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司西狱导游词
开封府导游词
“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的美名传于古今。
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令人荡气回肠,引起几多瑕思神往。
“开封府”位于开封市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
【第1句】:4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开封府”依北宋<<营造法式>>建造,以正厅(大堂)、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
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九个区:一、以鸣冤鼓、戒石、大堂等为主体府衙文化区;二、以梅花堂为主体的包拯传说文化区;三、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体的道教文化区;四、以典狱房、牢狱为主体的刑狱文化区;五、以拱奎楼、桂籍堂为主体的科举教育文化区;六、以英武楼、校场为主体的游艺文化区;七、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体的府尹人文文化区;八、以潜龙宫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的事迹为主体的帝王文化区;九、以范公阁、曲桥、明镜湖、弦月山为主体的休闲文化区。
作为主题景区,“开封府”坚持弘扬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和历史文明传承,突出包公在府衙文化中的灵魂作用;坚持动静结合、雅俗共赏、历史与演义相映成趣的经营理念。
在开封府,不仅有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由此登基,还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书法家、科学家在此任职。
您除了能够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能够看到一身浩然正气,清正刚毅,栩栩如生,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包公铜像。
根据专家考证,创编的再现宋代开封府的“开衙仪式”、“包公断案”、“包公演武场迎宾”和“榜前捉婿”、“喷火变脸”等丰富多彩并有游客参与的表演活动,让您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
求新疆伊宁市惠远古城伊犁将军府的解说词。
谢谢大家了
清政府统一新疆后,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立“总统伊犁将军”(简称伊犁将军),采取军政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军府制度统治天山南北,并统辖归附清朝的中亚和哈萨克各部。
采取军府制度,是由18世纪中叶新疆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决定的,它是应清政府完成对新疆的统一和巩固西北边陲的战略需要而产生的。
伊犁将军一方面是清王朝全国八旗驻防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与其它各八旗驻防有所不同,它是以伊犁将军以及各参赞、办事、领队等各驻扎大臣为主干的,下辖民政、军事两套系统的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
在管理上,兼顾军事、政治、经济、财政、外交各个方面。
伊犁将军的职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1句】:统率驻军,保持武备;
【第2句】:管理台卡,巡边守土;
【第3句】:考察官吏,定其升迁;
【第4句】:屯田置放,组织生产;
【第5句】:核征赋税,奏调经费;
【第6句】:办理王公入觐及藩属事务。
自1762年首设伊犁将军,到1912年伊犁辛亥革命胜利,结束清朝在伊犁的统治为止,历时150年,共有41人、57人次担任过伊犁将军之职(包括短期署理和代理者)。
按其任期先后,担任过伊犁将军的是:明瑞、阿桂、伊勒图、嵩椿、永贵、增海、舒赫德、索诺木策凌、明亮、海禄、奎林、永铎、保宁、永保、松筠、晋昌、长龄、高杞、庆祥、德英阿、玉麟、特依顺保、奕山、关福、布彦泰、舒兴阿、萨迎阿、扎拉芬泰、常清、明绪、李云麟、荣全、金顺、锡伦、色楞额、富勒铭额、长庚、马亮、广福、志锐、额勒浑。
其中增海、李云麟等20人曾署理或暂护。
由于伊犁地理位置独特和边防责任重大,伊犁将军一职颇受清廷重视,一般均由满族亲贵和蒙古重臣担任。
如保宁、松筠、长龄、庆祥、扎拉芬泰、广福等都是蒙古八旗贵族;奕山出自皇家宗室;志税属外戚,系光绪皇帝珍妃、瑾妃之兄。
伊犁将军由皇上直接任命,尤其是最初几任,不是“椒室懿亲”,就是参加清朝统一西域战争的将领,他们地位显赫,在新疆开创之际发挥过重要作用,如明瑞、阿桂、舒赫德、永贵等。
由于新疆无总督巡抚之设,故事权专一。
这要求将军指挥军事之外,兼理民政,所以伊犁将军皆被清廷认为才优干济之人。
伊犁将军一般任期不长,多者数年,少则数月。
如果需要,可一人数任,也可因事更换,所以调动频繁。
曾任伊犁将军的满蒙大员,后来出任朝廷军机大臣、宰辅等职而成为清代重臣的不乏其人,如舒赫德、永贵、明亮、松筠、玉麟、阿桂、长龄等。
另外,在新疆亡故的将军有伊勒图、德英阿、扎拉芬泰、锡伦、色楞额、明绪、常清、广福、志锐等9人。
在伊犁颇有建树、影响较大的伊犁将军有明瑞、阿桂、松筠、长龄、奕山、布彦泰、金顺、长庚、马亮等。
首任伊犁将军明瑞,任职近5年,是伊犁将军府体制开创时期,任内修建了著名的伊犁九城中的惠远、宁远、惠宁、塔勒奇等城池,组建了厄鲁特营、察哈尔营、锡伯营和索伦营。
从此,“西域大地劲旅棋布,城廓星罗,宣国威于边疆,开一代之胜举”。
第二任伊犁将军阿桂,早在伊犁初建时期,就以办事大臣身份来到伊犁,协助明瑞平定了大、小和卓之叛乱,并在他主持下,从南疆迁移维吾尔族居民来伊犁屯田及率领绿营汉族军队屯田,使昔日荒凉的伊犁河谷变成到处是良田炊烟、鸡鸣畜叫的塞外粮仓,对于恢复和发展边陲地区的生产、稳定和社会秩序,功不可没。
他出任伊犁将军后,继续完成伊犁九城的兴建,使之成为伊犁军民守卫西北边疆的主要据点。
伊犁“如内地,数千里安然”,出现前所未有的社会安定、繁荣景象,对开发伊犁、保卫伊犁立下了汗马功勋。
松筠,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历仕三朝,久历边疆,前后两次出任伊犁将军,他在伊犁修水利、兴旗屯,对边疆的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松筠礼贤下士,不拘一格选人才。
当时谪戍伊犁的大学士祁韵士、徐松等,就是在他的支持下,写下了大量有关边疆史地的不朽之作的。
松筠还主持编修了《西陲总统事略》、《钦定新疆识略》等典籍。
奕山,任内制定伊犁变通禁烟章程五条,查办种植、吸食、贩卖鸦片人犯;开垦塔什图毕荒地16万余亩,安置回民千户,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农垦开发起过重要作用。
在历任伊犁将军中,布彦泰也是一位较重要的人物。
他出任伊犁将军正值中英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清帝开始走向衰退。
他熟悉边情,了解下层生活,其在伊犁的主要功绩:奏驳伊犁总兵移设天津;开垦惠远三棵树、阿勒卜斯等处荒地20余万亩,给无地农民耕种;集资扩建伊犁河阿齐乌苏大渠,引喀什河水,灌田数万亩,为边疆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作出积极贡献。
长龄则亲自率军平定了张格尔之乱,在两次西征平乱中指挥若定,善后布置驻兵有章可法,颇具才能。
金顺在从沙俄手中收回伊犁时发挥了作用。
进驻伊犁后,重修惠远等城,恢复锡伯、察哈尔等营制,召民屯田生产,设置卡伦台站,为伊犁的重建和恢复作出不懈努力。
马亮在任内曾大力整修塔勒奇(今果子沟)通道,为改善伊犁至内地的交通,做了许多实际工作。
长庚是在内外危机四起的清代末期出任伊犁将军的,面对沙俄威胁,他练兵图强,操练新军,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举办近代工业,开办电灯、电话,并积极恢复伊犁河谷的屯田,促进了伊犁的经济发展。
专线连接 {~~历史老人~~} : 对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应着重注意什么?~谢谢
天水的历史名人名祖名帝 伏羲.女娲:与西方亚当、夏娃创世纪的故事一样,中国也有自己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他们是原始部落社会时期的领袖。
“大目、山准、龙颜”的伏羲教民渔猎畜牧,创造书契,钻木取火,始创八卦,旋定历法,始创嫁娶,使人类走上文明之途。
后来人类遭遇洪水,人种灭绝,只剩伏羲与女娲兄妹二人,两人不得不成婚繁衍人类。
次后,女娲代伏羲为首领称女希氏。
诸侯共工与祝融争斗天下,头触不周山,天柱折缺,女娲乃以五彩石补天,这几乎与西方洪荒时代传说一模一样。
伏羲、女娲作为人类初祖,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轩辕.嫘祖:历史上称为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崛起于成纪,与妻嫘祖一起成为继伏羲神农之后的氏族集团领袖。
从轩辕开始,华夏氏族逐渐归顺结盟统一,开创了战事征伐、疆域开拓、经济农桑的新时代。
嬴非子:嬴秦的先祖非子生活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宫(后称犬丘,今天水市秦城区西南边),是秦的开国君主,他因擅长养马,好畜牧而应周孝王征召(公元前897年,周孝王十三年),在 水、渭水间替周王室主持牧马,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马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无马不成行,无马不成军,驭马和军马在经济、交通、国防上作用十分重大。
因此,周孝王封嬴非子为附庸(国),准许在秦地(即秦亭,今张川县后川河谷)建邑,号称嬴秦。
秦由此正式成为周朝在西域的封国,开始了秦族走向强盛的历史。
秦襄公:(
--公元前766年)非自第五代孙,居犬丘。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造成内乱,犬戎族乘机攻破周都镐京,西周灭亡。
时秦襄公率兵保护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秦襄公作为东周王室第一功臣,受封诸侯,原周王室直辖的歧山以西土地也全部赐于秦作为领地。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
李 嵩(公元351年--公元417年)西凉建立者,李广16世孙,祖籍成纪(今秦安县),世居西凉,曾任宁翔将军,得河西六郡,自称凉公建都敦煌,称西凉国,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其重教育才,屯田边关的建树,为后代所颂扬。
李渊 李世民(公元566年--公元635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李之后代,隋朝时任谯州、陇州、歧州三州太守,太原留守。
隋末起义,兵出太原,直指关中,以二十万大军攻入长安,称皇帝,号唐高祖,国号唐朝。
李渊作为中国历史上辉煌、强大繁荣盛唐的缔造者,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割据战乱的局面,其史迹足以彪炳史册。
现在,天水人民把他和李广、李白并称成纪三李,以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
秦穆公:(
--公元前621年)名嬴任好,在位38年,春秋五霸之一,都雍城(系陕西凤翔县境),称霸西域戎国,从此,秦的名称随戎族(后称匈奴)流动向异域传播,“秦”成了域外民族对中国的称呼,古波斯文中“赛尼”、《圣经》中“希尼”都是“秦”的音译。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
13岁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阳。
公元前221年,历十年之久征灭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秦国。
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一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李特、李雄:(
--公元303年)巴氏族,原为巴西宕渠人(今四川曲线渠县),后迁居略阳(今秦安县东南)。
西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天水等六郡饥民起义,推李特为首领,率众二万余人,与晋军作战,先后南攻广汉、成都。
公元303年,攻取成都少城建国,年号建初。
李雄(公元274年--334年),李特之子,公元303年继父位攻克成都,称成都王。
公元306年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史称成汉 苻洪、苻坚:(公元285年--公元350年)氐族,略阳临渭人(今秦安县东南),十六国时期前秦建立者。
东晋时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
不久,自称三秦王,建立前秦政权。
苻坚(公元338年--385年)二十岁时立自己为大秦天王,三十一岁时先后攻灭前燕、前凉等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
公元383年,征调九十万军队攻晋而败,这就是军事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姚苌、姚兴(公元330年--公元393年)后秦国建立者,羌族,伏羌(今甘谷县)人。
公元384年攻灭前秦国,在长安称帝,史称后秦。
姚兴(公元366年--公元416年),姚苌子,在位22年,注重农业,兴办佛教和儒学,学生达一万余人,先后灭西秦及后凉,与北魏、东晋对抗。
吕光(公元338年--公元399年)后凉的建立者,略阳人(今秦安县),初为苻坚将领,率兵攻西域,后割据凉州,建国后凉。
名臣名士(天水名臣多忠良直谏之士,与刚烈秦风熏染有关。
而名士或不致仕,或退隐故里著述立说,或执教育才,堪为陇上风范。
) 李冲(公元450年--公元498年)天水人,李蒿之曾孙。
北魏孝文帝时,李冲为秘书中散,负责宫中文书,后升为秘书令,参与朝政。
公元485年,李冲提出均田制、三长制的改革建议,得到魏孝文帝采纳,实施后使北魏国力大增,鲜卑与汉文化逐渐融合。
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李冲任镇南将军、侍中少傅,负责营建新都工程,并制定尊孔崇儒重大律令。
因此拜太子少傅、咸阳王,在北魏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姜上圭人(今天水市秦城区),唐末将领姜谟之子。
唐太宗时为将作大匠,负责修造九成宫、洛阳宫殿。
后升为左屯卫将军,曾在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十八年(公元644年)先后从征高昌(新疆吐鲁番)和高丽(朝鲜)。
李仕衡:祖籍成纪人(今秦安县),北宋淳化年间(公元990年)进士及第,任彭山知县、剑州知州。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因迎击叛乱而任尚书度之员外郎,善于理财筹措军费,直至工部尚书,知天雄军。
公元1022年,拜为尚书左丞。
任内屡为百姓上书,赈济灾民,深得民心。
胡缵宗:(公元1480年一1560年),秦安县人,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任翰林院检讨。
公元1510年后,历经嘉定州判官,安庆、苏州知府,山东、河南巡抚,足迹遍及江南、中原。
胡缵宗为官爱民礼士,抚绥安辑,廉洁辩治,著称大江南北。
公元1534年罢官归里,遂开阁著书,有《鸟鼠山人集》、《安庆府志》、《苏州府志》、《志》等14部著作传世。
胡缵宗还是一位书法家,现在江苏镇江有“海不扬波”、屈阜孔庙有“金声玉振”,天水伏羲庙有“与天地准”牌匾,系胡缵宗之遒劲刚健之书。
胡忻:天水人,明万历年间(公元1589年)中为进士,官山西临汾知县。
为官简政轻刑,庭无积案。
以政绩升迁工部给事中、太常寺少卿。
胡忻属东林党人,专以上疏揭发宦官结党营私闻名,先后上疏数十章,声震朝野。
今秦城区有故居北宅子。
安维峻(公元1854年--公元1925年)秦安县人,光绪年(公元1880年)中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士,1893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
安维峻性情耿直,不阿权贵,中日甲午之战前夕,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连续上疏六十五道,最著名的是《清诛李鸿章疏》,1894年《请明诏讨诿法》。
安维峻之上书声震京都,却因言获罪,被革职发派张家口军台。
京城时人以“陇上铁汉”四字相赠,大刀王五及京城应考文人为之送行。
1899年后,安维峻主讲陇西南安书院,在家乡办学,辛亥革命中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总攥有《甘肃新通志》(100卷),著《谏垣存稿》、《望云山房讨集》等5部。
巩建丰(公元1673年--公元1748年)前清教育家,伏羌县(今甘谷县)人。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国史馆攥修、云南学政、侍读学士。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告老还乡,以讲学著书为乐,学生数百人,人称“关西师表”。
著有《朱圉山人集》、《伏羌县志》等著作。
任其昌(公元1831--1900年)今秦城区人,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进士,任户部主事。
年末四十,告归故里,先后主讲天水书院、陇南书院三十年,其门下英才辈出,有名者如清光绪时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刘永亨、礼部主事丁秉乾、回族名翰林哈锐、刑部主事杨润身等人。
著有《敦素堂诗文集》、《秦州新志》等6部。
一生痴情教育,忧国忧民,自挽诗云:“飞雨流云过此生,有情何似总无情。
可怜耿耿胸中血,埋血青山作五兵。
”。
王权(公元1822年--1905年)甘谷县人,晚清学者。
1844年中举后,先后主讲岷州文昌、天水、宁远书院,造就了一大批人才。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后历任兴平、富平知县,扶危济困,政声斐然。
1886年辞官回乡,潜心学问,闭门著书,著《笠云山房古文集》、《秦州直隶州新志》(与任其昌合纂)等著作10余种。
名贤名家(春秋时代,天水先贤即拜孔子、老子为师,学成返归故里创立陇上文化。
因此陇上文人、雅士、儒生、医士代有迭出。
) 尹喜:先秦时圭县人(今天水市人),少时好易(《易经》)素(《太公素书》)之书,游于终南山周至结草为楼,号宅为楼观,周王闻听后拜为大夫。
任函谷关令时,拜迎西游的老子(李耳)为师。
遂辞官问道于老子,请老子著书。
于是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
尹喜以老子经法,研读三年,著《关尹子》九篇,备受东晋道学家葛洪推崇。
秦汉时,已有学徒聚集尹喜宅楼观台,魏晋之际,形成了道教观派。
今北道区伯阳乡元代时即有老子、尹喜道观和尹道寺,殿前有楹联曰:“华章九篇入百子,经文五千诵道德。
” 石作蜀:春秋冀县人(今甘谷县),自幼好学,跋涉万里,就学孔子门下,为七十二弟子之一。
学成返乡,传播儒学和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自此三陇一带文教大兴,人文蔚起。
在家乡有石子祠和石子墓,祠联曰:“梓里访遗踪,看空庭草碧,荒冢花殷,何知是唐封宋赞
杏松亲教泽,听渭水莺啼,陇山鸟语,此中有化雨表风。
” 秦祖 上圭人(今秦城区),与颜、留、闵诸贤同为孔子入室弟子,身通六艺。
唐封少梁伯,宋为鄄城侯。
秦州文庙设秦祖祠,祠联曰“圣绩怙行,眺百二河山,不碍春风时雨至儒宗传北学,数学,数三千弟子,谁携关月陇云来。
” 壤驷赤 上圭人(今秦城区),亦为孔子入室弟子,与石作蜀,秦祖号称“陇上儒学贤”。
唐封北征伯,宋封上圭侯。
秦州文庙设壤驷赤祠,祠联曰:“任人间倒海翻江,逐宇宙新潮,正学莫忘宣圣统;愿我辈模山范水,赴春秋佳日,大家来拜上圭侯。
” 赵壹 西县人(今秦城区西南),东汉著名辞赋家,生活在顺,桓,灵帝时期(约公元一至二世纪中期)。
存有辞赋二十篇,其《刺世疾邪赋》,《穷鸟赋》,《非草书》,堪为名篇,在我国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王喜 (
——公元390年)安阳县人(今秦安县),东晋著名小说家。
初为方士,有随徒数百人。
公元384年,被苻坚召人长安。
后有作品〈〈牵三歌谶〉〉志怪小说〈〈拾遗记〉〉(220篇),鲁迅先生称其为“文笔颇靡丽,而事实诞漫无实。
”王嘉是中国短篇小说最早的奠基人之一。
李白 (公元701年——公元762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少具诗才好剑术,游历南北。
天宝元年(742年)因贺知章荐举,召为供奉翰林,后为权贵排挤。
此后长期漂泊。
并受安史之乱祸,险被流放夜色郎。
遗稿由堂叔李冰阳编为〈〈草堂集〉〉十卷。
李氏一生未实现济苍海,安社稷的宏大理想。
他的诗作却以半叛逆思想,豪入的风格,清新的语言,把历经千年的中国诗歌艺术推向了顶峰,人们把李白称为“诗仙”。
今天的校园,课堂上,处处有李白诗歌的吟唱。
李翱(公元772年——公元841年)成纪人(今秦安县),初唐著名散文家。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李翱中进士,任校书郎,后历任国子博士,庐州刺史,谏议大夫等职。
李翱为文师承韩愈,主张文以载道,为道初古文运动的主将,今传《李文公集人》,《高愍女碑》,《杨烈妇传》为其名篇。
王仁裕(公元879年——公元956年)五代著名学家,秦州人。
入仕后历任秦州节度判官,翰林院学士,后任户部,兵任户部,兵部尚书。
著有《西江集》,《紫泥集》,《人洛集》,《玉堂闲话人》,《开元天宝遗》等5部。
文辞开五代学先河,名动京师。
王羌特 (公元1615年——公元1680年)伏羌县(今甘谷县)人。
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考选拔贡。
后授云南顺 府通判。
大办教育。
振修文风。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著小说《狐山再梦》,为不可多得之明清小珍品。
相名将(史称“关西(陇右)出将,关东出相(关中)”,实际上天水将相辈出,从春秋到民国,有名的将相就出了60多位。
由余:春秋时天水人,戎族。
秦穆公元年(前659年)投入秦国,被秦穆公任为上卿(即宰相),用谋略一举攻伐锦诸戎、绲戎、翟戎、义渠等十二个戎国,遂称霸西戎,使秦位列春秋五霸。
赵衰(
--公元前622年),祖籍天水,其先祖为中 后代嬴造父,因替周缪王平乱有功而受封赵城,改姓赵姓。
赵衰曾随晋文公(公子重耳)流亡于十九年后,助重耳回国即位,任晋国卿(宰相),帮助晋文公创立了霸业。
赵盾 赵衰之子,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任中军元帅,掌握国政(宰相)。
公元前607年,又拥立晋成公,在晋国执政多年,以直谏著称。
李蔡(
--公元前118年)李广堂弟。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对匈奴作战,汉武帝时受封轻车将军、安乐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任丞相,执政四年,协理汉武帝运武徒民,治吏改币,统筹盐铁,颇有政声。
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古略阳第七沟(今秦安王尹乡包全村)人。
权德舆家世源远,自十二祖前秦符坚的仆射安邱公权翼以来,世代为官。
父权皋,曾为安禄山幕僚,“安史之乱”前,他果断逃离安禄山,义勇为时人称道。
权德舆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祖德清明、家风雅正的家庭里。
他从小聪明好学,“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十五岁有文章百篇,小有名气。
公元792年,经人推荐,被唐德宗征为太常博士,转右补阀,从此跨人政界。
李训(
--公元835年)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以进士进入京师。
曾以上疏收复河湟、清除藩镇、诛灭宦官受到唐文宗重用,任宰相。
诛宦官陈弘志、王守澄。
公元835年以宫中石榴树上有甘露为名,诱贪钱横暴的宦官仇士良观看,谋里应外合诛杀。
不慎泄露,李训、舒元舆、王涯等良臣被杀。
史称“甘露之变”,留下了千古遗恨。
李广(公元前186年--公元前119年)祖先李信为秦嬴政大将,曾率兵擒拿燕国太子丹到辽东(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成纪人氏,汉文帝时以良家子身份从军,历经文、景、武三帝,历任八郡边关太守,历经大小七十余战,以勇著称,匈奴称之为“飞将军”。
六十四岁时,出征匈奴迷路,因不堪忍受刀笔之吏讯问之耻,而自杀。
汉司马迁有《李将军列传》,唐代诗人王昌龄诗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赵充国(公元前137一前52年),字翁孙,西汉上邦人,是一位能骑善射骁勇多谋的军事家,在当时屯田政策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为人沉着勇敢,有远见深谋。
少年时,就边学兵法,边研究军事。
公元前119年,随着武帝取得了第三次大举征讨匈奴的胜利,即移民七十万口,以加强北方边防。
东起朔方,西至今居(今永登县)的地区内,设团官,供给移民牛犁谷种,变牧场为农业区。
赵充国就是这一年全家移民令居的。
姜维(202年一264年)三国时蜀汉后期主将。
字伯约,天水郡冀县(治今甘谷县东南)人。
因郡望是天水郡,故史书多称天水姜维。
推祟郑玄经学,文武全才。
初仕魏,任天水参军。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归蜀。
深受谙葛亮器重,称赞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凉州上士也”(时凉州州治在冀县,故有是说),征为丞相府仓曹椽,封当亭侯。
诸葛亮病逝后,姜维总领请军协助大将军蒋琬、费神共理朝政。
延熙十九年(256年),进位大将军,独力支撑岌岌可危的蜀国。
为实现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愿望,统军而后,九次北伐,七出陇右,连年转战于陇蜀之间,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
其征战的武城山、落门、段谷、上圭今天水市境内,武山县民间至今有姜维大战铁笼山的传说。
景耀六年(263年),魏大举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击钟会,使之寸步难行,而后主刘禅率先投降邓艾,蜀国亡。
姜维迫于形势,伪降钟会。
次年,怂恿钟会叛乱,试图借机恢复蜀汉,泄密被杀。
陈安(
--公元323年)上圭人(今天水市西南),反抗匈奴刘曜攻占长安建立前赵而起兵,322年拥兵10余万,称凉王。
次年与刘曜大军血战,渭水变色。
陈安被杀,刘曜惊称壮士,陇右流传《壮士之歌》曰:“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
” 李穆(
--公元586年)成纪人,李陵后代,北周名将。
累迁都督、大将军、柱国大司空,屡建奇功。
公元581年,杨坚称隋文帝,拜李穆为太师,位列三公。
平阳公主:唐女将军,李渊之女。
公元617年李渊起义之后,平阳公主自户县招建数万人的队伍进行严格训练。
并招降了隋朝将领何潘仁上万名队伍,攻占户县、周至、武功、始平四县,队伍扩大到7万人。
李渊渡黄河推进长安时,平阳公主队伍与父回合。
随后,平阳公主与李世民一起荡平了西北的隋王朝势力,为唐王朝建立立下了功勋。
平阳公主队伍因纪律严明,被称为”娘子军“。
张俊(公元1086年--公元1154年)成纪人,16岁时以弓箭手投身行伍,攻西夏,御金兵,累立战功。
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北宋灭亡。
张俊护送康王赵构南渡临安(杭州),建立了南宋王朝。
张俊先后平定江南七地武装割据势力,东征西战。
在与金人战争中,先后参与明州(宁波)之战、黄天荡之役(镇江)等打战,使金人不敢窥江而渡,人称南宋四大抗金名将之一。
刘琦(公元1098年--公元1162年)成纪人,北宋将领刘仲武之子。
公元1140年率王彦旧部八字军(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一万八千人,在开封与金兵三万人激战,打败金兵。
金主帅兀术闻讯率十万人驰援,刘琦用计打破金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昌(开封)之战。
刘琦用兵出奇制胜,有儒将风范,金帝完颜亮南下,历举南宋诸将姓名,部下争相对阵,唯问到刘琦,无人敢答,使金兵闻风丧胆。
汪惟永(公元1264年--公元1325年)元朝名将,宁远人(今武山县),元朝大将汪良臣之子。
少善骑射,精通谋略,公元1308年,升任镇国上将军,征西都元帅,在元朝讨平叛乱中屡建战功。
郭相忠(公元1798年--公元1861年)清代将领,清水县人。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中武进士,在克复新疆战役中足智果断,战无不胜,历任喀什葛尔、秦州、揄林守备。
咸丰年间任甘州提督,后于1860年统率甘肃、四川、贵州兵马,靖边云南。
在任期间,清正廉明,开仓放粮,赈恤边民,四方称颂。
咸丰十一年病逝军中,军民悲恸,诏赐振威将军。
邓宝珊(1894—1968),甘肃天水市人,16岁在新疆参加同盟会,次年参加著名的伊犁起义,后在陕西参加讨伐袁世凯,1918年在陕西三原与胡景翼创立靖国军,后参加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积极聘用共产党员训练干部,邓小平就曾在他的聘用下在那儿工作过。
1932年任新一军军长。
1936年西安事变,他支持张学良与杨虎成的八项主张,拥护共产党和平解决的正确意见。
抗战时他率部驻守榆林,任21军团军团长,与陕甘宁边区保持了良好的友邻关系。
他们中谁会写古诗,写了什么,那就慢慢发掘了。
赞美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的文章
找的半天才找到
孔雀河打小我就一直认为孔雀河的名字一定与“孔雀”有关,或者与某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到了2005年,我们编纂维吾尔文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集》建立维吾尔文地名数据库时,才弄清孔雀河的名字音译自维吾尔语“库姆切”,意思是“皮匠河”,既与孔雀没有任何关系,也与任何神话无关,倒是有可能与很久很久以前在这河边熟皮子的工匠有关。
我很佩服那个把孔雀河的名字从维吾尔语译成汉语的人,译得多么好啊,让人一听这名字便浮想联翩,心驰神往。
远在新石器时代,孔雀河流域就已有人类活动。
西汉神爵年间,西域都护府在今孔雀河三角洲埒娄城,有军队驻守。
其实孔雀河本来就很美,远古时水量也一定很大,要不然罗布泊怎么会曾经是烟波浩渺的水乡泽国
怎么能有丝绸之路和楼兰故城的繁荣
史书载: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
只不过不知是什么原因什么时候孔雀河下游断流,千百年前罗布泊变成干涸的死亡之海,楼兰故城湮没在沙漠之中,丝绸之路也难觅踪迹。
历史上,罗布泊有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坳泽、盐泽、涸海等多个名称,可见其变化之大。
2007年10月1日,我进入A
【第4句】:A5测区看望野外作业职工并检查1∶5万地形图基础测绘工作时,看到罗布泊那无边无际的盐壳荒漠和风蚀雅丹地貌,才明白为什么彭加木会在那里失踪,才明白余纯顺为什么会在那里走到生命尽头。
现在,那里已经建起了规模宏大的现代化钾盐厂,上百平方公里的卤水盐池宛如浩瀚的海洋。
公路已经通向这里,铁路正在修建。
经过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孔雀河向罗布泊紧急输水,沉寂了两千多年的塔里木盆地变得生机盎然。
孔雀河中下游至今生长着许多胡杨林。
传说沙漠胡杨生长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三千年的沙漠胡杨应当见证了这段变迁的历史。
可惜胡杨沉默无语。
孔雀河里有很多种鱼。
神秘的罗布人便是以捕鱼为生,单一食鱼的民族。
他们把很粗很长的胡杨树剖成两半,中间掏空做成独木舟,把它称之为“卡盆”。
他们就是划着卡盆在孔雀河里捕鱼。
我见过卡盆,还乘坐过卡盆,好像还险些掉进河里。
上中学时,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骑自行车走了几十公里到了普惠,看当地老乡在河里捕鱼。
他们捕的有一种鱼一条就有好几公斤重,当地人把这种鱼叫大头鱼。
他们用几个土块支一口大锅,用干树枝烧火,把大头鱼切成很大的块放进水里煮,除了一些盐,不放油也没放其他任何调料,就像新疆人做手抓肉。
我是第一次吃到味道这么鲜美的鱼,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味道那么好的鱼,也再没见过大头鱼,听说大头鱼早已绝迹,又听说现在南疆某地在搞大头鱼人工繁育。
但愿大头鱼不要绝种。
孔雀河源自国内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现有水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北岸有金沙滩银沙滩,已开发成海滨浴场和旅游度假区。
南岸有莲花湖、白鹭洲、海星山、阿洪口等景区。
环湖大部分都是芦苇荡,面积达70多万亩,年产芦苇20多万吨,是生产纸浆的上好原料。
博斯腾湖中有30多种鱼,还有虾、蟹、蚌等水产品。
在芦苇荡中乘着快艇穿行,仿佛置身于阳澄湖的沙家浜。
湖中泛舟,近观睡莲吐蕊,鸭嬉鱼游;远眺水天一色,鸥飞鹭翔。
博斯腾湖水进入孔雀河从铁门关流经库尔勒市。
库尔勒市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古代西域36国焉耆国和渠犁国的属地。
公元630年,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曾途经库尔勒。
三十多年前库尔勒市还是一个人口不过几万的小县城,只有一个十字街道。
而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有四十万人口的繁华大都市,南北疆的交通枢纽,新疆的石油重镇。
这里出产闻名遐迩的库尔勒香梨,果肉细嫩、清香脆甜,恐怕是世上最好吃的梨了,所以库尔勒又被称作“梨城”或“石油城”。
孔雀河从库尔勒市蜿蜒而过,给这座城市平添了几分秀色和几多灵性。
库尔勒市人民在孔雀河边建了滨河公园,白日里人来车往,好不繁华;夜幕降临,两岸华灯齐放,水映高楼,恰似天上的街市,国内外许多来客都惊讶在中国西部还有如此美丽的城市。
孔雀河,十八团渠,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你
是你母亲般的乳汁把我养育,是你给了我坚强的品格和顽强的毅力。
我赞美你——孔雀河、十八团渠
中国哪座城市名人故居最多?
北京,名人故居最多的城市。
京华烟云■ 洪烛 旧时代北京城的风俗民情,在今人的回眸中已笼罩着浓重的烟云。
难怪林语堂在异乡追怀北平生涯而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要以《京华烟云》命名。
冠盖满京华,象征着权贵与名流的宝马香车以及冠盖如云,曾经遮蔽过六朝古都的街道与天空,掩饰了数不清的英雄业绩、文坛佳话、风流韵事乃至官场现形记……我们也只能以凭吊的心情,抽蚕剥茧地借助岁月之手梳理发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的如烟往事,屏住呼吸,放轻脚步,生怕惊散了纸张般单薄的尘封的梦境、冻结的繁华抑或逝者的呓语。
究竟现实是往事的翻版,或者往事是现实的投影?若隐若现,忽暗忽明,以至我在文字的迷宫中蓦然回首之际,不禁怀疑自己也是古人的替身,在延续他们的进取与失落、喧嚣与躁动、恭顺与抗争、彷徨与呐喊……久久不能自拔。
作为城市,北京是不朽的;但对于在这座历史舞台上演过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而言,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是过客,无论什么声名显赫的人物,轰轰烈烈的事件。
\ 北京的名人故居多。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故宫(皇帝们的故居),其次属形形色色的王府,雍容华贵的程度确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南池子有睿忠亲王府,正义路有肃亲王府,什刹后海有醇亲王府(其西花园后来又是宋庆龄故居),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我在宽街的板厂胡同住过,黄昏散步路过胡同深处一座破落的四合院,发现苔痕斑驳的灰墙上,镶嵌一块文物局立的牌子,走近一瞧,居然是僧格林沁王爷的旧宅,而当时我恰恰在读这位骁勇善战的蒙古王爷的传记。
真使人感概于世事莫测:想当年这里肯定门庭若市、贵宾如织,而今蛛网密布,门可罗雀。
若随便在街上问一个年轻倒爷,他恐怕不知道僧王是谁。
这对于我有时也难免:某次应邀赴虎坊桥一家叫晋阳饭庄的老店聚餐,酒过三巡,多亏东道主介绍,我才知道这幢翻修的楼即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乾隆年间他在此地写过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
再饮酒,觉得滋味似乎醇厚了许多。
这杯酒的源头可上溯到清朝,且有文化味。
\ 香山脚下有个古朴的农家院落,被发现为曹雪芹故居(但又有部分红家学反对这种考证)。
我是买了门票进去参观的。
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听凭导游讲解得天花乱坠:石碾、枣树、墙上模糊的字迹、一盏生锈的油灯,都是有来历的。
但我内心还是希望它是真的:曹雪芹在这里呕心沥血给中国文学留下了一部残局:而我,伫立在《红楼梦》诞生的地方,也算是沾了古人的光。
以后再读红楼,我脑海里总浮现着那堵断墙,墙头没心没肺地疯长的荒草……\ 梅兰芳故居在北京有多处。
从李铁拐斜街(出生之地)、百顺胡同、鞭子巷三条、芦草园,到无量大人胡同、护国寺街、西旧帘子胡同。
他多次迁徒。
其中无量大人胡同的宅第最有名,瑞典皇太子以及印度诗人泰戈尔等都来做过客。
那个年代,一批又一批国外慕名者,都把“游故宫、登长城,到梅兰芳家做客”列为主要活动日程向外交部提出。
至于芦草园的房子,是把两所四合院打通内墙合并起来的,梅兰芳经常邀齐白石、徐悲鸿等来这养有牵牛花的院落吟诗作画。
\ 北京的大小名人故居多得几乎无法——列出,大多数并未专门辟作参观场所,而改作单位办公地点,或由平民居住。
在北京生活过的历代名人太多了。
譬如张自忠的欧阳予倩故居,由多家市民合住,门洞里停有自行车,走廊推有蜂窝煤,窗台上晾晒储存过冬的大白菜,如果不看临街墙上所立文物局的字牌,你怎么能想象到原先的主人谁?我有个朋友,就住在史家胡同的赛金花故居里。
我去做客时跟他开玩笑:“小心,做梦时别沾上那浓得化不开的脂粉气。
”他也诙谐地说:“我在这儿住了几年,越来越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了。
”\ 张中行在《画梦集》中屡屡述及豪华的历史旧迹:“限于人而有文名的,其故居,只是宣南,就可以找到几十处吧?人而有艳名的就更容易引起思古之幽情,如铁狮子胡同有明末田畹府,从门前过,我们就禁不住想到陈圆圆。
这样的幽情也许不该有吗?人生就是这么回事,我们是俗人,俗是本分事,不矫情,也可以说无伤也。
”是啊,想到陈圆圆,又会辗转想到吴三桂、李自成乃至清兵入关,想到“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警句。
更主要的是想到历史, 历史居然是这样演绎的。
\ 旧迹尚存,往事如烟,在这座有三千年历史的城市,我们触及到的永远是它历经岁月冲刷的部分。
更多的已消散为纸张、传说、记忆之外的烟云。
那无法记载的人类的心情。
从空白中来,又返回空白,这“空白中的空白”(诗人莫非的句子)。
空白使我们获得真正富有的感觉。
而每一个顽强的墨点、线条,都作为时间的证据,唤醒我们更为丰富的回忆。
每个人的回忆,都是一部个人化的历史;而历史本身,则是整个人类的回忆,是集体回忆的总和。
所以写过《京华烟云》的林语堂要说:“巴黎和北京被人们公认为世界上两个最美的城市,有些人认为北京比巴黎更美。
几乎所有到过北京的人都会渐渐喜欢上它。
它的难以抵御的魅力恰如其难以理解和描绘的奥秘……所有古老的城市都是经历若干世纪成长演变的产物。
它们饱经战争的创伤,蕴含历史的积淀痕迹。
它们是已经的人们的梦想的见证……一个城市绝不是某个人的创造。
多少代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创造成就给这个城市留下宝贵遗产,并把自己的性格融于整个城市。
朝代兴替,江山易主,可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依然如故……城市永在,而他们的人生岁月转瞬即逝。
可见任何城市都要比一时主宰它的人伟大。
” 他把这段文字命名为“老北京的精神。
”精神比物质更能达到不朽的境界。
北京有多少古墓名陵?挖完了没?比秦始皇陵更早的古代王侯陵墓区曹操墓找到了,孙权墓在哪里?明朝皇帝陵为何沿用妃嫔殉葬制度?颐和园昆明湖边有哪位大名人的墓地?康熙最宠爱的诗人之墓如何发现的哪位太监预留墓地能抗衡帝王陵?头号汉奸汪精卫墓何时被炸开
【图】蒋介石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预留了墓地?2009年最让我惊叹的三本书
【图】她是一个处女网络上开博客最多的是什么群体?[图]谁是世界第一美女 中国哪座城市的爱情最开放?[图]嫦娥与后羿为何闹两地分居?中国四大美女之外倾国倾城的美女[图]中国哪座城市的女人最大方?新疆的女人和刀中国四大美女之外的少数民族美女[图]中国哪座城市的女人最爱美?谁是美国精神的代言人?西施为什么是中国四大美女之首? 慈禧一生中哪一天不敢穿旗袍?[图]中国四大美女之外的悲剧美女 八大胡同,老北京的红灯区?[图]中国的哪座桥最适合赏月?中国哪座城市最女性化?慈禧太后为什么要修颐和园?[图]李白为什么要跳水捞月亮
哪位女人配做南京的形象大使? 北京人和上海人的是是非非韩美林听见哪三个词就想哭
\\\\东西方推举出的两大顶级美女[图]谁是西方文学之父? 苏东坡与杨贵妃有共同的嗜好
中国历史上最缺德的亡国之君是谁?[图]新疆的睡美人哪位外国作家与鲁迅一样酷?哪座城市的人比上海人更精明?
【图】新疆那被抢夺的王位 鲁迅为什么走下圣坛?毛主席为何题写“劳动人民文化宫”?[图]美丽的混血儿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中南海为办公室?
【图】毛主席在哪家图书馆办过特殊借书证?[图] 青年毛泽东在北京的恋爱史
【图】毛主席为何爱吃武昌鱼?[图]在西域遇见香妃
【图】这个女人美丽得就像是一件样品那么多不食人间烟火的空姐所有伟大的爱情都不过如此中国哪座城市最有诗意
[图]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比你更美
延长一位美女的青春期嫦娥的裸奔康熙皇帝最喜欢的地方鲁迅未获诺贝尔奖照样令人尊敬[图]“中华第一街”的世代变迁八十岁还会爱上十八岁姑娘的大师比四大美女更美的新疆美女为了染红一位美人的石榴裙上大学有哪些敲门砖
现场支招[图]我获散文金奖的《母亲》最新增补稿[2]高居在月亮上的皇后最美的花是最美的女人变成的屈原的姐姐比国王更重要我的宝马在流血,我的妃子在流泪 能让读者泪流满面的文章为美女打起来才算得上圣战[入选中国散文排…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帝王?记忆中的一位少女
【获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北京有多少倾国倾城的名女人?[图]蒋一谈《鲁迅的胡子》(新星出版社)鲁迅的胡子比李白的胡子还硬
【图】■ 洪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44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