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三台山一日游的导游词

谁知道导游词怎么写?我想马上要

Hi,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导游,欢迎你们来参观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的历史有一千多年了,尽管大佛崖壁上数百种石刻,数千尊造像风化严重,但从幸存的部分石刻中,犹能窥见盛唐风貌,其工艺之精妙,堪与甘肃墩煌,洛阳龙门和山西云冈等地的石刻辘美。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崖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

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筑的至唐德宗贞元19年完工,历时90年。

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鸟龙山,巨型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

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盛区范围,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区的风景,旅游盛地。

谢谢你们来参观乐山大佛,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介绍三峡的导游词50~100字

绵阳市旅游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下辖涪、游、江油市、安县、梓潼县、平武县、北、三台县、盐亭县。

面积20249平方公里,人口5

【第11句】:99万。

绵阳古称涪城、绵州,素有“蜀道咽喉”之称。

川陕公路、宝成铁路均途经这里,是川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绵阳旅游资源丰富,具体的有: 绵阳富乐山 绵阳富乐山景区位于绵阳市城东两公里处,是一个以园林建筑见长、融三国遗迹在内、山水结合的新景区。

汉建安十六年,刘备入蜀,刘璋延至此山,饮酒乐甚,刘备叹道:富哉

今日之乐乎

故名富乐山。

仙海风景区 绵阳市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省级水利风景区,仙海风景区距绵阳城区10公里,108国道,绵梓公路及绵阳市二环路从区内通过,交通方便,基础设施配套,仙海风景区并以水上娱乐和水上运动为特色,兼有度假、休闲、观光、商住、会议等多种功能。

西山公园 西山——西山风景区即子云亭公园位于绵阳市区西北部凤凰山。

子云亭公园风景区面积约0.3平方公里,子云亭公园以“西蜀子云亭”为中心,子云亭公园集名亭、古墓、寺观及秀山、碧水于一体,名胜、古迹、文物与园林建筑相结合,茂林修竹,丹桂飘香,泉水淙淙,景色优美。

寻龙山景区 寻龙山旅游风景区是集“休闲、运动、康体、观光”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景区位于北川震后新县城永昌镇

【第1句】:5公里处,距成都130公里,距绵阳30公里。

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位于绵阳市梓潼县城北郊的七曲山大庙,是川西北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这里山势雄奇,峰回路转,巍巍庙宇,依崖而立,乔木垂荫,风光秀丽,素有“蜀道明珠”之称。

匡山佛爷洞 佛爷洞位于江油市城西北十四公里处,是神密的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

洞四周山环水绕,古木苍翠,风光奇绝。

民国二十三年,人们在通天清河边发现了一蹲三米多高的石刻如来佛像,故此洞名曰佛爷洞。

平武报恩寺 报恩寺座落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

为中国著名文化旅游景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罗浮山 罗浮山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绵阳市安县境内,罗浮山著名的景点有罗浮山、汶江石林、七贤柏、飞鸣禅院等。

罗浮山山势险峻,自东到西十二奇峰依次排列,穿云破雾,峰势峥嵘,有“连峰去天不盈尺”之誉 盘江漂流 被誉为四川旅游第一漂的盘江漂流,是江油白龙宫风景名胜区向广大游客推出的一套水中探险旅游的大餐,此项目从一九九七年开发以来,颇受省内外广大游客的喜爱,成四川漂流旅游的一大亮点 江油老君山 老君山坐落在四川江油市北重华镇境内,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明建文帝曾在此隐居而得名。

景区植被茂盛,环境清幽,瀑布成群,森林覆盖率高达96%以上,有大量稀珍动植物。

近年来在老君山发现的古代制硝洞遗址,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朗白马风景区 四川王朗白马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境内,与世界遗产九寨沟、黄龙相互毗邻,呈三足鼎力之势。

王朗白马风景区以保护良好原始生态环境、珍惜的野生动植物以及区内聚居的古老的氐人后裔--白马人,构成了一个风格独特的、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的、适合进行生态旅游的复合型风景区。

窦圌山 窦圌山又名圌山位于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东岸。

窦圌山先名猿门山,窦圌山因山上猿猴较多,山形如门得名。

窦圌山后因山极似豆子大的石子构成,山形如圌(草屯),窦圌山便称豆圌山。

此外还有千佛山,李白纪念馆,九皇山猿王洞,白龙宫,白水湖,龙泉神女宫,三台鲁班湖,碧水寺旅游地等等,很多的。

故宫的导游词

各位团友,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面积为50平方公里。

它由五泄湖、桃源、五泄禅寺、东源五泄瀑布、西源生态峡谷等重要景区组成。

五泄瀑布是风景区的精髓,一泄娟秀奇巧、二泄珠帘飘洒、三泄千姿百态、四泄烈马奔腾、五泄,香港报纸誉其为“神州第一飞瀑”。

五泄森林资源丰富,有木本植物400多种,草本植物600多种,7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五泄历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在他的地理学巨著中记述了五泄山水。

赞其日:“水势高急,声震山外,望若云垂。

”1100多年前,五台山高僧灵默禅师慕名五泄山水,在此建造了五泄禅寺,广招弟子,传播佛教,禅宗五大家之一的曹洞宗创始人良价就是他的得意弟子。

从宋、元、明、清到民国,历代名人,如著名地理学家、诗书画篆四绝的徐渭、古代人物画大师陈洪绶、清宰相刘墉()以及江南才子唐伯虎、著名作家等都游览过五泄,或吟诗作画,或题词撰文,对五泄风景赞叹不绝。

【叠石岩】五泄的第一个景点是叠石岩。

它高约100米,长约400米,径直向五泄溪斜伸过来,它是风景区的照屏,使其欲露先藏。

民间传说,五泄过去老发大水,冲毁了田地庄稼,老百姓怨声载道。

有一次,天上神仙驾祥云路过此地,只见下面波涛滚滚,五泄又在发大水,五条玉龙又在作孽。

他动了怜悯之心,手抓神仙土向下撒,谁知土高一尺,浪高一丈,连施了几十把土,才将洪水止住。

这几十把土堆叠成叠石岩,成为五泄一景。

大家看,“叠石胜景”这几个摩崖大字,是著名书法家钱君訇先生的墨宝。

【五泄湖】我们站在五泄湖大坝上,可以感觉到凉风习习,面前的五泄湖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五泄湖呈狭长形,弯弯曲曲长2公里,水容量为1O01万立方米。

大家看,这是夹岩峰,它高200多米,巍然屹立,弧形的岩壁,上倾下收,超过了90度,非常险峻,那裸露的碎岩是地壳剧烈变动时高温凝结而成,古人写诗赞其日:“皱瘦石骨透,兀立干仞壁。

游履阻攀跻,猿猱竞跳踯。

”下面我们乘船去湖中游览,看一看两边的风光。

大家看,这夹岩峰光滑陡壁处,凿刻着原中国书协副主席沙孟海题写的“五泄胜景”四个大字,增添了这里的风采。

大家猜猜看,母个字的大小有多少?直径有10米,真是气势豪迈。

这里有一个山洞,叫夹岩洞,深约20米,高16米,原在半山腰。

山脚有夹岩庙,后来建造了水库,庙成为水底龙宫,而这洞刚好在水面上,成为湖中一景。

往西面看,有一只千年乌龟头傲蓝天,整个身子贴在岩壁上,四只脚爪奋力撑在岩壁上,在陡峭的石壁上爬行。

传说,这乌龟在五泄修炼了千年,要上天成神。

这是仙桃峰,传说在瑶池中设蟠桃盛会款待诸路神仙,被封为“齐天大圣”的偷吃蟠桃,慌乱中跌落一只掉到五泄。

据说这蟠桃6000年才一熟,凡人吃了“霞飞升天,长生不老”。

这是杜鹃峰,因山上多杜鹃而名,五泄的杜鹃,不仅种类多,而且覆盖面广,据初步统计,有映山红、满山红、羊踯躅(黄杜鹃)、马银花等十多种,每年4—5月份,满山遍开,使五泄成为花团锦簇的世界。

大家往这边看,山顶下面有一大一小两块石头矗立,上面大的一块好像是老和尚合掌向外拜,下面一块小石头好像是小和尚双手合十向里朝拜,石头上的灌木草丛,恰似袈裟披身。

所以这座山叫“老僧峰”。

老僧峰对面的山叫施姑坪,传说,2400多年前吴越交战,西施被越王勾践选中送往吴国,西施的小姐妹们逃到这里隐居,故名施姑坪。

施姑坪临湖一侧的山峰,侧望犹如巨大的手掌笔直竖立,五指合拢指向青天,故名“仙掌峰”,仙掌手心有一个野猫洞,洞内长有一株千年白牡丹,传说吃了能成仙

【桃源】 桃源景区是一个山间盆地,四周翠峰环绕,五泄溪蜿蜒如带,溪边枫杨树自然成林,一片片铺地的石蒜,迎风摇曳的箬竹,充满了山村野趣和大自然的魅力。

景区中的桃树、枇杷、李树、梨子、樱桃、石榴等多种水果树,形成早春梅花、三月桃花、五月樱桃、夏至杨梅、十月丹桂飘香的四季景色。

现在我们从这里坐电瓶车前往五泄禅寺。

【五泄禅寺】唐元和三年(808年),五台山高僧灵默禅师云游江南,被这里“天作锦屏环十里”的奇异景色所吸引,“绿竹漪漪欲铺天,栖真岩下可安禅”,佛师便选择这块风水宝地,建造了禅院,并广招弟子,传播佛教。

该院初名“三学禅院”,咸通六年(865年)赐名“永安禅寺”,天祜三年(906年)改为“应乾禅院”,后宋越州知事刁约游览五泄,更名为“五泄禅寺”,直到现在。

寺前这株高约30米、胸径1.2米参天银杏,古老苍劲,传说为灵默禅师造禅院时手植,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灵默禅师创建了五泄禅寺后,诸暨籍一个7岁小孩名良价的便披剃出家,拜灵默为师。

良价性极聪慧,过目不忘,随师研读佛学13年渐入真谛。

师傅去世后,遵师嘱云游名山大寺,后与弟子曹山本寂同创曹洞宗,成为禅宗五家的重要一派,他在江西洞山弘扬曹洞宗,风靡全国。

宝庆元年(1225年),高僧如净(曹洞宗第十三代)住持天童寺,弘扬曹洞佛法。

此时,日本僧人道元入宋学佛,将曹洞宗带回日本,发扬光大。

【东源五泄瀑布】 团友们,下面我们去观赏“神州第一飞瀑”五泄瀑布。

这是第五泄瀑布,从31.2米的高处狂奔而下,瀑布跌在峭壁上,飞滚翻腾,似银蛇狂舞,因此,人们叫它“东龙湫”。

瀑布冲击而成的水潭叫“东龙潭”,因水深而黝黑,人们又叫它“黑龙潭”,每逢天旱,人们常来此求雨,故又名“祷雨潭”。

县志载:“宋乾道四年,安定郡王赵子涛偕尚书汪应辰,王希吕祷雨于潭,潭龙现爪,赤光射人,甘霖立沛。

” 各位团友,过去人们只能见到第五泄瀑布,四泄瀑布藏在深山峭壁中,想见难如上天。

1983年风景区开发后,修建了道路,我们才可以一睹她的芳容。

大家看,第四泄瀑布与第五泄完全不一样,它在一个狭窄的之字形山沟中从19米高处飞滚翻腾而下,飞溅的水花犹如烈马的鬃毛在飞速抖动,故人们称其为“烈马奔腾第四泄”。

明代文学家王思任形容其:“声怒、势怒、色怒”,十分形象贴切。

五泄瀑布中,气势最壮观、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第三泄瀑布。

大家看:这第三泄瀑布在宽阔平缓的斜坡上浩浩荡荡而下,左边瀑布欢呼跳跃,奔泻跌宕;右边水流细小平缓,两水时分时合,碰到兀石险沟,呈现出各种姿态,古人形容其“倾者,滚者,跌者,冲者,突者,圈者,无奇不有”,许多游客观赏后,莫不赞叹这个令人心旷神怡、胸襟开阔的瀑布,它能洗净五脏六腑污垢,抛净人间一切烦恼。

现在我们去欣赏第二泄瀑布,它的落差只有7.1米,瀑布下落时,被一块突兀而出的大石分成两半,分流如珠帘飘洒,双龙出游。

古人有诗赞目:“两龙争壑那知夜,一石横空不渡人。

”瀑布下有长方形深潭,飞流下坠时,水势腾涌,明代文学家宋濂在《五泄山水志》中写道:“以线缒之,下不见底,其形方狭而长,天向阴,常有云气从中起,疑有蛟龙潜其下。

” 二泄与一泄紧紧相连,小巧平缓,柔美如月笼轻纱。

瀑布中间有一水潭,直径1.5米,深约2米多,四壁光滑,人称“小龙井”。

大家看,瀑布下面的深潭,宽约5米,黝黑无底,又叫“大龙井”。

【西源生态峡谷】 西源生态峡谷全长十多公里,往里走,还有双峰插云、一线天、三台塔等景点,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往外走,游览西龙潭、楠木林、啼猿谷等景点。

大家看,这就是西龙潭瀑布,水从石壁泻下,随即分成幽秀两股,似燕尾,故又名“燕尾瀑”。

瀑布下面的水潭直径约5米,深约2米,人们叫它“西龙潭”,一泓潭水清澈见底,又凉又纯,人们又叫它“白龙井”。

大家看,这里不但山高、水清,而且树木茂密。

这是珍贵的楠木。

据园林专家考察,这里的野生楠木林数量与质量,居华东地区之首。

现在,我们到了西源出口,这里有一座卓立平地的小山,如画屏将东西源分隔。

近观峰列三鼎,极似笔架,故又名笔架山。

各位团友已领略了五泄的风光,希望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四年级世界遗产导游词作文

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秦皇岛、山海关沿海一带的航海业、捕捞业就非常发达。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主持修建长城。

为了调运各种军需民用物资,在山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

船夫渔民出海作业,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好把生命托付给神灵。

为了乞求神灵的保护,乞求海上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就在老龙头的西侧修建了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

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四座庙宇被毁掉了。

现在的海神庙是1988年重新修建的,它综合了原有四座庙宇的特点,重新构思设计,延伸入海124米,是旅游观光、临风休憩的好去处。

这里是牌楼,南北两面各有两个大字:安澜、伏波,——让大海安静,海不扬波,点明了整个海神庙的主题。

往前走就是山门。

海神庙和一般佛教庙宇的山门不同,它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而是“天佑”、“天应”两位大海中的神将。

“天佑”的意思就是老天保佑,“天应”就是指叫地地灵,叫天天应。

传说这二位原来都是大海中的怪物,浑身的力气没处使,就专门兴风作浪,玩恶作剧。

后来他们被天后娘娘——就是我们常说的妈祖收伏了,成了妈祖的得力助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正殿前面的庭院。

左右两侧有两个吉祥物。

右边的叫做“乘黄”,也叫“飞黄”。

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说:白民之国有乘黄。

长的样子像狐狸,背上有角。

要是骑到它的身上,就能活到两千岁。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写过这样的诗句: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后来,人们就用飞黄腾达来比喻一个人的官职地位上升得非常快。

看来,乘黄的功能有两条,长寿和升官。

可是,我们眼前的这个乘黄大家千万不要骑,一是真要活到两千岁,那可就太麻烦了;二是您真要骑了上去,可就要准备罚款了。

左边的这一个叫做“龙马”。

我国古代传说龙马是河水之精,说它是龙头,马身,还有两个可以张开的翅膀,叫的声音很好听,说它是“鸣声九音”——有些人很谦虚,用“五音不全”来说自己唱歌的声音不好听,但这龙马“鸣声九音”,简直就是一个交响乐团

还有的古书上说这龙马就是乘黄。

在海神庙的前面设立龙马、乘黄的塑像,是取其“河水之精”的含义。

现在请大家走进海神庙的大殿。

正中端坐的就是海神。

两边站的是他的助手。

渤海湾一带供奉的是北海之神。

北海之神叫做禺京。

他的“分工”有两条:让大海风平浪静,让陆地风调雨顺。

为了让大海风平浪静,他手持弓箭,查看大海,哪儿的海浪过高,就射箭击碎它,这时,两位巡海夜叉就是它的助手;为了让陆地风调雨顺,他选拔了几位得力的干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两位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千里眼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顺风耳的大耳朵拉得长长的,专门负责收集各地旱涝信息。

这两位是雷公和电母。

雷公头似猕猴,嘴似鸡形,肩膀上长了一对翅膀,左手拿椎,右手使槌,脚踏五面大鼓,他敲起鼓来,就是天上响起了隆隆雷声。

电母手拿两面镜子,只要她把镜子飞舞起来,天空里就会出现一道道闪电。

左边的这二位是风婆和雨师。

风婆只要把她背的布袋拿下来,轻轻一抖是小风,重重一抖是大风,抡上一圈,就成台风了。

雨师用柳条在他的宝葫芦里沾上一下,往人间洒一洒,就是一场雨。

当然,他用的力度和时间就决定了这场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古代的神明,都是凡人自己创造的。

神明的功能,大都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

今天,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功能已经由气象卫星和计算机承担起来了,——尽管还不那么准确,不那么全面,而雷公、电母、风婆、雨师的功能,我们最终能取代多少、能不能取代,甚至于有没有必要去取代,现在还都是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我们该和海神说一声再见了,但愿他能保佑我们旅游顺利,晚上下雨,白天晴天,天天有个好天气,天天有个好心情。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5540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