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导游词10篇
哪里有福建十二篇导游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丹霞天踪,碧水灵趣”的大金湖旅游观光
这里蕴藏着一座堪称“天踪灵佛寺。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名世忠,大家叫我小张好了。
是金湖旅行社(景区)的导游员;开船的师傅姓李,今天将由我和李师傅为大家服务,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今天的游程大约需要4个多小时,中午我们将在水上餐厅用餐。
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和环境卫生。
在此,我先感谢大家的合作,同时预祝今天的“水上佛国”之旅能给大家带来吉祥和快乐
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南麓的泰宁县境内,距三明市区176公里,于1994年1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成为我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
2001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该景区面积达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
大金湖是金溪新湖的简称,金溪是闽江上游富屯溪的一大支流。
1980年夏,政府在金溪的卢庵滩兴建一座装机容量十万千瓦的池潭水电站。
大坝高78米,长253米,金溪水被堵截后上游形成了一个全长 60余公里、 湖面五万多亩、库容 8 .7 亿立方米的人工湖。
丹山和碧水是大金湖风景构成的两大要素: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丽幽雅;阳刚与阴柔相济,豪放与婉约互补;丹崖突进湖心,碧水深入山腹;山水相映成趣,浩瀚博大与幽深迷离同在;瑰伟旷达与旖旎险窄共存,是国内外少有的风景名胜区,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相结合,独具特色和魅力,大金湖碧波澄净,群峰竞秀、林木葱郁、石笋兀立、流泵飞瀑、水环山绕。
其中白水际瀑布、大赤壁、公子峰、水上一线天、幽谷迷津、虎头岩、猫儿山以及素负盛名的甘露寺、醴泉古刹、尚书墓等100处名胜古迹置之碧水丹山之中,形成一处别具一格的游览区,因此,金湖又被中外游客誉为“黄金之湖”。
每年4月至10月为游湖最佳季节,湖上备有大小游艇,可尽览金湖全景。
该景区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距福建省铁路主干线、鹰厦线枢纽站--邵武仅76公里,随着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大金湖的旅游资源开发将会更加突飞猛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金湖将以她迷人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到那时,大金湖带给我们的将是更加绚丽多彩的世界
大金湖因景区所在地盛产黄金而得名。
经过亿万年的天地造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天然大佛: 如来佛祖,慈眉善目;印身佛影,指点迷津;水上观音,灵光显现;伽蓝菩萨,雄姿焕发;千面罗汉,修身养性;平湖卧佛,怡然自得;菩提达摩,坐禅说法;开心弥勒,教化众生。
正所谓“一水藏天踪,千山现佛影”。
可以说,整个大金湖就是一座“山水显灵,吉祥汇聚”的水上佛国世界
多少年来,数不尽的善男信女,八方游客,在这里真切感受到众多天然大佛的慈祥佑护,许多美好的心愿才得以实现。
我相信,大家都是有福之人,希望今天的金湖之旅能给您带来明天的锦绣前程
大家请看,屹立在我们眼前的这两座红色山岩,左边叫赤石峰,右边叫馗雷峰。
两峰对峙,中间夹有一条瀑布飞流而下。
这瀑布高约10米,宽约8米,是金湖最大的瀑布。
在阳光的照射下,这瀑布犹如一串串明亮的珠帘,似乎从天而降,我们称之为“天迹水帘”。
靠近这水帘,百米之内便能听到轰雷般的响声,感受到腾腾雾气
而且还会使您产生一种“我欲凌风而去”的感觉。
大家看到了吗
在水帘的左侧,有一小巧观音,手持净瓶,云水一身。
大家不妨在此做一下深呼吸,感受一下山野的清新空气和水气中的负氧离子,带上水帘观音的吉祥祝福,开始我们今天的“水上佛国”之旅。
随着游船缓缓往前行进,我们现在来到甘露寺码头。
从这里上岸步行到甘露寺,大约需要10分钟。
提起甘露寺,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三国时期刘备招亲的那个甘露寺。
那甘露寺在江苏镇江的北固山,离我们这儿有千里之遥
而金湖的甘露寺,始建于宋绍兴16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了。
由于在甘露寺的岩穴上方有块钟乳石,形状像龙头,一年四季间隔滴泉,水质清甜似甘露,故名“甘露寺”。
大家请看,左边这块红色的岩石像一口硕大无比的“钟”,而右边那块岩石像一面独步天下的巨“鼓”,甘露寺便在这钟鼓石之间,所以当地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右鼓左钟,庙(妙)在其中”。
在佛教寺庙中,都有专设钟鼓楼。
而在金湖的甘露寺,则是大自然天造地设的天钟天鼓。
正所谓“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轻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梦人”。
金湖的景观大都有移步换景的特点。
看
刚才的“天钟”,现在则成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巨大头像。
只见他慈眉善目,眺望远方,预示着“如来警示,光明在前”。
在如来佛祖面前,卓然挺立着三株千年古松,好象上天赐予的三柱高香,在此替世人进行着亘古不变的朝拜。
走在曲径通幽的石板路上,会发现有块石壁,刻有巨大的一个“净”字。
从石缝中流有一股清泉,涓涓细流注入到池中,这池名叫“净手池”。
俗话说“寺庙门前必洗手,抽签许愿方可灵”。
在这周围有片竹林,竹身呈四方形,秋天才长笋,有道是“摸摸四方竹,可得四方财”。
登上十几级台阶,我们来到甘露寺山门。
这里有块石碑,刻的是南宋状元邹应龙长子,进士出身的邹恕写的一首诗“兰若半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株松;晓钟禅房黑,霜林木叶红;悬崖回首望,归思过前峰。
”这首诗赞美了甘露寺的建筑风格和四周秋季景色。
兰若,就是梵语中家庙的意思。
如今,千百年过去了,山水依旧,香火依然旺盛,诗中提到的古枫还在,只是那古松少了几棵,真可谓“古刹千年历沧桑,甘露依旧润游人”。
走进别具一格的山门,眼前豁然开朗。
[抬头仰望,一座造型别致的寺庙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甘露寺。
只见它建在下窄上宽,呈倒三角形的巨大岩穴中,采取了“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具匠心设计,用“T”形斗拱相连接。
据考证,十二世纪时,日本高僧重源法师三次入闽,前来甘露寺考察,回国后建起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佛殿。
现在请大家抬头仰望,在甘露寺上方,有块黑红相间的岩壁,极像应身佛的身影。
只见他左手持佛珠,右手小指微翘,惟妙惟肖
这就是“印身佛影”。
在佛教经典中,只有当一座寺庙的佛性达到最高境界时,才有可能出现这种“印身佛”的景象。
尽管这种境界千古难寻,然而在灵气汇聚的甘露寺里,有缘之人却可以看到佛祖的印身,感悟到佛祖的存在
支撑甘露寺那根粗大的柱子,叫“如意柱”。
据说男抱得志,女抱得子,小孩抱了聪明可爱,老人抱了健康长寿。
不过,各位若要“如意”的话,还得踏踏实实地登上这101级台阶,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观完甘露寺,回到码头,我们将乘坐16号游船继续游览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曾说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在金湖得到最真实、生动的体现。
大家请看,前方的大赤壁上赫然印着一个巨大无比的“仙”字,活灵活现,俨然还是隶书体。
在它的对面,有座形同寿桃的丹崖,崖面上也隐现着巨大草书的“寿”字
真乃真“仙”高“寿”,仙寿对应,这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
可见上天对大金湖的垂爱,在此已表露无疑
我们现在来到金湖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水上一线天。
众所周知,我国有“名山三百,支山三千”,这些名山都有陆上一线天,不足为奇。
可是,你可曾听说或领略过金湖水上一线天那别具一格的风景吗
那么前方被誉为“世上少有,国内罕见”的水上一线天,将会使您饱览到这独一无二的稀世奇景。
“古窍何年壁,中间别有天”,这是古人所言。
“舟行胜似穿三峡,水上还看一线天”,这是游人所说。
大自然的天公造物之奇、山水显灵之趣,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神奇的体现。
随着游船缓缓驶进峡谷,远看似乎进不去,近看却可以进去,有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景”的感觉。
这一景指的就是“水上观音”。
大家请抬头仰望,有块巨大的岩石勾勒出一幅观音菩萨临水而立的侧身像,上面滴下来的串串水珠,似乎是从净瓶里洒下的甘露。
这景象宛如大慈大悲的救世菩萨降临人间。
据佛经记载,观音菩萨能救苦救难,普渡众生。
几千年来,观音以她善良、真诚、慈悲为怀的精神在中国老百姓当中广为流传。
可以说是“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船到尽头豁然开朗,有一圆形深潭,可容纳几艘游船掉头。
抬头仰望,四周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块天,顿生“坐井观天”之感,我们成“井底之蛙”了。
悬崖上有两条小瀑布绕一圆石倾泻而下,宛如“二龙戏珠”。
这四周的悬崖峭壁由五块岩石构成,多像五只大象正围绕观音虔诚朝拜,我们称之为“五象朝圣”。
在右边的岩壁上,还有一只巨大的金龟头朝上,正趴在那里,似乎在神情专注地聆听观音菩萨的教诲,这种绝妙的境界,令不少游人叹为观止
正所谓“金湖水上一线天,甘露遍洒洒满天。
观音引入天外天,游人如坐井中天。
二龙戏珠水冲天,五象朝圣欲升天。
金龟上岸头朝天,水中倒影一线天。
” 现在我们来到金湖最开阔的湖面——十里平湖。
这里群山环抱,岛屿星罗棋布,水动山浮,令人心旷神怡。
大家请看,正前方连绵起伏的群山仿佛是一尊神态安祥的水上卧佛,我们称之为“平湖卧佛”。
在卧佛的头部,那座高耸的山峰又像是一尊悠然自得、仰天大笑的“千面罗汉”,他法力无边,时常爱变幻出不同的形态来逗游客开心。
看,现在他又变成了一只昂首曲背、目视远方的金猫,所以又称“金猫观湖”。
大家请看,湖畔有座孤立高耸的丹霞峰柱,它的外形很像一尊威风凛凛的古代将军。
他像谁呢
对了
他就像赫赫有名的“红脸关公”。
中国有句古话,叫“文拜孔子,武拜关公”关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虽然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然而他那种“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事以仁、作战以勇”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这位名垂千古的英雄,不仅被历代皇帝所推崇,更被民间尊奉为驱邪避恶的保护神。
有这么一幅对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他在儒、释、道三教中的地位:“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
”佛教中把关羽称为“伽蓝菩萨”。
相传关羽在“大意失荆洲,兵败走麦城”之后,被孙权所擒杀。
孙权将其首级献与曹操,谁知曹操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而其身躯,孙权也只好以王侯之礼葬于当阳,所以有“头定洛阳,身困当阳”之说。
关羽死后,因其阴魂不散,托梦给湖北当阳玉泉寺的普净大师,大叫“还我头来,还我头来
”,大师点化说,你当年过五关斩六将,这些人的头找谁要去
关羽顿然醒悟,便皈依佛门,成了寺庙里的守护神,也就是“伽蓝神”。
关平成了其左胁侍,周仓成了其右胁侍。
如今关羽成了我们金湖水上天然大佛寺的守护神,相信在他的佑护下,我们即将结束的金湖之旅定能吉星高照,一帆风顺。
各位朋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今天的“水上佛国”之旅就要结束了,在此,我衷心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同时更希望大家对我的讲解多提宝贵意见,相信我们有缘再次相聚大金湖。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带上金湖山水的灵气和吉祥的祝福,从此平步青云,事业有成,合家幸福
谢谢
我来当导游介绍福建的作文,450字左右
我来当导游 我的家乡是福建莆田,大山环抱着它,远远看去,蒙蒙胧胧的,若隐若现,可美呢。
不信就跟我走吧
我的家乡有着浓浓的乡村气息。
每天清晨,你都可以听见公鸡“喔喔喔”的鸣叫声,好像在说:“快点起床,太阳晒到屁股啦
”然后,你便会看见老人们赶着一群顽皮的鸭子穿过田间的小路。
说它们顽皮,还真不夸张呢,它们东跑跑,西窜窜,“嘎嘎”地叫着,你仔细听听,就像大乐队在演奏哩
不过,老人们真有一套,顽皮的鸭群在他们的管理下,不一会儿就乖巧极了,可惜好景不长,不一会儿就又忍不住了,又开始扭着屁股乱跳。
你见了,准会哈哈大笑,笑得直不起腰儿。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浓浓的喜庆。
你到那儿去,会被这浓烈的气氛感染。
走在田间小路上,能看到一大片金黄的麦子,麦子很多很多,一望无边;麦子很高,都快追上你了呢
快到中午时,你就会看到几个小孩子,手里拿着偷来的苹果,在窄窄的小路上奔跑。
一不小心,就有一个孩子摔了个狗啃泥,苹果也不翼而飞了,他也不急,看着你,然后“哈哈”地大笑,那样子有趣极了,你又会忍不住想笑了。
紧接着,他们就会在麦田里玩躲猫猫,笑啊,跳啊,闹啊…… 我的家乡,不像城市那样交通便利,可它却有独特的气息。
它永远热闹,永远美丽,会永远让你感受到生活其中的温暖,你不会孤独,因为那儿永远洋溢着欢乐
导游词
福州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
据史载,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筑子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因其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
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西湖与南湖相接。
后其子延钧称帝,在湖滨辟地建水晶宫(在今水关闸附近),造亭、台、楼、榭,在王府与西湖之间又挖设一条复道,便于携后宫游西湖。
西湖成了闽国王朝的御花园。
此后渐成游览区。
宋淳熙四年(1177年)、福州知州兼福建抚使赵汝愚在湖上建澄澜阁,并品题西湖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
民国3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辟西湖为公园,当时面积仅
【第3句】:62公顷。
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修善,扩建,特别是2001年,清淤挖泥,建截污管道,重建,扩建旧景点,经修复后的西湖,真正是山复整妆,湖复易容,神彩顿开。
西湖现在总面积约45公顷,水面面积约30公顷。
它通过柳堤桥、步云桥、玉带桥、飞虹桥,把西湖中的开化屿、谢坪屿与窑角屿连成一个完整的游览景区。
整治后的西湖景色愈见秀丽,遐迩闻名。
修复及新增的景点有仙桥柳色、紫薇厅、开化寺、宛在堂、更衣亭?quot;西湖美、诗廊、水榭亭廊、鉴湖亭、湖天竞渡、湖心春雨、金鳞小苑、古堞斜阳、芳沁园、荷亭、桂斋、浚湖纪念碑、盆景园等。
仙桥柳色(柳堤):进入大门,长堤卧波,垂柳夹道。
原堤建于1930年,宽8米,长139米,中段为桥,即仙桥。
1985年拓宽堤面为18米,堤边有石栏杆,并种植垂柳、碧桃及花灌木。
春来佳日,柳丝泛绿,桃花似火,远望如湖中锦带。
1994年改桥为拱桥,宽10米,长36米。
紫薇厅:在开化屿南,始建于1914年,以四周广植紫薇而得名。
1952年重修,砖木结构,现为公园服务部。
开化寺:位于开化屿(一名小孤山)中央,为公园最古老的建筑物,据传建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知府汪文盛捐资重建。
现有建筑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总督金世荣重建,中为正殿,后为禅堂,两翼系钟鼓楼,又左为客寮,右为方丈室。
寺内昔有十八娘荔枝,颇负盛名。
宋蔡襄《荔枝谱》云:俚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噉此品,因此得名。
今寺前尚有一株古荔。
寺在红花绿柳、碧波如镜的湖心屿中。
1986年整修后与盆景区相连浑然一体。
庭院内种植珍稀花木,花卉盆景、根雕等。
宛在堂:在开化屿东,系闽中诗人纪念堂,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诗人傅汝舟营建。
招诗友高濲等同来隐居。
宛在堂木构三楹,以诗名孤山宛在水中央为堂名。
一时诗人云集,传为佳话。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改建为湖心亭。
乾隆十三年(1748年)黄任倡议复建,在堂中设立诗龛,作为福州诗坛同人吟诗聚会之地。
后来堂为洪水冲毁。
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
道光七年(1827年),林则徐丁父忧归家,重浚西湖,借宛在堂为办公场所。
1914年,西湖辟为公园后,宛在堂修葺一新。
此后,春秋皆有雅集,名人墨客荟萃吟咏。
更衣亭:在开化屿东南,始建于五代,相传闽王王延钧每与王后金凤及宫娥乘船游湖时,在此更衣休息。
荷亭晚唱:为旧八景之一。
在湖西岸大梦山麓。
古时大梦山,一面衔山,三面环水,跨湖有一条长堤,自南迤北,接梅亭铺,直抵万安桥(洪山桥附近),系北上通京驿道。
堤的东西两侧盛植荷花,荷亭建在堤的突出地带。
亭三面临湖,视野广阔,池畔环植碧桃垂柳,夏夜凉风习习,荷香阵阵,古时为品茗赏荷听曲之所。
古时,亭北有皇华亭,亭东有迎恩亭,为接待皇使节的馆舍。
道光十年(1830年)林则徐重修荷亭,将亭北的皇华亭改建为李纲祠堂。
现存的四方形荷亭,为清代建筑物。
桂斋:在荷亭西北侧,占?000平方米,背靠大梦松声,紧邻荷亭晚唱,北与湖心春雨相望,东可望及仙桥柳色。
林则徐建李纲祠堂时,在祠堂架三椽,植桂两株,取李纲晚年在福州住所的名称,曰桂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称林文忠公读书处,后又在斋旁建室一间和禁烟亭一座,篆书石刻林则徐读书处嵌于墙上。
1985年,为纪念林则徐诞辰200周年,重建桂斋,移读书处于斋后。
开化屿是西湖的核心游览区。
开化屿往北、过玉带桥是窑角屿,有省博物馆,美术展览馆,西湖影剧院等建筑。
开化屿往西过飞虹桥,到谢坪屿。
谢坪屿是儿童娱乐园,有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往西南过步云桥,可去动物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64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