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景导游词
描写鼓山风景的作文有哪些
小时我爱清清的水,我爱蓝蓝的天空,还有爱的是鼓山。
爸爸常常都会带我们一家去鼓山,鼓山山人海,风景优美,美丽极了。
这里的阶梯环环绕绕,逐渐向上,不向以前的山直冲云霄,令人恐惧,石蹬一级接着一级扣着偶尔的亭台如仙境一般,鸟声穿梭在密林中格外清脆,过往行人络驿不绝,在繁忙之中挤出一点空闲受这青山绿树的……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
两千米的山上笼罩着密密的云雾,缭绕左右,心情如放飞的鸟儿,十分雀跃
鼓山景色秀人,我爱美丽动人的鼓山。
新的学期,新的生活。
几天繁重的课程令我犹为憔悴,为解愁思,特邀友人前往鼓山一游路程虽遥,而心却如插翅,早已前往。
今日天气虽阴沉欲雨可上公交时却不像往日一般拥挤,时下心情格外开朗,盼着早到鼓山,一览名山风彩。
车在奔驰,人群亦是。
时间是这世上最伟大的东西,它把我瞬间的的愿望转眼实现。
车到山脚下,双足踏上这陌生的圣地却有另一番说不出的感慨
吃完午餐买完东西后我们便出发了。
从小到现在我已经爬过很多的山峰,家乡有很多的名山风景秀丽,泉水叮咚。
这次来鼓山除了放松心情,还有就是证明爷爷所说的鼓山险峻,来福州之前,爷爷曾对我说他们以前到鼓山玩的模样,这次之行也好回去向他讲述一番,顺便带些照片,好勾起爷爷珍藏多年美好的回忆。
这里的阶梯环环绕绕,逐渐向上,不向以前的山直冲云霄,令人恐惧,石蹬一级接着一级扣着偶尔的亭台如仙境一般,鸟声穿梭在密林中格外清脆,过往行人络驿不绝,在繁忙之中挤出一点空闲受这青山绿树的陶冶…行走不久,友已叫酸,但见路人向上而未喊累,便咬牙前行,直逼山顶。
老天终于憋不住寒颤下起了雨来,路上留恋了许多铭刻,心境坦然,字如人生人生如字
两千米的山上笼罩着密密的云雾,缭绕左右,是我从未见过的,心情如放飞的鸟儿,十分雀跃
其实最后我们所到之处的并不是真正的山顶,而这里的风景却比哪里的都多。
此时的大山早已敞开它无私的怀抱,让我们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里的雾气弥漫让我们辨认不出哪里是东哪里是西,几步之遥只有模糊的游客稀疏的身影兴奋之余我们早已把带来的东西一扫而尽,沿着山道的小路看着丛荫宁静的享受雨露的滋润,内心顿时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
每棵大树像化过妆一样静静的站立在路的两旁,三角形的发型陪上苗条的身姿在微风的轻抚下,犹如仙女舞蹈一样,飘飘然的令人感慨万千…山里的每一个石头都是每一道亮丽的风景,各具特色。
我们停止了匆忙的步伐因为雨停了,这时的心灵如雨水洗过一般,十分清净十分自然。
山气让我浮想联篇,脑子忽然一闪,其实人生也不是同上山一样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梦想,都有自己的远大目标。
但是为什么就要爬上顶峰呢
也许到了山顶你会发现什么也没有,回头一想,风景却早已丢失路途
鼓山位于福州城的东南面。
风景秀丽的鼓山,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鼓山可是有1800米的高度的。
如果起雾的话,您还可以欣赏到别具风格的景象。
鼓山上有数不胜数的大榕树,而且有的还是千年古树。
所以每当去鼓山您都可以看到鼓山被树的层层包围的场景。
每年夏天,这些大榕树下可热闹了。
你瞧,有的下棋,有的乘凉,有的打牌,还有的小孩在树阴下,讲笑话,好不热闹。
在鼓山上,你如果在鼓山山顶的话,如果你往下看,你肯定会感觉自己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还有你如果登上鼓山山顶,全福州城里尽收眼底,真不愧鼓山有四百多米啊
如果有雾的话,那你将感受到榕城的雾景,那将是最美景。
我喜欢我家乡的歌山,我喜欢它峰峦雄伟。
求福州西湖公园导游词
福州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
据史载,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筑子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因其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
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西湖与南湖相接。
后其子延钧称帝,在湖滨辟地建水晶宫(在今水关闸附近),造亭、台、楼、榭,在王府与西湖之间又挖设一条复道,便于携后宫游西湖。
西湖成了闽国王朝的御花园。
此后渐成游览区。
宋淳熙四年(1177年)、福州知州兼福建抚使赵汝愚在湖上建澄澜阁,并品题西湖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
民国3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辟西湖为公园,当时面积仅
【第3句】:62公顷。
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修善,扩建,特别是2001年,清淤挖泥,建截污管道,重建,扩建旧景点,经修复后的西湖,真正是山复整妆,湖复易容,神彩顿开。
西湖现在总面积约45公顷,水面面积约30公顷。
它通过柳堤桥、步云桥、玉带桥、飞虹桥,把西湖中的开化屿、谢坪屿与窑角屿连成一个完整的游览景区。
整治后的西湖景色愈见秀丽,遐迩闻名。
修复及新增的景点有仙桥柳色、紫薇厅、开化寺、宛在堂、更衣亭?quot;西湖美、诗廊、水榭亭廊、鉴湖亭、湖天竞渡、湖心春雨、金鳞小苑、古堞斜阳、芳沁园、荷亭、桂斋、浚湖纪念碑、盆景园等。
仙桥柳色(柳堤):进入大门,长堤卧波,垂柳夹道。
原堤建于1930年,宽8米,长139米,中段为桥,即仙桥。
1985年拓宽堤面为18米,堤边有石栏杆,并种植垂柳、碧桃及花灌木。
春来佳日,柳丝泛绿,桃花似火,远望如湖中锦带。
1994年改桥为拱桥,宽10米,长36米。
紫薇厅:在开化屿南,始建于1914年,以四周广植紫薇而得名。
1952年重修,砖木结构,现为公园服务部。
开化寺:位于开化屿(一名小孤山)中央,为公园最古老的建筑物,据传建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知府汪文盛捐资重建。
现有建筑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总督金世荣重建,中为正殿,后为禅堂,两翼系钟鼓楼,又左为客寮,右为方丈室。
寺内昔有十八娘荔枝,颇负盛名。
宋蔡襄《荔枝谱》云:俚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噉此品,因此得名。
今寺前尚有一株古荔。
寺在红花绿柳、碧波如镜的湖心屿中。
1986年整修后与盆景区相连浑然一体。
庭院内种植珍稀花木,花卉盆景、根雕等。
宛在堂:在开化屿东,系闽中诗人纪念堂,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诗人傅汝舟营建。
招诗友高濲等同来隐居。
宛在堂木构三楹,以诗名孤山宛在水中央为堂名。
一时诗人云集,传为佳话。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改建为湖心亭。
乾隆十三年(1748年)黄任倡议复建,在堂中设立诗龛,作为福州诗坛同人吟诗聚会之地。
后来堂为洪水冲毁。
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
道光七年(1827年),林则徐丁父忧归家,重浚西湖,借宛在堂为办公场所。
1914年,西湖辟为公园后,宛在堂修葺一新。
此后,春秋皆有雅集,名人墨客荟萃吟咏。
更衣亭:在开化屿东南,始建于五代,相传闽王王延钧每与王后金凤及宫娥乘船游湖时,在此更衣休息。
荷亭晚唱:为旧八景之一。
在湖西岸大梦山麓。
古时大梦山,一面衔山,三面环水,跨湖有一条长堤,自南迤北,接梅亭铺,直抵万安桥(洪山桥附近),系北上通京驿道。
堤的东西两侧盛植荷花,荷亭建在堤的突出地带。
亭三面临湖,视野广阔,池畔环植碧桃垂柳,夏夜凉风习习,荷香阵阵,古时为品茗赏荷听曲之所。
古时,亭北有皇华亭,亭东有迎恩亭,为接待皇使节的馆舍。
道光十年(1830年)林则徐重修荷亭,将亭北的皇华亭改建为李纲祠堂。
现存的四方形荷亭,为清代建筑物。
桂斋:在荷亭西北侧,占?000平方米,背靠大梦松声,紧邻荷亭晚唱,北与湖心春雨相望,东可望及仙桥柳色。
林则徐建李纲祠堂时,在祠堂架三椽,植桂两株,取李纲晚年在福州住所的名称,曰桂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称林文忠公读书处,后又在斋旁建室一间和禁烟亭一座,篆书石刻林则徐读书处嵌于墙上。
1985年,为纪念林则徐诞辰200周年,重建桂斋,移读书处于斋后。
开化屿是西湖的核心游览区。
开化屿往北、过玉带桥是窑角屿,有省博物馆,美术展览馆,西湖影剧院等建筑。
开化屿往西过飞虹桥,到谢坪屿。
谢坪屿是儿童娱乐园,有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往西南过步云桥,可去动物园。
胜溪湖森林公园导游词150字作文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五年至嘉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推荐用名有“洛阳潮声”、“洛水飞虹”.
关于西湖的导游解说词
西湖导游解说词欢迎大家来到风景如画的西湖。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所有到过西湖的游客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花港观鱼公园,它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因乾隆皇帝下江南游西湖时做诗而得名。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走出花港观鱼公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苏堤。
苏堤全长近三公里,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修筑的。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苏堤是西湖十景之首。
坐着游船游览西湖又是另一番景象,湖上有三岛,其中三潭印月岛最着名。
在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
三潭印月景观层次分明,空间变化多端,建筑布局匠心独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饱览美景,流连忘返。
在三潭印月的左边可以看到西湖的另一美景雷峰夕照,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
在右边有西湖名气最大的断桥。
西湖还有很多美景,今天就先介绍到这。
杭州西湖导游词(简单一点)
西湖是在杭州城西面的一个泻湖,古时与海相连,后来因为泥沙淤积成为一个独立的泻湖西湖的特点是三面云山一面城,主要的景观是一湖两塔(雷锋,宝俶),三堤(苏,白,杨公堤)三岛(湖心亭,阮公墩,三潭映月)西湖最有名的就是南宋时的西湖十景,要记着十景的景名也不难,就按照春夏秋冬,晨昏暮晓,眼见耳听来记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早有雷峰夕照,晚有三潭映月,远听南屏晚钟,近听柳浪闻莺,远观双峰插云,近看花港观鱼。
西湖的面积
【第6句】:5平方公里,平均深度
【第2句】:5米,苏堤全长近3公里,白堤长900多米湖中堤岛把湖面共分为9块,最大的外湖,白堤北面的北里湖,苏堤西面的西里湖,岳庙对面的岳湖,花港旁边的小南湖,还有湖西的四块水面有北往南依次是金沙港,毛家埠,乌龟潭,浴鹄湾。
所以说西湖是水不广而多分割,山不高而多逶迤。
还有西湖和历史文化名人之类的你网上查一点吧你要简单的导游词,我把基本的都写给你了,这是我辛辛苦苦写出来滴,不是复制黏贴来的哦
福建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地方啊..推荐一下啊???
福建土楼,龙岩的冠寨山,七星岩,鼓浪屿,古田遗址,吴家村等等!以上提到的是我去过的!本人是名导游.
福州乌山学校风景作文四年级
先写一些你家乡独有的东西或名胜,比如说你的家乡在福州,那你就可以写一写三山,后面展开叙述,给你一个我写的吧: 我的家乡是有着“有福之州”的美丽城市——福州。
这里有三座著名的山:乌山于山鼓山,这三座山可漂亮了,乌山上的怪石嶙峋,林壑幽胜,天然形肖。
景分山东、山西、山阴、山阳、山脊5路,36景最为奇,素有蓬莱仙境的美称。
于山上的万象亭、吸翠亭、补山精舍等。
这些亭榭依岗峦起伏,隐约在松竹花卉之间,风景清幽,引人入胜。
鼓山是福州最有名的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坐上的鼓山的缆车,从高空往下望去,茂密的森林里不时还会传来鸟的叫声,美不胜收
我的家乡在福州,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这可是个有福之州,它的变化可用八个字来形容“日新月异,翻天覆地”。
一撞撞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就像一座座高岭,高楼的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
那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车辆川流不息,一辆辆飞驰而过,卷起一阵风。
到处绿树成荫,美丽极了
三坊七巷是我们这里最有名的建筑了,给你介绍介绍吧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还有哦,以前的福州人民过的日子比现在差多了:现在的人们有电脑玩,有电视看,有照相机可以照相,有电话打.可是以前呢,人们有一台电话就不错了,而且还是有钱人家才能用得起的。
老师说,以前的电话不像现在的那样,电话线直接插到插座里去就可以了,是要从供电局把线从哪里牵过来,按米算钱。
而且以前的传达室是用来叫电话的,不是有电话了接一下就好了,是要传达室的人跑来叫:某楼某房间的某某某,你有电话。
有电话的人要从楼上跑下来接电话,有的时候来不及跑下来别人的电话就挂掉了,很麻烦
以前的电话都只是在单位宿舍的传达室里有,接是不要钱的,但看管的人会把盘面锁起来,只许接,不许打。
我的家乡——福州在一天天地发展,在一天天地进步,我相信它必定会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我的家乡是有着“有福之州”的美丽城市——福州。
这里有三座著名的山:乌山于山鼓山,这三座山可漂亮了,乌山上的怪石嶙峋,林壑幽胜,天然形肖。
景分山东、山西、山阴、山阳、山脊5路,36景最为奇,素有蓬莱仙境的美称。
于山上的万象亭、吸翠亭、补山精舍等。
这些亭榭依岗峦起伏,隐约在松竹花卉之间,风景清幽,引人入胜。
鼓山是福州最有名的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坐上的鼓山的缆车,从高空往下望去,茂密的森林里不时还会传来鸟的叫声,美不胜收
我的家乡在福州,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这可是个有福之州,它的变化可用八个字来形容“日新月异,翻天覆地”。
一撞撞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就像一座座高岭,高楼的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
那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车辆川流不息,一辆辆飞驰而过,卷起一阵风。
到处绿树成荫,美丽极了
三坊七巷是我们这里最有名的建筑了,给你介绍介绍吧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还有哦,以前的福州人民过的日子比现在差多了:现在的人们有电脑玩,有电视看,有照相机可以照相,有电话打.可是以前呢,人们有一台电话就不错了,而且还是有钱人家才能用得起的。
老师说,以前的电话不像现在的那样,电话线直接插到插座里去就可以了,是要从供电局把线从哪里牵过来,按米算钱。
而且以前的传达室是用来叫电话的,不是有电话了接一下就好了,是要传达室的人跑来叫:某楼某房间的某某某,你有电话。
有电话的人要从楼上跑下来接电话,有的时候来不及跑下来别人的电话就挂掉了,很麻烦
以前的电话都只是在单位宿舍的传达室里有,接是不要钱的,但看管的人会把盘面锁起来,只许接,不许打。
我的家乡——福州在一天天地发展,在一天天地进步,我相信它必定会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50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