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刘家峡水电站导游词
刘家峡的导游词
刘家峡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内,这里是青海与甘肃交界处,距离甘肃省会兰州市西南约80公里。
刘家峡水库有一个很大的水利发电站,可供应陕、甘、青三省的用电。
水库东起刘家峡大坝,西至炳灵寺峡口,呈西南东北走向,南接东乡、临夏县,北连永靖县,湖岸线长55公里,水面最宽处6公里,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约57亿多立方米,正常水位1735米。
向阳码头以东,10里河岸白沙展露,绿柳婆娑,被称为“十里柳林”,景观奇妙,带给人一种回归自然、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氛围。
1964年建成后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利电力枢纽工程,被誉为黄河明珠,每年将57亿度的强大电流,送往陕西、甘肃、青海。
刘家峡水库蓄水容量达5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呈西南——东北向延伸,达54公里。
拦河大坝高达147米,长840米,大坝右岸台地上,修建有长700米,宽80米的溢洪道。
大坝下方是发电站厂房,在地下大厅排列着5台大型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2。
5万,达到年发电57亿度的规模。
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
水库大坝处有电厂和刘家峡旅游公司提供各式游船,游客可乘船直达水库西南端的炳灵寺石窟参观游览。
一般游程约需二至三个小时,坐快艇约需一个半小时。
【第8句】:9月份是刘家峡旅游的最好的季节,天高云淡,气候宜人。
黄河向西流是这里的一个奇特景观。
黄河之水天上来,到了刘家峡,却来了个大回转,向西流去,所谓九曲黄河,在刘家峡就能够看到一曲,电站的拦河大坝就锁在这段河谷中,站在黄河单拱第一桥面上,电站主坝一览无余。
主坝高147米,长100米,如同天门紧锁在悬崖峭壁之间,巨大的龙门吊矗立在坝上,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第8句】:9月份是电站的汛期,电站届时都要提闸排洪,黄河水像被囚的雄狮冲开了闸门,汹涌咆哮,弥天水雾白茫茫直冲霄汉,惊心动魄,叹为观止。
从大坝乘坐仿古游艇到库区游览,驶到洮河口,携有大量泥沙,浑浊不堪的洮河水注入水库,立即与清澈的黄河水形成泾渭分明的两股水流,但浊流很快被清波吞没,这也是一个奇景。
到刘家峡游览,可乘船溯流而上,河水清洌,浪花飞舞;进入峡谷后,但见两岸奇峰对峙,景色变化多端,足可与桂林山水、长江的巫峡相媲美。
出峡后,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荡漾,衬以蓝天白云,别有一番湖光山色。
刘家峡交通线路从兰州汽车西站有车到刘家峡水电站,约需要2小时的车程。
刘家峡门票价格门票:20元\\\/人,到刘家峡游览,可乘船溯流而上,河水浪花,峡谷后两岸奇峰对峙,可与桂林山水比美。
快艇80元一人,满10人才开。
有一导游解说建坝过程。
刘家峡导游黄河上游河段,有许多峡谷和川地相间出现,河水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水势有如万马奔腾,景色十分壮观,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刘家峡。
秋天的刘家峡太极岛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在刘家峡 ,母亲河——黄河,从东向西穿城而过,把县城分成了南北两半。
雄伟的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屹立在县城的东方。
这里依山傍水,四季景色宜人,是个美丽的地方。
春天悄悄地来了,春姑娘带给一个欣欣向荣的景象 。
山野泛青了,柳条抽出了新芽,一声春雷响过,春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在春雨的洗礼下,树木都纷纷穿上了碧绿的衣裳。
花儿们你追我赶,个个吐露芬芳,露出笑脸。
首先报春的是迎春花,它虽是一朵朵小小的黄花,但能发出迷人的香味,引来蜜蜂上下飞舞;桃花也不示弱,红的像燃烧的火焰,远看,像天边的彩霞 ;月季小姐也从她的被窝里钻了出来,和他的邻居聊起了天。
小动物们在春暖花开的春天,钻出了它们的“小屋子”,在田间,在山野,蹦蹦跳跳地欢唱着,游玩着。
而鸟儿呢?鸟儿们在“唧唧”地欢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大家快出来玩耍吧,快出来捉虫吧
” 夏天,杏、李、桃、梨相继成熟了。
水灵灵、甜滋滋的果实让人们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倍受游客的青睐。
这时的荷花已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各色的荷花,像比赛似的竞相开放。
风儿吹过,一池池的荷花翩翩起舞,让游客流连忘返。
到了秋天,果子摘了,曾经是郁郁葱葱的树叶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向南飞去。
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好像要迎接漫长而寒冷的严冬。
有关黄河的赞美文章
(1)我心中的黄河黄河,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她对我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伟大的母亲,她哺育了我们,然而她,现在却有些衰竭,但有时她又有点生气… 她的生气,是那样吓人… 在库区碰见一般游轮,游轮拖挂着汽艇.导游小姐说,现在虽然是雨季,应该是往年的汛期,而现在上游来水量依然很少,由于库区蓄水太少,大型游轮无法到达著名的炳灵寺,只好坐汽艇,价格不菲,游人没有几人愿意乘坐.丰富的石窟艺术只能靠口头介绍.虽然,此时的刘家峡不再像二三月份那样,让人惊呼,但平静的水面下潜藏的忧虑,依然困扰着人们的心.近日,国家发出通知,黄河既要防汛,又要防断流. 黄河,这位历史上多次发怒的母亲,如今却屡屡为断流困扰.断流,这个可怕的字眼,她今却无法挥去,让我们的母亲和难以入海,终日不宁. 人们破坏环境是最恐怖的,乱砍乱伐,对黄河来说都是毁灭性的.黄河边以前郁郁葱葱,而现在却光秃秃一片. 我是十分了解黄河的. 我们每年回老家都要路过黄河大桥,前几年看黄河还是奔流滚滚的,而这几年,情况却完全改变了. 黄河中有的地方已经干枯,一点水都没有,一看就是断流了.看起来十分狼狈,刚开始爸爸妈妈跟我说那是黄河,我却一点都不相信,在我的印象中,黄河是那样雄伟! 我当年心中的黄河和现在比起,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十分希望黄河坚强点,重心振作起来,变得伟大而又坚强! (2)我心中的黄河 第一次听到黄河,是在儿时的家中。
那是个冬日,大雪纷飞,天寒地冻。
一家人围着火炉,说着下雪结冰。
说着说着,爷爷就说了一句:“长江一年四季都不结冰,但黄河冬天里结冰。
有一年,结的冰上啊,能走坦克?”一下子,我这个长在长江之滨的小丫头就被“黄河”给“冰镇”住了。
“黄河”,就这样一头钻进了我的脑海,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
上小学了,我学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当我一读到“黄河”,眼睛就为之一亮,好像有一种熟识的东西在撞击着我的心。
这首诗我背得格外快,记得特别牢。
同时,心中涌起无尽的遐想:登上高楼,极目远眺——那既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的黄河,该是怎样壮观的一幅景象
? 今天,语文课本又一次在我的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黄河画卷。
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魄势,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雄浑,那“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豁达,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森然,还有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肃穆,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的险要……无不使我心潮澎湃,胸怀激荡。
在我心中,黄河有着悠久的历史。
千万年以来,黄河以她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广袤的黄土地,养育着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
她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走来,足迹遍及九个省区;她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她的支流分布广泛,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
啊,黄河
你以不朽的流淌,成为中华大地的主动脉
? 在我心中,黄河有着灿烂的文化。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都从她这儿发源。
那“华夏民族”的命名,那“炎黄子孙”的由来,那“仓颉造字”、“嫘祖育蚕”、“神农尝百草”的传说,那“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的开凿,那“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的烟火……都在她的身边一一演播。
她的双手,牵着中华民族的喜怒哀乐。
啊,黄河
你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啊
黄河
我心中的黄河
什么时候,我能亲眼目睹你雄伟的身姿
什么时候,我能虔诚地接受你慈爱的洗礼
? (3)黄河在呻吟---有感于《让人心痛的母亲河》 震惊哪读了《让人心痛的母亲河》这篇文章,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出那种莫名的激动,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只想对全世界炎黄子孙说:口口声声地说爱祖国母亲,而真正对于祖国又做出了什么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一开头写的一句话:“黄河让人心痛,这钟心痛要站在黄河岸边才能深切感受到。
”或许真的是这样吧,我从没到过黄河,对于黄河有着太多太多美好的想象,也许是我太纯真,没有像作者那样身临其境,而看了作者对黄河的描述,我的眼前浮现了黄河的真正面孔。
“河床底的淤泥形成一块块鬼裂状的干泥,两岸的崖壁经过千年雨水冲刷,日光风沙侵蚀,形成一道道巨大的沟坎,极目望去,几乎看不到绿色,船不是在水里划,而是在旱地上走…”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啊
不难想象过去它那慈祥而美丽的面孔,然而那已成为一段永久的历史,展现在面前的却是被儿女们折腾成的千苍百孔的模样。
我们可以为过去的历史所骄傲,而不能忘却如今,永远也逃避不了现实。
难道炎黄子孙后代们就真的见不到神话般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大海不复回”的气势了
历史上的农耕民族都是河流用它们的乳汁哺育出来的与其说挽救黄河,不如说挽救我们的整个民族。
黄河在呻吟,或许挽救黄河真的太难太难了,不过把它作为一次教训,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