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莫干山景区剑池导游词

莫干山解说词

莫干山中心景区包括塔山、中华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岭、炮台山等,既可看日出、云海,更可观瀑布、清泉。

莫干山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明清之际,曾有“水乡佛国”的说法。

清末民初兴建的数百幢别墅,掩映在竹林绿荫之中,非常清幽,被称为“世界建筑博物馆”。

莫干山山峦连绵起伏,风景秀丽多姿,景区面积达43平方公里,它虽不及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却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享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

剑池莫干山由干将、莫邪铸剑而得名,而剑池据说就是莫邪干将磨剑的地方,藏于荫山修篁幽谷中。

相传,莫邪、干将在此铸雌雄宝剑,磨以山之石,淬以池之水,则铦利倍常。

此处景点颇多,主要有四叠飞瀑,干将、莫邪雕塑,磨剑石、试剑石、观瀑亭、摩崖石刻等。

四叠飞瀑上有阜溪桥(又曰“飞虹桥”),桥柱上刻有陈毅“夹道万竿成绿海,百寻涧底望高楼”“飞瀑剑池涤俗虑,塔山远景足高歌”诗联。

阜溪上游50米处,有两股溪水汇合,一股源于中华山,一股出自芦花荡。

合流后,水势增大,顺涧而下,直奔阜溪桥,此乃第一叠飞瀑。

溪水出桥后,猛跌二三丈,注入剑池,成为第二叠瀑布。

剑池约五米见方,周有铁栏,靠峭壁处有亭,瀑布注池,稍一停蓄,水势益壮。

于是飞瀑凌空,直泻剑潭,飞流竟高10余太气势磅礴,触石有声,颇为壮观,为第三叠。

飞充剑潭而下,束水入溪,形成短瀑,此为第四叠。

嗣后逶迤远去,淹没于竹林绿海,行踪难寻。

干将、莫邪雕塑在阜溪桥上方,距“试剑石”十余米的地方,有一座作干将莫邪练剑状的雕塑。

美丽端庄的莫邪持剑在前,身后体魄雄健的干将抡锤欲击,两人在严肃而紧张的神情中透露出成功的喜悦。

这座雕塑耸立在剑池之旁,引起了游人的深思:它的塑造固然依据于莫邪干将铸剑的传说,但它的含意却远远超出雕塑本身,它是一曲热情洋溢的颂歌,颂扬我国古代众多的能工巧匠在建设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光辉业绩。

莫干山的秀丽风景同样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

磨剑石、试剑石磨剑石在阜溪桥下方,为一黑褐色巨石,呈侧卧状,有周庆云镌“周吴干将莫邪夫 妇磨剑处”篆文。

试剑石在观瀑亭上方,为一半裂巨石,裂口平直、光滑,似剑削而成。

观瀑亭在荫山山脊,六角、绿顶、红柱,额题“海天浴日”,联书“野人坐待东方白,云海推开大地红”。

登亭,剑瀑全景,一览无余。

摩崖石刻计三四十处,集中在剑池、灵鹊桥周围,以近人手迹为多。

左图为剑池飞瀑第二叠峭壁,有周庆云“剑池”,字体端正,笔势雄浑。

滴翠潭滴翠潭在武陵村口,系人工开凿,潭水清澈、内植睡莲。

旁有挹翠亭,松木结构、古朴典雅。

潭边赭红色巨岩,高20余丈,镌“风月无边”“莫干好”及钱君陶所题“翠”字。

翠字高如三层楼,气度雄伟、神韵飘逸,为江南第一擘窠大字。

1987年夏,钱氏应友人邀请,赴莫干山避暑。

见光秃巨岩,一无点缀、甚感惋惜,欣然“翠”。

管理局花两年时间刻于崖壁。

1991年6月《文汇报》以《钱君陶题写“翠”字》为题报道云:钱氏“平生写得最大者,当推莫干翠字”。

夸云台山短句

有仙人桥、龙门瀑布、龙门坎等自然景观 天目山向湖州东北延伸,与杭州为邻,有座秀丽挺拔的山峰,与庐山、北戴河、鸡石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的莫干山,周围4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

【第20句】:2米,山以竹海流泉、烟岚云雾为胜,形成独特的“清凉世界”。

陈毅元帅曾高歌一首《莫干好》,词曰“夹道万杆成绿海,百寻涧底望高楼。

”“飞瀑剑池涤俗虑,塔山远景足高歌。

”   天目山余脉一直延伸到湖州城西郊、太湖南岸。

北宋元丰二年曾任湖州太守的著名词人苏轼有诗曰:“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荡荡纳千派。

”   最高峰龙王山海拔1587米。

  龙王山  龙王山位于安吉县南端,西天目山北侧,浙皖两省,安吉、临安、宁县三县的交界处,主峰海拔为15

【第87句】:4米,属天目山脉的主要山峰之一比西天目山主峰遍8米,整个保护区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龙王山地势险峻,多悬崖峭壁、山涧瀑流、河谷幽深,但整个保护区生态良好,物种丰富,气候适度,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为90%以上,是浙北地区保护较好的植被基因之一,有“绿色宝库”、“浙北绿色珍珠”等美称。

  龙王山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物138科、406属、668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9科、28属、39种;裸子植物有6科、13属、16种;双子叶植物有101科、315属、542种;单子植物有12科、50属、71种。

龙王山还拥有多种稀有珍贵树种,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银缕梅;属国家二、三级保护的银杏、金钱松、鹅掌揪、杜仲、天目兰花、银鹊树等十三种。

动物在至今发现200多种,两面三刀栖类、爬行类、蛙类等种类均有出没,有东方蝾螈,还有龙王山特有的“安吉小鲵”(俗称小蛙蛙鱼)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云豹、金钱豹、黑蝶、立灰蝶等,现已采集的蝶类标本近千号,共116种。

   苕溪又名雨言溪,在浙江省北部,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东、西二苕溪组成,因两条溪大小想仿,又称姐妹溪。

  东苕溪,又名龙溪、仇溪、余不溪,上源由南、中、北三个支流组成,在浙江省东北部,而以南苕溪为正源。

源出东天目山北部平顶山南麓,山峰海拔11

【第66句】:8米,南流折东流,与中、北苕溪会合后,流至瓶窖称东苕溪。

瓶窖以下至全村,左有安溪汇入,至德清县城,左有湘溪、余英溪汇入。

德清至湖州左有埭溪汇入。

解放后建东苕溪导流工程,自虎墩山沿导流经横山、鲍山,至湖州市西的杭长桥与西苕溪汇合。

  东苕。

  西苕溪,又名龙溪港,因在湖州城区以西,故名。

上游有南溪、西溪两源,西溪为正源,源于浙江安吉和安徽宁国两县交界的天目山北侧南北龙山之间的天锦堂,山峰海拔1415米,东北流至安吉县塘浦乡会合南溪后始称西苕溪。

  两源合流后,水分两支,其中北支系西苕溪故道,清同治年间原为西苕溪干流,后遇大水,干流改道,逐渐淤小。

1954年在南支塘浦村上游建乌象坝,故道成为该坝的灌溉总渠,沿故道已有黄金坝等8条引水灌溉堰坝。

故道东北流至安城,复与南支汇合。

        苕溪上游流经浙西低山丘陵区,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特征。

天目山区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径流丰富,苕溪年径流量达39亿立方米。

下游进入杭嘉湖平原,水流平稳,河道曲折,支流发育,河段宽80—160米,水深约7—8米。

昔日流域内水患灾害频繁,1949年以来,在东西苕溪上游营建大型水库多座,1957—1960年,又先后完成东苕溪导游工程和东西苕溪分流入湖工程,基本上控制了水患,并兼有航运、灌溉之利。

  苕溪的得名,是由于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引人注目,当地居民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

    湖州旅游四季皆宜,但以春暖花开或秋风送爽之时为佳。

    湖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楚春申君黄歇筑下菰城至今已有近2300年历史,下菰城墙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的古城遗址。

千金镇塔地遗址是一个良渚文化、马侨文化和马家浜文化。

崧泽文化及更晚的周代印纹陶文化的文化堆积深厚的古代大型聚落遗址。

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市郊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有4700多年的历史,人杰地灵的湖州历代人才辈出,吴昌硕、俞平伯,孟郊、赵孟頫、陆羽等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连同绸文化、笔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共同构成了湖州独具魅力的人文资源。

    “太湖、名山、竹乡、古镇”是湖州四大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8332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