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宁夏导游词
写一篇宁夏风景导游词200字
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到宁夏来观光旅游。
首先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宁夏概况。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黄河中上游,全区土地面积
【第6句】:64万平方公里,现辖银川、石嘴山两个地级市,银南、固原两个地区,吴忠、青铜峡、灵武3个县级市和6各辖区,15各县。
全区人口536万。
宁夏是我国唯一一个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3。
回民信仰伊斯兰教,全自治区有大、小清真寺3000多座,因此宁夏又被称为中国的“穆斯林之乡”。
(历史文化) 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黄河岸边的灵武市“水洞沟遗址”发掘表明,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秦代时属北地郡,秦军在此屯垦戍边,抗击匈奴。
汉代时又分为朔方和西凉刺史两部。
唐代时属关内道,农牧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1世纪初,党项族以宁夏为中心,建立了西夏政权,并创造了灿烂的西夏文化。
元灭西夏后,设宁夏行省,取“平定西夏永远安宁”之意,于是便开始有了宁夏的名称。
明改制宁夏卫,清属甘肃省。
1928年建宁夏省。
1654年又撤销省建制,分归内蒙古、甘肃省管辖。
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地处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过渡地带,又是河套文化与丝绸之路的交融区,古老深远的黄河文化、特色鲜明的伊斯兰文化、独一无二的西夏文化、颇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和浓郁粗旷的边塞文化工具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从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和探寻不尽的奥秘。
(地形和气候) 游客们,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约占全区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区,其中沙漠占宁夏面积的8%。
从地形分布来看,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草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北面的贺兰山脉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边则为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
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公里,流经12个县市。
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灌溉垦殖,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宁夏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
这从唐代诗人“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中就可得到印证。
南高北低的地形决定了宁夏南寒北暖的气候,此外,宁夏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直射温度相对较高,晚间气流扫射余热温度明显降低,夏日昼夜温差在15度左右。
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
宁夏的天是明朗的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是宁夏天气和风情的真切写照。
第~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旅游景观) 类型多样的自然景观,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特色,带给了宁夏丰富的旅游资源。
作为“中国旅游最后的处女地”,近几年来,宁夏备受海内外游客的青睐。
来宁夏旅游,可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其“六大特色”——古老的黄河文化、雄浑的大漠风光、神秘的西夏王朝、浓郁的回乡风情、迷人的六盘盛景、美丽的塞上江南。
这里有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有中国最大的喇嘛式建筑群“一百零八塔”,有人类原始造型艺术“贺兰山岩画”,有沙海明珠“沙坡头”,以及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的沙湖等。
现已开发坐羊皮筏子常有黄河,骑骆驼穿越腾格里沙漠以及西夏仿古、回族风情、沙湖观鸟、徒步长城、生态农业观光等特殊旅游项目。
宁夏之旅,点多、面广、线长,如歌、如诗、如画,给人以独特的享受。
(回族风情) 游客们,来到宁夏,特别要向大家接受的是回族风情,因为宁夏是中国回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回族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数仅次于壮族,位居第二)。
我们还是从回族的信仰、节目、习俗、紧急、服饰来谈起吧。
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十分密切。
明清时期,中国伊斯兰教学者介绍伊斯兰教义,会用“清净污染”、“真乃独一”、“至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古伊斯兰教又称“清真教”。
伊斯兰教礼拜寺叫做“清真寺”,穆斯林制作的食品称作“清真食品”,穆斯林开设的饭店和食品店习惯用“情真”二字作为标记。
宁夏现有清真寺3000多座,遍布山川城乡。
回族穆斯林按《古兰经》的要求要遵守五项功课,即念(祈祷)、礼(礼拜)、斋(斋戒)、课(捐赠)、朝(朝觐)五功。
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也是回族穆斯林的三大节日。
开斋节,顾名思义,即斋月期满后的第一天。
古尔邦节在开斋后70天,阿拉伯语“古尔邦”是宰牲的意思,故又称宰牲节。
圣纪节,每年教历三月十二日,为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而举行。
回族在出生命名、婚嫁、丧葬等方面,也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回族的小孩出生后,要阿訇命名,谓之“经名”。
回族青年的婚姻,在履行法定手续后,由阿訇主持仪式,诵读《古兰经》,为其证婚。
三天后,新郎新娘回娘家,叫做“回门”。
回族丧葬为土葬,主张素葬,不用棺木,遗体净洗后以白布包裹,埋于土穴中。
亲人先逢七、后逢年祭之。
回族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礼拜前要进行沐浴,“小净”用汤瓶洗头、手、脚等处,“大净”用吊罐洗浴全身。
回族庭院整齐干净,井然有序。
挑水用的桶倒扣在石板上,从井里提水用的桶挂在墙上,不能落地
宁夏回族风俗导游词怎么写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人人皆知的《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美丽的三峡风光。
让我们一起踏着这古诗的风韵,一起亲近这大自然,去看看风光秀丽的三峡吧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三峡风光,美不胜收,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这真是让人陶醉于其中呀
三峡的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三峡的水,水涨湍急,交通阻断。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天之时,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山水的秀美,渔歌的悲凉,猿鸟的哀啭,无不反映出祖国山河的壮美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三峡,用我们的心灵来感受祖国山河之美吧
谁能帮我写一篇关于草原的导游词?
内蒙古通湖草原旅游区导游词 通湖,顾名思义是湖水相连的意思。
几百年里确有一片湖水,据说有两个喇嘛在距此60公里处的“太阳湖”边用铜壶取水,一不小心铜壶掉到了水里,几日后,有一个牧民妇人在这里发现铜壶,方知两地地下水系相通,因此取名“通湖”。
通湖草原旅游区位于宁夏和内蒙交界处的腾格里大沙漠腹地,东距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200公里,南离宁夏中卫县城26公里,西望甘肃河西走廊,北接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旅游胜地——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沙坡头与其一沙相连,直线穿越
【第8句】:3公里便可到达。
这里群沙怀抱,沙峰林立、起伏错落、一望无垠,金灿灿、亮闪闪,如大海波涛从四周漫卷而来,却突然如着了魔法一般被茵茵绿草、汪汪湖泊锁定,形成了方圆近百里的沙漠湿地草原。
在茫茫无涯的翰海中,这不能不说不是一个奇迹
况且这里还是古丝绸之路北路要塞,古商道、古盐道、大盛魁古驼道……;还有古长城、古战场、古买卖城遗址,流传千古的故事和传说以及世世代代在马背上繁衍生长、与草原休戚与共的沙漠牧民,因此,被誉为“大漠中的伊甸园”名副其实。
通湖草原旅游区主要由浩瀚的腾格里沙漠、绿草茵茵的草原,形形色色的湖泊和拔起于大漠于草原间的骆驼山等各具特色的自然资源组成。
在大自然的造化下,他们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组合,魅力多姿,美奂美伦。
该旅游区地处蒙宁边界,是蒙古牧民区。
因此,这里的食、宿、娱、游无不体现出浓厚的蒙族风情。
从客人踏入旅游区的那一刻开始,就会被热情奔放的敬哈达和“下马酒”等独特的接待形式撩拨的激情升腾、身心愉悦。
及至打坐在宽敞明亮舒适,配备有现代化空调,卫生间和纯毛地毯的蒙古包里,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画像下,大块吃手抓肉、大碗喝白酒,那份找回自我,感觉良好的豪气油然而生。
在悠扬的古老的马头琴和现代流行乐器电子琴和谐交织的蒙古民族乐曲中,美丽洒脱的草原姑娘和英俊剽悍的牧民小伙子那高亢嘹亮,荡气回肠的歌声会使您情绪高涨到极致。
在旅游项目的设置上,通湖旅游区根据大漠草原的资源特色,开发了草原跑马、骑骆驼、沙漠探险、围场射猎、徒步穿越、晨观日出、赏日落、卡丁车越野等情趣各异、开心刺激的特色旅游项目。
尤其是他们独辟蹊径、开发了乘“沙漠猎豹”沙海冲浪的探险项目。
乘座在经过改造的大马力越野车上,在高如山丘的沙海浪谷里起伏穿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那份惊险、那份刺激、那份潇洒、那份豪迈,使参与该项目活动的每一个人都既提心吊胆紧张害怕,又豪气横生过瘾开怀。
于是,不论是哪个年龄,哪个性别,哪个层次的游客都发出了同一声感叹:真刺激,真过瘾,真快活
总之,这里的旅游项目全部与自然贴近,而且全部属于参与性的,因而得到各方游客的青睐自然也是情理中。
在祖国的最北方,有一片中国最大的草原――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这里夏季气候宜人,空气净透,是避暑度假的胜地;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一派北国风光,是滑雪、打猎和冰上运动的好去处。
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的发祥地,也是成吉思汗叱咤风云过的古战场。
在被誉为“中国第一曲水”的莫尔格勒河畔,有一个“金帐汗蒙古部落”,是呼盟惟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
这里是中外驰名的天然牧场,历史上许多北方游牧民族都曾在此游牧,成长壮大,繁衍生息。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经过与各部落的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他利用这里的资源和无数骁勇的骑士,完成了统一大业。
金帐汗部落的布局,就是当年成吉思汗行帐的缩影和再现。
每逢夏季牧民们便在这水草丰美的地方放牧,这里形成了以游牧部落为主体的美丽图画 蓝天白云、弯弯河水、茵茵绿草、群群牛羊、点点毡房、袅袅炊烟,呼伦贝尔是世界少有的绿色净土和生灵的乐园。
茫茫无际的天然牧场,清新宁静,置身在美丽的大草原之中,令人心胸豁然开朗。
围着红彤彤的篝火跳起安带舞,那嘹亮悠扬的蒙古长调伴你直至夜深……7月正是去呼伦贝尔的好时候。
在草原深处,有最原始、最淳朴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鄂温克、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兄弟姐妹将以特有的豪爽、奔放与深情厚意迎接你的到来。
穿越吉布胡朗图,你将能品味飞鸟成群、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的呼伦湖和新开湖;住进自己搭建的蒙古包,品尝亲手宰杀的牛羊,喝一杯醇香的奶茶和美酒,吃一顿鲜嫩的手扒肉,让朝霞般的篝火点燃你无限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体会草原牧民赛马、套马、驯马表演、蒙古博克、角力擂台赛、祭敖包……当一回蒙古人??做一天牧民吧
五年级第一课草原导游词
内蒙古通湖草原旅游区导游词 通湖,顾名思义是湖水相连的意思。
几百年前这里确有一片湖水,据说有两个喇嘛在距此60公里处的“太阳湖”边用铜壶取水,一不小心铜壶掉到了水里,几日后,有一个牧民妇人在这里发现铜壶,方知两地地下水系相通,因此取名“通湖”。
通湖草原旅游区位于宁夏和内蒙交界处的腾格里大沙漠腹地,东距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200公里,南离宁夏中卫县城26公里,西望甘肃河西走廊,北接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旅游胜地——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沙坡头与其一沙相连,直线穿越
【第8句】:3公里便可到达。
通湖草原旅游区主要由浩瀚的腾格里沙漠、绿草茵茵的草原,形形色色的湖泊和拔起于大漠于草原间的骆驼山等各具特色的自然资源组成。
在大自然的造化下,他们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组合,魅力多姿,美奂美伦。
导游词作文
各位团友: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美丽的金城——兰州。
有句话说得好:相聚就是缘分,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 兰州作为西出阳关中的丝路之重镇,其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构成了兰州旅游的核心内容,今天我们要去的第一站就是兰州中山桥.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是黄河浮桥。
当时有这样一首民谣: 黄河害,黄河险;凌洪不能渡,大水难行船: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 可见当时要渡过黄河是多么的艰难。
南北两岸的人要过黄河,夏秋凭小船和羊皮筏子横渡,冬天河面结冰,只能在冰上行走。
现在的黄河铁桥是清政府建造的. 说起黄河铁桥,我们首先也提到一个人------彭英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彭英甲为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议在兰州黄河上建造铁桥,以代替原有的镇远浮桥,得到陕甘总督升允赞许,经报请清政府批准,动用国库银
【第30句】:66万两,与德商签订承建合同,但进口物资运输一律由我国负责。
在当时交通落后的情况下,先由火车从天津口岸运河南新乡,再雇佣劳工,用骆驼和大车将大量建桥材料由河南运来兰州,又冒着严寒酷暑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施工。
工程于1907年2月开工,l909年6月竣工,命名镇远桥,同年8月验收通行。
桥宽8米(车行道6米,两边人行道各l米),长250米,全桥5孔4墩,载重8吨,保固期80年。
铁桥的建成,为方便兰州城乡人民和市政建设,以及连接青海、新疆、宁夏的交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彭英甲,字炳东,号铁函,清代河北承德人。
1906年至l911年,任甘肃劝业道兼主甘肃农工商矿总局的6年期间,在兰州创办了劝工厂、窑街官金铜厂、皋兰官铁厂、洋蜡胰子厂;恢复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办农矿学堂、织呢艺徒学堂、官报书局、石印书局;修建黄河铁桥,以及交通、邮电等一批近代工矿企业和文化福利事业,与外国签订购买机器、聘请技术人员合同10多项。
为兰州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1句】:创办劝工厂。
1906年5月 ,彭英甲在兰州创办兰州劝工厂,开始设绸缎、织布、玻璃、栽绒、铜铁器、制革等6科(厂),后因技术力量不足,设备短缺而裁撤铜铁器、制革两科。
各厂技师由外省招聘,艺徒在兰州招收。
年底,劝工厂于西大街开设商品陈列所,展出劝工厂产品和土特产品,以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第2句】:创办窑街官金铜厂。
1906年10月,彭奉命与比利时参赞林阿德签订合同。
购置挖矿、钻洞、磨砂、炼铜、淘金、炼金等机器l套,并聘雇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在窑街创办官金铜厂,1910年建成,耗银120万两。
建成后的厂区分金,铜,铁三厂,设备安装呈梯级斜坡9级层楼式,外貌十分壮观。
可惜原选矿有误,矿石含铜量少。
在白银运矿石,入不敷出,赔累过巨,只得草草结束
【第3句】:恢复兰州机器织呢局。
1906年l0月,彭利用原织呢局封存之机器,添置短缺设备,雇请外国工匠5人,招入工人230余人,恢复了兰州织呢局,
【第4句】:恢复兰州制造局。
1907年8月,彭将原兰州制造局更名兰州机器局,恢复生产。
专事修造枪炮弹药的生产。
【第5句】:修建黄河铁桥。
【第6句】:创办洋蜡胰子厂。
1908年冬,彭与比利时参赞林阿德合作开办了兰州洋蜡胰子厂,l910年竣工投产。
油脂由临夏、甘南一带的牛羊油作原料,产量、质量均佳,但成本较高,销路不畅。
【第7句】:开办皋兰官铁厂。
1906年,皋兰铁石山发现矿苗颇旺的铁矿石山。
彭聘请比利时化验师贺尔慈同本地工匠先小型冶炼、化验,含量在四成以上。
遂在黄河北岸购地建厂,土法采炼半年多。
后因成本太高,含铁量太低而停工。
彭英甲还注意培养本国人才,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他一改甘肃只有文科学堂的惯例,开办了农矿学堂,内设农林、矿物各系,聘请外国人担任英语、法语、化学、物理、数学、地质、测量、采矿、冶炼等科教员,到l912年停办。
l907年,他在农工商矿总局开办了官报局,购进平板印刷机2架,各号铅字l副,开始了兰州的铅字印刷。
支持金县(榆中)知县张体信创办金县工艺局。
他还提倡兴修水利,注重发展农业、手工业。
辛亥革命后,彭调任他职离兰,所办工业陆续停产关厂。
今天,中山桥的观赏价值、历史和文物价值,已远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成为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
通海美丽的杞麓湖作文
杞麓湖位于通海县城北,在唐代时称为“海河”,后又称“通湖”、“双湖”。
秀山上的“惠我双湖”匾即指杞麓湖。
元代水位高到杞麓山(今凤山)脚,故又名“杞麓湖”。
杞麓湖属南盘江水系,又称通海湖,位于湖东面的落水洞,两旁悬崖高峻,峭壁耸峙。
相传,远古时杞麓湖湖面宽广,茫茫苍波,无出水口,是神僧畔富用锡杖凿通以后现出千顷良田。
沿岸烟柳迷茫,四周植柳种花,景色独秀,是避暑的好地方。
沿岸风光绚丽,婀娜多姿,每当风平浪静,天空一碧如洗之时,湖面从东到西便出现一条长达数丈的湛蓝色带,古人称这奇景为“湖水拖蓝”,是通海八景之一。
杞麓湖,阳光下波澜不兴,沉静如一面铜镜。
望着它平静不语的水面,会使人感觉在那水中不知蕴藏着多少秘密。
其实通海的历史变迁,特别是700年前,发生在此的那一幕动人心魄的烽烟历史,都深藏在那湖中。
公元1252年,后来成为元宪宗的蒙哥为灭亡南宋统一中国,命其弟忽必烈统率10万大军平定云南。
蒙古铁骑从宁夏六盘山绝尘而来,以锐不可挡之势,迅速灭亡了与中原割据了500多年的大理国。
尘埃落定,蒙古骑兵屯军在杞麓湖畔。
水草丰美的杞麓湖,成为了他们的高原牧场。
从此,北方游牧民族剽悍勇武的血液,溶入了这高原湖泊。
历史兴衰,朝代更替。
当年的马背民族,早已放弃了骑射,弃甲归田。
地理环境的改变,使当年蒙古军户的后代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他们学会了造船,在杞麓湖中捕鱼,开垦农田插秧种稻,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
美丽迷人的杞麓湖畔,在彝族、傣族、哈尼族那动人的情歌中,又融入了悠远的蒙古长调,那歌声寄托着蒙古族对遥远故乡的思念,那歌声述说着蒙古族在陌生土地上生息繁衍的历史。
那歌声盘旋萦绕在杞麓湖畔,那歌声将这片高原湖泊与遥远的蒙古草原连结在了一起。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9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