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魏家风馆导游词
福州闽都民俗园导游词作文
各位尊敬的游客们:你们好!我叫吴靖,是这次你们游览芝山公园的导游。
很荣幸可以陪同大家领略芝山公园风光,我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
如果需要我的帮助,尽管提出来,我一定会尽力为您服务。
温馨提示:您若有带孩子来游览,请管好自己的孩子;请不要随地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谢谢您的配合!漳州的芝山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芝山公园的大门,绕过花丛,就来到了美丽的湖旁边,湖里有无数条的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湖岸边有一个亭台供人们休息,远远望去,亭台上人山人海,我们从小石桥上走过去,石桥上有三十多根小柱子,柱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小圆球,小圆球的表面如同珍珠一般光滑。
亭台顶上铺着朱红色的方砖,十分平整。
观赏完了人山人海的亭台,就来到了一个又宽又大的广场。
每天早晨的时候,有的人在这里散步;有的人在这里练太极拳;有的人在这里跳广场舞;还有的人在这里跑步,热闹极了!芝山公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看也看不完,希望你有机会也可以去那里细细游赏哦!
跪求福州华林诗导游词要求要15分钟~那位好心人士帮帮忙吧
华林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吴越国王钱氏割据时,福州郡守为祈求国境安宁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
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名“越山吉祥禅院”。
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1444年)赐额“华林寺”。
名臣李纲、张浚等均曾寓游于此。
华林寺历经几多春秋,仅存大殿,后增建山门、左右配殿和廊庑。
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单檐九脊顶,高
【第15句】:5米,面积574平方米。
大殿有18根木柱,柱子以上全由斗拱支撑,不用一根铁钉。
其建造手法在全国唐宋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对日本镰仓时期(12世纪末)的“大佛样”、“天丝样”建筑风格影响颇大。
大殿虽经明、清两朝多次重修,增建周廊下檐,但其主要构件仍为千年原物,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物。
华林寺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包裹着宋代初建时的构架,单檐歇山顶,坐北朝南,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高
【第15句】:5米,面积574平方米,共用檐柱14根,内柱4根。
大殿主体构架为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彻上露明造。
为了容纳内槽佛像的高度,内柱高过檐柱
【第2句】:62米,属厅堂型构架,但其内柱柱头上又有高度近3米的栱枋,与四周檐柱上三层首尾相接,形成一个不在同一标高上的铺作层。
因此,它的构架是一种特殊的厅堂型构架。
殿内构件造型优美,使大殿在古朴雄浑中显出南方建筑特有的轻快秀丽的格调。
大殿的四檐及内柱头上均施斗栱,斗拱组合严谨、简洁。
外檐铺作为七铺作双抄三下昂重拱造,柱头及补间铺作均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拱偷心造,斗底作皿板形,用材硕大,均按需要随宜加减,大量运用插拱。
除转角铺作出跳用足材外,其余均用单材。
梁、栿、前檐阑额均为月梁造,以粗大的原木制成,断面近圆形,额上不施普柏枋,前檐补间铺作栌斗直接坐于阑额上。
18根丰盈粗拙的梁柱呈梭形状,其中四根内柱高
【第7句】:2米,古朴挺拔。
不对称曲线形成自由流畅轮廓的云形驼峰在梁栿上的运用,动态盎然。
昂嘴曲线砍作三段,沿曲线轮廓微刻线脚一道,活泼自然。
装饰构件与浅雕团窠及彩绘的巧妙结合,线条简洁粗犷,皆具有独特风格,为国内罕见。
脊檩、前廊东西和后檐乳栿的下皮,保留有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道光四年(1824)、同治十三年(1874)等重修的纪年题刻,及“法轮常转”、“国界安宁”、“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等宋代以来吉祥语题刻,颇为珍贵。
福州闽都民俗园导游词作文
各位尊敬的游客们:你们好!我叫吴靖,是这次你们游览芝山公园的导游。
很荣幸可以陪同大家领略芝山公园风光,我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
如果需要我的帮助,尽管提出来,我一定会尽力为您服务。
温馨提示:您若有带孩子来游览,请管好自己的孩子;请不要随地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谢谢您的配合!漳州的芝山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芝山公园的大门,绕过花丛,就来到了美丽的湖旁边,湖里有无数条的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湖岸边有一个亭台供人们休息,远远望去,亭台上人山人海,我们从小石桥上走过去,石桥上有三十多根小柱子,柱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小圆球,小圆球的表面如同珍珠一般光滑。
亭台顶上铺着朱红色的方砖,十分平整。
观赏完了人山人海的亭台,就来到了一个又宽又大的广场。
每天早晨的时候,有的人在这里散步;有的人在这里练太极拳;有的人在这里跳广场舞;还有的人在这里跑步,热闹极了!芝山公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看也看不完,希望你有机会也可以去那里细细游赏哦!
假如你是导游,请选择家乡一处名胜古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解说词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五年至嘉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推荐用名有“洛阳潮声”、“洛水飞虹”.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