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描写非洲的导游词600字

傣家竹楼的导游词600字左右

概况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洲名释义: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希腊文“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非洲3/4的土地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的热带占全洲的95%,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故称为“阿非利加”. 面积: 约3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第20句】: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人口: 2000年人口达

【第7句】:94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

【第12句】:9%,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黑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非洲的自然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每平方千米约1 000人.撒哈拉、纳米布、卡拉哈迪等沙漠和一些干旱草原、半沙漠地带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还有大片的无人区.种族: 大部分居民属于黑种人,其余属白种人和黄种人,非洲是世界上种族成分最复杂的洲.非洲有700多个民族和部族.

导游词作文 600字

位朋友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

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著名的旅游胜地——阿里山了,接下来的时间就让我陪伴各位一起去领略阿里山的美丽景色吧

阿里山的登山铁道、云海、森林、日出、樱花,被称为“阿里山五奇”。

首先,我们来观赏登山铁道。

阿里山的登山铁道建于1912年,呈螺旋形。

铁路好像一个大弹簧圈,一半露出山坡,另一半埋在山的隧道中,往往过一座山要转几个圆圈。

车既要绕山,又要钻洞,忽进忽退,十分惊险。

再来看看云海。

阿里山云海名列台湾八景之一,通常出现于晴朗天气。

层层云雾波浪起伏,时而像连绵起伏的冰峰从山谷中冒出,时而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我们置身其间,真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下面我们要看的是姊妹潭。

姊妹潭是二个大小不同的邻近湖泊,姊潭呈长方形,占地160坪、妹潭略呈圆形,占地20坪,相传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双双殉情,故后人附会而称姊妹潭;姐潭湖区还设有一座以桧木为的相思亭,姊妹潭周边更设有全长180公尺的环潭步道,可让游客游览全湖是观赏姊妹潭最佳的方式;夏季为满水期,冬季则为枯水期。

受镇宫奉祀玄天上帝、福德正神和注生娘娘,香火非常鼎盛,传说以往每年3月都有三只神蝶飞来朝拜,不吃不飞一周后就不见踪影,传为神迹;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后荣,重覆长出祖孙三代的树木。

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内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慈云寺、贵宾馆(蒋公行馆)、树灵塔、高山植物园、塔山断崖、石猴、三代木、三兄弟、象鼻木、光武桧、高山博物馆及眠月支线铁路也是到阿里山旅游不可错过的景点。

介绍菏泽的导游词600字

位于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城西北十四公里处(江油市大康镇) 是神迷的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

此处上接匡山(又名戴天山);下连李白读书台;东临观雾、窦团山;西依莹华山、乾元山。

它是通往九寨沟风景区的必经之地。

洞周山环水绕,古木缪翠,风光奇绝。

民国二十三年,人们在通天暗河内发现了一尊三米多高的石刻如来佛像, 故此洞名曰:佛爷洞。

在86版西游记中佛爷洞曾作为拍摄场景之一。

整个旅游区域以佛爷洞为主,其余的七仙洞、牛角洞、西方境等正逐步开发。

佛爷洞由三厅、两廊、一河构成,全长三千余米,洞内景点六十多个。

以大型溶洞、地河景观、清溪深峡、石山石海、草地森林为景观主调,并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民间传说。

洞中有洞、景中有景、洞中藏河、河中荡船等美景。

景区分为八大游览区:综合服务区、溶洞游览区、西方境游览区、兽目峡戏水区、石林游览区、佛文化游览区、滨河游览区、匡山宾舍接待区。

其中溶洞游览区及佛文化旅游区(雷音寺、中大明寺)是中央电视台《西游记》剧组、峨影厂《古堡恩仇记》、《张宝仔传奇》等影视单位多次前来取景拍摄。

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西方镜可拜佛、品茶、尝美食、戏水、唱山歌等度假休闲娱乐。

出了佛爷洞就是佛爷洞后景,出洞的那一瞬间会让你不禁感叹“这就是真实的世外桃源”,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可在清澈见底的河中划竹筏,就像是到了“江南水乡”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划动竹筏,看鱼群畅游。

玩过竹筏来到后山更是有拥抱大自然的冲动,景区有满山偏野的彼岸花,还有樱花林,红叶林,山腰有一片天然石林,有姻缘石,有很大一颗红心,传说到过这里的情侣都会生生世世在一起。

在山顶更令游客流连忘返,有很大的秋千,一般很难见到,就像“韩国妇女玩荡秋千“游戏的秋千,下山可坐马车,在马车上欣赏沿途的风景,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旅途心情。

求避暑山庄的导游词,字数大概在600~1000字,急需呀~~~~~~~~

我给你介绍吧: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宫苑。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

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兼具南秀北雄之美,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英文名称: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Temples, Chengde),于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200-011)。

避暑山庄与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这四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园林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

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

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英文名称: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于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200-011)。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

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

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当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选定在这里建行宫。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在此大兴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宫,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成36景,并建好山庄的围墙。

雍正朝代暂停修建。

乾隆六年(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继续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庄新增加干隆36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形成界墙内约占地564公顷,其规模壮观,是别具一格的皇家园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古代园林建筑杰作.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

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

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

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

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l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自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求三峡导游词,600字左右,要结合《三峡》这篇文章,谢谢

其实讲三峡可以从一个点切入:长江三峡导游词——巫山红叶朋友们,在游览峡谷景观时,我们常常看到的都是青山绿水,但是你们见过丹山碧水吗

今天,我就将带大家乘着游轮到神女溪去感受那掩映在碧水之间的丹山胜景。

有的朋友会问了,这碧水很好理解,这巫山峡谷间多的是这宛如碧玉般的江水,那丹山呢

其实呀,这“丹”,说的便是咱们巫山漫山遍野的红叶了。

巫山是整个三峡库区红叶最集中的地方,它的红叶面积有10多万亩,而其中,成片的红叶区就达3万多亩。

尤其是以我们现在所处的巫山神女峰神女溪景区以及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最为集中。

大家请看,从船上看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再映衬着这碧绿的江水,真的能感受到一种“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好了,朋友们,现在大家看到的岸边这条小路,便是神女峰脚下观赏红叶的步道了。

接下来,我将带大家登览神女峰,去近距离感受巫山红叶那十万亩的热情。

请大家随我下船,注意安全。

来三峡看过这巫山红叶的朋友都说:“北有香山,南有巫山”

但事实上,咱们巫山还有着香山远不可及的优势。

那便是面积更广,观期更长。

秋去冬来,北京香山已是冰天雪地,唯有这巫山红叶正如火似焰。

有人说,从每一片纯朴厚重的红叶中,都能看到一湾浓妆淡抹的三峡。

我们巫山红叶不仅有男儿的雄壮,也有女儿的柔美。

在漫山烟雨中,这染尽“天下雄关”的气势,便是它的雄壮。

说它柔美,是因为,这层层叠叠的红,就像是女子的罗裙一般,为萧条的冬日挽留住了金秋的斑斓。

所以大家可以捡拾自己喜欢的叶片,当作书签,或是带回去送给家人,让他们一同感受这巫山的红叶之美。

朋友们,那么你们知道你们手中的这些红叶是什么树木的叶片吗

枫树

槭树

不对。

是黄栌。

咱们整个巫山的红叶就是以黄栌为主的。

所以,巫山红叶也被称为“黄栌子”。

这种树能适应海拔2000米内的荒坡、绝壁。

每年的这个时候,黄栌子都会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一片一片的火红,漫山遍野的绚烂,这种精气神儿正与咱们巫山人如出一辙,虽然艰难,但是顽强。

好了,朋友们,我们现在是来到了神女峰顶,大家请看,我们这眼前的红叶一团团、一簇簇,连成一线,缀成一片,这,就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胜景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一首诗:“神女下凡巫峡间,漫山红叶好惹眼。

邀得仙女同欣赏,个个仙女展笑颜.”不知,这打动了十二仙女的红叶美景,有没有打动大家的心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8740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