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子公园导游词100字
千湖湿地公园导游词300字
各位领导,大家(上午、下午)好
欢迎您到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检查指导工作,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首批正式授牌的12个国家湿地公园之一,也是陕西地区唯一的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位于千河谷地中游,总面积5
【第73句】:2公倾,规划设置为四大功能区,即湿地保护保育区、湿地科普宣教展示区、湿地观光休闲区、管理服务区。
公园是以河流湿地特征为主,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特征于一体的西北地区典型的黄土高原湿地。
湿地内生物资源丰富,湿地景观奇美,生态系统独特,科研科考价值高。
现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大鸨、黑鹳),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大天鹅、灰鹤、鸳鸯、鸢、大鵟、毛脚鵟、秃鹫、鳖、秦岭细鳞鲑、水獭),有陕西省重点保护并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动物50多种(白鹭、豆雁、针尾鸭、绿翅鸭、花脸鸭、赤膀鸭、赤麻鸭等),公园也是西部地区各种候鸟越冬的理想之地和重要驿站,每年冬季在此栖息逗留的鸟类30万只。
近年来,千阳县委、县政府从保护湿地景观、保障水源安全、建设魁力千阳的高度出发,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谋划,全力打造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品牌。
尤其是2011年,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了水生植物园、湿地门户区、湿地珍禽观赏区、蒲家山植被恢复区、秦风民俗园、纸坊湾风景区六大景区。
今年投资6000万元,完成“四大”重点工程建设即新建长度
【第1句】:3公里亲水湾景区;建设
【第1句】:8公里的亲水木栈道观景干线;改建、新建景区道路15公里;公园内种植观赏性景观植物向日葵1000亩。
举办“四大”活动,即举办千湖湿地文化节暨全国航空动力伞邀请赛;举办盛世龙腾千湖彩灯展;举办“统筹城乡发展,相约魅力千湖”主题摄影展;举办千湖旅游产品推介会。
通过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湿地公园的景观效应初步显现,慕名前来观光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
现在各位领导所处的地方是我们千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门户区。
这个景区主要由迎宾大道、松林花海、紫霞长坞、长林绿踪、亲水平台等组成,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往前看,这一排由33面杏黄色大旗依次排列组成的就是千湖迎宾大道。
我们的右侧便是松林花海。
左手边是紫霞长坞和长林绿踪,前面远处还有一个亲水小平台。
这里还安装了七组彩灯,分别是鲤鱼跃龙门、梅浓春暖、梦幻海上花、三贤事故和前面的千湖之韵、仙鹤栖千湖,那边的二龙戏珠。
各位领导,(您可随意参观指导。
)请大家跟着我,参观一下我们千湖国家湿地公园门户区的景色。
前面这片茂盛的千亩速生杨和弯曲的木制栈道就是我们千湖公园的长林绿踪。
在万物复苏的春季,这里万木吐翠;烈日当空的夏季,这里树影婆娑,斜阳西下的秋季,这里一片金黄。
各位领导,我们脚下的木制栈道,这可是选用长白山海拔一千米以上的高龄红松,经过20天的防腐浸泡,再经过三层防锈处理之后铺设而成的,可以经受长达20年的风吹、日晒和雨淋。
前面我们看到的这组灯就是仙鹤栖千湖,它是以传统的仙鹤为主题设计,灯高2米,四面能观看,全部使用节能灯,以假山和荷花装点来体现一片祥和的节日气氛,让人们走进一片优雅的气氛中。
这边这组灯名为千湖之韵,灯高2米,四面能观看。
围绕千湖公园万花齐放设计,在千湖生机盎然的环境里使人们感受到和谐统一氛围,特别选用繁花似锦的设计元素,用漂亮的大花篮全部统一融合在一起,寓意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团结和谐,走向繁荣昌盛的欣喜局面。
大家看,这是一个75平方米的亲水平台。
在这里,我们可以跟千湖湿地近距离的接触。
各位领导,对面就是我们千湖湿地公园的特色景区千亩水生植物园。
园内栽植白毛芦苇和花叶芦苇、芦竹、菖蒲、香蒲等水生植物和各类绿化树种1000多亩。
在护坡上栽植了连翘和迎春,堤岸下面修建了半圆形、圆形、扇形、六角形广场和3400平方米的圆形游步道。
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就会扶老携幼的赶到那里,或在堤岸上观景、或在广场上嬉戏,一片欢歌笑语。
今天由于时间安排紧张,我们就不参观了。
各位领导,这里周边也栽植了大量的芦苇、芦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来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就如同穿越时空,回到了三千年前《诗经·蒹葭》所描述的那迷人的场景里
蒹葭,就是芦苇。
千湖的万顷碧波滋养了我们身边的千亩芦苇。
而芦苇也是我们千湖湿地公园最具特色的水生植物。
芦苇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喜水喜湿的多年生禾草类植物。
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本草纲目》指出芦叶可以“治霍乱呕逆,痈疽”;《本经道源》也记载它有“烧存性,治活衄诸血之功”; 芦苇在古代还被用来辟邪,用芦苇制成的绳索就是古书所说的“苇索”,而“苇茭”很早即被作为辟邪灵物。
这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各位领导,我们一边走我一边为大家话这个美好的传说(返回) 传说神荼、郁垒曾在度朔山上的大桃树下用芦苇绳索捆缚恶鬼,后来皇帝仿照此举,创设了“悬苇索以御凶魅”的法术,这个著名的神话意味着苇索辟邪法同桃木辟邪术一样,都是非常古老的巫术形式。
据说夏人便已习惯挂苇茭,后至汉代以至魏晋时期都比较流行。
每到秋高气爽的时候,千亩芦苇随风摇曳,气势恢宏、风情万种。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大家看看,诗人郑谷在《江际》一诗中的千古佳句就好似专门为我们千湖湿地公园题写的。
关于 武侯祠导游词80字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从酒店出发,经过短短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的车现在已经行驶在通祠路上了,距离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武侯祠还有大约5分钟。
刚刚我们经过的那条河就是成都的母亲河——府南河了。
府南河是府河和南河的合称,府河进入成都市区后绕城北、东而流,南河绕城西、南而流在合江亭处汇合。
汇合后称府南河。
它的前身是成都地区古老的自然河道。
先秦蜀郡太守李冰治水时,将其疏浚治理,成为岷江水系在成都城下的主要河流,是都江堰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叫郫江和检江,这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
郫江和检江,就是今天府河和南河的前身。
而李冰时代的二江都从城南流过的格局,到唐代有了很大的变化。
唐末时期,为防备吐蕃和南诏的侵犯,西川节度使高骈决定将城墙的范围扩大。
为便于守城,他又决定将原来的郫江改道,让郫江从西北角直接向西流再转向南流,到合江亭地区与检江汇合。
这样,成都的北面和东面有郫江,南面有检江,三面都有了大江。
西面则利用原来郫江的故道,使成都城外四面都有流水,形成天然的护城河。
从此之后,成都的二江也就从“双过郡下”变成了“二江抱城”,绕城三面。
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今天。
府南河是成都文化的摇篮,成都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它的滋润和哺育,故成都人又深情的称她为母亲河。
《华阳国志.蜀志》这样记述成都:“山林泽渔,园囿瓜果,百谷蕃庑,四节代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其《谏雅洲讨生羌书》中称“蜀为西南—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具出其中。
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
李白的: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杜甫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即是当时成都府南河的真实写照。
意大利威尼斯探险家马可波罗则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成都府》中如是写道:“有一大川,经此大城,川中多鱼,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也。
商人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甚者”。
可是这条母亲河也曾受到过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有一首打油诗是这样写的: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马桶盖。
府南河地区也一度成为成都最贫瘠的地区。
不过经过政府整合工程之后呢,现在我们面前的府南河又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公园了。
所以如今的府南河也有了另外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锦江。
好了,朋友们,我们这一路说说看看,马上就要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武侯祠了。
请大家稍作休息,我们一会儿再一起游览君臣合祀的武侯祠。
景点: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诸葛亮殿。
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
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
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武侯祠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
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
经刘备三顾之请,出山铺佐刘备,创建蜀汉;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
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处是升平景象。
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诸葛亮一生做了不少勤政爱民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非常敬重。
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汉面临存亡之时,率部与魏军在绵竹决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
铜鼓,原是西南少数民族古代的炊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后来铜鼓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集会、庆典时使用,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
所以,又称为诸葛鼓。
在殿外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
西厢有毛泽东、董必武、张爱萍、方毅、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如果你是洞庭湖风景区的一名导游令游客欣赏时,你会怎样赞美洞庭湖呢
请结合望洞庭和题君山写一写
44路 市区线路 夏季6:20-22:00冬季6:30-21:40 无人售1元 西南科技大学西山校区 - 公园 - 西山南路 - 玉泉路口 - 公汽司[剑南市) - 二医院 - 安昌桥 - 华西证券 - 安昌路口 - 警钟街[市中心医院) - 东街 - 海棕路 - 游仙区政府 - 富乐综合市场 - 沈家坝商场 - 沈家坝北街(共16站) 48路 市区 夏季6:10-20:30冬季6:30-20:00 无人售票1元 西山公园 - 天主教堂 - 石油库 - 公汽司[剑南市场) - 跃进路口 - 富乐路 - 华西证券 - 安昌路口 - 天源堂药业 - 南河路中段 - 南山加气站 - 南山寺 - 红星村四社 - 红星村八社 - 南湖汽车站 - 二号路口 - 三号路口 - 川音绵阳艺术学院 - 南郊机场(共19站) 西山公园位于绵阳城市四象西鼓西山,由市文化局1986年投资建设,是融文化古迹、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文物古迹公园,规划占地5
【第95句】:5亩,已建成开放面积达358.5亩,年游人量13万人次。
2000年,为理顺管理体制,市政府将西山公园划规市建委、园林局管理。
公园主景子云亭因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而久负盛名。
现亭是仿清建筑,共4层,高23米,造型古雅别致。
园内还有蜀汉名臣蒋琬墓、恭候祠;西汉先贤杨雄读书台、洗墨池;道教圣地西山观;玉女泉隋唐道教造像等文物保护景点。
陈列“绵阳文物五绝”:中国最大的汉代铜马、最大的摇钱树、最早的铜佛像、造型最生动的说唱俑、最完整的人体经脉漆雕。
园内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90%,主要植物有桂花、紫薇、桃树、梅花等,湖、楼、阁与绿树红花交相辉映,春夏秋冬景色宜人。
而且还可以顺道去三台的鲁班湖 ,汉朝的妻江古墓等等..
急求一篇导游词,有关昆曲的兴衰史,重点讲汤显祖《牡丹亭》的作用,字数在五分钟内讲完
昆曲因缘起江苏苏州千灯镇而得名,至有600的历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被称为“百戏之祖”,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竹笛为主,而同时,为昆曲伴奏的竹笛也被称之为曲笛,以区别于为梆子戏伴奏的梆笛。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载歌载舞,有歌必舞。
但是,自清乾隆以来,昆曲由于唱词古雅,曲牌繁复,难于被一般群众接受,同时,随着京剧的兴起,唱词平实,唱腔朗朗上口,因而,昆曲逐渐被京剧取代。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老的昆曲又一次焕发了新的生命,走近了当代人的生活。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
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怎样利用望洞庭这首古诗的情景写一篇作文(400字)
原文: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月光下的洞庭湖,显得十分柔美和谐.银光闪闪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波纹,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天上的秋月,碧空上,一轮明月镶嵌在天空之中,把清冷的月光洒向湖面,湖光与月光融为一体,令人赞叹不已.湖面上没有一丝风,一点声音,仿佛一面从未打磨过的铜镜.我登上宝塔,望着洞庭湖湖旁的绿树红花;望着洞庭湖上的良辰美景;望着湖中翠绿的君山,山上有着高大挺拔的百年老树,有名扬中外的名胜古迹,有隐藏在山林中的深山古刹.这洞庭湖银光闪闪如同一个白银盘,这翠绿的君山好似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我忍不住赞叹道:“真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呀!” 或: 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我来到了最佳观赏洞庭湖的地方——楼塔. 那天,月亮像一个刚刚熟的香蕉一样,金黄金黄的,星星像一群能歌善舞的小姑娘,在那墨蓝色的天空中跳着属于她们自己的舞蹈.瞧!月亮正在臭美呢,她对着那面海洋镜一会儿梳头,一会儿扑粉.其实啊,那面海洋镜就是洞庭湖.没有起风的时候,她就是一面无暇的镜子,起风的时候,她的脸上就出现了许多皱纹,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远远望去,一座君山站立在洞庭湖的正中心,这使我想到了一个成语:婷婷玉立. 来游览洞庭的人原来不只我一个,我正陶醉在这怡人的景色中时,竟见到了我的老朋友.瞧!这会儿他正在饮茶呢,还高声吟道:“真是白银盘里一青螺啊!”我得到了他的提示后,立刻附和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他立刻举手称赞:“好诗,好诗!” 这洞庭鱼米乡,谁不记心中啊!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来到洞庭湖前,我一下子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我看到那淡淡的月光洒到湖面上,湖面显得格外和谐.水面上风平浪静,月光把湖面印的就像一面大大的没有任何擦痕的铜镜一般.放眼远眺洞庭湖,我意外的发现,湖的中央还有一座树木葱茏的“君山”,美丽极了.就好像是洁白的盘子里托着青青的田螺.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望洞庭》,不由得低声吟诵起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7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