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导游考试台儿庄导游词
谁有 关于台儿庄古城的日语导游词或介绍词呢,发一下,谢谢了
台児庄(たいじしょう)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枣庄市に位置する市辖区。
北京と上海を结ぶ鉄道干线の京沪线(かつて津浦线と呼ばれた)上にあり、枣庄と结ぶ台枣支线と、潍坊と结ぶ台潍支线はここで分かれる。
また大运河が町の背後に流れており水上交通でも便利である。
水陆の干线が交わる位置関系から、清代には船舶の往来が多く「天下第一庄」と呼ばれる商业の町であったが、のみならず军事上でも要地であった。
日中戦争中の1938年春には津浦线の打通を目指して山东省から南下し徐州へ进んでいた日本军は台児庄で国民党军の顽强な抵抗にあい撤退を强いられた。
徐州会戦の序盤におけるこの戦い(台児庄の戦い)は、中国では「台儿庄大捷」(台児庄の大胜利)とも呼ばれる。
町の主な観光地には、台児庄の戦いを记念する台児庄大戦纪念馆、戦史陈列馆、清真寺(イスラム教寺院)、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馆などがある。
周囲は农村地帯であるが、现在は机械工业や繊维工业・食品工业のほか、石炭や石灰岩の采掘が盛んている。
枣庄导游词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从而大举侵犯中国领土,发动了一场骇人听闻的侵略战争。
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长达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将侵略者赶出了国土,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今年,正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六十周年。
为了我们了解这一悲壮的历史,今天,老师特意组织我们观看了二场描写抗战场面的影片——《血战台儿庄》。
这部影片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一九三八年冬季,侵华日军企图打通京浦路,攻占战略重镇徐州。
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李宗仁沉着冷静地指挥爱国官兵在山西台儿庄浴血奋战,歼灭日寇一万余人,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
对于每一个有一颗爱国之心的中华儿女看了这部电影后都会热血沸腾,义愤填膺。
的确,当影片播放到日寇闯进村庄肆意烧杀抢掠的镜头时,我的心中便充满了怒火,我真恨不得冲进影片中将日寇一个个碎尸万段。
看着那坐在尸堆中因受到惊吓而放声大哭的孩子,我多么想冲入片子里救出这个无辜的孩子啊。
一九三八年日寇侵占南京后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南京惨案,在这场大屠杀中,三十多万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惨遭禽兽不如的侵略的杀淫。
这切齿的仇恨会让中华儿女世代记住的。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这场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还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自日寇侵我华夏河山之日起,他们从我们国家掠走了无数的资源和财宝,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而且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遣责。
抗日名将张治中在这部影片中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不仅能征善战,更让我敬佩的是他的高风亮节。
在这场战斗中,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存亡,他摒弃前嫌,率领英勇顽强的第十九路军全体官兵与日寇展开了浴血奋战,最终打败日寇救出了他昔日的“敌人”——庞炳勋。
当影片播放他俩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镜头时,我的心里顿时百感交集。
一位爱国将领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存亡都能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而我呢,为了一己私利竟……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同桌为了当一个数学组长而吵架。
那件事发生在上个学期,那天数学老师说要重新选组长,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和我的同桌都异常兴奋,因为我们俩都很有可能当选。
放学后,我的同桌找到了我,他对我说:“不如你放弃当数学组长让给我吧”。
我听了很不乐意,板着脸说:“不,我已经盼了很久,现在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不会把这个官位让给你的”。
说着说着,我们俩话不投机,竟争吵起来了,同桌丢下了一句话:“我不再和你做朋友了”。
后来,我当上了数学组长,可是也因此失去了一个好伙伴。
我与张治中将军对比起来,真是羞愧万分啊
一部好影片总能让人受益匪浅,这部真实而感人的甘心巨片不仅让我了解了祖国辉煌的历史长卷中这璀灿的一页,还让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怎么把“黄艳秋”三个字拆开,变成介绍枣庄或者台儿庄的导游词
导游啊黄金古道隋唐开,艳耀千年古到今。
秋去常思中日恨,春来又见古城新。
导游考试面试的时候所抽取的景点是自己选择性讲解的吗
抽签讲解只有广场、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长陵、定陵,没有孔庙,其余景点会以问题的方式出现,讲解也是抽到那段算那段,个别上诉提到的景点大的只讲一段,景点小的可能会通讲
台儿庄古城游记600字
岱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
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封禅和祭祀泰山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寺庙建筑中规格最高的。
南北长40
【第5句】:7米,东西宽2
【第36句】:7米,呈长方形,总面积为
【第9句】:6万平方米,约合160亩。
庙内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86间,碑碣184块,汉画像石48块,古桧、侧柏212株。
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遥参亭 为岱庙前庭,凡古代帝王有事于岱宗,必先至此进行简单参拜,而后入庙祭神,所以又被称为“草参亭”。
亭为二进院落。
前院正殿,明清时祀碧霞元君;两侧为东西配殿;院中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知泰安州事张奇逢立《禁止舍身碑》。
后院中立四角亭,1983年重建;后山门内东侧有1990年立日本书法家柳田泰云书《李白登岱六首》诗碑。
亭前有石坊,额书“遥参亭”。
两侧铁狮对峙,旗杆高竖。
坊前为双龙池,清光绪六年(1880年)为引王母池水而建。
池南为通天街,池西有唐槐一株。
亭后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
清康熙年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重修岱庙时创建,并撰书楹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
” 正阳门 庙有八门。
南向五门,即中为正阳,两侧为掖门;掖门两侧,东为仰高,西为见大。
东门名东华,又称青阳;西门名西华,又称素景;北门名厚载,又称鲁瞻。
各门之上均有楼,前门称五凤楼,后门称望岳楼。
庙墙四角有角楼,按八卦各随其方而名: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北为乾,西南为坤。
门楼、角楼均于民国年间毁坏。
1985年重建正阳门和五凤楼,黄瓦盖顶,点金彩绘,富丽堂皇,高耸巍峨。
1988年至1989年重建巽、坤二楼,五彩斗拱,飞檐凌云。
正阳门内迎面是配天门,穿堂式,筑于石砌高台上。
门上悬当代书法家舒同书额。
门内原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像,1928年毁,今为大汶口文化展室。
两侧原有配殿:东为三灵侯殿,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西为太尉殿,祀唐武宗时中书郎杜。
两配殿神像毁于1928年。
门两侧有碑碣21块。
东侧有《宣和重修泰岳庙碑》、《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铭》、《大元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创塑州学七十子记》、《康熙重修青帝宫记》等;西侧有《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大元创建藏峰寺记》、《供祀泰山蒿里祠记》、《可摘星辰方碑》、《泰山赞碑》等。
天贶殿 位于仁安门北,是岱庙主体建筑,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
大殿建于长方形石台之上,三面雕栏围护,长
【第48句】:7米,宽
【第19句】:73米,高
【第22句】:3米。
重檐歇山,彩绘斗拱,画瓦盖顶,檐下8根大红明柱,规模宏大,辉煌壮丽,与北京的故宫,曲阜的大成殿,合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
殿内祀泰山神,面容肃穆,气氛庄严。
像高
【第4句】:4米,头顶冕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俨然帝君。
龛上悬清康熙皇帝题“配天作镇”匾,门内上悬乾隆皇帝题“大德曰生”匾。
像前陈列明、清铜五供各一套及铜鼎、铜釜、卤簿等。
大殿东次间有明代铜铸“照妖镜”一架,原在遥参亭,1936年移此。
殿内东、西、北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名《泰山神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
【第3句】:3米,描绘泰山之神出巡的盛况。
东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回銮。
整个画面计675人,加以祥兽坐骑、山石林木、宫殿桥涵,疏密相间,繁而不杂,是中国道教壁画杰作之一。
大殿重台宽广,雕栏环抱。
中置明代铁铸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铁桶;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
殿两侧原有环廊百间,与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连接,内绘十殿阎罗、七十二司。
东廊中间有鼓楼,西廊中间有钟楼,均毁于清末。
1982年后,陆续重建环廊与钟楼。
今东廊内陈列历代碑刻,自北而南有《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汉衡方碑》、《汉张迁碑》、《晋孙夫人碑》、《魏齐隋唐造像记刻石》、《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唐鸳鸯碑》、《唐经幢》、《宋升元观敕牒碑》、《金泺庄创佛堂之记》、《金重修天封寺碑》、《五岳真形图碑》、《登岱八首》、《太极图》、《谷山寺敕牒碑》、《颂岱诗》、《乾隆御制诗》、《望岳诗》、《筑桥碑记》等名碑19块。
西廊内陈列汉画像石48块。
殿前院,古柏蔽荫,碑碣林立:东有《宋封祀坛颂碑》、《金重修东岳庙碑》、清乾隆皇帝御制《重修岱庙碑记》;西有《大宋天贶殿碑铭》、明太祖御制《封东岳泰山之神碑》;中立《大观圣作之碑》、清康熙年间《重修岱庙记》等。
汉柏院 位于庙东南隅,院内原有炳灵殿,又有汉柏,故旧称炳灵宫或东宫,今称汉柏院。
门内巨匾高悬,李铎书“炳灵门”。
周围有古柏5株,传为汉武帝东封时所植。
如今扭结上耸,苍劲葱郁若虬龙蟠曲。
虽已肤剥心枯,却新枝继生。
古人誉为“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
树下有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张鹏翮题《汉柏诗碣》。
院内存历代碑碣90块,仅乾隆皇帝登岱传作就有26块,诗30首。
亭台及东墙内嵌70余块。
著名的有张衡《四思篇》、曹植《飞龙篇》、陆机《泰山吟》、米芾《第一山》、乾隆帝《登岱诗》。
东御座 位于汉柏院北,原为清代皇帝驻跸之所。
其垂花门与东华门相直,大门与汉柏亭相对。
院内殿宇毗连,步廊环围,1985年辟为泰山珍贵文物陈列室。
正殿内按清宫设置作复原陈列,有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古木家具及各种大理石花饰挂屏。
配殿内陈列泰山祭器。
殿前松柏下,东有宋真宗御制《青帝广生帝君之赞碑》,西有驰名中外的《泰山秦刻石》残字碑。
铜亭铁塔 岱庙后院的东西两侧,有两处惹人注目的古迹,东为铜亭,西为铁塔。
铜亭又名“金阙”,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铸。
亭为铜质,施以鎏金,亭长
【第4句】:4米,宽
【第3句】:4米,内祀元君铜像。
璀璨耀目,端庄浑重,该亭以仿木结构形式装配而成,显示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冶铸工艺。
西侧的铁塔为明嘉靖年间铸,造型质朴雄伟,原有13级,立于泰城天书观,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飞机炸毁,仅存3级,1973年移此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85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