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孟津送庄桃花导游词

洛阳市孟津县金龙寺导游词

洛阳市孟津金龙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代表金龙寺景区诚挚的欢迎您的到来,我是金龙寺的讲解员***,很荣幸能够为大家服务,希望这里能够给您带来一段美好的回忆。

在这里也祝大家玩的开心,游的愉快。

  金龙寺位于孟津县平乐镇金村北一华里处,它建立在汉魏洛阳故城的古禅虚寺的遗址之上。

  整个金龙寺依壑而起,沟深1公里,占地19800平方米,建筑殿堂28座,现有佛像雕塑3361尊,气势雄伟,巍蔚壮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深沟5千余棵苍松翠柏,再加上山势秀美,空气清新,使整个庙宇绿树葱郁,生机盎然。

  金村地处汉魏故城之内,村中文物景点较多,但因无人管理,遭受破坏,村领导对此深感痛惜,为了妥善保护历史文物,村委会决定在禅虚寺的旧址,四龙沟内修建一座寺院,集村内所有文物为一体,增其旧制,平添新观,开发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这一方案于1988年开始实施, 投资800多万元,全村群众踊跃参加,历时多年, ,终于建成。

由于地处古代金镛城内,又有村中的龙王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迁入其内,故得名金龙寺。

  寺内景点主要有长命桥、龙王殿、石佛亭、千佛坊、观音殿、包公祠、大佛殿、、三教堂、天波府、三圣堂等。

金龙寺沟内两边的窑洞内,还塑有洛阳十三个朝代的帝王像和历史文化名人张衡,蔡伦,孙思邈,李白,杜甫,白居易,狄仁杰等塑像,每个洞口镶有石刻简介。

  金龙寺是一座民间庙宇,所以它的文化很开放,塑有各种雕像,这里山林滳翠,鸟语花香,建筑规模宏大,自然环境优美,是一座集佛儒道三家于一体的寺院。

  长命桥  朋友们,这座桥叫做长命桥,下面池水清澈,池中四角各有一个石蟾。

只要心诚,通过此桥,即可益寿延年,长命百岁。

  龙王殿  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是龙王殿。

大家看到的这些石碑,以及后面的其它石碑大多为修建殿宇或者重修殿宇的功德碑。

但是历经战火,龙王庙也有破落的时候,几经重修。

解放后,金村龙王庙是孟津县保存较为完好的三座古寺庙之一。

1983年孟津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保护文物,发展旅游事业,将龙王庙、石佛寺一并搬迁至金村北部北魏禅虚寺的遗址上,更名 为金龙寺。

  殿中间供奉的是中央黄帝龙王,东西两边是代表风、雷、雨、电的东方青帝龙王,南方赤帝龙王,酉方白帝龙王,北方黑帝龙王,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

  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后面这尊雕像为九龙圣母,相传她生了九条龙。

  石佛亭  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亭叫石佛亭。

中间这尊被盗的石像大日如来原供奉在金村中街的石佛堂中,因1964年将石佛堂改造成磨房,将石佛挖坑深埋地下,才幸免文革劫难。

1994年移至金龙寺。

挖石佛时,发现一通石碑,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碑。

它为清乾隆五十三年刻制,其提为“重修金村镇石佛堂碑记”。

其中有一句“佛何以石,盖创于北魏胡后”。

从石佛造型艺术和碑文由来,石佛堂应建于北魏时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但遗憾的是2009年四月的一个晚上,一群劫匪捆绑了我们的工作人员,用毛巾塞住口,盗走了这尊珍贵的石佛,虽己报警,但至今仍杳无音讯。

旁边的这两个菩萨是后人重新添加上的。

  观音殿  朋友们,这座大殿为观音殿,是寺内的主要建筑, 佛殿正中是一个约2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塑着南海观音菩萨的坐像,这是泥塑的珍品。

两侧十八罗汉栩栩如生。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只要你在受苦受难时,称诵或呼唤观世音的名号,观世音就能马上观、感的你的声音,并前往拯救,观世音由此而得名。

  朋友们,这尊是韦驮菩萨,也是寺庙中的护法神,其职责是护佛、护僧、护寺,相传韦驮原是南方持国天王手下的一名大将,以善走如飞著称。

在佛祖涅盘后,邪魔偷走了释迦牟尼的两颗舍粒,韦驮奋起直追,经过一场恶战,终于夺回了舍粒,赢得了诸天众王的赞扬,认为他能驱除邪魔,保护佛法,,后升至菩萨。

韦陀菩萨的金刚杵的方向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也就不同: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千佛坊  千佛坊,呈多门洞楼形式,建筑奇特。

代表着福、禄、寿、财,喜,通体有彩釉浮雕砌成,高大雄伟,溢金流彩,,亭的上下左右,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佛像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大小佛像,成百上千。

  包公祠  朋友们,左侧大殿是包公祠,两旁对联写到:“理冤狱正气参天地, 赈灾黎丹心照古今”。

包公正气凛然,面黑心善,两旁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苍须、红发、威严站立。

进得殿内,有使廉者舒心、贪者生畏的气氛。

  玉皇阁  这个依山建造的是玉皇大帝天宫,殿高30余米,玉皇大帝正襟危坐大殿中央,周围托塔李天王、土地、老君、财神各种神灵一应尽有,巍巍天宫耸然赫然。

人们对玉帝的认识,主要来自神话小说《西游记》,其形象是秦汉帝王的打扮的。

相传玉皇大帝姓张,正月初九生,每年腊月二十五日,是玉皇大帝的出巡日。

玉帝下界巡视众生,考察人间善恶,到三十日回返上界。

  梨园仙子  广场右侧,塑有梨园仙子,象唐代歌手刘采春,作曲家李龟年,琵琶手雷海春,被誉为“箜篌妙音”的张野孤和“神笛”李谟。

每位乐师或品紫箫,或吹玉笛,或击羯鼓,或弹琵琶,神采飞扬,姿态各异,其声宛转动人,响遏行云。

她们的歌声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十帝炎君。

  大佛殿  朋友们,这座殿是大佛殿。

殿中正面塑有巨型佛祖坐像,身高丈余,身披袈裟,金面金身。

他手上托的是孙悟空,代表着佛法无边,虽然孙悟空本领很大,但也逃不出佛的掌心。

下面左边是文殊菩萨,专司智慧,右边是善贤菩萨,专司理德。

  云台阁  佛祖殿正北的是寺内最雄伟的建筑,它踞于30米的高台基之上,可与部山山崖齐平,这是金龙寺最高、最后的一层大殿,只要登上137个台阶,方能领略台上的风光,整个殿字,楼阁凌空,如何悬于云间, 金碧辉煌、飞檐挑角,气势轩昂。

  天外天和三教堂  天外天里有一条登临斜洞,进洞拾级上行,在深邃幽暗的山洞中,踏156个台阶,方能到达洞口,相传三国时蜀王刘禅曾到过此处,称之曰美,留连忘返。

此地第一个大殿为三教堂,堂中有佛教、道教、儒教祖师的塑像,两旁分三层,下层塑十八罗汉像,中间是道教人物塑像,上层塑有儒教人物,体现了三教治国的思想。

〈即以佛治心,以道治国,以儒治身〉  天波府  天波府中主要造像是杨家将。

  天波府后边是金龙寺最后一个景点--三圣殿。

  这座大殿,宽约五间,是红砖青瓦的庭堂。

殿的中央上层塑有如来佛的全身坐像,左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右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正中下层上弥勒佛,它袒胸露乳,笑眯眯的挺着大肚皮,喜迎进殿的香客,游入、两旁佛教人物像,各具情态。

  以上是金龙寺的主要建筑群,它集中表现了佛道文化。

这是全寺的主体所在。

  笔者文笔不大好,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真的有龙吗

龙是人们的想象和期待,是一种幻化的动物。

它集合了几种动物的特征。

真正的龙是没有的

如果我是一名小导游,该怎么向客人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

我的家乡-温州,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我最喜欢的是馄饨.也许你会觉得,馄饨都是一样,有什么特别,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我们家乡的馄饨可是远近驰名的“色、香、味”俱全.我们家乡的馄饨,它的皮似乎比纸还薄,比玻璃还要透明,在皮上简直可以透出馅儿来.在一张皮里包上干贝、瘦肉、葱花,一看,晶莹透亮的皮里呈现出“朵朵鲜花”,小巧玲珑,煞是好看.还没有尝上一口,这外形就已经使人馋涎欲滴了.这馄饨不仅外形美,味道更美.一碗馄饨在你面前一掠过,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深深地吸一口气,就能让人情不自禁地说:“真香啊!”舀起一个馄饨,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进嘴里,嚼着嚼着,一股美味直入肺腑.再舀起馄饨汤,漂浮着绿油油的葱花,紫色的榨菜,还有红彤彤的虾米,组成了一幅美景图.喝到嘴里,一勺鲜美的汁水流入喉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当你来到我的家乡时,走在街上,看看一家家馄饨店,哪家不是人来人往.有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有的人甚至狼吞虎咽起来,还有的人不小心把馄饨汤溅到了自己的身上.一些人吃饱了还不满足,还要打包,有的买回去孝敬老人,有的买会去给孩子吃,还有的特地从外地跑来买给朋友吃.啊!我爱家乡的馄饨.家乡的馄饨不仅味道好,而且外形美观,年轻人爱吃,小孩子,老人更爱吃.如果你来到了我的家乡,那一定要尝一尝馄饨,这馄饨一定会使你流连忘返.

黄河小浪底讲解词

黄河小浪底风景旅游区,位于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孟津县,是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的重要景点。

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

风景区内的小浪底大坝、进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筑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壮举,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柏崖山、黄鹿山、红崖山、始祖山、荆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观荟萃,八里胡同峡、龙凤峡、孤山峡峡谷幽深,号称“黄河三峡”,296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纵横、岛屿半岛星罗棋布、豪华游船穿梭如织,有“北方千岛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誉,是黄河上开展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

小浪底景区 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

景区处在国家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的中心部位,该景区地跨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

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区是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山、水、林、草为特色的大型生态园林。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景区内最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

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地下发电厂房,1667米长的堆石大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等,使小浪底具备了防洪、防凌、发电、排沙等多项功能,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

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所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同雄伟山势相结合,构成黄河小浪底一派北国千岛湖风光。

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 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

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

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

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是河南省以黄河中下游水利枢纽工程、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是开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场所。

风景区内的小浪底大坝、进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筑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壮举,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柏崖山、黄鹿山、红崖山、始祖山、荆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观荟萃,八里胡同峡、龙凤峡、孤山峡峡谷幽深,号称“黄河三峡”,296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纵横、岛屿半岛星罗棋布,有“北方千岛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誉,是黄河上开展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这里有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

这里又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地区。

抗日武装“杜八联”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建有著名的留庄“英雄民兵营”陈列馆及抗日战争时期济源县委所在地泰山庙纪念园。

西滩是万里黄河唯一有人居住的河心绿洲。

由于河水阻隔,其上空气清新,林畴丰美,村舍幽静,犹如世外桃源。

张岭半岛高大坝直线距离仅2公里,四周碧波荡漾,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是旅游度假、休闲避暑胜地。

黄河三峡景区因可与长江三峡相媲美的黄河三峡得名,大峪峡、孤山峡、龙凤峡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民间传说故事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黄河的古往今来导游解说词

【河流】黄河(Yellow River)——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黄河流程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2平方公里,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长度5464 千米,源头海拔4675米,平均流量 17

【第74句】:5 立方米\\\/秒,流域面积 752442平方公里,源头在青海省,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旧孟津。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源头。

【相关文化】 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

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编辑本段]

【自然特征】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

【第2句】: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

【第1句】:2~

【第1句】:3米。

黄河[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从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为吕梁西坡,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度,沟谷面积占40~50%,沟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冲积出扇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阔平展。

写导游词作文一一一凤庆

凤庆,古为蒲蛮之地,故亦称蒲门。

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便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活。

最早居住在这里的被称做濮人,是今天的布朗族、佤族的祖先,继后有傣族、彝族、白族、回族、苗族、僳粟族、拉祜族等相继入境定居。

明清两代,汉族亦大量迁入。

目前全县有24种民族,人口

【第42句】:28万人。

写一段描写蒙自的导游词 150字 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小的吧

好的大奖

各位嘉宾,各位游客,大家上午好

  我是导游员**。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十二分地欢迎各位嘉宾浏览滇南重镇--蒙自。

  想必大家都尝过举世皆知的,它的发祥地就在蒙自,所以准确地应更正为。

蒙自不仅古老,人民朴实、勤劳、善良、好客,而且其地理位置优势十分突出,历代都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

初期,曾经是州府所在地。

  今天,由我陪同大家浏览有着“滇南明珠”之称,并分别载入、、的县级风景名胜区--蒙自南湖。

她位于县城南部而得名,很早以前是一片沼泽,后经历代先辈悉心开发,劈山引水,形成一方名胜,现在总面积41万多平方米,以水面宽阔,自然风光秀丽而诱人。

围绕南湖,在云南的近代史上,许多“云南第一”都在她身旁应运而生。

第一个海关、第一个领事馆、第一个火力发电厂、第一个电灯公司、第一个民办铁路企业,以及中共云南第一次党代会等等。

  现在,我们来到了南湖的北大门,请看门楣上,原楚图南先生题写的“南湖公园”那苍劲而有力的四个大字,以及其背面书写的“鱼我皆乐”,把“人与自然”这一 ’99的主题栩栩如生地体现了出来。

  请看,大门的东南方,是被编入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瀛洲亭。

先辈们在营造这一景区时,可算是煞费苦心,原有的三座小土山以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命名,后建瀛洲亭与之相对,形成一组亭似笔,山做笔架,田似砚,湖水为墨池的和谐整体,构成了山、水、田、亭浑为一景,故有蒙自旧时12景之一的“三山毓秀”之美名,古人的独具匠心,惟妙惟肖的构思和用意,开启了蒙自的文风,期盼蒙自人才辈出。

如今,政府又出资280万元,恢复此景,更显其昔日的秀景。

  西部的南湖的主景区,主要有桂堤,菘岛,纪念碑、亭,览胜楼,鹤苑,卧波桥,鹿苑,七彩桥,孔雀苑,蘑菇亭,澜回桥,军山以及烈士纪念碑、石刻雕塑等自然、人文景观。

  各位嘉宾,现在我们来到位于南湖西北角的贻芳苑岛,“桥之情”雕塑就坐落在此岛中央。

她为我们讲述了蒙自过桥米线那优美动人故事。

  清朝初,蒙自有一书生,终日好郊游,不思学业,其妻劝其到清静幽雅的南湖孤身苦读,妻每日往返过桥为他送饭。

一天,刚熬好的鸡汤被其小儿恶作剧将生肉片投入汤中,妻忙捞出,见肉片已熟,尝一尝味,鲜美可口,如法炮制,书生用后,觉味道异常鲜美,欣然称道:“此膳可称为过桥米线也”,于是,“过桥米线”不胫而走,便成为一方名膳,“桥之情”的传说也延及海内外,人人皆知。

  更有趣的是,传说清军机大臣李鸿章出访法国,大热天法国佬给他一支冰棒解渴,李鸿章见冰棒在冒气,以为很烫,吹了半天才小心吃了一口,结果冰得他直倒牙,法国佬哈哈大笑。

李鸿章出了洋相,寻机报复。

不久该法国佬来到中国,李鸿章请他吃一种独特的食物--蒙自过桥米线。

先上来一碗汤,看上去平平静静,热气全无,法国佬以为是一种冷饮,端起碗来就猛喝一口,立即被烫得七窍生烟,李鸿章则哈哈大笑。

终于雪了“吃耻”。

  各位嘉宾,南湖的景色似一幅诗意很浓的泼墨水彩画,如大诗人闻一多先生赞喻的:“像农家少女”,而南湖的夜景更美,更酷,是灯之海,光之洋。

欢迎您在品尝正宗的过桥米线之后,漫步湖边,领略南湖山、水景一体的胜景。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8936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