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所立牌坊的导游词
国子监琉璃牌坊导游词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灵隐寺的山门前。
大家请看,这堵赭红色墙的照壁上写着“咫尺西天”四个大字,就是说,我们再走进一步,前面就是佛国世界了。
进入寺庙我们还要走一小段路,沿途要经过合涧桥、春淙亭、壑雷亭和冷泉亭,趁这个机会,我来简单介绍一下灵隐寺的建寺情况。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现在是杭州最大的丛林寺院,也是全国十大名刹之一。
灵隐寺比少林寺的创建要早170年(少林寺建于公元495年)。
关于灵隐寺的创立·,据{灵隐寺志}记载,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
风水蕴藏着灵气,于是就把对面的这座飞来峰比作天竺(印度)灵鹫山的一座小岭,不知何时飞来,认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就在此驻足,建立寺庙,取名“灵隐”。
起初山门寺额,题名“绝胜觉场”,到了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改题为“景德灵隐禅寺”,明朝后直名为“灵隐禅寺”,一直沿用至今.历朝以来,寺院屡毁屡建先后14次,现在的殿宇,是19世纪重建的。
目前灵隐寺可供游人游览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和云林藏室等;各位,现在我们来到了灵隐寺的第一个寺院——天王殿。
大家请看殿屋重檐下悬挂着两块横匾,“灵鹫飞来”金匾是黄元秀居士的题字,还有一块“云林禅寺”的匾额是清康熙皇帝的亲笔手书。
这就是康熙皇帝将“灵隐寺”改为“云林寺”的由来。
那么,灵隐寺为什么又叫云林寺呢?这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民间,传说在清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皇帝南巡到杭州。
有一天,康熙喝得酩酊大醉,前呼后拥,一路游到灵隐。
寺庙住持和尚深知这位皇帝喜欢作诗题字,于是就提出想请康熙重题一块寺额,康熙也就乘着酒兴,满口答应。
不料因酒误事,落笔太重,把“灵”字上半截的“雨”字头写得太大,下半截的三个“口”和一个“巫”字,再也写不下去。
康熙一慌,’急得汗如雨下,、酒都醒了。
正在为难之际,旁边有位大学士名叫高江村,急中生智,在手掌心上写了“霎林”二字,然后假装磨墨,向皇帝暗示,康熙也就随机应变,把“灵”字写作“雩”字,于是“灵隐寺”也就变成“云林寺”。
到杭州旅游,一看西湖,二看灵隐,灵隐位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可谓“不可不去”。
相传始东晋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灵隐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
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
”,因此称为“飞来峰”。
飞来峰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可与四川大足石刻媲美。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1993年,灵隐景区新辟了“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它借飞来峰山林之势,把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经典造像(如:乐山大佛、龙门石窟等)微缩于此,值得一看。
特别关照:到灵隐旅游,一定要到飞来峰最大的石刻--大肚弥勒佛前照个像,餐饮:游灵隐,看飞来峰,可别忘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在领略佛教文化之后,你可以到合涧桥畔的天外天菜馆重食人间烟火。
涧水在楼前潺潺流过,古刹钟声隐约可闻,在此品尝美味佳肴,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啊?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北高峰山麓飞来峰前,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十刹”之一。
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
天王殿入口的弥勒佛坐像,已有200年历史。
弥勒佛背后的护法天神韦驮像为南宋时作品。
大雄宝殿高
【第33句】:6米,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单层重檐寺院建筑之一。
殿内正中有贴金释加牟尼像,净高
【第9句】:1米,加上莲花底座和佛光顶盘,高达
【第19句】:69米,坐像用24块香樟木拼雕而成,精细而庄严。
大殿两侧分列“二十诸天”和“十二圆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殿后侧有海岛立体群塑,共有浮雕150多尊。
大雄宝殿、天王殿两侧有五代时所建的石塔和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所建经幢,距今已有1000余年。
清康熙皇帝曾题“云林禅寺”四字。
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故称“飞来峰”。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
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
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矫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
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
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
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
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肇庆七星岩导游词
4A级旅游景区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
【第8句】: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
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
【第6句】: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
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为七星岩。
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七星岩历史悠久 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
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 七星岩风光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
叶剑英元帅于一九六四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七绝一首:“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于一地,自古以来就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岗”,可供观赏之景点达80余处。
天柱岩最高,海拔117米;龙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峒古庙最古,洞中有庙。
门 票:60元(部分景点需另外收费) 建设 肇庆市委、市政府于一九九七年底先后投资1500万元,在七星岩景区内的六个小岛、七座山岩,八公里长的湖堤上安装了环湖园林路灯560盏、1000瓦的射灯、彩色泛光灯250盏及3000米的彩虹管,运用目前最先进的第三代光源的变化多姿。
以不同的颜色交错投射到景物上,勾画出七星岩景区内神秘幽雅的堤岸、小桥,花木,岩山与湖水交相辉映,使夜幕下的七星岩更加绚丽多彩;同时开辟了星湖夜游项目,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夜色中游湖观光提供了一个美丽的环境 ,再造出“第二星湖”。
近年来,增加了许多新的景点,如牌坊文化广场,每当夜幕降临,霓虹闪耀,游人如鲫,全国目前最大的露天音乐喷泉启动之时,七星岩牌坊广场更显得壮观,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里还可以欣赏一台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真是令人如醉如痴。
位于星岩东面的仙女湖,每当太阳西下,还可以观赏到天然奇观--卧佛吞日。
在仙女湖与星岩之间湖面上新建的佛教大观园--东方禅林,也可以领略到禅的奥秘。
最近,新开挖了3公里长的禾花水道,使星湖景区的游览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五倍,并使得陆上景点与水上景观浑然一体。
如果你坐在游船上环湖游览,你会有一种新的感受。
七星岩牌坊 位于景区中心湖南部,1959年落成,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高12米,宽
【第17句】:5米,四柱三间,柱础花篮形,四根大圆柱饰以朱红,仿歇山顶,上盖琉璃瓦,中门上方镶嵌着朱德于1959年手书的“七星岩”三个大字,为肇庆的重要标志物。
牌坊北侧有广场,面积
【第2句】:83万平方米,是集娱乐、休闲、观赏、购物于一体的活动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动场所。
广场有广东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文化在省内颇有名气,周末游客可在此免费观赏文艺演出。
七星岩摩崖石刻 位于景区中心,共有531题,其中石室洞有333题,是广东省保存最多、最集中 七星岩外拍的石刻群,1957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石刻以唐为贵,七星岩就有唐刻4题。
石刻以汉字为主,还有藏文和西班牙文。
汉字各种书体俱全,以楷书为最,行书次之,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记》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珍品。
石刻群文体有诗、词、歌、赋、对联、题记,其中诗有252首,陈毅元帅撰诗称之为“千年诗廊”。
石室洞 由龙岩洞、碧霞洞和莲花洞组成,龙岩洞以小艇导游,后两洞可步行参观。
石室洞是七星岩开辟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
穹隆高大,千姿百态,如梦如幻的景观,令历代文人骚客陶醉,并留下赞美的诗篇。
洞中存各种文体石刻333题,可见石室洞在七星岩风景区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庙 位于七星岩东北部,仙女湖游览区内。
始建于唐初,明万历十三年(1585)重建,清嘉庆三年 (1798)、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古庙置于岩洞中而得名。
庙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称周氏神。
因传说庙中石钟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称“出米洞”。
莲湖泛舟 最佳观赏点在红莲桥南风情码头处。
[1]此处设有竹排、摇橹木船、电瓶船等,船在水中行,景色两岸走,如在画中游,休闲舒适、快意悠悠。
自古有云:“不乘舟游湖,不知湖光之胜,枉来星岩。
” 肇庆的特产 肇庆裹蒸,是粽子的一种,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再加入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制而成。
肇庆裹蒸用肇庆特产冬叶包制,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
包制肇庆裹蒸的主要原料糯、绿豆和肥猪肉,其比例为10:6:4,包制好、未经蒸煮的裹蒸一般一只约0.5 公斤。
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于大缸中用猛火蒸煮8小时,边蒸煮边加入大量的清水,直至糯米、绿豆和肥猪肉溶化为止。
目前,市面上个别店铺节日期间制作的肇庆裹蒸,除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外,还在其中加入冬菇、鸡蛋、腊肠等。
这种裹蒸被称之为肇庆特种裹蒸王。
肇庆裹蒸香气横溢,入口溶化,甘香,是当地居民欢度春节的传统食品。
紫背天葵,名丹叶、散血子,是夏季清凉饮料中的佳品。
紫背天葵属秋海棠科,是一种矮小的草本植物,长在阴暗湿润的山崖上,叶面有毛,呈深绿色,叶背紫色。
紫背天葵能清热解毒,润燥止咳。
用开水冲泡,其色紫红,味微酸,清香可口,若加入少许白糖,其味更佳,能消暑除热,又有解酒之效。
气候 御寒避暑的游览胜地,七星岩风景区绿树成荫,凉风习习,年均气温摄氏
【第21句】:6度,夏日最高月均气温摄氏
【第28句】:9度 ,冬日最低月均气温
【第13句】:4度,确是一个御寒避暑的游览胜地。
这里最佳旅游季节为七、八、九月和春节期间,最高日达4万人次。
交通 从广州到肇庆约二小时车程,肇庆火车站前的迎宾大道不远处就是七星岩;肇庆市内有公共汽车,环湖旅游专线车、出租小汽车和交通船都直达景区内。
风景区内有公共汽车,环湖旅游专线车、出租小汽车和交通船,旅游、度假、开会都非常方便。
编辑本段 七星岩-景点历史 七星岩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
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
叶剑英元帅于一九六四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七绝一首: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于一地,自古以来就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岗”,可供观赏之景点达80余处。
天柱岩最高,海拔117米;龙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峒古庙最古,洞中有庙。
编辑本段 七星岩-景点景观 七星岩,隋唐至宋,称栖霞洞。
相传桂林在远古是海,海陆变迁后,隆起而成为今日的七星岩洞,100万年来,石灰岩经雨水溶解成乳状液,后又凝结,日积月累形成各种形状,遂使那石乳、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蔚为奇观。
洞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高于中层10米,下层为地下河。
游览中层,游程820 米,洞内恒温20℃左右。
在隋唐时代,这里就成为游览胜地,洞口有隋开皇十年(590年)昙迁题栖霞洞和唐显庆四年(659 年)佚名玄玄栖霞全洞题刻。
从岩口沿石级而下,有明朝张文熙写的第一洞天大字。
过老君台、白兔守门,就是白玉长廊。
这里岩顶光洁平坦,石壁洁白晶莹,有玉为墙壁雪为城之称。
继续前行,佳景很多,有仙人晒网,米粮山,唐僧晒袈裟。
过了狮子抢黄沙景点,便是歌仙台。
传说刘三姐和她的情人白马郎到了桂林七星岩,唱了三天三夜的歌,吸引了许多听众,后来三姐要走,白马郎依依不舍,紧握她的手不放,三姐在他耳边轻唱一首离歌,化成一尊石像成仙去了,因为声音很小,只有白马郎一人听得清,只有这几句流传下来:少陪了,日头落岭在西方。
天各一方心一个。
过云山壁画,到广场,这里景点最集中,银河鹊桥、十八娃娃倒攀莲、奇象异洞等等,最后一景是送客蟠桃 七星岩雄伟深邃,整个游程814米,洞中经年留下了许多诗文和题刻,也流传美丽的传说。
以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碧虚铭》最为有名。
明代画家张文熙称之为“第一洞天”,并刻于石壁之上。
古人称此景为“栖霞真境”。
1963年叶剑英游完七星岩后,作诗写道:“海洋冲刷山穿洞,石乳冰凝玉塑山。
幽窟千年供避难,今游人乐舜尧天。
” 没有天上宫阙,却有北斗七星在人间;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
这就是七星岩最真实的写照。
七座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排列状如天上北斗,镶嵌在如镜的湖面上,如梦如幻。
叶剑英元帅亦诗赞:“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
” 七星岩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中北部,南临城区,北倚北岭山,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
【第6句】:5平方公里,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景区湖中耸立着七座峻峭的石灰岩山,名曰:阆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阿坡岩。
形似北斗星,故得名“七星岩”,其中石室岩因古迹众多,成为游览的中心。
围绕七星岩的湖名曰星湖,划分为五个湖: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
景区集“桂林之山,杭州之水”为一地,以“峰险、石异、洞奇、庙古”著称,可供观赏的景点有80余处。
景区分中心游览区、仙女湖游览区、东方禅林游览区、玉屏和阆风岩游览区、仙掌岩游览点及荫梓岗(半岛)游览点。
可供游人攀登的有天柱、石室、仙掌、玉屏和阆风岩。
可供游人参观的石洞有双源、石室和出米洞,其中前两个为水洞,后者为旱洞。
特色景观 七星岩牌坊 位于景区中心湖南部,仿古建筑,高12米,宽
【第17句】:5米,四柱三间,柱础花篮形,上盖琉璃瓦,中门上方镶嵌着朱德于1959年手书的“七星岩”三个大字,为肇庆的重要标志物。
牌坊北侧有广场,面积
【第2句】:83万平方米,有广东最大的音乐喷泉,是集娱乐、休闲、观赏、购物于一体的活动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动场所。
七星岩摩崖石刻 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
位于景区中心,共有531题,其中石室洞有333题,是广东省保存最多、最集中的石刻群,陈毅元帅撰诗称之为“千年诗廊”。
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记》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珍品。
石室洞 由龙岩洞、碧霞洞和莲花洞组成,龙岩洞以小艇导游,后两洞可步行参观。
石室洞是七星岩开辟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
其令历代文人骚客陶醉,并留下赞美的诗篇。
洞中存石刻333题,可见石室洞在七星岩风景区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庙 位于七星岩东北部,仙女湖游览区内。
始建于唐初,明清皆有重修,古庙置于岩洞中而得名。
庙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称周氏神。
因传说庙中石钟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称“出米洞”。
水月岩 石室洞南口左侧,一座依山面水的宫殿式建筑,名曰水月宫,水月宫旁湖面上有一组作放射式排列、玲珑剔透的水亭,中间一座八角重檐,四旁各一座四角单檐,曲栏相接,连成一体,又以一道长桥连接湖滨,与水月宫合成一个整体。
在亭上环视周围景色,水、月、岩、云人间天上浑然一体,便是水月岩云。
导游词怎么写?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第1句】:习惯用语 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
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
如: 来自×地的朋友们: 大家好
大家辛苦了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欢迎各位朋友来我市观光旅游。
我姓桂,是××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大家叫我“桂导”好了。
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
在我市旅游期间就由×师傅和我为大家提供服务,我们十分荣幸
大家在此旅游,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师傅,因为他的车技娴熟,有12年的驾龄,从未出过任何事故;另一颗是“开心”,就交给桂导我好了。
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队伍。
请大家记清集中和游览时间,以免因一人迟到而影响大家的活动。
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来,我将尽力解决。
最后祝大家这次旅游玩得开心、吃得满意、住得舒适。
谢谢
告别语包括感谢语、惜别语、征求意见语、致歉语和祝愿语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后面。
如: 各位朋友: 眼看火车站就要到了,桂导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常言道“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别”。
在此,桂导我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对我工作的支持。
短短几天时间,大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谢谢大家的合作
在几天的游览过程中,若有不尽人意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您的意见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您的建议将是我们改进的目标。
在返程途中,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多谅解。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再来我市,欣赏我们的春季湖水、夏日荷香、秋天红叶和冬季的雪光。
一年四季的美景等着您,到时桂导我再来给各位当导游。
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
合家欢乐
身体健康
【第2句】:概括介绍 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
【第3句】: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
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帮我写一篇山西太行山大峡谷的导游词1000字左右谢谢
位于壶关县东部的晋豫两省交界区,北距壶关县城30公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公园涉及三个乡镇的23个村,占地面积达4389.4公顷,其中林木面积3287.6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
【第74句】:9%。
公园风光旖旎,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
规划以五指峡、龙泉峡、五莽峡三大峡谷为主线,开辟紫团洞、云盖寺、水妖洞和真泽宫四大景区。
共有峡景、水景、山景、石景、树景、林景和名胜古迹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
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
景点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使公园的和人文景观珠联壁合,相映成趣。
公园的景点主要集中在紫团山上。
山距壶关县城东南60公里,因山有紫气缭绕成团而得名。
山区突兀,。
古称抱犊,风光绝佳,有“南五夷(山),北抱牍(山)”之说,是“海内不可多得”之胜境。
历史上有颂扬它的诗词百余篇及36景诗传世。
主要有八大景色:仙翁崖、云盖寺、照壁山、倚秀峰、南参园、唐崖碑、将军峰、翠微洞和白龙潭。
云盖寺在山巅,亦称白云寺,有南向的二进院佛寺建筑,大殿斗拱层叠,木质透雕,尤以4组戏剧砖雕而著称。
紫微洞亦称紫团洞,是紫微道人面壁之处。
洞如迷宫,宽窄不等,最高处达50余米,最宽处达30余米,最低窄处则仅容一人侧身而入。
洞中有“天神”、“罗汉”、“八仙过海”、“玉龙捧寿”等溶岩层景点151处,已开发1500米,接待各方宾客。
真泽宫景区以真泽宫为中心,位在紫团山区树掌镇神郊村。
宫内供奉着乐氏二仙女,又称“二仙奶奶庙”、“二圣庙”。
宫外红墙碧瓦,巍峨庄严,内部雕梁画栋,结构巧妙,占地7000平方米,依山筑砌成五进院落,一院高于一院。
有香道、牌坊、山门、当央殿、万寿亭、钟鼓楼、寝宫、圣公母大殿及两侧的楼阁式配殿,有阳宫、阴宫、婴儿宫、奶水宫、梳妆楼等,使整个建筑统一在古朴典雅、高低错落的环境之中。
太行山峡谷,古有“藏龙卧虎之地”的美称。
不久太行峡谷森林公园,将以“返璞归真”的氛围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游人赞赏、青睐。
太行山绵延千里,象一条青色的巨龙,盘踞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辽阔的大地上。
位于林州市西部的一段被称为南太行林虑山。
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就构筑在磊山的悬崖峭壁中。
因此,该风景区定名为“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
这里是国家级风景浼胜区,也是“亚州第一,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
主要景区面积有100平方公里。
我国锦乡山河素有“北雄南秀”之称,而林虑山是北雄风光最胜处。
林虑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它的最高山峰海拔1675米,形成独特的山区气候特征。
年平均降雨量670毫米左右。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暖少雨,秋凉气爽,平均气温
【第12句】:7。
C。
林虑山历史悠久,汇独特的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景区内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1处,旅游资源丰厚。
从南北朝时期起,这里就已成为众所瞩目的旅游胜地。
这里曾留下了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侠、名流高僧、神医巧匠的足迹,也有他们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故事。
商朝第22代国王,省年时被其父送往王相岩与平民奴隶生活在一起,在此结识了奴隶,发现其很有才华,他即位后三年不语,方把朝臣说服,请出山并拜为宰相,而得辅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殷道复兴”。
东汉时期,朝中官宦夏馥迫于皇宫之祸,陷姓埋名避难于此,现遗迹尚存。
明嘉靖年间游方道人赵得秀居山不舍,依崖筑景,苦练仙丹,现仍存其师徒墓塔。
景区气势磅礴,风光独秀。
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人工天河”红旗渠、、太行之魂王相岩、冬夏倒置桃花谷、、天开图画黄华山、文物宝谷洪谷山、北雄风光天平山、翠柏园林龙凤山、石门涌泉万泉山、龙洞天桥王龙洞等景观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本书重点介绍风光。
北起林州市任村镇回山角,南至山西省平顺县井底村,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200米,最窄处60米。
群山环绕,山峦重迭,奇峰突兀,台壁交错,形态万千,森林覆盖,郁郁葱葱,青山流水,,景色“雄、险、奇、秀”。
站在高处眺望,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左看是景,右看是景,景色迷人。
主要景区有:山前景区、王相岩景区、仙台山景区、桃花谷景区、太行平湖景区、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等。
那三九冰雪桃花开的桃花谷和三伏酷暑洞结冰的冬夏倒置奇观,更是令游人神秘莫测、赞口不绝。
太行大峡谷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四方游客。
每年接待观光野营、休疗养生、滑翔攀岩等大批游客。
现在北京、河南、上海、广州等多家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来此作外境地,拍摄电视、电影片,著名的电影片《李双双》和电视剧《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等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每年迎来大批美术院校师生,来此写生作画,创作出了无数优秀美术作品。
咏太行大峡谷高空吊桥凌空横跨危崖半,极目凭栏忘胆寒。
树绿峰青鸟蹈舞,天蓝云白水安澜。
孔墓的导游词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是世界上延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处家族墓地。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3000亩。
中国古典建筑有四大类型,宫殿、园林、陵墓、寺庙。
孔府孔庙集中体现了宫殿、园寺庙的特点,而孔林则是陵墓和园林均而有之。
孔庙,孔府显示了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大家族的庄严。
而孔林则体现了孔子及其后裔过世后的荣耀。
自孔子于妻合葬,人植树为孔林之始。
经过两千多年70多带的不断的延续拓展,逐渐形成了面积广大的孔氏家族专用墓地孔林。
神道:出去府城的北门,有条大道往前走直通古陵,所以大家称之孔林神道。
在古人的观念当中,神道是孔子接受祭祀时,神灵寄出的通道。
整个神道青石铺路,神道两边整齐排列着古柏,直到孔林的门前。
它们形态各异,始终忠实的毅力在神道两旁。
洙水桥:在我身后的就是洙水桥,而在洙水桥下流经的就是洙水河。
因为洙水河流经孔子的墓前,所以于圣脉攸关。
被后世誉为圣水。
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跟泗水共称为“洙泗”后来成为孟子发祥地的盖成。
古洙水河早已经没有了,河上有桥三座,都是平桥中间的一座拱桥在孔子墓前,所以叫做洙水桥。
孔子墓甬道:甬道有四对巨型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lu4)端、翁仲。
华表又称“望柱”,是进“天门”的标志。
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
角(lu4)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
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的怪兽。
翁仲,传说为秦代大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用以守墓。
甬道尽头大殿是祭祀孔子设香坛的享殿。
解放战争时,朱德总司令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所以又成为革命历史文物。
孔伋墓:孔子的孙子孔伋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在世时,孔伋尚年幼。
孔子死后,孔伋拜曾子为师。
曾子,姓曾,名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继承了孔子学说的真谛,并传授给孔伋。
曾子著有<<大学>>等书。
据记载<<论语> >也是以曾子的教学讲义为蓝本,由他的门人弟子编辑而成。
孔伋潜心研究孔子学说,著成<<中庸>>一书。
孔伋的学生又把孔子思想学说传给孟子,孟子上承孔子之学,著成<<孟子>>一书。
以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古称“四书”,是儒学经典著作。
由此可见孔伋是儒家思想学派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孔鲤墓:孔子的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
但因系“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
孔子墓:孔子墓像一个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
孔子墓旁边是其儿子孔鲤墓,和孙孔伋墓。
这种墓葬布局为“携子抱孙”。
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是明正统八年黄养正书。
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当时鲁国国君称他为“尼父”。
这是有别于封号的最尊贵的称号。
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
此后帝王纷纷给孔子封号,至唐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李隆基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
到元武帝于大德十一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
历代王朝都为孔子的封号选择了最高的赞誉之词,可见孔子思想学说,对历代统治是何等重要。
子贡庐墓处:孔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
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独有子贡在此守墓六年。
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至圣林坊:从神道一路走来,走到牌坊边呢,就到了孔林中的至圣林了。
这里原名宣盛林。
在清朝的时候和孔庙一同改名为至圣林,此坊建于明朝,经多次重修,到现在仍然保持明代早期的建筑特点。
彩画精细,显得十分精美。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复制。
二门:二门市周围不接成华的一个楼门上匾额写的《恩赐重光》是明代皇帝所颁,因此也叫做重光门。
按照请定制,只有在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或者迎接皇帝的时候,才可以在13响礼炮的过程中将此门打开。
两旁的廊坊是仿照封建王朝“六部”所建的“六厅”. 各位朋友,雄伟壮阔的“三孔”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将会直接感受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数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从而去思考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是怎样凝聚,怎样发展的,在这里,你不得不为曲阜骄傲,你不得不为孔子骄傲,你不得不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骄傲。
“三孔”的游览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再次光临,再见!
关于家乡的导游词
潮州此次评选“新八景”旨在“促进文化经济融合,展现历史名城风采”。
“新八景”为:滨江红棉、广场灯影、坊街亭韵、淡浮水墨、绿岛晴岚、桑浦禅泉、凤凰天池、柘林渔火。
“新八景”特色鲜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生态景观兼顾,山、海资源皆备,既有历史遗存,又有现代建筑,涵盖潮州各区县,“老八景”亦布列其间。
■ 滨江红棉 韩江潮州市区段一江两岸,东起韩山,西至潮州古城、南北堤,北起海角山,南至凤凰洲,以韩江水体为主轴,南北长约八公里,总面积近十平方公里。
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古今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大型景观带。
“韩江潮州河段环境整治与滨江景观建设项目”荣获“2007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滨江景观带自然风光秀美,古树佳木成林,四时繁花似锦,玉宇琼楼掩映,更有广济桥、韩文公祠、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凤凰塔、广济门城楼、古城墙、北阁佛灯、祭鳄亭、青龙古庙,以及金山大桥等新、旧景观布列其间,浑然一体,互为映衬,四季皆有迷人景色,四时皆有醉人景观,徜徉其间,山光、水色、绿意、花香、鸟语和清爽的江风,予人以无穷的舒心与快意,让人获得如洗的心境;灿若繁星的文物古迹、古今人文,则使人感受到潮州历史文化的厚重和神奇。
春季来临,滨江木棉树竞相开花,高高树梢上的红棉花构成长达数公里的红棉花带。
红花映入韩江,在澄碧江水中形成了第二条花带;已掉落的无数红棉花,在滨江绿草地上形成了第三条花带,三条庞大的花带,与迢迢的春水,巍峨的古阙,秀逸的青山,众多的名胜,游憩其间的人群,汇成一个充满诗情画意,令人陶醉的独特景观。
当春雾如轻纱随风飘来,更令人仿若身处瑶台,位列仙班。
■ 广场灯影 人民广场位于新市区中心地带,占地面积
【第12句】:73公顷。
是集市政、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大众休闲文化中心。
人民广场的设计和建造充分体现地方民俗特色、历史人文积淀与时代性的统一。
广场划分为市政广场区(大型集会用)、下沉式广场(包括露天舞台)、草坪区、休息区、牌坊街区、运动区、文化区、密林区(包含停车场)等八个区间。
广场的绿化率不低于60%,绿化树木乔灌结合,高矮并种,组景搭配美观合理。
“韩江潮”、“牌坊街”充分体现了地方风格和历史文化特点。
“文化街”、“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露天舞台”是市民游客开展文化活动的理想场所。
气势磅礴的旱地喷泉、水池音乐喷泉、五彩缤纷的照明灯饰、悠扬悦耳的背景音乐,以及大屏幕电子显示屏,为中心广场厚重人文氛围增添强烈的现代气息。
每当夜幕降临,乐曲悠扬,绿海花涛、枝叶扶疏之中游人如织,华彩灯光与水幕电影、喷泉、流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画卷。
■ 坊街亭韵 古牌坊是尊荣显达、彰扬乡贤的纪念性标志建筑,始于宋而盛于明清。
据文献记载,太平路牌坊多达39座,牌坊的种类、数量之多世上罕见。
明末清初,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引入广东,太平路、东门街也逐渐改造成骑楼式商业街,与明、清石牌坊共存,构成了国内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
遗憾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众多石牌坊因“妨碍交通”、“不利安全”而被拆除殆尽。
2006年,潮州市委、市政府广泛征集古牌坊影像、历史文献资料,以及遗存构件,历时3年,总投资约
【第1句】:4亿元,“修旧如旧”全力推进牌坊街的修复。
修复后的潮州牌坊街全长1948米(其中太平路1742米,东门街206米),古牌坊23座,牌坊多为3开间3楼4柱全石结构,工艺精致、古朴大方、气势轩昂、雄浑壮观。
其正背面均有额刻及对联,三层楼上则雕有飞鸟走兽、人物花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亭额题字及对联均出自名家手笔。
每座牌坊都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令人难忘的历史故事。
牌坊街内店铺林立,潮州老字号、地方特色店铺鳞次栉比。
多项特点与特色的复合,使牌坊街被誉为“天下第一牌坊街”,成为展示潮州古城文化内涵、历史风貌和艺术特色,激发古城区经济活力的历史文化景观。
■ 淡浮水墨 淡浮收藏院是泰国春府博他耶(钦赐)淡浮院长郭丰源先生倡建,自然景观、建筑景观、淡浮文化景观交融,集文物收藏、文化交流、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
淡浮收藏院背靠砚峰山主峰,前临夏湖,两侧山峦拱护。
远眺韩江如带,古城如画,众山来朝,尤如一幅可赏、可品的水墨画。
淡浮收藏院正面的大石牌坊,气势宏伟磅礴,正中大匾“粤东菁华”及两侧匾额“金声”、“玉振”,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手迹。
牌坊与主殿间,吉木繁花簇拥鉎牛及麒麟、青狮、盘龙等龙头吐水等巨幅石雕,主殿重檐出阁,琉璃飞瓦,四根玫瑰红的花岗岩石柱高耸。
主殿正中匾碑“淡浮院”三个馏金大字由末代皇帝之弟溥杰所书。
殿内有释迦牟尼、老子及“飞天大圣”塑像,体现“有宗教精神,无迷信气氛;有文化内涵,无门派限制”的追求。
后殿是用于主要收藏、展览的交泰殿。
“交泰”取《易》经“天地交泰”之意,中泰文化交流之义。
殿内藏有泰皇钦赐《玛哈蒙空佛像》、《清宫交泰殿皇室宝玺印谱》珍贵文物以及淡浮收藏院珍藏的名人书画等中泰文化珍品。
两侧长廊是中国历代书法碑林,碑林涵盖上起商周,下至当代的中国书法大家的真迹墨宝,为重要的文物典籍珍品。
碑廊长约100米,共350多件,甲骨文、石鼓文、金文、小篆、简读书、隶书、行书、章草、草书、楷书等各式书体、史上各家书派各显风采,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碑林之一。
■ 绿岛晴岚 绿岛旅游山庄位于饶平县钱东镇,是一处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建设,集地质科普、文物民俗、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游乐购物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度假胜地。
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广东省生态示范园、厦门市自驾游十大最佳目的地等。
绿岛旅游山庄背倚岚武山,面朝大北山,众山拱护, 碧水萦绕,九霄叠翠,林海扬波,花香鸟语,俨然一个灵气十足的绿色世界。
古老冰川地质奇观、韵味独特的古围寨、富有诗意的单丛茶园、返朴归真的山村农俗作坊等,与这绿色世界融为一体,散发出浓浓的历史人文气息,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绿岛旅游山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四季皆春,步换景移,无论何时处身其间,谁都可以放牧心灵,在美妙的环境中获得平和的快乐。
众多景观之中,以“绿岛晴岚”为最。
每当清晨,薄雾随风飘荡,给这绿色世界平添了几分神秘,几分浪漫,几分诗情,几分画意,予人以无尽的遐想。
雨后日出,山岚蒸腾,水气氤氲,远观山势婀娜多姿,缠云绕雾,景象万千;近看山清水秀,林木滴翠,仿佛桃源仙景。
此时若登高揽胜,山岚时而迎面扑来,时而脚下飞腾缠绕,万般景物时隐时现,令人有如腾云驾雾,漫游于山水田园画卷之中。
■ 桑浦禅泉 桑浦山地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交界处,北回归线从这里经过。
眺望桑浦山腹地,上有奇峰异洞,下有湖光山色、亭台若砌。
海蚀和断岩形成奇特自然景观,环绕东山湖分布着怪石、异洞、温泉、矿泉、寺观、墓室、庙宇、碑刻。
桑浦山人文荟萃,历代先贤留下不少胜迹。
桑浦山东山湖最宝贵的资源是国内罕见的保健型温矿泉资源,泉口温度高达100℃,富含益生成分。
建于桑浦山麓的东山湖温泉度假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国际化标准的温泉度假、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设施,更有别具一格的温泉山。
温泉山突破地面温泉池的视野,将99个不同主题的汤池设置于景观山体之中,座落于不同标高处,加强了空间的视觉趣味性,成为独特的“空中温泉”。
甘露寺位于桑浦山玉简峰(狮子岩),玉简峰巍然矗立,像是一片“朝简”穿云破雾直戳蓝天。
佛寺由一块凌空飞出的巨石所覆盖,蔚为奇观,上书“玉简书院,甘露洞天”八个大字。
寺中还有“万寿云宫”、“威灵宝嶂”、“天竺源流”等摩崖石刻多处。
■ 凤凰天池 凤凰山位于潮州市北40多公里处的凤凰镇,以高山景色、畲寨风情和奇香卓绝的凤凰茶闻名于世。
主峰凤凰鸟髻海拔14
【第97句】:8米,是粤东的最高峰。
乌岽山是凤凰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391米。
乌岽山顶峰西侧的天池由古火山口形成的,面积约4万平方米(60亩),常年泉水澄碧。
湖面风云,瞬息万变。
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雨雾弥漫,给秀丽的湖水平添几分神秘色彩。
池中生活着稀世奇珍四脚鱼,还有软壳石螺及各种蛙类和高山蝶类。
夏日,山上凉爽如秋,天池碧波荡漾;冬天,池水冰冷透骨,严寒季节有时湖边结有数寸厚冰,有时还纷纷扬扬飘洒着雪花,颇有北方冬天的景色,是粤东奇景。
春季天池周围的野杜鹃在寒风中竞相相绽放,天池顿成一片花海。
乌岽山上有各式各样、形状独特的奇岩怪石,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在距天池约1公里的主峰北坡上,有一天然岩洞“太子洞”,洞口酷似一眼古井,名曰,它有许多神奇的传说。
除此之外,旅游区内还有仙井、太平寺、文天祥“正气堂”、茶树王“宋茶村”、近千亩天然牧场、高山灌木、日出胜景等。
■ 柘林渔火 柘林湾位于粤东边陲,饶平南隅,水域面积68平方公里,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柘林湾内的“金狮湾”天然海滨浴场沙滩平缓,风光旖旎,滩沙富含钛铁,是粤东得天独厚的旅游健身场所。
区内有海上温泉井“七夕井”,海底温泉经国家地质勘探队专家探测,属我国罕见的一处海水温泉。
泉水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有保健养颜之功效。
柘林湾海域内西澳岛涌尾山北侧,有成片的苍劲松柏,树木茂盛,环境幽静,10多万只国家二级鸟类保护动物黄嘴鹭丝鸟在这里栖息、繁育。
成群白鹭在海滩觅食,在树林中戏耍,筑巢产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白鹭天堂”。
在柘林大门海域内与龟屿、蛇屿、白鹭天堂相呼应,是全国最大的海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养殖个体有千户之多,俗称“海上牧场”。
入夜,海面万家渔火,灿若天上繁星,有开发旅游、海鲜美食、游客观赏多重价值。
潮州港处于柘林湾中,被列为国家一级口岸,因风平、浪静、水深、潮差大、淤积少而形成一个天然良港,是华南地区深水良港之一,港口东、西、北面为陆地,距高雄186里,距香港192里,距厦门98里,有三条出海航道,区位优势突出。
柘林湾、潮州港观潮涨潮落,待朝霞夕照,看千帆竞发,赏白鹭归巢,万家渔火,景象万千,让人流连忘返。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