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马尾船政口试导游词
福州三坊七巷冰心故居50字解说词和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50字解说词
。
。
导游考试,口试,的时候我到现场他考试的流程是怎么样的,要怎么做,有没有考过的考生指导一下,谢谢
帮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位于福州市马尾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北马江海战烈士墓地(福州昭忠祠)为邻。
该馆依山而建,为五层建筑,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正面造型为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气势磅礴,颇具现代建筑风格。
该馆为中国首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有大量珍贵文物、图片和模型,由概览厅、 教育厅、 工业厅和海军根基厅等展厅组成。
地址:福州市马尾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公交线路:
【第37句】:
【第73句】:
【第58句】:1
【第16句】:139快线、1
【第40句】:1
【第78句】:180路到“马尾区委”站下。
自驾车:沿江滨东大道一直往东(马尾方向),行驶到昭忠路路口(通过造船厂高架桥后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右转进入昭忠路,前进100米左右即到马尾船政博物馆
有关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的读后感 作文(450字)
2013年12月21日星,我们跟随老师来到福州马尾船政博物在这之我对中国的船政可以说是了解的微乎,但走进船政博物馆,那种感觉,那种历史遗留下来的碎片,却把那一幕幕的过去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风云巨变的十九世纪,风雨飘摇的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之变局,面对数千年未遇之强敌,中华民族从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轰响中警醒。
船政的诞生,寄托着民族复兴的希冀,带来了蓝色的梦想与祈望。
然而,清廷的腐败和历史的局限,船政虽经一番艰苦创业,最终还是从辉煌走向衰落。
孕育中的海军梦、强国梦,伴随着那块沉重的黄龙旗的坠落而破灭。
巍巍罗星塔,滔滔马江水,见证着一个复国强兵梦的悲壮演绎,一段血与火铸就的荣辱历程…… 古老的昨天艰难离去,船政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天,船政文化已成为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历史骄傲,它激励人们重振雄风,与时俱进,共同致力于中华的崛起。
在参观完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后,我才知道造船仅仅是船政的一小部分,切身感受了船政文化的博大精深。
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中国近代船政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的五层楼博物馆,为我们展示了船政的简介,船政概要、发展,船政科教发展历程,船政的产业发展以及海军基地。
走进船政文化博物馆,历史一幕幕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各大战争中出现的巡舰的模型把仿佛我们带回了激烈残酷的战争当中,震撼之余,我也明白了如今的和平社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船政学堂的课程表、学生的笔记本以及各种船政科技令我看到了前人的决心和努力。
环顾自己四周丰富的学习资源,我不禁感慨:先辈们在过去简陋的设施环境中尚且能够奋发图强,我们难道不应当向那些伟人看齐,奋发向上,充实自我,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回报那些先去的烈士们
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出来,荣辱交加。
为中国船政有那样的先辈们、有那样的灿烂文化而感到骄傲,同时也为那无辜的牺牲而感到惋惜与心痛。
此次参观马尾船政文化,让我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历史和科技的发展,从中体会了很多、学习了很多。
我想我们只有励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成就最出色的自我,才能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发奋学习、努力奋斗、薪火相传,不让先人们白白牺牲是我们的任务
中华孝道园导游词口试怎么说
中华孝道园坐落于全国十大旅游名片之一的常州市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占地860亩,面朝太湖,背依蓼莪山脉,位于太湖七湾中最美丽的一湾,空气质量等级为一 级,是江南一带的“世外桃源”。
园区以距今1600多年历史的古迹——蓼莪禅寺为依托,以弘扬孝道精神为主旨,是融寻根祭祖、朝山礼佛、旅游观光和觉悟教 育于一体的综合景区。
其主要景点和服务设施为蓼莪禅寺、正法明大殿、石窟观音、妙音宝塔、先祖庙堂、中华孝道博物馆、思恩广场、净心池、普光山庄等。
跪求福州华林诗导游词要求要15分钟~那位好心人士帮帮忙吧
华林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吴越国王钱氏割据时,福州郡守为祈求国境安宁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
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名“越山吉祥禅院”。
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1444年)赐额“华林寺”。
名臣李纲、张浚等均曾寓游于此。
华林寺历经几多春秋,仅存大殿,后增建山门、左右配殿和廊庑。
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单檐九脊顶,高
【第15句】:5米,面积574平方米。
大殿有18根木柱,柱子以上全由斗拱支撑,不用一根铁钉。
其建造手法在全国唐宋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对日本镰仓时期(12世纪末)的“大佛样”、“天丝样”建筑风格影响颇大。
大殿虽经明、清两朝多次重修,增建周廊下檐,但其主要构件仍为千年原物,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物。
华林寺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包裹着宋代初建时的构架,单檐歇山顶,坐北朝南,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高
【第15句】:5米,面积574平方米,共用檐柱14根,内柱4根。
大殿主体构架为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彻上露明造。
为了容纳内槽佛像的高度,内柱高过檐柱
【第2句】:62米,属厅堂型构架,但其内柱柱头上又有高度近3米的栱枋,与四周檐柱上三层首尾相接,形成一个不在同一标高上的铺作层。
因此,它的构架是一种特殊的厅堂型构架。
殿内构件造型优美,使大殿在古朴雄浑中显出南方建筑特有的轻快秀丽的格调。
大殿的四檐及内柱头上均施斗栱,斗拱组合严谨、简洁。
外檐铺作为七铺作双抄三下昂重拱造,柱头及补间铺作均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拱偷心造,斗底作皿板形,用材硕大,均365kUaIle.cN按需要随宜加减,大量运用插拱。
除转角铺作出跳用足材外,其余均用单材。
梁、栿、前檐阑额均为月梁造,以粗大的原木制成,断面近圆形,额上不施普柏枋,前檐补间铺作栌斗直接坐于阑额上。
18根丰盈粗拙的梁柱呈梭形状,其中四根内柱高
【第7句】:2米,古朴挺拔。
不对称曲线形成自由流畅轮廓的云形驼峰在梁栿上的运用,动态盎然。
昂嘴曲线砍作三段,沿曲线轮廓微刻线脚一道,活泼自然。
装饰构件与浅雕团窠及彩绘的巧妙结合,线条简洁粗犷,皆具有独特风格,为国内罕见。
脊檩、前廊东西和后檐乳栿的下皮,保留有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道光四年(1824)、同治十三年(1874)等重修的纪年题刻,及“法轮常转”、“国界安宁”、“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等宋代以来吉祥语题刻,颇为珍贵。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51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