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祠导游词木假山堂
三苏祠景点:木假山堂导游讲解词。
眉山祠导游词:从成都前往乐山的高速公路上,大约经80公里的行程路经一个名叫“眉山”的城市,这里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大文豪苏洵、苏轼、的故居,即今天的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
祠位于城西南隅的一条街巷中。
不宽的街道却是来往不断的各种车辆,使这里的交通较为拥挤。
这里的“三苏”故居,由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
占地约56800平方米,整座建筑红墙环抱,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园林庭院。
苏氏父子是北宋人,但他们家在眉山定居,却还要早上二三百年。
据说唐代有名的诗人苏味道做眉州地方官时曾遗下子孙,传到苏氏父子时,已是眉山城里的世家了。
不过三苏故居建成祠堂,则是直到明开国洪武年间才得以完成的。
三苏祠门口有大家熟知的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联意气魄很大,但符合苏氏父子的文学地位,并不让人觉得是吹嘘不实之词。
三苏祠的大门,资料记载:建于十七年(1928)。
门外是纱彀行,大门为三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三间13.11米,进深一间5.1米,房通高7.51米。
素面台基高0.4米,前饰三级垂带式踏道,后饰三级如意式踏道。
筒瓦屋面,正脊两端饰鸱吻,垂脊、戗脊饰龙头和卷草式图杂。
门楣上悬挂朱底金字横匾,上镌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个金色大字。
檐柱上对联为“克绍箕裘一代文章三苏父子;堪称楷模千秋万代永馨香”,为辽东人姜书阁撰书。
门柱支联为“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为已故川大国学院院长,著名教授向楚撰文,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刘孟伉手书。
走进三苏祠的大门,相继映入游客眼帘的是正殿堂、启贤堂、木假山堂、济美堂为中轴线荷花池岸亭阁徐徐向外展开,显得疏而不散,紧而不促,布局自然流畅。
正殿有苏洵、苏轼、的塑像;启贤堂是苏氏父子的文物陈列室;木假山堂是游人们参观文物后极为理想的休憩场所。
东侧有一方水池,池中池水清清,石山峻峭,游鱼飘忽。
由池水将绿洲亭、抱月亭、云屿楼连成一组园林。
亭小水阔,树密楼奇;西侧一泓池水为“百坡亭”廊桥横断,向北望,透过“披风榭”可见隐于竹林中的东坡卧塑像。
披风榭的建筑造型独特,飞檐冲天,座南朝北。
一楼一底,重檐歇山式,四周置飞来椅,北面留7米宽门道。
面阔、进深均为9米,房高10米。
房面为筒瓦覆盖,正脊有寿字形宝顶饰物,有卷草式图案。
据史料记载,诗人陆游来眉州,曾游环湖,登披风榭,瞻仰东坡遗像,写下了《眉州披风榭拜东坡遗像》的诗作。
但随着时代更替,沧桑横移,眉州环湖和披风榭都不复存在了。
目前的披风榭,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眉州人为纪念苏轼、魏了翁、陆游,在三苏祠内修建的,因原披风榭规模式样已不可考,故未绘东坡像。
在披风榭对面约二十米处,既是一九八二年由四川省著名雕塑家赵树同塑的盘陀塑像。
它不仅愿了披风榭绘有东坡像之说,而且从园林景观看,瑞莲池南端往北观赏,依次为瑞莲亭、百坡亭、披风榭,透视焦点为东坡盘陀塑像。
三苏祠庭院内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小桥频架,曲径通幽,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错落有致,有“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之称。
徜徉于三苏祠庭院,是一种极为惬意的享受,独特的环境氛围不由得不使人遐想连篇。
朦胧中,好像看见苏洵、苏轼、父子三人在曲径通幽的亭台楼榭中缓缓而行;又好似在水岸边父子三人吟词作赋……在三苏祠内,不仅能得到身心的享受,而且一代大文豪的众多作品更是令人大开眼界。
祠内拥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陈列有数以千计的匾联书画等文物。
这些宝贵的收藏可堪称为举世无双的无价之宝。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
他青少年时,独爱交游,二十七岁始发愤读书作文,他胸怀炽烈的报国热忱,闭门刻苦攻读,不仅精通“六经”百家之说,而且下笔能写出秘千字的好文章。
嘉右元年(1056),他带着儿子轼、辙赴京应考,将其所作《权书》、《衡论》、《机策》等二十二篇文章,呈献给翰林院,深得翰林学士和宰相韩琦的称赏,并上奏皇帝,被任命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又授任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宋代开国以来的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著有《嘉佑集》、《易传》三卷,成了宋代的著名文学家。
治平三年(1066)病逝京师,英宗赠其为光禄寺丞,并敕官府派船将其丧运回四川,葬于眉山眉安镇乡可,后追赠为“文安公”。
苏轼(1037——1101),字,号东坡,苏洵之子。
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
其父游学四方,由母程氏教授他诗书。
苏轼“奋厉有当世志”,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嘉右二年(1057),进士及第,后又同弟辙参加工了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连苏轼仅二人),从此,苏轼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皇帝还自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
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专为朝庭起草文告,给皇帝讲学,还做过兵部和礼部尚书,并先后出任凤、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颖州等地方官。
他在长期的地方官任上,做了不少好事,如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等。
他曾一度反对王安石议行新法,受到打击,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晚年又因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又遭迫害,从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岛)。
元符三年(1100),被赦北还,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街至常州病逝,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为“文忠公”。
苏轼一生,道路坎坷,但他胸怀宽广,爱国爱民,倔强豪放,至死不衰.他既善于诗、记、文、赋;又长于书法、绘画,而且造诣很高,成绩卓著,誉贯古今。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颖滨,苏轼之弟。
十九岁时与兄同登进士,又同试制策,因直言入四等。
他初为商州、大名推官,后做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他的仕途崎岖曲折,因与王安石下放政见不合,贬为河南推官;其兄以诗得罪,他亦遭株连,贬为监筠州盐酒税;后又因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倾轧,再度受到打击,谪贬汝州、循州。
徽宗赵佶即位,后为大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自号颖滨遗老,终日默坐,不与人相见近十年。
逝世后与兄同葬一地,追谥“文定公”。
他学识渊博,著作颇多有《栾城集》、《栾城续集》、《栾城后集》等。
三苏祠景点:木假山堂导游讲解词。
眉山祠导游词:从成都前往乐山的高速公路上,大约经80公里的行程路经一个名叫“眉山”的城市,这里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大文豪苏洵、苏轼、的故居,即今天的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
祠位于城西南隅的一条街巷中。
不宽的街道却是来往不断的各种车辆,使这里的交通较为拥挤。
这里的“三苏”故居,由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
占地约56800平方米,整座建筑红墙环抱,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园林庭院。
苏氏父子是北宋人,但他们家在眉山定居,却还要早上二三百年。
据说唐代有名的诗人苏味道做眉州地方官时曾遗下子孙,传到苏氏父子时,已是眉山城里的世家了。
不过三苏故居建成祠堂,则是直到明开国洪武年间才得以完成的。
三苏祠门口有大家熟知的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联意气魄很大,但符合苏氏父子的文学地位,并不让人觉得是吹嘘不实之词。
三苏祠的大门,资料记载:建于十七年(1928)。
门外是纱彀行,大门为三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三间13.11米,进深一间5.1米,房通高7.51米。
素面台基高0.4米,前饰三级垂带式踏道,后饰三级如意式踏道。
筒瓦屋面,正脊两端饰鸱吻,垂脊、戗脊饰龙头和卷草式图杂。
门楣上悬挂朱底金字横匾,上镌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个金色大字。
檐柱上对联为“克绍箕裘一代文章三苏父子;堪称楷模千秋万代永馨香”,为辽东人姜书阁撰书。
门柱支联为“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为已故川大国学院院长,著名教授向楚撰文,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刘孟伉手书。
走进三苏祠的大门,相继映入游客眼帘的是正殿堂、启贤堂、木假山堂、济美堂为中轴线荷花池岸亭阁徐徐向外展开,显得疏而不散,紧而不促,布局自然流畅。
正殿有苏洵、苏轼、的塑像;启贤堂是苏氏父子的文物陈列室;木假山堂是游人们参观文物后极为理想的休憩场所。
东侧有一方水池,池中池水清清,石山峻峭,游鱼飘忽。
由池水将绿洲亭、抱月亭、云屿楼连成一组园林。
亭小水阔,树密楼奇;西侧一泓池水为“百坡亭”廊桥横断,向北望,透过“披风榭”可见隐于竹林中的东坡卧塑像。
披风榭的建筑造型独特,飞檐冲天,座南朝北。
一楼一底,重檐歇山式,四周置飞来椅,北面留7米宽门道。
面阔、进深均为9米,房高10米。
房面为筒瓦覆盖,正脊有寿字形宝顶饰物,有卷草式图案。
据史料记载,诗人陆游来眉州,曾游环湖,登披风榭,瞻仰东坡遗像,写下了《眉州披风榭拜东坡遗像》的诗作。
但随着时代更替,沧桑横移,眉州环湖和披风榭都不复存在了。
目前的披风榭,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眉州人为纪念苏轼、魏了翁、陆游,在三苏祠内修建的,因原披风榭规模式样已不可考,故未绘东坡像。
在披风榭对面约二十米处,既是一九八二年由四川省著名雕塑家赵树同塑的盘陀塑像。
它不仅愿了披风榭绘有东坡像之说,而且从园林景观看,瑞莲池南端往北观赏,依次为瑞莲亭、百坡亭、披风榭,透视焦点为东坡盘陀塑像。
三苏祠庭院内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小桥频架,曲径通幽,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错落有致,有“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之称。
徜徉于三苏祠庭院,是一种极为惬意的享受,独特的环境氛围不由得不使人遐想连篇。
朦胧中,好像看见苏洵、苏轼、父子三人在曲径通幽的亭台楼榭中缓缓而行;又好似在水岸边父子三人吟词作赋……在三苏祠内,不仅能得到身心的享受,而且一代大文豪的众多作品更是令人大开眼界。
祠内拥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陈列有数以千计的匾联书画等文物。
这些宝贵的收藏可堪称为举世无双的无价之宝。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
他青少年时,独爱交游,二十七岁始发愤读书作文,他胸怀炽烈的报国热忱,闭门刻苦攻读,不仅精通“六经”百家之说,而且下笔能写出秘千字的好文章。
嘉右元年(1056),他带着儿子轼、辙赴京应考,将其所作《权书》、《衡论》、《机策》等二十二篇文章,呈献给翰林院,深得翰林学士和宰相韩琦的称赏,并上奏皇帝,被任命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又授任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宋代开国以来的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著有《嘉佑集》、《易传》三卷,成了宋代的著名文学家。
治平三年(1066)病逝京师,英宗赠其为光禄寺丞,并敕官府派船将其丧运回四川,葬于眉山眉安镇乡可,后追赠为“文安公”。
苏轼(1037——1101),字,号东坡,苏洵之子。
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
其父游学四方,由母程氏教授他诗书。
苏轼“奋厉有当世志”,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嘉右二年(1057),进士及第,后又同弟辙参加工了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连苏轼仅二人),从此,苏轼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皇帝还自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
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专为朝庭起草文告,给皇帝讲学,还做过兵部和礼部尚书,并先后出任凤、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颖州等地方官。
他在长期的地方官任上,做了不少好事,如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等。
他曾一度反对王安石议行新法,受到打击,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晚年又因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又遭迫害,从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岛)。
元符三年(1100),被赦北还,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街至常州病逝,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为“文忠公”。
苏轼一生,道路坎坷,但他胸怀宽广,爱国爱民,倔强豪放,至死不衰.他既善于诗、记、文、赋;又长于书法、绘画,而且造诣很高,成绩卓著,誉贯古今。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颖滨,苏轼之弟。
十九岁时与兄同登进士,又同试制策,因直言入四等。
他初为商州、大名推官,后做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他的仕途崎岖曲折,因与王安石下放政见不合,贬为河南推官;其兄以诗得罪,他亦遭株连,贬为监筠州盐酒税;后又因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倾轧,再度受到打击,谪贬汝州、循州。
徽宗赵佶即位,后为大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自号颖滨遗老,终日默坐,不与人相见近十年。
逝世后与兄同葬一地,追谥“文定公”。
他学识渊博,著作颇多有《栾城集》、《栾城续集》、《栾城后集》等。
三苏祠导游词
你到51导游词网找下吧。
有的
很多
游览三苏祠感悟
游览三苏祠感悟 我们乘车去游览三苏坟,三苏坟既是北宋文豪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之墓,它位于郏县茨芭乡苏坟村东南隅。
我们风尘仆仆下了摩托车,首先来到了 旅游景点广庆寺,步入广庆寺便见松柏苍翠,竹林掩映,清净而幽雅,东侧钟楼 晨钟高悬,西侧鼓楼硕鼓悬空,好奇的游人间或敲打着晨钟与暮鼓之声打破了寺 院的寂静,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思。
穿过广庆寺便是三苏祠,祠内三苏的塑像是从 元代留传下来,至今完好无损实在不宜,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导游讲:文 革期间这座寺院曾被改为学校,教师们深知这座文物塑像的重要,便砌了一道夹 墙并在夹墙上贴了的画像,方才使这一文物得以幸存。
塑像的两侧墙边各竖 立一块墓碑,乃是苏辙次子苏仲南及儿媳黄氏的墓志铭,正是有了这两块墓碑的 记载,才结束三苏坟的多处争议,终使郏县的三苏坟得以确证。
三苏祠的东西厢房裱有苏轼的生平事迹,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贬黄洲后 自号“东坡居士”,享年六十六岁,他历任北宋四代朝廷,做了四十年的命官,先 后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等二十余种官位,期间仕途坎坷多次被 贬,即使受到政敌的,他仍然是:虽废业未忘为国家虑。
看了苏轼的生平简介, 使我对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 同时又是一位爱国爱民的贤明的官员,正是他那文人的气质与豁达豪放的风度, 才会有时挥毫而就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势 磅礴的千古绝唱。
怀着对三苏的崇仰,我们徒步来到三苏坟墓地,这里绿意盈野幽静安宁,这 样的环境对于三位大文豪着实是一处绝好的灵魂栖泊地。
东西两侧各为苏轼与苏 辙之墓,中间是其父苏洵的衣冠墓,衣冠墓是后人为圆三苏坟而造,站在三苏坟 前不禁感慨万千,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抗拒自然规律,每个风尘身躯迟早都将化 为一掊黄土,然而文学家的精神却已穿越时空,将永远感召激励着后人。
谁帮帮我,给我个旅游计划
你也没说想去哪里,也没规定钱的范围,本人只好给你提供一些四川旅游的资料了。
四川景区门票价格: 成都 武侯祠30元 杜甫草堂30元 望江公园2元 青羊宫5元 动物园8元 永陵10元 文殊院2元 博物馆10元 青城山门票60元 索道50元+8元 都江堰60元 西岭雪山前山门票20元 后山门票30--80元 上山索道60元(往返) 龙池进山门票30元 上山车20元 索道36元 乐山大佛40元 游江30元 三苏祠30元 夹江千佛岩5元 峨眉山门票120元 金顶索道70元(往返) 万年寺索道60元(往返) 报国寺8元 万年寺10元 华藏寺10元 伏虎寺10元 上山车60元\\\/座(往返) 九寨沟门票145元(3-11月) 环保车90元 黄龙110+3元 牟尼沟70+3元 叠溪地震湖5元 红军纪念碑8元 神仙池398元(含观光车、电瓶车、导游、一顿午餐) 海螺沟门票80元 索道150元(往返) 观光车60元 康定木格措38元 泸定铁索桥10元 温泉费65元 木格措游湖20元 稻城亚丁 景区费128元 骑马费:大门至络绒牛场往返140元 四姑娘山 旺季 (4\\\/1-11\\\/30) 长坪沟70元(骑马费50-150元,观光车40元) 双桥沟80元(加观光车80元) 海子沟60元(骑马费50-150元) 淡季 (12\\\/1-3\\\/30) 长坪沟50元(骑马费50-150元,观光车20元) 双桥沟50元(加观光车60元) 海子沟60元(骑马费50-150元) 卧龙 大熊猫馆30元 小熊猫馆5元 英雄沟25元 自贡 恐龙博物馆30元 盐业博物馆10元 古盐井10元 桫椤谷37元 荣县大佛8元 富顺文庙2元 蜀南竹海 门票68元 索道30元 划船15\\\/小时 夕佳山民俗博物棺10元 剑门蜀道沿线 德阳艺术墙5元 庞统祠墓5元 绵阳富乐山5元 梓潼七曲山大庙20元 剑门蜀道沿线 翠云廊公园15元 广元皇泽寺15元 千佛崖10元 朝天峡栈道(含船票)10元 剑门蜀道沿线 剑门关35元(索道50元) 阆中古城:元(但古城中有很多建筑却需要另收门票3-6元不等) 阆中张飞庙15元 广汉三星堆50元 江油 窦团山26元+索道20元 白龙宫28元 佛爷洞15元 李白纪念馆5元 重庆三峡沿线 白公馆5元 渣滓洞5元 大礼堂5元 丰都60元 张飞庙15元 小三峡150元 岳阳楼35元 黄鹤楼50元 归元寺15元 古琴台5 西昌地区 卫星基地56元 灵山5元 邛海5元 泸山2元 奴隶博物馆10元 彝海5元 米亚罗 米亚罗30元 桃坪寨25元 古尔沟温泉50元 雅安 野生动物园70元 风景区30元 宝兴熊猫馆10元 升降电梯10元\\\/次(单程) 瓦屋山 门票50元 上山车20元 索道50元 宜宾 翠屏公园2元 流杯池2元 珙县悬棺20元 兴文石林30元 广安小平故居:30元 若有出入请以景区价格为准
行程安排:成都-松潘-九寨-黄龙-汶川-四姑娘山-都江堰-成都 D1: 成都-松潘(大概花费:交通94+食宿80+其它46=220) 成都汇合,自成都新南门汽车站乘大巴经都江堰、文川县、茂县、松潘约8小时左右抵达。
每天早8:00有班车,票价94元(含2元保险)。
西门客站有去九寨的日班车和夜班卧铺车。
建议走都江堰一线,路上风景较好,绵阳一线稍逊。
到达松潘后,落实住宿及来往九寨,黄龙,牟尼沟的交通问题。
D2: 松潘-九寨(大概花费:交通110+食宿60+其它150=320) 早上乘车去九寨,每天7:00\\\/13:30有两班松潘-九寨沟的班车,票价20元\\\/人(对游客票价会高),可选择住县城或者沟内。
购买门票145元+90元(环保大巴),学生、教师、华侨及持护照的国际友人优惠30元。
建议:进沟走栈道经盆景滩、芦苇海、火花海、卧龙海安顿好住处后,在树正寨乘环保大巴
有太阳的时候,赶紧游熊猫海,五花海,还有树正群海。
D3:九寨-松潘 (大概花费:交通120+食宿80+其它50=250) 购买二次进沟门票40元,90元(环保大巴,可用第一天的逃票或者徒步),视情况决定是否去神仙池(额外1天)牟尼沟(额外1天)。
晚上离开九寨(九寨-松潘7人坐面包包车180元,我们6人每人才30!),夜宿松潘。
从九寨沟沟口到神仙池有许多包车,要用4小时,回来可走危险的新路,只1小时。
有人说神仙池集九寨沟和黄龙的美于一体;扎嘎瀑布门票RMB30,从扎嘎瀑布的停车场走到瀑布底大约需15分钟。
瀑布高有70多米,很壮观。
玩个来回到停车场共用了1小时10分。
牟尼沟,特点是绿色的海子,头道海、二道海、天鹅海、树花海等,尤以二道海绿的可爱,树花海中开满了水中花,到沟的尽头犀牛鼻,用1小时。
牟尼沟相当美,目前景点主要是二道海和扎嘎瀑布,一定要去。
可从松潘县城包车前往,奥拓一天120可拿下,但要视你的运气与砍价能力。
两个景点的门票都是30元,无学生票,早上早点出发,可从容游览。
二道海融合了九寨的水与黄龙的池,又无后两者之嘈杂,是个绝好去处。
不过小心栈道路滑,我就摔了两跌,一定引以为戒。
扎嘎瀑布落差达100多米。
夜宿松潘。
D4:松潘-黄龙-汶川 (大概花费:交通60+食宿80+其它140=280) 从松潘搭车去黄龙,游览3-4小时,夜宿汶川。
黄龙门票110+3=113元,学生票83元。
D5: 汶川-四姑娘山-都江堰(大概花费:交通60+食宿80+其它40=180) 从汶川搭车前往映秀,然后去日隆镇四姑娘山(需要早起)。
(汶川-都江堰汶川全天不到半小时就有到都江堰和成都的车.可以买到映秀停的车,票价
【第8句】:5元,但车较少.也可以买到都江堰(
【第16句】:5元),在映秀让司机停车后下。
汶川-映秀长途汽车最快1个小时到,映秀11点左右前有成都\\\/都江堰-小金和丹巴的过路车。
)都江堰至四姑娘山车费40元,夜宿日隆镇(强烈推荐金珠宾馆,就在海子沟口,这是我在整个四川行程中住得最好的一家,条件相当好的标准间开价80,能谈到60,我甚至50元就拿下了)。
或者回到都江堰,游览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门票60元,夜宿都江堰,次日凌晨乘车前往日隆镇(额外一天)。
D6: (大概花费:交通50+食宿80+其它50=180) 日隆 交通:到双桥沟要坐15-20分钟的车,一般10元\\\/人。
也可包小面包,30-40元\\\/单程。
长坪沟进到租马的地方也要坐车,大约10分钟路程,10元\\\/人,包车30就可。
登山运输工具由日隆乡长坪村提供,1人需要3匹马,每匹马40元\\\/天,马夫20元\\\/天,高山向导费用50-60元\\\/天。
在日隆,如果包车去猫鼻梁看四姑娘山,来回大约50元。
日隆包车到成都大约450-500元,到映秀一般300元左右。
游览海子沟,早上出发,晚上返回。
海子沟门票30元,租马旺季200元\\\/人。
去四姑娘山登大峰(即大姑娘山)的人相当多,现在管理较严,必须住管理处的帐篷,如果自已在营地搭建,据闻是20元一平米占地费。
据当地向导讲,体力好者,从一号营地出发,两小时即可登顶,一小时可下撤。
体力不好者,可骑马至一号营地。
(额外一天) 我当天下午就租车去双桥沟,双桥沟最长,有土路,可行车,半天来回;我跟司机谈的价是140元(门票40元,车费算100元,司机叫蒋元富,他没买门票,0837-2796500),有雪山老屋、牛棚子等可吃住,鲜牦牛奶很好喝1;8:00我要去猫鼻梁又花了30元,等到7:30才回来; D7:四姑娘-返回成都(大概花费:交通50+食宿80+其它30=160) 从日隆返回成都,四姑娘山至成都车费60元。
车程6小时,日隆-成都 45元\\\/人。
早上从小金总共有4班车到成都,每隔几分钟发一班车,因此必须在8点前就在宾馆门口等(最好7点半,就坐在卖车票的小店里)。
最晚的那班大约8:30左右经过。
否则只能等11点左右丹巴发来的过路车了。
四川省旅游景点跪求
四川省主要景点和门票 成都 武侯祠60元 杜甫草堂60元 望江公园10元 青羊宫5元 永陵10元 文殊院5元 博物馆10元 青城山 门票90元 索道41元+6元 都江堰90元 西岭雪山 前山门票20元 后山门票60元(周未80元) 交通车10元(往返) 龙池 进山门票30元 上山车20元 索道20元 乐山 大佛40元 游江30元 三苏祠45元 夹江千佛岩30元 峨眉山 门票80元 金顶索道70元 万年寺索道50元 报国寺8元 万年寺10元 华藏寺10元 伏虎寺10元 全山上山车65元 九寨沟 黄龙 旺季 (4\\\/1-11\\\/30) 九寨:门票220元 黄龙:门票200元 环保车90元 地震湖5元 淡季 (12\\\/1-3\\\/30) 九寨:门票80元 黄龙:门票60元 环保车70元 红军纪念碑8元 牟尼沟70元 海螺沟 门票70元 观光车60元 康定木格措38元 泸定铁索桥10元 温泉费65元 木格措游湖20元 四姑 娘山 旺季 (1\\\/4-30\\\/11) 双桥沟80元 长坪沟70元 海子沟60元 观光车60元 淡季 (1\\\/12-31\\\/3) 双桥沟50元 长坪沟50元 海子沟40元 卧龙 进山费15元 大熊猫馆30元 小熊猫馆5元 英雄沟25元 自贡 恐龙博物馆40元 盐业博物馆10元 古盐井10元 桫椤谷37元 荣县大佛8元 富顺文庙2元 蜀南竹海 门票68元 索道30元 划船15\\\/小时 夕佳山民俗博物棺10元 宜宾 翠屏公园2元 流杯池2元 珙县悬棺20元 兴文石林50元 绵阳沿线 门票53元 江油 窦团山26元+索道20元 白龙宫28元 佛爷洞15元 李白纪念馆5元 三峡沿线 白公馆5元 渣滓洞5元 大礼堂5元 丰都50元 张飞庙15元 小三峡100元 岳阳楼35元 黄鹤楼30元 归元寺4元 西昌地区 基地56元 灵山5元 邛海5元 泸山2元 奴隶博物馆10元 彝海5元 米亚罗 米亚罗30元 桃坪寨20元 古尔沟温泉20元 雅安 野生动物园70元 风景区30元 宝兴熊猫馆10元 升降电梯10元\\\/次(单程) 瓦屋山 门票50元 上山车20元 索道50元
苏轼的故乡在哪里
三苏落在眉城西南隅纱毂行。
红墙环抱,园内参天,满眼碧翠竹摇曳,绿水萦绕其间,形成三分水三分竹的特色,别具四川园林俊逸秀雅的风格。
苏东坡曾说:“家有五亩之宅。
”如今这五亩之宅已扩大了些,960多年前苏轼就是在这故宅里诞生。
女导游给我们讲道:“如今这三苏祠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原苏家故居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当时只有大殿、启贤堂和木假山堂三部分,于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又模拟重建,并扩建了抱月亭、祠堂大门等,三苏祠才初具规模……”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555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