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清流天芳悦潭导游词
樵岭前溶洞的导游讲解词
我喜欢九龙公园的一草一木,那里让人痴迷,让人流连忘返来到大门口,一块巨大的石头映入眼帘,据说这块大石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
看!上面还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九龙公园。
巨石后耸立着九根高大雄伟的石柱,石柱上围绕着姿态不一的九条龙,有的张牙舞爪,有的高高的绕着龙柱。
有的嘴吐晶花,有的仰望长空,正在和云彩说悄悄话呢
好像在说:“看我多了不起。
”九龙湖中有九条龙头,龙头嘴巴喷出的水珠足有三层楼高。
我们来到湖中央的大桥上,站在桥上向下看,一群大白鹅在湖里游来游去。
我们沿着路边的十二生肖雕像往前走,来到了九龙崖,上头有假山、瀑布、亭台楼阁,精致极了。
鸟儿站在枝头唱着欢歌,那歌声动听极了。
这就是美丽的仙境—九龙公园,它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我爱你。
石桅岩导游介绍词
位于鹤盛乡下岙村的峡谷中,为一块高306米的浅红色巨石,岩顶如并蒂莲蕾,比肩而耸,形似船桅,故名石桅岩。
石桅岩擎天拔地,有“浙南天柱”之誉。
它三面环溪,南面山脚下有一深潭,潭两岸悬崖黝黑如铁。
乘竹筏溯流而西,眼看到了绝境,倏然间,舟筏捌一弯,钻进一条三米宽左右的岩缝,岩缝峭壁上置一钢梯,攀登其上,入“水仙洞”,洞中有壁泉,飞珠抛玉,洞旁怪石嶙峋,乔松排青。
以洞作窗,对面峰峦陡立,峥嵘险峻,高低不同的两座独立石峰,中嵌一石,如麒麟送子,昂首向天。
溪边修有栈道,沿溪而上,溪流蜿蜒至石桅岩脚,变化多端,给人回味无穷。
石桅岩四围有九座奇峰环拱,山势险峻,惟北边有大片草坪,绿茵如毡。
南面宽广平静的溪流上有70多米长的石碇步。
东面有一岩突兀,谓“人头岩”,似樵夫凝眸远眺。
本景区“雄”、“奇”、“险”、“秀”、“幽”、“奥”诸字皆备。
主要景群有:小三峡、石桅岩、下岙水库游乐区三处,长约8公里的小三峡集峭壁危岩、奇峰险陕、急流深潭、沙滩草地于一体,景色清幽迷人。
石桅岩在溪谷中拔地而起,其造型独特,姿态雄奇。
在渡头至小三峡途中的上埠村一带还有红岩、观音峰、青蛙石以及“石林拱翠”等景点。
此外还有梅坦村东面的百丈岩和东北的陶姑洞。
石桅岩在鹤盛乡下岙村北约500米处的峡谷中,有一巨峰,擎天拔地,因形似船桅,故名石桅岩,其相对高度306米,通体皆石,呈浅红色,岩顶如并蒂莲蕾,比肩而耸。
此岩有“浙南天柱”之誉。
石桅岩周围环拱着九座高度在100--200米之间的峰峦,它们高低不等,形态各异,如群星托月般,簇拥着这“天之骄子”。
石桅岩三面环溪,陡坡松枝展翠,藤萝障翳,时有猴群出没。
石桅岩南面脚下有一深潭,乘竹筏溯流而西,潭两岸是黝黑如铁的悬崖。
眼看到了绝境,倏然间,舟筏捌一弯,钻进一条三米宽左右的岩缝,岩缝峭壁上置一钢梯,攀登其上,入一石洞,名“水仙洞”,洞高8米,宽6米,深10米,洞中有壁泉,飞珠抛玉,洞口一野树,倚壁而生,苍枝瘦干向内欹偃,似天然盆景,洞旁怪石嶙峋,乔松排青。
以洞作窗,对面峰峦陡立,峥嵘险峻,高低不同的两座独立石峰,中嵌一石,如麒麟送子,昂首向天,清流环石桅岩脚近300度迂回流淌,溪边修有栈道,沿溪而上,溪流似绿宝石镶嵌的腰带,盘旋石桅岩脚,时宽,时窄,时缓,时急。
景色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给人回味无穷。
石桅岩北边有大片草坪,绿茵如毡。
石桅岩南面宽广平静的溪流上有70多米长的石碇步。
夕阳西下时,雄伟的石桅岩倒映在碧水中,牧童赶着黄牛,哼着小曲,对岸下岙村上空炊烟袅袅,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图景。
石桅岩四围山势险峻,清晨,云雾如潮,淹没群山,唯石桅岩峰顶在云雾之上,如航船上的桅杆。
石桅岩东面有一岩突兀,谓“人头岩”,似樵夫正在凝眸远眺,悉心为其护航。
你自己整理以上
作文:以导游的身份介绍黄果树瀑布
我喜欢九龙公园的一草一木,那里让人痴迷,让人流连忘返来到大门口,一块巨大的石头映入眼帘,据说这块大石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
看!上面还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九龙公园。
巨石后耸立着九根高大雄伟的石柱,石柱上围绕着姿态不一的九条龙,有的张牙舞爪,有的高高的绕着龙柱。
有的嘴吐晶花,有的仰望长空,正在和云彩说悄悄话呢
好像在说:“看我多了不起。
”九龙湖中有九条龙头,龙头嘴巴喷出的水珠足有三层楼高。
我们来到湖中央的大桥上,站在桥上向下看,一群大白鹅在湖里游来游去。
我们沿着路边的十二生肖雕像往前走,来到了九龙崖,上头有假山、瀑布、亭台楼阁,精致极了。
鸟儿站在枝头唱着欢歌,那歌声动听极了。
这就是美丽的仙境—九龙公园,它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我爱你。
北海公园其中名景的由来或说道
例如五龙亭
凤凰山历史悠久,景色旖旎、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之一。
凤凰山是融自然美、人文美于一体,交织成一幅天然绝纱、和谐壮观的中国山水画卷。
特点集“雄”、“险”、“幽”、“奇”、“秀”于一身。
凡天下名山大川,各有其特点,而凤凰山容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幽静;黄山之奇特;峨嵋之秀美于一体。
凤凰山属,面积2
【第16句】:875平方公里,最高峰 “攒云峰”海拔八百三十六点四米。
相传,凤凰山八大美景的闻名,始于晋代,游人登临览胜形成名山,修筑庙宇,成为焚烧香火之地,是兴盛于明清时代文人墨客大石崖上题词镌刻,使凤凰山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炉,成为世人瞩目的十大美景。
凤凰山融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山之秀美。
可谓引游人观赏入胜,游人进山一游便展现“壑岩丹青千尺画,海云仙阁一溪诗”的胜境。
答谢中书书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的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流水为动二是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一说:‘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为静,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为动。
一说:‘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为静, ‘清流见底,五色交辉。
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为动。
把惠州西湖景点按顺序介绍,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解说词。
要按顺序呀
自然地理湖:1.五湖:丰湖,平湖,菱湖,鳄湖,南湖2.其他湖:红花湖、金山湖、小鳄湖山:西山、孤山(狮山)、丰山(丰山公园)、太保山、紫薇山、古榕山、螺山、小架榜山(又称小高榜山)、飞鹅岭(飞鹅览胜)、游龙山(游龙剑气)、大小石壁、石芽山、准提阁山、白毛窝、托盆岭、布岭头山川、小溪:横槎、天螺、水帘川、榜山溪、桃花溪岛、洲: 鳄鱼岛、绿茵洲、披云岛(西新避暑)、点翠洲(留丹点翠)、学子洲、百花洲(花洲话雨)、枇杷洲、芳华洲(芳华秋绝)、荔浦(荔浦风清)、琵琶岛湾:明月湾建筑桥:1.六桥:西新桥、拱北桥、明圣桥、圆通桥、迎仙桥、烟霞桥2.其他桥:九曲桥、堰龙桥、观榜桥、紫薇桥、枇杷桥堤:苏堤(苏堤玩月)、陈公堤水榭:红棉水榭(红棉春醉)、微波榭、荷花榭、落霞榭、西湖画舫亭:荷花亭(江孝子亭)、留丹亭(留丹点翠)、六如亭、枇杷亭、湖心亭、仲元亭(邓铿)、览胜亭(飞鹅览胜)、过帆亭、鸳鸯亭园林: 泗州塔(玉塔微澜)南苑(南苑绿絮)(见南苑公园)、丰渚园、今是园、李氏山园、东坡园、百鹤含书、桃花源、高榜园、红花湖水上乐园其他建筑:元妙观、逍遥堂、准提阁(准提远眺)、泗州塔(玉塔微澜)、丰湖书院、湖上五先生祠、阅湖山庄、挂榜阁、望湖楼、烟渚新亭、祥云塔、民国雕堡群、西湖宾馆、西湖大酒店、惠州宾馆牌楼、门:平湖门(牌楼)、南湖门、菱湖门名人墓:朝云墓、陈炯明墓、杨坤如墓、陈九成墓、江逢辰墓、东江烈纪念碑编辑本段景观西湖景区自然布局甚佳,宋代《惠州府志》已有五湖六桥八景的记实,五湖是指形成西湖的五个相连的湖泊,即“菱湖、鳄湖、平湖、丰湖、南湖”,六桥指“烟霞桥、拱北桥、西新桥、明圣桥、园通桥、迎仙桥”等六座桥梁;八景指“水帘飞瀑、半径樵归、野寺岚烟、荔蒲风清、桃园日暖、鹤峰返照、雁塔斜晖、丰湖渔唱”八处景观。
清代《西湖纪胜》又增加了六景,合十四景;一九四七年张友仁先生编著的《惠州西湖志》又列举出十八景之多。
上列景观经数百年的历史演变,有些已随时代前进而湮没,有些刚因人事活动而改观。
惠州西湖幽深曲折,淡雅秀邃,水明如练,山曲若环;春风逸荡,夏景流芳,秋艳洲渚,冬林染翠,四时之景各有其妙。
日出听天籁齐鸣,日暮观雁塔斜晖;丽日晴和则万象开朗,雾雨迷蒙则冷烟湿翠;风飒飒而飘襟,露零零而浸肤,人游于湖上,月圆于水天,可谓一步一景,步移景变,景色万千。
西湖景区其特色是山川透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
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景城妙在天成,与杭州西湖相比,清朝雍正初年惠州知府吴骞有《诗西湖》诗云:“西湖西子比相当,浓抹杭州惠淡妆,惠是苎萝里质,杭教歌舞帽君王”。
故有杭州西湖为“吴宫之西子”,惠州西湖享有“苎萝村之西子”美誉。
1993年12月,西湖风景区成为全国评选的六个“环境卫生达标风景名胜区”之一。
与杭州西湖相比,清朝雍正初年惠州知府吴骞有《诗西湖》诗云:“西湖西子比相当,浓抹杭州惠淡妆,惠是苎萝里质,杭教歌舞帽君王”。
故有杭州西湖为“吴宫之西子”,惠州西湖享有“苎萝村之西子”美誉。
目前,惠州西湖的景观称为“五湖六桥十八景”,五湖和六桥都没有变,十八景则为“飞鹅览胜、丰山浩气、水帘飞瀑、平湖秋月、玉塔微澜、红棉春醉、西新避暑、花洲话雨、花港观鱼、芳华秋艳、苏堤玩月、连理红棉、孤山苏迹、南苑绿絮、烟霞柳浪、留丹点翠、象岭云飞、鹤鹭祥舞”十八处景观。
[1]五湖五湖指:平湖、丰湖、南湖、菱湖、鳄湖;相传五湖的形成与七仙女中的五姐有关。
一日,五姐镜前梳妆,见韶容已老,情无所托,伤感万分,泪洒如雨,失手将梳妆镜跌落凡间。
这梳妆镜恰好掉在惠州,一摔五瓣,成为五湖,如雨泪水瞬间注满五湖。
至今已是“五湖秀水五面镜,面面妆镜藏青山。
”①平湖位于西湖的北部。
北有拱北桥与东江相通;南有苏堤为平、丰两湖之界;西至孤山、准提阁;西北至桃花溪,东与城区相连。
湖区周长约
【第3句】:6公里,面积约
【第1句】:06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0.57平方公里。
全区群山环碧,林木青葱,水色山光,渚台亭榭,交辉相映,景色天然。
清陈恭尹《西湖歌》曰:“惠州城西数百峰,峰峰水上生芙蓉。
西湖之水曲若环,扁舟一支何时还。
”②丰湖是北宋时期对惠州西湖的泛称,后来的丰湖是指形成五湖后,在平湖以南,南湖以北的水域及其有关山地界域而言。
总面积为0.9平方公里,湖水面积0.29平方公里。
湖西缘叫小黄塘,湖中有北宋陈称创建的陈公堤、明圣桥横卧于其间并与城区相连;湖东缘与城区相望,湖边有数里深宅大院,开门见湖;南与南湖圆通桥相界,北与苏堤相隔。
③鳄湖位于平湖西北,东至烟霞堤,西至新村观榜桥,南至凤山,北至白鹤含书,面积约0.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0.14平方公里。
它包括小新村岭、紫薇山、凤山等,湖区虽小,但湖山交错幽森,湖边林木苍郁,十分幽静。
④南湖过去面积很大,与丰湖相通,面积约
【第1句】:15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约0.67平方公里。
南湖自古以来山丘、洲渚交错,湖湾深幽曲折,犹如四通八达的水乡,环境优美。
现湖区北到圆通桥,南到市一中一带,东枕长寿路、西衔飞鹅岭,面积约0.37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0.17平方公里。
⑤菱湖位于平湖北,面积约0.6平方公里,湖水面积约0.26平方公里。
西湖的最大水源——横槎溪,由半径、游塘经游龙山西北注入菱湖。
游人泛舟溯湖而上,弯环曲折,可至杜田、半径。
明代叶维阳有诗赞曰:“横槎一望白云间,曲曲清流曲曲山,纵目长塘悬怪石,快心半径泻澄湾。
鹤田拂翠苗初熟,渔艇高歌钓自闲,千顷浮光从此发,扁舟引胜不知还。
”但昔日的菱湖曾被肢解为一块块的菜田和鱼塘,1991年,政府重新恢复菱湖,经过几年建设,湖区景观轮廓已基本形成。
六桥六桥指:拱北桥、西新桥、明胜桥、圆通桥、迎仙桥、烟霞桥①拱北桥。
俗称五眼桥,位于平湖北,是六桥中的第二桥。
宋惠州太守陈称围湖筑堤时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既是惠州千年官道的桥梁,又是西湖泄洪东江的通道。
1925年东征时,黄埔军校师生经此桥攻打惠州北门。
现桥头建有黄埔军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
②西新桥。
位于苏堤中段,为六桥中的第一桥。
修筑苏堤时建,原为木质结构,桥上架飞阁九间。
相传修建苏堤至此,每日所填之土,次日便不见。
原来此地是湖怪居所,后经逍遥堂何道长指点,用七七四十九根石盐木,围住湖怪,并在石盐木上架木成桥,才把苏堤修成。
今桥重修于1983年,全桥用花岗岩石砌成,桥呈弧形,5个桥洞大小不一,游艇经此,可往来于平湖与丰湖间。
③明胜桥。
明胜桥又称黄塘桥,在陈公堤中,为惠州西湖著名六桥中第五桥。
在北宋陈偁太守筑堤时同建,当时为石门木桥,明改为石桥,民国又将桥孔改高可通游艇。
解放后政府两次修建。
现在上可通车,下可通船。
④圆通桥。
圆通桥是西湖著名六桥之一,明正德中惠州知府甘公亮始建。
往桥北望,堤桥如带,亭榭掩映,洲渚纵横。
西湖中的南湖与丰湖以此为界域。
历代几经废兴。
新中国成立后,于1969年和1983年两次修建。
现除原旧桥外,在东侧湖面上新建一桥,与旧桥合为圆通双桥。
⑤迎仙桥。
位于平湖西北,始建于宋代,为六桥中的第四桥。
经此,平湖连通市区下角。
相传,平湖芳华洲逍遥堂的道长,经此桥到元妙观迎请八仙,心遂愿成,故名迎仙桥。
烟霞桥⑥烟霞桥。
烟霞桥惠州西湖六桥之一,位于烟霞堤坝北段,连通平湖、鳄湖。
据史志载,桥始修于明丙寅年(1626年),后累重修。
而张萱的“钟声已过断桥西”,实则桥始终未完固。
近代乡贤张友仁增修桥台宽六尺,而桥未改建。
八十年代重修,用青石雕刻砌成,刻工极为精美,不失为一座独立的艺术精品,放在西湖之中。
此间山水郁郁苍苍,在在壮观。
在荷花亭处观望,若遇云雾弥空,霞烟漫没堤桥,则恍闻钟梵随风。
偶见白鹭横飞,真有“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意。
泛舟穿过桥拱,则豁然开朗。
见鳄湖堤上,华灯初上,车水马龙,水映楼台,灯光闪闪,热闹非凡。
一静一闹,那又是别有一番情趣。
十八景十八景指:飞鹅览胜、丰山浩气、水帘飞瀑、平湖秋月、玉塔微澜、红棉春醉、西新避暑、花洲话雨、花港观鱼、芳华秋艳、苏堤玩月、连理红棉、孤山苏迹、南苑绿絮、烟霞柳浪、留丹点翠、象岭云飞、鹤鹭祥舞。
这些景点品题精趣、与现实较为接近,更为淅外人士和国内游客所赞誉。
①飞鹅览胜。
指登上飞鹅岭饱览西湖之胜景。
飞鹅岭因山势如鹅张翼而得名,地处丰湖南湖之间,过去是控制惠州城的兵家必争之地。
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军炮兵阵地曾设在此。
山上林木苍郁,风景宜人。
旧时民间春游踏青,重阳登高,多携酒于此鸟瞰全城,饱揽湖光山色。
建国后人民政府加强山头绿化,修环山道路,建览胜亭、山顶广场、国民革命军东征遗址,立东征军战士群雕,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更具纪念和教育意义。
②丰山浩气。
丰山是西湖名山,它横亘菱、鳄两湖。
古时山门人口处有一面牌坊,上刻“万山第一”四个大字,据说是苏东坡所书,可惜山门已毁,石刻湮没遗失。
近年,地方政府在西湖丰山建设革命烈士陵园。
十数幅浮雕和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风貌。
屹立在丰山之巅的“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是聂荣臻元帅手书。
惠阳地委撰写了碑文。
广场两旁翠柏苍松,绿草如茵,布局庄严肃穆,令人起敬。
清晨红日东升,溢彩流光洒落在纪念碑上,景色瑰丽非常。
丰山陵园将英雄业绩载入千秋史册,浩气长存,与湖生辉。
③水帘飞瀑。
西湖古八景之一,1993年市政府在建设红花湖景区时复建,位于红花湖入口公园内。
“水帘飞瀑”重现了西湖古景的风貌,只见峰峦叠翠,峭壁流泉,飞瀑掩映水帘洞、洗心台;水花飞溅如云雾,如冰柱;注潭激石,声如钟鼓,令人尘积涤尽,心骨冷然,“所谓劈青山,走白虹,以水石相喧,为耳目共赏”。
国内西湖数十个,唯独惠州西湖有此瀑布,定是大自然偏爱这一方水土和这里的人民,才给予如此特殊的惠赐。
④平湖秋月。
明月湾景点又称“平湖秋月”。
在平湖东、五四路口湖畔,北宋治平年间惠州太守陈称所筑,因地处湖滨“纡回十丈,弯环如月”,故曰其名。
张友仁《西湖志》称:“清末湖边有水楼数十座,饮宴称盛,画舫游艇,均入画图”。
1959年为改善市区交通,明月湾的东部被筑环城西路所用,留湖边部分建明月湾茶厅。
“文革”中建“惠州大厦”,1991年,政府拨资600万元,拆迁“惠州大厦”,重建现明月湾景点。
⑤玉塔微澜。
进入惠州西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泗洲塔了。
泗洲塔始建于唐代中宗年间。
宋朝,苏东坡谪居惠州时,称此塔为大圣塔,又称玉塔。
当明月升起,凉风拂湖逐波而过,湖光灿闪,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倒影入湖晃晃游,诱得坡仙颂出: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佳句,构成西湖游客赞不绝口的玉塔微澜一景。
不知若个丹青手,能写微澜玉塔图。
夕阳西下,倒景入湖塔影长,湖光袅袅动斜阳,亦称此景为雁塔斜晖。
明代嘉靖四十三年(公元一五六四年)塔毁,明万历初改筑为亭,万历四十六年(公元一六一八年)又重建为塔,至今历时三百余年。
清光绪初,塔顶为雷火劈毁一角,后屡经修葺。
现在,西山上绿树成荫,亭廊排映,景色秀丽,登塔眺望,惠州全景尽收眼底。
⑥红棉春醉。
指的是明月湾前的小岛。
古有湖光亭,因形如船,故称“船亭”。
岛上红棉苍劲,前人有云水空蒙草树妍,湖山幽赏晚晴天,绕亭花放红于火,万绿丛中看木棉。
的诗咏相赞。
现建有红棉水榭和明月湾建筑组群巧妙地联为一体,有数株霜树缀木棉,水榭装成似画船,豪饮将军宴清客,此间风月不论钱的绝句品评。
⑦西新避暑。
西新避暑即今惠州宾馆。
为丰湖东北角的披云岛和浮碧洲两个小岛组成。
宋时,有东坡飞阁,久废。
明代万历年间,建有西新园,内有留书楼、浩然亭、放生池等,清《西湖纪行》诗云:“堤边修竹间垂柳扬,嫩绿繁荫夏景芳;飞阁窗开无暑到,蝉声唤起满湖凉。
”“夏日苦炎暑,泛舟乘好风。
西新清且胜,宛若憩瀛蓬。
”“西新避暑”因而得名。
今不岛林木环抱,一片绿茵,楼、榭、轩、阁点缀其间,隐于绿丛,浮于水际,给西新避暑胜景赋予时代气息。
⑧花洲话雨。
百花洲,古称花墩,旧有落霞榭,有四面湖山抹落霞的诗句。
这里分莳繁卉,香风半湖。
清代诗人宋湘有《花洲曲》,翰林梁鼎芬的花墩花放白青红,蝴蝶双双扑晓风的隽永诗句正出于此。
忽惊豪雨来天外,洒向平湖万斛珠,每当雨时,在此观景,骊光最佳,故有花洲话雨之景誉。
今百花洲建有盆景园,在落霞榭旧址处辟有刘仑画阁,花卉盆景增辉,使百花洲更加绚丽多姿。
⑨花港观鱼。
丰渚在平湖西面,古建有丰渚亭,早倾圮。
近代,为纪念邑人名士江逢辰,筑“江孝子亭”后改建“孤桐馆”。
沿渚遍莳荷花,仲夏酷暑,荷花盛开,香远溢清,遂称“荷花亭”。
现在所看到的琉璃碧瓦,飞檐翘角酷似荷花的亭宇是一九七八年重建的荷花亭。
现在丰渚内有“小榭回廊依曲岸”的观荷榭、赏鱼轩,有“迎春桃李意芬芳”的桃花溪,有“万竿绿影参天”的竹径景观。
坐在湖边听那湖浪涛音,远眺湖光山色,别有一番情趣。
这里繁花婀娜,香风半湖,鱼戏鸟鸣,故有“花港观鱼”之称。
⑩芳华秋艳。
芳华洲为平湖北面一个小岛,原来四面环水,现地貌变迁,北面与陆地相连。
北宋时,洲上有逍遥堂,州守赵汝驭为之题额。
苏东坡经常来芳华洲寻幽访友,过逍遥堂问疾何道士,有“问疾来三士,浇愁有半瓶”“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的诗句。
后来,逍遥堂荒废了。
惠州镇守使刘达庆在逍遥堂旧址筑芳华亭,后又倾圮。
今洲上重建逍遥堂,南有贴水长桥与点翠洲相连,北有迎仙桥介连元妙观之间,还有一座园林别墅式的西湖宾馆,隐现于茂林修竹之中,颇具幽趣。
深秋时节,洲上一群群挺拔的池杉和水杉在万绿丛中脱颖而出,象火焰似朝霞和金碧辉煌的亭、檄相映争辉。
“一段芳华描不就”,欲将黛色写金秋。
” ⑾苏堤玩月。
从惠州的闹市区平湖门前往孤山,有一条宽阔的石堤,名曰苏堤。
此堤始建于宋绍圣三年(公元一○九六年),由苏东坡资助栖禅寺僧人希固所筑。
堤上有桥,名曰“西新桥”,后人称为“苏公桥”,又名“丰乐桥”。
清雍正初,知府吴骞,以堤亘于湖之旷,处天心,月到空明,身入冰壶,水面金波璀璨,景同瑶岛,水天一色,上下寒光,有诗云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苏堤千顷边,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圆。
遂称“苏堤玩月”。
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修建,砌石加宽,提高孔位,可通游艇。
堤边广种相思、垂柳,春游踏青,秋凉玩月,景色宜人。
⑿连理红棉。
得益于烟霞桥畔不染世尘的水土的抚养,烟霞桥头悄然生长出一对卓而不群的连理红棉,当人们发现他们时,他们的爱情已经成熟;继承了苏东坡和王朝云永留西湖的不老主题,演绎着新时代的爱情故事。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两句诗,道出了天下有情人的共同心愿,也使人们对连理枝情有独钟。
连理枝是人间吉祥的征兆,象征着夫妻恩爱,天长地久,永结同心。
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区,名山大川里,虽偶有连理枝,但连理红棉却绝无仅有,这两株红棉并肩连枝,恰如夫妻爱侣牵手同行,形象生动逼真,实属罕见。
高大威武、号称英雄的红棉树都如此多情,向往人间美好的感情生活,定是生于彼西湖、葬于此西湖的王朝云在天之灵有知,以其忠贞不渝而感天动地,并护佑着西子湖畔一代又一代人纯真的爱情。
⒀孤山苏迹。
孤山是西山湖东之小山,因四面环水,俨然杭州西湖之孤山而得称。
宋时山有栖禅寺,时人称栖禅山。
苏东坡侍妾王朝云葬于寺侧松林中,面临西子湖,遥对大圣塔,既得栖禅、圣塔之灵,以对死者之念,又不与佛寺、宝塔争高低,以护湖景之严整。
传说朝云死后不久,因佛圣显灵,五趾大仙回煞,寺僧希固筑亭盖之,名曰“六如”,以念朝云临死前诵出的“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当作“如是观”的金刚经偈句。
朝云墓、六如亭是孤山名迹,后世游者无不瞻临,)一东省文史馆馆长胡希明有诗赞曰:“死士生王论未休,西湖歌哭亦千秋。
钱塘苏小浑无迹,输与朝云葬惠州。
”近年,我们在孤山建苏东坡纪念馆,塑东坡居士像,筑碑廊,收集与苏东坡有关的历史文物一百多件,供游人赏鉴。
时人冠以“孤山苏迹”之景誉。
⒁南苑绿絮。
南苑是南湖东面的一块小陆地,紧靠南坛市区,遥对飞鹅岭。
旧时为演武场,也作过苗圃。
一九八五年浚湖时提高南苑水位,开辟为公园。
该园以植物造景为主,种有乔、灌、花木人十多个品种,共二千七百多棵,铺草皮五千多平方米,并配以莲池、石山小景,庭园迂曲,绿水索绕,花木扶疏,风生翠浪,有“南苑绿絮”之称。
最近,市政协在南苑西北面建邓演达纪念亭,塑邓演达铜像,寓革命历史人物于风景名胜之中,供人们瞻临,使湖光山色更上一层楼。
⒂烟霞柳浪。
与鳄鱼岛遥遥相对的是烟霞桥,这里是西湖又一胜景。
苏东坡滴居惠州时,曾在鳄湖开辟放生池,并修烟霞堤。
当时堤上不曾筑桥。
烟霞桥是后人在堤上加筑的,明代中期始见于记载,现在这座桥是1992年重建的。
烟霞桥是西湖六桥中的第三桥,是六桥中的美女子,飘逸秀丽,气质不凡,当年曾与永福寺一起构成西湖古八景之一“野寺岚烟”,有“世上黄尘吹不到,烟霞桥外白云封”的意境。
如今盛极一时的永福寺早已化作尘埃,唯有寺前的那棵菩提树依旧枝繁叶茂,似乎演化着著名古寺鼎盛的香火。
而烟霞桥依旧孓然独立,远离闹市,景色清幽秀丽,飘然尘埃之外,桥上可静观湖光山色,看柳色生烟,群鸟飞翔,一派诗情画意。
⒃留丹点翠。
即今点翠洲。
明代才女孔少娥在《点翠洲诗》中曰西湖西子两相俦,湖面 偏宜点翠洲,一段芳华描不就,月湾婉转似眉头,是西湖岛景一胜。
宋时,惠州太守陈称在岛上筑孤屿亭,明嘉靖年间改点翠亭,后几经兴废。
辛亥革命后,为纪念通情马鞍之役牺牲的烈士,改建为留丹亭。
后人集东坡、文山句联曰:殿阁生微凉,呼吸湖光饮山渌;天地有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九二四年,浚湖积土于亭西,增筑琵琶洲,洲上建有琵琶亭。
由于洲渚古树苍翠,亭馆红墙绿瓦,朱红圆柱,挺拔屹立,四面碧波千顷,人称留丹点翠。
现在亭榭增辉,绿树成荫,还有九曲回桥相渡,风景更加幽静宜人。
⒄象岭云飞。
西湖借景堪称一绝。
离惠州西北三十里处,有象头山,属罗浮支脉。
西湖望之,如若屏障,常有气云飘忽,象岭嵯峨,云态特异,晴空变化万状,雨过锦绣云开。
象岭云飞一景如巧夺天工,飞到岭边云不去,湖光添得数峰.⒅鹤鹭祥舞。
鹤屿为平湖中的一个小岛,岛上翠练重重,郁郁葱葱,人迹罕至,便有 白鹭、灰鹭、海鸥等多种鸟类在此筑巢。
每当日出日落,鹤鹭齐鸣,漫天飞舞,遂成一幅祥和宁静之百鸟图。
身在西湖山水中观鹤鹭祥舞,生态环境的改善令人欣喜,自然界又多了一个和平自由的小鸟天堂。
西湖景区其特色是山川透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
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景城妙在天成,与杭州西湖相比,清朝雍正初年惠州知府吴骞有《诗西湖》诗云:“西湖西子比相当,浓抹杭州惠淡妆,惠是苎萝里质,杭教歌舞帽君王”。
故有杭州西湖为“吴宫之西子”,惠州西湖享有“苎萝村之西子”美誉。
1993年12月,西湖风景区成为全国评选的六个“环境卫生达标风景名胜区”之一。
与杭州西湖相比,清朝雍正初年惠州知府吴骞有《诗西湖》诗云:“西湖西子比相当,浓抹杭州惠淡妆,惠是苎萝 里质,杭教歌舞帽君王”。
故有杭州西湖为“吴宫之西子”,惠州西湖享有“苎萝村之西子”美誉。
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从富阳至桐庐的游记
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从富阳至桐庐的游记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从富阳至桐庐的游记花了几天时间在富阳桐庐一带转了一圈归来,在大巴刚进入杭州市区的那一刻,我开始就对自己曾经幼稚的想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去别处寻找风景的想法感到万分懊悔。
江南之风景,杭州看遍就已足够。
离开了杭州来到富阳,到处都是虎视眈眈盯着你的荷包的私人景点,学生证还不能打折!!! 一路去了杭州野生动物园,富阳县上的鹳山公园,龙门古镇,桐庐的大奇山森林公园,富春江小三峡,具体见闻如下。
杭州野生动物园,门票:75元(学生票),★★★★ 分为两个部分:步行游览区、野生放养区(需要驱车前往)。
步行游览区中的动物普遍很困,也许是去得太早了(上午10点),也许是入冬了,动物们80%以上都是趴在地上晒太阳,丝毫没有要跟游客交流的意愿。
看完笼子里昏睡的动物,鹦鹉表演、大象表演、投喂猴子、环尾狐猴倒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一些。
接下来,驱车前往野生放养区,强烈建议自驾车游览,因为这样你就可以停下来和斑马、长颈鹿、驼羊等生物近距离互动。
否则,只能做动物园的游览车前往,游览车途中不停靠(现在我怀疑是工作人员嫌麻烦,懒得停),所以找不到多少兴奋点。
最后,观看动物园马戏团表演,演员很卖力,效果很不错,推荐
鹳山公园,门票:免费,★★★☆ 鹳山公园也许不能算上一个目的地,它只是富阳县上一个并不大的公园,但是临着富春江,傍着小山坡,浸染了名士郁达夫的人文之风,早晨江上被太阳一照,金光闪闪,波光粼粼,因此虽说不上有“大美”,也算是小有韵味。
龙门古镇,门票:68元(可逃票),★★ 龙门古镇。
名字听着很霸气,宣传也做得很到位:“千年古镇”,“孙权故里”,“中国最大迷魂镇”神马的等等广告词,于是我就兴冲冲地去了。
古镇有个正大门,官方票价是68块,通常可以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抄小道进入景区,我们自己随便溜达了一下就找了条小路拐进去了。
转完一圈,实在是大失所望,为那些付出68元\\\/人的游客们抱不平。
按说我看过的古镇也不少了,家乡的郭洞、俞源,还有周边的南浔、宏村,都是货真价实的古村落,然而眼前的这个龙门镇,只能算是个破落的小山村吧,周围都是新建起的现代民居,古镇部分也是新旧建筑混杂。
保存尚好的几处古宅,也就是普通的厅堂和宗祠,你想看精美的木窗,或是雕花牛腿,还是古家具
抱歉,你真的来错地方了。
去之前也在网上做过调研,但是搜到的大多是好几年前的攻略,不知道是不是近些年来被破坏得比较严重了。
大奇山森林公园,门票:50元,★★★★★ 带着失望的心情,第二天一早就急匆匆地离开了龙门赶往下一站桐庐。
到了那边简单地吃了中饭,揽了一辆小面的就向大奇山奔赴过去。
一路上那司机简直着了魔了,一听到我们要去大奇山,一个劲地想要阻止我们:“大奇山一点都不好玩的,哪有白云源好玩,就一个小山坡,连水都没有,这么贵的门票简直浪费了⋯⋯”等云云。
由于对白云源和大奇山都并不熟悉,所以我们也有点心里没底,但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没有接受司机的蛊惑。
到了入口,买票,50块一张,没有学生票⋯⋯这让我们不免觉得有些失望。
上了山,一开始地势平缓,与杭州植物园并无异同,一路沿山阶而上,慢慢地开始渐入佳境。
发现那司机根本就是胡扯,大奇山是一座以水景取胜的山,山间有一条清流自山顶飞瀑一路湍流而下,水中有巨石和游鱼。
再往上,有多处碧绿深潭,其中一处水深达十米,却清可见底,更妙的是潭底还有大尾锦鲤和青鲤,悠游自在地在水中缓慢穿梭,时而游到水面上来取食,如同悬浮在空中一般。
第一次看到这般宁静的却能如此震撼人心的景致,我在潭边呆呆地站了很久⋯⋯一路上经历了几座铁索桥,木板桥,摇摇晃晃的刺激又有趣。
历经一个多小时后行至山顶,看到了传说中的飞瀑,一条白练从石壁上纵身跃下,其声轰然。
总体来说,大奇山风光不错,此行不虚。
富春江小三峡,门票:100元,★ 最后一站,到了富春江的小三峡。
之前听说它“不是漓江,胜似漓江”,便欣欣然前往,想体验一下泛舟江上,江上连波,波上寒烟翠的感觉。
门票每人一百,依然没有学生票⋯⋯(据说那边很多的景点都是私人的,所以才不管你有没有学生证)当天早上大雾弥漫,一直到九点都没有散去,此时的我们却已经登上了一艘大游轮开始“泛舟”了。
但是由于能见度不高,无法看清楚江景全貌,一路下来不免有些兴味索然。
半个多小时候抵达严子陵钓台,下船参观。
岛上并无特别的景致,倒是有一些书法家提的石碑让我挺有兴趣的,无法细细观摩,便用相机快速地拍了下来。
期间岛上的小店店主一直用扩音喇叭宣传着自家的臭豆腐,可惜并没有人停下脚步来买单。
逛了一会便又登上大游船往龙门湾驶去,这才发现,其实早上出发的码头与严子陵钓台以及龙门湾之间,距离并不远,三者是一个环线。
所谓的龙门湾,就是一座很小的岛连着一座石桥,桥畔一座仿古的塔楼。
塔楼下面有忽悠你捐善款的假和尚,楼上几层则空空如也。
下了大游船,乘着小画舫绕小岛行驶了一圈,听导游讲了一些莫须有的典故,至此,整个小三峡之行便结束了
耗时不到两小时。
等着一大拨的团队游客离去后,我们孤独地站在石桥上,吹着冷冷的江风,江上依旧白雾弥漫,心底生出一股凄凉:这坑爹的景点
江南好,最忆是杭州。
不经历这一趟,我想我永远不会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576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