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南河子公园的导游词

千湖湿地公园导游词300字

各位领导,大家(上午、下午)好

  欢迎您到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检查指导工作,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首批正式授牌的12个国家湿地公园之一,也是陕西地区唯一的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位于千河谷地中游,总面积5

【第73句】:2公倾,规划设置为四大功能区,即湿地保护保育区、湿地科普宣教展示区、湿地观光休闲区、管理服务区。

公园是以河流湿地特征为主,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特征于一体的西北地区典型的黄土高原湿地。

湿地内生物资源丰富,湿地景观奇美,生态系统独特,科研科考价值高。

现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大鸨、黑鹳),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大天鹅、灰鹤、鸳鸯、鸢、大鵟、毛脚鵟、秃鹫、鳖、秦岭细鳞鲑、水獭),有陕西省重点保护并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动物50多种(白鹭、豆雁、针尾鸭、绿翅鸭、花脸鸭、赤膀鸭、赤麻鸭等),公园也是西部地区各种候鸟越冬的理想之地和重要驿站,每年冬季在此栖息逗留的鸟类30万只。

  近年来,千阳县委、县政府从保护湿地景观、保障水源安全、建设魁力千阳的高度出发,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谋划,全力打造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品牌。

尤其是2011年,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了水生植物园、湿地门户区、湿地珍禽观赏区、蒲家山植被恢复区、秦风民俗园、纸坊湾风景区六大景区。

今年投资6000万元,完成“四大”重点工程建设即新建长度

【第1句】:3公里亲水湾景区;建设

【第1句】:8公里的亲水木栈道观景干线;改建、新建景区道路15公里;公园内种植观赏性景观植物向日葵1000亩。

举办“四大”活动,即举办千湖湿地文化节暨全国航空动力伞邀请赛;举办盛世龙腾千湖彩灯展;举办“统筹城乡发展,相约魅力千湖”主题摄影展;举办千湖旅游产品推介会。

通过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湿地公园的景观效应初步显现,慕名前来观光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

  现在各位领导所处的地方是我们千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门户区。

这个景区主要由迎宾大道、松林花海、紫霞长坞、长林绿踪、亲水平台等组成,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往前看,这一排由33面杏黄色大旗依次排列组成的就是千湖迎宾大道。

我们的右侧便是松林花海。

左手边是紫霞长坞和长林绿踪,前面远处还有一个亲水小平台。

这里还安装了七组彩灯,分别是鲤鱼跃龙门、梅浓春暖、梦幻海上花、三贤事故和前面的千湖之韵、仙鹤栖千湖,那边的二龙戏珠。

  各位领导,(您可随意参观指导。

)请大家跟着我,参观一下我们千湖国家湿地公园门户区的景色。

  前面这片茂盛的千亩速生杨和弯曲的木制栈道就是我们千湖公园的长林绿踪。

在万物复苏的春季,这里万木吐翠;烈日当空的夏季,这里树影婆娑,斜阳西下的秋季,这里一片金黄。

各位领导,我们脚下的木制栈道,这可是选用长白山海拔一千米以上的高龄红松,经过20天的防腐浸泡,再经过三层防锈处理之后铺设而成的,可以经受长达20年的风吹、日晒和雨淋。

前面我们看到的这组灯就是仙鹤栖千湖,它是以传统的仙鹤为主题设计,灯高2米,四面能观看,全部使用节能灯,以假山和荷花装点来体现一片祥和的节日气氛,让人们走进一片优雅的气氛中。

这边这组灯名为千湖之韵,灯高2米,四面能观看。

围绕千湖公园万花齐放设计,在千湖生机盎然的环境里使人们感受到和谐统一氛围,特别选用繁花似锦的设计元素,用漂亮的大花篮全部统一融合在一起,寓意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团结和谐,走向繁荣昌盛的欣喜局面。

大家看,这是一个75平方米的亲水平台。

在这里,我们可以跟千湖湿地近距离的接触。

各位领导,对面就是我们千湖湿地公园的特色景区千亩水生植物园。

园内栽植白毛芦苇和花叶芦苇、芦竹、菖蒲、香蒲等水生植物和各类绿化树种1000多亩。

在护坡上栽植了连翘和迎春,堤岸下面修建了半圆形、圆形、扇形、六角形广场和3400平方米的圆形游步道。

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就会扶老携幼的赶到那里,或在堤岸上观景、或在广场上嬉戏,一片欢歌笑语。

今天由于时间安排紧张,我们就不参观了。

各位领导,这里周边也栽植了大量的芦苇、芦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来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就如同穿越时空,回到了三千年前《诗经·蒹葭》所描述的那迷人的场景里

蒹葭,就是芦苇。

千湖的万顷碧波滋养了我们身边的千亩芦苇。

而芦苇也是我们千湖湿地公园最具特色的水生植物。

芦苇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喜水喜湿的多年生禾草类植物。

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本草纲目》指出芦叶可以“治霍乱呕逆,痈疽”;《本经道源》也记载它有“烧存性,治活衄诸血之功”; 芦苇在古代还被用来辟邪,用芦苇制成的绳索就是古书所说的“苇索”,而“苇茭”很早即被作为辟邪灵物。

这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各位领导,我们一边走我一边为大家话这个美好的传说(返回)  传说神荼、郁垒曾在度朔山上的大桃树下用芦苇绳索捆缚恶鬼,后来皇帝仿照此举,创设了“悬苇索以御凶魅”的法术,这个著名的神话意味着苇索辟邪法同桃木辟邪术一样,都是非常古老的巫术形式。

据说夏人便已习惯挂苇茭,后至汉代以至魏晋时期都比较流行。

每到秋高气爽的时候,千亩芦苇随风摇曳,气势恢宏、风情万种。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大家看看,诗人郑谷在《江际》一诗中的千古佳句就好似专门为我们千湖湿地公园题写的。

我明天要和爸爸妈妈去四川省绵阳市西山公园,谁能帮我找一下相关导游词

大神们帮帮忙

44路 市区线路 夏季6:20-22:00冬季6:30-21:40 无人售1元 西南科技大学西山校区 - 公园 - 西山南路 - 玉泉路口 - 公汽司[剑南市) - 二医院 - 安昌桥 - 华西证券 - 安昌路口 - 警钟街[市中心医院) - 东街 - 海棕路 - 游仙区政府 - 富乐综合市场 - 沈家坝商场 - 沈家坝北街(共16站) 48路 市区 夏季6:10-20:30冬季6:30-20:00 无人售票1元 西山公园 - 天主教堂 - 石油库 - 公汽司[剑南市场) - 跃进路口 - 富乐路 - 华西证券 - 安昌路口 - 天源堂药业 - 南河路中段 - 南山加气站 - 南山寺 - 红星村四社 - 红星村八社 - 南湖汽车站 - 二号路口 - 三号路口 - 川音绵阳艺术学院 - 南郊机场(共19站) 西山公园位于绵阳城市四象西鼓西山,由市文化局1986年投资建设,是融文化古迹、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文物古迹公园,规划占地5

【第95句】:5亩,已建成开放面积达358.5亩,年游人量13万人次。

2000年,为理顺管理体制,市政府将西山公园划规市建委、园林局管理。

公园主景子云亭因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而久负盛名。

现亭是仿清建筑,共4层,高23米,造型古雅别致。

园内还有蜀汉名臣蒋琬墓、恭候祠;西汉先贤杨雄读书台、洗墨池;道教圣地西山观;玉女泉隋唐道教造像等文物保护景点。

陈列“绵阳文物五绝”:中国最大的汉代铜马、最大的摇钱树、最早的铜佛像、造型最生动的说唱俑、最完整的人体经脉漆雕。

园内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90%,主要植物有桂花、紫薇、桃树、梅花等,湖、楼、阁与绿树红花交相辉映,春夏秋冬景色宜人。

而且还可以顺道去三台的鲁班湖 ,汉朝的妻江古墓等等..

关于 武侯祠导游词80字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从酒店出发,经过短短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的车现在已经行驶在通祠路上了,距离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武侯祠还有大约5分钟。

刚刚我们经过的那条河就是成都的母亲河——府南河了。

府南河是府河和南河的合称,府河进入成都市区后绕城北、东而流,南河绕城西、南而流在合江亭处汇合。

汇合后称府南河。

它的前身是成都地区古老的自然河道。

先秦蜀郡太守李冰治水时,将其疏浚治理,成为岷江水系在成都城下的主要河流,是都江堰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叫郫江和检江,这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

郫江和检江,就是今天府河和南河的前身。

而李冰时代的二江都从城南流过的格局,到唐代有了很大的变化。

唐末时期,为防备吐蕃和南诏的侵犯,西川节度使高骈决定将城墙的范围扩大。

为便于守城,他又决定将原来的郫江改道,让郫江从西北角直接向西流再转向南流,到合江亭地区与检江汇合。

这样,成都的北面和东面有郫江,南面有检江,三面都有了大江。

西面则利用原来郫江的故道,使成都城外四面都有流水,形成天然的护城河。

从此之后,成都的二江也就从“双过郡下”变成了“二江抱城”,绕城三面。

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今天。

府南河是成都文化的摇篮,成都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它的滋润和哺育,故成都人又深情的称她为母亲河。

《华阳国志.蜀志》这样记述成都:“山林泽渔,园囿瓜果,百谷蕃庑,四节代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其《谏雅洲讨生羌书》中称“蜀为西南—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具出其中。

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

李白的: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杜甫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即是当时成都府南河的真实写照。

意大利威尼斯探险家马可波罗则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成都府》中如是写道:“有一大川,经此大城,川中多鱼,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也。

商人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甚者”。

可是这条母亲河也曾受到过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有一首打油诗是这样写的: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马桶盖。

府南河地区也一度成为成都最贫瘠的地区。

不过经过政府整合工程之后呢,现在我们面前的府南河又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公园了。

所以如今的府南河也有了另外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锦江。

好了,朋友们,我们这一路说说看看,马上就要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武侯祠了。

请大家稍作休息,我们一会儿再一起游览君臣合祀的武侯祠。

景点: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诸葛亮殿。

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

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

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武侯祠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

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

经刘备三顾之请,出山铺佐刘备,创建蜀汉;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

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处是升平景象。

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诸葛亮一生做了不少勤政爱民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非常敬重。

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汉面临存亡之时,率部与魏军在绵竹决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

铜鼓,原是西南少数民族古代的炊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后来铜鼓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集会、庆典时使用,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

所以,又称为诸葛鼓。

在殿外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

西厢有毛泽东、董必武、张爱萍、方毅、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用英语介绍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导游词

国家级景区1剑门蜀道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3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觉苑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序号名称创建时间地址1南河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创建广元市利州区南河坝2柏林湖湿地公园2013年创建广元市昭化区柏林沟镇其它景区序号风景区1观音岩摩崖造像2红军木门会址3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4广元红军山5苍溪县梨文化博览园6苍溪红军渡

《陶庵梦忆序》中用了那些典故

要给出完整的典故,并说明每个典故的作用。

该文除第二段有些生僻词的理解偏难之外,其他段落都较好理解。

典故大致有“不食周粟”、“黄粱一梦”“南柯一梦”“西陵脚夫”“寒士赴鹿鸣宴”。

理解了这些典故对作者思想感情表达的所起的作用,文章的主旨也就探究清楚了。

  一枕黄粱  成语 一枕黄粱  发音 yī zhěn huáng liáng  解释 原比喻人生虚幻。

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示例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近义词 黄粱一梦 邯郸一梦、黄粱美梦、白日做梦  反义词 如愿以偿、称心如意、春风得意、心想事成  语法 紧缩式;作宾语;含贬义  典故:“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一位落魄书生,卢生,由于怀才不遇,一天他来到河北邯郸县。

在那里,他遇到一位仙人。

这位仙人送给他一个枕头,并告诉他这是个可以实现愿望的枕头。

卢生就很高兴地睡在枕头上。

睡梦中,他科举及第,官运亨通,做了大官,还拥有富贵荣华,美妻娇妾。

但不久,他受到奸人陷害,锒铛入狱。

在朋友的努力奔走,他得到平反。

最后,他在享尽荣华富贵之后,就离开人世间。

当卢生醒来的时候,他发现那位仙人还在煮黄粱。

他突然有所领悟,对于世间的富贵荣华,不再耿耿于怀”  南柯一梦  

【拼音】nán kē yī mèng  

【解释】南柯,南面的大树枝。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醉后梦入大槐安国,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后发觉原是一梦,一切全属虚幻。

后人因此用“南柯一梦”借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梦。

现在常比喻为一场空欢喜。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棼的人,家住在广陵。

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娑,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贪了几杯。

夜晚,亲友散尽,他一个人带着几分酒意坐在槐树下歇凉,醉眼惺忪,不觉沉沉睡去。

  梦中,他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诗文写得十分顺手,发榜时,他高中了第一名。

紧接着殿试,皇帝看淳于棼生得一表人才,举止惆院,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状元公成了驸马郎,一时成了京城的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

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河郡任太守,一呆就是20年。

淳于棼在太守任内经常巡行各县,使属下各县的县令不敢胡作非为,很受当地百姓的称赞。

皇帝几次想把淳于棼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淳于棼太守离任,纷纷拦住马头,进行挽留。

淳于棼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向皇帝说明情况。

皇帝欣赏淳于棼的政绩,赏给他不少金银珠宝,以示奖励。

  有一年,敌兵入侵,大槐安国的将军率军迎敌,几次都被敌兵打得溃不成军。

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兵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日养尊处优,享尽荣华,朝中一旦有事,你们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一句话都不说,要你们何用

”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荐淳于棼。

皇帝立即下令,让淳于棼统率全国精锐与敌军决战。

  淳于棼接到圣旨,不敢耽搁,立即统兵出征。

可怜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兵刚一接触,立刻一败涂地,手下兵马被杀得丢盔解甲,东逃西散,淳于棼差点被俘。

皇帝震怒,把淳于棼撤掉职务,遣送回家。

淳于棼气得大叫一声,惊醒过来。

但见月上枝头,繁星闪烁。

而梦中经历好像已经整整过了一辈子。

  淳于棼把梦境告诉众人,大家感到十分惊奇,一齐寻到大槐树下,果然掘出个很大的蚂蚁洞,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另有小蚁穴一个。

梦中“南柯郡”、“槐安国”,其实原来如此

从梦中惊醒,此时他才知道,所谓南柯郡,不过是槐树最南边的一枝树干而已。

  。

  

【近义词】黄粱美梦  

【反义词】梦想成真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虚幻的梦境  

【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登时急得一身冷汗,啊呀一声醒来,却是~。

”  

【英语】Nanke dream(from the story of a man who dreamed that he became governor of Nanke in the Kingdom of the Ants); illusory joy; fond dream  丁令威学道灵虚山化鹤回家  丁令威是道教崇奉的古代仙人,据《逍遥墟经》卷一记载,其为辽东人,曾学道于灵墟山,成仙后化为仙鹤,飞目故里,站在一华表上高声唱: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以此来警喻世人。

  东晋著名史学家干宝完成了中国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搜神记》;其后,伟大的田园诗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又续写了《搜神后记》。

“丁令威”的传说就载于《搜神后记》,而且是全书十卷近120篇传说故事的第一篇,就连最为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也排列其后。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中咏道: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

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又如,李白在“姑孰十咏,灵虚山”中咏道: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人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几归度。

  再如,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中咏道: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其他如庾信(1500年前南北朝时的文学家、诗人)的“道士封君达,仙人丁令威,煮丹于此地,居然未肯归”;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归来恰是辽东鹤,城郭人民。

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吴文英(留有词作300余首、词名极重)的“华表月明夜归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苏东坡(开一代词风、文学艺术成就为历代推崇)的“古观久已废,白鹤归何时

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杜牧(晚唐杰出诗人、人誉“小杜”)的“千年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等等,等等。

  很多近现代的大文人也都对他耳熟能详,甚至津津乐道。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介绍过他,并提到五百年后丁令威的后身叫丁野鹤,,,,  何其芳在其青年时的散文集《画梦录》里,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丁令威”,,,,  郑振铎于建国前夕应召赴北京时,对朋友说“丁令威化鹤归来,城郭如故。

将来我倒想重写这个故事,化鹤归来,城郭焕然一新,,,,,”  韦君宜1947年冬“潜入北京”有诗云“化鹤归来丁令威,豁眸似梦喜兼悲”,,,,,  周作人有联挽刘半农曰“十六年尔汝旧交,追忆还从卯字号;20 余日驰驱大漠,归来  竟作丁令威。

”等等,等等。

  丁令威这个人物形象极佳,可以说人见人爱。

  丁令威是个爱民如子,敢作敢为的好官:大旱之年,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人民,在禀奏朝廷无果的情况下,他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而急人民之所急,当机立断,开仓赈济;  丁令威是位勤奋好学,立志专一,讨人喜欢的仙人:修仙学道之路,何等寂寞,艰辛,漫长,可是,丁令威耐得住清苦,经得住考验,最终功成名就,且成为中国群仙榜中的佼佼者;  丁令威在两千多年前就是一位环保主义者:他当辽阳刺史时就喜欢仙鹤,爱护仙鹤,他喂养的仙鹤随其自然,任其来去,,,临刑时是仙鹤飞来把他救走,成仙得道后,他自己又经常化做仙鹤,可谓和仙鹤结下了生生世世的不解之缘;  丁令威还很多才多艺:丁令威绝不只是落在家乡的华表柱上偶然地唱了一首“有鸟有鸟”歌,其实,他的音乐天才是很有名的,在西王母的宴会上,汉武帝就当众指出“吾闻丁令威能歌

”当召来之后,丁令威果然曼歌一曲:“月照骊山露泣花,似悲先帝早升遐,至今尤有长生鹿,时绕温泉望翠华”;而且,由王子晋吹笙以和,配合的相当默契。

  丁令威颇有人情味儿:已经脱离了红尘,已经飞升了千年,可是他依然没有忘记家乡和家乡的人民,仍能千里迢迢飞落家乡的华表柱上,并发出“城郭如故人民非”的感慨。

  丁令威及其故事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经典,在很多领域都有它不可动摇的存在。

  在中国神话人物中,丁令威是中国北方的杰出代表,在“紫丁香谜苑”网编录的《中国神话人物辑》中,丁令威不仅与妇孺皆知的“八仙,寿星,七仙女,二郎神”等齐名,而且与“尧,禹,轩辕,苍颉”等华夏精英并列榜上。

  在中国的文史典故中,丁令威的故事可谓浑身是“典”,其中,“千年华表”,“城郭人民”,“丁令威”,“辽东鹤”,“离家千年”,甚至“有鸟有鸟”等被随处引用,可谓文史领域的一株奇葩。

  在中国宗教领域,丁令威也极负盛名。

如在《中国道教》第三卷记有:“‘嵩岳嫁女’中讲的内容并非是嵩岳嫁女,实为记述西王母宴会周穆王,汉武帝的场面”。

席间,“麻姑弹琴,谢自然击筑,丁令威唱歌,王子晋吹笙”,可见丁令威已不是一般的得道之人,而是女仙领袖西王母的座上客了;在第四卷的“道教诗歌”部分记有“八卦代表八方,轮转两周,便有十六变词。

最后两首套用了晋代丁令威歌,以示一世(五百年为一世)终了,二世还归之意”,可见,丁令威在辽阳华表柱上唱的那首“离家千年今始归”,已不是一首普通的怀乡之作,竟是道家诗词歌赋宝库中的经典了。

还有,“七岁童,丁令威,学仙道,千年归。

”——丁令威已被纳入《道教三字经》中,足以看出丁令威及其得道的故事,在道教中被重视以及被普及的程度。

  在中国旅游领域,丁令威更为一些风景名胜增色不少。

如在《千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点导游”中说“仙人台,以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而得名,为千山第一高峰。

”在“千山简介”中说“鹅头峰,原名华表柱,相传汉辽阳刺史丁令威因救灾擅自动用国库公粮,被朝廷问罪,,,,”在“道教胜地西岩”的介绍中说“西岩山,又名太白山,早在2200多年前的西汉时,辽东隐士丁令威在此炼丹修道,后化鹤成仙,留有月台,,,等相关景点和传说。

”  丁令威的生命力极强。

  辽阳已有两千四百年的历史,而丁令威的故事竟也流传了一千五六百年(丁令威本人的年龄应是两千二百多岁),且历久不衰。

丁令威这个人物不仅经常出现在《太平广记》、《新游侠列传》、《续金瓶梅》等等各朝各代的各类文学作品之中,而且在大江南北的广袤大地上也留下了很多“仙迹”,如:苏州有丁令威宅;当涂有灵虚山;鞍山有仙人台,来鹤亭;诸既西岩有月台,丹井,登云跳,丁公鹤。

辽阳昔日八景先有“华表仙因”,后有“华表仙桩”,当年旗仓胡同有“华表柱”,今天城东邱家堡子有华表山。

  总之,在《陶庵梦忆序》里,作者的国破之恨、故园之思和亲历沧桑易代巨变后的心灵之痛,通过典故,在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的表达形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7780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