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描写红山的导游词

以乌鲁木齐红山写一片导游词

高耸于市中心的红山,山岩突兀,气势非凡。

每当晨昏,岩壁映,日红光熠熠,因得名。

山势呈东西走向,主峰海拔1391公尺。

因山头状如猛虎,峭岩色赤,故又称“虎头山”“红山嘴”。

红山与对面不足千米远的雅马里克山(俗称妖魔山)相对峙。

山下,乌鲁木齐河纵贯南北。

传说红山是天池中飞来的一条赤色巨龙,落地化为山岩,但仍不安分地缓缓向雅玛里克山爬去,若两山一旦合拢,乌鲁木齐河被阻断,城区将化为汪洋泽国。

于是,1788年,乌鲁木齐都统尚安一位讲迷信的满族地方官员,便下令在两条“巨龙”头上各建一座九级青砖“镇龙宝”。

其中红山顶上之塔存留至今,而雅玛里克山头之塔则于二十余年前被大风吹倒,近年才新修复。

现在红山及其两山之塔,成为市区胜景之一。

红山经多年造林绿化,已辟为“红山公园”,红亭绿树,青塔赤岩,别有风姿。

近年又建立起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石雕塑像和纪念红山绿化之群雕各一座,更为古老红山增添青春风采。

登临红山顶上的“远眺楼”,边城全貌尽收眼底。

红山已成为乌鲁木齐市的象征。

关于乌鲁木齐红山公园的导游词

可以去红山公园把导游说的话记下来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文化导游词讲解哪里有

赤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是草原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红山文化源远流长;这里,钟灵毓秀,山川秀美,塞外草原生机盎然;这里,赤壁丹霞,石林傲立,地质奇观世所罕见;这里,民风淳朴,豪爽大度,草原民俗引人关注;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饶,巴林美石意蕴无穷。

­  赤峰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和蒙元文化是赤峰的四大文化品牌,“中华第一龙”C型玉龙、“中华第一凤”陶凤杯、“华夏第一村”兴隆洼遗址、“草原第一都”辽上京遗址享誉四海。

因最早发现于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的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

其文化精髓坛、庙 、冢,代表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

另外,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古代两大玉文化中心。

赤峰是辽代文化遗址最为集中的地方,以“两京三陵”为代表的辽代遗址见证了契丹王朝的强盛。

荒凉的上京临璜府和中京大定府遗址,精美的庆州白塔,雄壮的大明塔,神秘的祖州石房以及契丹王陵,都在向我们展示昔日草原帝国的辉煌。

此外,应昌路遗址、喀喇沁亲王府、康熙大战噶尔丹的乌兰布统古战场和百年陪嫁牡丹都在述说着赤峰的悠久历史。

­  赤峰地域广阔,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贡格尔、乌兰布统、巴林草原繁花似锦,一碧万顷;金莲花、干枝梅、蓝刺头,百花争艳,风情无限;曲水蜿蜒,牛羊成群,广袤草原是人们灵魂的归宿。

赤峰南部的黑里河、茅荆坝、大黑山林区林木茂盛,景色宜人;大兴安岭余脉延伸到赤峰北部,赛罕乌拉、黄岗梁林区承接着林海的恢宏;红皮云杉傲然挺立于浑善达克沙地,书写着生命的壮歌。

这里不乏名山:红山,“赤壁丹霞”奇景闻名塞外,红山文化改写了中华文明史;罕山,是叱诧风云的契丹族的发源地,也是生态多样性的大观园;黄岗峰是大兴安岭的最高峰;马鞍山有“塞外小黄山”之称。

这里亦不乏秀水:西拉沐伦河、老哈河是赤峰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她们像两条玉带蜿蜒在赤峰的大地上,滋润着这里的人民;达里诺尔湖,是内蒙古的第二大湖泊,她是著名的天鹅湖,景色宜人,物产丰富,这里出产的华子鱼是餐桌上的必备佳肴。

­  赤峰地质景观独特,尤以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闻名于世。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坐落在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和浑善达克沙地三大地貌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丰富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

主要地质遗迹景观有: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青山“岩臼”群及花岗岩峰林、黄岗梁第四纪冰川遗迹、平顶山“冰斗”群、达里诺尔(湖)火山群、热水塘温泉、西拉沐沦大峡谷、浑善达克沙地等八种类型保存的地质遗迹,在国内外具有独特性、稀有性、典型性、优美性、自然性和完整性。

­  赤峰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地区,你可以体会到浓郁的蒙古族风情。

蒙古包、勒勒车、敖包,一幅幅优美的草原画卷,让你领略草原的无穷魅力。

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您可以看到传统的走马、赛马、射箭、搏克、蒙古象棋等竞技项目。

白音乌拉游牧旅游区、巴林蒙古部落是您领略草原风情的最佳景点。

此外,王府雅乐、达里湖冬捕、佛教密宗乐舞都是值得你观赏的独特民俗。

­  赤峰物产丰富,在这里您可以买到独具特色的鹿系补品、奶食品、杏仁饮料、沙棘饮料、肉食品、蒙古刀、白酒、仿辽瓷器、青铜器、艺术挂毯。

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巴林石及其雕刻制品,巴林石主要分为积血石、福黄石、冻石、图案石、彩石五类,可谓样样精品。

­  最后,欢迎你到赤峰来

介绍赤峰的导游词

先给你个短的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

无数赞美草原的歌曲,尽情地倾诉着人们对草原的热爱和眷恋。

但再美妙的词语也无法形容草原的美丽,而只有来到草原的人才能有切身的感受。

草原是地球上千旱地带发育的一种天然植被类型,由耐干旱的天然多年生草木组成。

赤峰的草原属于温带草原,受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的影响,境内又多天然湖泊,气候较湿润,生态条件优越,植被茂盛,植物种类丰富,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草原之一。

它虽然没有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那样幅员辽阔,但却以秀丽见长,是距北京最近最美的内蒙古大草原。

下面是一篇长的 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座年轻而充满魅力的城市。

当您展开祖国的地图,把目光投向塞外历史文化名城赤峰,您会惊奇地发现,这片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宛若一片美丽的枫叶从天而落,镶嵌在祖国的版图上。

古老的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如两条主叶脉横贯东西,境内大大小小的河流如支脉纵横交织,相伴着高高的兴安岭、蜿蜒的燕山、辽阔的草原,展示着它的勃勃生机和神奇魅力。

赤峰市,蒙语译为乌兰哈达,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的一座城市。

她因城区东北隅这座赭红色山峰而得名。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辽宁、河北三省交界处,全市辖三区七旗二县,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万,居住着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其中蒙古族86万,是一个多民族和睦共处的民族聚居地区。

赤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10000年以前,这里便有了人类繁衍生息,8000年前,古老的兴隆洼人在这里建起了“华夏第一村”,播撒下了人类文明的第一颗火种;5000年前,红山文化在这里发祥,“中华第一龙”大型玉龙的出土举世震惊;4000年前,“草原第一城”在这里出现,草原青铜文化再一次令世人瞩目;1000年前,契丹族首领耶律阿宝机在这里建起了雄峙万里的大辽王朝。

以后这里又相继出现蒙元文化、明清佛教与王府文化等等,历史一次次在这里形成文化的巅峰。

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以其纷呈的文化异彩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铸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赤峰幅员辽阔,物产丰富。

矿产资源方面,现已发现矿藏70多种,矿产地1000多处,涵盖黄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等多种矿产类型,是国家重点黄金产地,黄金储量占全自治区总储量的80%,年产黄金10多万两,位居全国前三位;这里的铅、锌、锡、铁、钼、钨的储量全国闻名;石灰石、膨润土、玄武岩、大理石、水晶石、冰洲石等非金属矿藏也十分丰富,尤其是草原瑰宝巴林石,以其温润的品质,华贵的风彩而扬名天下,成为国石候选石。

农畜产品资源方面 ,除玉米、水稻、谷子等大宗农作物外,还盛产杂豆、荞麦、油葵、甜菜、烟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耕地面积1760万亩,正常年景粮食产量为60亿斤;天然草原面积8900万亩,各种牲畜存栏1400万头只;林地面积3500万亩,森林覆盖率22%;有大型水库60座。

赤峰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

近些年来赤峰市加大了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标兵,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境内草原、森林、山峰、沙漠、温泉、湖泊、石林、冰臼等天然景观齐全,文物古迹、珍稀动植物众多,境内有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森林公园6处。

旅游资源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于一体,素有“自治区名片”和“内蒙古缩影”之称。

赤峰市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赤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肉、乳、菜、草为主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和以矿业、能源、医药、食品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

到2010年,赤峰将建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联接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能源供给基地、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料及精深加工基地。

赤峰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完备。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赤峰一直是国家级卫生城。

金融、保险、通讯、配送、宾馆饭店、休闲娱乐等服务网络日臻完善。

正在崛起的新城区以“生态新区、人文新区”为建设理念,总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

新城区道路宽敞,格局别致,绿化覆盖率达50%。

高科技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一户户新型企业陆续入住、激情展业,谱写着赤峰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至2010年,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将崛起在塞北草原。

赤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赤峰是连接华北、东北和内蒙古东西部的交通枢纽,北京市区至赤峰地界仅315公里,被称为“北京后花园”。

赤峰距天津、北京、沈阳等大城市均在500公里范围内,距锦州、葫芦岛、秦皇岛等出海口不足300公里。

境内有8条国省公路干线连接四方;南部由京通、叶赤两条铁路交汇成网,与东北、华北紧密相连,北部有集通、赤大白铁路横贯腹地;有直通北京、哈尔滨、沈阳、大连、山海关等城市的旅客列车,民航班机直飞北京、呼和浩特等城市。

灿烂的历史文化,东北的工业基础,华北的气候条件,西北的资源优势,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巨大的市场开发前景,让国内外有识之士一次次把灼热的目光聚焦在这里。

一个文明和谐充满魅力的赤峰,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崛起,草原儿女正张开双臂真诚地欢迎海内外朋友到这里观光旅游、投资兴业,与我们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看你用得上哪篇吧记得采纳啊

谁知道导游词怎么写呀

我有急用。

第1篇:布达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你们来拉萨观光旅游,在这个旅程中,你们将能愉快地领略到西藏独特的风光和文化。

今天将陪同大家参观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概念      “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

相传,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殊胜的普陀罗,布达拉宫由此得名。

      布达拉宫是一座融宫堡和寺院于体的古建筑群,它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而起,从地平直达山顶。

主楼高13层,高113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

远望宫宇叠砌,巍峨耸峙,近看气势磅礴,壮丽渔业,登观俯瞰全市,傲视群山。

      布达拉宫相传始建于7世纪的松赞干布时期,当时叫“颇章玛尔布赤子”,修建殿室999间,连同原有建筑红楼共1000间。

宫堡之间复道行空,甚为壮观。

东宫门外,有宽18丈,长300丈的跑马场,砌砖为基,铺木而就,马行其上蹄声嚣嚣,虽仅一马或数马飞驰,却有万马奔腾之势。

后被雷电及战乱毁坏,成为一般寺庙,一直未得到认真的恢复。

      1645(藏历木鸡年)五世达赖在青海蒙古酋长因始法武力扶持下取得了政权,为巩固政孝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宣布重建布达拉宫,并由第悉•索朗热登主事。

重建时,拆毁了吐蕃王朝时期的古遗址,保存了松赞干布时期的修法洞和本尊观音佛堂,并以此为中心向东向西光建白宫,从此,布达拉宫就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直到1959年。

五世达赖以后的摄政修建了红宫和灵塔,以后布达拉宫又多次增修与改建,始具今日规模。

如果说7世纪的“布达拉宫”,作为宫堡建筑,政治的象征,主要显示了人间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所向披靡的武功,那么,五世达赖重建的布达拉宫就由人间变成佛域,整个建筑就是一座神权的偶像崇拜。

      布达拉宫城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一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

红宫为历世达赖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显然是须弥佛土的境界,宇宙中心。

白宫合抱红宫,有历世达赖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和僧官学校等。

达赖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又称日光殿。

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方圆公里,中为湖,湖中有小岛,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

“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作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

在藏传佛教中宣传的有“三界”之说。

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我们可以看到布宫的整体布局,把红宫、白宫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个层次段纵向排列,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的“三界”之说。

布宫又通过建筑艺术体积的无限夸张和极度渲染,布局的强烈对比和互相陪衬,尽情表现了佛法神威,告诫人们,惟有超脱尘世,皈依佛门,才是通向天国的境地。

      在下面的参观过程中,我将分不同景点向大家作详细讲解。

      曲结竹普与帕巴拉康      我们现在去参观曲结竹秋和帕巴拉康。

曲竹普和帕巴拉康是布达拉宫建筑群中吐蕃时期保留下来的仅的建筑。

      曲结竹普建于7世纪,是布达拉宫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边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是吐蕃时期的雕塑品。

这些塑像表情生动,衣褶流畅,手法与风格与晚期松赞干布及妃臣像迥异,极有可能是吐蕃时期留下的艺术珍品。

这个室净高

【第3句】:7米,原有的两柱现保存完好,柱上正面的兽面雕刻有明显的吐蕃时代的风格,为加固梁椽屋顶,后世先后添加了粗细不等的9根柱子,从而使这间不足27平方米的建筑内竟密布11根柱子,但整个建筑却留下较多的原貌。

(由此再上一层楼)这便是帕巴拉康。

帕巴拉康也是早期建筑,已经维修已失原貌。

主供像是帕巴•洛桑夏燃佛,相传为松赞布的本尊佛像,亦是布达拉宫的主要供佛。

殿内四面的佛橱内供的是五世、八世、九世达赖、宗喀巴的造像以及莲花生、宗喀巴、幼年十二世达赖的脚石印。

佛殿前挂的是“福田妙果”的匾额,乃清朝同治皇帝亲笔题书所赐。

萨松朗杰和其美甘丹我们现在已上到布达拉宫最高的殿堂,这里被称为萨松朗杰(意为胜界),宫殿内供的是乾隆皇帝的画像,画像前供有皇帝“万岁”的牌位,牌位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

自七世达赖桑嘉措起,各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到这里向皇帝牌位进行朝拜,以表明对皇帝的臣属关系。

(由萨松朗杰向西便到其甘丹)这个殿堂叫其美甘丹,此殿建于1690年,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经堂。

六世达赖是西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从小资质聪颖,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青结嘉措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

25岁时,成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牺牲品的仓央嘉措,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先后流浪到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

由于接触过广大的劳动人民,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他从而写出著名的《仓央嘉措情歌》,情歌优美动人,广为流传,已被译成英、法、俄、日、印地等文字。

      再见,布达拉      观过萨松朗杰其美甘丹,我们现在对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的功能、历史背景及其地位、文化价值都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会给大家留的印象是深刻的。

事实上,以布达拉宫价值论,几乎是用金子堆起的宫殿,它的整体布局显示了佛法的神威,鼓励人们回避现实矛盾,一心追求超脱尘世,飞向佛国的境界,那么它的空间组合向人们宣传禁欲主义,它的装饰设置更向人们展示了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它综合了一切艺术手段,都是为了形容彼岸世界的富丽堂皇,佛境福泽的极乐胜事,用人间的财富诱惑人们向天国祈求幸福。

      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显示了藏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石木结构等风格,同时也吸收了汉族方面的梁架、斗拱、金顶、藻井等特色。

它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佐证。

      为了更好的保护布达拉宫这一民族文化遗产,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拨款维修,特别是1989年,国家对布达拉宫进行历史性的维修,历时5年,先后投资5300万元,派出10多个省、区的150多位专家技术人员直接参加维修工程,维修部位100余处,维修规模是布达拉宫重建后(300年来)最大的一次。

工程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对这一民族遗产进行及时有效抢救,使古老的布达拉宫更具魅力。

  第2篇:布达拉宫导游词各位亲爱的朋友,我们现在就到达了著名的布达拉宫脚下。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布达拉宫作为昔日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官”和西藏地方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中心的玛布日山上,因该山岩体及土壤略呈红色,所以汉语称为红山。

它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高119米,共13层,大小房问2000多间,红宫与白宫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忉松赞干布时期。

想必大家对松赞干布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在这小陆还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他吧。

6世纪初,吐善的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继承了王位。

这位赞普生下来就有很多殊异的地方:他的头上生就一个阿弥陀佛,因此有人称他“双头王”。

双头王生下就会说话,不过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应该是他与文成公主的千古爱情了。

      各位亲爱的朋友,现在我们开始参观布达拉宫。

眼下我们跨过平措堆朗大门的门槛,就可见到门廊两边绘制的“护法四天王(四大天王)”巨幅壁画,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执绢索;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执宝幢。

这里原来有一根用整棵树干做的门闩,曾令许多人惊讶不已,可惜现在巳不见踪影。

这是从布达拉宫正面人宫的必经之路。

      现在我们要经过这个窄窄的廊道,这儿没有窗户,只有几个深邃的墙洞,透过墙洞,大家可以看见厚达数米的宫墙,宫墙是用三合土堆制,石头砌边而成,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建筑工艺在1300年前非常少见。

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面积1600平方米、离地面六七十米高的宽阔广场,这就是专供达赖喇嘛在节日期同观赏跳神、藏戏表演的场所,藏语称“德阳夏”,意即东欢乐广场。

每逢藏历十二月二十九,在此举行布达拉宫跳神节,届时广场人山人海,气氛十分热闹。

      大家请看德阳夏的正西面有三排并列的木质扶梯。

中间的扶梯是专供达赖喇嘛上下的。

一般僧众官员和游览者,只能从两边扶棒进出。

现在请大家小心攀扶上下梯,因为木梯有些陡峭。

上了木梯我们就进入白宫了,白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寝宫和施政之地,历代摄政王,达赖经师的寝室、办公之地,地方政府的办公用房,集会大殿等均在此宫。

简而言之,这是一座具有地方政府政权性质的建筑物。

      现在我们已进入白宫,这是松格廓门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周围四壁许多精美艳丽的壁画,有轮回图、坛城图、民俗图等,最著名和引人注目的是东壁的壁画,长安风貌图、文成公主入藏图,生动再现了唐都长安的一派繁华景象和“唐皇五难吐蕃婚使”的故事。

      北壁上则描绘了公元641年唐太宗远嫁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在拉萨为文成公主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等历史故事和喜庆场面。

参观过德阳夏和达松格括之后,接下来我们到措钦夏和日光殿看一看。

措钦夏建于1645年,是白宫最大的宫殿,可容喇嘛500多名,是达赖举行坐床、亲政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地方。

      接下来小陆将带各位登上白宫最高处,也就是日光殿,这里是达赖常住的两套寝宫,由于终日阳光照耀,就算是冬天仍觉得温暖如春,因此称为日光殿。

至此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反差,从布达拉宫的外观形态看,依傍山势,利用地形,使其气魄宏伟,令人仰慕,而内部除了大经堂和佛堂还有我们将要参观的达赖宫殿等以外,其余房间都是狭小拥挤的间隔构造,开间小而布局错综复杂,这是佛教意识的自觉体现,无穷大与无穷小的结合,令人目眩神迷。

      下一站我们将踏入红宫,相信各位一定能收获一份不一样的感悟。

描写家乡景色的导游词38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三都水族自治县观光旅游.我是你们的小导游周亚宁,你们叫我小周就行.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游玩有名的景点——尧人山森林公园.现在,请大家带上你们的好心情跟我上车.下面,利用在车上的这点时间,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三都的情况.三都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水族自治县,被人们称为“凤羽之乡”.这里民风原始、古朴;山川神秘,秀美.不仅有著名的九阡酒,有获得世界象形文字“活化石”之称的“水书”;还有荣获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的姑鲁产蛋崖和风情万种的瑶人山国家森林公园.现在,我重点向大家介绍我们今天要游玩的瑶人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个景点.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离县城十公里的都柳江畔,在进入景区前,首先要通过一座风雨桥,当你走上桥时,会闻到一股股清风气息,让你感觉犹如进入了人间仙境一般.抬头向对岸望去,山中有一条小河,从山顶一直流入都柳江,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瀑布群.这座公园素有“百里林海”、“天然植物基因库”和“野生动物乐园”之称.景区里有险峻的龙潭瀑布,还有让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瀑布,远远望去,瀑布好似珍珠一般从天上散落下来.山中的珍稀物种,数不胜数.更有娃娃鱼、棱椤树等珍奇动植物.还有神奇的风流草,让人无不感慨.风流草是尧人山上独有的一种珍奇灵草,这种植物每当有男女青年在它的旁边唱起情歌时,它的叶子就会自然而然的随着优美的歌声摆动起来,歌声激昂时,两叶片竟然动情地扭成一团,犹如一对相互拥抱的情侣在翩翩起舞.待会儿,大家可不要错过了这难得的机会,亮开你们的嗓子唱起歌,共同见证这自然的奇迹哦!听了我的解说,大家是不是已经心动了呢?看,旅游目的地就在前面,一会儿大家可要尽情的游玩啊!可不要错过了这里的好风景.自由活动的时间是两个小时.各位游客,今天的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之旅到这就结束了,欢迎大家下次再到三都来旅游.届时,我还会带领大家游遍三都的山山水水.同时,也祝愿大家归程一路顺风!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8718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