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乡的导游词100字
写一段家乡的导游词100字加评语,山西的
武威雷台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甘肃省武威市城北一公里处。
这里古树参天,湖沟纵横,绿树掩映中一座气势巍峨的宏伟古建筑群屹立在高约十米的夯土台上,占地一万多平方米,这就是扬名海内外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山土地。
雷台也称雷台观,因台上有明天顺年间重修的雷祖观得名,是古代祭雷神的地方,为河西道教胜地。
建筑有山门、二平门、雷祖殿、三星斗姆殿、东西廊房、东华阁、西华阁等,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六九年,在雷台下发现丁一座明代大型砖式墓。
出土马俑胸前有铭文“守张掖长张君”,墓内出土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共二百多件。
其中一匹三足腾空、右后足踩飞鸟的“铜奔马”,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古代艺术之冠”,“世界文化顶峰”,于一九八四年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堪称“天下第一马”。
设计一段杭州西湖的导游词,100字左右,要求热情、生动
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人间天堂”杭州,杭州之美在西湖,苏东坡赞美西湖留下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所以西湖又叫“西子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证这位温柔婉约的“西子湖”有多迷人吧
小学四年级作文写一篇导游词(介绍家乡的风景400字左右)
小学生四年级写风景名胜庐山的导游词400字 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远近闻名的庐山风景名胜区观光。
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导游,我姓马名颖瑶,大家可以叫我“小瑶姐姐”。
不过要注意卫生哦
希望能给你们带来美好的一天
你们看
这就是世界闻名的庐山
美丽吗
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庐山吧
庐山位于中国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
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
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山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
【第73句】:4米群峰间散布着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不但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而且还是我国的明珠之一。
庐山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
早晨,一层层浓郁的云雾覆盖着庐山﹔一遍遍幼细的雨露灌溉着花草﹔一阵阵柔和的微风呼唤着各种小生命。
青松在浓郁的云雾中,在幼细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风下,挺直而生。
那郁郁葱葱的绿叶坚硬、挺拔,就像我们的人格和意志。
山间的水流又是那样的清澈,就像我们的心灵。
周围的艳花给山间的水流织了一个朴素的花环,绿树倒映在水流间,让这座山披上了绿色的围巾。
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
既然我们来到了庐山,那旅客们,你可知道庐山古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吗
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
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无影无踪。
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自然是无稽之谈。
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
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匡庐。
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匡字的忌讳,而改称康山。
…… 那弥漫的云雾为庐山增添了许多迷人景色和神秘色彩。
这就是庐山。
让我们再次向庐山个别
求一篇作文,介绍自己家乡的导游词,介绍山西的。
最少300字。
要自己写的啊,急
我会描写我们村把我们孙得景,我全描写出来。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把我们村的景物描绘的更完美
假如你是导游,请选择家乡一处名胜古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解说词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五年至嘉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推荐用名有“洛阳潮声”、“洛水飞虹”.
关于长城的导游词,100字左右,很急
各位游客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带大家游览长城。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保存最完整的——-八达岭长城。
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你们看,我们脚下踏着的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你们再看,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士兵观看敌情和射击用。
你们再往远处看,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那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互相支援。
你知道这一块条石有多重吗
让我来告诉你,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
长城建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欢迎你们下次再来游览长城,我还会来当你们的导游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87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