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三峡坛子岭导游词

长江三峡解说词作文500字

三峡大坝景区解说词 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水电名城——湖北宜昌。

宜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可谓人杰地灵。

而大家现在认识宜昌可能还是因为我国的实际工程也是世界瞩目的耀眼明珠——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也就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主题,三峡大坝景区。

三峡大坝景区主要包括西陵长江大桥,双向五级船闸,坛子岭景区,升船机,大坝主体及电站以及截流纪念园。

因为西陵长江大桥,双向五级船闸,坛子岭景区,升船机,大坝主体及电站主要在长江南岸,所以我们先为参观。

长江北岸的截流纪念园我们作为参观的最后一站。

在参观开始之前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西陵长江大桥。

西陵长江大桥为公路桥。

位于三峡大坝中轴线下游

【第4句】:5公里 处,是长江上的第一座悬索桥,为单跨 900米 的钢箱梁悬索桥,刚建成时其跨度在同类型桥梁中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七,目前居国内第五(2006年12月)。

大桥全长11

【第18句】:66米,主跨 900米 ,全宽 21米 ,双向4车道。

常水位最大通航净空30米。

桥面结构采用钢箱梁。

该桥于1993年12月开工,1996年8月竣工通车。

该桥是三峡工程建设的两岸交通的主要通道,为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巨大的三峡船闸。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规模举世无双,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

船闸的水位落差之大,堪称世界之最。

三峡大坝坝前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高程,而坝下通航最低水位62米高程,这就是说,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

此前,世界水位落差最大的船闸也只有68米。

三峡船闸的旁边就是坛子岭景区了。

坛子岭景区是三峡工地的制高点,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

坛子岭因外形象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

景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整个景区包括观景台、浮雕群、钢铁大书、亿年江石模型室和绿化带等,综合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三峡文化,表达了人水合一、化水为利、人定胜天的鲜明主题。

与船闸相互辉映的便是世界最大的升船机了。

升船机是三峡工程设计中最后一个永久性建筑物,其主要作用是为客货轮提供快速过坝通道,并与三峡双线五级船闸联合运行,提高三峡水利枢纽的航运通过能力。

三峡升船机为齿轮齿条爬升式垂直升船机,由上游引航道、上闸首、船厢室、下闸首和下游引航道组成。

大家所看到的位于大江之中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峡电站了。

她就像一条巨龙一样截断了滚滚的长江水。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它坝长2335米,底部宽115米,顶部宽40米,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

大坝坝体可抵御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大下泄流量可达每秒钟10万立方米。

三峡水电站的机组布置在大坝的后侧,共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外还有2台5万千瓦的电源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远远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

经过在江南的参观我们对三峡工程已经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那么它又是怎么建设的呢

让我们到江北的截流纪念园去看看三峡建设者的三峡建设历程。

三峡截流纪念园是以三峡工程截流为主题,集游览、科普、表演、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内首家水利工程主题公园。

景区位于三峡大坝右岸下游800米处。

景区分入口区、演艺眺望区、遗址展示区和游乐休憩区等4个区域,由截流记事墙、演艺广场、亲水平台、幻影成像、大型机械展示场、攀爬四面体、平抛船等十几个景观组成。

三峡截流纪念园反映了三峡人建设三峡的图景,力图体现人定胜天,天人合一的截流文化主题精神。

今天我们的参观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用英语介绍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导游词

到宜昌必看三峡:三峡大坝旅游区占

【第15句】:28平方公里,三峡大坝旅游区是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现为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主要旅游景点有:坛子岭观景点、模型室、185平台、西陵长江大桥、导流名渠、大坝公园等景点。

登上坛子岭观景点你能鸟瞰三峡工程全貌,体会毛主席诗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情怀;站在185平台上向下俯看,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与自豪;走进近坝观景点,你能零距离感受雄伟壮丽的大坝;登上坝顶你能直面雷霆万钧的泄洪景观;来到截流纪念园欣赏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仿佛置身于“山水相连,天人合一”的人间美景。

游客登上海拔185米高的坝顶,近距离向下俯视泄洪场景,雷霆万钧的洪流被踩在脚下,感觉比以前会更壮观、更直接。

站在坝顶上,看着脚下泄洪时白浪滔天的恢宏,远处又平静的江面,游客感受静韵与动美交相辉映。

若是晴天,泄洪的巨浪上漫天的水雾里,还可看见一弯美丽的彩虹。

江风轻拂,让心慢慢安静,看江水奔腾,听浪涛拍岸,惊叹的、激动的、振奋的、骄傲的,万千情感渐渐融入这一江山水。

或许只有徜徉在大坝的怀里,才能愈发真切地感受“当惊世界殊”的惊喜。

随着大坝工程的部分竣工,永久船闸观光走廊、左岸厂房和右岸大型舞台表演、观光索道陆续推出。

坛子岭景区坛子岭景区是三峡工地的制高点,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

坛子岭因外形象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

景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整个景区包括观景台、浮雕群、钢铁大书、亿年江石模型室和绿化带等,综合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三峡文化,表达了人水合一、化水为利、人定胜天的鲜明主题。

坛子岭因其山体形状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坛子倒扣在山顶上而得名,海拔2

【第62句】:48米,是三峡坝区

【第15句】:28平方公里征地范围内的海拔制高点,登上坛子岭的顶部观景台,可俯瞰三峡坝区的施工全貌,饱览西陵峡黄牛岩的秀丽风光和秭归新县城的远景。

整个园区以高度的递增从上至下分为三层,主要由模型展示厅、万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峡坝址基石、银版天书及坛子岭观景台等景观,还有壮观的喷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绿的草坪贯穿其间,放眼望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乐园。

润生源浮雕群坛子岭的坛体四面是一组大型铜板浮雕。

正面是三个雄壮的男性携手在水流中旋转,形同水轮机涡壳,表现了万物以水为生的强大力量。

其上为虎,下为凤,表达出三峡工程的地理与文化背景,因为三峡坝区在巴楚之间,古巴人尚虎,楚人崇凤。

再往两边,上游一侧是一个现代男人和大禹的形象相叠,大禹手持铁铲,显示中华民族治水的悠久传统,现代男人手持三峡基石岩芯,象征现代水能利用的科学观念。

他们的背景有传说中帮助大禹治水,后来化为巫山十二峰的的十二位仙女,还有三峡大坝建设和库区移民的场景等等。

相对应的下游一侧的浮雕中心人物是一个现代青年女性与一位仙女,手持花朵、果实,背景有植物、动物、鱼类等,还有东方明珠、上海码头、外滩大楼、巴楚乐舞、大足石刻等等形象,反应了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沿江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等的促进作用。

背面一块浮雕中心部位是传说中黄牛助大禹治水合力开峡的景象,峡石和流水向两侧展开,下面有纤夫、船夫、埋葬水难者的白骨塔、漂在水患中的孩童房屋等,场面十分悲壮。

万年江底石江底石,花岗岩质地,重达20多吨,我们习惯称为“万年江底石”,“万年”并不是说它只存在一万年或几万年,“万”只是个概数,说明它的历史悠久,实际上,经科学家们考证,它距今已有8亿年的历史了。

人们可以从它身上了解长江古老的过去,让人们站在它面前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

石头上还有一些钻探机留下的钻孔,它们是最早的一批水电专家、地质勘探者在考察坝址时留下的。

它凝聚着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现在梦想正在慢慢成为现实,使无数中国人不断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开拓新的未来。

这块石头就是从围堰基坑里挖出来的。

可能有些朋友会问这块巨石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它像什么

又有什么意义呢

实际上这是它的本来面目,挖出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经过长期的江水冲刷而形成的。

至于它的形状像什么,那就让各位自己去想象了 。

截流石截流石,重达28吨,把它放在这里,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标志,是镇水的标志。

成 1981年葛洲坝大江截流用的石头只是它的1\\\/2,这是放大了8倍的截流石。

那么到了2003年,咱们把右岸的导流明渠截断的时候就又要用到这种规模的截流石。

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形状很有特色--是三角形四面体。

为什么是这种形状呢

现代的治水或水能的利用是以科学为依据的,工程中采用三维体中最抗激流,稳定性最好的四面三角体,当把它抛下水后,它那尖尖的棱角就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从而能够很好的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

它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的象征物。

截流石的下面是一个直径达20米的下陷式广场,仔细一看是一个八卦图,象征着四面八方的人支援三峡工程的建设和三峡工程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

旁边,有三层阶梯,我想中国人的思想都与“三”字有关,如三三得九,九九归一,而我们三峡工程更是与“三”字有缘的。

因此,它不仅反映了现代工程水利学,也反应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和哲学思想。

三峡坝址基石三峡大坝基础岩石是古老结晶岩基底的一部分,其主要岩石为元古代闪云斜长花岗岩,为基性岩浆岩侵入体,岩体厚度约14公里,形成至今约8亿年,灰白色至浅灰色,中粗粒结构,局部中细粒结构,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田角闪石等组成,岩石坚硬,完整,透水率低,微新岩石其挖压强度为90~110mpa,变形模量30~40gpa 。

三斗坪坝址属于地质构造上稳定,坝基岩体质量优良,外国专家评论说:“这是上帝赐给中国的一块宝地” 。

银版天书一本巨大的铁书雕塑,上面是三峡工程的有关介绍。

这本书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而今这本史书已经翻到三峡工程这一页,三峡工程的兴建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后,还将创造更多、更大的奇迹,翻开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三峡人家简介:这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倾情打造的集自然山水、影视科技与区域文化完美结合,全国独树一帜的创新型景区。

三峡人家风景区——一网打尽了三峡的所有景观自然元素与文化旧梦,是中国首创的原生态、场景式、体验型大型旅游区。

三峡人家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段,居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以其“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的独特地理位置优势,融合地质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峡江文化、抗战军事文化,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走进三峡人家您将经受一次烟雨迷濛的文化梦幻洗礼。

这里石、瀑、洞、泉......多种景观元素巧妙组合,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柔媚,洞有洞的神奇,瀑有瀑的壮丽,石有石的气质,极致大自然之天工造化,这里有洪荒之美、这里有苍凉之美、这里有阴柔之美、这里更有雄浑之美。

三峡人家融合三峡文化之精髓,巴风楚韵,峡江今昔,一览无余。

壮伟的长江哺育了三峡文化,它是巴楚民族传统艺术的精华,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繁衍、发展。

当博大与神秘结缘,辉煌与厚重联姻,三峡人家就注定是新三峡旅游的古老传奇。

白墙青瓦石板路,小桥流水吊脚楼,枯藤老树喜鹊窝,机枪碉堡旧战壕,奇石溶洞古城堡,当您进入景区的一刹那,您的心注定将永远留在这里。

景点说明:

【第1句】:灯影峡又称明月峡。

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

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

当明净的天宇映衬着这明净的峡壁时,酷似一副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

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境界,难以言喻。

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

而灯影峡则是以形取景得名。

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满载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坐骑、合掌缓行的唐僧。

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每当落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中人物,故名为灯影峡。

【第2句】:长江第一石——灯影石是西陵峡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灯影石中最负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石”。

它矗立在悬崖绝壁之巅,呈蘑菇状,重达100余吨,底部的承重截面仅200余平方厘米,平均每平方厘米承载近半吨的重量,当年郭沫若先生游历灯影峡时,曾题诗赞叹:“唐僧师徒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

【第3句】:三峡第一弯——明月湾浩浩长江奔涌至石牌河段时,在这里向左急转弯110度(内弯70度),改向东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谓之“长江三峡第一弯”。

当年郭沫若先生在过石牌远眺第一湾时,发出了“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的感叹。

【第4句】: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石牌在当地人心目中被为圣物,是祈福纳祥之所,终年香火不断。

据《东湖县志》载:江南有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牌筏,故名石令牌,石牌地名即由此而来。

牌高3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远观之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五代后周时期,峡州州治一度设于石牌,南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年间,峡州夷陵郡“移治石鼻山,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复旧”,在石牌设治达六、七年之久。

【第5句】:黄龙瀑三峡罕见的瀑布群落,黄龙瀑气魄宏大,奔腾咆哮,四季长流,水质清澈,源头活水来自地下溶洞。

【第6句】:琴鹰瀑琴鹰瀑温柔娴静,水流若丝丝琴弦,似天幕垂帘;山形若雄鹰展翅,欲振臂高飞。

【第7句】:灯影洞西陵第一洞灯影洞,灯影洞幽深狭长,长约1500米,洞内岩溶地貌景观奇特,洞道地形多变。

洞内的“五色奇音石”是灯影洞最绝妙的景观,它色彩丰富,呈黑、白、黄、灰、绿五色交织,色界明晰,用手敲击,可闻鸣锣击鼓之声,令人叹为观止,洞内一条落差达30米的地下河,水流或缓缓无声,或状如洪钟,或潺潺悦耳,或悠如琴鸣,行走在这梦幻般的地下世界,令人心醉神迷。

【第8句】:巴王寨这是2000年前留下的一个寨落,这是一座巴人的堡垒:用巨大的岩石和原木垒成的堡垒,彪悍的巴人终究没能用厚厚的城墙阻挡住历史前进的脚步,历史终究选择了民族的团结和融合避免了社会的分崩离析……这是一段情话:一段跨越时空缠绵,最后一个巴王和三峡最美的女人——鄂水娘为您讲述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淳厚的亲情与纯朴的爱情纠缠不清,利刃的寒光拨开三峡厚重的云雾,喧嚣归于平静……这是一首史诗:一首用锄和犁、刀和剑谱写的壮丽史诗;一个弱而和、和而强、强而战、战而弱的轮回。

在生命的丛莽深处,用宽厚而深沉的声音随三峡的涛声吟唱……

【第9句】:龙进溪乘着古老的三峡帆船,在摇曳的桨橹声中进入三峡人家碧绿的江面、宁静的山水、苍翠的草木,到处是葱葱笼笼的生命,弥漫着植物的气息,古帆船静泊水中,吊脚楼掩映竹林,石拱桥亘古典雅,水车在水里转动,猿声在两岸啼鸣,小鸟在天空飞翔,鸡鸭鹅成群结队,山民们怡然自得,过着原始古朴的生活,唱着心中想的情歌,吹一首优美的土笛,喊一声高亢的号子,舞蹈还是那么的雄劲,山民的热情还是那么如酒般浓烈醇厚,走进三峡人家,就走进梦中那个遥远的家园,而龙进溪,就是家园里最具诗意的。

在龙进溪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小渔船撒开了渔网,初峡亭精巧别致,在近溪的一边,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溪水,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

龙进溪,一处天人合一的阳光下的风景,一段原始古朴的记忆碎片,一次已经记忆忘却的民风习俗记录,一个勾起人梦回时想家、想母亲的地方……

【第10句】:长江号子滚滚长江,巍巍三峡,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这就是被人称作为千古绝唱的《船工号子》。

木船是古来三峡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行旅运输主要依赖木船,因而有很多人以拉纤划船为职业,而三峡一带水域又滩多浪急,在紧张的划船过程中,人们为了相互配合协调,自然产生众多的劳动号子。

《船工号子》按船上的作业分为:拖杠号子、扳躺号子、摇橹号子、推桡号子、拉纤号子等。

除“数板”和拉纤号子可以容纳歌词以外,其余多为劳动呼喊声,一般都是一连串的语气词的变换交迭,用这些语气词的急徐快慢长短抑扬的变化来协调船工的动作。

【第11句】:土家婚嫁 浪漫情韵滚滚的江水奔流不息,千年的习俗流传不衰,三峡儿女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浓郁峡江风情的婚嫁迎娶仪式,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您可坐上花轿,在悠悠颤颤的花轿中当一回新郎倌……这是三峡人家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游客能够亲身参与体验的、原汁原味的土家婚礼。

溪水潺潺,流水淙淙,一群山里妹子背着山货,来到溪边,唱起了“我从山里来”的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她们情话绵绵,拿着绣球左顾右盼,前看后看,想投到自己的意中人身上,一番观察之后,将绣球抛向观众席,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观看的游客中,有手脚麻利的小伙子抢到了绣球,成为今天这场婚礼的主角之一,他被一群天真烂漫的土家姑娘簇拥自侧门上楼。

紧接着,鼓乐齐鸣,被装扮一新的新郎倌,背着搭着红盖头的新娘,一步三摇,来到台下与客人见面,台上台下顿时欢呼一片…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始了

“媒婆”一手牵着娇羞的新娘子,一手牵着憨厚的新郎倌,热热闹闹地张罗着这场婚礼。

时而合着锣鼓唢呐,夸张地扭着腰身走十字步,时而扮着鬼脸摇着蒲扇,尖细嗓音妙语连珠……而新郎新娘一起喝下满怀喜悦的那杯交杯酒,则把婚礼推向了高潮。

在这场原汁原味的土家婚嫁中,无论是十姐妹 “哭嫁”、还是从闺房里抛下的绣球、吹鼓手有板有眼的演奏,都取材自三峡土家人的日常生活。

它既是千百年来土家婚嫁习俗的缩影,也是三峡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勤劳勇敢的三峡儿女,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峡江两岸,峡谷藏不住自在的日子,背篓装不完生活的清香,他们的日子,是山歌揉成的日子,他们的生活,充满爱情的甜蜜…九畹溪漂流简介: 九畹溪位于长江南岸,秭归新县城(茅坪)西部,发源于云台荒南麓,杨林桥镇朱溪荒西北,依河段为三渡河、林家河、老林河、九畹溪河,统称九畹溪。

溪流流至三峡大坝上游20公里处注入长江。

溪流全长

【第42句】:3公里,流域面积5

【第14句】:5平方公里,河床宽40-710米,平均水深0.8米,河流落差1073米,平均坡降

【第2句】:5%,年平均流量

【第17句】:5立方米\\\/秒,洪水期最大流量超过7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

【第2句】:5立方米\\\/秒。

溪流经过的地方,以峡谷、喀斯特地貌为主。

两岸风景奇特秀丽,大部分地区人员稀少,生态环境良好,形成多处别具特色的景观,是新三峡十景之一。

“男人一路欢笑,女人一路尖叫”——中外游客如此评价九畹溪漂流。

在距三峡大坝仅20公里的西陵峡畔,一条湛蓝湛蓝的小溪从江南缓缓注入长江,溪水江水泾渭分明的黄蓝交界线,不禁让人想到那深山峡谷中的九畹溪,是怎样一片苍蓝碧绿,是怎样的一片原始古朴。

   方圆60公里的九畹溪探险游乐区,深山不闻人烟,沟壑不见足迹;唯有群猴偶来相为嬉,雀鹰夜半鸣长空。

奔腾不息的九畹溪水在这条近8公里长的深山峡谷中,塑造了32道浪花飞溅的急流险滩,28个深不可测的深潭。

博击于这样的滩中,你将体验到人生挑战无极限的真正意境;嬉戏于这样的潭中,你将一洗夏日炎炎中疲惫的身心。

   除此之外,美丽的峡江风光(牛肝马肺峡)、形象的奇山异石(将军岩)、迷人的巴楚传说(古悬棺)等等将让你一路不寂寞。

九畹溪漂流河段分为迎兵峡、望夫峡及观音峡三个峡段。

各段自然观光,勿需人为修饰,具体分布如下:迎兵峡景段    从秭归县九畹溪电站以下林家河段黄水板处起漂,至周坪乡黑龙潭二级电站,全程约2公里。

景区内以领略观光白莲教与清兵交战遗址为主,辅以鬼岩屋、狮子岩等点缀。

望夫峡景段    从黑龙潭二级电站以下至望夫石段,全长3公里,本段开始进入“无人区”,急流险滩约20余道。

是漂流探险的精彩与高潮处。

从青山软桥开始,依次经过猴王寨、笔峰石、望夫石、中山软桥、问天地缝等景观。

   猴王寨———望夫峡上游右岸两山包并排临溪而立,两岸原多猴群(至今仍生存)据说此处为“猴王”住地,故而得名。

   笔峰石———中山软桥以上,右岸尖锥形山峰,高约500米,酷似一支倒立溪边的羊毛大毫,颇具“戳笔问苍天”的气概,传说此乃屈原神笔,形象逼真。

   望夫石———九畹溪右岸一山峰,高约300米,似一古装女子背一小孩临溪而立,形态惟妙惟肖,而且从不同角度可看出多种形态逼真的景象。

  问天地缝———九畹溪中段东侧,长800米,均深200米,均宽不足2米,最窄处仅1.2米,有“一线天”之称。

地缝两侧山峰绝壁如刀削斧劈,终点瀑布深潭似龙腾虎啸,摄人心魄;源头仰天,一线回勾,恰似一个巨大的“

”,传说此为屈原放逐“问天”之处,故也称“问天地缝”。

观音峡景段   从望夫石以下经百肖图、仙女沐浴、观音岩、棺木岭至漂流终点。

全长约2.2公里,进入漂流尾声。

正像观音保佑,观音峡溪流相对平缓,山色峻秀,游客漂流至此,经过以上河段惊险激情场面,真有身心放松、心旷神怡之感了。

  百肖图———九畹溪下游左岸一岩壁上,高约400米。

以上多怪石,远观呈人型,或坐或卧或立或喜或悲,形态各异。

  仙女沐浴———溪河右岸一岩石,长约20米,高约2米,岩石表面天然而成许多条形痕印,犹如一群婀娜多姿的仙女下凡,正在溪边沐浴。

 棺木岭、黄岩———漂流终点左岸景观,隔溪而望棺木岭如一巨形棺木,岭旁山上黄岩险高百尺,山下河滩一派平缓,至此漂流结束。

九畹溪四大特产:

【九畹兰】兰中奇品。

经由屈原发现、培植与推崇,因其叶形长剑飘逸,叶片中白外蓝,叶肉光滑细嫩,叶长可达40厘米,每年两次花期,花香超俗,极易栽种等特有品质而闻名于海内外。

更有“九畹兰,屈子魂”之称。

【九畹橘】橘中极品。

因九畹溪独特的“小地中海”气候条件及生态环境,使九畹橘形美、味纯、色亮,自古以来畅销不衰。

【九畹茶】茶中珍品。

得名于清乾隆年间,因其叶片断面千丝万缕,银光夺目,色、香、味、形俱佳而被乾隆皇帝赐名为“丝绵茶”,成为一代贡品。

从此,九畹丝绵茶享誉天下。

【九畹石】石中上品。

在驰名中外的“三峡石”家族中独具个性,以古朴、硬气、气度浑厚、质感别致、外形诡异而著称。

为玩石行家及石收藏家的新宠。

漂流温馨提示:●检票前请将贵重物品交于随团导游或司机保管;所带现金建议不超过100元;●漂流途中消费,请您认准公司准许挂牌的摊位自愿选购;●漂流河段沿线有安全员保障您的安全,并提供船只倒水、加气等服务;●55岁以上和14岁以下游客若参与漂流的,必须由公司安排安全员特别护送;●体弱、伤残、风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癫痫病、恐惧症、精神病患者不得参与;●孕妇、饮酒过量者不得参与;●穿拖鞋、高跟鞋或是赤脚者不得参与;●漂流途中不得解脱救生衣、安全帽、护膝和弃船游泳。

漂流技巧 上船时,平稳坐好;划桨时,相互关照;选道时,顺势而漂;冲滩时,坐稳抓牢;翻船时,弃船呼叫;积水时,岸边倾倒; 搁浅时,左右摇摇

我准备去张家界旅游,需要注意些什么

我来到南京大桥。

今天的天气格外万空飘着朵朵白云。

大桥在明媚的阳光显得十分壮丽。

波滔滚滚的江水中,九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

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大桥分两层。

底下一层是火车道,铺着双轴;上面一层是公路;公路两旁是人行道,宽阔的马路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桥上的灯亮了,像一棵棵闪闪发光的珍珠,把大桥的蹲给画了下来。

远看大桥就像升浮在云空里一样,南来北往的列车飞驰而过,那车灯,那笛声,都仿佛在半空中。

宜昌有哪些旅游景点

到宜昌必看三峡:三峡大坝旅游区占

【第15句】:28平方公里,三峡大坝旅游区是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现为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主要旅游景点有:坛子岭观景点、模型室、185平台、西陵长江大桥、导流名渠、大坝公园等景点。

登上坛子岭观景点你能鸟瞰三峡工程全貌,体会毛主席诗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情怀;站在185平台上向下俯看,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与自豪;走进近坝观景点,你能零距离感受雄伟壮丽的大坝;登上坝顶你能直面雷霆万钧的泄洪景观;来到截流纪念园欣赏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仿佛置身于“山水相连,天人合一”的人间美景。

游客登上海拔185米高的坝顶,近距离向下俯视泄洪场景,雷霆万钧的洪流被踩在脚下,感觉比以前会更壮观、更直接。

站在坝顶上,看着脚下泄洪时白浪滔天的恢宏,远处又平静的江面,游客感受静韵与动美交相辉映。

若是晴天,泄洪的巨浪上漫天的水雾里,还可看见一弯美丽的彩虹。

江风轻拂,让心慢慢安静,看江水奔腾,听浪涛拍岸,惊叹的、激动的、振奋的、骄傲的,万千情感渐渐融入这一江山水。

或许只有徜徉在大坝的怀里,才能愈发真切地感受“当惊世界殊”的惊喜。

随着大坝工程的部分竣工,永久船闸观光走廊、左岸厂房和右岸大型舞台表演、观光索道陆续推出。

坛子岭景区坛子岭景区是三峡工地的制高点,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

坛子岭因外形象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

景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整个景区包括观景台、浮雕群、钢铁大书、亿年江石模型室和绿化带等,综合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三峡文化,表达了人水合一、化水为利、人定胜天的鲜明主题。

坛子岭因其山体形状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坛子倒扣在山顶上而得名,海拔2

【第62句】:48米,是三峡坝区

【第15句】:28平方公里征地范围内的海拔制高点,登上坛子岭的顶部观景台,可俯瞰三峡坝区的施工全貌,饱览西陵峡黄牛岩的秀丽风光和秭归新县城的远景。

整个园区以高度的递增从上至下分为三层,主要由模型展示厅、万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峡坝址基石、银版天书及坛子岭观景台等景观,还有壮观的喷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绿的草坪贯穿其间,放眼望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乐园。

润生源浮雕群坛子岭的坛体四面是一组大型铜板浮雕。

正面是三个雄壮的男性携手在水流中旋转,形同水轮机涡壳,表现了万物以水为生的强大力量。

其上为虎,下为凤,表达出三峡工程的地理与文化背景,因为三峡坝区在巴楚之间,古巴人尚虎,楚人崇凤。

再往两边,上游一侧是一个现代男人和大禹的形象相叠,大禹手持铁铲,显示中华民族治水的悠久传统,现代男人手持三峡基石岩芯,象征现代水能利用的科学观念。

他们的背景有传说中帮助大禹治水,后来化为巫山十二峰的的十二位仙女,还有三峡大坝建设和库区移民的场景等等。

相对应的下游一侧的浮雕中心人物是一个现代青年女性与一位仙女,手持花朵、果实,背景有植物、动物、鱼类等,还有东方明珠、上海码头、外滩大楼、巴楚乐舞、大足石刻等等形象,反应了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沿江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等的促进作用。

背面一块浮雕中心部位是传说中黄牛助大禹治水合力开峡的景象,峡石和流水向两侧展开,下面有纤夫、船夫、埋葬水难者的白骨塔、漂在水患中的孩童房屋等,场面十分悲壮。

万年江底石江底石,花岗岩质地,重达20多吨,我们习惯称为“万年江底石”,“万年”并不是说它只存在一万年或几万年,“万”只是个概数,说明它的历史悠久,实际上,经科学家们考证,它距今已有8亿年的历史了。

人们可以从它身上了解长江古老的过去,让人们站在它面前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

石头上还有一些钻探机留下的钻孔,它们是最早的一批水电专家、地质勘探者在考察坝址时留下的。

它凝聚着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现在梦想正在慢慢成为现实,使无数中国人不断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开拓新的未来。

这块石头就是从围堰基坑里挖出来的。

可能有些朋友会问这块巨石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它像什么

又有什么意义呢

实际上这是它的本来面目,挖出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经过长期的江水冲刷而形成的。

至于它的形状像什么,那就让各位自己去想象了 。

截流石截流石,重达28吨,把它放在这里,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标志,是镇水的标志。

成 1981年葛洲坝大江截流用的石头只是它的1\\\/2,这是放大了8倍的截流石。

那么到了2003年,咱们把右岸的导流明渠截断的时候就又要用到这种规模的截流石。

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形状很有特色--是三角形四面体。

为什么是这种形状呢

现代的治水或水能的利用是以科学为依据的,工程中采用三维体中最抗激流,稳定性最好的四面三角体,当把它抛下水后,它那尖尖的棱角就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从而能够很好的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

它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的象征物。

截流石的下面是一个直径达20米的下陷式广场,仔细一看是一个八卦图,象征着四面八方的人支援三峡工程的建设和三峡工程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

旁边,有三层阶梯,我想中国人的思想都与“三”字有关,如三三得九,九九归一,而我们三峡工程更是与“三”字有缘的。

因此,它不仅反映了现代工程水利学,也反应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和哲学思想。

三峡坝址基石三峡大坝基础岩石是古老结晶岩基底的一部分,其主要岩石为元古代闪云斜长花岗岩,为基性岩浆岩侵入体,岩体厚度约14公里,形成至今约8亿年,灰白色至浅灰色,中粗粒结构,局部中细粒结构,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田角闪石等组成,岩石坚硬,完整,透水率低,微新岩石其挖压强度为90~110mpa,变形模量30~40gpa 。

三斗坪坝址属于地质构造上稳定,坝基岩体质量优良,外国专家评论说:“这是上帝赐给中国的一块宝地” 。

银版天书一本巨大的铁书雕塑,上面是三峡工程的有关介绍。

这本书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而今这本史书已经翻到三峡工程这一页,三峡工程的兴建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后,还将创造更多、更大的奇迹,翻开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三峡人家简介:这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倾情打造的集自然山水、影视科技与区域文化完美结合,全国独树一帜的创新型景区。

三峡人家风景区——一网打尽了三峡的所有景观自然元素与文化旧梦,是中国首创的原生态、场景式、体验型大型旅游区。

三峡人家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段,居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以其“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的独特地理位置优势,融合地质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峡江文化、抗战军事文化,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走进三峡人家您将经受一次烟雨迷濛的文化梦幻洗礼。

这里石、瀑、洞、泉......多种景观元素巧妙组合,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柔媚,洞有洞的神奇,瀑有瀑的壮丽,石有石的气质,极致大自然之天工造化,这里有洪荒之美、这里有苍凉之美、这里有阴柔之美、这里更有雄浑之美。

三峡人家融合三峡文化之精髓,巴风楚韵,峡江今昔,一览无余。

壮伟的长江哺育了三峡文化,它是巴楚民族传统艺术的精华,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繁衍、发展。

当博大与神秘结缘,辉煌与厚重联姻,三峡人家就注定是新三峡旅游的古老传奇。

白墙青瓦石板路,小桥流水吊脚楼,枯藤老树喜鹊窝,机枪碉堡旧战壕,奇石溶洞古城堡,当您进入景区的一刹那,您的心注定将永远留在这里。

景点说明:

【第1句】:灯影峡又称明月峡。

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

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

当明净的天宇映衬着这明净的峡壁时,酷似一副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

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境界,难以言喻。

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

而灯影峡则是以形取景得名。

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满载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坐骑、合掌缓行的唐僧。

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每当落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中人物,故名为灯影峡。

【第2句】:长江第一石——灯影石是西陵峡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灯影石中最负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石”。

它矗立在悬崖绝壁之巅,呈蘑菇状,重达100余吨,底部的承重截面仅200余平方厘米,平均每平方厘米承载近半吨的重量,当年郭沫若先生游历灯影峡时,曾题诗赞叹:“唐僧师徒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

【第3句】:三峡第一弯——明月湾浩浩长江奔涌至石牌河段时,在这里向左急转弯110度(内弯70度),改向东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谓之“长江三峡第一弯”。

当年郭沫若先生在过石牌远眺第一湾时,发出了“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的感叹。

【第4句】: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石牌在当地人心目中被为圣物,是祈福纳祥之所,终年香火不断。

据《东湖县志》载:江南有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牌筏,故名石令牌,石牌地名即由此而来。

牌高3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远观之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五代后周时期,峡州州治一度设于石牌,南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年间,峡州夷陵郡“移治石鼻山,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复旧”,在石牌设治达六、七年之久。

【第5句】:黄龙瀑三峡罕见的瀑布群落,黄龙瀑气魄宏大,奔腾咆哮,四季长流,水质清澈,源头活水来自地下溶洞。

【第6句】:琴鹰瀑琴鹰瀑温柔娴静,水流若丝丝琴弦,似天幕垂帘;山形若雄鹰展翅,欲振臂高飞。

【第7句】:灯影洞西陵第一洞灯影洞,灯影洞幽深狭长,长约1500米,洞内岩溶地貌景观奇特,洞道地形多变。

洞内的“五色奇音石”是灯影洞最绝妙的景观,它色彩丰富,呈黑、白、黄、灰、绿五色交织,色界明晰,用手敲击,可闻鸣锣击鼓之声,令人叹为观止,洞内一条落差达30米的地下河,水流或缓缓无声,或状如洪钟,或潺潺悦耳,或悠如琴鸣,行走在这梦幻般的地下世界,令人心醉神迷。

【第8句】:巴王寨这是2000年前留下的一个寨落,这是一座巴人的堡垒:用巨大的岩石和原木垒成的堡垒,彪悍的巴人终究没能用厚厚的城墙阻挡住历史前进的脚步,历史终究选择了民族的团结和融合避免了社会的分崩离析……这是一段情话:一段跨越时空缠绵,最后一个巴王和三峡最美的女人——鄂水娘为您讲述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淳厚的亲情与纯朴的爱情纠缠不清,利刃的寒光拨开三峡厚重的云雾,喧嚣归于平静……这是一首史诗:一首用锄和犁、刀和剑谱写的壮丽史诗;一个弱而和、和而强、强而战、战而弱的轮回。

在生命的丛莽深处,用宽厚而深沉的声音随三峡的涛声吟唱……

【第9句】:龙进溪乘着古老的三峡帆船,在摇曳的桨橹声中进入三峡人家碧绿的江面、宁静的山水、苍翠的草木,到处是葱葱笼笼的生命,弥漫着植物的气息,古帆船静泊水中,吊脚楼掩映竹林,石拱桥亘古典雅,水车在水里转动,猿声在两岸啼鸣,小鸟在天空飞翔,鸡鸭鹅成群结队,山民们怡然自得,过着原始古朴的生活,唱着心中想的情歌,吹一首优美的土笛,喊一声高亢的号子,舞蹈还是那么的雄劲,山民的热情还是那么如酒般浓烈醇厚,走进三峡人家,就走进梦中那个遥远的家园,而龙进溪,就是家园里最具诗意的。

在龙进溪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小渔船撒开了渔网,初峡亭精巧别致,在近溪的一边,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溪水,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

龙进溪,一处天人合一的阳光下的风景,一段原始古朴的记忆碎片,一次已经记忆忘却的民风习俗记录,一个勾起人梦回时想家、想母亲的地方……

【第10句】:长江号子滚滚长江,巍巍三峡,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这就是被人称作为千古绝唱的《船工号子》。

木船是古来三峡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行旅运输主要依赖木船,因而有很多人以拉纤划船为职业,而三峡一带水域又滩多浪急,在紧张的划船过程中,人们为了相互配合协调,自然产生众多的劳动号子。

《船工号子》按船上的作业分为:拖杠号子、扳躺号子、摇橹号子、推桡号子、拉纤号子等。

除“数板”和拉纤号子可以容纳歌词以外,其余多为劳动呼喊声,一般都是一连串的语气词的变换交迭,用这些语气词的急徐快慢长短抑扬的变化来协调船工的动作。

【第11句】:土家婚嫁 浪漫情韵滚滚的江水奔流不息,千年的习俗流传不衰,三峡儿女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浓郁峡江风情的婚嫁迎娶仪式,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您可坐上花轿,在悠悠颤颤的花轿中当一回新郎倌……这是三峡人家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游客能够亲身参与体验的、原汁原味的土家婚礼。

溪水潺潺,流水淙淙,一群山里妹子背着山货,来到溪边,唱起了“我从山里来”的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她们情话绵绵,拿着绣球左顾右盼,前看后看,想投到自己的意中人身上,一番观察之后,将绣球抛向观众席,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观看的游客中,有手脚麻利的小伙子抢到了绣球,成为今天这场婚礼的主角之一,他被一群天真烂漫的土家姑娘簇拥自侧门上楼。

紧接着,鼓乐齐鸣,被装扮一新的新郎倌,背着搭着红盖头的新娘,一步三摇,来到台下与客人见面,台上台下顿时欢呼一片…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始了

“媒婆”一手牵着娇羞的新娘子,一手牵着憨厚的新郎倌,热热闹闹地张罗着这场婚礼。

时而合着锣鼓唢呐,夸张地扭着腰身走十字步,时而扮着鬼脸摇着蒲扇,尖细嗓音妙语连珠……而新郎新娘一起喝下满怀喜悦的那杯交杯酒,则把婚礼推向了高潮。

在这场原汁原味的土家婚嫁中,无论是十姐妹 “哭嫁”、还是从闺房里抛下的绣球、吹鼓手有板有眼的演奏,都取材自三峡土家人的日常生活。

它既是千百年来土家婚嫁习俗的缩影,也是三峡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勤劳勇敢的三峡儿女,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峡江两岸,峡谷藏不住自在的日子,背篓装不完生活的清香,他们的日子,是山歌揉成的日子,他们的生活,充满爱情的甜蜜…九畹溪漂流简介:九畹溪位于长江南岸,秭归新县城(茅坪)西部,发源于云台荒南麓,杨林桥镇朱溪荒西北,依河段为三渡河、林家河、老林河、九畹溪河,统称九畹溪。

溪流流至三峡大坝上游20公里处注入长江。

溪流全长

【第42句】:3公里,流域面积5

【第14句】:5平方公里,河床宽40-710米,平均水深0.8米,河流落差1073米,平均坡降

【第2句】:5%,年平均流量

【第17句】:5立方米\\\/秒,洪水期最大流量超过7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

【第2句】:5立方米\\\/秒。

溪流经过的地方,以峡谷、喀斯特地貌为主。

两岸风景奇特秀丽,大部分地区人员稀少,生态环境良好,形成多处别具特色的景观,是新三峡十景之一。

“男人一路欢笑,女人一路尖叫”——中外游客如此评价九畹溪漂流。

在距三峡大坝仅20公里的西陵峡畔,一条湛蓝湛蓝的小溪从江南缓缓注入长江,溪水江水泾渭分明的黄蓝交界线,不禁让人想到那深山峡谷中的九畹溪,是怎样一片苍蓝碧绿,是怎样的一片原始古朴。

  方圆60公里的九畹溪探险游乐区,深山不闻人烟,沟壑不见足迹;唯有群猴偶来相为嬉,雀鹰夜半鸣长空。

奔腾不息的九畹溪水在这条近8公里长的深山峡谷中,塑造了32道浪花飞溅的急流险滩,28个深不可测的深潭。

博击于这样的滩中,你将体验到人生挑战无极限的真正意境;嬉戏于这样的潭中,你将一洗夏日炎炎中疲惫的身心。

  除此之外,美丽的峡江风光(牛肝马肺峡)、形象的奇山异石(将军岩)、迷人的巴楚传说(古悬棺)等等将让你一路不寂寞。

九畹溪漂流河段分为迎兵峡、望夫峡及观音峡三个峡段。

各段自然观光,勿需人为修饰,具体分布如下:迎兵峡景段   从秭归县九畹溪电站以下林家河段黄水板处起漂,至周坪乡黑龙潭二级电站,全程约2公里。

景区内以领略观光白莲教与清兵交战遗址为主,辅以鬼岩屋、狮子岩等点缀。

望夫峡景段   从黑龙潭二级电站以下至望夫石段,全长3公里,本段开始进入“无人区”,急流险滩约20余道。

是漂流探险的精彩与高潮处。

从青山软桥开始,依次经过猴王寨、笔峰石、望夫石、中山软桥、问天地缝等景观。

  猴王寨———望夫峡上游右岸两山包并排临溪而立,两岸原多猴群(至今仍生存)据说此处为“猴王”住地,故而得名。

  笔峰石———中山软桥以上,右岸尖锥形山峰,高约500米,酷似一支倒立溪边的羊毛大毫,颇具“戳笔问苍天”的气概,传说此乃屈原神笔,形象逼真。

  望夫石———九畹溪右岸一山峰,高约300米,似一古装女子背一小孩临溪而立,形态惟妙惟肖,而且从不同角度可看出多种形态逼真的景象。

 问天地缝———九畹溪中段东侧,长800米,均深200米,均宽不足2米,最窄处仅1.2米,有“一线天”之称。

地缝两侧山峰绝壁如刀削斧劈,终点瀑布深潭似龙腾虎啸,摄人心魄;源头仰天,一线回勾,恰似一个巨大的“

”,传说此为屈原放逐“问天”之处,故也称“问天地缝”。

观音峡景段   从望夫石以下经百肖图、仙女沐浴、观音岩、棺木岭至漂流终点。

全长约2.2公里,进入漂流尾声。

正像观音保佑,观音峡溪流相对平缓,山色峻秀,游客漂流至此,经过以上河段惊险激情场面,真有身心放松、心旷神怡之感了。

  百肖图———九畹溪下游左岸一岩壁上,高约400米。

以上多怪石,远观呈人型,或坐或卧或立或喜或悲,形态各异。

  仙女沐浴———溪河右岸一岩石,长约20米,高约2米,岩石表面天然而成许多条形痕印,犹如一群婀娜多姿的仙女下凡,正在溪边沐浴。

 棺木岭、黄岩———漂流终点左岸景观,隔溪而望棺木岭如一巨形棺木,岭旁山上黄岩险高百尺,山下河滩一派平缓,至此漂流结束。

九畹溪四大特产:

【九畹兰】兰中奇品。

经由屈原发现、培植与推崇,因其叶形长剑飘逸,叶片中白外蓝,叶肉光滑细嫩,叶长可达40厘米,每年两次花期,花香超俗,极易栽种等特有品质而闻名于海内外。

更有“九畹兰,屈子魂”之称。

【九畹橘】橘中极品。

因九畹溪独特的“小地中海”气候条件及生态环境,使九畹橘形美、味纯、色亮,自古以来畅销不衰。

【九畹茶】茶中珍品。

得名于清乾隆年间,因其叶片断面千丝万缕,银光夺目,色、香、味、形俱佳而被乾隆皇帝赐名为“丝绵茶”,成为一代贡品。

从此,九畹丝绵茶享誉天下。

【九畹石】石中上品。

在驰名中外的“三峡石”家族中独具个性,以古朴、硬气、气度浑厚、质感别致、外形诡异而著称。

为玩石行家及石收藏家的新宠。

漂流温馨提示:●检票前请将贵重物品交于随团导游或司机保管;所带现金建议不超过100元;●漂流途中消费,请您认准公司准许挂牌的摊位自愿选购;●漂流河段沿线有安全员保障您的安全,并提供船只倒水、加气等服务;●55岁以上和14岁以下游客若参与漂流的,必须由公司安排安全员特别护送;●体弱、伤残、风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癫痫病、恐惧症、精神病患者不得参与;●孕妇、饮酒过量者不得参与;●穿拖鞋、高跟鞋或是赤脚者不得参与;●漂流途中不得解脱救生衣、安全帽、护膝和弃船游泳。

漂流技巧 上船时,平稳坐好;划桨时,相互关照;选道时,顺势而漂;冲滩时,坐稳抓牢;翻船时,弃船呼叫;积水时,岸边倾倒; 搁浅时,左右摇摇

宜昌有哪些旅游景点

到宜昌必看三峡:三峡大坝旅游区占

【第15句】:28平方公里,三峡大坝旅游区是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现为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主要旅游景点有:坛子岭观景点、模型室、185平台、西陵长江大桥、导流名渠、大坝公园等景点。

登上坛子岭观景点你能鸟瞰三峡工程全貌,体会毛主席诗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情怀;站在185平台上向下俯看,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与自豪;走进近坝观景点,你能零距离感受雄伟壮丽的大坝;登上坝顶你能直面雷霆万钧的泄洪景观;来到截流纪念园欣赏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仿佛置身于“山水相连,天人合一”的人间美景。

游客登上海拔185米高的坝顶,近距离向下俯视泄洪场景,雷霆万钧的洪流被踩在脚下,感觉比以前会更壮观、更直接。

站在坝顶上,看着脚下泄洪时白浪滔天的恢宏,远处又平静的江面,游客感受静韵与动美交相辉映。

若是晴天,泄洪的巨浪上漫天的水雾里,还可看见一弯美丽的彩虹。

江风轻拂,让心慢慢安静,看江水奔腾,听浪涛拍岸,惊叹的、激动的、振奋的、骄傲的,万千情感渐渐融入这一江山水。

或许只有徜徉在大坝的怀里,才能愈发真切地感受“当惊世界殊”的惊喜。

随着大坝工程的部分竣工,永久船闸观光走廊、左岸厂房和右岸大型舞台表演、观光索道陆续推出。

坛子岭景区坛子岭景区是三峡工地的制高点,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

坛子岭因外形象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

景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整个景区包括观景台、浮雕群、钢铁大书、亿年江石模型室和绿化带等,综合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三峡文化,表达了人水合一、化水为利、人定胜天的鲜明主题。

坛子岭因其山体形状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坛子倒扣在山顶上而得名,海拔2

【第62句】:48米,是三峡坝区

【第15句】:28平方公里征地范围内的海拔制高点,登上坛子岭的顶部观景台,可俯瞰三峡坝区的施工全貌,饱览西陵峡黄牛岩的秀丽风光和秭归新县城的远景。

整个园区以高度的递增从上至下分为三层,主要由模型展示厅、万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峡坝址基石、银版天书及坛子岭观景台等景观,还有壮观的喷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绿的草坪贯穿其间,放眼望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乐园。

润生源浮雕群坛子岭的坛体四面是一组大型铜板浮雕。

正面是三个雄壮的男性携手在水流中旋转,形同水轮机涡壳,表现了万物以水为生的强大力量。

其上为虎,下为凤,表达出三峡工程的地理与文化背景,因为三峡坝区在巴楚之间,古巴人尚虎,楚人崇凤。

再往两边,上游一侧是一个现代男人和大禹的形象相叠,大禹手持铁铲,显示中华民族治水的悠久传统,现代男人手持三峡基石岩芯,象征现代水能利用的科学观念。

他们的背景有传说中帮助大禹治水,后来化为巫山十二峰的的十二位仙女,还有三峡大坝建设和库区移民的场景等等。

相对应的下游一侧的浮雕中心人物是一个现代青年女性与一位仙女,手持花朵、果实,背景有植物、动物、鱼类等,还有东方明珠、上海码头、外滩大楼、巴楚乐舞、大足石刻等等形象,反应了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沿江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等的促进作用。

背面一块浮雕中心部位是传说中黄牛助大禹治水合力开峡的景象,峡石和流水向两侧展开,下面有纤夫、船夫、埋葬水难者的白骨塔、漂在水患中的孩童房屋等,场面十分悲壮。

万年江底石江底石,花岗岩质地,重达20多吨,我们习惯称为“万年江底石”,“万年”并不是说它只存在一万年或几万年,“万”只是个概数,说明它的历史悠久,实际上,经科学家们考证,它距今已有8亿年的历史了。

人们可以从它身上了解长江古老的过去,让人们站在它面前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

石头上还有一些钻探机留下的钻孔,它们是最早的一批水电专家、地质勘探者在考察坝址时留下的。

它凝聚着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现在梦想正在慢慢成为现实,使无数中国人不断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开拓新的未来。

这块石头就是从围堰基坑里挖出来的。

可能有些朋友会问这块巨石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它像什么

又有什么意义呢

实际上这是它的本来面目,挖出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经过长期的江水冲刷而形成的。

至于它的形状像什么,那就让各位自己去想象了 。

截流石截流石,重达28吨,把它放在这里,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标志,是镇水的标志。

成 1981年葛洲坝大江截流用的石头只是它的1\\\/2,这是放大了8倍的截流石。

那么到了2003年,咱们把右岸的导流明渠截断的时候就又要用到这种规模的截流石。

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形状很有特色--是三角形四面体。

为什么是这种形状呢

现代的治水或水能的利用是以科学为依据的,工程中采用三维体中最抗激流,稳定性最好的四面三角体,当把它抛下水后,它那尖尖的棱角就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从而能够很好的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

它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的象征物。

截流石的下面是一个直径达20米的下陷式广场,仔细一看是一个八卦图,象征着四面八方的人支援三峡工程的建设和三峡工程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

旁边,有三层阶梯,我想中国人的思想都与“三”字有关,如三三得九,九九归一,而我们三峡工程更是与“三”字有缘的。

因此,它不仅反映了现代工程水利学,也反应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和哲学思想。

三峡坝址基石三峡大坝基础岩石是古老结晶岩基底的一部分,其主要岩石为元古代闪云斜长花岗岩,为基性岩浆岩侵入体,岩体厚度约14公里,形成至今约8亿年,灰白色至浅灰色,中粗粒结构,局部中细粒结构,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田角闪石等组成,岩石坚硬,完整,透水率低,微新岩石其挖压强度为90~110mpa,变形模量30~40gpa 。

三斗坪坝址属于地质构造上稳定,坝基岩体质量优良,外国专家评论说:“这是上帝赐给中国的一块宝地” 。

银版天书一本巨大的铁书雕塑,上面是三峡工程的有关介绍。

这本书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而今这本史书已经翻到三峡工程这一页,三峡工程的兴建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后,还将创造更多、更大的奇迹,翻开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三峡人家简介:这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倾情打造的集自然山水、影视科技与区域文化完美结合,全国独树一帜的创新型景区。

三峡人家风景区——一网打尽了三峡的所有景观自然元素与文化旧梦,是中国首创的原生态、场景式、体验型大型旅游区。

三峡人家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段,居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以其“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的独特地理位置优势,融合地质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峡江文化、抗战军事文化,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走进三峡人家您将经受一次烟雨迷濛的文化梦幻洗礼。

这里石、瀑、洞、泉......多种景观元素巧妙组合,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柔媚,洞有洞的神奇,瀑有瀑的壮丽,石有石的气质,极致大自然之天工造化,这里有洪荒之美、这里有苍凉之美、这里有阴柔之美、这里更有雄浑之美。

三峡人家融合三峡文化之精髓,巴风楚韵,峡江今昔,一览无余。

壮伟的长江哺育了三峡文化,它是巴楚民族传统艺术的精华,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繁衍、发展。

当博大与神秘结缘,辉煌与厚重联姻,三峡人家就注定是新三峡旅游的古老传奇。

白墙青瓦石板路,小桥流水吊脚楼,枯藤老树喜鹊窝,机枪碉堡旧战壕,奇石溶洞古城堡,当您进入景区的一刹那,您的心注定将永远留在这里。

景点说明:

【第1句】:灯影峡又称明月峡。

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

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

当明净的天宇映衬着这明净的峡壁时,酷似一副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

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境界,难以言喻。

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

而灯影峡则是以形取景得名。

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满载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坐骑、合掌缓行的唐僧。

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每当落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中人物,故名为灯影峡。

【第2句】:长江第一石——灯影石是西陵峡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灯影石中最负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石”。

它矗立在悬崖绝壁之巅,呈蘑菇状,重达100余吨,底部的承重截面仅200余平方厘米,平均每平方厘米承载近半吨的重量,当年郭沫若先生游历灯影峡时,曾题诗赞叹:“唐僧师徒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

【第3句】:三峡第一弯——明月湾浩浩长江奔涌至石牌河段时,在这里向左急转弯110度(内弯70度),改向东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谓之“长江三峡第一弯”。

当年郭沫若先生在过石牌远眺第一湾时,发出了“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的感叹。

【第4句】: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石牌在当地人心目中被为圣物,是祈福纳祥之所,终年香火不断。

据《东湖县志》载:江南有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牌筏,故名石令牌,石牌地名即由此而来。

牌高32米,顶部宽12米,底部宽13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远观之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五代后周时期,峡州州治一度设于石牌,南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年间,峡州夷陵郡“移治石鼻山,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复旧”,在石牌设治达六、七年之久。

【第5句】:黄龙瀑三峡罕见的瀑布群落,黄龙瀑气魄宏大,奔腾咆哮,四季长流,水质清澈,源头活水来自地下溶洞。

【第6句】:琴鹰瀑琴鹰瀑温柔娴静,水流若丝丝琴弦,似天幕垂帘;山形若雄鹰展翅,欲振臂高飞。

【第7句】:灯影洞西陵第一洞灯影洞,灯影洞幽深狭长,长约1500米,洞内岩溶地貌景观奇特,洞道地形多变。

洞内的“五色奇音石”是灯影洞最绝妙的景观,它色彩丰富,呈黑、白、黄、灰、绿五色交织,色界明晰,用手敲击,可闻鸣锣击鼓之声,令人叹为观止,洞内一条落差达30米的地下河,水流或缓缓无声,或状如洪钟,或潺潺悦耳,或悠如琴鸣,行走在这梦幻般的地下世界,令人心醉神迷。

【第8句】:巴王寨这是2000年前留下的一个寨落,这是一座巴人的堡垒:用巨大的岩石和原木垒成的堡垒,彪悍的巴人终究没能用厚厚的城墙阻挡住历史前进的脚步,历史终究选择了民族的团结和融合避免了社会的分崩离析……这是一段情话:一段跨越时空缠绵,最后一个巴王和三峡最美的女人——鄂水娘为您讲述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淳厚的亲情与纯朴的爱情纠缠不清,利刃的寒光拨开三峡厚重的云雾,喧嚣归于平静……这是一首史诗:一首用锄和犁、刀和剑谱写的壮丽史诗;一个弱而和、和而强、强而战、战而弱的轮回。

在生命的丛莽深处,用宽厚而深沉的声音随三峡的涛声吟唱……

【第9句】:龙进溪乘着古老的三峡帆船,在摇曳的桨橹声中进入三峡人家碧绿的江面、宁静的山水、苍翠的草木,到处是葱葱笼笼的生命,弥漫着植物的气息,古帆船静泊水中,吊脚楼掩映竹林,石拱桥亘古典雅,水车在水里转动,猿声在两岸啼鸣,小鸟在天空飞翔,鸡鸭鹅成群结队,山民们怡然自得,过着原始古朴的生活,唱着心中想的情歌,吹一首优美的土笛,喊一声高亢的号子,舞蹈还是那么的雄劲,山民的热情还是那么如酒般浓烈醇厚,走进三峡人家,就走进梦中那个遥远的家园,而龙进溪,就是家园里最具诗意的。

在龙进溪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小渔船撒开了渔网,初峡亭精巧别致,在近溪的一边,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溪水,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

龙进溪,一处天人合一的阳光下的风景,一段原始古朴的记忆碎片,一次已经记忆忘却的民风习俗记录,一个勾起人梦回时想家、想母亲的地方……

【第10句】:长江号子滚滚长江,巍巍三峡,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这就是被人称作为千古绝唱的《船工号子》。

木船是古来三峡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行旅运输主要依赖木船,因而有很多人以拉纤划船为职业,而三峡一带水域又滩多浪急,在紧张的划船过程中,人们为了相互配合协调,自然产生众多的劳动号子。

《船工号子》按船上的作业分为:拖杠号子、扳躺号子、摇橹号子、推桡号子、拉纤号子等。

除“数板”和拉纤号子可以容纳歌词以外,其余多为劳动呼喊声,一般都是一连串的语气词的变换交迭,用这些语气词的急徐快慢长短抑扬的变化来协调船工的动作。

【第11句】:土家婚嫁 浪漫情韵滚滚的江水奔流不息,千年的习俗流传不衰,三峡儿女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浓郁峡江风情的婚嫁迎娶仪式,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您可坐上花轿,在悠悠颤颤的花轿中当一回新郎倌……这是三峡人家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游客能够亲身参与体验的、原汁原味的土家婚礼。

溪水潺潺,流水淙淙,一群山里妹子背着山货,来到溪边,唱起了“我从山里来”的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她们情话绵绵,拿着绣球左顾右盼,前看后看,想投到自己的意中人身上,一番观察之后,将绣球抛向观众席,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观看的游客中,有手脚麻利的小伙子抢到了绣球,成为今天这场婚礼的主角之一,他被一群天真烂漫的土家姑娘簇拥自侧门上楼。

紧接着,鼓乐齐鸣,被装扮一新的新郎倌,背着搭着红盖头的新娘,一步三摇,来到台下与客人见面,台上台下顿时欢呼一片…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始了

“媒婆”一手牵着娇羞的新娘子,一手牵着憨厚的新郎倌,热热闹闹地张罗着这场婚礼。

时而合着锣鼓唢呐,夸张地扭着腰身走十字步,时而扮着鬼脸摇着蒲扇,尖细嗓音妙语连珠……而新郎新娘一起喝下满怀喜悦的那杯交杯酒,则把婚礼推向了高潮。

在这场原汁原味的土家婚嫁中,无论是十姐妹 “哭嫁”、还是从闺房里抛下的绣球、吹鼓手有板有眼的演奏,都取材自三峡土家人的日常生活。

它既是千百年来土家婚嫁习俗的缩影,也是三峡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勤劳勇敢的三峡儿女,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峡江两岸,峡谷藏不住自在的日子,背篓装不完生活的清香,他们的日子,是山歌揉成的日子,他们的生活,充满爱情的甜蜜…九畹溪漂流简介: 九畹溪位于长江南岸,秭归新县城(茅坪)西部,发源于云台荒南麓,杨林桥镇朱溪荒西北,依河段为三渡河、林家河、老林河、九畹溪河,统称九畹溪。

溪流流至三峡大坝上游20公里处注入长江。

溪流全长

【第42句】:3公里,流域面积5

【第14句】:5平方公里,河床宽40-710米,平均水深0.8米,河流落差1073米,平均坡降

【第2句】:5%,年平均流量

【第17句】:5立方米\\\/秒,洪水期最大流量超过7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

【第2句】:5立方米\\\/秒。

溪流经过的地方,以峡谷、喀斯特地貌为主。

两岸风景奇特秀丽,大部分地区人员稀少,生态环境良好,形成多处别具特色的景观,是新三峡十景之一。

“男人一路欢笑,女人一路尖叫”——中外游客如此评价九畹溪漂流。

在距三峡大坝仅20公里的西陵峡畔,一条湛蓝湛蓝的小溪从江南缓缓注入长江,溪水江水泾渭分明的黄蓝交界线,不禁让人想到那深山峡谷中的九畹溪,是怎样一片苍蓝碧绿,是怎样的一片原始古朴。

   方圆60公里的九畹溪探险游乐区,深山不闻人烟,沟壑不见足迹;唯有群猴偶来相为嬉,雀鹰夜半鸣长空。

奔腾不息的九畹溪水在这条近8公里长的深山峡谷中,塑造了32道浪花飞溅的急流险滩,28个深不可测的深潭。

博击于这样的滩中,你将体验到人生挑战无极限的真正意境;嬉戏于这样的潭中,你将一洗夏日炎炎中疲惫的身心。

   除此之外,美丽的峡江风光(牛肝马肺峡)、形象的奇山异石(将军岩)、迷人的巴楚传说(古悬棺)等等将让你一路不寂寞。

九畹溪漂流河段分为迎兵峡、望夫峡及观音峡三个峡段。

各段自然观光,勿需人为修饰,具体分布如下:迎兵峡景段    从秭归县九畹溪电站以下林家河段黄水板处起漂,至周坪乡黑龙潭二级电站,全程约2公里。

景区内以领略观光白莲教与清兵交战遗址为主,辅以鬼岩屋、狮子岩等点缀。

望夫峡景段    从黑龙潭二级电站以下至望夫石段,全长3公里,本段开始进入“无人区”,急流险滩约20余道。

是漂流探险的精彩与高潮处。

从青山软桥开始,依次经过猴王寨、笔峰石、望夫石、中山软桥、问天地缝等景观。

   猴王寨———望夫峡上游右岸两山包并排临溪而立,两岸原多猴群(至今仍生存)据说此处为“猴王”住地,故而得名。

   笔峰石———中山软桥以上,右岸尖锥形山峰,高约500米,酷似一支倒立溪边的羊毛大毫,颇具“戳笔问苍天”的气概,传说此乃屈原神笔,形象逼真。

   望夫石———九畹溪右岸一山峰,高约300米,似一古装女子背一小孩临溪而立,形态惟妙惟肖,而且从不同角度可看出多种形态逼真的景象。

  问天地缝———九畹溪中段东侧,长800米,均深200米,均宽不足2米,最窄处仅1.2米,有“一线天”之称。

地缝两侧山峰绝壁如刀削斧劈,终点瀑布深潭似龙腾虎啸,摄人心魄;源头仰天,一线回勾,恰似一个巨大的“

”,传说此为屈原放逐“问天”之处,故也称“问天地缝”。

观音峡景段   从望夫石以下经百肖图、仙女沐浴、观音岩、棺木岭至漂流终点。

全长约2.2公里,进入漂流尾声。

正像观音保佑,观音峡溪流相对平缓,山色峻秀,游客漂流至此,经过以上河段惊险激情场面,真有身心放松、心旷神怡之感了。

  百肖图———九畹溪下游左岸一岩壁上,高约400米。

以上多怪石,远观呈人型,或坐或卧或立或喜或悲,形态各异。

  仙女沐浴———溪河右岸一岩石,长约20米,高约2米,岩石表面天然而成许多条形痕印,犹如一群婀娜多姿的仙女下凡,正在溪边沐浴。

 棺木岭、黄岩———漂流终点左岸景观,隔溪而望棺木岭如一巨形棺木,岭旁山上黄岩险高百尺,山下河滩一派平缓,至此漂流结束。

九畹溪四大特产:

【九畹兰】兰中奇品。

经由屈原发现、培植与推崇,因其叶形长剑飘逸,叶片中白外蓝,叶肉光滑细嫩,叶长可达40厘米,每年两次花期,花香超俗,极易栽种等特有品质而闻名于海内外。

更有“九畹兰,屈子魂”之称。

【九畹橘】橘中极品。

因九畹溪独特的“小地中海”气候条件及生态环境,使九畹橘形美、味纯、色亮,自古以来畅销不衰。

【九畹茶】茶中珍品。

得名于清乾隆年间,因其叶片断面千丝万缕,银光夺目,色、香、味、形俱佳而被乾隆皇帝赐名为“丝绵茶”,成为一代贡品。

从此,九畹丝绵茶享誉天下。

【九畹石】石中上品。

在驰名中外的“三峡石”家族中独具个性,以古朴、硬气、气度浑厚、质感别致、外形诡异而著称。

为玩石行家及石收藏家的新宠。

漂流温馨提示:●检票前请将贵重物品交于随团导游或司机保管;所带现金建议不超过100元;●漂流途中消费,请您认准公司准许挂牌的摊位自愿选购;●漂流河段沿线有安全员保障您的安全,并提供船只倒水、加气等服务;●55岁以上和14岁以下游客若参与漂流的,必须由公司安排安全员特别护送;●体弱、伤残、风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癫痫病、恐惧症、精神病患者不得参与;●孕妇、饮酒过量者不得参与;●穿拖鞋、高跟鞋或是赤脚者不得参与;●漂流途中不得解脱救生衣、安全帽、护膝和弃船游泳。

漂流技巧 上船时,平稳坐好;划桨时,相互关照;选道时,顺势而漂;冲滩时,坐稳抓牢;翻船时,弃船呼叫;积水时,岸边倾倒; 搁浅时,左右摇摇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5205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