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山叉河导游词

三峡的导游词300字

长江三峡,10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江三峡是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总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但最为雄伟险峻。

难怪古代诗人发出纵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的赞叹。

湍急的江流,闯入夔门,在紧逼的峡谷中奔腾咆哮。

船驶峡中,真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巫峡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盔银甲峡和巫山十二峰,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

特别是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态,其中神女峰最高。

神女峰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于云雾缥缈之中,时隐时现,给人间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

两岸风景优美,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等都曾游此留诗。

西陵峡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

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

自西而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

解放后,经过多年的整治,航道已大为改善,从而结束了三峡千古不夜航的历史。

即将建成的三峡大坝水电站正位于西陵峡中部宽敞处,目前工程进展迅速,夜航西陵峡,可见两岸灯火通明,车水马龙,施工场面蔚为壮观。

下行至南津关,见江面豁然开朗,这就是长江三峡的出口。

北岸为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宜昌三游洞景区,比邻气势恢宏的长江葛洲坝水电枢纽,共同构成环大坝平湖风景区,使宜昌作为长江三峡旅游的起点或终点城市,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

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曾经闪耀着大溪文化的异彩,诞生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

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吴蜀相争的战场。

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苏轼、陆游等许多诗圣文豪,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章。

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

今天我们优秀的人民,将以创造性的劳动,开发三峡,建设三峡,把它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姿

长征路线的导游词

- 9 - 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克服千难万险,终于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成功翻越夹金山,与正在执行任务的红二十五师七十四团的一部,在山下的达维乡的木城沟沟口地带相遇。

意外的相逢,为实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两大红军主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之后,我们见到的便是红军当年过的草地。

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地,横宽300余里地,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

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讲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

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

它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由于黑白两河——黑河(亦称墨曲河)和白河(亦称葛曲河)自南至北纵贯其间,起了重要作用。

两河的河道迂回曲折,叉河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

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

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海韭菜等,形成草甸。

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

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

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

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

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

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

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 10 - 的。

在这段过程中,红军客服了种种困难,书写一篇篇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

最终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精神上的基础。

本次重走长征路的最后一站,来到的便是会宁县。

会宁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全县辖24个乡、4个镇,5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

【第55句】:8万人,境内有汉、回、壮、哈萨克、藏、维吾尔、东乡等7个民族,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季风性气候,境内海拔在1500—2400米之间。

国道312线、309线横跨东西,省道靖天路、定会路贯穿南北,交通便捷,信息畅通。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大转折,会宁由此名垂青史,闻名中外。

下面让我们走进会宁,仔细品味这座文化名城的韵味吧

结束语:对于长征,作为当代的年青人,坦白的说很少能深刻认识发生在七十年前这场生死决择,举世震惊,对中国革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事件,由于毕竟没有亲身经历那场举世闻名、艰苦卓绝的长征,也已淡淡的将它在眷恋中忘怀,当今天我们重温这段悲壮史诗的时候,当我们再一次唱起“高原寒,炊断- 11 - 粮”的长征组歌的时候,时代的苍桑感使我们更对之产生一种久违的眷恋与心灵的洗涤,这种苍桑感使我们油然感思于现在,感恩于离我们己远去的一代英烈,眷恋他们那种坚忍不拔,理想与信仰高于一切的奋斗献身精神。

由此看来我们有义务来重走长征路

首先长征是伟大的,她的伟大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表现在她的一个个具体战役的胜利上,出发前的数十万人,到达延安时仅剩下一、二万人,尽管一路上打了很多次胜仗,但这种可见的胜利与失去的相比,那实在是一种惨痛代价换来的胜利,从敌我力量的对比和物质利益的得失上说,怎样也很难理解这种胜利的深远意义,国民党斩尽杀绝的把一支代表人民利益与希望的队伍驱赶了二万五千里,迫使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性大转移而退居到小小的延安城。

然而,正是这一奇迹般的战略转移,长征的伟大意义在此后一个久远的时代表现出来。

直到今天,我们还得益于她,并感恩于她。

正是这次举世闻名的长征,她一路撒下的火种,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全国都燃烧起熊熊革命烈火,她表现的是一种对信仰与理想的执著,对真理和目标的追求,对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切,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身高尚品质与顽强生命力的彰显。

尽管,围追堵截,雪山草地,树皮野菜,饥寒交迫,生离死别,一切人世间能经历,能感受的痛苦,这支队伍都经历了。

但他们从容面对了这一切的苦难与磨练,从此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 12 - 的敬仰与拥护。

相反的从现实角度看:长征除彰显了革命者的崇高信仰与追求外,也是一种无奈选择。

万里长征,有多少英烈长埋地下,有多少财产毁于一旦,有多少创伤永难愈合。

我们今天纪念长征,决不是要学前人重走长征路,而是要警钟长鸣,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为什么会有人不怕牺牲去进行这样的长征

是要思考中国社会如何避免有人再走这样的长征路。

当我们今天怀着对英烈的崇敬,隆重纪念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时,一方面,无论我们事业的今天和未来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与胜利,都不应该也不可能忘记无数革命与创新的先烈们所作出的历史性伟大贡献。

另一方面,我们的感受会否化为一种力量

使时代的车轮跃迁到一个新的台阶,使人类的理想与追求更上一个层次。

长征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她的不朽更深刻表现在此后的延安精神上,表现在那种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

尽管这种精神起初只表现为一小部分精英们的品质,正是这些品质所展示的楷模表率作用,成就了共和国的辉煌之路,成就了今天人民大众的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新生活。

我们纪念长征,更大意义上说,不是单纯的怀旧,更不是恋荣和希望这种历史悲壮的重演。

而是要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为人类崇高理想的坚定信仰不懈努力奋斗上开创新局面,迈向新未来。

我们重温长征的丰功伟绩。

我们提倡一种民族的凝聚力精神,- 13 -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必经雪山草地,重走长征流血牺牲的道路。

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当年的长征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重走长征是为纪念长征,纪念一代英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就是要提倡一种民族的凝聚力精神。

从这种意义上说:新时期的长征是过去长征的划时代的延续,而不是回到战争方式去夺取胜利的重演。

共产党人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严惩腐败,不能为个人私利而忘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崇高理想信念依然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性标致。

我们未来的长征不应再带上残酷的色彩。

虽然也将是波澜壮阔的,甚至是艰苦卓绝的,但在长征精神哺育下,将以快乐而凝聚一切力量进行新的长征。

纵观以上,重走长征的意义是巨大的,是必要的

怎么写一处名胜古迹的导游词

重庆三峡旅游景点:  

【第1句】:,门票:80元\\\/ 人  是风景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传说这里是人死后灵魂归宿的地方。

“鬼城”丰都天下独有,名山上古木参天,寺庙林立,在庞大的阴曹地府里仙道释儒,诸神众鬼盘踞各庙,等级森严,并以苛刑峻法统治着传说中的幽灵世界。

  

【第2句】:张飞庙景点门票:40元\\\/人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 位于长江南岸飞凤山麓,离382千米,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系为纪念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历代修葺扩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

相传勇毅刚直的张飞急于为义兄关羽报仇,被部将张达、范疆所害,其头颅被抛于江中。

有渔人夜得张飞托梦,到江中打捞张飞头颅,意外捞到一罐金子,于是用此金造了张飞庙。

据史载,张飞庙始建于蜀汉末年,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已有1700多年历史。

  

【第3句】:夔门  夔门是由江北的赤甲山与江南的白盐山组成。

南名“白盐山” 、北曰“赤甲山”。

夹江对峙,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巍峨峥嵘,峡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

这里的崖高500m、河宽只有百米,但流量多达50000多立方米\\\/秒。

真是“两山夹抱如门阀,一穴大风从中出”。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

  

【第4句】:瞿塘峡  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从四川奉节县的白帝开始,至城四川省巫山县的大溪,全长虽然只有8公里,但却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在三段峡谷中,它最短,最狭,最险,气势和景色也最为雄奇壮观。

其“雄”首先是山势之雄。

游人进入峡中,但见两岸险峰上悬下削,如斧劈刀削而成。

山似拔地来,峰若刺天去。

  

【第5句】:白帝城,白帝城景点门票:80元\\\/人  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距奉节城东约15华里,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是三峡的西口,入川的门户。

由于地势险峻,古往今来,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它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是三峡旅游线上久享盛名的景点。

白帝庙内,历代的诗文、碑刻甚多,展出的文物及工艺品就有1000余件。

其中有著名的之交的巴蜀铜剑,其形如柳叶,工艺精湛,游人观赏之际,深深在心底赞美古代巴人的智慧及手艺。

东、西两处碑林,陈列着70多块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了。

  

【第6句】:粉壁墙  瞿塘峡内在夔门长江南岸白盐山断壁下,有一块千余米平滑如镜的,刻满字体的石壁,这就是粉壁石刻,又称粉壁墙。

上面刻满了篆、隶、楷、行字体,始于宋代,终于民国年间,大有2米见方,小如指头大小的历代石刻。

在客轮上看粉壁石刻,清代张伯翔所书“瞿塘”最为醒目;刘心源所书“夔门”二字,正宗隶体,古朴风雅;国民党爱将冯玉祥所书“踏出夔巫,打走倭寇”(隶书),表现了抗日战士的豪情壮志,祖国河山不容侵犯的情感油然而生。

  

【第7句】:古栈道  据史料记载,栈道凿成之后,路面较为宽阔 ,车来马往,纤夫可与轿工并肩而行,由于岩石的风化,栈道才变得窄起来。

在现在的风箱峡绝壁上,可见“天梯津 ”、“开辟奇功”八个大字。

这些作品均为清光绪年间开凿栈道时镌刻的。

至今栈道上可以走人。

蓄水后,三峡古栈道便长睡江中了。

  

【第8句】:凤凰饮泉  在粉壁堂一带,山岩口山花烂漫,有一根钟乳石尤其突出,长约20多米,圆径6米左右,形状如一只凤凰,萝藤和钟乳交缠在一起,似凤凰拖曳着长长的尾巴,翘起美丽的凤冠,伸颈张嘴饱引泉水。

在凤凰的口上,正好长有一堆石乳,一股清泉从口中吐出来,正对着凤凰的脖颈缓缓泻下,这一组绝妙秀雅的雕塑,称为“凤凰饮泉”。

这种自然景观,系岩壁遇山泉的侵蚀,而化成累累钟乳。

每至春季,野花满山时,这只饮泉的凤凰就更加美丽动人了。

  

【第9句】:孟良梯与倒吊和尚  孟良梯位于瞿塘峡口、长江南岸,即粉壁墙东边的绝壁上,凿有许多方形石孔,孔深1尺,宽0.8尺,高0.7尺,孔距3尺,自下而上呈“Z”形,一直排列到高不可攀的山腰,这列石孔,人们称为“孟良梯”。

孟良是历史演义小说一书里杨家将中的一员大将。

北宋名将杨继业在我国北方的戍边战争中屡立战功,后因重伤被俘,绝食而死。

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据奉节一带的民间传说,杨继业死后,其尸骨埋在白盐山巅的“望乡台”上。

一天晚上,孟良为搬迁尸骨,在此开凿石孔,攀援而上。

不料石孔才凿到山腰,便被存心破坏此事的和尚所发现。

和尚假学鸡叫,孟良误为天亮,怕被人发觉,只好停止打孔。

人们因此叫这列石孔为孟良梯。

  

【第10句】:七道门  七道门溶洞,在长江北岸的栈道悬崖上,攀登而上,约四、五米高便入洞中。

洞大如厅,内有大小七个洞口,因而得名。

第一道门宽、高约三、四米,远远望去,象是一个张开的虎口,大有吞云吐雾之势。

洞内宽阔,但坎坷不平,其顶如锅底,洞壁亦有钟乳。

顺着洞厅径前行,约数米,入第二道门;门口小,洞内光线暗淡,只有洞顶的天窗有一线阳光射入,故此人称“一线天”;顺着小洞弓身向天窗望去,又是一个洞,出了洞口有一沟壑,站在那里,身后危岩压顶,脚下百丈绝壁,一江怒水,于眼下奔腾咆哮。

七道门口的崖壁下,有清澈的间歇泉,滴滴水珠,不时发出“叮咚”的声音。

稍下一点的悬崖下,还有几个溶洞,时期,曾利用这里的险要地势,在洞里设置了大炮,其工事,至今可见。

  

【第11句】:小三峡,门票:180元\\\/人  宁河小三峡即为著名的。

大宁河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的中南山,流经崇山峻岭和大小峡谷,一路容纳百川清流,穿过巫溪、巫山之间的云崖险峰,注入巫峡西口的浩浩长江。

大宁河千姿百态,神秘莫测,过去长期隐匿无声,近年由于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它初露真容,即一鸣惊人。

有人赞颂它“不是三峡,胜似三峡”,“神矣绝矣,叹为观止矣”。

大宁河小三峡是龙门峡、铁棺峡和滴翠峡的统称,它是大宁河风景的精华所在。

小三峡南起巫山县,北至大昌古镇,全长约60公里。

小三峡在古代是由鄂入川军事要地之一,明末著名女将军秦良玉就是在大宁河一带和张献忠、罗汝才作战。

  

【第12句】:三峡大坝,门票:150元\\\/人  1994年12月14日,当今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动工,它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

【第54句】:6亿元人民币(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113万移民的安置费300.7亿元;输变电工程153亿元。

工程施工总工期自1993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期进行,到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

【第21句】: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配有26台发电机的两个电站年均发电量849亿度。

航运能力将从现有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同时运输成本也将降低35%。

  

【第13句】:三游洞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

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

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

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

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

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

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第14句】:崆岭峡  在西陵峡牛肝马肺峡东2.5公里。

处于秭归县之庙河与黑岩子之间,全长2.5公里。

以往这里滩险流急,礁石密布,著名者即有“二十四珠”,其中“大珠”石梁,长约220米,宽40余米,高约15米,突露水面,如猛虎卧伏江心,与邻近之“二珠”、“三珠”,号称三石联珠。

其下乱石暗礁,犬牙交错,锋利如剑,致使航道弯曲狭窄,恶浪汹涌,行船稍一不慎,就会触礁沉没。

民谚云:“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  

【第15句】:兵书宝剑峡  兵书宝剑峡长约4公里,峡内有白沱和小青滩扼守于峡的南北两岸。

1978年曾在小青滩挖出一尊屈原石像,系明嘉靖年间的遗物,现已移至秭归县屈原纪念馆。

传说,诸葛亮西征入蜀,留下长剑一把,铁卷兵书两本,置于三峡绝壁而得名。

  

【第16句】:灯影峡  灯影峡位于东距南津关约10公里的地方,位于长江南岸,这段峡谷狭窄而直,石灰石垂直节理发育异常,岩石崩塌跨落十分严重,形成岸壁陡峭,山顶奇峰异起,在峡谷南岸的白牙山顶上,有四块奇石屹立,十分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坐骑、合掌缓行的唐僧。

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

每当夕阳夕照,晚霞透衬峰顶时,“玄奘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

”它们面对进、出峡的航船,远远望去,就好象灯影戏幕上的剧中人,所以这段峡谷叫灯影峡。

  

【第17句】:南津关  南津关位于三峡东口,是西陵峡的终点,它和瞿塘峡入口处的夔门,是三峡首尾两的天然门户。

长江出南津关,便摆脱了高峡深谷的束缚,开始进入辽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津关北岸的下牢溪,又名下牢津,传说因刘备曾据守于此津之南而得名。

关两岸绝壁耸天,峰奇谷异,江而狭窄,成为长江上、中游的天然分界线。

三国时期,蜀将刘封曾在北岸山顶修筑城垒,称刘封城。

山顶上还有一块大石台,传说是张飞守怀夷陵时督全优擂鼓之处,名擂鼓台。

  

【第18句】:牛肝马肺峡  牛肝马肺峡全长

【第4句】:5公里。

在长江北岸的千奇百怪的悬岩峭壁上,有几片重叠下垂黄褐色的岩石,形如牛肝,在它的旁边还有一岩石又象马肺,因而这段峡谷取名为牛肝马肺峡。

牛肝和马肺其实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沉积形成的钟乳石。

如今牛肝还完整,而马肺则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入侵的英国军舰轰掉了下半部,使马肺残缺不全。

后来郭沫若游经三峡时在《过西陵峡二首》中又以“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

”来遣责英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好河山的罪行。

  

【第19句】:黄陵庙  原名黄牛祠,始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现存的建筑是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9年)仿宋式建筑重修的。

庙的主体建筑是古人为纪念夏禹而建的禹王殿。

殿内有36根两人合抱的大立柱,柱上浮雕九条蟠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殿前石碑上刻有诸葛亮到此因感禹王治水的功绩而题写的碑记。

黄陵庙,山水奇特惊险,有古歌曰:“朝见黄牛,暮见黄龙,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  

【第20句】:西陵峡  从秭归香溪口到宜昌南津关,全长66公里,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以滩多水急著称。

自西向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

沿途有黄陵庙、三游洞、陆游泉等古迹。

船过三峡大坝,进入巫峡前,经过一段长约47公里的香溪宽谷。

紧逼江岸的悬崖峭壁渐渐隐去。

宽谷内岗峦起伏,远隐近现,沟壑纵横。

这里是三峡地段的主要农耕地带。

巴东、秭归两个县城分别位于宽谷两端。

  西陵峡位于三峡大坝下游,不在三峡蓄水库区内,是保存原始三峡风貌最完整的一个峡谷。

  

【第21句】:金盔银甲峡  金盔银甲峡是巫峡中的一段小峡,位于巫山下游10km处的横石溪附近。

横石一带,山势峻峭,临近江水的崖壁,层多且薄,褶皱弯曲,这是典型的水成岩经地壳运动挤压而成的一种岩石。

其状似鳞片,颜色呈灰白色,好象古代武士披挂的银甲;高处的石灰岩盔形山顶,叶黄褐色,如同古代武士戴的金盔,这段峡谷因此叫金盔银甲峡。

金盔银甲峡南岸半山腰上,有一高、深约丈余的岩洞 ,洞口有一米黄色的岩石,远远望去形若一只老鼠,名为老鼠洞。

老鼠洞的东面就是箭穿洞,从峡口向北岸望去,在朝云峰下一座黑黝黝的山梁上,有个对穿的石孔,传说当年楚霸王项羽与人比武,看谁能用箭穿山梁,霸王拔弩弓,只用了一箭就射穿了,至今留下这个洞孔。

洞孔对面的山梁上,一根石柱直指蓝天,乃是项羽留下的另一支神箭。

  

【第22句】:神农溪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原始森林中的鸡公山。

自溪口上溯20km依次有龙昌洞峡、鹦鹉峡、锦竹峡,又称“神农三峡”。

神农溪漂流使用的是一种形似“豌豆角”的扁舟。

跨上这种古味加土味的小船,在碧水清波上悠然漂流,会使你感到一种原始的野趣。

神农溪是一条典型的峡谷溪流,两岸山峰紧束,绝壁峭耸,溪水在刀削般的峡壁间冲撞,水道曲折,湍急的溪流中有险滩、长滩、弯滩、浅滩六十余处。

水道虽狭急却清浅,漂流极富刺激而又安全。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总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但最为雄伟险峻。

难怪古代诗人发出纵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的赞叹。

湍急的江流,闯入夔门,在紧逼的峡谷中奔腾咆哮。

船驶峡中,真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巫峡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盔银甲峡和巫山十二峰,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

特别是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态,其中神女峰最高。

神女峰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于云雾缥缈之中,时隐时现,给人间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

两岸风景优美,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等都曾游此留诗。

西陵峡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

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

自西而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

解放后,经过多年的整治,航道已大为改善,从而结束了三峡千古不夜航的历史。

即将建成的三峡大坝水电站正位于西陵峡中部宽敞处,目前工程进展迅速,夜航西陵峡,可见两岸灯火通明,车水马龙,施工场面蔚为壮观。

下行至南津关,见江面豁然开朗,这就是长江三峡的出口。

北岸为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宜昌三游洞景区,比邻气势恢宏的长江葛洲坝水电枢纽,共同构成环大坝平湖风景区,使宜昌作为长江三峡旅游的起点或终点城市,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

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曾经闪耀着大溪文化的异彩,诞生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

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吴蜀相争的战场。

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苏轼、陆游等许多诗圣文豪,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章。

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

今天我们优秀的人民,将以创造性的劳动,开发三峡,建设三峡,把它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姿

2010冬季重庆导游考试的口试,温泉之都和天生三桥的要求,是不是也像大足石刻那样要单独讲解一个景点

现在旅游局真他妈的 整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869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