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抚州临川四梦导游词

河东有哪些名人

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三。

得姓始祖 季札。

春秋时吴国公族。

为吴王寿梦四子,诸樊(后袭王位)之弟。

受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州来(今安徽凤台),史称延陵季子或延州来季子。

他贤明博学,多次推让王位。

曾北游齐、郑、晋等国,并观乐于鲁,论盛衰大势,颇中时要,以有远见而著称。

因他远见卓识,贤明仁德,后世子孙以其排行次第为姓,以别他族,称季姓。

他们尊季札为季姓的得姓始祖。

名人精粹季布:西汉楚人,以任侠名。

楚汉战争时为项羽部将,数围困刘邦。

汉朝建立后,被刘邦追捕缉拿,后得赦免,累官至河东守。

季心:季布弟,亦以任侠名。

闻名关中,方圆数千里志士争着为其死,曾经杀人,亡命于吴地。

官至中尉司马。

季广琛:寿州人,唐代大臣。

历瓜州刺史、荆州刺史,曾率兵赴河南,拜青徐等五州节度使。

后因兵败贬温州刺史,不久擢浙江西道节度使,官至右散骑常侍。

季复:名复或作几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代官吏、学者。

与弟季中复有文名,其平生笃于学问,博览群书,为文师韩愈、欧阳修。

为政有惠德,得民称诵,官至朝奉郎知渠州。

季陵: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宋代学者、官吏。

政和间三迁太学博士。

南宋时迁中书舍人,曾被罢官,后复官右文殿修撰等。

季厚礼:安徽无为人,明代大孝子,以孝行著称于世。

其子立,孙廷春,亦效之,人谓其“一门纯孝”。

季本: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明代大臣、学者。

师从王守仁。

进士及第后,授建宁府推官,征为御史,以言事谪揭阳主簿。

官至长沙知府,落职归。

有《易学四同》、《诗说解颐》等。

季寓庸:江苏泰兴人,明代官吏。

进士出身,官至吏部郎。

工书画,画仿沈周而能登其堂,书宗祝允明而能入其室。

季开生、季振宜:泰兴人,兄弟俩均为清顺治年间进士,开生官至给事中,以直言著称。

后因谏买扬州女子,几遭极刑,戍尚阳堡。

在戍所被光棍殴死,官司不问。

其工于书画,亦工诗。

其弟季振宜,号沧苇,官累至浙江道御史。

藏书富甲海内。

有《季沧苇书目》、《静思堂诗集》。

季士言斤:江苏常熟人,清代书画家、词人。

词宗南宋、书学董其昌,宕逸多姿,绝去尘俗。

水墨写生笔趣奇纵。

有《问红词》。

季雨霖:湖北荆门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曾与刘静庵等创设日知会,密谋革命。

武昌起义后,任湖北第八师师长,不久辞职。

后被军阀黎天才杀害。

季羡林:山东临清人,当代学者,著名教授、文学翻译家、印度学和佛学专家。

通梵文和吐火罗文,可称一代宗师。

著有《季羡林文集》。

为汤显祖纪念馆和王安石纪念馆写一段导游词

汤显祖纪念馆导游词 汤显祖(1550—1616)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思想家,卓越的反封建斗士,他生活于明代中、晚期,身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

其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如清康熙陆辂评概:“始焉学道,居然大鸿也;继而慷慨,又为直节名臣矣;晚乃漱润词场,以风流擅名当代”。

  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

每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世界读书日”。

】的明代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于1593年至1598年在遂昌任知县。

此前,汤公在京是个闲官,被贬广东徐闻是个挂名的小吏,到遂昌始为一县父母官。

汤公在遂昌“仁政惠民”,吟诗赋词,与遂昌士民结下了深情厚谊。

  汤公一到任,见全县唯一的县学讲堂破败,诸生无所诵读,也无射堂可供习射,立即在城南眠牛山营建书院和射堂,合称“相圃书院”,意寓哺育将相之才,并亲自授课,和诸生一起习射。

次年,又在孔庙北侧营建遂昌最早的图书馆——“尊经阁”。

  每年春三二月,汤公备花酒、带春鞭,下乡劝农。

“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

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胜在新年。

”千古绝唱《牡丹亭》第八出南安太守杜宝下乡劝农的欢乐情景,正是汤公自己在遂昌的真实写照。

为促耕读,汤公重修钟楼,亲自登楼敲钟。

  汤公初到遂昌时,地方并不安定,百姓颇受盗贼、虎患之苦。

汤公勒杀盗酋十数人,治安渐宁。

遂昌林茂,虎患严重,汤公组织打虎除害。

然民间迷信虎受神佑,青壮不敢应募。

汤公祷告城隍:“我与神共典斯土,人之食人者吾能定之,而不能于止虎。

民曰有神。

夫虎亦天生,贵不如人。

神无纵虎,吾将杀之。

”一扫民众疑虑,再率乡勇打虎,杀虎十七。

虎患渐靖。

  汤公既重治安整治,又重感化教育,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汤公曾邀名医何晓为幕宾,遇百姓打架斗殴,先令何晓治伤,然后审案。

遇囚犯患病,常自己出钱,请何晓买药治之。

偶遇审案用刑致人受伤,立命何晓诊治。

汤公在任五年,“未尝拘一妇人”,“县无斗伤笞 系而死者”。

特别是除夕遣囚和纵囚观灯,尤显汤公之重感化。

除夕,汤公亲临监狱,遣囚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

正月初四,囚犯按时回狱,个个父兄陪送,甘心服刑。

元宵,则组织囚犯上河桥,在原是官眷赏灯之所观花灯,体会“绕县笙歌”的欢庆景象,使囚犯在良辰美景下更增改过之决心。

  汤公德刑兼施,宽严相济,使遂昌呈现出了“琴歌积雪讼庭闲”,“市上无喧少斗鸡”的升平景象。

汤公量移遂昌知县,实是遂昌百姓之福。

汤公自寓遂昌是“仙县”,自己是“仙令”,故多有闲暇投入创作。

汤公在遂昌“捉笔了霍小玉公案”改定了剧本《紫钗记》,开始了扛鼎之作《牡丹亭》的构思和写作,还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汤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平昌令得意处别自有在,第借俸著书,亦自不恶耳”。

汤公对遂昌情有独钟:“风谣近胜,琴歌余暇,戏叟游童,时来笑语。

”“君子山前放午衙,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后茶。

”“山也清,水与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

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

汤公挂念遂昌士民,遂昌百姓更是怀念汤公。

1712年,遂昌士民在县城建遗爱祠,奉祀汤公。

1984年,遂昌汤显祖研究会成立。

1985年,举行纪念汤显祖诞辰435周年活动,民众自发捐资在妙高山又建遗爱亭。

1986年,举行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年活动。

1987年,复在汤公挚友叶澳故里独山村建遗爱亭。

1995年,汤显祖纪念馆建成。

2006年,根据《遂昌县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的要求,对原有陈列进行了重新设计、布展。

一座以汤显祖文化展示为主题,以最新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指导,以现代化展示技术为支撑,展示精华展品的人物类纪念馆呈现在大众面前。

当年,一代高僧达观禅师特至遂昌看望汤公,曾口占四句:“汤遂昌,汤遂昌,不住平川住山乡。

赚我千岩万壑来,几回热汗沾衣裳。

”数百年来,不断有人被“赚”至遂昌,心怡遂昌,只因汤公《四梦》源于遂昌,汤公遗爱永驻遂昌。

王安石纪念馆导游词王安石纪念馆坐落在抚州市赣东大道的南端,是为了纪念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而建,为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王安石纪念馆筹建于1985年初,1986年11月11日于“江西省纪念王安石逝世900周年学术讨论会”召开之际揭幕开馆。

王安石纪念馆占地面积二十亩,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陈列厅6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江南园林意境和宋代建筑遗韵的仿宋府第园林式建筑群。

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风格秀逸超脱,与馆内门楼、隐壁、水榭、游廊、碑廊、亭台、荷池、曲桥等景致浑然天成,翘角飞檐,圆柱简瓦,绿木葱葱,修竹掩映,饱含传统文化内涵,处处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

 纪念馆建筑方案由南京园林设计研究所设计,占地面积1332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

她具有江南宋式府第门楣,楼阁实体,二览(展览,浏览)兼顾的特点。

主体建筑是一座仿宋式的二层楼阁,歇山飞檐,筒瓦花窗,园拄环绕对称端庄,其它附属建筑的格局与主体建筑和谐协调,既造型各一,又相互衬托,交相辉映。

端庄素雅的门楼虽不雄伟壮观,但牌遍上镶嵌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提写的馆名“王安石纪念馆”六个大字,使门楼显得格外的气派、精神。

一进大门,两侧是造型优美的隐壁,顺着甬道登上水榭,池边杨柳垂风,水中鱼儿飞花,阵阵幽雅的古乐,仿佛把人带到了仙境,迂回曲折的游廊碑廊将门楼、水榭、接待室、主楼和荆公亭连为一体,形成“曲径同幽,耐人寻味”的佳境。

“怀文堂”的宋代文物,使人们领略到祖先的文化艺术,通往“草亭”的田间小道,让游人想起王安石罢相后的淡泊生活。

  主楼展厅分上下两层,四个部分。

简明扼要的“前言”引出王安石的出身、家世和他青少年时期的活动,“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这一大标题下,展出了王安石十几年地方官的政绩同,他著名的“上仁宗皇帝事书”,“三不足论”,“熙宁新法”的主要内容都在版面中得到展现。

在二楼展厅,王安石的文章诗词,道德人品是主要展出内容。

他那脍炙人口的散文、诗词,曾使多少后生学者为之倾倒,高风亮节的品德连他同代的反对派也叹服。

刘海栗等名家的书法,王大进教授和他弟子们精心雕塑的十组王安石塑像,更使全馆增添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代 临川人。

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从北宋熙宁二年开始进行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变法运动,史称“王安石变法”。

列宁曾称赞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作为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建设项目之一,王安石纪念馆于1985年9月12日破土,次年11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建筑方案由南京园林设计研究所设计,占地面积1332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

她具有江南宋式府第门楣,楼阁实体,二览(展览,浏览)兼顾的特点。

主体建筑是一座仿宋式的二层楼阁,歇山飞檐,筒瓦花窗,园拄环绕对称端庄。

其它附属建筑的格局与主体建筑和谐协调,既造型各一,又相互衬托,交相辉映。

端庄素雅的门楼虽不雄伟壮,但牌遍上镶嵌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提写的馆名“王安石纪念馆”六个大字,使门楼显得格外的气派 、精神。

一进大门,两侧是造型优美的隐壁,顺着甬道登上水榭,池边杨柳垂风,水中鱼儿飞花,阵阵幽雅的古乐,仿佛把人带到了仙境。

迂回曲折的游廊、碑廊将门楼、水榭、接待室、主楼和荆公亭连为一体,形成“曲径同幽,耐人寻味”的佳境。

“怀文堂”的宋代文物,使人们领略到祖先的文化艺术,通往“草亭”的田间小道,让游人想起王安石罢相后的淡泊生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453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