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甘肃仁寿山导游词

有没有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颐和园。

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

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的面积达 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4。

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

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

总面积290多公顷。

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

既可以坐郊区公共汽车,也可以坐专线游览车前往。

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虽大,但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

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

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

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

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 山迥然而异。

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兰州新区石门露营公园导游词

水车园 水车园位于市滨河路西段,东邻中山桥,西邻“黄河母亲”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园,南近白云观,是滨河路旅游线上的重要一景。

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

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水车园是兰州市旅游局为再现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专门设计仿建的游览参观公园。

水幅直径达

【第16句】:5米,幅条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的长方形水斗。

水车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

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

水车园再现了水车这种古老的水利机械,可以使中外游人一睹为快。

水车园建成于1994年,占地14500平方米,由靖远县特级木工高启荣建造。

公园由双轮水车、围堰、水磨坊服务室和游乐区组成。

五泉山公园 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旅游胜地。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万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响泉涌传说。

蒙、惠东、西二泉,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

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

游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山上举办庙会,除浴佛和法事活动外,还设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还举办灯饰展览,五泉山现已成为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去处。

五泉山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清澈甘美的泉水而得名。

相传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20年)霍去病征西,曾驻兵于此,士卒疲渴,霍去病手著马鞭,连击五下,鞭响泉涌,遂成五泉。

这虽属神话,但五泉山“五泉”的神奇绝妙确为世人瞩目。

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

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

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

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五泉山可分西、中、东三路游览,三路均有楼台亭阁、长栈虹桥、清泉飞瀑,但布局各异,自成体系,各有独到之处。

若从西路前行,第一个风景点为“翠幽新圃”,圃内有梅花洞,洞内有几汪清池,几丈回廊,一座凌波轩,一座八角亭,一座地下游艺场。

池中飞檐红柱的倒影,和青幽山色相映,景致优美迷人。

循西长廊而上,有一形似一轮初上新月的小亭,名“半月亭”,穿半月亭即到企桥,五泉之一的“惠泉”就紧依在企桥边。

泉圆形,四周绿树掩映,芳草环绕,泉水清澈见底,味甘甜,宜于烹茶,且有灌溉之利,非常实惠,故名“惠泉”。

离开惠泉,踏着一道道青石阶回旋而上,就到了久负盛名的“嘛尼寺”。

这里古槐浓郁,寺院清幽,一排悬楼横压寺门,东为瞰霞楼,西为延月楼,楼下前方有依依径、仄仄门、重重院、叠叠园、曲曲亭,小巧玲珑,曲折有致。

出嘛尼寺,向高处继行,只见一面削壁上有涓涓清瀑直泻壁下一汪清潭中,这便是西龙口。

这里距甘露泉很近。

“甘露泉”是五泉中最高的一眼泉,地处文昌宫西边,孤亭掩护,源流纤细,久雨不淫,大旱不干,饮之犹如甘露。

相传此泉合“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之意而得名。

官滩沟 官滩沟位于兰州市东10公里处的榆中县境,属马衔山系,古代为甘肃施政官员的养马基地,有明肃王“牧马官滩”界碑一座。

沟内现建有度假山庄,有蒙古族、藏族和裕固族式接待帐篷五座,周围自然风光优美,为重要的避暑旅游地。

官滩沟的景致山大沟深、翠色流碧、幽静无限,沿途欣赏到的景色田畴错落、阡陌纵横、柴扉小院、疏影横斜,一派纯朴恬静的田园风光。

行至谷底,眼前豁然开朗,但见远山覆雪,近岭含翠,山泉澄明,林海叠浪,心旷神怡。

官滩沟有难以数计的山泉涌流,而从覆雪的南山飘来的山风,更会令您感到爽心惬意。

官滩沟气候湿润,随时都有山珍野味等你任意品尝。

这大自然馈赠的绿色山珍,那种甜、酸、涩的味道让人五腑生津、耳聪目明。

躺在树下的长椅上,沏一壶泉水泡出的香茶,聆听着鸟儿的叫声,看着迷人的山色,要上几盘当地新鲜的松花、蕨菜、木耳、蘑菇、老龙头、嫩荨麻、花苜蓿、百合,再小酌二杯,那种奇妙的感觉令人顿觉自己如身处世外桃源。

补充: 白塔山公园, 我去过,可一览兰州市区全貌,超级壮观,门票大约6元,记不清了,想玩多久就玩多久;在中山桥上走走,看看黄河也不错;春天桃花开时可去仁寿山,不用门票;要不来我们兰州交大吧,欢迎你

对不起,最后不得不说兰州实在没好玩的地方。

我想自己去发现的地方才是最好的吧

关于长城的名言名句和一处中国”世界遗产”的简介

【第1句】:明清皇陵  

【第2句】:天坛  

【第3句】:颐和园  

【第4句】:孔庙  

【第5句】:周口店遗址  

【第6句】:故宫  

【第7句】:长城  

【第8句】:高句丽壁画墓  

【第9句】:沈阳故宫  

【第10句】:云冈石窟  

【第11句】:平遥古城  

【第12句】:承德避暑山庄  

【第13句】:秦始皇陵  

【第14句】:莫高窟  

【第15句】:龙门石窟  

【第16句】:都江堰  

【第17句】:大足石刻  

【第18句】:苏州古典园林  

【第19句】:皖南古村落  

【第20句】:庐山国家公园  

【第21句】:武当山  

【第22句】:丽江古城  

【第23句】:拉萨布达拉宫  长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87年12月  中国的长城始建于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联成万里长城。

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

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

从公元前7世纪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持续了两千多年修筑过长城,今天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长城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

在万里城墙 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

  西藏布达拉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4年12月  布达拉宫在中国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海拔3700多米,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

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

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节空气。

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

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文物。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87年12月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北京城约50公里。

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以后陆续在龙骨山上发现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址。

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

  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

北京人属石器时代,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

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

【第68句】: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

【第4句】:5%。

  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证明北京猿人距今约69万年,其创造出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对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北京猿人的发现,还将用火的历史提早了几十万年,他们居住过的洞穴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烬堆。

  云南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7年12月  丽江地处云南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

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丽江建城始于宋末元初。

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里,丽江地区皆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设立)世袭统治。

  依山就水的丽江大研镇,既无高大围城,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处透出自然和谐。

镇内屋宇因地势和流水错落起伏,人们以木石与泥土构筑起美观适用的住宅,融入了汉、白、藏民居的传统,形成独特风格。

当地常见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

  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

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

如今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万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

  云冈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1年12月  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

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像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

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

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

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

  武当山古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4年12月  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西南,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武当意为“非真武不足当之”。

名胜区面积为321平方公里,有众多的自然胜景和人文胜景,武当山不但风景秀美,而且是一座重要的文化宝库,山上古代建筑中规模宏伟、工程浩大的道教宫观,称得上是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山上人文景观丰富,唐、宋、元、明、清各代在此均有构筑。

如今山上现存的大量古建筑多为明代所建。

  作为一座道教名山,武当山今日香火依然,那历经沧桑的宫观,悠扬的道家音乐,丰富的神话传说,连同那些虔诚的香客,传递着古老的文化气息。

  北京颐和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8年11月  颐和园坐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也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这个由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建造的园子,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环绕山、湖间是一组组精美的建筑物,全园分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41米高的佛香阁是颐和园的象征。

万寿山下昆明湖畔,共有273间、全长728米的长廊将勤政区、生活区、游览区联为一体。

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长廊以精美的绘画著称,计有546幅西湖胜景和8000多幅人物故事、山水花鸟,1992年以“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横,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都江堰-青城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0年11月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建于公元3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

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

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

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

飞沙堰是中段的泄洪道,有排泄洪水和沙石的功能,宝瓶口具有引水和控制进水的作用。

因而,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排水和引水的难题,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灾”的功效。

  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方圆100余公里,高峰海拔1800多米,山林青翠,景色清幽。

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

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如世外桃源。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等。

建福宫是游山的起点,始建于唐代,现尚存二殿三院;天然图画西距建福宫1000米,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天师洞是青城主庙,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其主殿——三皇殿中供有唐朝石刻三皇,殿内现存历代石木碑刻中最著名的有唐玄宗旨书碑、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等。

  出天师洞,过访宁桥,是祖师殿,北面有朝阳洞、上清宫。

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

  重庆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9年12月  重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四川省重庆市,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中国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的总称。

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而且“三教”、“两教”合一的雕刻也很多。

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在艺术上“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达到高度统一。

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价值,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0年11月  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

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

古宏村人独出机杼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像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

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

  西递  西递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多。

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北京天坛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8年11月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它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相当于紫禁城的四倍。

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

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为方形。

这种南方北圆,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

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

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围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时辰。

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使大殿产生出高耸云端的巍峨气势。

  北京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87年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执政。

  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它显示着中国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文物。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有文物约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

  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87年12月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是敦煌石窟的代表。

  莫高窟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

始凿于公元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为研究4~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7年12月  苏州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

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迩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

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田园生活(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

  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0年11月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宋等朝代达400余年之久。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

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

【第17句】: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龙门石窟不仅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且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

龙门石窟还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

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明清皇家陵寝  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0年11月  明显陵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

【第7句】:5公里的纯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陵墓面积

【第1句】:83平方公里,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

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明显陵的建筑格局,从整体看,宛如一个巨大的“宝瓶”,分内外围城,外围城高6米,宽

【第1句】:8米,长3500余米,红墙黄瓦,随山势起伏,雄伟壮观。

外围城南端为两重陵门,称新、旧红门。

明显陵布局巧夺天工,工艺浮雕精美绝伦。

  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的马兰峪,界于京津、唐山、承德之中。

陵园大小建筑580座,是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个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161人的大陵园。

  清东陵四面环山,是清王朝帝王的主要陵寝之一,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由217座主要单体建筑组成,比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群——北京故宫还大10万平方米。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是清代帝王陵寝之一,与河北省遵化县东陵东西相对而称西陵。

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76人。

共有陵寝14座,还有配属建筑行宫、永福寺,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

  其中崇陵位于泰陵东侧、是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陵墓,是中国最后一座帝陵。

  北京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3年7月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东、西、北三面环山,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和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陵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群山之内,各陵均依山面水而建,布局庄重和谐。

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建于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是陵区第一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前。

  此后明朝营建的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等11陵分别坐落在长陵两侧山下。

陵区中部长达7公里的长陵神道(总神道)与各陵,相通。

明崇祯帝朱由检的思陵是最后一陵,此外,陵区内还建有明代妃坟7座、太监墓1座,并曾建有行宫、苑囿等附属建筑,周围曾筑有10个关城。

  明末清初,陵区的部分建筑受到战争破坏,此后其他建筑也不断残坏。

为此,于乾隆五十到五十二年(公元1785~1787年)对十三陵的主要建筑进行过一次规模较大的修葺,民国后,北平市政府又于公元1935年修葺了长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对长、献、景、永、昭、定、思7陵和神道建筑进行修茸,并成功地发掘了定陵地下宫殿。

  明孝陵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3年7月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陵墓。

建陵工程始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前后历时30余年之久。

规模宏大,周围

【第22句】:5公里,是中国现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孝陵历经沧桑,屡遭破坏,现存建筑包括碑亭(俗名四方城)、神道、碑殿、享殿(孝陵殿)、方城、明楼和宝顶等。

从起点下马坊到金水桥为导引部分,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历经600余年依然保存完好的神道石刻和金水桥以北的陵墓主体部分。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87年12月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

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中国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

  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

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有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

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约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

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

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

【第56句】:25平方公里。

主要陪葬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

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

【第1句】: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4年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

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外八庙,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9年12月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内,在市区以南约15公里,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景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

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胜的美景,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武夷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此居住40多年,设帐授徒,著书立说,被誉为“道南理窟”。

而古越人的架壑船棺、汉代的古城墟、宋代的古瓷窑遗址和元代的御茶园等,使武夷山更成为人们访古探奇,寻幽览胜之地。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区内峰峦林立,原始森林茂密,景色融雄浑、古朴、隽秀于一体,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被纳入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区。

  泰山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87年  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誉。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

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中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

泰山是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泰山中轴线上现存各种石刻1800余处,泰山岱庙天贶殿,与北京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殿内有著名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是一幅模拟封建帝王封禅巡狩的大型古壁画。

灵岩寺千佛殿内的40尊宋代罗汉塑像也很有特色。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说,从秦皇汉武,到清代帝王,或封禅,或祭祀,绵延不断,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千百年来,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

  黄山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0年12月  黄山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

风景区内重峦叠嶂、争奇献秀,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

“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海拔1800米以上,鼎足而立,高耸云外,称为“三天子都”。

山中林木茂密,古树繁多,森林覆盖率达

【第86句】:6%,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黄山的历史文化沉积丰厚,历代遗留的寺庙、亭阁、盘道、古桥和摩崖石刻共200多处,散布在名峰秀水之间,增添了不少古雅意趣。

黄山脚下的歙县、屯溪等地古迹繁多,尤以明代徽派古典建筑艺术著称于世。

  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6年12月  峨眉山  峨眉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

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峨眉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相传是释迦牟尼身旁的普贤大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

它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道场。

由于历史变迁,现在峨眉山景区内尚存十余处古寺,如报国寺、万年寺、仙峰寺、洗象池、金顶等。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31公里的乐山市,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坐像,是乐山最著名的景观。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

大佛头长

【第14句】: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

【第8句】: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

  大佛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

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左侧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

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731

写一处世界遗产300字

往上或者往下滑,谢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276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