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土楼导游词
求一篇南靖云水谣的导游词
四海之内皆兄弟,来自五湖四海的 Ladies and 乡亲们,大家早上好
诸位一路辛苦奔波辛苦了,请允许我代表XX旅行社欢迎各宾客朋友的到来。
在下XXX,X导、小X,大家想怎么叫就怎么叫我吧。
小X我今天一看到大家,小鹿就噗通噗通乱撞个不停,不过乱撞归乱撞,我还是得淡定得为大家服务,大家说是吧
(是)按照国际惯例呢,我现在还必须向大家隆重介绍下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掌舵——X师傅了。
X师傅啊,他为人热心,开车专心,关键是看到在座这么多美女还一点也不动心。
所以呢,此次由X师傅为我们保驾护航,诸位大可放一百二十个心
如果此次旅途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向我和X师傅提出来,我们定当竭诚为大家服务,让大家开开心心而来,满满意意而归
今天呢,小X我将带领大家前往的目的地是著名闽台影视基地——云水谣风景区了。
云水谣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建于沼泽地上的素有”天下第一奇“之称的和贵楼、我国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楼——怀远楼、福建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一条千年古栈道。
其实呢,云水谣并不叫云水谣,这只是我们游客的称呼,当地人称此地为长教村。
长教村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在2008 年 6 月被漳州市人民政府列为“闽南(漳州)生态文化保护区长教古村落”展点,又于 2009 年 10 月被列为第二批中国景观村。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正纳闷这长教村为什么被人叫做云水谣
(是)在座的各位,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对了,云水谣这个名字
哪里有福建十二篇导游词?
厦门环岛路导游词,可以借用一些的。
如果说中国南方的城市以她如水的细腻而各具特色,那么我会把杭州比做大家闺秀,苏州比做小家碧玉,成都比做麻辣女郎,长沙比做超级女生,而今有增加了快乐男生,昆明比做江山美人,厦门当然就是纯情少女了。
环岛路就是她腰间的丝带,串起了厦门的美景,让他更加的妩媚动人。
环岛路从厦大白城到何厝香山全长12。
77公里,始建于1997年,80年代前,这里曾是战地前沿,如今书法广场,音乐广场,碧海,蓝天,沙滩,绿树,成为他们的代名名词。
这是目不暇接的美景,让我不得不让我们的师傅放慢车速,因为错过任何一处的风景都是我们的遗憾
刚才我们做左下方的石雕五线谱,全长247米,所谱写的就是让厦门走向世界,让世人能耳熟闻祥的《鼓浪屿之标》,“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浅浅的海峡,剪不断的骨肉思乡情。
现在我们车窗右边的就是近些年建成的书法广场。
福建是中国得石雕之乡,政府从省内各地,收集了美石,奇石经过精心雕琢,配以行楷篆隶等书法形式,将中华博大精深的汉字永远的篆刻在这些精美的石头上。
各位,你是否注意广场上有很多的寿字呢,其实不然,这些都是大师们无限的想象力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效果。
澎湃的大海,代表了厦门人的热情活力,宽广胸怀。
我们把大海想象成一个三点水,与寿字组合而成一个海涛的“涛”字。
寓意着厦门在海峡西岸的经济建设中乘风破浪走向世界。
厦门被人称为“音乐之岛”,“钢琴之乡”,小小的鼓浪屿,为新 培养了200多位音乐家,钢琴家。
“殷成宗、许斐星、许兴艾、郑小瑛”,这些都是厦门的音乐代名词。
眼前的音乐广场的建立,提升了厦门高雅的品位格调。
人民音乐家,郑小瑛老师指挥的《土楼回响》那一幕让我至今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响起的那一刻,78岁的郑小瑛老师,仿佛回到了
【第17句】:18岁的少女时代,时而铿锵有力,时而细腻如丝。
演奏者给音乐赋予了灵魂,听者早已经如痴如罪。
厦门这座海上花园城市,无论从人居环境,社会治安,文明程度,都早已经超过了周边的城市,成为孤独的贵族。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幕名而来,享受这里的海水阳光沙滩。
环岛路东侧建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条红色观光车道。
周末里,人们来到这里,或放风筝,或踏浪嬉戏。
夕阳下,手捧玫瑰,映红了恋人的脸颊,这里成为浪漫的玫瑰海滩。
入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浅浅的海峡,波光磷磷,对岸进们岛点点的渔火,奏响了思念情怀
厦门的城市是温馨的,人民是温和的,气候是温润的,大海是温情的。
58年前,一场全军覆没的战役,让台湾金门远离母亲的怀抱在外漂泊。
香港回归十年了,一国两制成功了,今天小三通实现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三通指日可待。
小海峡通畅了,大海峡的门也即将敞开。
大家看旅行车前方,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中国大陆目前最大的政治性标语牌——“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天气晴朗时对岸金门岛上的中国人可以清晰的的看到这个标语牌,他是用了200吨的钢,每个字130平米,打造而成。
其实当年中央提出的对台方针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但为了对应台湾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而竖立这个标语牌,也因为在他竖立起的 第二天,引起了西方媒体的一片哗然,以为中共方针改变将发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但它的建立也表示出厦门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对祖国和平统一种的信念。
来,让我们的视线向右转,看到了吗
一座座生动的铜雕,展现出的就是马拉松比赛的盛况。
每一座铜雕都是世界上著名的马拉松选手。
以一比一点二的比例塑造而成。
二○○四年六月起,厦门市策划组织群雕创作,由九十九尊雕塑组成的厦门“永不止步”马拉松雕塑群,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经典瞬间和不懈精神永远凝固在“世界上最美丽的沿海赛道”上。
在我们的左手,出现了一组巨型的建筑,那是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它主体建筑如欲腾飞的大鹏,启航的巨轮,是厦门二十一世纪再创辉煌的新标志,它占地47公顷,首期工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第11句】:7亿,由主楼与附楼两栋建筑组成。
主楼东临大海,全长418米,高42米,共5层,可设2000多个国际准展位,展区分隔成5个独立隔段,展厅层高分别为8米、
【第10句】:5米、16米,两翼各有面积为6500平方米的无柱厅。
可容3000人集会和2000人宴会。
展区主楼有20余间会议室,其中多功能厅可容纳1500多人,国际演讲厅可容纳近400人,并配有6声道同声传译系统,是集展览、会议、商会、信息、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智能型多功能博览城。
在它的四周有3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海滨绿色广场,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整体造型设计及规模档次乃目前国内一流,居世界第五位。
会展中心又是厦门最具时代气息的旅游休闲胜地,也是望金门观大海的最佳场所。
这里正对小金门,直线距离4600米,在中心五楼的观景厅里,望远镜下的小金门十分清晰又十分亲近
会展中心将逐步完善,可举行大型音乐会、文艺演出,有露天咖啡座,精品书屋、两岸关系博物馆、名品商场。
而今,厦门的夜景工程也已经全部完工,为我们会展中心,穿上了美丽的彩色外衣。
于2000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对台商品交易会”、 “厦门体博会”等100多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展会,赢得海内外客商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其中以每年9月8日在这举行的“中国国际贸易洽谈会”最为代表性。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于每年9月8日至11日在中国厦门举办。
投洽会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主题,以“突出全国性和国际性,突出投资洽谈和投资政策宣传,突出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突出对台经贸交流”为主要特色,是中国目前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也是唯一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性展览会。
厦门考导游考口试都是考哪些景点
福建厦门的导游考试口试是抽三个景区选一个景区当中的景点来讲解的 总共有九个景区 分别是:福州景区 厦门景区 漳州景区 泉州景区 莆田景区 三明景区 南平景区 龙岩景区和宁德景区。
每个景区里面又有几个景点,你说的那几个景点都有。
具体的每个景点,在你去报名的时候买一本《福建省主要景区景点导游词》,你到时候的导游词讲解也是从那里面选的,里面的导游词比较详细,但是口试有时间限制,你还得要删减一些。
考导游证要多背哦,背熟了就比较好过了。
厦门导游卖的片仔癀是真的吗
我买过,还不错,很滋润
导游考试,口试,的时候我到现场他考试的流程是怎么样的,要怎么做,有没有考过的考生指导一下,谢谢
帮
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规范、政策与法规、台湾问题、小蓝本、导游词、这些去旅游培训中心都能买到、、、就在中山路那附近。
。
。
具体可以去网站看、
云水谣的导游词怎么写
福建最有特色的民居当推楼”。
风异的土楼民宅散布在闽西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平和、华安、漳浦等地。
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
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
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
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这种以生土为墙的土木构架民宅,其造型在中国传统民居的品类中,是花样较多的一种。
有圆、方、半圆、椭圆、交椅、五角、八卦、五凤、桃形及不规则形等许多种类,又以圆、方、交椅形和五凤楼最为常见。
方型楼,永定称“四方楼”,南靖称“四角楼”,其起源最早,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封闭、最坚固。
这种土楼高约16米,可达5层,每层相隔约3米左右,墙壁下厚上薄,底层墙厚1米以上,越往高墙愈窄,顶层厚仅0.8米。
楼房占地面积可达上千平方米,5层楼总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上下,每层楼有房间20多间,门厅各1间,整座楼共有房间100间左右。
楼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有楼梯通向上层。
一座楼可居住二三十户百口人以上。
其代表有南靖梅林乡璞山村的“和贵楼”,武平的“大夫第”,永定湖雷乡下寨村的“馥馨楼”等。
永定的“馥馨楼”,又称“大楼厦”、“火烧楼”,始建于唐大历四年(769年),已有1200多年历史,楼内居民已传至27代。
永定古竹乡的“五实楼”是方楼结构中的特殊类型,其走廊设计在夹墙之中,节省很多木料,有很强的隐蔽性。
圆型楼,又称“圆楼”、“土圆楼”,永定客家人称其为“寨”。
环形圆柱状的圆楼是福建土楼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永定、南靖、平和、上杭、华安均以此类土楼为主。
相传圆楼是1300多年前唐将军陈元光平闽时,由军事营寨发展而来的。
圆楼外观庞大巍峨,直径达50~70米者比比皆是。
闽西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圆寨,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直径73米,是由同圆心的大圆环和小圆环、三环相套而成的巨大古堡,每环之间以环井形天井间隔,外圈周长达229米,底层土墙厚达
【第1句】:5米。
最外环高4层,中环为2层,第3环为平房,中央圆心点上是一座八卦形的八角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总面积为5376平方米,曾住过80户600多人。
闽南平和县芦溪乡芦峰村的“平作厥宁”圆寨,楼体圆直径达77米,为世界上已知的、仍住人的、最大直径的圆土楼民宅。
主楼高4层,约
【第14句】:5米高,每层有77个开间,现仍住有77户250余人,均为叶姓同宗一族。
它始建于清康熙初年,工程前后历时40年,最盛时住过700多人。
普通圆楼占地面积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
一般来说,永定圆楼多为3层、南靖圆楼常达4~5层。
高约十二三米,每层房屋30间左右,梯道2~4条(依楼大小而定)。
不少圆楼另建一座占地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圆楼;作为祭祖和娱乐场所,风格别致;通常小圆楼也可住20多户100口人。
圆楼建筑风格在土墙厚度上与方楼相近,不同的是楼内各层房间规格比方楼更为统一规范。
圆楼还克服了方楼的一些缺点。
如方楼四角屋光线暗、通风差、紧临木楼梯、噪音大,而圆楼消灭了角间,构件尺寸统一,施工相对简单,屋顶也更为简化。
其房间朝向与方楼相比,好坏差别不明显,有利于宗族内部的分配。
此外,用同样周长围成的圆形面积是方形面积的
【第1句】:273倍,因此,圆楼比方楼有更大的内院空间。
因无间角,对大木料的需要也相应减少,且抗风抗震防火的性能更高。
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的华安县沙建乡宝山村的“升平楼”,是闽南唯一的外墙全部用条石砌成的三层圆楼。
也是单元式结构。
因不忌风雨,出檐较小,状似石磨。
这座石圆楼是福建土圆楼族中的独特支系,但其抗震性能犹不及土楼。
在南靖等地,还有一种叫“交椅楼”的生土楼,其建筑形式与方形楼大致相同。
但前排房稍低,为平房或2层楼,左右两边稍高,为2层或3层楼,酷似座椅的“扶手”,后排房最高,可达3层以上,宛如座椅的靠背,整座楼仿佛一把“交椅”,故俗称“交椅楼”。
其特点是土墙前低后高,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冬暖夏凉。
房间数达五六十间,居住15户约六七十人。
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南靖县书洋乡石桥村的“长源楼”是其代表。
在土楼建筑中,圆楼和方楼通常是单独起建的,但在一些地方由于历史的原因也形成了圆楼与方楼结合的土楼群。
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黄氏家族,开基数百年来先后建有5个一体相联的圆、方土楼组合。
从空中俯看,一座方楼雄踞中央,四座圆楼围绕四角。
恍若一朵怒放的硕大梅花,点缀于绿野平畴之上,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该楼群初建时仅为一座方楼,黄氏祖先取楼名为“和昌楼”,后因人丁渐旺,分别在方楼四周建起4座圆土楼,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拱卫着“和昌楼”,使之既似山寨,又如城堡,夺人心魄的宏大构思,令人俯仰皆叹!此外,在永定古竹乡高北村也有以圆楼为主,方、圆楼错杂而筑的土楼群。
这种巧妙的构思,奇特的组合,令海内外的建筑专家赞不绝口。
圆楼或方楼的底层均作厨房、饭厅,有的也作牛栏、猪圈。
底楼对外绝不开窗。
2层楼为放置谷物和农具的杂物间,对外也罕有开窗。
3层以上为卧室。
楼上楼下的房间及每一单间均一样大,一般为10米2左右,显得狭小,仅容一床一橱一桌,反映出客家家族不重卧室而以厅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习惯。
大多土楼内的走廊为敞廊,大家共用,每个房间的门与窗都开向走廊。
也有一些土楼内部以八卦式单元切割或从一楼到顶楼每一间均为独立单元。
各家人靠楼梯上下相连。
永定湖坑乡的“振成楼”,外圈以八卦形分成8组居室,每单元6间,每层48间,4层共192间。
每单元防火墙相隔,有拱门相通,楼下各有一间浴室。
在闽西及闽西南客家居住区,还有一种与圆、方土楼造型风格迥异的土楼民宅,俗称“五凤楼”(南靖人称“大屋厦”),这是一种府第式的土楼住宅。
五凤原为五方(东、西、南、北、中)配五色所引伸的五行意义。
以五凤名宅,表示四方与中央相应的寓意。
它像古代中原的宫殿,也近似北京故宫的形式。
突出中轴中心,在平面发展的基础上,讲究左右均衡对称,前后高低有序,布局方整有序。
最普通的五凤楼是三堂二横式,也有三堂一横、四横、六横等形式。
一座三堂三横式五凤楼的建筑内容包括:鱼塘、侧座、回屋、禾坪、下厅、中厅、后堂、两厢横屋几大部分。
在造型设计上,厅堂和天井的配置独特,厅堂皆敞,面向天井且与天井相连,厅的边沿便是天井边沿,二者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有极巧妙的空间搭配与沟通协调的综合功用。
一座三堂二横式五凤楼,共有5个天井与9个厅堂。
中轴线上有3个天井及3个厅堂,中轴线上一直就是天井与敞厅,可从大门一望到底,两横屋与中轴之间各有一天井,分别有小门厅、中厅、侧门厅。
楼内敞廊是回廊,将全楼各部分及每一房间串通。
楼的中轴线上有3个天井,两横屋的天井,均可搭起地棚,遇有红白礼仪活动,有宽阔余地,十分方便。
五凤楼通常有房30间上下,另有厨房仓杂间若干,可住十余户、百来人。
大者有60余间房,可容200多人。
五凤楼重装饰艺术,雕梁画栋,十分精致,是诸类土楼中最“豪华”的一种。
其色彩造型之美,广受行家称道。
五凤楼的代表作有永定高陂乡富岭村的“大夫第”,湖坑乡洪坑村的“福裕楼”,上洋村的“遗经楼”等。
土楼共有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
所用木材须300~500立方米。
因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三防”(防风、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还能防火(三环土墙便是3道封火墙),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几乎所有土楼都曾经受过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验,皆安然无恙。
如建于公元1693年的永定湖坑乡的“环极楼”,300年来经历了数次地震,1918年农历四月初六的大震,仅在其正门右上方3楼到4楼之间裂一条50公分宽的裂缝,由于圆楼墙结构下面厚
【第1句】:2米,向上延伸时略向内斜,呈梯形状,向心力强。
70多年来竟神奇地自然弥合,现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宽的裂缝。
永定“资历”最深的“馥馨楼”,近年人们为免众人从一大门出入之不便,另开一小门,请来石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用钢凿撬挖数日才开通,这种三合土墙的坚韧由此可见一斑。
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
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旧时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垒筑高大土墙以防不测)。
由于墙壁较高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热纳凉,优点甚多。
客家人建土楼时,将烟囱砌入土墙内,使厨房免受黑烟污染,十分洁净。
土楼的兴建,也是旧时客家人笃信风水的表现。
迷信说法,认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处有“凹煞”。
建方楼时,他们以为其某个角会碰上“煞气”,就在楼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以避邪,或在楼角钉上绘有八卦、写上字符的木板,用以“制煞”。
圆楼无角,据说“煞气”能滑走,所以为避“煞”,清代以后的土楼多为圆楼。
总的看来,建土楼讲求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土楼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特色鲜明,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
永定土楼或以方位命名,如“东升楼”为坐东朝西,喻意旭日从东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如“振福楼”,乃苏振福独资兴建;或为纪念先祖定名,如永定林福成的后代所建“庆福楼”、“福裕楼”、“振成楼”、“庆成楼”总不离“福”、“成”两字;或以自然环境定名。
如“望峰楼”因面朝笔架山峰而取名,“环兴楼”则因三面环水,而本身造型又是环形大圆楼而得名;或为祝愿祈祥定名,如“松竹楼”和“五十楼”,分别取“竹苍松茂”和“五风十雨皆呈瑞”之意;或为劝勉后人定名,如“经训楼”、“承启楼”;或以创业者定名,如“福侨楼”,为江氏华侨所建,意为华侨福宅,“群兴楼”因众人集资兴建,并寓群居兴旺发达之意;或以褒贬双关定名,“如升楼”,坐东朝西,喻如日之升,其后代又戏称其小如米升。
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
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
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
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
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化平凡为神奇,又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匠心独运的创造。
本世纪60年代后,传统的土楼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闽西和闽南保存有数百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其中永定县和南靖县的数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楼。
在永定,土楼麇集于湖坑、古竹等少数乡镇,仅湖坑乡就有54座;在南靖则以书洋、梅林等乡为多。
绝大多数土楼保留完好并依然住人。
与一般民居错杂共存,使庞然土楼犹如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
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频繁在影视中亮相,还载入《中国名胜辞典》,成为中国《民居》邮票组票之一。
它以独特的圆楼造型标本,使“永定土楼”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福建客家土楼的代名词。
福建云水谣的风景描写
云水谣,“南靖云水谣”原名长教,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境内,那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
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
2005年底,由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取景。
[1] 。
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为借《云水谣》之名树立品牌,将《云水谣》这部优秀作品的人文意蕴和道德情感充分展现在这条闽西南古栈道上,让游客在观赏奇楼美景,领略古道悠悠、碧水青青的同时,感受闽台交流的深远渊源,当地政府将村中这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将长教命名为“云水谣”古镇。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