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景色导游词

假如你是小导游,请写一段导游词,为外地游客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点。

(湖南)

大家好,欢迎到云南玉龙雪山游玩。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个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于丽西北,呈南北走向,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与哈巴雪山对峙,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奔腾相间。

金山13峰,峰峰终年积雪不化,如一条矫健的玉龙横卧山了巅,有一跃而八金沙江之势,故名玉龙雪山”。

鸣凤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

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缎怕谳瓮城。

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

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

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

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

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

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

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

瓮城两门之间相距

【第63句】:9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

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

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

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

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

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

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

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

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

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

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

这门炮炮身长

【第2句】:85米,口径105毫米,由于中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

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见当时的军工业是比较发达的。

北8楼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高达8

【第88句】: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

原来还可登上敌楼观山望 景,但目前为了保护文物封了楼门。

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6

【第85句】:8米,高度上升1

【第42句】:4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

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

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有铺房。

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

【第3句】:6米。

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

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咏的诗;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

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走长龙。

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下降。

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

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

这大概是当年“千总”的指挥所。

结尾: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到来

导游词(300字)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

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缎怕谳瓮城。

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

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

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

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

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

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

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

瓮城两门之间相距

【第63句】:9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

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

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

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

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

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

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

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

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

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

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救命啊!本人急需甘肃概况,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导游解说词!请尽量在本周五9月22号前给我答复!谢

在市区的话先是南郭寺和玉泉观,还有就是伏羲庙

在北道区(也就是现在的麦积区)可以先去净土寺~再去仙人崖~然后是本市最著名的麦积山石窟

当然县级地区也有很多。

如甘谷县的大象山,清水县的温泉,秦安县的大地湾文化,张川县的马场

都是不错的地方。

乘车路线我也跟你说不大清楚,好久都没出去玩都忘掉了,不过楼主如果经济宽裕可以包辆车,这样你的出行就方便很多了不过像秦州市区的南郭寺这些,你乘坐公交车就可以到达,公交总站在蓝天城市广场那里,那儿乘坐公交车最为方便

关于凤山公园的导游词

凤山公园位于岳池县城翔凤山麓占地百余亩,该园前身为和溪公园,存有“雁塔”、“灵泉”等近代名人书法石刻,因其山峰逶迤如凤翔,故曰“凤山公园”。

东距小平故里广安市27公里,北距南充市59公里,南距重庆市120公里。

目前处于改建中,改建完毕面积将达900亩。

凤山公园导游词怎么写?

美丽的凤山公园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游览美丽的凤山公园。

一进门,美丽的景色就映入眼帘。

宽阔的广场上有绿油油的草坪,一旁的树木随风舞动,好像在向我们打招呼。

草坪上蹲着两个娃娃,一个乐得四脚朝天,一个屁股翘得老高,真可爱

顺着“八达路”上山,半山腰上有个十二生肖园,园里有十二块用石头雕成的生肖动物,栩栩如生。

接着我们登上了山顶,一座高大雄伟的妈祖石像映入眼帘,据说妈祖石像重约一千吨,高

【第16句】:83米,是由四百六十八块花岗岩石砌成的。

之间妈祖身穿凤袍,头戴凤冠,手拿着玉如意,面带笑容望着远方,她似乎正摸摸地保护着汕尾人民。

妈祖像的周围有一排排的松树,它们像卫兵一样挺立着。

从山顶望去,汕尾的景色尽收眼底,一条条马路纵横交叉,一栋栋高楼大厦整齐雄伟,在阳光照射下,玻璃幕墙反射出了不同的颜色,五彩斑斓,美丽极了

微风吹过,吹到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凤山公园真美啊

我爱美丽的凤山公园。

关于甘肃武威文庙的导游词

武威文庙也叫圣庙、孔庙。

位于武威市区东南隅,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历经扩建,规模宠大,号称“陇右学宫之冠”。

文庙坐北向南,原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物构成。

东为文昌官,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现存建筑以圣庙和文昌宫保存完好。

总面积1,500平方米,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之地。

 武威文庙 位于凉州城区东南隅,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组成,东为文昌官,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院。

占地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占地面积30096平方米。

整个建筑布局对称,结构严谨,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宫阙式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壮,明清之际被誊为“陇右学宫之冠”,是凉州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的圣地,是目前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属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武威文庙景点(20张)  据《凉州卫修文庙暨儒学记》碑载: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年),后经明成化、清顺治、康熙、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的重修扩建,逐成一组布局完善的建筑群,迄今已有五百余年。

该庙目前只有东、中两组建筑,现儒学院已毁,其南面的忠烈祠和节孝祠尚存,明伦堂、存诚、敬德二斋及前后附属建筑已经无存。

  现东边的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前有山门、戏楼,后有崇圣祠,中为二门戏楼,左右有牛公祠、刘公祠。

文庙西以大成殿为主,前有伴池、状元桥,后有尊经阁,中有灵星门、戟门,左右有名宦、乡贤祠。

  文庙原设有正门,面南而开,但最南端被一堵称“万仞宫墙”庄重稳健的影壁所隔,由于数百年来凉州一直未出状元,所以开正门之事也就搁置至今。

影壁两侧各开小门,朝东的叫“义路”,往西的称“礼门”。

由“义路”进入庙院,影壁北面是半月型的拌池。

池上架一座石料拱桥,名“状元桥”。

棂星门是明正统时建筑的一座木质牌桥,四柱三间,翘檐飞角。

穿过棂星门,就可看到戟门,戟门两侧是乡贤、名宦祠,为供养地方贤达和清官牌位的地方。

戟门是大成殿近前的一道门,大成殿建在宽阔的石筑台基上,雄伟而壮严,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大有至圣至尊的气派。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殿,三宽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顶置九脊,鸱吻螭兽俱全,脊皆以缠枝莲纹砖砌筑。

正脊中设桥形小珠。

屋面尽覆琉璃筒板瓦。

檐下为五铺作双抄双平昂。

柱头、补间铺作华丽,棂格隔扇、腰华板、裙板等皆有简单雕饰。

周围绕以回廊、高台基,大有庄重、肃穆、文雅之风韵。

殿内迎门原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于的画像,旁立着孔子七十二弟子的牌位。

大成殿之后的尊经阁,是两层土木结构楼,重檐歇山顶,坐落在高达2米的砖包台基上,是武威现存最高大的古代重楼建筑。

阁周绕以回廊木栅栏。

顶部三重翘角上均悬有风铃,清风徐来,铃声叮铛,为沉寂的庙宇增添了些许生气。

大成殿东侧的桂籍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

建筑自成一组,为文昌宫。

内有过殿,左右设耳房供道士居住。

过殿之后,魁星阁与桂籍殿遥相呼应。

  武威文庙内古柏参天,古朴静雅,富有我国建筑庄严雄伟的特点,雕梁画栋,檐牙高啄,碑匾林立,品位之高,为世罕见。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武威市博物馆设于庙内。

《甘肃省武威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古迹名腾辞典》、《丝绸之路辞典》、《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甘肃大辞典》、《凉州年鉴(2008)》 收有辞条。

  文庙原来设有正门,面南而开,它的最南端是一堵庄重稳健的影壁,称“万仞宫墙”。

影壁两侧各开小门,朝东的叫“义路”,往西的称“礼门”。

由“义路”进入庙院,影壁北面是半月型的拌池。

池上有一座石料拱桥,名“状元桥”。

棂星门是明正统时建筑的一座木质牌桥,四柱三间,翘檐飞角。

穿过棂星门,就可看到戟门,戟门两侧是乡贤、名宦祠,为供养社会贤达和清官牌位的地方。

戟门是大成殿近前的一道门,大成殿建在宽阔的石筑台基上,雄伟而壮严,保留着宋元建筑风格,大有至圣至尊的气派。

殿内迎门原来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于的画像,旁侧侍立着孔子得意弟子颜回、子思、曾子和大名鼎鼎的“亚圣”孟子的牌位。

大成殿之后的尊经阁,是两层土木结构楼,重檐歇山顶,坐落在高达2米的砖包台基上,是武威现存最高大的古代重楼建筑。

阁周绕以回廊木栅栏。

顶部三重翘角上均悬有风铃,清风徐来,铃声叮铛,为沉寂的庙宇增添了些许生气。

大成殿东侧的桂籍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

建筑自成一组,名日文昌宫。

内有过殿,左右设耳房供道士居住。

过殿之后,魁星阁与桂籍殿遥相呼应。

1981年9月1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这里成立了武威市博物馆。

馆 武威文庙内收藏有历代图书、字画、碑刻及其它文物3.6万余件。

其中汉简、木雕、木乃伊、铜奔马、鸠杖、凉造新泉、西夏牌、西夏铜火炮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品。

同时辟有7个文物陈列展室,所列历史文物、文字说明和图片,简要地反映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武威历史。

天水名人古诗词

天水的历史名人名祖名帝    伏羲.女娲:与西方亚当、夏娃创世纪的故事一样,中国也有自己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他们是原始部落社会时期的领袖。

“大目、山准、龙颜”的伏羲教民渔猎畜牧,创造书契,钻木取火,始创八卦,旋定历法,始创嫁娶,使人类走上文明之途。

后来人类遭遇洪水,人种灭绝,只剩伏羲与女娲兄妹二人,两人不得不成婚繁衍人类。

次后,女娲代伏羲为首领称女希氏。

诸侯共工与祝融争斗天下,头触不周山,天柱折缺,女娲乃以五彩石补天,这几乎与西方洪荒时代传说一模一样。

伏羲、女娲作为人类初祖,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轩辕.嫘祖:历史上称为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崛起于成纪,与妻嫘祖一起成为继伏羲神农之后的氏族集团领袖。

从轩辕开始,华夏氏族逐渐归顺结盟统一,开创了战事征伐、疆域开拓、经济农桑的新时代。

   嬴非子:嬴秦的先祖非子生活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宫(后称犬丘,今天水市秦城区西南边),是秦的开国君主,他因擅长养马,好畜牧而应周孝王征召(公元前897年,周孝王十三年),在 水、渭水间替周王室主持牧马,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马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无马不成行,无马不成军,驭马和军马在经济、交通、国防上作用十分重大。

因此,周孝王封嬴非子为附庸(国),准许在秦地(即秦亭,今张川县后川河谷)建邑,号称嬴秦。

秦由此正式成为周朝在西域的封国,开始了秦族走向强盛的历史。

  秦襄公:(

--公元前766年)非自第五代孙,居犬丘。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造成内乱,犬戎族乘机攻破周都镐京,西周灭亡。

时秦襄公率兵保护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秦襄公作为东周王室第一功臣,受封诸侯,原周王室直辖的歧山以西土地也全部赐于秦作为领地。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

李 嵩(公元351年--公元417年)西凉建立者,李广16世孙,祖籍成纪(今秦安县),世居西凉,曾任宁翔将军,得河西六郡,自称凉公建都敦煌,称西凉国,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其重教育才,屯田边关的建树,为后代所颂扬。

   李渊 李世民(公元566年--公元635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李之后代,隋朝时任谯州、陇州、歧州三州太守,太原留守。

隋末起义,兵出太原,直指关中,以二十万大军攻入长安,称皇帝,号唐高祖,国号唐朝。

李渊作为中国历史上辉煌、强大繁荣盛唐的缔造者,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割据战乱的局面,其史迹足以彪炳史册。

现在,天水人民把他和李广、李白并称成纪三李,以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

  秦穆公:(

--公元前621年)名嬴任好,在位38年,春秋五霸之一,都雍城(系陕西凤翔县境),称霸西域戎国,从此,秦的名称随戎族(后称匈奴)流动向异域传播,“秦”成了域外民族对中国的称呼,古波斯文中“赛尼”、《圣经》中“希尼”都是“秦”的音译。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

13岁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阳。

公元前221年,历十年之久征灭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秦国。

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一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李特、李雄:(

--公元303年)巴氏族,原为巴西宕渠人(今四川曲线渠县),后迁居略阳(今秦安县东南)。

西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天水等六郡饥民起义,推李特为首领,率众二万余人,与晋军作战,先后南攻广汉、成都。

公元303年,攻取成都少城建国,年号建初。

李雄(公元274年--334年),李特之子,公元303年继父位攻克成都,称成都王。

公元306年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史称成汉    苻洪、苻坚:(公元285年--公元350年)氐族,略阳临渭人(今秦安县东南),十六国时期前秦建立者。

东晋时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

不久,自称三秦王,建立前秦政权。

苻坚(公元338年--385年)二十岁时立自己为大秦天王,三十一岁时先后攻灭前燕、前凉等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

公元383年,征调九十万军队攻晋而败,这就是军事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姚苌、姚兴(公元330年--公元393年)后秦国建立者,羌族,伏羌(今甘谷县)人。

公元384年攻灭前秦国,在长安称帝,史称后秦。

姚兴(公元366年--公元416年),姚苌子,在位22年,注重农业,兴办佛教和儒学,学生达一万余人,先后灭西秦及后凉,与北魏、东晋对抗。

   吕光(公元338年--公元399年)后凉的建立者,略阳人(今秦安县),初为苻坚将领,率兵攻西域,后割据凉州,建国后凉。

名臣名士(天水名臣多忠良直谏之士,与刚烈秦风熏染有关。

而名士或不致仕,或退隐故里著述立说,或执教育才,堪为陇上风范。

)  李冲(公元450年--公元498年)天水人,李蒿之曾孙。

北魏孝文帝时,李冲为秘书中散,负责宫中文书,后升为秘书令,参与朝政。

公元485年,李冲提出均田制、三长制的改革建议,得到魏孝文帝采纳,实施后使北魏国力大增,鲜卑与汉文化逐渐融合。

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李冲任镇南将军、侍中少傅,负责营建新都工程,并制定尊孔崇儒重大律令。

因此拜太子少傅、咸阳王,在北魏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姜上圭人(今天水市秦城区),唐末将领姜谟之子。

唐太宗时为将作大匠,负责修造九成宫、洛阳宫殿。

后升为左屯卫将军,曾在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十八年(公元644年)先后从征高昌(新疆吐鲁番)和高丽(朝鲜)。

   李仕衡:祖籍成纪人(今秦安县),北宋淳化年间(公元990年)进士及第,任彭山知县、剑州知州。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因迎击叛乱而任尚书度之员外郎,善于理财筹措军费,直至工部尚书,知天雄军。

公元1022年,拜为尚书左丞。

任内屡为百姓上书,赈济灾民,深得民心。

  胡缵宗:(公元1480年一1560年),秦安县人,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任翰林院检讨。

公元1510年后,历经嘉定州判官,安庆、苏州知府,山东、河南巡抚,足迹遍及江南、中原。

胡缵宗为官爱民礼士,抚绥安辑,廉洁辩治,著称大江南北。

公元1534年罢官归里,遂开阁著书,有《鸟鼠山人集》、《安庆府志》、《苏州府志》、《志》等14部著作传世。

胡缵宗还是一位书法家,现在江苏镇江有“海不扬波”、屈阜孔庙有“金声玉振”,天水伏羲庙有“与天地准”牌匾,系胡缵宗之遒劲刚健之书。

胡忻:天水人,明万历年间(公元1589年)中为进士,官山西临汾知县。

为官简政轻刑,庭无积案。

以政绩升迁工部给事中、太常寺少卿。

胡忻属东林党人,专以上疏揭发宦官结党营私闻名,先后上疏数十章,声震朝野。

今秦城区有故居北宅子。

   安维峻(公元1854年--公元1925年)秦安县人,光绪年(公元1880年)中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士,1893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

安维峻性情耿直,不阿权贵,中日甲午之战前夕,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连续上疏六十五道,最著名的是《清诛李鸿章疏》,1894年《请明诏讨诿法》。

安维峻之上书声震京都,却因言获罪,被革职发派张家口军台。

京城时人以“陇上铁汉”四字相赠,大刀王五及京城应考文人为之送行。

1899年后,安维峻主讲陇西南安书院,在家乡办学,辛亥革命中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总攥有《甘肃新通志》(100卷),著《谏垣存稿》、《望云山房讨集》等5部。

   巩建丰(公元1673年--公元1748年)前清教育家,伏羌县(今甘谷县)人。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国史馆攥修、云南学政、侍读学士。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告老还乡,以讲学著书为乐,学生数百人,人称“关西师表”。

著有《朱圉山人集》、《伏羌县志》等著作。

   任其昌(公元1831--1900年)今秦城区人,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进士,任户部主事。

年末四十,告归故里,先后主讲天水书院、陇南书院三十年,其门下英才辈出,有名者如清光绪时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刘永亨、礼部主事丁秉乾、回族名翰林哈锐、刑部主事杨润身等人。

著有《敦素堂诗文集》、《秦州新志》等6部。

一生痴情教育,忧国忧民,自挽诗云:“飞雨流云过此生,有情何似总无情。

可怜耿耿胸中血,埋血青山作五兵。

”。

   王权(公元1822年--1905年)甘谷县人,晚清学者。

1844年中举后,先后主讲岷州文昌、天水、宁远书院,造就了一大批人才。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后历任兴平、富平知县,扶危济困,政声斐然。

1886年辞官回乡,潜心学问,闭门著书,著《笠云山房古文集》、《秦州直隶州新志》(与任其昌合纂)等著作10余种。

名贤名家(春秋时代,天水先贤即拜孔子、老子为师,学成返归故里创立陇上文化。

因此陇上文人、雅士、儒生、医士代有迭出。

)  尹喜:先秦时圭县人(今天水市人),少时好易(《易经》)素(《太公素书》)之书,游于终南山周至结草为楼,号宅为楼观,周王闻听后拜为大夫。

任函谷关令时,拜迎西游的老子(李耳)为师。

遂辞官问道于老子,请老子著书。

于是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

尹喜以老子经法,研读三年,著《关尹子》九篇,备受东晋道学家葛洪推崇。

秦汉时,已有学徒聚集尹喜宅楼观台,魏晋之际,形成了道教观派。

今北道区伯阳乡元代时即有老子、尹喜道观和尹道寺,殿前有楹联曰:“华章九篇入百子,经文五千诵道德。

”    石作蜀:春秋冀县人(今甘谷县),自幼好学,跋涉万里,就学孔子门下,为七十二弟子之一。

学成返乡,传播儒学和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自此三陇一带文教大兴,人文蔚起。

在家乡有石子祠和石子墓,祠联曰:“梓里访遗踪,看空庭草碧,荒冢花殷,何知是唐封宋赞

杏松亲教泽,听渭水莺啼,陇山鸟语,此中有化雨表风。

”    秦祖 上圭人(今秦城区),与颜、留、闵诸贤同为孔子入室弟子,身通六艺。

唐封少梁伯,宋为鄄城侯。

秦州文庙设秦祖祠,祠联曰“圣绩怙行,眺百二河山,不碍春风时雨至儒宗传北学,数学,数三千弟子,谁携关月陇云来。

”    壤驷赤 上圭人(今秦城区),亦为孔子入室弟子,与石作蜀,秦祖号称“陇上儒学贤”。

唐封北征伯,宋封上圭侯。

秦州文庙设壤驷赤祠,祠联曰:“任人间倒海翻江,逐宇宙新潮,正学莫忘宣圣统;愿我辈模山范水,赴春秋佳日,大家来拜上圭侯。

”    赵壹 西县人(今秦城区西南),东汉著名辞赋家,生活在顺,桓,灵帝时期(约公元一至二世纪中期)。

存有辞赋二十篇,其《刺世疾邪赋》,《穷鸟赋》,《非草书》,堪为名篇,在我国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王喜 (

——公元390年)安阳县人(今秦安县),东晋著名小说家。

初为方士,有随徒数百人。

公元384年,被苻坚召人长安。

后有作品〈〈牵三歌谶〉〉志怪小说〈〈拾遗记〉〉(220篇),鲁迅先生称其为“文笔颇靡丽,而事实诞漫无实。

”王嘉是中国短篇小说最早的奠基人之一。

    李白 (公元701年——公元762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少具诗才好剑术,游历南北。

天宝元年(742年)因贺知章荐举,召为供奉翰林,后为权贵排挤。

此后长期漂泊。

并受安史之乱祸,险被流放夜色郎。

遗稿由堂叔李冰阳编为〈〈草堂集〉〉十卷。

李氏一生未实现济苍海,安社稷的宏大理想。

他的诗作却以半叛逆思想,豪入的风格,清新的语言,把历经千年的中国诗歌艺术推向了顶峰,人们把李白称为“诗仙”。

今天的校园,课堂上,处处有李白诗歌的吟唱。

   李翱(公元772年——公元841年)成纪人(今秦安县),初唐著名散文家。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李翱中进士,任校书郎,后历任国子博士,庐州刺史,谏议大夫等职。

李翱为文师承韩愈,主张文以载道,为道初古文运动的主将,今传《李文公集人》,《高愍女碑》,《杨烈妇传》为其名篇。

   王仁裕(公元879年——公元956年)五代著名学家,秦州人。

入仕后历任秦州节度判官,翰林院学士,后任户部,兵任户部,兵部尚书。

著有《西江集》,《紫泥集》,《人洛集》,《玉堂闲话人》,《开元天宝遗》等5部。

文辞开五代学先河,名动京师。

  王羌特 (公元1615年——公元1680年)伏羌县(今甘谷县)人。

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考选拔贡。

后授云南顺 府通判。

大办教育。

振修文风。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著小说《狐山再梦》,为不可多得之明清小珍品。

相名将(史称“关西(陇右)出将,关东出相(关中)”,实际上天水将相辈出,从春秋到民国,有名的将相就出了60多位。

   由余:春秋时天水人,戎族。

秦穆公元年(前659年)投入秦国,被秦穆公任为上卿(即宰相),用谋略一举攻伐锦诸戎、绲戎、翟戎、义渠等十二个戎国,遂称霸西戎,使秦位列春秋五霸。

   赵衰(

--公元前622年),祖籍天水,其先祖为中 后代嬴造父,因替周缪王平乱有功而受封赵城,改姓赵姓。

赵衰曾随晋文公(公子重耳)流亡于十九年后,助重耳回国即位,任晋国卿(宰相),帮助晋文公创立了霸业。

   赵盾 赵衰之子,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任中军元帅,掌握国政(宰相)。

公元前607年,又拥立晋成公,在晋国执政多年,以直谏著称。

   李蔡(

--公元前118年)李广堂弟。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对匈奴作战,汉武帝时受封轻车将军、安乐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任丞相,执政四年,协理汉武帝运武徒民,治吏改币,统筹盐铁,颇有政声。

   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古略阳第七沟(今秦安王尹乡包全村)人。

权德舆家世源远,自十二祖前秦符坚的仆射安邱公权翼以来,世代为官。

父权皋,曾为安禄山幕僚,“安史之乱”前,他果断逃离安禄山,义勇为时人称道。

权德舆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祖德清明、家风雅正的家庭里。

他从小聪明好学,“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十五岁有文章百篇,小有名气。

公元792年,经人推荐,被唐德宗征为太常博士,转右补阀,从此跨人政界。

  李训(

--公元835年)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以进士进入京师。

曾以上疏收复河湟、清除藩镇、诛灭宦官受到唐文宗重用,任宰相。

诛宦官陈弘志、王守澄。

公元835年以宫中石榴树上有甘露为名,诱贪钱横暴的宦官仇士良观看,谋里应外合诛杀。

不慎泄露,李训、舒元舆、王涯等良臣被杀。

史称“甘露之变”,留下了千古遗恨。

   李广(公元前186年--公元前119年)祖先李信为秦嬴政大将,曾率兵擒拿燕国太子丹到辽东(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成纪人氏,汉文帝时以良家子身份从军,历经文、景、武三帝,历任八郡边关太守,历经大小七十余战,以勇著称,匈奴称之为“飞将军”。

六十四岁时,出征匈奴迷路,因不堪忍受刀笔之吏讯问之耻,而自杀。

汉司马迁有《李将军列传》,唐代诗人王昌龄诗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赵充国(公元前137一前52年),字翁孙,西汉上邦人,是一位能骑善射骁勇多谋的军事家,在当时屯田政策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为人沉着勇敢,有远见深谋。

少年时,就边学兵法,边研究军事。

公元前119年,随着武帝取得了第三次大举征讨匈奴的胜利,即移民七十万口,以加强北方边防。

东起朔方,西至今居(今永登县)的地区内,设团官,供给移民牛犁谷种,变牧场为农业区。

赵充国就是这一年全家移民令居的。

  姜维(202年一264年)三国时蜀汉后期主将。

字伯约,天水郡冀县(治今甘谷县东南)人。

因郡望是天水郡,故史书多称天水姜维。

推祟郑玄经学,文武全才。

初仕魏,任天水参军。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归蜀。

深受谙葛亮器重,称赞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凉州上士也”(时凉州州治在冀县,故有是说),征为丞相府仓曹椽,封当亭侯。

诸葛亮病逝后,姜维总领请军协助大将军蒋琬、费神共理朝政。

延熙十九年(256年),进位大将军,独力支撑岌岌可危的蜀国。

为实现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愿望,统军而后,九次北伐,七出陇右,连年转战于陇蜀之间,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

其征战的武城山、落门、段谷、上圭今天水市境内,武山县民间至今有姜维大战铁笼山的传说。

景耀六年(263年),魏大举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击钟会,使之寸步难行,而后主刘禅率先投降邓艾,蜀国亡。

姜维迫于形势,伪降钟会。

次年,怂恿钟会叛乱,试图借机恢复蜀汉,泄密被杀。

   陈安(

--公元323年)上圭人(今天水市西南),反抗匈奴刘曜攻占长安建立前赵而起兵,322年拥兵10余万,称凉王。

次年与刘曜大军血战,渭水变色。

陈安被杀,刘曜惊称壮士,陇右流传《壮士之歌》曰:“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

”    李穆(

--公元586年)成纪人,李陵后代,北周名将。

累迁都督、大将军、柱国大司空,屡建奇功。

公元581年,杨坚称隋文帝,拜李穆为太师,位列三公。

  平阳公主:唐女将军,李渊之女。

公元617年李渊起义之后,平阳公主自户县招建数万人的队伍进行严格训练。

并招降了隋朝将领何潘仁上万名队伍,攻占户县、周至、武功、始平四县,队伍扩大到7万人。

李渊渡黄河推进长安时,平阳公主队伍与父回合。

随后,平阳公主与李世民一起荡平了西北的隋王朝势力,为唐王朝建立立下了功勋。

平阳公主队伍因纪律严明,被称为”娘子军“。

   张俊(公元1086年--公元1154年)成纪人,16岁时以弓箭手投身行伍,攻西夏,御金兵,累立战功。

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北宋灭亡。

张俊护送康王赵构南渡临安(杭州),建立了南宋王朝。

张俊先后平定江南七地武装割据势力,东征西战。

在与金人战争中,先后参与明州(宁波)之战、黄天荡之役(镇江)等打战,使金人不敢窥江而渡,人称南宋四大抗金名将之一。

   刘琦(公元1098年--公元1162年)成纪人,北宋将领刘仲武之子。

公元1140年率王彦旧部八字军(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一万八千人,在开封与金兵三万人激战,打败金兵。

金主帅兀术闻讯率十万人驰援,刘琦用计打破金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昌(开封)之战。

刘琦用兵出奇制胜,有儒将风范,金帝完颜亮南下,历举南宋诸将姓名,部下争相对阵,唯问到刘琦,无人敢答,使金兵闻风丧胆。

  汪惟永(公元1264年--公元1325年)元朝名将,宁远人(今武山县),元朝大将汪良臣之子。

少善骑射,精通谋略,公元1308年,升任镇国上将军,征西都元帅,在元朝讨平叛乱中屡建战功。

  郭相忠(公元1798年--公元1861年)清代将领,清水县人。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中武进士,在克复新疆战役中足智果断,战无不胜,历任喀什葛尔、秦州、揄林守备。

咸丰年间任甘州提督,后于1860年统率甘肃、四川、贵州兵马,靖边云南。

在任期间,清正廉明,开仓放粮,赈恤边民,四方称颂。

咸丰十一年病逝军中,军民悲恸,诏赐振威将军。

   邓宝珊(1894—1968),甘肃天水市人,16岁在新疆参加同盟会,次年参加著名的伊犁起义,后在陕西参加讨伐袁世凯,1918年在陕西三原与胡景翼创立靖国军,后参加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积极聘用共产党员训练干部,邓小平就曾在他的聘用下在那儿工作过。

1932年任新一军军长。

1936年西安事变,他支持张学良与杨虎成的八项主张,拥护共产党和平解决的正确意见。

抗战时他率部驻守榆林,任21军团军团长,与陕甘宁边区保持了良好的友邻关系。

他们中谁会写古诗,写了什么,那就慢慢发掘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152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