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傅作义故居导游词

2008年山东省青岛市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里,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多选哦

【第1句】:(2004,青岛市)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第2句】:(2004,青岛市)“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视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

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A.青铜立人像 B.司母戊鼎 C.编钟 D.唐三彩

【第3句】:(2004,青岛市)我们可爱的家乡青岛,在春秋时期属齐国管辖。

齐国在齐桓公统治时期国力强盛,主要是因为重用了一位贤相,他就是A.管仲 B.李斯 C.魏征 D.寇准

【第4句】:(2004,青岛市)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已从输送汨汨清流。

”请你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指的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第5句】:(2004,青岛市)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

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

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第6句】:(2004,青岛市)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

临沂有关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

这位“书圣”是A.钟繇 B.顾恺之 C.王羲之 D.柳公权

【第7句】:(2004,青岛市)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传唱。

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你。

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

”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

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第8句】:(2004,青岛市)“赵州桥什么人儿修

玉石的栏杆什么人留

什么人骑驴桥上走

什么人推车轧上一道沟

赵州桥鲁班爷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

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第9句】:(2004,青岛市)“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在华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洛阳在历史上曾经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①东周;②西汉;③三国时的魏;④北魏;⑤北宋;⑥清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⑥

【第10句】:(2004,青岛市)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第11句】:(2004,青岛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所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属于A.契丹族 B.蒙古族 C.女真族 D.党项族

【第12句】:(2004,青岛市)“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一首上海(古称松江)一带的人们世代相传的歌谣。

人们歌颂的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妇女的事迹。

请你判断,歌谣中的“黄婆婆”生活的朝代是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第13句】:(2004,青岛市)青岛沿海地区有一些地名,如灵山卫、浮山所等,都与历史上倭寇侵扰有关,明朝政府为抵御倭寇设立过很多“卫”、“所”等军事机构。

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是A.卫青 B.岳飞 C.戚继光 D.林则徐

【第14句】:(2004,青岛市)“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该书是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第15句】:(2004,青岛市)到2004年6月,青岛市已经向西藏选派了四批援藏干部,他们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古以来,西藏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清初,西藏喇嘛教首领曾不远万里朝觐康熙帝,康熙帝赐予该首领的封号是A.达赖喇嘛 B.班禅额尔德尼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第16句】:(2004,青岛市)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第17句】:“(2004,青岛市)是书何以作

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第18句】:(2004,青岛市)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第19句】:(2004,青岛市)“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右图人物就是率致远舰冲锋向前,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

与此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20句】:(2004,青岛市)观察下图,在近代史上,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图中的阴影部分)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国家是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第21句】:(2004,青岛市)青岛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留下过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名人故居众多,位于青岛市区的康有为故居就是其中之一。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是康有为发起的A.洋务运动 B.甲午战争 C.公车上书 D.武昌起义

【第22句】:(2004,青岛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纲领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第23句】:(2004,青岛市)“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第24句】:(2004,青岛市)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第25句】:(2004,青岛市)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A.胡夫金字塔 B.佛教C.《汉谟拉比法典》 D.太阳历

【第26句】:(2004,青岛市)右图是一位少妇的肖像油画,她的神态恬静端庄,她“神秘的微笑”给人们以无限丰富的联想。

它的作者是A.荷马 B.但丁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第27句】:(2004,青岛市)每年的7月4日,美国人民都会载歌载舞,欢度国庆。

下列哪一文件与美国国庆日有直接关系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第28句】:(2004,青岛市)假如你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你不可能享受到的生活是A.坐飞机旅行 B.乘汽车上班 C.用电脑上网 D.在电灯下读书

【第29句】:(2004,青岛市)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请问,决定建立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第30句】:(2004,青岛市)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罗斯福新政;②杜鲁门主义出台;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④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第Ⅱ卷(共40分)二、填空补缺(10分,每空0.5分,错别字不得分)

【第31句】:(2004,青岛市)2003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以大量的史实和果子冻的事实,介绍新疆的历史以及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新疆各族人民在过去50多年取得的历史性的辉煌成就。

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

公元前138年,为击退匈奴对汉朝边境地区的劫掠,_________(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_________的设置,标志着西汉中央政府开始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新疆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32句】:(2004,青岛市)唐朝时,有两位高僧到外国取经和传经,对促进中国同外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到天竺取经的高僧是_________;到________(国名)传经的高僧是鉴真。

【第33句】:(2004,青岛市)在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唐朝,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_________,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__。

【第34句】:(2004,青岛市)北宋前期,_______地区出现了“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产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使得条件。

【第35句】:(2004,青岛市)1685年、1686年,清政府组织了两次_________(地名)反击战,重创了入侵我国东北的沙俄侵略军;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__》。

【第36句】:(2004,青岛市)1915年,__________创办《_________》,以这份杂志为主要阵地,高举“_________”和“________”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第37句】:(2004,青岛市)________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到达_______,与国民党进行了40的谈判,毛泽东的这一行动被誉为“弥天大勇”。

【第38句】:(2004,青岛市)1405—1433年,__________率船队七下西洋,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1492年,意大利人________率船队横渡茫茫无际的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第39句】:(2004,青岛市)美国第一任总统是________,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总统是_________,他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美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三、完成下表(3分)

【第40句】:(2004,青岛市)填写中国古代医学成就表(3分)朝代 人物 成就(或著作)东汉 张仲景 东汉 “麻沸散”明朝 《本草纲目》四、材料解析(18分)

【第41句】:(2004,青岛市)著名作家雨果1861年11月25日在一封信中写道:“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杰出的艺术品,而且还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

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面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口袋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大箱子。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请回答:(4分)⑴被雨果称为“夏宫”的建筑群指什么

(1分)⑵“两个强盗”分别指哪两个国家

(2分)⑶“夏宫”被烧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

(1分)

【第42句】:(2004,青岛市)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8分)⑴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

是谁发动的

(3分)⑵“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2分)⑶“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

有何历史意义

(3分)

【第43句】:(2004,青岛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摘自****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上所作的报告材料二 正在德国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日指出,一个中国的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温家宝当天下午参观了位于勃兰登堡州的波茨坦会议旧址。

他在参观后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波茨坦会议旧址是一个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这次会议发表了中美英三国《波茨坦公告》,明白无误地确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是正义战胜邪恶的结果,也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事业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胜利。

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和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的2758号决议确认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

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他说;我相信,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这一中华民族的夙愿一定会实现。

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摘自2004年5月1日《青岛日报》请回答:(6分)⑴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1分)⑵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

(1分)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

(1分)⑷“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这个国家是在哪一次战争后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

(2分)⑸台湾在明末清初曾经处在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之下

结束了这个国家的殖民统治、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1分)五、学以致用(9分)

【第44句】:(2004,青岛市)田向晖是青岛市某中学初三学生,他酷爱旅游,准备在中考后浏览祖国的名胜古迹。

他设计的路线和浏览计划是:从青岛出发,先到山西大同欣赏石窟艺术,再去陕西西安参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地下军阵,最后浏览甘肃敦煌的艺术宝库。

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他的计划,告诉他在大同、西安、敦煌要浏览的景点名称。

(3分)

【第45句】:(2004,青岛市)五四85岁了。

85岁的五四依然年轻。

85年前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大幕,也为穿越世纪风云的青春史诗写下了序篇。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五四精神,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壮志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是朝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主伐你结合所学知识,话历史,学先辈,谈理想,说抱负,定一篇演讲稿,题目自拟,篇幅限制在100—200字。

要求有史、有论、有文采、有自己的观点,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6分)2004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高中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60分,每小题2分)0

【第1句】:D 0

【第2句】:B 0

【第3句】:A 0

【第4句】:A 0

【第5句】:A 0

【第6句】:C 0

【第7句】:B 0

【第8句】:D 0

【第9句】:B

【第10句】:C

【第11句】:B

【第12句】:C

【第13句】:C

【第14句】:C

【第15句】:B

【第16句】:D

【第17句】:A

【第18句】:B

【第19句】:C

【第20句】:D

【第21句】:C

【第22句】:B

【第23句】:A

【第24句】:C

【第25句】:C

【第26句】:C

【第27句】:B

【第28句】:C

【第29句】:C

【第30句】:A二、填空补缺(10分,每空0.5分,错别字不得分)

【第31句】:汉武帝 西域都护

【第32句】:玄奘 日本

【第33句】:唐太宗(或李世民) 武则天

【第34句】:四川 交子

【第35句】:雅克萨 《尼布楚条约》

【第36句】:陈独秀 《新青年》(或《青年杂志》) 民主 科学

【第37句】:1945年 重庆

【第38句】:郑和 哥伦布

【第39句】:华盛顿 林肯三、完成表格(3分,错别字不得分)

【第40句】:《伤寒杂病论》 华佗 李时珍四、材料解析(18分)

【第41句】:⑴圆明园(1分)。

⑵英国和法国(2分)。

⑶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

【第42句】:⑴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

(3分)⑵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2分)。

⑶和平解决。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2分)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1分)

【第43句】:⑴1997年,1999年。

(1分)⑵英国、葡萄牙。

(1分)⑶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分)。

⑷日本;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

(2分)⑸荷兰,郑成功。

(1分)五、学以致用

【第44句】:大同:云冈石窟;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 敦煌:莫高窟。

(3分)

【第45句】:评分标准:第一层次:没有答题或完全离题,得0分;第二层次:有史无论,简单罗列史实或照抄照搬课本知识,未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述,得1—3分;有论无史,只谈理想、抱负,但空洞无物,没有真情实感,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或社会实际相联系,得1—3分;第三层次:有史有论,且史论基本准确合理,但在知识和认识上有少量错谬,或条理上不够清晰,逻辑上不够严密,语言上不够优美,得3—5分;第四层次: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文辞优美 ,有自己的观点,并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得5—6分。

答案少于50字,一般得分不超过2分。

如学生语言富有个性魅力,观点有独到创新之处,可酌情加1—2分,但总分不能超过6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420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