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沙家浜概况导游词

为沙家浜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50字)

芦苇迷宫  沙家浜芦苇活动区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陆上芦苇迷宫两大区域,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有诗云:“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1] 漫步、泛舟其间,苇香扑鼻,野趣横生。

  影视基地  横泾老街影视基地保存了农村建筑旧貌,吸纳江南小镇精华,重现了上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江南乡间风貌和文化特征。

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此外还有《三言二语》、《金色年华》、《中国酒王》、《茉莉花》等电视剧到此取景拍摄。

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每天定时有挑花担表演和婚俗表演,此外,京剧《沙家浜》每天准时上演。

  国防教育园  沙家浜国防教育园位于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北侧,占地130亩,由拓展训练区、彩弹射击区、军事武器展示区、抢滩登陆射击场、户外野营帐篷区等部分组成,是沙家浜风景区为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普及国防知识,增强旅游可参与性,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而建设的又一新的亮点。

  春来茶馆  春来茶馆再现了当时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馆原形,“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竹林嬉戏、听戏品茗,尽享农家生活乐趣,与芦苇迷宫相得益彰。

良好的大自然生态,是追求回归自然“绿色旅游”的极佳选择。

沙家浜旅游日记

去沙家浜一日游的感想11月8日去沙家浜旅游,回来后深深感到,沙家浜的以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游”、以观光休闲为内容“绿色生态游”、以品尝水产为特色的“金色美食游”、以古镇文化为亮点的“影视文化游”确实很有特色。

真的要感谢上海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正是这两部戏才有了闻名全国的沙家浜,也真因为沙家浜几乎家喻户咣晓,所以才有到沙家浜水乡影视基地,这里的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建筑,成了红色遗迹,从而提升了红色旅游的承载能力,增强了红色景点的可看性和教育性。

  当我们一进沙家浜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瞻仰广场,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为主创作的大型主雕屹立于广场中央,生动地揭示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

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

两组锻铜浮雕以细腻、生动的构图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演绎深化鱼水情深主题。

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数百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几十件革命文物为游客提供了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沙家浜确实是“红色之旅”的良好场所。

在红石民俗文化村,这里几乎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 “春来茶馆”也坐落其间,“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在“春来茶馆”的对面,戏台上正在演出京剧《沙家浜》片段。

那唱腔是那么的熟悉。

与之毗邻的是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许多老同志都买了票,乘上手摇船,作了一次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情景的游览。

去沙家浜旅游,中午必是品尝阳澄湖大闸蟹,但现在的阳澄湖大闸蟹并不正宗,开个玩笑说只是把一般的养殖蟹买来后放在阳澄湖里养几天,人们戏称为阳澄湖大浴蟹。

所以所谓的品尝阳澄湖大闸蟹,其实只是吃点价钱,吃点名气。

与昔日的阳澄湖大闸蟹已有天攘之别。

当然,沙家浜的芦苇荡还是很有特色的。

依据当年江南水乡自然地形复原的芦苇荡,加上绿化,构成了一个协调、和谐的大自然生态景观,走在沙家浜陆地的芦苇荡,真有“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意境,那蓝天、碧水、绿芦使游客感觉到的空气是甜丝丝的。

因为上海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才有了今天的沙家浜景区,这使我想到浙江乍浦有不少名胜古迹其实没有很好利用起来做旅游文章,比如乍浦的古炮台,古战场,明代的抗倭,清代的乍浦保卫战,红楼梦从乍浦走向世界,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的乍浦东方大港,解放舟山群岛的乍浦练兵基地,还有二十四孝之一的陆绩故居乍浦怀桔庵,纪念鉴真和尚东渡停留乍浦留下的六度庵,明代乍浦筑城御敌的汤和等纪念馆庙,这些现在都几乎在被遗忘,象这些历史人文遗迹如果串起来,确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可惜,这些文章很少有人去做。

这不能不说是一点遗憾。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962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