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灵石石膏山写导游词
灵石石膏山导游词150字
石膏山,雄踞在太岳山北段,为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32米,位于灵石县城东南约35公里,北距太原185公里。
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已开发的游览面积约20平方公里。
这里,奇峰叠翠,高人云表,风景奇特。
每当春末或初冬,山下已是春雨沙沙,或秋雨绵绵,山上依然是白雪皑皑,蔚为奇观。
石膏山风景区现已开发的游览面积约二十平方公里,在主峰海拔1500至1800余米处,天工削出一块高约三四百米,宽约二三百米的断崖绝壁,绝壁面向南,东西两翼延伸回抱,其形势就象一只横躺着的巨大金元宝。
在元宝腹内,即断崖间,自下而上分布着三层石灰岩溶洞,下岩和中岩尤大,长宽高均在数十米之间,石膏山的寺庙便全部建筑在这些天然的溶洞中。
有诗赞云:“千年古寺洞中藏,半崖松柏依云栽”。
石膏山的上、中、下三大岩洞中,下洞最大,惜洞内寺院毁于战火。
中洞内有“天竺石刹”,因风雨不至,殿宇佛像色彩鲜艳,金碧辉煌。
寺旁有龙洞、钟泉,淙淙有声。
上洞塑有白衣观音石像,旁有溶岩石钟乳,石笋等景。
家乡灵石一一石膏山作文400字
走在石膏山下,一切是那么的迷茫,走在灌木丛中,一切又是那么的幽静,走进石膏山,一切是那么的安详静谧,走在石膏山的路上,感觉是那么的美好,这里奇峰叠翠,风景奇特,这里高俊突兀,让人迷恋,我们忘情的发出激昂的呼喊:石膏山,我来了
山峦苍翠,高耸入云,石膏山笼罩在如烟如雾的烟雨中,真是一个朦胧的人间仙境
无论春天还是夏天,抑或是秋季和冬日,石膏山总是那么安逸,每当在春末和初冬,山下已是春雨沙沙,或秋雨绵绵,而山上却依然白雪皑皑,蔚为壮观
这里青山翠谷,披着飘逸朦胧的轻纱,给石膏山增添了几分幽静和神秘。
走在陡峭的石阶,奔向成功的顶峰
人们常说:“希望就在前方”,只要肯攀登,就会胜利
我们心中一直在为自己加油
我们意志风发
很有决心
爬着爬着,突然云雾飘渺,白云缭绕,走在山里,如同走进绿色的神奇的童话里,山坡上一株株松柏挺拔入云,一棵棵叫不出名的大树,它们在一旁窃窃私语,脸上荡漾出灿烂的笑容
摆弄着自己的腰肢,向游客们友好的问好
一节节石阶,登得人满头大汗,望不到头的石阶,让人望而却步,一节节石阶,让我们精疲力竭,一节节石阶,让很多人半途而返,可我们一定不能放弃
加油
我行进在队伍的前沿,是不折不扣的领军人物
看到路旁的石凳,我们停下脚步,擦擦额头的汗,补充一下体能,我们继续前进,爬到半山腰,这儿是那么的柔和,突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红色的亭楼,修建的很是瑰丽豪华,崭新别致,我们坐在亭楼里,歇歇脚吧
真是太累了
站在亭楼的最高处,感受清新的山风,凉凉的柔柔的像妈妈爱抚的双手轻轻拂过,我们鸟瞰石膏山,连绵起伏的群山蜿蜒不绝,山峰林立,这些山峰千姿百态,郁郁葱葱,非常迷人,飘渺的云雾像曼妙少女的裙带系在山峰的腰间,又像是如丝的绸缎,气势磅礴好不神奇
极目远眺,远远地还是青山,膏石,令人浮想联翩,亦梦亦幻
我们没有退缩,我们绝不言弃
接着向山顶进发
一定要爬上胜利的顶峰
我们一刻也不再停歇,爬着爬着,我们来到一座寺庙,里面有一尊佛像,不过,寺庙还上着锁,我心想:这里是《西游记》的拍摄景点,这里的云雾正好可以让孙悟空施展本领,那种腾云驾雾的演技一定很是逼真
这里是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我眼前突然有了身影划出一道银线,一声“吱溜”的声音让我寻声而去,原来是两只松鼠在抢着吃松果
真是可爱极了
毛茸茸的贼溜溜的,尾巴好有风姿
石膏山海拔2532米,这巍峨的高山峻岭
登山的石阶都是w形的,我和妈妈探讨:两点之间,直线最近,为什么要修成这样的形状呢
其实我知道其中的道理,利用斜面省力的原理嘛
我专门考妈妈,妈妈仔细的给我讲解,我说我是故意的,妈妈假装嗔怒的要追着打我,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忘记了疲劳,忘记了身上的痛处,心里非常的放松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道扶摇直上,我们好像走在蓝天白云之间,在这浩渺的云雾里,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前方有块巨石,好像从天外飞来,半遮小道,带给游人一片奇异的景象,一块块奇石妙趣横生,一片片葱郁为游人遮阳,一座座寺庙梵音绕谷,建筑恢弘,真是美不胜收
令人赞不绝口
胜利就在前方
我真想变成一只鸟儿,长上一双隐形的翅膀,我多想变成一匹骏马,驰骋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我终于爬上顶峰,俯瞰下方,感觉自己实在太渺小了
世界太大了
漫山的碧绿呈现在我们眼前,鸟儿欢歌,树儿飘摇,花儿随风招展为我们爬上顶峰而欢呼
我雀跃不已,相机在不停的闪烁,我看到了缆车的最顶端,看到长长地索道,心里十分的欣慰
哦
我是第一名
我对着山谷大声呼喊。
我摸着云朵大声疾呼,我俯瞰葱郁兴奋不能:我爱你,石膏山
我终于爬上来了
山谷回音,很是妙不可言,我们自豪
我们终于胜利的到达顶峰
我们歇息了一下,上山我们用了两个来小时,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快乐,我们兴奋
这是很值得的尝试
我们下山了,我依然留恋这里的波澜壮阔,我不住的回眸,石膏山
我一定会永远的记住你的
在下山的脚步里,我继续观赏着美丽的风景,我快乐的歌唱
妈妈不禁吟出这样的诗句:千年古寺半中藏,半崖松柏依云载
走过很多的寺庙,看过无数的松柏,石膏山的寺庙和松柏却是最原始和繁茂的
天色阴沉沉的,绵绵细雨沙沙而落,我们打开雨伞,一蹦一跳的下山来,下山的路怎么变得这样短暂呢
我们只用了几十分钟,哦
我们上的时候走的是二沟,下来的时候,是一沟,路程少了很多。
我们看到一方水塘,雨滴吧嗒吧嗒的落在水塘里,溅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好像为这大好的河山欢畅1山水一色,真是如在图画中
我们坐着汽车缓缓的离开了石膏山,虽然累得大家没了言语,但我们每个人心里乐开了花
石膏山,我们爱你
山西的石膏山在灵石,那里有的古风民俗有什么特点
早就听说山西灵石有座石膏山,它既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桂林之奇,又具有庐山之秀、黄山之美,上周末我终于可以如愿前往,一路上别提多兴奋了。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石膏山”,它的旁边矗立着几根高大的柱子,上面雕刻着形态各异的龙。
往里走便到了团湖,那里的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许多小石头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小星星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可爱的小鱼在里面追逐嬉戏。
再往里走是龙吟谷,这里飞瀑连天,气势雄伟,我不禁想起一首古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龙吟谷出来,我们向石膏山顶峰天竺景区进发。
听导游说,这座山海拔2500多米,有4000多个台阶。
我们边爬山边赏景,整座山奇峰叠翠,一棵棵参天大树就像遮阳伞为我们遮挡阳光,阳光只能从树叶的缝隙中直泻下来。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努力向上爬,清新的山风、清脆的鸟叫,令人心旷神怡。
挺拔的白杨松随风摇动,沙沙地唱着小曲,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走到半路,我们汗流浃背、筋疲力尽,再抬头看,石阶好像一眼望不到边。
有许多人半途而废,但是我们决不轻言放弃,终于登上了顶峰。
听着阵阵松涛声,享受着丝丝凉风,感受着胜利的喜悦,我高声喊到:“石膏山,我来了
”站在山顶鸟瞰石膏山,山峦起伏、千姿百态,郁郁葱葱,气势磅礴,景色怡人。
听景不如看景,有机会你也可以去感受一下石膏山的自然风光,美丽的景色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的。
我爱家乡的石膏山作文
风景各有千秋,具体哪个更好可能因人而异吧,毕竟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
灵石红崖大峡谷:属于太行山系,是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大景区之一,是太行山系所有景区中唯一同时拥有峡谷景观、亚高山草甸景观、原始次森林景观、多样化气象景观和丰富人文景观的原生态旅游胜地。
景区总规划面积3640公顷,沟深20余公里。
峡谷内峰峦起伏、沟谷交错、林草丰茂、溪流纵横,不仅地貌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四季景致如画,而且完好地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红崖大峡谷北与绵山景区毗邻,南与石膏山景区接壤,东以将台景区为界,西与王家大院隔河相望。
石膏山:雄踞在太岳山北段,为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32米,位于灵石县城东南约35公里,北距太原185公里。
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已开发的游览面积约20平方公里。
这里,奇峰叠翠,高人云表,风景奇特。
每当春末或初冬,山下已是春雨沙沙,或秋雨绵绵,山上依然是白雪皑皑,蔚为奇观。
红崖大峡谷好玩吗?山西灵石红崖大峡谷怎么样?
红崖大峡谷位于山西省晋中南部的太岳山中,灵石县城东二十公里处的马和乡柏沟村东,红崖大峡谷属于太行山系,是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大景区之一,是太行山系所有景区中唯一同时拥有峡谷景观、亚高山草甸景观、原始次森林景观、多样化气象景观和丰富人文景观的原生态旅游胜地
我在济南只有一下午时间,去千佛山还是趵突泉 哪个好玩一些
推荐: 趵突泉 理由:
【第1句】:来去匆匆,登山劳累,不便;
【第2句】:济南素以泉水名闻天下,趵突泉更有天下第一泉之美誉,来此一趟,不赏泉岂不遗憾
【第3句】:千佛山也不错,但无非是山峰、岩石、宗教庙宇,全国各地都能见到类似景观,唯独济南的泉水在别的地方拷贝不得;
【第4句】:今年适逢济南泉涌5年不退,乃最佳观赏时机
【第5句】:游完趵突泉,顺便出门看看济南大客厅——泉城广场,近在咫尺。
祝你玩得愉快
附录: 一、趵突泉 天下第一泉 漱玉泉 趵突泉公园内的李清照纪念堂 李清照像 二、千佛山 登上千佛山,可俯瞰济南全城 千佛山山门 千佛山卧佛 千佛山上著名寺庙——兴国禅寺 舜祠 鲁班祠 三、门票 千佛山门票:30元 趵突泉门票:40元 四、趵突泉导游词 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天然泉水为主要景观,融合江南园林特色,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自然山水公园,是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趵突泉公园建于1956年,因为园内有趵突泉而得名。
它位于济南市中心,总面积
【第10句】:5公顷,与大名湖、千佛山并称为济南市三大名胜。
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等20多处泉组成趵突泉泉群。
趵突泉水质洁净,清冽甘美,水温一年四季恒定在18摄氏度左右。
3座泉眼浪花飞溅,“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一。
在2003年以前的几年时间内,由于持续干旱,加上工农业用水,地下水位下降,趵突泉的水位达不到喷涌的
【第26句】:8米高度,看不到当年趵突泉喷涌的壮观景象,只能从一些图片和我的介绍中领略一下趵突泉当年的风采。
但是,由于近年济南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节水保泉措施,如关闭市区所有自备井、人工回灌、在南部修建水库等,加上近年天公作美,降雨量超过30%以上。
从2003年9月6日开始,所有泉水复涌,至今水势旺盛。
今天大家都很幸运,我想应该能初步领会到很久以前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美景的意境了吧
东门入口区 东门:趵突泉公园有3个门。
我们看到的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风格建筑的大门就是趵突泉的东门。
大门匾额上“趵突泉”3个贴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同志来济南时题写的。
假山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座假山。
这座假山建于1964年,是选用济南南部山区的山石筑成的。
这些山石因为石质、色泽与江苏无锡太湖石有相似之处,所以被称为北太湖石。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迎门建假山吗
这是采用我国古典造园艺术中障景的手法,把园中的美景挡在后面,让人留有悬念,激起继续参观的念头。
中国有句古话,叫逢峰右转,就是说遇到山峰往右转。
现在就请大家随我右转,继续参观。
晴雨桥: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趵突泉的一大奇观,这座小桥叫晴雨桥,它因为下面的晴雨溪而得名,晴空万里,但我们在看看溪面上好像下雨般而名。
漱玉泉景区 龟石:我们前面这一块高耸的名石叫龟石,是一块著名的太湖石,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收藏的。
张养浩是济南人,他酷爱自然山川,弃官归隐济南后以山猿、野鹤、山石为友。
据记载,他曾经收藏了10块名石,其中4块根据它们的形状分别命名为龙、凤、龟、麟,总称为四大灵石。
如今其他3块灵石都已不知所在,只留下了这一 块龟石供人们凭吊。
大家看这块石头的样子像不像两只乌龟,面对面地站立着
这块龟石姿态优美,纹理自然,高4米,重8吨,堪称济南第一名石,具有太湖石瘦、皱、透、漏、秀的特点。
游客大多在此与石合影,取延年益寿之意。
漱玉泉:我们面前这一汪清泉也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名叫漱玉泉。
大家看“漱玉泉”3个字是已故的济南书画家关友声的手笔。
关于漱玉泉的来历说法不一,其中一种是从“漱石枕流”这个成语而来的。
晋朝时,孙子荆要去隐居,就对好友王武子说欲“枕石漱流”因口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武子说“流可枕,石可漱乎
”孙子荆回答说:“所以漱石,以砺其齿;所以枕流,以洗其耳。
”隐寓洁身自爱、磨砺其志的意向。
“漱玉”泉将玉代石,更加妥切地表达了泉水清洁柔润的水质。
也有人讲,古代把女子的牙齿称为“玉”,宋代著名的爱国女词人李清照在这里居住时,经常在泉边梳洗打扮,因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李清照的词集《漱玉泉》而得名,但这就无从考证是先有词集后有泉名,还是先有泉名后有词集了。
李清照纪念堂:我们右手边这座古典风格的建筑是“李清照纪念堂”。
这是根据李清照故居在漱玉泉边的记载,于1959年为纪念杰出的宋代女词人而建造的。
纪念堂占地300平方米,具有宋代的建筑风格,经1999年扩建,现在面积4000多平方米,堂阁亭台,溪水环绕,成为国内面积最大的李清照纪念堂之一。
我们现在看到的屏风上,是郭沫若先生于1959年为李清照题的词,前面是“一代词人”,后面是“传诵千秋”。
这是郭沫若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一首诗中的几句。
全诗是:“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秋是著书。
”院落里种植的芭蕉、海棠、桂花等都是李清照生前喜欢的植物。
大家来看纪念堂正厅门前抱柱上的木刻楹联。
上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下联是:“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上联讲李清照故居的所处的优美环境,下联讲的是李清照写的词以及为她的丈夫《金石录》所做的序具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格。
(李煜,作为帝王他是失败的,而作为文人,他则占有一席之地。
他的词《虞美人》是这样写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相信大家对这首词都非常熟悉。
我们看到的纪念堂正厅中的塑像就是李清照,这是由著名雕塑家王昭善等创作的,用石膏雕塑,塑像象征着李清照清清白白的一生。
厅内陈列李清照生平事迹介绍,墙上是当代名家的题咏字画,玻璃柜里陈列着李清照著作的各种版本和后人研究的各种专著期刊等。
大家看墙上还有一幅画像,是李清照31岁时的画像。
李清照看上去是不是显得很老,不错。
为什么会这样呢
待会儿我给大家介绍她的生平的时候就知道了。
大家随我右转,到新开辟的李清照蜡像馆去了解一下这为著名女词人的一生。
蜡像馆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父母教诲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出身上层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官居礼部员外郎,博学多才。
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知书善文。
李清照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双亲熏陶,加上她资质聪慧,酷爱读书,故成为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尤以词作蜚声文坛。
第二部分是师坛绽秀 李清照才华横溢,博学多能,十多岁时就很有名气。
她的词受到当朝文人周邦彦、张耒、黄庭坚等人的赞誉。
这一组蜡像展示的是李清照和当朝著名文人探讨诗词的场景。
第三部分是志同道合 1101年,李清照18岁,与赵明诚结婚。
赵明诚是丞相赵挺之的第三子,宋代著名的金石学者。
婚后夫妻恩爱,志同道合,除做诗填词外,还收集金石书画,并著有《金石录》一书。
在创作形式上,她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语言清丽动人、通俗流畅,世称“易安体”,对后世影响颇大。
在词学评论上,她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要求严格划清诗和词的界限,反对以作诗的方法作词。
在名家辈出的宋代词坛上,李清照独树一帜,成为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后世有人称之为“词圣”。
李清照一生奋笔不辍,著述甚丰。
原有《易安居士文集》7集、《李易安集》12卷,可次这些作品多已失散,现仅存《漱玉词》一卷及其他零星著作。
由于李清照前期与丈夫过着悠闲的生活,而且赵明诚经常外出,因此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多是歌颂自然和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如《如梦令》、《怨王孙》等。
她有一首《一剪梅》是新婚不久思念远游的丈夫而作的。
词中写道:“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从中可见她相思之苦。
在《醉花阴》一词中她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第四部分是流寓江南 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宋室南渡。
夫妇两人移居江南。
不久赵明诚病逝,这给了李清照很大的打击,所以年纪轻轻却很快衰老。
李清照后来嫁给一个当朝官员张如舟。
婚后3个月,李清照发现张如舟是一个贪官,就告发了他,并且同他离婚。
在当时的时代,她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呀
国破家亡、夫死物失、恶语中伤一起向她袭来,李清照在篱乱和贫困中度过了凄凉的晚年。
由于后期生活上的艰辛,李清照的作品主要是悲叹身世,抒发精神上的痛苦,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梁启超曾评价这首词“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然而,女词人这种沉痛,并不是个人的无病呻吟。
在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拱手让敌的情况下,个人生活遭遇所引起的沉痛,也就是一个具有爱国心的人应有的那种蕴涵国家兴衰之感的沉痛。
她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流传至今的《夏日绝句》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慷慨激昂,正义凛然,以宁死不肯渡乌江的项羽来讽刺当时仓皇南逃、不敢收复失地的南宋政府。
孑然一身的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是凄凉的。
有关她的记载截止到73岁。
但是,这为旷世女词人美轮美奂的词句和高风亮节的情操却将永世流传。
趵突泉景区: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趵突泉主景区,首先我来看一下泺源堂楹联。
我们看泺源堂楹柱上悬挂的木刻楹联,上面写的是元代赵孟頫的咏泉的佳句,上联是;“云雾润蒸华不注”,下联是:“波涛声震大明湖”。
字是魏体,是当代著名书法家金棼先生书写的。
这两句楹联把趵突泉的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
华不注是一座小山,位于济南东北部,因非常陡峭,可以跟陕西的华山媲美,故又称小华山。
趵突泉水温常年恒温,保持在18摄氏度,而济南的天气非常寒冷,最冷时可达零下十几摄氏度,温差很大。
这时在趵突泉的水面上形成一层水汽,水汽蒙蒙上升,把远处的华不注山都给遮住了;趵突权泉喷涌的轰鸣声在大明湖畔都可以听到。
泺源堂跟娥英祠和三圣殿共同构成了三大殿景区。
过了泺源堂我们首先看到了这快著名的双御碑。
请大家看一下它的前后两面,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对,这块碑前后分别有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墨宝,双御碑因此而得名。
康熙皇帝先后六次来济南。
每来必题必咏,并且题字多有三点水。
这块碑的前面就是他于1684年第一次来济南时所书的“激湍”两字,用二字来形容趵突泉,可见它当年喷涌的壮观景象。
康熙皇帝的孙子乾隆皇帝每来趵突泉,也都有诗篇。
1784年他第二次来时适逢山东大旱,趵突泉停喷,他没有看到第一次来时那种趵突腾空的壮观景象,感到十分遗憾,便写下来《再题趵突泉作》刻在石碑后面,诗的最后一句是“拟唤天龙醒痴眠,今宵一洒功德水”然后浴手焚香,祭天乞雨,接着就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趵突泉就复喷了。
双御碑是十分罕见的,它显示着趵突泉的名气和地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书法和观赏价值。
趵突泉:趵突泉历史悠久,古称泺。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桓公18年曾“会齐候于泺”。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
”北宋时,又称“槛泉”、“瀑流”,宋代文学家曾巩始称“趵突泉”。
我们面前这一方水就是闻名天下的趵突泉了。
趵突泉,三窟鼎立,“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清朝人刘鹗在《老残游记》里写道:“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据士人云:‘当年冒起有五六尺高’,气势壮观,故称‘趵突腾空’。
古人把它列为济南八景之首。
趵突泉由于景观奇特,故被历代文人赞咏。
我觉得对趵突泉描写得最好的当属老舍先生的《趵突泉的欣赏》。
我们右前方有几块石碑,大家看一下。
首先,“趵突泉”三字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题写的,不知道注意到没有,“突”字少了上面一点,为什么
有两种说法。
一说这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愿望,希望趵突泉永远喷涌,没有尽头,故意写成这样;一种说法是当年趵突泉喷涌的势头非常旺盛,泉水把突字的点给冲掉,顺着河流到大明湖去了,所以大明湖南门牌坊上的“明”字多了一笔。
其实,趵突泉的水流进护城河,经小清河汇流到大清河,最后流入渤海。
“观澜”两字是明代山东布政使张钦书写。
“第一泉”碑是由清代王钟霖题写的。
当年乾隆皇帝在北京时,已封了北京的玉泉为天下第一泉,下江南时,带了玉泉的泉水供路上饮用。
当他来到趵突泉,品尝了趵突泉的水后,认为趵突泉水比北京玉泉的泉水还要好喝,于是把玉泉更名为“玉泉趵突”,又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并倒掉了玉泉水,换上趵突泉水供路上饮用。
用趵突泉的水炮茶味醇色鲜,素有“不饮趵突水,空负济南游”之说。
观澜亭:趵突泉西边的亭子叫“观澜亭”,是观赏趵突泉的绝佳位置。
亭名取自《孟子.尽心》中“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命名。
当年乾隆皇帝来济南时就在那里观赏趵突泉水。
1953年毛泽东来济南时也在那里观赏趵突泉。
观澜亭上的楹联是张养浩的诗句:“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空雷”道出了趵突泉的气势。
这是由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武中奇题写的。
来鹤桥:趵突泉的泉水为什么清澈甘甜,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群仙鹤来到这里,水中映出它们的倩影。
看到自己这样美丽,它们高兴的叫起来,天上王母娘娘正在宴请群仙,听到地上喧哗,顺手拿起一杯美酒琼桨倒了下来,美酒正好泼到趵突泉里,从此,趵突泉泉水更加好喝了。
就是因为这个传说,我们把东边的这个小桥叫来鹤桥。
小桥最初是明万历(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初年,历城知县张鹤鸣建,原为木桥,1956年开辟为公园时改为石桥。
桥头的牌坊上写有“蓬山旧迹”,另一面写有“洞天福地”。
传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3座仙山,这3座仙山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人们来到趵突泉,看到趵突泉的3股水柱,就像海中的3座仙山一样,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猛然醒悟,原来仙山在此,所以明朝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建“蓬山旧迹”坊。
趵突泉被古人称为仙景,这泉水也如仙水一般,所以有喝趵突泉水长生不老之说。
南大门景区:我们现在来到了趵突泉南大门。
南大门建于1995年,是一座仿宋建筑,中国的建筑以苏州最为著名。
不过我相信,任何一位到过苏州的朋友在苏州都没有见过这么气派的大门,它建筑面积1575平方千米,气势恢弘、壮观,被园林专家们称为“中国园林第一门” 沧园景区 我们右手边这个小园叫“沧园”,因园内有沧泉而得名,它位于趵突泉东南部,原名勺沧园,取沧海一勺之意,和白雪楼一样是为了纪念李攀龙这位后七子领袖、著名的诗人而修建的。
沧园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占地2500平方千米,三厅一围廊,南北向排列,青砖黑瓦白粉墙,不加雕饰,原中奇花异木十分丰富,各种齐鲁风格的盆景给人以美的享受,寒冬时节,腊梅盛开,苍松滴翠,秀竹婆娑,恰似岁寒三友的画卷,令人留恋往返。
王雪涛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坐落在沧园内,纪念馆分为“无陋山庄、藕华楼、萝月堂、瓦壶斋4个展厅,并有接待室、办公室、服务部,建筑面积7
【第55句】:6平方米。
馆内珍藏和车裂可王雪涛先生遗作212件,名人字画6件,及先生生前用过的文房四宝等,王雪涛纪念观是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会员,每年参观人次逾百万。
王雪涛原名王庭钧,字晓封,河北省成安县人,当年著名花鸟画家,生前任北京画院院长,他于20世纪20年代初入北平国立艺专学习,接受现代美术教育,师从多位名家,尤受齐白石老人偏爱,他融会贯通今名家画艺,形成了独到的艺术特征,他创作题材广泛,主题生机勃勃,画中一草一木,花鸟虫鱼,都富有灵性。
枫溪景区:沧园西北侧,回廊尽头有一水榭,名叫风榭。
风榭以东,有长廊通向平台,台上有石桌石凳,游人可在此休息,欣赏枫溪景色,枫溪是一个不规则的水池,东西狭长,周围砌自然石,形成凹凸的样子,水自西流过曲桥,迎面有假山横阻,折而北流,形成较大的水面,犹现两岸秀美的景观,枫溪景区有风榭、月岛、曲桥、假山、月岛上种有枫树、柿子、桂花等。
从枫溪西端往东看,层次分明,山水相依,景致深远。
红色武乡革命遗址作文100字
山西旅游资源第一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土的东部。
其间高山峻岭,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
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其自然旅游资源之丰富位列全国前列,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
名山大川: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
最著名的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全国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五镇之一的中镇霍山、保存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的历山、太行山脉中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王莽岭、黄崖洞,另有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庞泉沟等,山色不同,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
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
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
这些名山大川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形成多处风光宝地,成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洞石雄关:山西境内太行、吕梁、中条山中有多处石灰岩溶洞,如沁水白云洞、壶关紫团洞、盂县万花洞、玉华洞、太原天龙山溶洞、忻州禹王洞等,大都保存完好,洞体广阔,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的已对外开放,供人游览。
省内地貌奇特,各大名山处处可见奇峰怪石,如芦芽山山峰形似芦芽,直插云霄;平走冠山顶似冠首;五台山的中台顶巨石堆积,名为“龙翻石”、北武当山巨大的“风动石”、灵石县的“灵石”,殊为奇特。
奇峰险壁间形成了娘子关、雁门关、偏关、宁武关、平型关等多处雄关险隘。
清泉湖泊:山西水资源缺乏,但天然湖泊遍布全省各地,历年来又建造了多处水库、人工湖泊,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上。
山西泉源数以万计,分冷泉、温泉和矿泉三种。
较大的冷泉有:朔州神头泉、五台般若泉、太原难老泉、清徐平泉、洪洞霍泉、临汾龙子祠泉等等;温泉有浑源汤头泉、忻州奇村泉、原平大营泉、定襄温泉、盂县温泉、夏县温泉、新绛温泉等。
矿泉中以般若泉为代表。
山西的天然湖泊有五台山北台顶天池、宁武天池、晋祠鱼沼、清徐东湖、平泉东湖、西湖、运城伍姓湖、盐池等;人工修建的水库有垣曲小浪底水库、万家寨引黄工程、磨滩拴驴泉水库、恒山水库、汾河水库、文峪河水库、浍河水库、漳河水库、漳泽水库等等,这些水资源已成为游览胜地。
激流瀑布:山西境内名气较大的瀑布有壶口瀑布、娘子关瀑布、王官谷瀑布、蟒河瀑布。
壶口瀑布以壮阔著称,娘子关瀑布以秀美闻名。
激流险滩在黄河中游多处可见,如壶口以下的龙槽激流、龙门“三激浪”,都使人感到雄伟壮观。
天气景象:山西气候季节性强,复杂多变,既有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又有开展多种温带旅游活动的条件,还可饱览奇特大气景观。
五台山东台顶、历山舜王坪观“东海日出”可与泰山媲美,黄河孟门山“孟门月夜”景色迷人,五台山“宝光”堪称一绝。
珍稀生物:山西已建成12个自然保护区。
古树名木、珍禽异兽深藏其中,褐马鸡、猕猴、娃娃鱼都是罕见的珍奇动物。
人文旅游资源 山西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众多的古代建筑——宫观寺院、历代古塔、石窟造像、彩塑壁画、古城关隘、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传世珍宝及风情民俗、风味名食、烹饪技艺等文化遗产。
“山西——中国古代艺术的博物馆”之称,已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所认同。
寺庙宫观:山西现存古代建筑,其数量之多和历史、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
已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
据统计,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为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
其中唐代的有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芮城广仁王庙等,五代的有平顺大云院、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等,宋、辽、金代的有近百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宋代的晋词圣母殿,高平游仙寺、崇明寺、开化寺、大雄宝殿,辽金的大同华严寺建筑群,大同善化寺,朔州崇福寺、应县净土寺正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晋城青莲寺大雄宝殿,长子崇庆寺万佛殿,汾阳太符观和文水武则天庙等。
山西元代以后的古建筑保留更多。
元代的永乐宫、广胜寺的建筑和壁画均为艺术珍品;北魏始建而重建于明代的悬空寺惊险奇特,中外独有;更有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建筑群,作为净土宗道场的玄中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平遥双林寺,全国武庙之首的解州关帝庙等,都是明清时期的艺术杰作。
此外,孟县藏山庙、介休后土庙、绵山回銮寺、万荣飞云楼、秋风楼,灵空山圣寿寺,临汾尧庙等,均各有千秋,闪烁着历史和艺术的光华。
历代古塔:省内历代古塔多达280多座,其中以应县佛宫寺释达塔、五台山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最为著名。
石窟造像:据考察,山西境内规模较大的石窟有北朝时期19处,隋唐时期21处,宋代2处,元代2处,明代5处,加上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共51处。
以全国三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冈石窟为最,太原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长治羊头山石窟、平定开河寺石窟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城垣关隘:山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内外长城延伸到山西的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阳泉等八个地、市境内,约计3500公里。
有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娘子关、偏关等重要关隘。
山西古城垣较为完整的有平遥城和娘子关城,平遥城除城墙外,城内鼓楼、城隍庙、街坊、店铺、民居都保持着明、清形制与风貌。
古代壁画:山西古建筑众多且大部分属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
而这些寺观,又几乎全有壁画。
据统计,山西寺观壁画,现仍有两万七千平方米之多。
其中唐代壁画三十二平方米,五代壁画二十多平方米,辽代壁画十五平方米,宋代壁画八十六平方米,金代壁画四百四十多平方米,元代壁画一千四百三十多平方米,明代壁画二千三百多平方米,清代壁画二千九百一十多平方米。
在这些壁画中,以芮城境内的永乐宫元代壁画称最。
这些的殿宇全是元代建筑,各殿内墙面和拱眼壁上,满绘壁画,总面积以单面计算,达一百多平方米。
古代彩塑:山西现有古代彩塑近一万三千尊。
其中唐代八十二尊,最有名的有五台山南禅寺彩塑,佛光寺彩塑;晋城古青莲寺彩塑等;五代时期十一尊,最有名的是平遥镇国寺彩塑;宋、辽、金时期三百九十四等,最有名的是大同华严寺辽塑、太原晋祠、长子法兴寺、晋城二仙观宋塑、朔县崇福寺、五台佛光寺文殊殿金塑等;元代三百八十六尊,最有名的是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彩塑;明代五千八百七十八尊,最有名的是平遥双林寺彩塑和隰县小西天彩塑;清代彩塑,山西有六千余尊。
古文化遗址:山西发掘出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多处。
属于旧、新石器时代的有芮城西侯度遗址及合河遗址、襄汾丁村遗址、沁水下川遗址等,夏代以后的重要古遗址和墓葬有太原罗城春秋墓、侯马晋国古都遗址、朔州汉墓群、高平长平之战遗址、晋阳古城遗址等。
文物、考古部门从这些古遗址古墓葬中发掘出大量钱币、陶器、石器、木器等珍贵文物,并不断有新的发现。
革命历史纪念地:近、现代的人民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给山西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故地。
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乡县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武乡王家峪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平型关战役旧址、五台县松岩口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刘胡兰烈士纪念馆等,其它还有黄崖洞保卫战故址、左权将军牺牲纪念地、抗日华侨女英雄李林纪念馆、长治太行太岳烈士陵园、毛泽东故居等,它们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记录了如火如茶的革命斗争史绩。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市:古称平城,北魏前期国都,辽、金时为陪都,称西京。
素为晋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文物古迹甚多,有公元453——495年(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以及上下华严寺、普化寺、九龙壁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县:平遥,从古城内发现的仰韶彩陶文化证明,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在此生息。
春秋时为晋国中都邑,汉为京陵县。
北魏时平陶县治,因避讳太武帝名而改平遥县。
平遥城内文物遗址甚多。
现存的古城墙,是我国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始建于西周,明洪武三年扩建,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城内街巷、居民宅院富有民族特色,以及明代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
城外双林寺、镇国寺以其精美的彩塑闻名中外。
代县:古州代县是晋北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之重镇,名胜古迹有雁门关、边靖楼、阿育王塔、杨家祠堂、赵杲观等。
历史上陈子昂、李白、王昌龄、王维、李贺,范仲淹、元好问等都曾留下关于代县名胜古迹的传世之作。
此外,代县拙中见巧的剪纸艺术,栩栩如生的面塑制作,精美艳丽的刺绣工艺等民间文化艺术无不光彩夺目,尤其是民间绘画更为人们所惊叹。
祁县:晋中宝地,早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定居。
现祁县县城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祁县名人辈出,有祁黄羊、王允、温峤、温庭筠、戴廷式等。
闻名中外的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是清末民初的民居精品。
祁县古城满街的古老店铺和寺庙,满城的砖雕石刻,油漆彩绘,古色古香。
古籍藏书,历史文物,民间艺术丰富多彩。
祁县秧歌源远流长,元宵社火喜闻乐见,腊塑、面塑、剪纸维妙维肖,都充分体现了古老的黄河文化在祁县的深厚积沉。
新绛县:晋南商城,自北魏始设州置郡,是山西南部有名的古城和商贾之地,集隋、唐、宋、元、明、清文物于一城,主要有绛守居园池、绛州大堂、龙兴寺内室塔等。
保存完好的《绛帖》,系全国四大名帖之一。
此外还有绛州鼓楼、钟楼、乐楼、稷益庙壁画。
新绛人杰地灵,荀子、王之涣、高克明、李毓秀等也都诞生在这里。
民情风俗旅游资源 太谷、祁县、临汾、阳城、晋城、浑源、朔州、襄汾、定襄等地保存有大量明清时代的民居建筑物。
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俗博物馆集中反映了晋南、晋中、忻州地区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礼仪风俗、民间工艺和农业生产、文化娱乐活动等典型北方民俗风情。
详细内容参见本站山西民俗 名特产品、风味小吃:杏花村汾酒、山西面食、平遥推光漆器、新绛云雕、漆刻器、大同铜器等产品,具有悠久历史,闻名海内外。
民歌艺术:山西,被誉为“民歌的海洋”。
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就有很大的成就,《诗经》中“唐风”、“魏风”包括《伐檀》、《硕鼠》都是山西民歌。
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它自己的民歌。
据有关方面统计,现在已经收集起来的民歌达两万余首。
山西的民歌不仅多,而且地方色彩十分鲜明。
山西各地的民歌,在艺术风格上是很不相同的。
河曲、保德、偏关一带的民歌,音调高亢,音行跳跃性大,因此听起来颇有塞上高原的那种特有的辽阔、雄浑之感,而且抒情憨直、泼辣,朴素明快之中,又洋溢着诙谐、缠绵之美。
忻州、定襄民歌,大同、阳高、朔县民歌,比起河曲民歌来,又各有其特色。
左权民歌自成脉系,清新、柔媚。
其中有不少“三拍子”情歌,这是其他民歌中所没有的。
祁县、太谷民歌,还有寿阳、太原民歌,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较为灵活、自由、富于变化。
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板,乡土习俗气味较重。
沁源县的民歌善于抒发当地农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热烈感情,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民间舞蹈:许多专家们又称山西为“民间舞蹈之乡”。
据唐人苏鹗著《苏氏演义》载,远在先秦,太原地区就有以“战蚩尤”为内容的较为优美的舞蹈流行于民间了。
在运城侯村发掘的汉墓中,也曾发现过刻有男女舞伎相对起舞的“百戏楼”模型。
在山西其他地方发掘的唐代古墓中,还有好些神姿俱佳的舞童形象。
山西的民间舞蹈种类很多,到现在为止,大约还保留着二百余种。
如:“鼓类舞”就有“花鼓”、“转身鼓”、“花庆鼓”、“扇鼓”、“五虎爬山”、“穿箱锣鼓”、“腰鼓”、“口含花鼓”、“牙鼓”等近二十多种。
山西“花鼓”,形式多样,分高鼓(鼓挂胸前)、低鼓(鼓挂腰间)、多鼓(腰、胸、肩各挂一鼓)等。
山西“花鼓舞”以运城、临汾地区为盛。
如万荣县十七个乡就有十三个乡有花鼓舞队。
有的镇上每条街都有一垛花鼓,因而被称为“花鼓之乡”。
山西的“秧歌舞”遍及三晋。
大体可分为北路的“踢鼓子秧歌舞”、“汾孝地秧歌舞”、“原平风秧歌舞”、“左权小花戏舞”、“侯马白店秧歌舞”、“临汾伞秧歌舞’等几种类型。
此外,还有“狮子舞”、“龙舞”、“高跷”、“旱船”、“背棍”、“抬阁”、“吹弹歌舞”以及各式各样的“灯舞”等等。
山西的民间舞蹈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反映社会生活蕴含深厚,抒发感情细腻逼真,而且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十分默契。
二是戏剧性较强。
不管那种舞蹈,都穿的是戏剧服装,脸谱化妆,也均系戏剧式的。
在表演内容上也多有借助戏剧剧情的。
三是戏、歌、舞相杂,如河曲的《二人台》,既是民歌又是民舞。
还有的是杂技、舞蹈、戏剧的统一。
如“高跷”、“旱船”、“狮子舞”、“龙舞”、“背棍”、“铁棍”等等。
民间音乐:山西,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遗产和得天独厚的民间音乐发展土壤。
比如中华民族音乐唯一有史料记载的一位最早、最有名的音乐家师旷,就是山西洪洞人。
他是春秋时期晋国乐师,我国古代《阳春》、《白雪》等名曲就出自他手。
山西珍贵的“古典乐曲”很多,至今仍有不少在民间流传。
现在我们看到的山西民间乐器,也大都是自古传下来的。
这些乐器,以丝竹为主,如笙、管、笛、胡琴、板胡、三弦、唢呐、琵琶、筝、巴乌、各种鼓器、铙、钹、锣、镲等,山西的民间乐曲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是由各地吹鼓手班子演奏的“鼓吹器乐曲”,山西的鼓吹乐遍及全省,而以忻州和晋中地区的规模最大、最有名。
如原平、繁峙、代县一带的《大得胜》及《八大套》等。
一类是由各地群众闹红火时用多种乐器演奏的曲调,最有名的是长治的“八音会”和洪洞的“威风锣鼓”等。
一类是由僧道流传下来的“庙堂音乐”或僧道杂乐。
最有影响的要数五台山僧人演奏的庙堂音乐了。
山西的民间器乐艺术,往往与说唱艺术结合在一起。
象“潞安鼓书”、“襄垣鼓书”、“晋北道情”、“永济道情”、“阳城道情”、“翼城琴书”、“武乡琴书”等,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戏曲艺术: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汉代,山西就出现了戏曲萌芽。
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多种土戏,这些土戏在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型。
后经泽州(今晋城)说唱艺人孔三传把单宫调改为诸宫调,就把山西实际也是全国的戏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而山西,不仅“名伶辈出”,同时还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
仅以元代戏台而论,目前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上都在山西晋南。
如临汾魏村牛王庙至元二十年建的“乐亭”,临汾东关村至元五年建的戏台,翼城武池村乔泽庙至元九年建的乐楼等等。
到了明代,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又大胆地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把胡琴、锣鼓、唢呐等吸收入戏曲,特别是出于换板式的需要而加了一付枣木梆子,这样就在山西境内出现了“蒲州梆子”戏。
后由蒲州梆子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及风俗人情相结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此外,山西的戏曲剧种繁多,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山西就有五十四个,占到六分之一。
山西的职业剧团现在有二百多个,从业人员达一万五千人。
在五十四个剧种中,中路梆子博采众长,再加上地理、历史等原因,逐渐发展为山西的代表戏曲,所以人们又称中路梆子为“山西梆子”和“晋剧”。
剪纸艺术:山西的剪纸艺术,从风格上说,基本上分为粗犷、质朴的单色剪纸和婉约柔丽的彩色点染刻纸两大类。
前者遍布晋南、晋东南、晋中、晋西北,后者集中于雁北一带,其中尤以广灵称最。
在山西的民间剪纸中,有不少纹样,是用谐音手法设计的。
如用“鸡”、“馨”、“如意”的形象表示“吉祥如意”;用“莲”、“鱼”形象表示“连年有余”;用“莲花”、“桂花”等形象表示“连生贵子”等。
还有的纹样是传说中的象征物表示的,如“鹿”、“鹤”表示长寿,用“龙”、“凤”组在一起表示婚喜,即“龙凤呈祥”。
在大量的剪纸作品中,可以看出以“龙”、“蛇”、“鱼”、“蛙”为内容的纹样最多,这正是以龙蛇为图腾的华夏民族文化的最大特征。
山西民间剪纸不仅写实生动,而且艺术想象力极为丰富。
山西的民间剪纸还和各地群众的各种民俗活动,包括一年四季的传统节日、礼俗及生、婚、寿、丧等紧紧相连。
皮影艺术:山西的皮影艺术,早在我国宋代就广为传播。
皮影多以牛皮为料雕镂而成,造型极为丰富,从天上到地下,从人物到走兽飞禽无所不有。
皮影以平面曲线构图,人物全为正侧面形,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俱全,与戏剧脸谱、服饰相似。
表演时挑签人以三根小棍操纵皮影人物的身躯及四肢,借助灯光把影像投射在“纸窗”或“沙窗”上,看起来别有一番风趣。
年画艺术:山西的木版年画,始于宋、金时代。
其中晋南木版年画,与河北武强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
山西的木版年画,内容上多为吉祥喜庆,常见的形式有灯画、中堂画、条屏、贡笺、窗画、门画、灶龛画、影壁画、门头画、桌裙画等多种。
山西的木版年画,构图饱满,色泽明快,线条简练,格调粗犷,而且装饰性很强。
山西旅游现状 在前几年的一次全国性旅游资源综合测评中,山西出人意料地排名第一,但目前山西全省的旅游业收入处于全国末流,主要原因一是开发力度不够,这与山西省目前的整体经济状况是分不开的;二是缺少宣传,这主要是政府部门不够重视以及观念落后的缘故。
另外,山西旅游资源自身还有一些弱点也制约着山西旅游业的发展。
一、山西景点以历史名胜为主。
这就决定了对此感兴趣的往往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游客,而他们只占游客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其中许多人都属于参观、访问、考察而不是自费旅游。
二、景点分散、交通不便。
山西特殊的地形使得旅游成为一件较为艰苦的磨练,道路条件和客运经济的落后使得大部分山西景点只适于自驾车或随团旅游而不方便自助旅行,笔者在自助旅行过程中对此深有感触。
三、自然环境恶劣。
山西本身就多风沙、多煤尘,而工业污染更是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外地游客极为失望。
山西旅游资源分布,按行政区划可分为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阳泉、运城、临汾、长治、晋城十一个地市,按旅游线路、景点的分布来划分,则没有统一的标准,出现过多种划分形式,本站作如下划分: 一、大同旅游区。
主要景点有大同市的云岗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浑源县的恒山、悬空寺,应县的木塔、代县的雁门关、杨忠武祠、边靖楼、赵杲观等。
二、五台旅游区。
主要景点为五台山寺庙群、五台山自然风光。
三、壶口旅游区。
主要景点为壶口瀑布及沿线广胜寺、尧庙、大槐树、苏三监狱等。
四、晋中旅游区。
主要景点为太原市的晋祠,平遥县的平遥古城、双林寺,灵石县的王家大院、绵山,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县的曹家大院等。
五、运城旅游区。
主要景点有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庙、盐池、普救寺、黄河铁牛、永乐宫、飞云楼、秋风楼、五老峰、王官谷、小浪底等。
六、太行旅游区。
即长治、晋城两市旅游区,主要景点有沁水县的历山、柳氏民居,阳城县的蟒河、皇城相府、磨滩,壶关县的太行大峡谷,黎城县的黄崖洞,陵川县的王莽岭、锡崖沟、武家弯等。
七、其它旅游景点。
主要有芦芽山、庞泉沟、娘子关、灵空山等景点。
山西的旅游景点众多,大体可分为五大类。
一、传统王牌景点。
这些景点久负盛名,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为山西旅游业的王牌,主要包括: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五台山、晋祠。
二、新兴王牌名胜。
这些景点虽然驰名全国,但其实大多都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开发并走向全国的,主要包括:壶口瀑布、平遥古城、双林寺、王家大院、乔家大院。
三、传统优秀景点。
这些景点长期以来均为旅游名胜,有许多方面并不次于前两类景点,但由于多种原因制约,它们在全国的影响力还不大,主要包括:广胜寺、尧庙、大槐树、苏三监狱、关帝庙、普救寺、黄河铁牛、永乐宫、恒山、娘子关、庞泉沟等。
四、新兴优秀景点。
这些景点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开发和宣传,成为省内旅游热点,主要包括绵山、芦芽山、禹王洞、忻州温泉、皇城相府、太行大峡谷等。
五、正在开发或准备开发的景点。
这些景点风光秀丽,但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正处于开发状态或尚未开发,主要包括历山、柳氏民居、五老峰、蟒河、磨滩、小浪底、灵空山、王莽岭、锡崖沟、武家弯等。
以山西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目前旅游收入小省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随着政府的日益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旅游投入的加大,山西日后必将成为全国重要的一个旅行目的地之一。
红崖大峡谷景区好玩吗
好玩红崖大峡谷总规划面积36
【第34句】: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第96句】:84%,素有“绿肺”、“天然氧吧”之美誉。
区内,四季常青的云海奇松,旭日艳丽的红叶坡,断崖壁立、峰峦起伏的”U”形峡谷,让您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1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