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南通导游词概况那几个方面

介绍南通的导游词

嗨,大家好

我是导游XXX

狼山风景区位于南通城南六公里长江沿岸的狼山、军山、剑山、马鞍山、黄泥山(包括啬园)合称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这几座山虽不甚高,但在一马平川的江海平原上,却十分引人注目。

它们玲珑娇小,秀丽多资,千百年来,为多少文人墨客所赞颂。

宋代大书法家米元章游狼山,欣然命笔“第一山”;大文学家王安石游狼山后,也发出“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的赞叹。

在山下,有鉴真东渡纪念馆、骆宾王衣冠冢、张謇墓--啬园等景点。

狼山旅游度假区以此山水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为依托,正在建设一个融旅游、度假、娱乐、休闲、保健、会议、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

狼山风光可分为山前山后两部分,山前以佛教禅寺为特色;山后以山石、岩洞为主体,寺院总称为广教禅寺,是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广教寺建于唐总章年间,迄今已一千多年历史,殿宇雄丽,气势恢宏,因奉祀“大势至佛”被列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g。

狼山名胜古迹众多,法堂内陈列着艺术珍品十八高僧瓷砖壁画。

拾级而上,金刚殿、大悲殿、藏经楼、三贤祠、葵竹山房,直至山颠的大观台、圆通宝殿、千年古塔、大圣殿栉比鳞次,加上星罗棋步、如珠宝串缀“平倭碑”、“白雅雨烈士墓”、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以及康熙御书碑亭等令人目不暇接。

北麓园在狼山北坡的悬崖之下,这里山石奇绝,峭壁兀立,有鬼斧神工之妙

狼山的峰、岩、洞、石属此处最负盛名。

江边黄泥山与马鞍山以其奇特的地貌,峥嵘崛兀的山石,斧砍刀般的悬崖,雄视大江开阔的视野,使它格外为游人所垂青。

龙爪岩在黄泥山的西首,这一带三面江水环抱,一壁青山屏立。

这里也更是欣赏夕阳晚霞绝佳之处。

五山面江矗立,平地突兀,玲珑娇小,秀丽多姿。

它扼江控海、地处险要,古称“江海锁钥”;宋代书法家米芾(元章)题赠狼山为“第一山”。

登临狼山,放眼大江东去,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而泛舟江流,五山则又如同一幅山色空朦的水墨画,一尊精美绝伦的水石盆景。

五山拱北,狼山居中,狼山又称“紫琅山”,海拔10

【第4句】:8米,面积18公顷,为我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

它挺拔俊秀,南畅北出。

山顶以佛殿禅寺为主体,统称广教禅寺。

广教禅寺始建于唐总章年间,殿宇雄伟,建筑布局疏密有致,自山脚仰望,恰似一条倒悬的巨龙,隐现在雾嵌山岚与古木葱茏之中, “法乳堂”原为广教寺的大雄宝殿,1983年改建而成,堂内有十八高僧瓷砖壁画。

殿中“十指成林”匾额,乃“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遗墨。

“葵竹山房”位于南坡山腰,依山取势,深邃幽静,是庭院园林建筑中的佳作,被收入《江南园林图录》。

院内二十余处景点,一步一景,令人流连忘返。

山下大江奔腾,烟波浩淼,鸥飞凫浮,田野阡陌,山门前石柱刻写的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不由人忘情释忧。

支云塔是狼山的最高建筑,建于宋,塔高

【第38句】:6米,砖木结构,五级四层,朱栏黄瓦,昂首云天。

古诗赞云:“空塔支青云,去天五尺五,天上星与辰,历历皆可数”。

狼山以西,为马鞍山、黄泥山,至今依然半临江水。

马鞍山东岭有“望虞楼”,是张謇为怀念其恩师而建。

1982年在张謇“梅宅”旧址附近所建的“梅林春晓”,是一座亭阁环峙、回廊相连的江南庭园式的建筑。

黄泥山山虽不高,但峰如雄狮盘踞,矶若猛虎嶙峋,大江落日,在这里尽得风流。

军山、剑山位于狼峰东南。

狼山北麓园在山北绝壁之下,辟建于1956年。

这里奇石嵯峨,溪水潺潺,巧借自然风光,广植花卉树木,构筑亭楼轩阁。

完整的南通园博园的导游词 急。

园博园没有详细的导游词~ 带团的话,电动车会停几个点,只要把这几个点的情况讲讲就可以了~ 觉得空的话可以加入南通的一些概况~ 以下是我N年前珍藏的景点概况,希望对你有帮助 南通园艺博览园位于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南通狼山风景区名胜区内,园区涵盖着黄泥山、马鞍山两山,与狼山、军山、剑山遥相呼应,共占地

【第48句】:5公顷,由中国美院风景研究所主持规划编制,是全方位展示江苏园林精品,促进江苏园林繁荣发展的传世之作。

园博园总投资

【第4句】:2亿元,分为江海风景区、灵山圣景区、西山怀古区、梅岭揽胜区和园艺集萃区。

第五届省园博会于2007年9月20日在南通“园博园”开幕,本届省园博会的主题为:“山水神韵江海风”,展示13个了省辖市经典景观。

园区依山傍水,动静结合,各景点错落有致,造型各异:有建造难度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集生态功能与现代科技于一体的膜结构温室;有波光涟漪、清澈如镜的人工湖;有令人产生奇思妙想,既能喷水、喷雾又能喷火的水景喷泉;有风格迥异、造型优美的二十四桥;有充满南通风情和地方民居特色的渔村唱晚;有供游人休闲消遣的茶语精舍;还有供游人亲水赏景的临江栈道……景色宜人,风景如画,无论从造园艺术的表现和施工技法,都较好地实现了绿色、生态、环保、科技的规划思想,具有现代园林的造林艺术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感,是一个集园林、科技、艺术与生态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景区。

园博园包括江苏十三市的代表景点,景点大多以各市知名景区、景点为原型,结合南通园博园的地型地貌构思设计:连云港—水映松竹、扬州—二分明月、淮安—桑田村庐、宿迁—林霭秋雨、徐州—西溪探源、南京—梅林花雨、无锡—爱屿情波、常州—闻香寻芳、苏州—枫桥夜泊、镇江—西山径幽、泰州—翠园绿坡、盐城—禅语寻踪、南通—映山镜泽。

为进一步将园博园静态秀美的园区景色融入动态活泼的互动元素,增加游客与景区的互动和体验,目前南通园博园正着手对园区主体进行新的定位与转型,着力展现山水灵动、欢乐无限的独特魅力,将长期推出绝技绝活和极限运动表演、浪漫爱情体验、国际露营公社和民间工艺绝活展示等主题活动。

导游欢迎词怎么写

导迎词   各位团友:早上好

(一般出远门早上)   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参加神州旅行社组织的春游活动。

  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汪峰,是神州旅行社的一名专职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汪导或是小汪。

我谨代表公司及我个人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男导拱手,女导鞠躬)   这位是我们的驾驶员汪师傅。

汪师傅具有多年的驾龄,技术娴熟,行车稳妥,我们坐他的车既安全又舒适。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小汪将和大家吃住在一起,如果您在旅途中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尽管向我提出,在小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合理而可能的情况下,会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的。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今天,我们由不同的地方走到同一个目的地,乘坐在同一辆车里,大家由不相识到相见、相知,正是应了上面那句老话。

这真是一种很奇妙而又美好的缘分,那么就让我们将这个美好的缘分进行到底,让我们开心而行,满意而归。

  迎着灿烂的朝阳,沐浴着清爽的晨风,我们的旅程开始了

各位朋友平时工作一定非常辛苦,难得有这个机会出来走走。

工作固然重要,但适当的放松还是必不可少的。

哈哈,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啊。

  介绍这次旅游的行程。

  介绍旅游的注意事项。

  看到有的朋友打瞌睡了,是不是平时老爱睡懒觉啊,那可不是好习惯。

好了,小汪不罗嗦了,大家休息一下,或者吃点东西,或者闭目养神,等一

长城的导游词400字4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

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

这个长廊可不一般。

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

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

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黄山的导游词怎么写?

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

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

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

黄山集名山之长。

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著称于世。

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

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

古今有很多黄山诗词流传于世。

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

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出的铁骨峥嵘之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现的妩媚之美,亦或是阳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纷飞的严冬处处银妆素裹下的圣洁之美,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黄山一年365天只有51天可以看到云海。

游过黄山的人都说:黄山的“主旋律”是在云雾中。

这就是说黄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带,而且是有云雾时为最佳。

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

黄山云海,特别奇绝。

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

每当云海涌来时,整个黄山景区就被分成诸多云的海洋。

被浓雾笼罩的山峰突然显露出来,层层叠叠、隐隐约约,山之秀之奇在这里完美的表达出来。

飘动着的云雾如一层面纱在山峦中游曳,景色千变万化,稍纵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样。

  黄山年平均有雾淞62天,雨凇

【第35句】:9天。

黄山大部分是粒状雾凇,气温在-2至-7℃时,就容易形成。

当雾滴扩大到毛毛细雨时,就能形成雨凇。

黄山地形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所以有的地方多雨凇,有的地方多雾凇,有时两者可同时出现。

  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的区分  黄山市成立后,因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三个基本相同的地名,这就是: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

  黄山市原为徽州地区,是我国三大地方学之一“徽学”(其他两个是“藏学”“敦煌学”)的发源地。

1987年,为发展黄山旅游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同时将原黄山市(县级市,原太平县)改为黄山区,这样就有了三个不同性质的“黄山”:黄山市(屯溪)、黄山区(太平,黄山风景区北大门)、黄山风景区(汤口镇,黄山风景区南大门)。

  黄山风景区(也就是要游览的黄山脚下)目前在黄山区的政区内,不在黄山市政府所在区,黄山市政府所在区以及黄山车站、黄山机场距黄山风景区约70公里。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

具体位于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4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黄山名称由来  黄山古代秦时称黟山,相传公孙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此炼丹,并最终得道升天,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此传说,唐玄宗赦改黟山为黄山。

  编辑本段地质地貌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

黄山群峰林立,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最高峰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 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 7处、关2处。

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编辑本段气候  黄山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

黄山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摄氏度左右。

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

【第7句】:8°C,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

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毫米。

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编辑本段生态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

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黄山毛峰”、名药“黄山灵芝”驰名中外。

黄山动物种类300多种,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苏门羚、长尾雉等14种中国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编辑本段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16世纪中叶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7327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