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游览路线导游词
给三台县内的旅游景点写一篇1oo字左右的导游词,可以写绵阳市内的景点,让别人看了你的导游词就想去
由于字数限制,只能写这些了,楼主自己改改吧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下面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鲁班湖,鲁班湖是四川省最大的水库之一,是三台人民巧夺天工用劳动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人工湖,四川省第三大水库。
鲁班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被淹没的处理鲁班乡,鲁班庙,鲁班桥及鲁班遗迹为人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对味的传说;修建水库的过程中,数万民工发扬鲁班精神,涌现了无数扣人心弦、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和动人故;水库建成后,形成的天然景观,多姿多彩,不仅让人产生梦幻般的遐想,更让人心旷神怡。
关于家乡的导游词
麻浩崖墓位于凌云、乌尤两山之间的溢洪河道东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古代流行于乐山的一种仿生人住宅,凿山为墓的一种墓葬形式。
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故称东汉崖墓。
麻浩崖墓其范围包括斧头湾,东西长约200米、上下宽约25米,有编号的崖墓544座,层层叠叠,墓门披连,密如蜂房,极为壮观。
该汉代崖墓群于1988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浩崖墓现已成为乐山汉崖墓博物馆。
该馆以麻浩崖墓为主体,辅之以南北两个展厅展出汉墓出土文物,展示了乐山汉代崖墓的概况。
麻浩崖墓,早年就以内涵丰富雕饰精美而被誉为“南安(乐山古称)名墓之首”。
墓中保存着许多汉代建筑、车马伎乐、鸟兽虫鱼图形,且有不少历史题材的神话故事,以及画像石棺、书法题刻。
同时,还有中国乃至世界遗留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
它是汉文化与印度早期佛教文化交融的具体反映。
崖墓图像雕刻精美,出土文物内容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Mahao yamu麻浩崖墓Cave Tombs on the Mahao River 中国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崖墓。
在四川省乐山市郊明同村麻浩河北岸。
墓群分布在大地湾至虎头湾间东西长约300米的红砂石山崖中,分为4~9层排列,共有330余座。
墓群始于东汉前期,止于南北朝时期,以东汉后期墓最多。
1940年发现。
同年,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在商承祚带领下进行调查。
1964年在 1号墓外修筑围墙进行保护。
1984年建立乐山崖墓博物馆。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室分为单室、 双室、多室 3 种类型。
均由墓门、甬道、主室、棺室、耳室等组成。
棺室内凿崖棺。
后室设灶台案龛。
单室墓一般是在主室一侧设一棺室。
双室墓在后室两侧设棺室。
多室墓结构较复杂,墓门由两柱分为2~4个门洞,前室横列,其后平行开凿2~4个后室。
各后室结构相同,前设甬道,两侧设室。
[四川乐山县崖墓第41号平、剖面图] 石刻多见于双室墓和多室墓的墓门及前室。
技法为高浮雕、弧面浅浮雕和阴刻;内容有仿木构建筑、画像和文字题记。
1号墓墓门和前室刻出仿木构建筑的斗、柱枋、瓦当、板瓦、椽头、连檐等。
墓门刻瑞兽、乐伎、秘戏、舞伎等画像;前室刻荆轲刺秦王、 方士 、门卒、朱雀、挽辇、六博、垂钓、挽马等画像。
中后室甬道口外门枋上,刻高浮雕坐佛 1尊,通高37厘米,是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之一。
99号墓为横前室四后室墓,墓门刻门阙,前室刻出瓦当、板瓦、椽头、连檐和龙虎戏璧等。
后室门有阴刻隶书题记 9则。
崖墓大多早年被盗,随葬品有陶制的农夫俑、服饰俑、厨俑、舞俑、乐俑等陶俑,狗、鸡、马、楼房等模型,罐、碗、釜、甑、耳杯等器皿,铜镜、“五铢”钱和铁器等。
介绍三峡的导游词50~100字
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三峡导游词(
【第40句】:50字左右)
长江三峡是指在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193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
最窄处不足百米。
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急需两篇导游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
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而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将蒙恬30万军队和很多劳力将原来北方的燕、赵、秦长城连了起来,并加以扩充,历时9年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
到了汉朝,汉武帝也是为了加强防御,“不叫胡马度阴山”,修筑了一条近两万里的长城,同时这也保护了新开发的丝绸之路,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和防线,它西起新疆,东到辽东,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
而明长城则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最高峰,工程之大,技术之精是独一无二的。
当年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采纳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
当时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但是还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军事实力,加上逐渐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断侵扰,所以开始修筑长城。
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达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到甘肃嘉峪关的明长城全长6350公里。
明长城具备三个特点,筑构完备,管理完善,布局严密。
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
而长城在我国古代最原始的目的虽然是防御,但是它同时还起到了其他的作用。
第一就是军事作用,第二则是经济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屯田的开发和北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乐业,第三是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此外,它还保护了通讯和促进了对外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古代,不仅仅只有这三次修筑长城的经历,据统计,在上下两千年里,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都修建过长城,有人做过粗略的计算,如果将长城改建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绕地球10圈儿多都有富裕。
著名的民间传说:烽火戏诸侯和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发生在万里长城上的。
如今,长城在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畛さ姆烙?猿乔剑”椴剂宋夜?6个地区,全长达到了10。
8万里。
刚才我们所经过的路,就位于关沟中。
关沟是燕山山脉和军都山山脉的交会处,南起昌平区南口镇,西北到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城关,全长40里。
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
明代在这里布置了四道防线,分别是南口关,居庸关,上关,八达岭。
在关沟中的叠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可惜现在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了。
刚才我们所看到的那条铁路就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由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
因为八达岭地区地势复杂,技术难点很多,所以詹天佑所设计的人字型铁路,成功解决了车不能直接爬坡和转弯的难题,而打通长达1091米的隧道也令中外人士叹服。
现在在青龙桥火车站树立的铜像就是詹天佑的,还有纪念碑。
关沟因为居庸关而著名,我们可以看到前面宏伟的建筑就是居庸关,它的名字起源于秦朝,以秦始皇迁徙“庸徒”在这里居住所以得名。
在关内,有一个著名的汉白玉石台,就是云台。
它是元代的一坐过街塔,上边原来有三座藏式佛塔,在后来的地震中毁坏了。
明代又在原处]建立了泰安寺,而在康熙年间又被毁了,只留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柱础和望柱。
云台的面积有310平方米台下的券门上刻有狮、象、四不象、金翅鸟等浮雕,分别代表了佛教密宗五方五佛的座骑,还有天龙八部护法天神的浮雕。
内壁上还有四大天王浮雕和神兽图案,券顶上还布满了曼陀罗的图样,花中刻有佛像,共2215尊。
还有六种文字镌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这些都是元代的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
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讲长城修筑在这里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
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例如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达岭都是毕竟之路。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位于关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说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
但现在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
刚才介绍了那么多景观,您一定急切的想来到景区游览一番,不用着急,马上您也要成为好汉了。
好,这里就是著名的八达岭长城远处是壮丽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
翁城两门之间相距
【第63句】:9米,西门匾额:北门锁钥,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东门的匾额为:居庸外镇,意思是居庸关外又一重镇。
现在我们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神威大将军。
是崇祯年间制造的。
八达岭长城有三台两墙组成,什么是三台两墙呢
现在就让我给大家来解释一下,三台分别是城台,敌台,其中城台构造的非常简单,只是驻守的官兵避风寒的地方。
那敌台的构造相对就要复杂一些,分为两层,下层是由田,井,回,等字形组成,上层有垛口和望孔是观察军情和射箭用的,所以这里也具有防御敌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
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
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古人奖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
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白人,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
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递到皇城大内。
说完了三台,下面就来说一下两墙。
长城外侧的高墙叫做牒墙,有垛口是用来防御敌人的。
而内侧不足一米高的则叫作女儿墙,也叫做宇墙。
在最开始长城内侧是没有女儿墙的,可是经常有人会跌下山崖,所以就修建了这道墙。
在长城墙根的地方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小水沟,雨天的时候由吐水嘴向外排水,以免水冲刷城墙。
而长城的墙体里面使用石头块铸成的,外边砌上砖,再在上面铺上石板,从而使建筑非常牢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553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