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甘肃民俗文化导游词

为甘肃的名胜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习惯写一段导游词

这可是我们老师讲的哦,如牛羊(1)介绍草原的风景;(3)介绍草原热情淳朴,和草原如诗如画的意境,如蓝天;(2)介绍草原的动物、白云,草原一碧千里等,骏马、大方好客的蒙古主人和地方特色

伏羲文化节的导游词

伏羲文化节是甘肃省天水市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祀伏羲典礼的汉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

每年的祭祀活动已经成为天水人生活中一个隆重的节日。

天刚放亮,天水市就已经鼓乐喧天,人头攒动,一派喜庆气氛。

8点整,穿红带绿的汉族民间民俗文艺表演队伍从市区东边的天水市政府大院出发,一路展演着缓缓向城区西边的伏羲庙行进。

走在这支队伍最前列的,是一幅巨大的由众人簇拥着的伏羲的画像,其身后是身穿黑衣黑裤,按8行8列排着的一个64人的方阵,他们手举高高的旗幡,幡上分别是伏羲八卦中的64卦爻。

这支前后长达1000多米的表演队伍中,有原本用来朝拜玉皇的古乐朝山队;有过去群众用以祈天降雨的夹板鼓队;也有敦煌舞乐队;有衣着秦朝兵士服饰的小学生队伍;有大学生摹仿原始人动作组成的远古先民队;有老年社火队和中国传统节日中不可少的雄狮队及舞龙队;而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就是武山旋鼓队和秦城夹板鼓队的表演。

武山旋鼓大约由三、四十人组成,大家都身穿黄绸衣裤,说是龙的传人、黄皮肤的象征。

他们一手握鼓锤,一手持一把扇形羊皮鼓,虽然鼓身娇小,但那激昂奔放的旋律,那快速回旋着的铿锵跳跃的舞姿,将西北人的豪迈及对先祖的崇敬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每一个观者随之激动和振奋,据说这种旋鼓出现的年代久远,它原本是牧羊人遭遇狼群时发出求救信号用的,后来被逐渐搬上文艺舞台,并频频出现在国内各大型活动中,也曾多次参加国际演出。

今天,他们在这里,以这昂扬的鼓声,尽情地倾吐着对先祖伏羲的敬仰、崇拜和赞颂。

关于家乡的导游词

从红军长征的角度看,延安  已经超越一个地名的意义。

在吴起镇,历经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红军,终于找到了“家”……  在陕北开辟了延安时代,历经抗日战争洗礼和解放战争的风云,红星照耀中国。

七十年后站在延安土地上,人是无法不思潮汹涌的。

有研究者称,红军落定陕北前,长征的将士们历经6  次行军方向的选择,也有研究者认为前后经历9次抉择,对于长征的将士们而言,这一抉择的道路为鲜血所凝筑,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创造了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

曾几何时,长征战士  屡遭重围,湘江一战血流成河,沿岸百姓三年不食湘江鱼

曾几何时,阴云密布的局势在娄山关大捷后,依然“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红军眼前仍然是不知路途的如海苍山、如血残  阳

但过六盘山,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之日在即,将领们“快马加鞭未下鞍”,毛泽东在摆脱重围后惊回首,“屈指行程两万”。

几个月后,红军在陕北扎根,毛.泽.东环视多娇的  江山,品评秦皇汉武和一代雄鹰成吉思汗,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铿锵之声。

14年后,他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并且要求将士们“宜将剩勇追穷寇”,再几个月后,华  夏大地上,建立了新中国。

这一过程中,长征的落脚点陕北成了又一个时代的新起点,经历了延安时代后,雄鸡一唱天下白。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  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之名,始出于隋。

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365kUaIlE.cn宁边区政府所在地。

1949年,改称县,1972年,再设市至今,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市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为主的中药材近200种;有豹、狼、石鸡、杜鹃等兽类、鸟类100  余种;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生作物品种多,具有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的良好条件。

除小麦、玉米、谷子、荞麦、黄豆、绿豆、红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蔬菜、  花生、瓜类、薯类等经济作物。

地处黄河中游的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  享誉中外,为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市有历史文物保护景点848处,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个,石窟寺14处,有建于唐代的宝塔等12处古建筑,有革命旧址6处。

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年接待中外游客70万人次。

近年来,大力开发旅游业,恢复了摘星楼、烽火台、摩崖石刻等50多处景点,“天然公园”万花山新增200亩牡丹,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万花山“四山”森林覆盖率达

【第55句】:4%,被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  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延安东临黄河,与山西相临,西面与甘肃接壤。

延安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历史古迹方面有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轩辕黄帝陵  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长钟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延安黄河壶口瀑布、全国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兰故里万花山等。

延安还是革命圣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

甘肃省张掖焉支山导游词

焉支山森林公园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5公里处,隔军马大草原与祁连山相望,面积680平方公里,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海拔3978米,是国家4A级森林公园。

焉支山是祁连山的一条支脉,位于县城东南50公里处。

主峰百花岭,海拔3978米。

焉支山又叫胭脂山,因山中生长一种花草,其汁液酷似胭脂,山中妇女用来描眉涂唇而得名。

景区内松柏常青,草木葱茏,蜂飞蝶舞,鸟语花香,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河西“小黄山”的美称。

[1] 焉支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时匈奴人发出“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的感慨,诗仙李白留下了“虽居焉支山,莫道朔雪寒”的绝句,隋炀帝在焉支山接见二十七国使节,红西路军在焉支山留下战斗遗址。

钟山寺位于山林巅峰之中,前寺依山势建有玉皇殿,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清幽淡雅;后寺立于陡壁悬崖之上,骚人墨客,多有吟咏,挥毫泼墨,留叹赏于松石之间。

这里重恋叠嶂,松林密布,高山瑰伟,奇石竞秀。

登高望远,山上林海松涛,碧波无际;山下沟壑纵横,清流激湍;林谷腹地,獐鹿、獾羊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峡谷两侧崇山峭直,奇石岩岩。

夏秋之际,山丹花漫山红透,竞相怒放,争奇斗妍;晓日初升,云兴霞蔚,重雾飘渺,气象万千。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为钟山寺庙会,游人如织,车马连属,盛况非凡,有秦腔小唱、风味小吃、特色产品、信息咨询,融古今民俗于一时,聚四方朋友于一地,是消夏避暑、度假游览不可多得的胜地.焉支山森林公园是一九九三年经甘肃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的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山丹县城南50公里处的大黄山林区,是以自然风光为依托的游览区。

焉支山峰拔地而起,悬崖峭壁直插云霄,岩如斧削、壁如林立;四周山壑纵横,怪石嶙峋,石涧溪流潺潺,如鸣环佩,崖峰松柏苍翠,碧绿欲滴;谷底绿树藤蔓,参差披拂。

春季各种花卉盛开,姹紫嫣红;盛夏,绿荫浓郁,凉爽宜人;晚秋,树叶殷红,果挂枝头;严冬,万里雪飘,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

区内有唐玄宗天宝年间建的钟山寺旧址,历史上有名的“万国博览会”遗址,复建的宗教胜地玉皇殿、大佛殿,更有山丹十景之一的“删丹朝晖”,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留下虽居焉支山,不到溯雪寒的绝句。

区内重峦叠嶂,松林密布。

山上林海松涛,碧波无际,山下沟壑纵横,清泉淙淙。

腹地,獐鹿、岩羊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峡谷两侧崇山峭立,奇石岩岩。

......导游词

武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远在五千多年前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华文明由此传扬;龟兹乐舞、驼铃声响,西方文化从此流淌。

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依稀仿佛千年商贾、边塞风情在传唱。

武威——中国旅游标志之都,“铜奔马”从这里腾空而起,“马踏飞燕”向世界展示了古老中国独领风骚的精技诣良;“马超龙雀”给世人宣扬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精神脊梁;“龙马”昭示旅游发展的精神,“铜奔马”代表中国旅游形象。

武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文明成就了“天马之乡、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胜地”的昔日辉煌;特殊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冰川雪峰、丹霞砂林”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民族风情形成了“华瑞藏乡、回鹘党项、边塞羌笛、满蒙锣晌”的民俗风尚。

“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漠北赛江南”。

唐诗宋词中的凉州孕育了千年风情,现代旅游中的武威组装了万种姿态:历史文化的厚重打造了追根溯源的板块,大漠生态的精彩筑就了探险娱乐的休闲。

以文物古迹为主的历史文化游: 雷台旅游景区:雷台(汉墓)是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位于甘肃武威城区北关中路,占地面积

【第12句】:4万平方米。

雷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83年雷台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雷台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4月被定为甘肃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史料记载,雷台为前凉(公元301—375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

《资治通鉴》中记载:为东晋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21年)始筑“周轮80余堵,基高9仞”。

现雷台保存基本完好,长106米、 宽60米、高

【第8句】:5米。

台上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10座,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观光胜地。

雷台旅游区文化内涵丰富,仿汉建筑大气,它是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基础上开发成旅游区的,是西部一流的旅游景区。

在景区内展示了铸造精美的天下第一马“马踏飞燕”,修建了堪称中华之最的汉风大门,铸造了放大6倍的99件铜车马仪俑,建造了凝聚汉文化精萃的三幅浮雕。

雷台旅游区的建成给武威人民乃至国内外游客提供了优美舒适的旅游观光环境,为武威对外开放树立了美好形象,提升了全市乃至全省旅游景点建设的整体水平。

文庙: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区东南部,座北向南。

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年至1439年),南北长一百八十七米,东西宽一百三十五米,占地面积

【第2句】:5万平方米。

鸠摩罗什寺:鸠摩罗什寺始建于东晋后凉时期(公元386年 至403年),距今1600多年,为西域高僧佛经大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时的驻锡译经之处,后人为纪念鸠摩罗什而在此修建了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是当时佛教东渐时期重要的佛教活动圣地。

寺内舌舍利塔内因藏有鸠摩罗什大师的舌舍利而闻名于世。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古龟兹国人(今新疆库车),自小聪慧,幼年出家。

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於东晋时,受前秦苻坚之请,命大将军吕光率军前去迎请,于公元386年到达凉州,驻锡于此寺,达十七年之久。

长安姚兴即位后,姚兴又派遣陇西硕德西伐后凉国吕隆,鸠 摩罗什又被请到了长安,以国师之礼待鸠摩罗什,次年并敦请他到 西明阁和逍遥园翻译佛经,又遴选沙门僧契、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余人参加译场。

从弘始四年开始,通晓佛学、梵语和汉语的鸠摩罗什在姚兴、公卿和僧徒的拥助之下开始翻译佛经,讲解经典,培养弟子,据《开元释教录》卷四记载,鸠摩罗什翻译的佛教经论共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近三百万字。

他的译著系统地介绍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190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