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凤阳花鼓写导游词
作文凤阳小岗村300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讲故事之前,我先给大家唱首歌吧:“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个凤阳歌、、、、、、”也许你会奇怪,不是讲故事吗
怎么唱起歌来
别急别急
今天我就和大家讲一讲关于凤阳县小岗村的故事。
去年暑假,妈妈对我说:“子璇,快点写作业,过几天我带你去参加葡萄节。
”“什么
葡萄节
我只听过泼水节、火把节,还从没听过葡萄节。
”“哎
安徽的张叔叔邀请我们一家去参加葡萄文化旅游节。
”“去安徽
是真的吗
”我乐开花了,“是去黄山玩吗
”“不,是凤阳县小岗村的第五届葡萄文化旅游节。
”虽然早就听老师说过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但说到底,不就是一个小村庄吗
“有什么好玩的
”“你呀
去了就知道
”我们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到达了小岗村。
“张叔叔好
”“哎
真乖。
”一见面,大人们便聊了起来:“小张呀
你种的葡萄今年能卖多少钱呀
”今年葡萄价格上涨,又赶上葡萄文化旅游节,少说也能卖个两万块钱吧
“在这收获的季节,张叔叔黝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我们走在村中那条宽阔的友谊大道上,只见一栋栋高楼耸立。
这些楼房还设计新颖,别具一格呢
我们来到张叔叔家吃午饭,那浓浓的香味儿馋得我直流口水,“挺丰盛的嘛
”“现在可不一样了。
这不,还用上了沼气,再也不用上山砍柴啦。
这都是村委会出钱给俺们装的,家家户户都有。
还是改革开放政策好啊
”张爷爷说着,说着,似乎想起了一些往事,哽咽起来:“30年前,俺们这一带遭受了特大旱灾,庄稼都干死了,人们没有饭吃,没有水喝,阴霾的天空下尘土飞扬,找不到一处生机。
年轻的村民收拾好行李,准备去逃荒。
年迈的只好听天由命。
这天夜晚,小岗村的18位青壮年聚在昏暗的油灯下开了一个“秘密会议”。
“爹娘饿得晕倒了。
”“老婆孩子都快饿死了、、、、、、”“快出个主意吧
”村民们愁眉苦脸,整个会场一片唉声叹气。
假如没有办法,我们只好等死。
“大包干
”一个大胆的念头闪了出来。
“张爷爷,‘大包干’是什么
”“那时侯,大家集体种地收粮,干活都没有积极性。
‘大包干’就是把土地分给各家各户自己去种,当时政策是不允许这么做的,弄不好就要坐牢。
”“那可怎么办
你们是怎么做的呀
”“天塌下来大家顶
”“是啊
是啊
”“光说不行,咱们签个‘生死契约’。
“好
”于是,18个鲜红的手印谱写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份宣言书
从此,小岗人扔掉了讨饭棍,拿起了犁耙和锄头
过上了温饱的日子。
改革开放的春风这才吹遍了大江南北,吹绿了城市乡间。
听完张爷爷讲的故事,我才明白原来是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第五届葡萄文化旅游节,只见场中央一条鲜艳的横幅上写着“品小岗葡萄,忆改革成果。
”当地百姓跳起了凤阳花鼓,葡萄节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开幕,改革开放的颂歌在人们心中唱响
追忆往昔,我们感慨万千;喜看今朝,一派繁荣富强;展望明天,我们信心满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更加辉煌的30年。
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全世界为我们自豪
凤阳县明皇陵风景作文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地方,这里有扬名中外的明皇陵,有精妙绝伦的韭山洞,还有错综复杂的狼巷迷谷。
凤阳素有“花鼓之乡”的美誉,还坐落着闻名全国的“大包干”小岗村,在这片地质辽阔的土地上还深藏着大量石英沙,在现代科技的推进下,已经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为人民谋取更大的福祉。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在这诸多的名胜古迹中,我惟独喜爱明皇陵。
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
在以前,没有机械和工具,这要付出多少的汗水
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而现在,人们可以方便的使用工具盖起一座座高楼大厦,十分智慧。
真想不到古代劳动人民在那样的条件下是怎样建起这座宏伟瑰丽的建筑呢
以前,要去明皇陵,只能走泥路,而且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
而现在,家乡铺了水泥路,从前的那条路也变得宽阔平整、四通八达,十分方便。
从前,明皇陵没有太大保护,几度经人破坏。
而现在,人们把它当做文化遗产来看待,对于祖先流传下来的珍宝,人们已经有了严格保护的行动,仔细修补,再也不会那样破碎了。
走进明皇陵,石人石马以前雕刻地如此细致,上面雕刻的每一根头发都能看得十分清楚,这是以前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呀
家乡的变化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建设者凝聚成的,科技在不断进步,我相信在不远的明天家乡会更美好。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18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