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明朝赵秉忠的状元卷导游词

赵秉忠状元卷的全文译文

赵秉忠  孤本状元卷  殿试取仕,在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对这一取仕制度的研究,仅限于文献资料。

1983年3月,赵秉忠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考中状元的殿试卷(俗称状元卷)在他的故乡青州发现后,使这一研究领域有了新的资料,取得了新发展。

  赵秉忠的十三世孙赵焕彬先生,珍藏着赵秉忠的这份珍贵文物。

为了保护好这份传家宝,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带在身边,在动乱年代,又将其缝在枕头内。

青州市博物馆得知这一消息后,派业务人员魏振圣说服、动员赵焕彬先生,前后二十四次,行程近三千里,终于说服并感动了赵焕彬先生,拿出了这件传家宝——赵秉忠于万历二十六年得中状元的殿试卷,并献给了国家。

  该殿试卷为二十二折册页,每折通高

【第47句】:6厘米,宽

【第14句】:1厘米。

封面、封底均系全绫装裱。

卷首弥封处有万历皇帝顶天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下铃楷书“弥封关防”四字长方印,右侧有半方“礼部之印”(为启封时所留)。

朱封前是弥封处,为赵秉忠简历,系仿宋体书写,简历处铃“礼部之印”一方。

朱批后为殿试卷正文,十五折,每折六行,满行三十二字,共2460字,用馆阁体(小楷)书字。

正文后有读卷官九人的职衔姓名,卷尾为印卷官职衔姓名。

  赵秉忠殿试卷,是一篇典型的八股文,也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古代的殿试,又称对策。

在这篇对策中,赵秉忠反复强调法制、法治(即实政)与思想道德教育(即实心),并主张两者结合并用,相互补充,还要求首先在皇宫带头实行;同时,赵秉忠提出:以激浊扬清,重么侵之罚,清出支之籍,妄费不可不禁也,犹然冒费者,罪勿赦焉。

即对浪费、侵吞国家资财的贪官恶习吏要严加惩罚,要没收他们的财产,直到治罪于他们。

这些主张,在四百年前是进步思想的体现;在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篇对策中,赵秉忠提出:天不能自理天下,而付之人君。

君之位则曰之天位;所治之民则曰之天民。

“天民”之说与“子民”说、“草民”说、“贱民”说等比较起来,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是历史上的思想精华民本说的反映。

  明赵秉忠试卷发现后,于1983年7月25日在故宫博物院进行鉴定。

王以坤、冯华两位专家见到原件后极为震惊,他们仔细研究后确认为原件,他们在鉴定书上写道:“明赵秉忠殿试卷,真迹。

到目前为止,故宫宫廷档案还是空白。

目前我们国家明代殿试卷,发现的只有这一份真迹,可以说是无价宝。

”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我国历史是曾有552名文状元出仕。

但由于改朝换代、战火连绵以及外国入侵者的掠夺,存于宫廷的殿试卷均已佚失,而忆间遗留下来的殿试卷也寥寥无几,明朝以前的殿试卷更无从查找。

  因此,明赵秉忠殿试卷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明朝状元卷的空白,从而引起了海内外的极大关注,被子称为“海内外孤本”。

我们深信,明赵秉忠殿试卷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我国的历史、文化、教育、科举制度等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25岁状元赵秉忠长达2460字的殿试卷,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

系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宫廷档案中含有几份清代状元卷),价值连城。

它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系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保存良好的珍品为19折册页,横长共268厘米,每折通高

【第47句】:6厘米,宽

【第14句】:1厘米。

封面、封底均为全绫装裱。

卷首顶天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字,为当时的皇帝朱翊钧御书下钤“弥封关防”长印,占一折。

下为正文,凡15折,每折6行,为1厘米见方工整小楷,共2460字,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主张“实心先立”、“实政继举”才能天下太平安乐,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并附有作者上三代简历。

后3折列着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张位等9位读卷官和1位印卷官的职衔与姓名。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8447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