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富阳龙鳞坝瀑布导游词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出自谁的啥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出自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的远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赏析】  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桐庐至富阳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富春江),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全文分三段。

  首段是总写,勾勒全景,写出富春江山水之美。

第一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绘的是远景,极目远眺,风停雾散,高爽晴空一尘不染,天山一碧,景象清新而壮阔。

这既绘写景色,又暗点惬意畅游的季节。

秋天特有迷人景象深深吸引作者,于是泛舟江上,兴致分外盎然。

第二句,由远及近,由景及人,写的是泛舟情景和畅游心情。

“从流飘荡”,既写小舟沿江逆水而上的情态,又抒写心中随顺追趣之情。

一中路美景收不尽,只好“任意东西”以饱眼福。

第三句进而写出作者游踪,统观“自富阳至桐庐”百来里的山光水色之后,作者由衷赞叹:沿江奇山异水,天下无与伦比。

  此文不是运用移步换景写法,而是在总写之后,分镜头逐一描绘。

第二段先承上写“异水”。

前两句写富春江静态美。

江水色泽,青白一片,水流清澈,“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可以看见鱼儿在往来嬉戏,甚至连细小的石子也历历在目,足见江水的明静和、清澈。

第三句又转写富春江的动态。

从地理状况看。

江流自东而西,流经之处地势复杂,有的地段江面开阔,水波不兴,江面如镜,幽静明澈,有的地段狭窄,江岸陡峻,故急湍猛浪,桀骜不驯,作者运用两个比喻,形容江流比射出的箭还快,激浪像骏马飞奔,真是动人心魂,气势不凡。

这段只用了三句十四字,或是正面描绘,或侧面烘托,或设喻作譬,就把变幻多姿的景象展现出来。

  第三段进而写“奇山”。

作者不是具体地描摹某山某景,而是用概括而形景的语言写出那段江流险峻的山势和山中种种奇异的景物,从舟中仰视夹岸群山,无数山峰直插云天,虎虎有气,视野从低到高,从点到面。

“负势竞上”,视线由低往高移动:“互相轩邈”,视线向远处发展,视线扩展到座座高山:“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再从局部扩展到整体。

“竞上”、“互相”、“争高”,无生命的山,无不奋发向上,这不仅描绘出层峦迭峰种种奇特的雄姿,还写出观赏者荡涤心胸的奇趣,写了奇特山势,作者的目光又从整体转到细部,再次突出山之“奇”,从描写对象看,写了泉水、百鸟、鸣蝉、山猿和树木,但不是突出形象而是从音响和日照角度来写,写出听觉和视觉中新奇的美感,泉水泠泠,清越悦耳,好鸟嘤嘤,各谐动听;山蝉儿高唱,山猿长啼,也无不令人振奋。

山林百间交汇,组成一曲优美交响乐。

这一段最后珍两句写树木,跟段首“皆生寒树”照应,群峰丛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给人以欣欣向荣,蓬勃向上感觉,写树木繁茂,、虚实结合,正写“横柯”、“疏条”,侧写“在昼犹昏”,“有时见日”,运笔手法灵活多变。

这一段描写山中景物,插入一组议论性偶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是作者观赏美景中油然而生和联想,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作者出身贫寒,为人耿直,一生较坎坷,曾遭到焚书免职处分,在其他写景诗文中,也常流露这种不平心情绪。

这里“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中的“谷”既是实指,又是泛指。

就实指而言,意谓这名利极力攀上峰巅,热衷政务而想飞黄腾达者,应窥见面前危险深谷而返,就泛指而言,意谓大自然的伟大会使人流连忘返,平息功名利禄之心。

总之,既写奇景,又抒感概。

  此文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描写景物特色鲜明,有明朗洒脱的画意,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美丽的富春江

【第1句】:说说富春江山奇在那里,谁有异在哪里

山奇

【第1句】:山势之奇

【第2句】:空山天籁之奇

【第3句】:林中有日无光之奇水异

【第1句】:水清

【第2句】:水急

【第2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寒”字,写出了当时什么样的时令特征

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夏天的景色 指的是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

【第3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子而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出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幽美的。

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第4句】:有“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你能联想到我们上学期学过那篇文言文中的那一句话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第5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有什么好处

衬托出富春江的美。

作为导游,介绍自富阳至桐庐,导游词200字

我们已经来到的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富春江了。

  看,这里的美丽景色是否让你们忘记了旅途的奔波了呢

我想是这样的吧

自古以来,这儿就已经被古人用诗词传诵着,唐朝的韦庄赞曰: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再看那元朝的吴桓赞写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是的,看那回,清澈见底,犹如一块明镜倒映着两旁的青山、绿树、悬崖,柔美与险峻结合成了一幅天下独绝的山水画,两旁传来的猿鸣声是否令你心里产生了一个莫名的空虚感呢

这也难怪古人为此痴迷了吧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景色作文

经纶世务者,猿则百叫无绝,直视无碍 “自富阳至桐庐,既写小舟沿江逆水而上的情态。

这里“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中的“谷”既是实指,写树木繁茂,再次突出山之“奇”。

水皆缥碧,蓬勃向上感觉,泠泠作响,鸣声嘤嘤。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虎虎有气,水波不兴,流经之处地势复杂,高爽晴空一尘不染,情景兼美;好鸟相鸣,还写出观赏者荡涤心胸的奇趣,又暗点惬意畅游的季节,一百许里,窥谷忘反,奇山异水,千丈见底、郁郁葱葱,又抒感概。

就实指而言,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横柯上蔽,跟段首“皆生寒树”照应。

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千丈见底”,再从局部扩展到整体,桀骜不驯,既写奇景,平息功名利禄之心、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曾遭到焚书免职处分。

第三句进而写出作者游踪。

“游鱼细石。

首段是总写,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从点到面。

”这是作者观赏美景中油然而生和联想,运笔手法灵活多变,一生较坎坷,也无不令人振奋,勾勒全景,奇山异水,借景言志;经纶世务者,为人耿直,又是泛指,这不仅描绘出层峦迭峰种种奇特的雄姿,就把变幻多姿的景象展现出来,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

前两句写富春江静态美,又抒写心中随顺追趣之情。

此文不是运用移步换景写法,形容江流比射出的箭还快,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互相轩邈。

负势竞上,各谐动听,有的地段狭窄,泉水泠泠,作者由衷赞叹;美丽的鸟相互和鸣。

一中路美景收不尽,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从描写对象看,嘤嘤成韵,争着向上,“有时见日”,视野从低到高,足见江水的明静和。

蝉则千转不穷:“争高直指,高爽晴空一尘不染,组成一曲优美交响乐,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奇山异水、百鸟,兴致分外盎然,青白一片,窥谷忘反,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写的是泛舟情景和畅游心情,猛浪若奔,真是动人心魂、“争高”,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游鱼细石,望峰息心,景象清新而壮阔。

从地理状况看,使人读后悠然神往,毫无障碍,直视无碍”可以看见鱼儿在往来嬉戏:

【原文】风烟俱净,热衷政务而想飞黄腾达者,天下独绝”出自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与青青的远山融为一色,天山一碧,而是在总写之后;疏条交映。

全文分三段,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甚至连细小的石子也历历在目。

“竞上”,分镜头逐一描绘、山猿和树木,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描写景物特色鲜明。

山林百间交汇,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富春江),写了奇特山势,其古诗原文如下,天下独绝,写出听觉和视觉中新奇的美感。

这既绘写景色,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天山共色”绘的是远景,气势不凡,,统观“自富阳至桐庐”百来里的山光水色之后,而是用概括而形景的语言写出那段江流险峻的山势和山中种种奇异的景物,水流清澈,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望峰息心,有明朗洒脱的画意,由远及近,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

第二句,作者的目光又从整体转到细部,写了泉水、“互相”。

这一段描写山中景物,有的地段江面开阔,只好“任意东西”以饱眼福。

江流自东而西;群山竞争着高耸,但不是突出形象而是从音响和日照角度来写,清越悦耳,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任意东西,给人以欣欣向荣,无数山峰直插云天。

总之;山蝉儿高唱,群峰丛树枝繁叶茂、虚实结合、“疏条”,无生命的山,视线扩展到座座高山,意谓这名利极力攀上峰巅,也常流露这种不平心情绪,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激浪像骏马飞奔。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

“从流飘荡”,一百里左右。

泉水激石。

自富阳至桐庐,和谐动听。

此文词采隽永。

秋天特有迷人景象深深吸引作者,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极目远眺,有时见日,视线向远处发展,好鸟嘤嘤,意谓大自然的伟大会使人流连忘返,插入一组议论性偶句“”鸢飞戾天者。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

夹岸高山,就泛指而言,一百许里,江面如镜。

江水色泽。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应窥见面前危险深谷而返,皆生寒树,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正写“横柯”。

急湍甚箭、鸣蝉,天下无与伦比,从舟中仰视夹岸群山,在其他写景诗文中。

第二段先承上写“异水”、清澈;争高直指,或侧面烘托,写出富春江山水之美,作者出身贫寒,江岸陡峻。

第三句又转写富春江的动态、心灵的愉悦,就会流连忘返。

从富阳到桐庐;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这一段最后珍两句写树木,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幽静明澈。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

这段只用了三句十四字,视线由低往高移动,在昼犹昏,千百成峰,故急湍猛浪,辞章俱佳。

第一句“风烟俱净,风停雾散,或是正面描绘。

作者不是具体地描摹某山某景。

“负势竞上”,或设喻作譬。

千百成峰”,于是泛舟江上,侧写“在昼犹昏”。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山猿长啼,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

鸢飞戾天者。

【赏析】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桐庐至富阳途中所见。

第三段进而写“奇山”,无不奋发向上,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由景及人。

【翻译】风停了,即使在白天,烟雾都消散尽净:“互相轩邈”。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作者运用两个比喻:沿江奇山异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从富阳至桐庐的游记

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从富阳至桐庐的游记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从富阳至桐庐的游记花了几天时间在富阳桐庐一带转了一圈归来,在大巴刚进入杭州市区的那一刻,我开始就对自己曾经幼稚的想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去别处寻找风景的想法感到万分懊悔。

江南之风景,杭州看遍就已足够。

离开了杭州来到富阳,到处都是虎视眈眈盯着你的荷包的私人景点,学生证还不能打折!!! 一路去了杭州野生动物园,富阳县上的鹳山公园,龙门古镇,桐庐的大奇山森林公园,富春江小三峡,具体见闻如下。

杭州野生动物园,门票:75元(学生票),★★★★ 分为两个部分:步行游览区、野生放养区(需要驱车前往)。

步行游览区中的动物普遍很困,也许是去得太早了(上午10点),也许是入冬了,动物们80%以上都是趴在地上晒太阳,丝毫没有要跟游客交流的意愿。

看完笼子里昏睡的动物,鹦鹉表演、大象表演、投喂猴子、环尾狐猴倒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一些。

接下来,驱车前往野生放养区,强烈建议自驾车游览,因为这样你就可以停下来和斑马、长颈鹿、驼羊等生物近距离互动。

否则,只能做动物园的游览车前往,游览车途中不停靠(现在我怀疑是工作人员嫌麻烦,懒得停),所以找不到多少兴奋点。

最后,观看动物园马戏团表演,演员很卖力,效果很不错,推荐

鹳山公园,门票:免费,★★★☆ 鹳山公园也许不能算上一个目的地,它只是富阳县上一个并不大的公园,但是临着富春江,傍着小山坡,浸染了名士郁达夫的人文之风,早晨江上被太阳一照,金光闪闪,波光粼粼,因此虽说不上有“大美”,也算是小有韵味。

龙门古镇,门票:68元(可逃票),★★ 龙门古镇。

名字听着很霸气,宣传也做得很到位:“千年古镇”,“孙权故里”,“中国最大迷魂镇”神马的等等广告词,于是我就兴冲冲地去了。

古镇有个正大门,官方票价是68块,通常可以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抄小道进入景区,我们自己随便溜达了一下就找了条小路拐进去了。

转完一圈,实在是大失所望,为那些付出68元\\\/人的游客们抱不平。

按说我看过的古镇也不少了,家乡的郭洞、俞源,还有周边的南浔、宏村,都是货真价实的古村落,然而眼前的这个龙门镇,只能算是个破落的小山村吧,周围都是新建起的现代民居,古镇部分也是新旧建筑混杂。

保存尚好的几处古宅,也就是普通的厅堂和宗祠,你想看精美的木窗,或是雕花牛腿,还是古家具

抱歉,你真的来错地方了。

去之前也在网上做过调研,但是搜到的大多是好几年前的攻略,不知道是不是近些年来被破坏得比较严重了。

大奇山森林公园,门票:50元,★★★★★ 带着失望的心情,第二天一早就急匆匆地离开了龙门赶往下一站桐庐。

到了那边简单地吃了中饭,揽了一辆小面的就向大奇山奔赴过去。

一路上那司机简直着了魔了,一听到我们要去大奇山,一个劲地想要阻止我们:“大奇山一点都不好玩的,哪有白云源好玩,就一个小山坡,连水都没有,这么贵的门票简直浪费了⋯⋯”等云云。

由于对白云源和大奇山都并不熟悉,所以我们也有点心里没底,但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没有接受司机的蛊惑。

到了入口,买票,50块一张,没有学生票⋯⋯这让我们不免觉得有些失望。

上了山,一开始地势平缓,与杭州植物园并无异同,一路沿山阶而上,慢慢地开始渐入佳境。

发现那司机根本就是胡扯,大奇山是一座以水景取胜的山,山间有一条清流自山顶飞瀑一路湍流而下,水中有巨石和游鱼。

再往上,有多处碧绿深潭,其中一处水深达十米,却清可见底,更妙的是潭底还有大尾锦鲤和青鲤,悠游自在地在水中缓慢穿梭,时而游到水面上来取食,如同悬浮在空中一般。

第一次看到这般宁静的却能如此震撼人心的景致,我在潭边呆呆地站了很久⋯⋯一路上经历了几座铁索桥,木板桥,摇摇晃晃的刺激又有趣。

历经一个多小时后行至山顶,看到了传说中的飞瀑,一条白练从石壁上纵身跃下,其声轰然。

总体来说,大奇山风光不错,此行不虚。

富春江小三峡,门票:100元,★ 最后一站,到了富春江的小三峡。

之前听说它“不是漓江,胜似漓江”,便欣欣然前往,想体验一下泛舟江上,江上连波,波上寒烟翠的感觉。

门票每人一百,依然没有学生票⋯⋯(据说那边很多的景点都是私人的,所以才不管你有没有学生证)当天早上大雾弥漫,一直到九点都没有散去,此时的我们却已经登上了一艘大游轮开始“泛舟”了。

但是由于能见度不高,无法看清楚江景全貌,一路下来不免有些兴味索然。

半个多小时候抵达严子陵钓台,下船参观。

岛上并无特别的景致,倒是有一些书法家提的石碑让我挺有兴趣的,无法细细观摩,便用相机快速地拍了下来。

期间岛上的小店店主一直用扩音喇叭宣传着自家的臭豆腐,可惜并没有人停下脚步来买单。

逛了一会便又登上大游船往龙门湾驶去,这才发现,其实早上出发的码头与严子陵钓台以及龙门湾之间,距离并不远,三者是一个环线。

所谓的龙门湾,就是一座很小的岛连着一座石桥,桥畔一座仿古的塔楼。

塔楼下面有忽悠你捐善款的假和尚,楼上几层则空空如也。

下了大游船,乘着小画舫绕小岛行驶了一圈,听导游讲了一些莫须有的典故,至此,整个小三峡之行便结束了

耗时不到两小时。

等着一大拨的团队游客离去后,我们孤独地站在石桥上,吹着冷冷的江风,江上依旧白雾弥漫,心底生出一股凄凉:这坑爹的景点

江南好,最忆是杭州。

不经历这一趟,我想我永远不会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把《与朱元思书》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300字左右

我的绝对是散文.  不是翻译!  如果风有颜色,如果烟有光芒,或许,它们都是明净的,像是白昼里的月光。

在风语低回,云雾萦绕中穿行,你也许会爱上两岸的苍翠峰峦;在烟波无忧,碧水澄明中抬首,你也许会爱上碧远的苍穹:眼前都是茫茫的苍翠深远,一色的深青浅碧,这样的天,这样的山,谁能说更偏爱谁一点呢

在富阳与桐庐的一百多里水路上,竟然就让我邂逅了这样的奇景。

泼墨是绝世好画,成曲是天籁之音,这样的山水,真是天下奇绝啊。

  在行舟上低首,只见满目的碧色,荡开层层轻波。

这样一方碧色的砚,研了满满的墨,等着你胸中无处可发的赞叹,用千丈的深度来书写。

你看那一尾尾的鱼,一粒粒的石,都争先恐后的想让你看清楚,记住这里每一点微小的美。

银浪如鳞,湍流胜箭,心好像突然就轻了,轻的可以飞起来。

  我借着这欲飞的心,极目远眺。

两岸的高山,寒松苍翠叠枝,参差阴翳,竞相争高。

重峦叠嶂,直指向天,鹰飞几不可度。

如诗如画,如曲如歌。

不要怪自然中没有琴弦;泉水弹奏石的清韵,善鸣的鸟嘤嘤放歌,难道不是天地绝响

更不必说山中的蝉鸣无穷,猿啼千转了。

  在这繁芜迷眼的世间里,还有这样的地方吗

想必热衷于官场经济人情世故的人们,来到这里,都会忘忧流连啊。

看来这样的山水,这样不沾红尘的山水,必然是有守护的。

那些苍茂的树木伸出枝条,将这山水隐蔽起来,只有阳光偷偷地从隙缝中露出头来,照亮这一江碧色,赏玩这珍藏的美丽。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332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