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福建船政导游词

哪位大哥大姐有福建省九个景区的导游词啊,

暂时只有这些(鼓浪屿、清源山、武夷山),希望你能满意你可以先注册

哪里有福建十二篇导游词?

求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导游词 1500字以上

【第1句】:笔试:(1)考试科目:①《导游基础知识》(含“中国台湾知识”部分)100分;②《政策与法规》与《导游服务》共100分(配分比例6:4)。

(2)命题内容:限于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导考办重新修订的福建省导游人员考试辅导教材(第四版第一次印刷发行)即:《导游基础知识》、《政策与法规》、《导游服务》和《台湾问题导游读本》四本书。

(3)笔试时间: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具体安排:上午9:00~11:00 导游基础知识(含对台部分) 下午14:30~16:30 政策与法规、导游服务 (4)笔试地点:另行通知。

【第2句】:面试:(1)内容:景点模拟讲解、知识问答、语言与仪态等。

①模拟景点讲解(50%):考生在指定的全省九个景区中(即:鼓浪屿、清源山、湄洲妈祖文化、福州船政文化、屏南白水洋、武夷山、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古田会议会址、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抽签决定模拟讲解的景区名称,然后自由选择该景区中的任意一个景点进行模拟讲解。

模拟讲解时间8—10分钟。

报考外语类的考生须用所报语种的语言进行现场面试、并加试口译(中译外和外译中)和外语对话。

②知识问答(30%):2010年版《现场口试提问复习资料》内容。

③语言仪态(20%):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能力,考生的仪容、仪表、仪态及其运用等。

(2)考生进行面试时需提交以上九个景区导游词,每个景点导游词字数不得少于1500字(统一用A4纸打印,字体为小四号仿宋体,

【第1句】:5倍行距,并装订成册)。

价格就不知道了。

可以在中心购买吧。

请问福建导游资格考试的口试如何去归纳,通常景区讲解是几分钟

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丹霞天踪,碧水灵趣”的大金湖旅游观光

这里蕴藏着一座堪称“天踪灵佛寺。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名世忠,大家叫我小张好了。

是金湖旅行社(景区)的导游员;开船的师傅姓李,今天将由我和李师傅为大家服务,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今天的游程大约需要4个多小时,中午我们将在水上餐厅用餐。

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和环境卫生。

在此,我先感谢大家的合作,同时预祝今天的“水上佛国”之旅能给大家带来吉祥和快乐

  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南麓的泰宁县境内,距三明市区176公里,于1994年1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成为我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

2001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该景区面积达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

大金湖是金溪新湖的简称,金溪是闽江上游富屯溪的一大支流。

1980年夏,政府在金溪的卢庵滩兴建一座装机容量十万千瓦的池潭水电站。

大坝高78米,长253米,金溪水被堵截后上游形成了一个全长 60余公里、 湖面五万多亩、库容 8 .7 亿立方米的人工湖。

丹山和碧水是大金湖风景构成的两大要素: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丽幽雅;阳刚与阴柔相济,豪放与婉约互补;丹崖突进湖心,碧水深入山腹;山水相映成趣,浩瀚博大与幽深迷离同在;瑰伟旷达与旖旎险窄共存,是国内外少有的风景名胜区,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相结合,独具特色和魅力,大金湖碧波澄净,群峰竞秀、林木葱郁、石笋兀立、流泵飞瀑、水环山绕。

其中白水际瀑布、大赤壁、公子峰、水上一线天、幽谷迷津、虎头岩、猫儿山以及素负盛名的甘露寺、醴泉古刹、尚书墓等100处名胜古迹置之碧水丹山之中,形成一处别具一格的游览区,因此,金湖又被中外游客誉为“黄金之湖”。

每年4月至10月为游湖最佳季节,湖上备有大小游艇,可尽览金湖全景。

  该景区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距福建省铁路主干线、鹰厦线枢纽站--邵武仅76公里,随着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大金湖的旅游资源开发将会更加突飞猛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金湖将以她迷人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到那时,大金湖带给我们的将是更加绚丽多彩的世界

  大金湖因景区所在地盛产黄金而得名。

经过亿万年的天地造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天然大佛: 如来佛祖,慈眉善目;印身佛影,指点迷津;水上观音,灵光显现;伽蓝菩萨,雄姿焕发;千面罗汉,修身养性;平湖卧佛,怡然自得;菩提达摩,坐禅说法;开心弥勒,教化众生。

正所谓“一水藏天踪,千山现佛影”。

可以说,整个大金湖就是一座“山水显灵,吉祥汇聚”的水上佛国世界

多少年来,数不尽的善男信女,八方游客,在这里真切感受到众多天然大佛的慈祥佑护,许多美好的心愿才得以实现。

我相信,大家都是有福之人,希望今天的金湖之旅能给您带来明天的锦绣前程

  大家请看,屹立在我们眼前的这两座红色山岩,左边叫赤石峰,右边叫馗雷峰。

两峰对峙,中间夹有一条瀑布飞流而下。

这瀑布高约10米,宽约8米,是金湖最大的瀑布。

在阳光的照射下,这瀑布犹如一串串明亮的珠帘,似乎从天而降,我们称之为“天迹水帘”。

靠近这水帘,百米之内便能听到轰雷般的响声,感受到腾腾雾气

而且还会使您产生一种“我欲凌风而去”的感觉。

大家看到了吗

在水帘的左侧,有一小巧观音,手持净瓶,云水一身。

大家不妨在此做一下深呼吸,感受一下山野的清新空气和水气中的负氧离子,带上水帘观音的吉祥祝福,开始我们今天的“水上佛国”之旅。

  随着游船缓缓往前行进,我们现在来到甘露寺码头。

从这里上岸步行到甘露寺,大约需要10分钟。

提起甘露寺,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三国时期刘备招亲的那个甘露寺。

那甘露寺在江苏镇江的北固山,离我们这儿有千里之遥

而金湖的甘露寺,始建于宋绍兴16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了。

由于在甘露寺的岩穴上方有块钟乳石,形状像龙头,一年四季间隔滴泉,水质清甜似甘露,故名“甘露寺”。

大家请看,左边这块红色的岩石像一口硕大无比的“钟”,而右边那块岩石像一面独步天下的巨“鼓”,甘露寺便在这钟鼓石之间,所以当地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右鼓左钟,庙(妙)在其中”。

在佛教寺庙中,都有专设钟鼓楼。

而在金湖的甘露寺,则是大自然天造地设的天钟天鼓。

正所谓“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轻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梦人”。

  金湖的景观大都有移步换景的特点。

刚才的“天钟”,现在则成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巨大头像。

只见他慈眉善目,眺望远方,预示着“如来警示,光明在前”。

在如来佛祖面前,卓然挺立着三株千年古松,好象上天赐予的三柱高香,在此替世人进行着亘古不变的朝拜。

走在曲径通幽的石板路上,会发现有块石壁,刻有巨大的一个“净”字。

从石缝中流有一股清泉,涓涓细流注入到池中,这池名叫“净手池”。

俗话说“寺庙门前必洗手,抽签许愿方可灵”。

在这周围有片竹林,竹身呈四方形,秋天才长笋,有道是“摸摸四方竹,可得四方财”。

  登上十几级台阶,我们来到甘露寺山门。

这里有块石碑,刻的是南宋状元邹应龙长子,进士出身的邹恕写的一首诗“兰若半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株松;晓钟禅房黑,霜林木叶红;悬崖回首望,归思过前峰。

”这首诗赞美了甘露寺的建筑风格和四周秋季景色。

兰若,就是梵语中家庙的意思。

如今,千百年过去了,山水依旧,香火依然旺盛,诗中提到的古枫还在,只是那古松少了几棵,真可谓“古刹千年历沧桑,甘露依旧润游人”。

  走进别具一格的山门,眼前豁然开朗。

[抬头仰望,一座造型别致的寺庙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甘露寺。

只见它建在下窄上宽,呈倒三角形的巨大岩穴中,采取了“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具匠心设计,用“T”形斗拱相连接。

据考证,十二世纪时,日本高僧重源法师三次入闽,前来甘露寺考察,回国后建起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佛殿。

  现在请大家抬头仰望,在甘露寺上方,有块黑红相间的岩壁,极像应身佛的身影。

只见他左手持佛珠,右手小指微翘,惟妙惟肖

这就是“印身佛影”。

在佛教经典中,只有当一座寺庙的佛性达到最高境界时,才有可能出现这种“印身佛”的景象。

尽管这种境界千古难寻,然而在灵气汇聚的甘露寺里,有缘之人却可以看到佛祖的印身,感悟到佛祖的存在

  支撑甘露寺那根粗大的柱子,叫“如意柱”。

据说男抱得志,女抱得子,小孩抱了聪明可爱,老人抱了健康长寿。

不过,各位若要“如意”的话,还得踏踏实实地登上这101级台阶,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观完甘露寺,回到码头,我们将乘坐16号游船继续游览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曾说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在金湖得到最真实、生动的体现。

大家请看,前方的大赤壁上赫然印着一个巨大无比的“仙”字,活灵活现,俨然还是隶书体。

在它的对面,有座形同寿桃的丹崖,崖面上也隐现着巨大草书的“寿”字

真乃真“仙”高“寿”,仙寿对应,这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

可见上天对大金湖的垂爱,在此已表露无疑

  我们现在来到金湖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水上一线天。

众所周知,我国有“名山三百,支山三千”,这些名山都有陆上一线天,不足为奇。

可是,你可曾听说或领略过金湖水上一线天那别具一格的风景吗

那么前方被誉为“世上少有,国内罕见”的水上一线天,将会使您饱览到这独一无二的稀世奇景。

“古窍何年壁,中间别有天”,这是古人所言。

“舟行胜似穿三峡,水上还看一线天”,这是游人所说。

大自然的天公造物之奇、山水显灵之趣,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神奇的体现。

  随着游船缓缓驶进峡谷,远看似乎进不去,近看却可以进去,有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景”的感觉。

这一景指的就是“水上观音”。

  大家请抬头仰望,有块巨大的岩石勾勒出一幅观音菩萨临水而立的侧身像,上面滴下来的串串水珠,似乎是从净瓶里洒下的甘露。

这景象宛如大慈大悲的救世菩萨降临人间。

据佛经记载,观音菩萨能救苦救难,普渡众生。

几千年来,观音以她善良、真诚、慈悲为怀的精神在中国老百姓当中广为流传。

可以说是“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船到尽头豁然开朗,有一圆形深潭,可容纳几艘游船掉头。

抬头仰望,四周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块天,顿生“坐井观天”之感,我们成“井底之蛙”了。

悬崖上有两条小瀑布绕一圆石倾泻而下,宛如“二龙戏珠”。

这四周的悬崖峭壁由五块岩石构成,多像五只大象正围绕观音虔诚朝拜,我们称之为“五象朝圣”。

在右边的岩壁上,还有一只巨大的金龟头朝上,正趴在那里,似乎在神情专注地聆听观音菩萨的教诲,这种绝妙的境界,令不少游人叹为观止

  正所谓“金湖水上一线天,甘露遍洒洒满天。

观音引入天外天,游人如坐井中天。

二龙戏珠水冲天,五象朝圣欲升天。

金龟上岸头朝天,水中倒影一线天。

”  现在我们来到金湖最开阔的湖面——十里平湖。

这里群山环抱,岛屿星罗棋布,水动山浮,令人心旷神怡。

大家请看,正前方连绵起伏的群山仿佛是一尊神态安祥的水上卧佛,我们称之为“平湖卧佛”。

在卧佛的头部,那座高耸的山峰又像是一尊悠然自得、仰天大笑的“千面罗汉”,他法力无边,时常爱变幻出不同的形态来逗游客开心。

看,现在他又变成了一只昂首曲背、目视远方的金猫,所以又称“金猫观湖”。

  大家请看,湖畔有座孤立高耸的丹霞峰柱,它的外形很像一尊威风凛凛的古代将军。

他像谁呢

对了

他就像赫赫有名的“红脸关公”。

中国有句古话,叫“文拜孔子,武拜关公”关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虽然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然而他那种“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事以仁、作战以勇”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这位名垂千古的英雄,不仅被历代皇帝所推崇,更被民间尊奉为驱邪避恶的保护神。

有这么一幅对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他在儒、释、道三教中的地位:“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

”佛教中把关羽称为“伽蓝菩萨”。

相传关羽在“大意失荆洲,兵败走麦城”之后,被孙权所擒杀。

孙权将其首级献与曹操,谁知曹操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而其身躯,孙权也只好以王侯之礼葬于当阳,所以有“头定洛阳,身困当阳”之说。

关羽死后,因其阴魂不散,托梦给湖北当阳玉泉寺的普净大师,大叫“还我头来,还我头来

”,大师点化说,你当年过五关斩六将,这些人的头找谁要去

关羽顿然醒悟,便皈依佛门,成了寺庙里的守护神,也就是“伽蓝神”。

关平成了其左胁侍,周仓成了其右胁侍。

如今关羽成了我们金湖水上天然大佛寺的守护神,相信在他的佑护下,我们即将结束的金湖之旅定能吉星高照,一帆风顺。

  各位朋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今天的“水上佛国”之旅就要结束了,在此,我衷心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同时更希望大家对我的讲解多提宝贵意见,相信我们有缘再次相聚大金湖。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带上金湖山水的灵气和吉祥的祝福,从此平步青云,事业有成,合家幸福

谢谢

五老峰导游词

在庐山东南面,有一处胜景,那就是五老峰。

我们现在来到了五老峰景区的山门,这是一个石构牌坊,上面的对联是:峰从天外立,人向画中行。

对联和壁上的诗刻都是已故的景德镇陶瓷学院书画家、美术系教授胡献雅的手书,字体潇洒、飘逸。

请看,这面墙壁上刻着胡献雅先生手书的李白诗作。

李白登临五老峰时,对这里的景致发出由衷赞叹,并挥笔题咏: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诗人留恋五老峰,竟打算在附近建宅隐居。

唐代天宝十五年(756年),他偕夫人在五老峰下的九叠屏筑草堂读书,了其“巢云松”夙愿。

直到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率水师顺江东下,多次派人上山招他为僚佐,才迫不得已离开了庐山。

请大家继续攀登。

现在我们到了第一峰,请看,峰下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块,是一派怪石景象。

那边似乎是石块叠成的桥,是的,那叫“仙人桥”。

这座桥没有任何人为加工的痕迹,完全是天然造就,恐怕造物主真是为仙人搭建的。

请各位抬头朝前看,有一个亭子巍然耸立,那是第二峰的标志。

人们建这个亭子的初衷并不是为游人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而是在云雾浓重的时候,让游人在这里等待,等到云开雾散,雨停太阳出来,好一睹庐山的真面目。

所以这个亭子名叫“待晴亭”。

眼前的这个亭子是福建的一位名叫林尔嘉的文人在1933年建造的。

就在这亭子的山谷中有一个洞穴,这个洞穴也是天然的,是由冈峦风化而成,它的名字也与“五老”相连,称“五老洞”。

洞口处有一巨型卧石,上面刻有“五老洞”、“万古云霄”等字样。

削壁千丈,下临深壑,深不可测,这就是第三峰的特点,以险称奇。

各位请看,哪里有一棵古松,它在悬岩绝壁上,不畏风霜雨雪,顽强的生长着,人们还是以“五老”命名,称为“五老松”,也称“庐山松”。

现在我们就要向第四峰进发。

第四峰离此有一段较长的陆,通常有不少游客走到这里就掉头下山。

常言道:“行百步,半九十。

”对五老峰的游程而言,我们大约仅仅走了一半,所以离成功还有不短的距离,不能半途而废

恰年还有无限风光

现在我们终于登上了第四峰,这是五峰中最高的山峰,全庐山居第二,海拔1358米,仅次于大汉阳峰。

置身于此,“会挡凌绝顶,一览众小山”的感慨会油然而生。

纵目远眺,但见湖光烟水,微茫映带,市镇田畴,江河交错。

什么是“江山如画”呢

眼前的风光是最好的注释。

如果我们是黎明前至此,天公作美的话,就能看到日出时朝霞喷彩的壮美景观;如果是黄昏时登临此处,就可见落日抹烟,残阳如血;隆冬时节置身于此,眼前九十银装素裹,冰雪山峰如万匹白马,奔腾咆哮。

在这第四峰上,朝四下观望,都是下山路。

各位是否想到还有一个第五峰等着我们去游览呢

请看,远处有一个小亭子,那就是第五峰的位置。

看似不远,直线距离大约就是1公里,然而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过去,也得走半小时左右。

第五峰并非直插蓝天的形态,而是一条长长的山岭斜斜的向上延伸,直至最高点。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五峰之巅,大家运气不错,正值云霄雾散之时,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鄱阳湖上帆船点点;近处有狮子、金印、石船、凌云、旗杆五小峰并立,似静犹动,构成“云腾水飞山亦动,天上人间一望中”的画卷。

各位游客,我们置身于五老峰之上,对它的局部情况看得比较清楚,但五老峰的“五老”真相并没有看到,难免有“不识五老真面目,只缘身在五老中”的感慨。

因为此五座山峰形态颇似并列而坐的五位老人,所以才得名“五老峰”。

那么在哪里可以观赏到“五老”的尊荣呢

我建议到庐山南麓海会寺去看。

海会寺背倚五老峰,面临鄱阳湖,寺名取地势如“百川汇海”之意。

这个寺庙是明代一位西域和尚建造的,寺内珍藏着普超法师用自己的指血书写的《华严经》。

1933年,蒋介石在寺旁创办了“庐山军官训练团”。

在参观海会寺之余,游客们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抬头仰望,五老峰形似“五老”,十分逼真,而且姿态各异。

其一像年长的学者,其二像白发军人,其三像老僧打坐,其四像渔翁垂钓,其五像凸额寿星。

他们似乎并坐静听鄱湖涛声。

其实五座山峰像什么,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有很多种答案,大家不妨去试试。

五老峰东邻鄱阳湖,南接含鄱岭,西靠大月山。

从鄱阳湖平原看它,犹如平地拔起,山势巍峨。

它原是起伏连片的山峦,一个巨大的断层崖,由于地壳运动,断层崖分裂,雨水风化的结果,使原来的毗连的断崖分开成几个锯齿状的垭口,各自单独成峰。

其上部由坚硬的石英砂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因而显得特别陡峭、险峻。

人们评价五老峰说:“庐山群峰中巍峨壮观者首推五老峰。

”又说:“庐山峰奇数五老。

”如果各位有机会再游览庐山几座山峰,可能会有同感。

饱览天下名山胜水的大诗人李白费叹说:“余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福建导游证的考试

我考过了导游词你可以是书上的照读,也可以是自己写的 只要你说得来 不偏题 讲的好 就没问题 时间你自己控制好 讲解完了 监考的会和你说你说了多久 不够的 或超过的都要扣分的 加油吧 口试不会很难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643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