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白马仙洞导游词200字
白马仙洞景点介绍
白马仙洞位于山西离石市东南13公里的九凤山麓。
据《汾州府志》载:“世传白马日食民田,逐之,竟入洞,蹄迹犹存,故名。
”白马仙洞为一天然石灰溶洞,四周苍山拥翠,漫山松柏
白马仙洞的风景作文250
从离石到白马仙洞没有公共交通,只能自驾车或包车去了。
一、全程约
【第20句】:6公里。
驾车方案如下——离石区政府
【第1句】: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沿交通路行驶260米,左转进入新建路
【第2句】:沿新建路行驶210米,右转进入永宁东路
【第3句】:沿永宁东路行驶990米,左转进入前进街
【第4句】:沿前进街行驶160米,右转进入滨河南路
【第5句】:沿滨河南路行驶
【第1句】:1公里,右转进入G30
【第76句】:沿G307行驶
【第15句】:5公里,右后方转弯
【第7句】:行驶
【第2句】:3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白马仙洞****************************二、白马仙洞位于山西离石市东南13公里的九凤山麓。
据《汾州府志》载:“世传白马日食民田,逐之,竟入洞,蹄迹犹存,故名。
”白马仙洞为一天然石灰溶洞,四周苍山拥翠,漫山松柏,郁郁葱葱,卉草呈祥,百鸟争鸣,群峰拱翠,景色宜人。
有快活林、望仙坡、韩仙掌等诸景。
洞外原主要建筑有:洞阳观、天王庙、五岳庙、三清阁、圣母殿,始建于贞观年间,为唐将尉迟恭监造。
白马仙洞幽邃深远,别有洞天,虽不及桂林溶洞,但甚为罕见,洞内变幻十分奇妙,大洞套小洞,一洞复一洞,高高下下,宽宽窄窄,弯弯曲曲,气势雄伟,令人惊叹。
内有独木桥、飞石燕、盘石顶。
直下有梯,偃仰旋转而进,迎面一根大石柱直插天顶,叫通天柱。
柱高一丈有余,上面有各种图纹,又像龙,又像蟒,又像悬塑,击之“嗡嗡”有声。
过通天柱而进,宽敞如屋,百石争奇斗艳,削尖如刺,方平如床,联缀如珠,好像精雕细刻之工艺品,蝤距而卧者如虎,鳞甲而盘者如蚊龙。
因历代游客火把薰照,使得四周白石全部梁上一层烟黑,其色如墨似灰,有的成为红赭色,在灯下各放异彩。
再进则有圆石,至顶倒悬,名曰石钟、石鼓,击之铿然有声。
如钟鼓,因而得名。
顺崎岖石路而下,眼前豁然开朗,到达白龙池,西壁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然屏障,这里有自北宋宣和二年(1120)、金大安二年(1210)、元至元三年(1337)至明永乐四年(1406)、弘治十七年(1504)、清同治二年(1863)等各朝僧侣游客的题迹多处。
再下则到达黑龙池、放马滩、莲花池等景点。
莲花池顶上有石乳层层而下垂,时而滴下一点点清泉,使游人陶醉。
据碑载:“九凤山乃黄帝之别馆,晋高祖遇旱赴祷即雨”,后诏封为“渊济仙洞”。
这里也是历来当地民间遇旱祈雨的圣地,这一习俗一直沿续至今。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71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