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导游词结束语
傣家竹楼的导游词的开场白和结束语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就带大家畅游——峨眉山。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王国”、“动物乐园”、“”、“仙山佛国”、“天下峨眉秀”等赞誉。
难怪明代诗人周洪漠由衷地咏叹:“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峨眉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誉。
下面我们来领略一下峨眉的甲山秀色,魅水柔情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倾倒无数古人的十景吧。
我们先来到入山第一大寺,这里有传说之中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铜钟——圣积晚钟。
据载此钟于夏历晦望二日之夕敲击,每击可历一分五十秒,近能闻洪壮之声,静能闻韵澈之声。
草丰竹秀,涧谷环流,古楠耸翠,曲径通幽;这就是我们美不胜收的“萝峰晴云”,“一尘不染三千界,万法皆因十二因”正是点染了这个绝尘脱俗的好地方。
而“峨眉山十景之胜”的“灵岩叠翠”古刹坍塌,灵岩依旧殿宇重叠,密林掩映,丹岩凝翠。
来到与龙门洞合称“水圣双绝”的清音阁,玲珑精巧的楼阁居高临下,黑白二水拍击着岿然不动的牛心石,我们再来看看龙门峡上浑然天成的“九龙吐水”“九龙游水”,感受一下它的神奇与壮阔。
曾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百岁为春,八百岁为秋”,我们现在就很荣幸的看到这些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古树,亲身感受自然地神韵。
“晴雪初霁,幽峭精绝”,这就是峨眉雪的形式美态——大坪霁雪。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妙绝神奇的“九老仙府”和最富的“象池月夜”。
看到它们,我们会不由得赞叹自然地鬼斧神工。
我要隆重的介绍的是峨眉山的精华所在——金顶祥光。
它包括浩瀚壮阔的日出奇观,正所谓:“不徙高寒处,安知天地宽”,说的正是它的博大;还包括变幻万千,气象雄伟的云海;神奇玄妙,圣洁会赢的佛光;还有人称“万盏明灯朝”的圣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当下赢得万千宠爱的十个景点吧
旷世之作“十方像”凝结了海峡两岸艺术家的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观赏审美价值。
接着,我们看到的这些可爱活泼的小猴子正是“峨眉山的精灵”,它们嬉闹顽皮滑稽可掬而又极通人性,见人不惊,与人同乐,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呢。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
在晨或暮,我们有机会听到古朴庄重的“祝愿古钟”,可消除各种烦恼与杂念。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考察峨眉时曾语重心长的做了指示,而为了缅怀这位伟人,便有了今天的“邓小平登山纪念亭景区”。
来到清音平湖,我们会不由得赞美大自然的秀丽多姿:绿树浓荫,蝉鸣声声,山风阵阵,丝丝水气洗尽凡尘,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遥之乐
接下来我们要领略的是深具文化底蕴的“第一山亭”。
巧夺天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热情洋溢的“迎宾石滩”庄严凝重而又古朴典雅的“名山起点”,山高云低而又雄秀缥缈的“”……欣赏完这些美景,大家是否觉得意犹未尽呢
那我们再去一些更奇秀的景点吧
“四面八方”相信大家都能轻易理解,但“四面十方”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大家应该很想一睹为快吧
经历了400年之内的18场地震,却安然无恙,大家应该很想看一下这座古建筑史上的奇迹吧
两岸对峙,险如刀削,倾崖壁立,“一线天”能不能带给我们曲径通幽之感呢
在抗战时期曾经收留了的“洪椿坪”,能不能让我们找到一丝历史的气息呢
在借宿“洗象池”,感受一下“象池夜月”,应该会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感受吧
还有气势如虹的“伏虎寺”,传奇的“神水阁”,必定会使你深深迷醉,流连忘返。
还有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就是“乐山大佛”了,这个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属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范围,更是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
难怪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就带大家畅游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作为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峨眉佛教自然有极深的历史渊源,佛教徒多半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相信读过武侠小说的人都会知道“峨眉派”吧
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峨眉在世界武术界的地位呢
它就是震威全国,誉满全球的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啦。
哈哈,各位亲爱的游客们,我们的峨眉之游在欢乐中就要告一段落啦,如果大家觉得意犹未尽的话,不妨挑个好日子,重游一次吧
大足石刻导游词怎么写
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到新疆。
新疆有着占全国面积六分之一的土地,人们一踏上这里,就会被它的神奇博大、美丽富饶所吸引。
相信在短短几天的游览中,新疆光彩夺目的历史文化、瑰丽全姿的民族风情、神秘绝妙的自然景观、珍奇稀有的古迹遗踪、富饶丰盛的物产资源会让您惊叹不已。
地理概况 游客们,新疆神奇在哪里?首先还是让我来介绍一下它的地理概貌。
新疆的地形地势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三山夹两盆”。
天山山脉横贯新疆,南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合抱塔里木盆地,北与阿尔泰山脉合抱准噶尔盆地。
俗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间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疆的准噶尔盆地,中间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两大沙漠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
绿洲和山地草原,成了新疆人民的世居之地。
写一份五台山的导游词
游客们大家好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距太原240公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天下第一佛教名山享誉中外,有此殊荣,一是,这里是我国最早建寺的地区之一,而且从古至今,这里的寺僧在规模上都是第一;二是,佛典有记载,这里是佛教四大菩萨之首文殊菩萨的道场;三是,历朝历代,凡信奉佛教的帝王,都特别关注这里,这里是我国唯一的青庙和黄庙共生荣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
“五百里道长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
月挂西峰,花放南山,雪霁北巅。
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晚罄清澈,香烟缭绕,胜幡翩跹。
”写出了五台山的悠久历史和奇异风光。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显通寺,在五台山寺院当中,显通寺的规模最大,历史最古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是五台山佛教界最为尊崇的领袖寺庙。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钟楼,这是五台山最大的一口铜钟——长鸣钟,重达99
【第99句】:5斤。
显通寺没有天王殿,只有两通石碑,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龙虎二碑,此二碑寓意为龙虎把门,不劳驾四大天王。
显通寺,占地120亩,殿堂楼舍400多间,正院内中轴线排列七座大殿,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后高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观音殿,殿内供奉着三尊菩萨.中间为观音菩萨,两边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所以又叫”三大士殿”.由于两侧摆满了经书,故也称藏经殿. 观音殿外边一左一右两座碑亭.里面各有一碑,一通有字,刻着<<御制显通寺碑文>>,一通无字,无字碑.这通无字碑是康熙皇帝立下的,似乎在赞美显通寺的雄伟,壮丽和佛教的博大精深,难以用文字表达. 参观完了观音殿,我们就来到了,大文殊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寺庙中大都建有文殊殿,而这座文殊殿却加了个”大”字,这个大字有四层含义:显通寺是五台山最古老的寺院,是五台山寺院中建筑面积最大之一,是五台山保存最完整之一,是供奉文殊菩萨最多的文殊殿,由于在这里可以同时拜到五方文殊,当地人称其为方便朝台. 好,现在我们去全寺的中心,显通寺的重要建筑,大雄宝殿,它是五台山殿宇之最,重顶飞檐,巍峨宽大,占地一亩二分,里面供奉横三世佛.中间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大雄宝殿即释迦牟尼的尊称,寓意像大勇士一样,英勇无畏,无畏一切,殿堂采用108根木柱支撑整个大殿,进到大殿感到十分宽敞,此殿,是五台山最大的大雄宝殿,也是寺里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 这是显通寺的第一大特色---------全木结构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白色全砖建筑是无梁〔量〕殿,由于它全部用砖垒砌而成.没有用梁柱,所以叫无梁殿,又因为它代表的是佛法的无量,所以我们称之为无量殿,从外观看,似欧洲建筑,并且涂成了白色,白色在西方代表纯洁,在这里象征佛教的无限光明。
整个大殿从外看是7间,实际为3间,外观2层,内为1层。
殿内中间供奉佛祖的抱身像卢舍纳佛,体现修成正果而得到佛境的光明智慧
需要一篇好的喀纳斯导游词
喀纳斯湖,是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精华。
系冰川强烈刨蚀,喀纳斯湖,是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精华。
系冰川强烈刨蚀,冰石表物阴塞山谷,形成终表垄而成湖泊。
湖面海拔1375米。
湖形如弯月,长
【第24句】:5公里,平均宽
【第1句】:9公里,平均水深90米,最大深1
【第88句】:4米,面积
【第6句】:9万亩,蓄水量40亿立方米,为我国深水湖之一。
湖周是苍翠的针阔混交林,与辽阔的山间草原连成一片。
春天草原上繁花盛开,芳草萋萋。
近处云雾似洁白的飘带,缠绕山间。
远处皑皑冰峰,层林苍苍,沟壑滴翠。
七、八月份,登上海拔2030米高的观鱼亭俯瞰喀纳斯湖光山色,你会为湖面多姿多彩的奇景所惊叹,在蓝天白云下,偌大湖面宛如硕大的调色盘,湖水的颜色一块深、一块浅、一块蓝、一块绿,真是变幻万千,美不胜收,在喀纳斯欣赏“宝光”霓虹美,特具魅力。
“宝光”人们俗称“佛光”。
它与天下独秀的喀纳斯湖光,与山舞银蛇的冰川,与绿草如茵的草原,与浩瀚无垠的森林,与轻盈飘荡的山间薄雾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让你如临仙境。
当旭日东升或夜幕降临时,乘船或站在第四道湾平台上探寻湖心秘密,若有幸,可以看到时隐时现像小船一样的神秘“湖怪”。
喀纳斯湖是我国极其难得具有欧洲生态系统的区域,保护区内有植物798种,其中珍稀植物30种,动物39种,鸟类117种,鱼类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13种,其它稀有动物9种,昆虫真菌的新种记录不少60个。
喀纳斯的奇、特、美、艳的自然风光,赢得了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及广大游客的赞赏。
公认为它是中国最美的地方。
同时喀纳斯是西伯利亚泰加林在中国唯一延伸带,是中国唯一占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是中国唯一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发源地,是中国蒙古族--图瓦人的唯一聚居地,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山岳冰川所在地。
图瓦人亦称“土瓦”和“德瓦”、“库库门恰克”,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
有些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的士兵,逐渐繁衍至今。
而喀纳斯村中年长者说,他们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个民族。
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哈萨克语言相近。
在生活习惯上,图瓦人除欢度蒙古族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霄节。
图瓦人信仰佛教,丧葬方式为曲体入葬,图瓦人居住在阿勒泰喀纳斯湖图瓦村和白哈巴图瓦人村落。
喀纳斯湖与图瓦人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构成喀纳斯湖旅游区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
京族导游词
【民族概况】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历史上自称“京”,他称“越”。
1958年定名为京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区的山心、沥尾、巫头三地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京族人口数为22517。
主要从事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
使用京语,与越南语基本相同。
现基本上通用汉语广东方言和汉文。
【历史】京族自15世纪以后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最先居住在巫山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沥)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
清朝政府曾在江平地区设立“江平巡检司”,清末属防城县管辖。
京族和当地汉族人民一道,披荆斩棘,筑海堤,垦荒坡,劳动生产,共同开发了南方的沿海边疆,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
在历史上曾和汉、壮等族人民联合进行过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中法战争期间,京族聚居的福安村(包括今沥尾)里长杜光辉率领京族、汉族群众数十人,参加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
1886~1887年间,法军侵占江平地区时,当地京、汉族人民联合组成义军,坚决抗击法国侵略者。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沥)尾、山心京族30余人参加东兴总工会领导的船工工会。
山心京族地区曾成立农民协会。
总工会及农民协会允后在沥尾、山心组织动员京族群众数百人举行游行示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斗争。
1944年初,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入京族地区,京族人民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纽争州川:平地区抗日游击小组,开展武装斗争。
解放战争中,京族人民积极参加游击队活动,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社会经济】解放前,京族主要从事浅海捕捞的渔业,兼营农业、盐业。
地主、富农和渔业资本家占有大量的渔、农业生产资料。
沥尾、巫头、山心、潭吉的地主、富农、渔业资本家占4村总户数的
【第2句】:93%,他们占有4村渔箔的
【第23句】:87%,每人平均占有数为贫苦渔民的
【第7句】:54倍;拥有4村渔船总数的
【第28句】:94%;占有4村耕地的
【第35句】:09%,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数为贫农的11.73倍。
封建的租佃剥削是京族地区的基本剥削方式,在渔业上表现为网租和箔租,剥削量达70%以上;在农业上表现为地租,租率占产量的50%。
雇佣剥削以雇长工和利用京族传统的帮工互助性质的“寄赖”关系进行,剥削率高达70~80%。
在残酷的剥削下,京族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京族保存以“翁村”为首的社会组织。
“翁村”意为乡长或乡正,负责处理村内事务及纠纷,监督执行村约,主持祭祀仪式,筹办公益事业。
‘‘翁村”下有“翁管”,协助翁村执行处罚,管理山林;“翁记”负责文书账目。
重大事务由村中长老组成的“嘎古,,集团商议决定,交“翁村”执行。
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利用“翁村”作为统治京族人民的工具。
解放后,京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京族人民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经济建设事业。
单纯的渔业生产也发展到多业经营。
生产不断增长,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
京族的渔业生产也发生了几大变化:一是由过去的浅海捕鱼发展到深海作业;二是过去的竹筏小船已改为大中型渔船;三是从单纯的捕捞发展到捕捞、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生产形式;四是从单纯重视渔业生产发展到工、农、林、渔业并举,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沿海地区实行比内地更优惠的开放政策,使得处于开放前沿的京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迅速改变。
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文化艺术】京族传统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京族的歌唱艺术颇有特色。
唱时由一位哈哥操三弦琴伴奏,二位哈妹则边敲打竹梆子与竹板轮流进行演唱,内容多为叙事史歌以及中国古诗词等。
如《宋珍、陈菊花》、《斩龙传》、《琴仙》、《浔阳江头夜送客》,等等。
歌的曲调不下30种。
按内容分有山歌、情歌、结婚歌、渔歌、诉苦歌、长篇叙事歌、风俗歌、劳动生产歌等等。
其中有些歌本流传,有些却是即兴创作,触景生情,随口而出。
用京语演唱的京歌,有着自己的格律,比较复杂。
京族的民歌内容也十分丰富,由于生产的影响有不少歌曲都与大海相关。
如有一首海歌这样唱道:“潮涨潮退不离海,风吹云走不离天;大路不断牛脚印,海上不断钓鱼船。
”有一首情歌的歌词是:“摇船过海摇绳断,还有几摇到岸边;板短搭桥难到岸,望妹伸手过来牵。
”京族青年男女一般通过对歌物色对象,所以他们个个能歌善唱。
“京戏”是京族传统的戏剧,称“嘲剧”,独具民族特色。
独弦琴是京族独有的民族乐器,它的半片大竹筒,或3块木片制成长方形的琴身,长约75公分,一端插一根与琴身成直角的小圆柱,或金属片条,另一端按一把手,两端由高至低拉一弦线。
演奏出来的声音十分幽雅动听。
【渔业文化】渔业是京族的传统产业。
在各类渔业生产中,京族主要从事浅海曳网渔业和杂渔业。
渔业工具有拉网、塞网、渔箔、刺网,以及用于专门渔猎对象的鲨渔网、南虾网、海蜇网、鲎网、墨渔网等。
至于挖沙虫、耙螺、挖泥丁、捉蟹等等,都是较简单的小海作业了。
由于各地所处的地理条件有所差异,从事的作业种类也有不同。
尾主要以拉网捕鱼,山心主要以渔箔捕鱼,而巫头以渔箔和塞网捕鱼。
渔具之多、分工之细,形成了京族独特的渔业文化。
拉网有大小之分。
大的拉网高3米,长400米,整幅网身由6张缯网缀连而成,网眼小而密。
小拉网由4张缯网组成,网眼大而疏,网长330多米,两头高
【第2句】:3米,中间高
【第3句】:3米,略成桃叶状。
操作时,前者需三四十人,后者要二三十人。
操作程序为:先探察海域,观测鱼情,选择作业地点;其二,在发现鱼情的地方,划小艇或竹筏将渔网慢慢放开,由滩边向海面围成一个半月形的大包围圈;其三,操网者分为两组,各执网纲一头,合力向滩岸拉收;其四,在拉拽过程中,两组人一边拉一边徐徐靠拢,直到网尽起鱼。
这样,一次拉网操作即告结束。
这种拉网作业是京族较大型的群体性操作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
男女均可参加,也不受季节限制。
塞网又称闸网或壅网,分疏、密两种。
网的长度和高度与拉网相当。
但其网的设置地点是在海滩上定置进行的。
操作时把人分为三组,各组又具体分为“号桩”、“插桩”、“挂网”(把网挂于桩上)、“挑沙土”(将网脚填塞)等工序。
这种塞网的设置,都是在潮涨之前预先进行的。
当海潮上涨时,各种鱼虾随潮水进入塞网圈内,退潮时,鱼虾便被渔网和沙土围成的海滩包围所困,“束手就擒”。
这种“塞网”与“拉网”的区别就在于,塞网着重在固定的“塞”和“堵”,而拉网则着重在“拉”与“收拢”,其操作各具特色。
渔箔,是一种漏斗形的捕鱼工具,一般选择在潮水升降、水势较急的汇合处设立。
每个箔位有规定的大小距离。
先用高约2米,直径10多厘米的木桩围成两排,一头汇合处用木桩固定,再用小竹片编排,结成“篱笆”栅栏,围成高约
【第3句】:5米呈圆形的渔港(鱼室)。
退潮时,随流鱼虾蟹顺两排木桩游动进入渔港,即可网住。
鲨渔网是一种用于深海猎捕鲨鱼的专用网具。
网身长400米,高
【第1句】:3米,网眼粗大,由网线、网浮(竹筒)、网坠(铅铁或石块)、网纲等组成。
下网时由4人乘筏到鲨鱼活动的深海区,将网的两端及中间脚部以重石坠定于海中。
每次下网可持续三四天,连续捕猎,是一种既惊险又充满乐趣的捕鱼作业。
在京族的渔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见者有份”的被称为“寄赖”习俗。
“寄赖”即我们俗话说的“沾光”之意。
如果想吃海味,就可到退潮后的渔箔边或满载归来的渔船上,捡一些拿走,主人是不会怪罪的。
在长期的渔业生活中,京族人民还形成了一些礼仪与禁忌习俗。
如饭烧焦了,不可说“焦”,因为“焦”与“礁”同音,怕触礁;在船上将“油”说成“滑水”,“滑”即“顺利”、“顺当”之意。
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
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渔业生产经验。
他们非常熟悉各种鱼类的回游规律,能准确预测潮水的涨落和海上气候的变化,根据潮水的“涨”“落”规律来安排生产。
【节庆】京族除了和汉族相同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
京族农历六月初十(沥尾、巫头岛)或八月初十(山心岛),正月二十五(红坎乡)时,当地京族要过最隆重的“唱哈节”,由歌手“哈妹”轮流吟唱。
唱哈活动要连续进行3天3夜,一边宴饮,一边听唱。
“唱哈节”过去每年都举行,各地日期不一。
“唱哈”是京语唱歌娱乐之意,每逢唱哈节,京家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到哈亭听哈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
唱哈的活动过程,大致分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四个部分。
节日前一天,先把京家信奉的“镇海大王”等诸神迎于哈亭,节日当天下午三点钟左右开始祭神,祭神完毕,即入席饮宴、唱哈。
这是唱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节目有情歌、灯舞、乐舞、歌唱族杰等,这是唱哈节的高潮,人们纵情欢歌跳舞持续多天。
唱哈至尾声时进行送神,送神毕,唱哈节结束。
春节家家都要做“白薯壹”(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种糕点),年初一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壹。
春节期间全村都要到哈亭以猪、鸡、鱼为供品祭拜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
岁守时,必须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白薯壹方能入睡。
【饮食】大部分地区习惯日食三餐,居住在污尾的京族一般习惯日食两餐,早餐多选在上午十一点左右,直到入夜后才吃晚餐。
过去京族常以玉米、红薯、芋头混着少量的大米煮粥作为主食,只有出海捕鱼或秋收,劳动量大时才吃干饭。
如今稻米已成为京族最为常见的主食了。
京族喜吃鱼、虾、蟹、鱼汁及大米糍粑“风吹穑”。
日常菜肴以鱼虾为主,常用鱼虾做成鱼汁,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家庭饲养的猪鸡,也是日常主要肉类来源。
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鱼汁,又称“鲶汁”。
是京族民间传统调味品,以各种小鱼经腌制而成。
妇女爱嚼槟榔。
到京族三岛去旅游与做客,您一定会品尝到那风味独特的鲶汁和“风吹(米乙)”。
鲶汁在市场上一般叫鱼露,是用小鱼腌制的一种调味汁,每年3至6月间,渔民家家腌制鲶汁。
分为头漏汁(多出口东南亚各国)、二漏汁(多在国内市场销售)、三漏汁(通常自家食用)。
即便是三漏汁,也会使初尝者赞不绝口,回味生津。
做汤时加些鲶汁,汤味顿觉鲜美;吃肉时蘸以鲶汁,入口便觉清香。
【服饰】京族的服饰,部分老年妇女穿民族服装,上身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短上衣及菱形遮胸布,下穿黑色或褐色长宽裤子,外出时加穿白色长外衣,形似旗袍而开衩较高,结“砧板髻”。
少数妇女还保留染黑牙齿的习惯。
过去男子穿窄袖上衣,长及膝盖,腰间束带。
但现在多数青年男女的服饰已与附近汉族相近。
【民居】京族过去的居屋多带“干栏”式建筑遗风,以木为柱,以竹、泥为墙、茅草为盖,属草庐茅舍一类,易于搬动。
但现在大多筑方石砖瓦房屋。
每块石条长75公分,宽25公分,厚20公分。
石条砌墙,房高约7米,屋顶盖瓦,稳固凉爽,可抗台风。
室内以条石或竹片木板分隔为左右偏房及堂屋共3间。
厨房与畜圈在居室旁另建。
近年还出现了不少钢筋水泥楼房,带有阳台和装饰性栏杆,摆放着鲜花盆景。
【婚俗】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
现在大多自由恋爱,用对歌物色对象。
对歌后,如果男方钟情于姑娘,就慢慢靠近女方,并用脚尖将沙撩向姑娘,如女方也心中有意,就会照样将沙踢回对方。
通过这种踢沙方式或互相对掷树叶的活动,建立感情,再请“兰梅”(媒人)传递爱歌,双方还要互赠彩色木屐一只,如果正好是左右足配对,就被认为天生成双,可以缔结婚约(称作“对屐”),然后男方带着礼品,请些歌手去女方对歌认亲。
举行婚礼时,女方紧闭大门,在屋前大路和树林里设三道悬灯挂彩的榕门。
要想通过三道门,必须对歌,直到女方歌手满意才可通过关卡。
晚宴以后,去往男方家拜堂,对歌,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幸福愉悦的歌声伴着天作地合的一对新人。
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
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
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习俗】逢年过节都要进行祭神活动,届时要备猪、鸡、鱼拜祖。
煮猪肉拜祖还是京族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礼习。
每年哈节,凡年满16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
【禁忌】在渔家做客,千万别说饭烧焦了,因为“焦”与“礁”同音,怕触礁。
在船上不要说“油”,把油称为“滑水”,因为“滑”有“顺当”、“顺溜”、“顺利”之意,而“油”与“游”同音,船破后人落水才要游呢。
移动器物要拿起来,别拖着推着移动,因为有“搁浅”之嫌。
当然,一般来说,不懂规矩的客人是不会被责怪的。
【宗教信仰】京族崇拜祖先,多神崇拜,特别是与海有关的神尤为敬仰。
京族过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
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42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