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阳市导游词
关于家乡海阳美景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三都水族自治县观光旅游。
我是你们的小导游周亚宁,你们叫我小周就行。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游玩有名的景点——尧人山森林公园。
现在,请大家带上你们的好心情跟我上车。
烟台导游词(短)
我们将要游览的地方就是素有“黄金海岸、人间仙境”的烟台。
古人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而烟台山水相融、气势壮丽,所以在此游览,您可享受到仁者和智者的乐趣。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总面积
【第1句】: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0万人,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年平均温度有12摄氏度,无严寒无酷暑。
烟台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良好的沿海风光使这里成为一个不错的疗养胜地。
烟台下辖芝罘、莱山、福山、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区,海阳、栖霞、蓬莱.招远、龙口、莱州、莱阳七个县级、及长岛一个县。
烟台历史非常悠久.据考证早在1万多年前就有人在此居住。
烟台古称芝罘,而我国最大的陆连岛芝罘岛就是在这里,从高处看芝罘岛,它像一支深插入海中的灵芝,也许是这样秦始皇才相信方士之言,不辞劳苦多次亲自驾临寻找不死仙药。
而芝罘的”罘”字上面一个”四”下面一个”不”字,罘这个字可能我们上海的朋友比较熟悉,因为上海就有芝罘路。
这个罘还与秦始皇寻找不老仙药有关。
据传,秦始皇平定天下后开始东巡,三次来此地都没有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于是他便说:“第四次,我是绝对不会再来的”果然是是金口玉言,在第三次的归途中,他便死去了,这便是”罘”字的来历。
也许各位会问:“为何称为烟台”,这还要从以前说起,烟台是延海地带,所以以前经常受到外来侵犯,这里自古就是海防重地,明代时,在临海的山路上修建起了狼烟墩台,用于报警之用,狼烟墩台非常有特点,因为狼烟墩台烧的狼粪、硫磺和硝酸的混合物。
大家可能奇怪,猪粪、马粪不行吗
这还真有讲法,因为狼烟与其他烟不一样之处在于,其他的烟冒上天空很快就会发散,而狼烟是不会发散的,所以一旦有海贼进犯,狼粪冒出狼烟,提醒人们赶快防御,后来这座山便叫烟台山,而烟台也因此得名。
地雷战导游词400
大家好
欢迎来到红色旅游胜地地雷战景区。
我是此次为您服务的导游员xx,今天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开启我们的红色之旅,再次预祝此行旅途愉快。
地雷战景区位于海阳市朱吴镇,距离城区10公里烟凤一级路处,占地面积6000余亩,是集大型实景演出、影视拍摄基地、自然名胜、休闲度假、游乐探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胜地。
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地雷战》就是在此实景拍摄的,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之作,也让人们记住了这片红色的土地。
1945年10月许世友将军为赞扬海阳地雷战曾挥毫写下“英雄造地雷、雷乡出英雄”10个大字;1989年8月迟浩田将军题写了“地雷战倭寇丧胆、卫海防壮我国威”;1991年7月杨得志将军题写了“地雷战”三个大字。
海阳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
抗战时期,海阳地雷大显神威,共毙伤敌人1025人,涌现出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3名全国民兵英雄和13名胶东民兵英雄(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于晋江、赵同伦、纪常胜、纪中胜、陈桂香、纪彦、纪洪福、栾恒悦、隋良萱、冷世竹)、99名胶东模范、11名胶东爆炸大王,在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大门》: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景区的大门,它主要由仿古建筑的古槐、碉堡和世界上最大地雷之一的巨型雷组成。
寓意着地雷战精神将继续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地雷战三个雄浑有力的大字是1991年7月杨得志将军题写的。
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产了一部著名的军教片《地雷战》,后来成为了百看不厌的经典故事片。
与《地道战》、《南征北战》称为“三战片”,风靡全国。
并且《地雷战》在1974年获得了第十四届维也纳电影节纪念奖。
当闪耀着金光的庄严军徽出现在银幕上,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随之响起------无数次,我们在那些老电影的片头见到这一幕。
这一次,我们又在《地雷战》里看到它,它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独一无二的银幕标志。
正如贫困时代的粗茶淡饭,《地雷战》哺育了几代人。
“不见鬼子不挂弦”、“偷地雷的”、“踩地雷啦”,这些台词已然成为全民共同认可的暗号。
《地雷战》究竟承载了多少集体记忆与文化符号
面对这些问号,我们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为了弘扬地雷战旅游文化,再现抗日战争年代海阳人民使用自制石雷英勇杀敌的情景,景区推出了集观赏性、教育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大型《地雷战》实景演出,利用真实的烟火爆破,专业的武打特技演员,让您仿佛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重温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景区内瀑布成群,古树参天。
沿途大家可以观赏到民俗一条街,纪念民兵英雄的三大石三大瀑,同时景区还为喜欢探险的朋友提供了荡木桥、情侣桥、漂流、重走长征路等项目,大家可以尽享惊险与刺激。
展览馆则通过大量的图片、实物为我们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积极参加抗日,人民群众踊跃支援前线的壮观场面。
而胶东民俗实物的展现则可以让大家对那个年代海阳的民俗风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民俗一条街》:我们左边的建筑就是民俗一条街,有很多建筑古朴的房子,墙上有很多的文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是毛主席语录。
在那个久远的年代,吃饭之前要背毛主义语录,唱毛主席语录。
再往前走这座建筑就是以前有钱人所居住的地方,旁边是粮仓,粮仓上一个大大的“丰”字,用来寄托农家人的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在那个大家都吃不饱的特殊年代,地主家的屯粮确可以达到很多。
大家可以看一下右边的山脉当地人叫它糊涂夼,清光绪年间这里才有人烟,以前这里是一片茂密的大森林,人走到这里特别容易迷路,因此叫它糊涂夼。
左边绵延出去的山脉是跑马岭,主峰海拔549米,有海阳屋脊之称。
据说当年秦始皇东巡蓬莱时曾在此跑过马,因此得名跑马岭。
《东方红大舞台》:前方这座建筑就是东方红大舞台,三楼四楼为大型的舞台餐厅,在餐饮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很多精彩的表演。
像忠字舞、大海航行靠舵手等红色经典,重新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年代
说起海阳大秧歌我相信大家都会有所耳闻
据《海阳县志》记载:明洪熙元年,即1425年,乐舞生闻韶在大嵩卫扮演秧歌,为海阳大秧歌之始。
现在老百姓还流传着口头禅“没有秧歌不叫年”。
一进腊月门儿,家家蒸饽饽,户户扭秧歌,村村锣鼓响,乡乡秧歌开了场。
“拜正月、耍二月、哩哩啦啦闹三月。
作为民间百姓自娱自乐的节目,看秧歌、扭秧歌已成为海阳人不可缺少的一大乐。
冬闲时节,每当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蜂拥而至,争相观看。
海阳大秧歌到现在已经有将近600年的历史,其粗犷豪放的特点为我们海阳赢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并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其精彩的表演极大地活跃了大会的气氛,2010年上海世博园山东周的展区上还作为迎宾纳客的礼仪向游人开放。
《天棺洞》:上边是天棺洞,传说当年指挥整个山东军区的许世友将军曾在此驻扎过。
通往洞内这段独特的台阶是两位民工历时两年的时间开凿而成,共91级,9是阳数的最大级,而91则代表着“九九归一”,台阶从下往上看只见台阶不见平台,代表着地雷战时期是艰难坎坷的。
《镇妖石》:大家现在可以把视线往右边移一下,这里有我们镇区之宝---镇妖石,此石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这个场景我相信看过《地雷战》电影的朋友肯定会有印象,在老电影中这也是频繁出现的一个场景。
在影片的结尾日军的最高长官中野就是在慌乱中把镇妖石看成了越来越大的地雷,最终挥刀砍向“侵略者必死”的牌子而最终丧命。
镇妖石重约300余吨,传说这三个血红的大字是抗日战争时期用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就是想一睹它的风采。
镇妖石泛指镇压的是一切的邪恶力量
《瞭望石》:瞭望石,天生奇石一方,屹立山腰,此石为海阳抗日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影片中的女民兵英雄石玉兰、赵二曼、铁嫂就是在这里瞭望伏击敌人的,而智慧过人的男民兵英雄就在这条路上设置地雷区,伏击敌人的。
《畅游乐园》:前面这片区域就是我们的畅游乐园,有很多的娱乐设施组成。
大家在游玩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像手机、数码相机、钥匙等。
最最重要的是安全。
《长征路》:大家可以看一下山上那条木栅道的路我们叫它长征路又名氧吧路。
因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特别的多,人走在林中可以体会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益处。
说起长征大家有没有想到毛主席的长征诗啊,我们可以在诗中重温那段峥嵘的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在现在读起来依旧是荡气回肠,山上的长征路走起来大约需要20多分钟的时间,肯定不能和历史上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艰难相比。
但是在现在的和平年代,重走长征路又被重新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
其实海阳人民并不是最早使用和发明地雷的,火药被发明后不久便有了早期的地雷。
最初,古人发现用黄泥将火药紧密包裹起来后具有不晓得爆炸威力,便将其用于军事使用,这就是最早的地雷。
后来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多次改良,开始用密封的铁罐盛装炸药,这时的地雷就比较接近我们现在看到的铁雷。
据史料记载,海阳在明朝末年就有使用地雷作战的记载。
明末时期,倭寇横行,驻扎在大嵩卫的官兵在沿海地带埋设地雷,让倭寇心惊胆颤,闻风丧胆。
在抗日战争时期,海阳人民为了更好的保卫家园,重新拿起了地雷这一武器与日本侵略者抗争。
《招虎瀑布》:抗战时期,我们海阳涌现了三位民兵英雄,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
老电影中赵虎的形象就是赵守福和于化虎综合的化身,而把她的大辫子奉献给赵虎研究了头发丝雷的玉兰姑娘就是孙玉敏的化身。
这个瀑布名为招虎瀑布,是为了纪念全国民兵英雄于化虎,象征着地雷战的精神将继续源远流长。
《拉弦石》:“不见鬼子不挂弦”——电影《地雷战》中的这句脍炙人口的台词,让多少代中国人民都永远无法忘记。
中国劳苦大众的智慧,也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当年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就是这块著名的拉弦石。
在影片中民兵英雄赵虎就是在这里埋伏好,拉动地雷引线。
海阳民兵在实战中发明了十多种地雷,像拉雷、拌雷、子母雷、头发丝雷。
当时在群众中还流传着很多脍炙人口的顺口溜
一开始的地雷很多是铁雷,大家亲切的称它“铁西瓜”,海阳的小朋友沿街这样传唱:“铁西瓜,威力大,炸得鬼子飞上天,炸得汉奸地上爬,爬呀爬,像王八。
”而当时对地雷战战术概括最全面的是:“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打还挨炸,一个人影看不见”。
这是民兵当时对付鬼子的最好办法,尤其是在这样的一个山谷地带,这种战术更被运用的淋漓尽致。
《招福瀑布》:为了纪念赵守福的
在招福瀑布的前边,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有三棵树。
古语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树相连,乃福宅之地。
所以说也是一块风水宝地,大家从这过,都可以沾一下它的福气
《地雷战实景演出》:在前面就是我们地雷战大型实景演出场地,是集娱乐性、观赏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大型实景演出,演出中我们融合了很多的现在元素,可以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进入那段硝烟弥漫的年代。
1940年2月,日寇的铁蹄踏入海阳,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海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以民兵为作战主体,以地雷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从此,日寇陷入了人民战争的雷山火海之中,直至被驱逐出海阳。
在这里微缩了当时的据点,村庄、革命根据地等建筑物,大日本黄村司令部、赵家庄等这些熟悉的名字都来源于这里。
《陋室亭》:朋友们,可以看一下这里是长征路的终点。
山上的这个小亭子有一个很秀雅的名字。
名为陋室亭。
是根据刘禹锡一首文章的意境而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朋友们可以走上去体会一下做当代隐士的感觉,愿您能收获一份简单与怡淡。
《十六字方针》:朋友们还记得毛主席的十六字方针吗
他是这样说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游击战的精华,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一度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转折点。
《地雷战展览馆》:地雷战展览馆展示了大量的图片、文物,以及大量《地雷战》电影图片,在这里将会穿梭时空,重新把我们带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而且展览馆还展示了从战场上真实搬下来的石头雷。
《水牢·刑房》:展馆的下边是水牢和刑房,为了纪念我们的前辈先烈们,对更多的小朋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景区还原了抗战时期日本人对我们中国共产党各种残酷的刑罚
摆放了大量刑具,让我们在参观的同时,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二曼瀑布》:前边的这个景观在老电影中也是场景之一,原名双龙瀑布,后来为了纪念当时为抗日战争作出重大贡献的二曼同志,改为二曼瀑布。
(曼是整个胶东对小姑娘的称呼
) 《缘》:秀美的风光也吸引了无数的情侣们来此缔结百年好和,这里更是很多婚纱外景的拍摄地,正如那一句美丽的诗句所言,一低头的温存,从此缘定三生。
《樱桃采摘》:海阳的特产有小樱桃、白黄瓜。
这边就是我们的樱桃采摘基地。
小樱桃每年的成熟期是五月下旬,每年的樱桃节是5月28号,在这边我们每年都会组织樱桃采摘活动。
《高空漂流》:前方就是我们的高空漂流,惊险、刺激、高达50米的落差、90度急转螺旋,从高空俯冲如水的刹那溅起水花无数,而滑道两侧风光旖旎,让大家在领略无限风光的同时,尽享高空漂流的激情四溢。
介绍烟台的海20字导游词
亲爱的XXX,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烟台的海。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烟台这个城市。
烟台市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
烟台市辖芝罘、福山区、牟平、莱山4个区及长岛县,代管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7个县级市。
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摄氏12度左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
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
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
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
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
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
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烟台的海写一段至少150字的导游词。
亲爱的XXX,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烟台的海。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烟台这个城市。
烟台市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
烟台市辖芝罘、福山区、牟平、莱山4个区及长岛县,代管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7个县级市。
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摄氏12度左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
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
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
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2022烟台导游词考那些
烟台市,山东省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青岛,南邻黄海,北濒渤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
烟台全市土地面积137
【第45句】:9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09千米,濒临渤海、黄海,有岛屿63个。
辖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金山港区、昆嵛山自然保护区、长岛县,以及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7个县级市。
截止2022年底,烟台市人口70
【第1句】:41万,少数民族47个。
烟台是环渤海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城市、[1] 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海滨城市,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建设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2] 烟台与威海同为中国著名的“雪窝”。
求助:需山海关沿途导游词,万分感谢
海阳地雷战传奇影视城位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海阳市留格镇南沙。
这里集滨海度假,自驾车游,影视拍摄,红色教育,配套居住等于一体的,具有高品质原生态的影视文化城。
对面是浩瀚的黄海,脚下是千鹤栖息之地和资源丰富的黄海渔场,周围环绕生机勃勃的原始森林,毗邻亚洲最具苏格兰风格的高尔夫球场,自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营区内景色美不胜收。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83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