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鸟的天堂导游词60字

鸟的天堂导游词50字

“鸟的天堂”是广东省的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

在距广州市100公里外的新会县天门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历史的奇特的大榕树。

这棵树的树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为新的树干。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大榕树竟独木成林。

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

白鹤、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

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

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点,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

◆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

乘小艇从近处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

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

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时,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一说是《小鸟的天堂》),更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

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

天马河中有游艇,可供游客观鸟和游玩。

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

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

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

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

榕树的叶、根、树皮均可入药。

画眉鸟身体棕褐色,腹部灰白色,头、后颈和背部有黑色斑纹,有白色的眼圈,叫的声音很好听。

“小鸟天堂”四面环水,有一株巨大古榕树,树冠的覆盖面积达一公顷,数以千计的白的、灰的鹭鸶栖息其间。

白天,白鹭飞出觅食,夜间归来。

傍晚,灰鹭飞出,晨早归来。

鸟群悠闲自乐,见了人也不受惊。

著名作家巴金曾来此游历后写了一篇游记《鸟的天堂》,因而这棵榕树便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称——“小鸟天堂”。

相传,此树植于明代景泰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小鸟天堂位于新会城区以南10公里的天马村河中。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

这里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小鸟天堂是侨乡广东新会著名的国际级生态旅游景点,位于距城区10公里的天马村。

她以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占地达18 亩,远看像一片浮动绿洲的古独榕,堪称南国奇观。

而每天栖息在这棵美丽大树上数以万计的各种野生鹭鸟,暮出晨归,嘎嘎而鸣,翩翩起舞,更蔚为壮观。

这一自然景象出现在人口稠密区,生生不息,已延续了384年(明万历戌午年公元老派1618年始于“雀墩”),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典范,实属罕见。

历年来,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慕名而至。

“一株榕树便天堂”,一句诗概括了小鸟天堂的特点。

三百八十多年前,这里原是一个水中泥墩,一棵榕树经长期繁衍,成为覆盖面积达一公顷的“独木林”,泥墩也成为绿岛。

岛上的榕树长期栖息着数万只的十多种小鸟,尤以白鹭和灰鹭最多。

白鹭朝出晚归,灰鹭暮出晨归,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盘旋飞翔,嘎嘎而鸣,蔚为奇观,形成“独木成林古榕树、百鸟出巢、百鸟归巢”三大自然奇观。

380多年来,天马人一直用“爱树护鸟,爱护自己,爱护子孙”的祖训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用各种各样方式保护这个赖以生存的环境,使这个自然奇观完好无损地保护至今。

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游后写了散文《鸟的天堂》,“小鸟天堂”从此得名。

请为《鸟的天堂》编写一段导游词

杭湖是我国十大名胜之一,面积5.6公里。

西湖旧称武林水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站在西湖岸边,胸中顿觉朗然:满眼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水,环绕着绵延起伏的山峦。

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周围,繁花似锦,芳草如碧,曲径风荷,树影斑驳。

经过历代装点,使江湖、山林、洞壑、溪泉、春华秋实、夏荷冬雪等自然之胜与左刹、丛林及园林艺术家的雕凿融为一体。

早在南宋年间,西湖即有“十景”著名天下,它们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堤上遍种桃柳。

每当春天的黎明时刻,月落星稀,晨钟初响,悠扬悦耳。

此刻堤上垂柳低拂,晓霭迷茫;放眼晓雾中的湖光山色,耳闻百鸟和鸣的啾啾之声,使人飘飘欲仙。

断桥残雪,是神话《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相会定情的地方。

断桥是白堤与陆地相接的一座石拱桥,由于神话传说,使它家喻户晓。

断桥两旁,桃披红云,柳笼绿雾,香风送爽,波光摇翠。

待到冬末积雪末化时,这里又是观赏雪景的好地方。

三潭印月是在苏东坡治理西湖后,作为湖界而在水中立的三座小塔。

塔状如花瓶,浮漾水中。

塔面有五个距离相等的圆洞。

月明之夜,塔内点起灯火,水面上就会映出很多月亮。

其景扑朔迷离,忽兮晃兮,胜似仙境。

杭州为吴越古都,又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人物辈出,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史实和传诵千古的诗篇,与西子湖畔大量名胜古迹如在西子湖畔的岳王墓、秋谨墓等,互为印证。

另外,还有游客必往的灵隐寺、虎跑泉、六和塔等,构成以西湖为主体的30平方公里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如今的西湖正以其更加妩媚的美姿,吸引着五洲四海的宾朋游人

杭州西湖导游词

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省会昆明78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石林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这里在约3亿年前还是一片泽国,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终于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

景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

壁峰之间,翠蔓挂石,金竹挺秀,山花香溢,灵禽和鸣,一派生机盎然。

石林以其无与伦比的天造奇观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客。

石林景区以被称为“剑状喀斯特地形”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为主要特色。

景区包括西北的步哨山、中心的大石林和小石林、南面的万年灵芝和东面的李子园箐五个片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

其中的万年灵芝、李子园菁和步哨山是新开发的景点。

深、幽、险、奇是石林景区的景观特征。

进入景区内,但见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

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绝妙的画,每天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前来驻足观赏;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古往今来有无数骚人墨客为它咏叹吟哦;它又是有灵性和生命的;有双马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诗玛等无数象,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蘑菇、玉管花等。

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

整个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艺术宝库,任凭游客去观察,去发现,去自由地想象石林景区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气势大度恢弘,保护区为350平方公里,山光水色应有尽有、各具特色。

全区可分为八个旅游片区:石林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景区、芝云洞、长湖、飞龙瀑(大叠水)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月湖、奇风洞。

其中开发为游览区的是:石林风景区(中心景区)、黑松岩风景区、飞龙瀑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石林风景名胜区范围宽,石林集中。

其象生石之多,景观价值之高,举世罕见。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4年2月13日,石林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2007年5月8日,昆明市石林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石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云南省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的第三个世界遗产。

旅行指南  

【第1句】:交通:前往石林的游客,可在昆明东部客运站乘坐班线车到达石林 云南石林景观(2)(20张)(票价是25元单程),约2小时,最好在中午以前抵达石林,这样可游览得更尽兴;在昆明市有专线旅游车,往返票30元。

也可乘昆明到陆良县、罗平县等地的客车,到石林下车,票价10元;可在昆明北京路锦华饭店旁乘旅游专线车直达,往返票价30元,一般发车时间为早上8~11时,节假日则延长1小时;昆铁客运公司开通石林、陆良旅游专列,为了方便乘客,该公司在昆明火车站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每个停靠站,游客均可上车买票。

  

【第2句】:门票:从2010年4月1日起石林主景区门票175元,全程通票。

儿童票:150元   开放时间:7:30 - 18:30   

【第3句】:住宿:推荐石林宾馆,二星级,这是幢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游客可居高展望石林美景,标准房70元起;石林避暑宾馆,二星级,位于石林风景区的中心,推窗即可见“林海”,标准间80元起;云林宾馆,二星级,位于石林风景区内,有南北两院组成,南院的建筑与自然的石林融为一体,颇有新意,房价110元起;金都酒店,二星级,位于石林体育馆侧,标准房70元起,服务一流,出行便利。

  

【第4句】:在石林景区内的停车场可租到私人汽车及马车,租用可乘4人的微型面包车的话,150-170元\\\/天;租用马车,60元\\\/天;如果人多,则可考虑租用中巴车,可乘15人,300元\\\/天;如果你从昆明乘招手车前往石林的话,可能得花更长的时间。

另外,车主往往会要求你购买回程车票,如果你计划在石林住一晚的话,最好事先告诉他们;如果游客选择早上10:30左右乘车前往石林,中午途经宜良,可在此购买著名的宜良烤鸭。

  

【第5句】:景区安全:在石林风景区登游玩时要穿平跟的胶鞋、布鞋、旅游鞋,不能穿高跟皮鞋。

石林景区步步皆有景,景景堪入画,但不能边走路边看景,以免意外,在石林风景区摄影不同于在公园摄影,在公园,被拍照者和拍照人都可以随意后退几步以调整角度。

石林很多景区很可能就是悬崖绝壁,一定要回过头看看有无后退的余地。

  

【第6句】:景区导游:石林景点颇多,建议您一定预订一位导游,石林旅游会更轻松、愉快、妙趣横生。

但必须要聘请有导游证的导游,防止被坑。

作文 我看网络流行语 要原创

我看网络流行语08年,周正龙拍假虎的事件震惊全国,“正龙拍虎”这个伪成语也在一夜间红遍网路;“囧”这个新义古字更是几乎达到了网上网下无人不知的境界……面对汹涌的“网络流行语狂潮”有人站住来疾呼,“抵制垃圾语言,保护中国汉字”。

我并不完全赞同。

我认为,这些看似逻辑全无、不合规矩的文字被网友如此青睐的原因就在于:使用起来方便快速,如“886” ;意思表达得形象传神,如“:)” ;活泼俏皮令人忍俊不禁,如“走召弓虽。

试想,如果网络没有了这些可爱的文字,那它的娱乐性岂不会跌好几个档次

除此之外,嬉皮搞怪的网络流行语也折射出另一个社会现象: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

而网络,对于他们来说,则是一个很好的解压放松的平台。

不必背负框框条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抵制”网络流行语在现阶段是痴人说梦。

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应运而生,人类迈入了信息时代。

有信息就有文字,而网络语言就该像报刊杂志那样规范刻板吗

网络语言必须符合网络本身的特点,想想我们使用网络不就是因为它强大的信息传输功能吗

方便、快捷、颇具娱乐性——这不就是现今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这也印证了一位哲人说过的话,“既然它出现了就有它应该出现的理由”。

网络流行语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要“抵制”除非你有时光机。

但是,如果任由网络流行语泛滥,那可能会造成我们下一代不能正确使用汉字的可怕结果。

这就像我现在看到的:那么多家长拼命给孩子报钢琴英语等补习班,而诸如刺绣竹刻等传统手艺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流行往往是时代的产物,只有前进后退而没有消亡的可能;传统则是岁月的沉淀,是不能轻易消亡的经典。

我们应一手宽容对待流行文化,另一手好好保护传统文化。

杭州西湖导游词(简单一点)

西湖是在杭州城西面的一个泻湖,古时与海相连,后来因为泥沙淤积成为一个独立的泻湖西湖的特点是三面云山一面城,主要的景观是一湖两塔(雷锋,宝俶),三堤(苏,白,杨公堤)三岛(湖心亭,阮公墩,三潭映月)西湖最有名的就是南宋时的西湖十景,要记着十景的景名也不难,就按照春夏秋冬,晨昏暮晓,眼见耳听来记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早有雷峰夕照,晚有三潭映月,远听南屏晚钟,近听柳浪闻莺,远观双峰插云,近看花港观鱼。

西湖的面积

【第6句】:5平方公里,平均深度

【第2句】:5米,苏堤全长近3公里,白堤长900多米湖中堤岛把湖面共分为9块,最大的外湖,白堤北面的北里湖,苏堤西面的西里湖,岳庙对面的岳湖,花港旁边的小南湖,还有湖西的四块水面有北往南依次是金沙港,毛家埠,乌龟潭,浴鹄湾。

所以说西湖是水不广而多分割,山不高而多逶迤。

还有西湖和历史文化名人之类的你网上查一点吧你要简单的导游词,我把基本的都写给你了,这是我辛辛苦苦写出来滴,不是复制黏贴来的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7009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