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山导游词600
描写鼓山风景的作文有哪些
小时我爱清清的水,我爱蓝蓝的天空,还有爱的是鼓山。
爸爸常常都会带我们一家去鼓山,鼓山山人海,风景优美,美丽极了。
这里的阶梯环环绕绕,逐渐向上,不向以前的山直冲云霄,令人恐惧,石蹬一级接着一级扣着偶尔的亭台如仙境一般,鸟声穿梭在密林中格外清脆,过往行人络驿不绝,在繁忙之中挤出一点空闲受这青山绿树的……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
两千米的山上笼罩着密密的云雾,缭绕左右,心情如放飞的鸟儿,十分雀跃
鼓山景色秀人,我爱美丽动人的鼓山。
新的学期,新的生活。
几天繁重的课程令我犹为憔悴,为解愁思,特邀友人前往鼓山一游路程虽遥,而心却如插翅,早已前往。
今日天气虽阴沉欲雨可上公交时却不像往日一般拥挤,时下心情格外开朗,盼着早到鼓山,一览名山风彩。
车在奔驰,人群亦是。
时间是这世上最伟大的东西,它把我瞬间的的愿望转眼实现。
车到山脚下,双足踏上这陌生的圣地却有另一番说不出的感慨
吃完午餐买完东西后我们便出发了。
从小到现在我已经爬过很多的山峰,家乡有很多的名山风景秀丽,泉水叮咚。
这次来鼓山除了放松心情,还有就是证明爷爷所说的鼓山险峻,来福州之前,爷爷曾对我说他们以前到鼓山玩的模样,这次之行也好回去向他讲述一番,顺便带些照片,好勾起爷爷珍藏多年美好的回忆。
这里的阶梯环环绕绕,逐渐向上,不向以前的山直冲云霄,令人恐惧,石蹬一级接着一级扣着偶尔的亭台如仙境一般,鸟声穿梭在密林中格外清脆,过往行人络驿不绝,在繁忙之中挤出一点空闲受这青山绿树的陶冶…行走不久,友已叫酸,但见路人向上而未喊累,便咬牙前行,直逼山顶。
老天终于憋不住寒颤下起了雨来,路上留恋了许多铭刻,心境坦然,字如人生人生如字
两千米的山上笼罩着密密的云雾,缭绕左右,是我从未见过的,心情如放飞的鸟儿,十分雀跃
其实最后我们所到之处的并不是真正的山顶,而这里的风景却比哪里的都多。
此时的大山早已敞开它无私的怀抱,让我们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里的雾气弥漫让我们辨认不出哪里是东哪里是西,几步之遥只有模糊的游客稀疏的身影兴奋之余我们早已把带来的东西一扫而尽,沿着山道的小路看着丛荫宁静的享受雨露的滋润,内心顿时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
每棵大树像化过妆一样静静的站立在路的两旁,三角形的发型陪上苗条的身姿在微风的轻抚下,犹如仙女舞蹈一样,飘飘然的令人感慨万千…山里的每一个石头都是每一道亮丽的风景,各具特色。
我们停止了匆忙的步伐因为雨停了,这时的心灵如雨水洗过一般,十分清净十分自然。
山气让我浮想联篇,脑子忽然一闪,其实人生也不是同上山一样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梦想,都有自己的远大目标。
但是为什么就要爬上顶峰呢
也许到了山顶你会发现什么也没有,回头一想,风景却早已丢失路途
鼓山位于福州城的东南面。
风景秀丽的鼓山,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鼓山可是有1800米的高度的。
如果起雾的话,您还可以欣赏到别具风格的景象。
鼓山上有数不胜数的大榕树,而且有的还是千年古树。
所以每当去鼓山您都可以看到鼓山被树的层层包围的场景。
每年夏天,这些大榕树下可热闹了。
你瞧,有的下棋,有的乘凉,有的打牌,还有的小孩在树阴下,讲笑话,好不热闹。
在鼓山上,你如果在鼓山山顶的话,如果你往下看,你肯定会感觉自己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还有你如果登上鼓山山顶,全福州城里尽收眼底,真不愧鼓山有四百多米啊
如果有雾的话,那你将感受到榕城的雾景,那将是最美景。
我喜欢我家乡的歌山,我喜欢它峰峦雄伟。
赞美鼓岭的词句
福州东郊鼓岭是一处风水宝地,盛夏的避暑好去处。
古时鼓岭(古书多作古岭)十分荒凉,山路险窄,人们很少到此,留下的文字很少,诗词更少,已知清代诗歌只有9首:魏杰诗6首,郭柏苍诗3首。
最近,我读福建人诗集,发现福州诗人王廷俊写的有关鼓岭诗有27首之多。
王廷俊(1792~1869年),字伟甫,号樵隐山人、芙蓉别岛主人,侯官(今福州市)人。
出生于鼓岭南洋村地主家庭,12岁迁居福州城内朱紫坊,宅名芙蓉别岛,为鳌峰书院山长陈寿祺的学生。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考中举人,第二年十一月赴京考进士,“志所历之境,皆系以诗,成《北游草》一卷”(《北游草·自序》)。
榜发落第。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四月十二日出都,至六月初三日到闽”。
从此放弃科举,以教读为业,《停云阁诗话》作者李家瑞、《紫霞轩诗稿》作者卢蕴真等都是他的学生。
咸丰二年(1852年)被东门外盐商魏杰聘为家塾静修书屋教师。
与魏杰有诗唱和,魏杰《逸园诗钞》卷一《题王伟甫先生樵隐山房诗集后》诗注云:“王伟甫先生廷俊,世居南阳山,遂迁于省垣朱紫坊芙蓉园衅。
”南阳为鼓岭南洋的雅称(下文以“南阳”代“南洋”)。
《逸园诗钞》卷四有《读樵隐山房诗集,赋成七绝三首,以赠芙蓉别岛主人》。
同治八年(1869年)病逝,享年78岁。
著有《樵隐山房诗钞》《北游草》《归田集》《略存稿》《樵隐笔记》《碧桃花馆诗话》等。
王廷俊对老家南阳村怀有很深的情结,读书期间就十分想念,睹物思乡,《白菊花》诗云:“绿意红情尽扫除,寒花似亦悟真如。
杜陵白发羞相见,石氏朱门丽不居。
北雁声寒传信后,西风人瘦卷帘初。
近来野兴多萧散,拟向南阳结一庐。
(《水经注》:南阳有甘谷,其上多菊。
予祖宅东门外双溪山村,亦名南阳。
)”福州东门外有桑溪和鳝溪,故有双溪里,亦称桑溪里,南阳村属于双溪里。
道光十四年(1834年),王廷俊43岁,仍是秀才。
这一年生日,他又想起了南阳村,《六月初八生日书怀》诗云:“四十三年岁月深,浮名虚博一青衿。
老之将至惊非昨,壮不如人直到今。
天与庸才闲是福,云栖古树淡无心。
南阳自有佳山水,何日躬耕返故林。
”(《樵隐山房诗钞》卷二)自叹老大功名无成,很想归隐老家南阳村。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王廷俊考中举人。
第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王廷俊离开福州北上,准备参加会试,在闽浙交界仙霞岭,又想起故乡南阳村,《雨中度仙霞岭作》诗云:“仙霞雄镇控天关,青翠峰峦面面环。
百道泉声清洗耳,依稀风景似家山。
(余故居南阳溪山之胜,与此相似。
)”此诗也可作南阳村环境的写照。
不过,王廷俊很少回到南阳村。
咸丰五年(1855年)十二月,王廷俊回到故乡,由鼓岭牛头寨下来,至鳝溪而归。
山路崎岖,弯弯曲曲,孤云高飞,似与人相逐,可见回乡之路多么艰难。
这一年,他64岁,但不坐轿,而以手杖登山,其精神可嘉。
此行留下《山行》《题杖》《过南阳山村故里》《归南阳家山偶成》《山村冬夜闻溪声》等诗。
王廷俊家芙蓉别岛在朱紫坊芙蓉园旁,具有花木之胜,是福州一处有名的花园。
他虽有教书收入,但家庭经济很大部分还是靠田租收入。
他从南阳村回家后,仍然念念不忘故里,3年后,将多年对老家的回忆汇集在10多首诗中,如《秋夜怀人》《田收,忆故居十首》《南阳山村田收杂诗》等,写出南阳山村的农事和诗人的感受。
《田收,忆故居十首》写道:“一带溪流水绕门,磳田百亩给饔飱。
盘中米粒皆辛苦,乃祖贻谋到子孙。
天运循环岁月驰,几家田舍屡迁移。
先畴能服儿孙福,仓有余粮不苦饥。
儒素家风砚作田,何论恶岁与丰年。
既勤耕种书还读,与世无求便是仙。
躬耕世业守农书,我亦南阳有故庐。
烟火数家山数面,卧龙如在此中居。
村北村南我稼同,黄鸡话年丰。
不知不识安耕凿,人有羲皇太古风。
禾稻登场先纳税,山中鸡犬静无喧。
草茅自识君在义,不费催科吏到冂。
肃瑟严阴冷不香,干戈满地正愁人(近闻顺昌、汀州失守,贼匪侵扰漳州境界)。
深山便是桃源洞,隔断红尘可避秦。
钓游曾忆戏溪边,谁是儿时白首亲。
五十年前诸故老,即今唯有两三人(余十二岁迁居省城,今年六十七矣)。
岭头初日挂铜钲,破晓山禽格格鸣。
最是清和好天气,插秧歌和读书声。
枷板喧闻打谷声,夕阳西下半村明。
天心得知农夫意,无雨无风十日晴。
”
富贵不能滛6语文
福建土楼,龙岩的冠寨山,七星岩,鼓浪屿,古田遗址,吴家村等等!以上提到的是我去过的!本人是名导游.
游记寿宁三峰寺作文
寿宁三峰寺 三峰寺坐落在寿宁县城西南一公里处的山岗上,四面环山,寺面正对三座峰峦,如三足鼎立,故名三峰寺。
据《寿宁待志》记载:“它始建于北宋初年(969年),系宋朝礼部尚书陈洪轸捐产所建,山后有其墓葬。
” 近年,该寺连遭两次火灾。
1983年以后,经政府支持,旅美侨胞资助以及信徒集资,得以复修,比以往更为壮观。
全寺占地面积十六亩,建筑群达三千五百多平方米,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万寿宫、藏经楼、钟鼓楼、山门亭等,寺外竹林掩映。
据记载:历史上三峰寺香火旺盛时,有僧众百余人,福州鼓山涌泉寺老僧明洁法师也曾在此寺任过住持。
明正德年间(1506—1522年),出过“首坐僧玉明”,设过佛教活动中心“僧会司”,许多僧众来这里诵经参佛,为此佛事活动位居闽浙边界之冠。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铸造的高一米、宽六公分的纯铜观音座像,是寺中魂宝。
1983年出土的宋代青石香炉,它高六公分,长六公分,宽四公分,造型美观,刻工精细,炉前镌刻楷书“三峰寺”,左右凿有“大宋开宝乙亥年孟秋月僧献”10个字,炉背面镶有“双龙抢珠”、“炉脚嵌雕”、“四狮戏球”图案,是历时千年珍贵文物。
1999年6月起,该县组织民间投入70多万元,在三峰寺周边建造公园,目前已建望成亭、长寿亭、弥勒佛塑像、道路等。
整个公园占地面积
【第40句】:4公顷。
建成后,它将成为寿宁县城内既有优美自然景观,又有深层文化内涵,且能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公园。
千年古刹三峰寺 “出郭寻僧踏乱山,翠微深处白云间。
开楼平楫三峰好,借榻初偷半日闲。
随喜道场花雨静,咏怀古迹藓痕斑。
田畴四望身栽遍,矫首南薰一破颜。
” 三峰寺位于寿宁县城西南部,离城约一公里。
寺周四面环山,寺后如荷花倒置,寺前面有三个小山峦,故名。
约建于后梁开平三年至后唐清泰二年间(909~935)。
宋淳化元年(990),宋朝礼部尚书陈洪轸扩建。
明永乐元年(1403)重修,景泰年间扩建法堂、两廊与钟鼓楼,嘉靖二十二年(1543)又扩建疏林小径亭,重架门楼。
初名“东华禅寺”,后奉敕改为“三峰大梵宾林禅寺”,明代更名“宝林寺”,寺田达320亩,是寿宁县创建最早的寺院。
全寺占地16亩,主建筑有大雄宝殿、大王殿、万寿宫、法堂,念佛堂、钟楼、鼓楼、藏经楼、方丈室等大小殿堂楼阁13座,面积3510平方米。
山门外有163米长、9米宽的青油石路,俗称“金街”。
路中设金街亭、更衣亭、三门亭。
寺内有一眼泉水,清洌味甘,长年不涸。
还保留着宋代壁画“五爪黄龙”和“双龙抢珠”,以及万历戊申年(1608)知寿宁县事卢陵张文龙草书《三峰寺秋日》诗四首。
还有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该寺亲笔题书“万德庄严”墨宝。
整个寺院建筑布局极为精巧。
登山步道是由东而来的,穿过寺庙的牌坊约莫再行二百米的距离就来到了寺的山门。
寺的建筑却在这转折了九十度,由东折向了往北。
中轴线上自南而北有门楼、大雄宝殿、万寿宫。
寺后右边有宗伯家庙。
门楼面阔七间43米,进深
【第9句】:8米。
中间为天王殿,两边为膳堂、客堂等,木构,悬山顶。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木构,重檐歇山顶。
万寿宫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木构,双坡顶。
据记载:历史上三峰寺香火旺盛时,有僧众百余人。
抗日战争时期,福州鼓山涌泉寺老僧明洁法师(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毕业,学士),也曾在此寺任过住持,并担任寿宁县佛教分会第二届理事长。
明正德年间(1506~1522),出过首座“僧玉明”,设过佛教活动中心“僧会司”,许多僧众来这里诵经礼佛,为此佛事活动位居闽浙边界之冠。
I958年该寺经省批准为对外开放寺庙。
1985年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5 年改建三峰寺大雄宝殿时出土有一高52厘米、宽27厘米、长32厘米的石香炉,炉身正面刻“三峰寺”3字,背面刻有龙的浮雕图案,炉耳刻“大宋开宝乙亥年孟秋月僧献”。
三峰寺最大的特色是寺祠合一,始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年)的宗伯家庙就建于寺院后,内祀陈洪轸。
祠堂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占地面积192平方米,穿斗式减柱木构架,悬山顶。
清知县饶崇秩曾撰有《重修三峰寺序》一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三峰寺各方面的情况。
文曰:“三峰寺,鳌阳一邑之胜也。
去城三里许,宽衍壮丽,雄伟不凡。
莲峰环列,翠峦毕拱,乔柯拂云,疏林映日。
洵骚人之旷观,迁客所清赏也。
余每公暇,时一登眺,饮酒赋诗,尘土肠胃,浣濯殆尽。
始信天地孕结,人物效灵,不择地而有矣。
兵火连年,修葺无主。
殿宇、堂室、两庑、廊舍废颓将尽,余心恻焉。
迨夫官署民舍,城堡市廛,经营修理,次第粗举,谋诸同事议重新之。
虽非要事,理亦当然。
顾值此人民甫定,物力艰难,举此大工,伊谁之力耶
总戎高公,保障维城,慷慨任事。
严步伍,固金汤,弭萧墙,完桑土,车徒不惊,萑苻顿息,戎政一新。
外翰魏公、邵公,凤托鸾栖,师范兹地。
文章山斗,化雨春风。
各储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