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绵阳的李白纪念馆的导游词

绵阳一日游最佳景点

绵阳市旅游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下辖涪、游、江油市、安县、梓潼县、平武县、北、三台县、盐亭县。

面积20249平方公里,人口5

【第11句】:99万。

绵阳古称涪城、绵州,素有“蜀道咽喉”之称。

川陕公路、宝成铁路均途经这里,是川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绵阳旅游资源丰富,具体的有: 绵阳富乐山 绵阳富乐山景区位于绵阳市城东两公里处,是一个以园林建筑见长、融三国遗迹在内、山水结合的新景区。

汉建安十六年,刘备入蜀,刘璋延至此山,饮酒乐甚,刘备叹道:富哉

今日之乐乎

故名富乐山。

仙海风景区 绵阳市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省级水利风景区,仙海风景区距绵阳城区10公里,108国道,绵梓公路及绵阳市二环路从区内通过,交通方便,基础设施配套,仙海风景区并以水上娱乐和水上运动为特色,兼有度假、休闲、观光、商住、会议等多种功能。

西山公园 西山——西山风景区即子云亭公园位于绵阳市区西北部凤凰山。

子云亭公园风景区面积约0.3平方公里,子云亭公园以“西蜀子云亭”为中心,子云亭公园集名亭、古墓、寺观及秀山、碧水于一体,名胜、古迹、文物与园林建筑相结合,茂林修竹,丹桂飘香,泉水淙淙,景色优美。

寻龙山景区 寻龙山旅游风景区是集“休闲、运动、康体、观光”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景区位于北川震后新县城永昌镇

【第1句】:5公里处,距成都130公里,距绵阳30公里。

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位于绵阳市梓潼县城北郊的七曲山大庙,是川西北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这里山势雄奇,峰回路转,巍巍庙宇,依崖而立,乔木垂荫,风光秀丽,素有“蜀道明珠”之称。

匡山佛爷洞 佛爷洞位于江油市城西北十四公里处,是神密的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

洞四周山环水绕,古木苍翠,风光奇绝。

民国二十三年,人们在通天清河边发现了一蹲三米多高的石刻如来佛像,故此洞名曰佛爷洞。

平武报恩寺 报恩寺座落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

为中国著名文化旅游景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罗浮山 罗浮山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绵阳市安县境内,罗浮山著名的景点有罗浮山、汶江石林、七贤柏、飞鸣禅院等。

罗浮山山势险峻,自东到西十二奇峰依次排列,穿云破雾,峰势峥嵘,有“连峰去天不盈尺”之誉 盘江漂流 被誉为四川旅游第一漂的盘江漂流,是江油白龙宫风景名胜区向广大游客推出的一套水中探险旅游的大餐,此项目从一九九七年开发以来,颇受省内外广大游客的喜爱,成四川漂流旅游的一大亮点 江油老君山 老君山坐落在四川江油市北重华镇境内,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明建文帝曾在此隐居而得名。

景区植被茂盛,环境清幽,瀑布成群,森林覆盖率高达96%以上,有大量稀珍动植物。

近年来在老君山发现的古代制硝洞遗址,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朗白马风景区 四川王朗白马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境内,与世界遗产九寨沟、黄龙相互毗邻,呈三足鼎力之势。

王朗白马风景区以保护良好原始生态环境、珍惜的野生动植物以及区内聚居的古老的氐人后裔--白马人,构成了一个风格独特的、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的、适合进行生态旅游的复合型风景区。

窦圌山 窦圌山又名圌山位于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东岸。

窦圌山先名猿门山,窦圌山因山上猿猴较多,山形如门得名。

窦圌山后因山极似豆子大的石子构成,山形如圌(草屯),窦圌山便称豆圌山。

此外还有千佛山,李白纪念馆,九皇山猿王洞,白龙宫,白水湖,龙泉神女宫,三台鲁班湖,碧水寺旅游地等等,很多的。

郭沫若如何称赞杜甫诗作的

四川是我有世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九寨沟、黄龙、乐佛、峨嵋山、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四姑娘山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都江堰--青城山、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另外,四川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

尤其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其间,形成了许多神秘、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许多景观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有或罕见的。

贡嘎山,海拔7556米,不愧为蜀山之王;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称为“蜀山皇后”;西岭雪山雄峻美丽;若尔盖、阿坝、红原大草原广袤无垠;“九寨天下奇、剑门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久享盛名;安岳石刻、乐山大佛、都江堰等人文景观中外驰名;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九寨沟、黄龙寺更比作“童话世界”“天上瑶池”。

镇江西津渡解说词,把具体景点说清楚,字数在两百以内

「西津古渡街」坐落在镇江市西边的云台山麓,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全长虽仅五百公尺,但有自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都是别具风情的建筑,沿坡而建的几道石门古色古香,门楣上历代名人的题字清晰可见,西边的小码头街仍保持着唐宋风韵,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可以领略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

「西津古渡」原为古渡口,后因江面南涨北坍,原本是江水的位置,逐渐形成道路,古老的渡口边就再也看不到长江水,唐代镇江名金陵,故称为金陵渡,当时许多大诗人如李白、孟浩然等都曾在此候船待渡,宋熙宁元年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船到瓜洲时,见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些历史的印记,无不向我们娓娓诉说着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走在这条被车轮磨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使我们感受到无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但这却是再也不会重演的历史景像,「西津古渡」已在历史的洪流及动荡中走向衰落,千年古渡,已荒废残缺......... 由于地处山麓,经济开发价值不如那些一马平川的开阔之地,于是幸运地躲过了近年来老城改造和旅游开发的破环…… 整个西津渡街全长约1000米,从刻有“西津渡街”的头道券门至待渡亭大约500米,从待渡亭到长江边500米,而其中浓缩的历史遗存最多、建筑艺术最精的则是从头道券门至待渡亭的500米。

如果从云台山脚下的蒜山石崖仰望的话,西津古街实际上是一条依附于云台山麓的栈道,雕檐翘角的亭台楼阁仿佛是以一颗颗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为“珍珠”镶嵌在云台山麓上的精美“项链”。

走过两座香烟缭绕的亭状香炉,过第二道券门,虽建筑风格未变,体量却明显大了一号,砖木结构,雕花飞檐的窗栏和立柱一律被漆作朱红色,与二道券门上“飞阁流丹”一词呼应得恰到好处。

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则是立于古街之上的一座过街石塔,白色的喇嘛塔矗立于通道的上方,让人顿生敬畏之感,塔基之下有修葺纪念碑,上书“西津渡过街塔又称昭关石塔、观音洞喇嘛塔、瓶塔,系元武宗海山皇帝命画塑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刘高仿京刹梵相而作的金山般若禅院的一部分。

竣工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或稍前”。

由此可见这一建于元代的过街塔至今已经历过6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且与北京老城中的白塔寺还有着嫡亲渊源。

此塔为江南独一无二,全国亦不多见。

穿过昭关石塔,是一座黑色铁质香炉,香炉正对的门洞上书有“观音洞”三字,观音洞临街而建,高大古朴,虽然风雨斑驳了立面,却依旧显示出宗教的肃穆庄严。

在数百近千年的时间跨度中,当西津渡已经成为横渡长江的重要港口时,长江天堑之于当时的交通工具仍然意味着巨大的风险,面对难以卜测的风浪,人们只有祈求于宗教的护佑。

走出观音寺前的“共渡慈航”券门,西津古道开始沿阶而下,直至待渡亭,坡道上的青石板中间有一坡面,坡面当中留有深深的车辙,坡面一来作雨天快速排水之用,二来用于在西津渡上岸或离港的大宗货物运输之用,那些车辙痕迹则来自当年运货所用之独轮车,这些历史的印迹,令人遥想当年西津渡人来货往的繁盛景象。

沿观音洞一路下行,踏在青石板路上,一直到现在的长江路,当年的老街店面,诸如“吉瑞里西街•1914”、“民国元年春长安里”、“德安里”等匾额至今犹在。

据当地老人家说,在这短短几百米长的街道上当年有各式店铺150多家,从行业种类上看,有饮食方面的,有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当然,还有许是专门为船家服务的店铺,诸如木匠店、缆绳店等。

解放前这里还专门设有一个警察分局,一条街俨然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

到了建于清朝的待渡亭,就走完了西津渡街现存最完美的部分。

“待渡亭”顾名思义就相当于现在的港口码头的候客处,当年的商旅们想来曾在此俯视滚滚长江,怀着各式心情等待着一次难以预测的远行。

从待渡亭继续下行,穿过一片老式民居,约摸500米距离处有一块高耸壁立的石崖,这就是蒜山石崖。

当年石崖之下即为滚滚长江,石崖也成了扼守江岸的屏障。

然而随着岁月流转,原先紧临长江的西津渡口,自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泥沙淤积,导致江岸北移,当年拱卫西津渡口的蒜山石崖如今距离长江江岸已有300多米的距离,一条新建的长江路横亘在当年的西津渡与滚滚长江之间。

古代镇江,一直就是沟通大江南北的要冲。

无论春秋时代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国的京口,金陵渡都是当时的军事重地和交通要津。

隋唐以后,朝廷打压六朝古都的南京,贬为县级,镇江却升为润州,再由于南北大运河的修通,镇江地位日显重要。

在那漫长的岁月里,它是我国东南地区漕粮、丝绸等物质北运京师的重要港口。

西津渡街的繁盛正得益于这一地理优势,其创建始于六朝,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近两千年的积淀,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沿街而行,行人能感知到近千年的历史,更能触摸到镇江老城的“文脉”和“底蕴”。

近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让西津渡周边不大的区域成为了研究那段历史的活化石。

一路走来所见到的元代石塔、临街的明清建筑及民居不过是最表层的遗留罢了。

据近年考古人员对西津渡地区沿街一线的考察发现,整个街道下面叠压着3-5米厚的文化堆积层,包括从清代到唐代的历代路土遗迹。

在唐代路基的块石下面,即是鹅卵石、流砂地层。

文化堆积中出土遗物丰富,早期见有六朝砖瓦及先秦时期夹砂陶鼎足等,唐代遗物有莲花纹方砖、瓦当、璧足形碗、唐三彩器,宋代遗物则有陶瓷器及琉璃筒瓦、铁刀、撑船竹篙的铁脚等。

这反映出,古街的修筑、使用从未中断,千年古渡的街道走向是稳定如一的。

值得玩味的是,虽然西津渡地处于镇江人口稠密的老城区,但因其地处云台山麓,又有象山遮挡,经济开发价值显然不如那些一马平川的开阔之地,于是,幸运地躲过了近年来老城改造和建设之风的破环。

而作为如此具备文化与观赏价值的去处,也并未因近年来的旅游热而受到过度开发,甚至连门票都没有,管理者也少见,完全的原生状态。

笔者去时,正值今年春节期间,但整个区域内游客并不多,进入西津渡头道券门后更是人迹寥寥,而且其它路人基本都是过路的本地人,无嘈杂游人之乱耳,当地住户的生活也与古朴的建筑浑然天成 如此景象,令人感慨。

同是著名的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地,那些收取高昂门票的景区反而未必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不少景区甚至以提高门票的方法来限制客流,保护景点与文物,但效果还是难以彰显。

事实上,不走为了旅游而开发之路,让文物古迹保留其原生态的生命感,恰恰是“保护”的精髓所在,这或许正是古朴的西津古渡对于“无为而治”这一古语的诠释吧。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天地期末浙江试卷

【第1句】: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琐屑(xiè) 滞笨(zì) 孕育(yùn) 销声匿迹(lì) B.诘问(jí) 吊唁(yàn) 呵斥(hè) 穷愁潦倒(liáo)C.疏懒(sū) 繁衍(yǎn) 奔丧(sāng) 风尘苦旅(chéng)D.克扣(kè) 惊悚(sǒng) 萌发(méng) 日薄西山(bó)

【第2句】: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渴暮 典质 塌败 五彩斑澜B.翩然 噩耗 绮丽 风雪载途 C.愧作 赋闲 萌发 草长萤飞D.烦躁 取缔 藩蓠 天衣无缝

【第3句】: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抗战时期,全国各地武术名家先后抵达重庆。

虽然门派不同,但在那民族存亡的时刻,他们都能相安无事。

B.陈 独秀晚年困居重庆江津,他在生活上无固定的经济来源,除了微不足道的稿费收入外,主要靠亲友接济。

C.在被列为日本大轰炸的重点目标后,葛家大院在劫难逃,在硝烟中化为一片废墟。

D.重庆地处西南,气候潮湿。

抗战时库存于此的珍贵文物,鸡零狗碎,多达二十多万件,防潮成为人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4句】: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郦道元,北魏人,其著作《水经注》被誉为“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

B.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其小说代表作《背影》语言素雅、情感真挚,被称赞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D.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

【第5句】:下列选项中,句子语意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3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当时的各国首都中,重庆成为最早、最久、最多的远程轰炸目标, , 。

①直到2001年9月11日国际恐怖组织对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劫机轰炸等“空中屠杀”,在战史上它们都与“重庆大轰炸”保持着逻辑继续关系②成为将整座城市作为人质和对象的毁灭性恐怖轰炸的开端③而重庆以其特有的天地山河结构和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迭被磨难,历经轰炸、屡遭危迫而固若金汤、巍然耸峙,可谓自然浑成、天佑中华④成为取消了前线与后方、交战人员与普通民众之间界线的“无区别轰炸”的滥觞⑤这个开端,清晰地通向德军轰炸伦敦、英军轰炸柏林、美军轰炸广岛和长琦,以及战后各次战争中同类手段和同类性质的远程战略轰炸A.④②⑤①③ B.④②③①⑤C.②④③①⑤ D.②④⑤③①

【第6句】:在70多年前的抗战岁月里,重庆,这座历史名城,一度汇集了众多的国内外风云人物。

他们的旧居或一些重要活动场所都作为重庆的抗战文化遗产被保留了下来。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向中外游客展示重庆厚重的抗战文化呢

作为重庆市民,团市委邀请你向市旅游局提出两条建议。

(4分) ⑴ ⑵

【第7句】:综合性学习。

(11分)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小而言之,是中国人对自己同胞的记忆、缅怀,是对国人应有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大而言之,是中国人在为世界保留一份珍贵遗产,是中国人就此确立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

⑴请你用一句话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则标题。

(要求: 不超过24个字)(3分)国际在线报道 今天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中国以国家之名,举行公祭仪式,向77年前那场屠城中消逝的30万无辜生命致以最高祭奠。

   上午十点零一分,南京城上空响起了尖利的防空警报声。

此 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所有参加者都低头为死难者默哀,而行驶在南京大街小巷的机动车已纷纷停下,鸣笛志哀。

之后,在安魂曲的乐曲声中,16名礼兵抬着8个巨大的花圈,缓步走上公祭台,将花圈安放在“灾难墙”前。

⑵从“家祭”到“国祭”,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正不断加固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以下是网友为纪念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而创作的四副楹联,请你依据四个选项,将其补充完整。

(4分) ①金陵响警钟,声声振耳, ,莫再坑前空拭泪;   历史遗棱镜,面面揪心,对百年屈辱,宜从蹄底永铭殇。

②悼冤魂,恨日寇猖狂,我族积弱;  铭国耻, ,吾辈图强。

③ ,积怨难消,万众同悲国耻事;   枕戈而待旦,除倭务尽,千秋不怠警钟声。

④五千年铁血所凝, ,有谁敢忘

   三十万亡灵且待,看长风更起,催我出征。

A.欣中华复兴B.抚泪以追昔C.问国耻未消D.祭卅万亡灵⑶祭文,祭祀或祭奠时表达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祭文在不同方面的四个作用。

(4分)材料一:“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可谓“祭文中千年绝调”。

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名为叔侄,情同手足。

在这篇祭文中,韩愈用对话的方式,抒写对亡侄的哀悼之情,如泣如诉,感人肺腑。

材料二:“桥山虽高,不及吾祖隆德;沮水攸长,难尽我辈深情。

陋文以祭,素肴以奉,虔诚以表,舞乐以祊。

尚飨

”(《公元2014年清明公祭黄帝祭文》)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

作为黄帝陵所在地的陕西省,每年都要举行祭祖大典并撰写祭文,以追怀祖先艰苦创业之精神。

材料三:重庆一中知名校友、文化学者王康先生在《戊子清明祭文》中写道:“三百四十万热血男儿血沃沙场,二百一十四名英年将领从容殉国。

其碧血常新,……常昭中华而永垂不朽。

”他用祭文还原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

材料四:“时逢盛世,国耻长铭,强军强国,实为和平。

……今开公祭,举国之名;举杯三酹,以慰亡灵。

”写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这篇祭文,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凝聚的民族精神。

尊重历史,敬畏生命,国家的意志与信念,正与普通人情相融。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25分)

【第8句】:古诗词积累:联系上下文,按括号里的提示,填写古诗句。

(10分) ⑴竹坞无尘水槛清,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⑵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⑶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⑷ ,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⑸登临吴蜀横分地, 。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⑹ ,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⑺细草微风岸, 。

(杜甫《旅夜书怀》)⑻ ,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⑼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时,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浮想联翩,“     ,  ”的思乡之句油然涌上心头。

(李白《渡荆门送别》)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9—12题。

(15分)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9句】: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

(4分)⑴月色入户 ⑵念无与为乐者 ⑶遂至承天寺 ⑷但少闲人

【第10句】: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第11句】: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值冬初,寒意森森,“解衣欲睡”,看到月光,便“欣然”起行。

“欣然”二字,写透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寂寞抑郁之情。

B.“念”字写出了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

作者也许在想:在这贬居的寂寞中,又有谁能与我共同赏月、不致辜负 如此良夜呢

C.作者写月色,不着一“月”字,只通过巧妙设喻,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D.“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

【第12句】:文章结尾“闲人”二字,深刻凝炼。

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对“闲人”二字含义的理解。

(4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13—18题。

(21分)一句好话张晓风小时候过年,大人总要我们说吉祥话,但碌碌半生,竟有一天我也要教自己的孩子说吉祥话了,才蓦然警觉这世间好话是真有的,令人思之不尽,但却不是“升官”“发财”“添丁”这一类的。

好话是什么呢

冬夜的晚上,从爆白果的馨 香里,我有一句没一句的想起来了。

    (一)“ ”  他去欧洲开会,然后转美国,前后两个月才回家,我去机场接他,提醒他说:“把你的表拨回来吧,现在要用台湾时间了。

”  他愣了一下,说:“我的表一直是台湾时间啊

我根本没有拨过去

”  “那多不方便

”  “也没什么,留着台湾的时间我才知道你和小孩在干什么,我才能想象,现在你在吃饭,现在你在睡觉,现在你起来了……我喜欢跟你用同一个时间。

”  他说那句话,算来已有十年了,却像一幅挂在门额的绣锦,鲜色的底子历经岁月,却仍然认得出是强旺的火。

我和他,只不过是凡世中,平凡又平凡的男子和女子,注定是没有情节可述的人,但久别乍逢的淡淡一句话里,却也有我一生惊动不已、感念不尽的恩情。

  (二) “ ”  经过罗马的时候,一位新识不久的朋友执意要带我们去喝咖啡。

  “很好喝的,喝了一辈子难忘

”  我们跟着他东抹西拐大街小巷的走,石块拼成的街道美丽繁复,走久了,让人会忘记目的地,竟以为自己是 出来踏石块的。

  忽然,一阵咖啡浓香侵袭过来,不用主人指引,自然知道咖啡店到了。

  咖啡放 在小白瓷杯里,白瓷很厚,和中国人爱用的薄瓷相比另有一番稳重笃实的感觉。

店里的人都专心品咖啡,心无旁骛。

  侍者从一个特殊的保暖器里为我们拿出杯子,我捧在手里,忍不住讶道:  “咦,这杯子本身就是热的哩

”  侍者转身,微微一躬,说:“女士,好咖啡总是放在热杯子里的

”  他的表情既不兴奋,也不骄矜,甚至连广告意味的夸大也没有,只是淡淡的在说一句天经地义的事而已。

  是的,好咖啡总是应该斟在热杯子里的,凉杯子会把咖啡带凉了,香气想来就会蚀掉一些,其实好茶好酒不也都如此吗

  原来连“物”也是如此自矜自重的,《庄子》中的好鸟择枝而栖,西洋故事里的宝剑深契石中、等待大英雄来抽拔,都是一番万物的清贵,不肯轻易亵慢了自己。

古代的禅师每从喝茶喂粥去感悟众生,不知道罗马街头那端咖啡的侍者也有什么要告诉我的,我多愿自己也是一份千研万磨后的香醇,并且慎重地斟在一只洁白温暖的厚瓷杯里,带动一个美丽的清晨。

   (三) “你长大了,要做人了

”  汪老师的家是我读大学的时候就常去的,他们没有子女,我在那里从他读“花间词”,跟着他的笛子唱昆曲,并且还留下来吃温暖的羊肉涮锅……  大学毕业,我做了助教, 依旧常去。

有一次,为了买不起一本昂价的 书便去找老师给我写张名片,想得到一点折扣优待。

等名片写好了,我拿来一看,忍不住叫了起来:“老师,你写错了,你怎么写‘兹介绍同事张晓风’,应该写‘学生张晓风’的呀

”老师把名片接过来,看看我,缓缓地说:“我没有写错,你不懂,就是要这样写的,你以前是我的学生,以后私底下也是,但现在我们在一所学校里,你是助教,我是教授,阶级虽不同却都是教员,我们不是同事是什么

你不要小孩子脾气不改,你现在长大了,要做人了,我把你写成同事是给你做脸,不然老是‘同学’‘同学’的,你哪一天才成人

要记得,你长大了,要做人了

”  那天,我拿着老师的名片去买书,得到了满意的折扣,至于省掉了多少钱我早已忘记,但不能忘记的却是名片背后的那番话。

直到那一刻,我才在老师的爱纵推重里知道自己是与学者同其尊与长者同其荣的,我也许看来不“像”老师的同事,却已的确“是”老师的同事了。

竟有一句话使我一夕成长。

——选自《再生缘——张晓风散文精品集》(有删改)

【第13句】:通读全文,请你补写文章第(一)、(二)节的标题。

(4分)⑴ ⑵

【第14句】:文章开头段落中的划线句子能否去掉

请你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4分)

【第15句】: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文章第(一)节中划线句子的妙处。

(3分)他说那句话,算来已有十年了 ,却像一幅挂在门额的 绣锦,鲜色的底子历经岁月,却仍然认得出是强旺的火。

【第16句】:作者在拿到老师的名片、听了老师一番教诲之后,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请你结合文章第(三)节的内容,补写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

(3分)

【第17句】:好话不是“升官”“发财”“添丁”,那在作者笔下,怎样的话才称得上是“一句好话”呢

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3分)

【第18句】:老师的一句话,让已经工作的作者“一夕成长”。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句好话”也让你感觉自己瞬间长大了呢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讲述关于你的“一句好话”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4分) (二)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19—23题。

(19分)羊年说羊(节选)余夫①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羊与人相伴,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远古时期,羊曾是人们狩猎的对象。

后来,人们发现羊性情温顺、繁殖能力较强,就将其驯养。

一般人都认为羊是愚蠢的动物,但事实并非如此。

现在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羊比人们想象中的要聪明得多,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精明。

②羊病了会自我治疗。

科学家发现,如果所吃食物让它们感觉不舒服,出现便秘和胃灼痛,羊就会挑选其他一些可以通便或帮助止痛的食物。

也就是说,它们能正确地认出并吃下那些能治病的食物。

③羊有着难以置信的记忆力,能辨认和记住面孔,包括它们同类 的面孔和人的面孔,甚至能区分人高兴和愤怒的表情。

科学家为羊搭建了一个带有两个门的羊棚,每个门后面各放一个食料槽,这两个门唯一的区别就是上面挂有不同的照片:第一个门上挂着面带微笑的人像或颇感惬意的羊的像;在第二个门上则挂着面带怒容的人像或受惊的羊的像。

然后,他们便往羊棚里赶羊。

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羊都喜欢进第一个门。

科学家发现羊至少可以识别50种不同的面孔,并记住一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它们知道与愤怒的面孔相比,高兴的面孔是什么样的。

而且,羊更喜欢人微笑温和的面容 ,而讨厌发怒、受惊时的表情。

④羊会用声音表达感情,雌羊能辨别它们每只羔羊的声音。

这说明,在人听来都是一样的咩咩声,其含义可能是各不相同的。

不仅如此,羊的发声特征虽然受到遗传限制,但也可以随着后天环境的变化而形成属于某一个小群体的“口音”。

英国科学家在一些羊生下来一周时记录了它们的叫声,随后将这些羊放到不同羊群中喂养,在它们长大一些后再记录它们的叫声。

有趣的是,虽然有亲缘关系的羊最初的叫声都很相似,但随着它们在不同的羊群中成长,它们的叫声特征逐渐与所在羊群中其他羊的叫声趋同。

也就是说,它们已经慢慢习得了这个小群体的“口音”。

这说明,群体生活可以影响羊的发声系统。

⑤羊还能通过连猴子都经常会失败的心理测试。

英国科学家在 羊的面前依次放置成对的不同颜色的桶,每次有一个桶中盛有食物。

然后,他们将食物从一个桶中移入另一个桶中,同时还改变桶的颜色,最后改变桶的形状。

但羊不仅认出了不同的颜色组合,并根据颜色组合的不同改变行为,它们还会根据桶的形状的变化改变行为。

科学家说,一般只有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能做出这类反应,其他大型动物要做到是很困难的。

澳大利亚科学家将一群羊放进复杂的迷宫中进行试验,发现它们不仅能够找到走出迷宫的方法,而且走的次数越多,走出迷宫就越容易。

⑥此外,羊还有非凡的嗅觉。

以色列警方已经据此训练出全球第一只专门闻炸弹的“反恐山羊”,其嗅觉灵敏度甚至超过了警犬。

这只山羊名叫拉洛莎,是一只两岁的母羊。

它对各种炸药的气味非常敏感,与警犬相比,性格乖巧的羊看上去无疑要友善得多。

很明显, 羊正日渐成为警方的宠儿。

——选自《百科知识》(2022年第1期,有删改)

【第19句】: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3分)

【第20句】:羊的聪明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结合文章第②—⑥段的内容,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3分) ⑴ →羊有难以置信的记忆力→ ⑵ →羊能通过连猴子都失败的心理测试→ ⑶

【第21句】:文章第⑤段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指出其中一种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分)

【第22句】: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③段和第⑥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 表达效果。

(6分)⑴科学家发现羊至少可以识别50种不同的面孔。

(3分)⑵羊正日渐成为警方的宠儿。

(3分)

【第23句】:2022年1月5日,羊年生肖邮票《乙未年》开始全国发行(见右图)。

该邮票以绵羊作为造型基础,蕴含着吉祥祝福之意。

请你认真观察图示,用简洁、平实的语言说出该邮票两个方面的美好寓意。

(4分) 四、作文(55分)

【第24句】:⑴“相见时难别亦难”,告别是一种不舍;“唯见长江天际流”,告别也是一种惆怅;告别冬日的寒冷,才能迎来春天的似锦繁花;告别童年的幼稚,才能迎来少年的意气风发;告别是挥手,也是眺望;告别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岁月的章节,都由告别书写成诗。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⑵“很多愿望,我想要的,上苍都给了我,很快或者很慢地,我都一一地接到了。

而我对青春的美的渴望,虽然好象一直没有得到,可是走着走着,回过头一看,好象又都已经过去了。

有几次,当时并没能马上感觉到,可是,也很有几次,我心里猛然醒悟:原来,这就是青春

”——席慕蓉《成长的痕迹》请以“原来,这就是青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两个题目任选其一;若选第一个,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书写工整,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班名、人名。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8839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