把左后脚牢车地拴在城东Lo公里的麓台塔上,把这条腿都拉宜了。

在南门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们说那就是神龟的一对明亮的眼睛。

在市中心,也就是龟心的位置,还修有一座市楼,就是我们看到的那座高踞众屋之上的楼,在市楼楼顶两坡上,还用黄、蓝两色琉璃瓦拼出双喜字相寿字,它充分体现了古城独特的文化氛围,表达了乎迢人民良好的愿望,这可以说是龟城城建构思的画龙点暗之作了。

  乎遥城内文物众多,西南方向那一片覆盖琉璃的建筑,就是城隍庙、财神庙建筑群,近处观看,可以见到它馆角高挑、群昂飞动、油漆彩绘的壮丽景色。

在它附近很显眼的那座现代大楼是平适中学教学楼。

文庙大成殿就在校园内,从这里看不清蔑。

为保护原来的风貌,古城中一般是不准建楼的,干迢人却为学校破例修了一座教学楼,足见对教育的重视。

平迢中学也不负众望,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保持着这所省级重点中学在省内的领先地位一个我们山西导游非常熟悉的平遥人,来过山西的游客你一定见过这位老先生,沧桑的外表下是一颗火热而至诚的心,乐观的性格也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把他也请到这里,尊称他为“平遥旅游形象大使”如果您来过这座北方魅力小城,希望老先生可以勾起你的回忆,如果您还没有来,那就别犹豫了,背起您的行囊,平遥古城欢迎您

这篇作文怎么写?

(1)写山西的历史文化名人。

这样容易写出典故和文采,可读性强,还显得你很有学问,素质高。

(2)写某种风俗或绝活,与文化遗产挂钩,弘扬传统文化,感动读者。

(3)不要写古迹。

山西古迹虽多,但容易写得像导游词。

古迹涉及面很广很深,一般人很难写出文化内涵。

(4)不要写物产、建设、发展,太俗,没人爱看。

(5)不要写当前的社会现象类,你把握不住。

许多记者都写不好。

司徒小镇游记500字作文

司徒小镇景区,犹如一个山西的民俗风情园。

春节期间在这里不仅有千余民间艺人打造的近百种山西特色民俗特色巡演,让你沉浸在五千年山西的怀抱里;还有着创造吉尼斯记录的千人同时打铁花,让春节的红火震撼晋南星空;可以同时容纳千余人的大型戏雪乐园,感受玉树琼枝的晶莹和疾驰飞舞的快感;当然,更少不了吃货们梦寐以求的山西美食,千余种山西小吃让你流连忘返。

打铁花,是用未盛铁水的下棒猛击盛有1600度高温的铁水上棒,使棒中铁水冲向花棚,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铁水遇到棚顶的湿树枝而迸散开来,一簇簇银花凌空绽开,绚丽多彩,此起彼落,构成一幅幅奇异的烟火图景震撼星空。

千余人的打铁花团队,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次打铁花豪华阵容,夜空里久久无法散去的红光犹如司徒小镇对所有游客的猴年红火祝福。

打铁花不远处就是戏雪乐园,马拉爬犁、雪地摩托、雪地坦克、滑雪道等近十个游玩项目让你应接不暇,你可以选择在冰雪DIY区悠闲的摆个雪人或睿智的穿梭冰雪迷宫,亦或是骑上一辆摩托风驰电挚的挥洒激情。

当夜幕攀上枝头,乐园里铁花映冰雪,体验别样的冰雪风情。

民以食为天,当然吃货是不会满足果腹这种基础需求的。

旅途山西,司徒小镇为春节开辟了属于山西味道的“明清小吃街”,八百个小吃档口,八百种山西味道,有你耳熟能详的山西美食代表“刀削面”,也有你垂涎已久的“平遥牛肉”,更有你闻所未闻却美味异常的“定襄蒸肉”“吴家熏肉”“ 荞面河捞”等等,司徒小镇的山西民俗之旅,也是一场独特的山西美味之旅

关于介绍大同的作文六百字谢谢

我的家在大同,那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我的家乡不仅有历史文化,更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里四季分明,是非常适合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春天时,万物复苏,御河流水,大同古都在春风中散发出青春的活力,古城墙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为人们展示出了自己美丽的面貌,她就像一位和蔼的老奶奶正笑着看我们的日新月异和快速发展,春天里的大同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也悄悄探出头来,享受着春风的抚摸,她舒服极了,随着人们快乐的歌声而跳起了舞,到处是欢快的人群,他们都在忙碌播洒着春天的希望。

夏天时,火热的激情与好客的老乡忙把四方的客人请进来,请他们在我们的历史海洋中畅游,看美丽的云冈大佛,看到了慈祥、看到了温暖;看华严寺,看到了留传千年的雕塑和古建筑。

夜晚来临时,那是大同独有的气候,一阵阵凉爽的风吹散了白天的炙热,消夏的人们聚集在广场上、生态园、御河边,享受着市政工程带给我们的好去处,放松着自己,愉悦着心情。

秋天来了,正是丰收的好季节。

大同周边的县城里那是最热闹的去处,人们行走在整齐的蔬菜大棚里、结满果实的果树下、闪着金色光芒的麦场里,走到哪里都是丰收的景象。

大同的物产很多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苦荞、莜面、小米、黄花、黄芪。

物产的多样带给了人们物质的丰富,逐步走向富裕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啊,是又香又甜,流淌着人们对家乡的爱。

冬天来了,纷纷扬扬的雪在天上翻滚着、追逐着、给美丽的古都披上了银色的大衣。

随着集中供热的普及,这时的大同处处温暖,人们在家里享受着我们的家乡为我们提供的又一物产------煤。

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放松下来,人们开始准备年货,走亲访友,饭店是自少不了的,那有名的凤临阁、永和食府、昆仑饭店等等,处处都是美食。

别人会嫉妒大同人的,因为我们太有口福了,不仅能吃到全国的菜系,而且还能吃到大同特有的凉粉、刀削面、莜面,那滋味羡煞了外地人。

大同,我的家乡,我为你感到骄傲,你的美丽正在向世界展示,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天下大同。

求文档: 美丽泥河湾 日记

2010年6月19日 晴 走近美丽泥河湾 迎着朝阳,循着蜿蜒曲折的桑干河,我们一行十几人出发了。

一路上高高低低的土棱土畔在眼前跳跃着,时而尽收眼底,时而突兀远处。

显然没有初春的鹅黄嫩绿了,这是怎样的一种色调呢

姹紫嫣红,花红柳绿,春意阑珊,···这些词都不足以表达此时的景致,无论是那份厚重的绿,还是那一片片裸露的黄土,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成熟。

俨然是一位熟睡了的少妇,凝重中带着倦懒,丰富里透着宁静,就连那略带雾气的土山包,也宛若少妇梦醒后朦胧惺忪的眼睛。

泥河湾,这个只有九十户人家居住的自然村,又一次走进我们的视线。

可是我知道,它远不止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它代表的是古人类的发祥地,涵盖了一个庞大的遗址群。

这个遗址群不仅是旧石器考古研究基地,其中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地质剖面、泥河湾动植物群、泥河湾文化遗址已成为世界古人类文化等多学科研究的宝库。

村子坐落在桑干河北岸,背依几个矮矮的小山丘,民居整洁,道路阡陌排列整齐,自然恬静,这让我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来。

一座欧式建筑的大教堂屹立在村口,给这个幽静的小村庄平添了几分圣洁、平和以及庄严。

老胡是我们临时请的土导游,五十多岁,很健谈。

车行至石匣里乡的时候,他给我们讲起了石匣里的来历:传说很久以前,阳原境内是一片大海,名为泓江海。

唐僧的父亲考中状元后,携同妻子进京做官,途径泓江海,在渡海时,被海盗刘洪用船浆打入水中身亡。

刘洪不仅霸占了美貌的陈妻,还冒名做了官。

陈妻因身怀有孕,为保陈家根苗,含泪苟活于世。

生下唐僧后,陈母怕孩子被海盗伤害,就把他放在一个石匣里,并咬破食指写下了唐僧的身世,顺水推入泓江海。

石匣随波逐流,漂至东岸的雨淋寺,被和尚救起,至此这个地方被称作石匣里。

传说唐僧被和尚抚养成人后,每日勤奋咏经,研究佛法,打扫庭院,侍奉长老。

因为道行深,每每扫到佛像跟前的时候,佛像自动移走,打扫完毕后又自动回位。

胡老讲的绘声绘色,我们也听的很入迷。

简简单单的传说,给唐僧的身世涂抹上了丰富的感情色彩。

他指着前面的山口告诉我们:这就是传说中的猪拱黑龙湾了。

传说当年山洪泛滥,农田被淹,民不聊生。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行至故里,看到养育自己长大的雨淋寺遭此劫难,急命二徒弟猪八戒放水泻洪,没想到八戒蛮劲太大,奋力一拱,便拱出一个大口子,泓江水犹如一条巨龙冲出黑龙口,汹涌奔腾,一泻千里。

谁知,黑龙湾不远处有一个蔽水猪,这个蔽水猪把洪水蔽至寺儿湾,于是,寺儿湾山上的保丰寺也危在旦夕。

当时魏征怒斩小白龙后,惹得太宗不快,因此辞官在保丰寺修行,眼见保丰寺要遭水患,就派大将砍掉蔽水猪的猪头,从此,洪水得以顺流而下。

车子驶过一段河床颠簸的石子路,拐一个湾儿,就到了寺儿湾。

那个被宝剑削掉脑袋的蔽水猪首先映入眼帘,它大约有四、五米长,两、三米宽,形如一头巨大的肥猪,头部确如被刀削去一般,它年复一年地横卧在寺儿湾村南那宽阔的河床上,演绎着一个被村民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说到寺儿湾,这是一个只剩下两户三口人居住的自然村了,残垣断壁尽收眼底,只有那一垛垛大青砖砌成的紧致的古墙,还在述说着曾经的繁荣。

胡老自顾自的感叹着山上的保丰寺,他说当年寺院修建的很是壮观,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拆掉,为石匣里乡建了小学。

不能一睹保丰寺的雄姿,我们也感到遗憾,于是各自在心中勾勒着一幅幅壮美的图画。

车又坦坦荡荡的行驶在平整宽阔的河床上了,顺着桑干河蜿蜒的溪水溯游而下,两边是绵延的山,形成一个逶迤曲折的大峡谷,置身其中,幽静深邃,恍如世外。

这里的山不是很高,却是奇形怪状,有亭亭玉立的,有沉沉深睡的,有高低错落的,也有的刀削斧砍一般,足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水就在脚下,宽处有几步,狭窄处只有一米光景,潺潺的水声便随着小溪的宽窄变换着曲调,时而如钟如磬,时而如鸣佩环。

听老胡说,过去水涝时,桑干河水漫到半山腰,绕过宣化的王家湾,拐过逐鹿,汇入北京的官厅水库,一路滚滚而下,川流不息,很是壮观。

后来因为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以及山西册田水库的截流,桑干河的上游如今已经干涸了,只剩蔚县的壶流河这一脉支流。

过几日,等到农田灌溉的时候,这里也会干涸,我极力注目这浅浅的一湾溪水,真想把它定格成永恒。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到了这有山有水的地方,不登登山实属遗憾。

于是,车刚一停稳,大家就一窝蜂的像山脚蹦去,都像憋足了劲似的。

瞬时,便如蚂蚁一般散落在陡峭的山路上,说是山路,其实跟本就没有路,前呼后拥着寻找可以攀爬的地方,相互叮嘱着注意危险,其实人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我有些后悔了,想折回,可是,眺望山顶,俯视山下,进退两难。

我明白什么叫骑虎难下,什么叫逼上梁山了。

这时,从山脚下传来消息,在山南面有一条平坦的山路,可以从那儿下山。

为什么不早说呢

无论如何,我还是看到了希望。

于是,借助着每一颗小树,每一根小草,四肢并用,我们缓缓向上,可是脚下每一块风化松动的石块儿,都是危险的导火索,弄不好就会坠落悬崖。

勇气、耐力与大山较量着,此时的汗水是最廉价的付出,也是最宝贵的付出。

在攀援一段几乎成九十度角的峭壁时,大家上面拉,下面夺,有指挥的,有叮嘱的,每上去一个人,都是大家的轻松。

此时,每个人的手中都掌握着别人的生命,每个人的命运也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一种责任激励着你,一种信任感召着你。

当我们把峭壁踩在脚下的时候,我感动着集体的温暖,也感叹着集体的力量。

柳暗总伴随着花明,爬过这段艰难,就是相对可以大胆行走的山路了,一个个自然的、人工开凿的石洞并列着,连通着,供奉着观音以及各路神仙,我不知道我们的前辈为什么把神仙供奉在山上,也许是在考验朝拜者是否虔诚,不得而知。

我也随大家奉上三炷香,虔诚的三叩首,并许上几个美好的愿望。

但愿灵验。

下山的路很是平坦,以至于平坦的有点平淡,回味着上山时的艰险,我会心的笑了。

极目眺望,太阳照在了桑干河上。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703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