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蒙娜丽莎导游词350字

蒙娜丽莎导游词350字

大家好,我就是介绍《蒙娜丽莎》的导游。

来,我们来端详着这幅画面。

看到这美丽的画面,难道你忍心转移视线吗

首先你肯定会被那绝妙的光影效果所折服,层层退晕呈现出丰富的空间以及逼真的质感,无界线的形体转折及色彩变化,比同时代人领先了几个世纪。

真正让人惊叹的还不是达·芬奇的技巧,那时隐时现的“神秘微笑”才令人销魂。

你看,那笑容太浅淡了,总觉得离得再近也看不真切;然而,只要你看到画,无论距离多远,都能感到微笑的存在。

你看这微笑不仅体现在翘起的嘴角,而是遍及脸上每一部分肌肤,甚至画面的各个角落,以至你在欣赏《蒙娜丽莎》的同时,内心也装满了微笑。

面对真迹的感受是别处无法取代的,卢浮宫的《蒙娜丽莎》注定会被永久保存。

蒙娜丽莎的导游词500字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肖像画作品。

该主人公真实身份存在争论,存在多种版本。

其中比较流行的版本为画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新贵乔孔多的年轻的妻子蒙娜·丽莎,这幅画画了4年。

那时,蒙娜丽莎的幼子刚刚夭折,她一直处于哀痛之中,闷闷不乐。

为了让女主人高兴起来,达芬奇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和喜剧演员,想尽办法让蒙娜丽莎高兴起来。

这幅画完成后,端庄美丽的蒙娜丽莎脸上那神秘的微笑使无数人为之倾倒。

后即以“蒙娜丽莎的微笑”喻指迷人的微笑或神秘莫测的微笑。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三宝之一: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意大利语:La Gioconda;法语:La Joconde;英语:Mona Lisa别名“乔康达”。

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1452——1519)。

《蒙娜丽莎的微笑》创作于1504年左右。

画中的蒙娜丽莎成为美学的,哲学的象征性形象,早已成为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家模仿的对象。

肖像图(4张)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

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

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

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

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 ·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此微笑的含义是“世界十大未解之谜”之一。

哈佛大学神经科专家利文斯通博士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时隐时现,是与人体视觉系统有关,而不是因为画中人表情神秘莫测。

戴维·利文斯通博士是视觉神经活动方面的权威,主要研究眼睛与大脑对不同对比和光暗的反应。

利文斯通说:“笑容忽隐忽现,是由于观看者改变了眼睛位置。

”她表示,人类的眼睛内有两个不同部分接收影像。

中央部分(即视网膜上的浅窝)负责分辨颜色、细致印记。

环绕浅窝的外围部分则留意黑白、动作和阴影。

据利文斯通说,当人们看着一张脸时,眼睛多数集中注视对方的双眼。

假如人们的中央视觉放在蒙娜丽莎的双眼,较不准确的外围视觉便会落在她的嘴巴上。

由于外围视觉并不注重细微之处,无形中突出了颧骨部位的阴影。

如此一来,笑容的弧度便显得更加大了。

不过,当眼睛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中央视觉便不会看到阴影。

利文斯通说:“如果看着她的嘴巴,使得我们永远无法捕捉她的笑容。

”蒙娜丽莎的笑容若隐若现,源于人们的目光不断转移。

利文斯通指出,若要临摹《蒙娜丽莎》,描绘口部时便要望着别处。

后经使用x光照射,发现蒙娜丽莎嘴部涂画40层颜料,每一层都很薄。

证实并不是用笔所画,而是作者把颜料涂在手上继而画在上面。

而每一层颜料都要几个月才能风干,推算大约10年才画好蒙娜丽莎的微笑。

1993年,加拿大美术史家苏珊·吉鲁公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

她说蒙娜丽莎那倾倒无数观赏者的口唇,是一个男子裸露的脊背。

这一论断既新鲜又荒诞,然而论证是有力的。

集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及科学家等多种才艺于一身的达·芬奇,可谓是个“怪杰”。

他喜欢穿粉红色外套,在胡须上毫无顾忌地涂上五颜六色,还常称自己解剖过不下30具死尸。

他还是个左撇子,习惯从右到左倒着书写,别人要借助镜子才能读出他写的东西。

因此借助镜子亦不失为欣赏者读画的一种方法。

旋转90度后从镜中看蒙娜丽莎抿着的笑唇,恰好是一个背部线条分明的结实男性脊背以及左臂和肘部的一角;再说,表现人体美和呼唤人性的觉醒,既是大师的人生哲学,又是他的艺术观。

确实,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欣赏这幅画,人们都会得到不同的感受。

那微笑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安详严肃,时而略带哀伤,时而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微笑显露出人物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

几百年来,“微笑”的新解层出不穷。

诸如微笑不露皓齿是因原型虽典雅美丽却口齿不齐;原型因爱女夭折,忧郁寡欢,难掩凄楚之态;更有甚者,把蒙娜丽莎从贵妇宝座上推落下来,把原型贬为妓女,故而微笑中带着讥嘲和揶揄。

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瑟夫·鲍考夫斯基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压根就没笑。

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孔代特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场中风,请看,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

英国医生肯尼思·基友博士相信蒙娜丽莎怀孕了。

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

画中,左边的地平线比右边的低,蒙娜丽莎的左侧看上去比右侧大。

历史上左边代表女性,体现达·芬奇崇拜女性。

电脑分析显示,蒙娜丽莎和达芬奇自画像的脸部有多处相似,可能蒙娜丽莎就是达芬奇本人,埃及传说中主管男性生殖器的神叫阿蒙(Amon),主管女性生殖器的神叫伊西斯(Isis)——古代文字中曾将其读做L"ISA,因此Mona Lisa就是暗示AMON L"ISA,即蒙娜丽莎非男非女,是两性的融合体。

蒙娜丽莎之约导游词4oo字

蒙娜丽莎 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

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

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

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

另外蒙娜丽莎的眉毛因化学反应而不见了,背景曾有蓝天。

据考证,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求一篇大约350字的导游词,谢谢。

各位旅客,大家好,接下来,我们看见的就是四平市的英雄纪念广场,在这耸立的,最又历史意义的莫过于我身后的这间“战役纪念馆”,四平历史悠久,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人在这里生存繁衍,距市区50公里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

历史上的夫余、高句丽、契丹、女真(满族)、蒙古、朝鲜族等都在这里生活过。

留下了诸如辽代韩州、金代信州、明代叶赫部落等文化古迹。

加之钟灵毓秀的山川地貌,更为这块黑土地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是观光旅游之首选地。

四平也是东北的军事重镇,解放战争期间“四战四平”名遐中外。

四平是东北的军事重镇,在解放战争期间,四平战役名闻中外,被外国记者称为东方马德里. 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国共双方先后调动了大量兵力,在四平展开四次大战役:第一次是四平解放战;第二次是四平保卫战;第三次是四平攻坚战;第四次是四平战役.在这几次战役中,双方共投入兵力40万人,累计战斗52天,国民党军队5万多人被歼灭,我军也牺牲了3万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战四平.四战四平不仅解放了四平,对全国解放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四平又被誉为英雄城。

四平战役纪念馆,由彭真题字.以告祭在这块土地上杀敌流血的忠魂四平战役纪念馆是红色之旅的圣地,是青少年教育基地。

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正门上方镶嵌着“四平战役纪念馆”七个镏金大字,为彭真同志亲笔题写。

,其中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

陈列区内设有序言厅、战史厅、支前厅、英烈厅、半景画馆、影视厅、临时展厅等8个主要展厅。

四平战役纪念馆已于2008年3月13日开放,陈列内容为四平战役历史陈列,展览面积为3100平方米。

好,大家跟我来,现在咱们就进里面参观这被称为“东方马德里”红色文化经典的四战四平,请大家排好队,现在跟我进入我们的展区,然我们重回那惊心动魄的年代,里面的讲解员,会告诉大家在那惊心动魄的年代一发生过什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8980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