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升旗仪式读后感40字细选50句-读后感

升旗仪式观后感1

观升国旗,也许你见过许多次。小时候带着红领巾参加升国旗,中学时代行瞩目礼升国旗,成人时代偶尔现场观升国旗仪式。你在电视中看过升国旗直播、转播,你在电影中看过各种升国旗的庄严、激情,你在北京亲眼看过升国旗仪式。每一次有每一次的感受,每一次有每一次的享受,每一次有每一次的自豪。为什么呢?强大的祖国在各个方面屹立在世界之林,奥运会升国旗奏国歌次数越来越多,地区战争我国撤侨是祖国统一的安排,五星红旗就是通行证,=无论走到哪里奏国歌升国旗都是中国人民的自豪。

升旗仪式是种形式,更是精神振奋的号角。升旗仪式不仅仅仅是种形式,更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骄傲。升旗不是种形式,而更是中国人爱国的具体表现。十月一日国庆节11万多人冒雨参加升国旗仪式。不正是中国人们心中胸怀祖国,心中敬重祖国,心中热爱祖国的崇高心境吗?

更多的人是带着期望,带着梦想,来看升旗仪式。那么多人,真正能看到的,看清楚的并没有多少人,多数的人来到天安门广场,真正体验的是升国旗的感受,是人们看升旗仪式人山人海那种体验,是人们自觉不自觉的爱国情结的释放。

看升国旗的人感受很多,见闻不少。有老红军老战士,想起了战友的前仆后继。有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想起了五星红旗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有未来的少年儿童,看到国旗班升国旗的庄严和英姿,为祖国壮观而快乐。也有的人看到了地上的垃圾就大作特做文章,觉得中国人民的素质太低了。为此10月2日早晨我特地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看散场后的卫生,问题是有的,不是所说的如此的.严重啊?爱不能因为祖国有点小问题就是病入膏肓,爱不能因为祖国还不完美就说无可救药,爱是呵护,爱是支持,爱是付诸行动健壮祖国健美祖国,而不是杞人忧天。

升国旗归来,众多欢喜有点忧。欢喜的是中国人民很伟大,爱国不分大小,不分贵贱,不分老幼,你来天安门广场看看你就会感受到。忧愁的是总有几个人制造冰点新闻,沮丧中国人的自信心,用错误的言辞、错误的评论以点带面地误导中国人的视听。人文素质在提高,拔高要求稳步行,盲人摸象要不得,自灭自己丧气生。中国人民有信心,修炼品行形象挺,万众一心强祖国,实力告诉世界——我是中国人。

升旗仪式观后感2

清晨,当薄纱般的雾气渐渐消散,大地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就要举行了。同学们都在宽口的操场上等待着。铃声响了,顿时,校园里鸦雀无声,说有人都停止了走动。

鲜艳的红旗,闪光的五角星,在雄伟的国歌声中,几百双眼睛仰望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几百只小手举过了头顶,行着庄严的对礼……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仿佛看见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啊!我的手轻轻抚摸一下红领巾,那是用无数前辈的鲜血染红的,戴上它是多么光荣的事呀!红领巾帮忙我改正错误,激励我不断进步,我感谢红领巾,我爱红领巾。

眼望鲜艳的五星红旗,我暗暗下决心,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我必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让五星红旗世代相传在祖国的蓝天上飘扬。

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想着文天祥的精神令人敬仰!几百年来,他的精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子孙。文天祥的精神必将会在中华子孙的心中传承下去,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传统文化!

升旗仪式观后感3

这天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学校团委组织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满怀好奇地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目睹那令人期盼的升旗仪式。

过了一会儿,仪仗队从天安门的正门走了出来,升旗仪式就正式开始了。一个正方形的国旗护卫队伍走了过来,前面有一个手持着刀的护旗手,领头前面是护旗手叔叔,其中有两个人是手拿着枪,中间叔叔手拿着红旗,屹立在人们的眼前。这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叫了起来,欢呼声响彻天安门上空。护卫队的叔叔们每走一步都很整齐,昂首挺胸,眼神都十分坚定,每踏下一步,靴子都发出清脆的响声。

国旗班叔叔走到了国旗台前面,他们立即停住了脚步,三位升旗手上了国旗台,手拿着国旗的解放军叔叔把红旗绑在了绳子上面,当《义勇军进行曲》奏起的时候其中一位护旗手把国旗向南边用力一挥,红旗迎风飘扬,和太阳一齐升上了碧蓝的天空。伴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的奏响,我当时很震撼,烈士为国捐躯的画面在脑海里一幕幕的闪现。我和在现场上的人群都激动地唱起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有五星红旗在,我们仿佛就象见到自己的母亲一样,有了依托,有了力量。等我长大了,我也要不惜一切的保卫鲜艳的五星红旗,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甚至生命来为她争光。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

升旗仪式的观后感1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

在学校宽阔的操场上,回响着清脆嘹亮的口号声。此时烈日当空,太阳似乎要把地面烧焦,四个男儿在校园里一遍又一遍的排练,汗水顺着脸颊流入已经湿透了的衣裳,可他们似乎不知劳累,仍然在一遍遍的练着。唉,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我们幸运地被选为升旗手,并开始了紧张的排练。

“你为什么要走那么快”“你旗扯直一点”“你拿旗怎么老掉啊”“你喊口号声音大点好不好”,一声声的抱怨,从我们这里传来,甚至引起了些争吵。“烦死了,烦死了,我不练了!”一位同学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你别走啊,你走了,我们还怎么练啊?”我们千言万语终于把它留了下来,无奈中我们只能向在场的老师求教。很快我们就掌握了技巧,步伐也变得整齐起来了。

正当我对升旗充满信心时,老师又交给了我,一个艰巨的任务——现场展示书法,向“老师献礼”。要知道练一副字需要很长时间,可只有一个星期时间练习,而且只有周末的两天,真的很难办到啊!我叫上了正好也在为此事发愁的笔友,决定共同放弃周末睡懒觉的时间,加班练习。在书法教室里,练习用过的纸一张又一张,墨水一瓶又一瓶,随着废纸的身高升旗仪式的时间,也一天天接近……

终于熬到了这一天,清晨五点半就从床上爬起,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赶到学校。匆匆准备好,就站到了台下。操场上数千人的目光似乎都在注视着我,我心头一阵阵发怵,紧紧张感迎面袭来。“别紧张,就当是平常练习”,老师的鼓励让我好受一些,可那种感觉却还未消失。忽然主持人一声“出旗”,立马将我从九霄云外拉了回来。我深吸一口气,跟着口号有节奏地走着,似乎不那么紧张了。当鲜艳的五星国旗升到杆顶时,顾不上多看几眼迎风飘扬国旗,就急忙赶下旗台,收拾我的书法武器,准备书法大战。我打开瓶盖,将金灿灿的墨汁倒入砚台,我心里还在嘀咕“台下那么多人,如果写不好,再出个丑就完了”。我看了一眼此时正在台上尽情表演的同学和身边陪伴着我的战友,心里渐渐的平静了下来。我提起心爱的毛笔,让笔尖在在砚台上平滑的转动着,让金色的墨汁一点点的注入笔尖,我的信心也随之一点点的聚集到了心头。当我把长长的压条压到鲜红纸上时,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眼一闭,心一横,屏气凝神,就像舞动着孙悟空的金箍棒,在属于我的舞台上龙飞凤舞。当我按下最后一个笔,提笔收关时,台上的音乐也正好结束。看着自己经过几天辛苦练就的作品,自信心瞬间爆棚,当我举着作品走到台前,向敬爱的老师献礼时,台下暴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成功了!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通过这次升旗仪式我不仅锻炼了自己,还

我的升旗仪式也成为了我的升“级”仪式!

升旗仪式的观后感2

在学校的组织号召下,这天早上,我们即将迎来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入学几年间,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似乎已经司空见惯,然而唯独这次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的升旗仪式,让我充满了好奇与激动。我穿好校服服,静静等待升旗仪式的开始。

没有操场,没有旗杆,没有升旗手,没有鼓乐队,身边没有老师和同学,只有我孤身一人站在电脑屏幕前,我不禁有些紧张,双手将身上的校服再三收拾熨帖,此时只听见主持人庄严的宣告声,这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开始了。我深地注视着屏幕上出现的五星红旗,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想起奔赴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工作人员们,眼前的五星红旗顿时显得格外鲜艳。随着长号一声长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主旋律奏响,那高亢的,激情的曲调让我顿时热血沸腾。以前,我对我们的国歌还没有什么切身的认识和体会,但此刻,疫情危急的时刻,举国上下共同奋斗,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不畏牺牲、迎难而上的精神,使我更加真实地体会到什么叫做“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注视着格外鲜艳的五星红旗,我用比平时更加洪亮而富有感情的声音唱起了我们的国歌,我们的“义勇军进行曲”!直到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被主持人的话语所掩盖,我激动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息。

屏幕上,此时又出现了央视元宵特别节目那一幕幕熟悉的情景:一位位朗读者们虽然不能够冲上前线,但是他们用最平实的语言,阐释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大爱、什么是奉献;用最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祖国及人民的爱恋;用最坚定的语气,喊出守护家园的坚强决心。他们那铿锵的声音,不停地回荡在我耳边。那鲜艳的五星红旗逐渐模糊了,红黄交映,变成橘黄色……

这场别样的升旗仪式结束了,此时的我多么想念以往的早晨,阳光像舞者一样伴随着我一起跳着欢快的舞步走在去往学校的路上,鸟儿在树梢间尽情而又欢快的歌唱,一派生机勃勃,宛如一部愉快的歌舞剧。就这样我快乐地来到了学校,走进校园,碰到自己的老师同学,向老师敬个礼,和同学问声好!而我最向往的热闹有趣的校园生活现在被钉钉网络教学所替代,我们整日在家上课,网络课程让我们的精神食粮得到有效的补充,使我们索求知识的热情不会因为疫情的到来而截断。感到遗憾的是,我与敬爱的老师们和我的好朋友们只能隔在屏幕之外见面,我是多想近距离聆听老师的声音,多想和同学手拉手做操,大汗淋漓地打场篮球比赛啊。

就在我回味时,骤然间,细嫩的歌声宛若一个个优美的音符飘进了我的耳朵。我顿时回过神来,看向电脑屏幕,我惊喜地看见数百名小朋友在用他们纯美的嗓音尽情地歌唱着,脸上的笑容汇聚成一片,竟是那么美好。

普希金曾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一场别样的升旗仪式,让我和所有老师同学都没齿难忘。那格外鲜艳的五星红旗,高亢激昂的国歌旋律,也让我们更加笃信,疫情无情,但它终会过去,就好似再严酷的冬天也阻挡不了春天矫健的步伐,寒冬已过,暖春已归,相信我们心心念念的校园生活会很快回到我们身边。让我们用坚定的信念,等待奔赴一线的英雄们凯旋,等待全国最后的胜利,让我们昂首挺胸,一起迎接操场上的升旗仪式!一起迎接新学期的春天!

天安门升旗仪式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我们全体初二学生前往天安门参加升旗仪式的日子。

在操场上集合时,我看到了头顶的满天繁星。真是个晴朗的好天气!我兴奋极了,对不久后的升旗仪式充满了期待。

夜里并没有什么车,所以我们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从车上下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观礼台走去。不一会,我就惊奇的意识到:我正从天安门城楼下穿过!天哪,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十一天前,习总书记还刚刚从这里走过,而今天,我竟也站在了这里!

观礼台上的时间确实是漫长的。但是对于兴奋的我们来说,这都不算什么。身前是宽阔的天安门广场,身后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在朝霞的衬托下都显得无比巍峨。我静静的等待着,终于,国旗班的战士们自天安门下步出,在我们火热的目光中踏上金水桥,穿过长安街,在旗杆下列队准备。

随后,庄严的国歌声响起,那一面红旗开始缓缓上升。与此同时,东方一道道金光散射开来,是那同时升起的朝阳发散的光芒。在旗帜升到杆顶同时,朝阳也是跳出了地平线。这庄严而神圣的升旗仪式,至此也全部结束了。

从观礼台上下来,再回到车上,我的心情一直久久不能平复。我们所观看的,并不仅仅是一次升旗仪式,而是一次凝聚了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仪式,那飘扬的红旗代表着我中国人的精神,那初生的朝阳象征着中国未来的希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这天凌晨,我送月月去学校集合回来后,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如下的一条消息,得到了数十位朋友的点赞。

“今天女儿学校组织她们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3:45就得到学校,我刚去送她回来。刚才一出楼门,女儿仰头看见满天的.繁星后十分惊叹!她说原来北京的星空也这么美丽! 她还说原来以往看不到星星是因为起得不够早或睡得不够晚。我补充了一点,还因为没有连刮几天的大风。各位朋友,早安!”

天安门升旗仪式观后感【篇二】

很多到过北京的人,想必都去天安门广场观看过升旗仪式,我是2005年9月份去的,和新婚燕尔的妻子度蜜月旅游。在北京一共待了5天,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无论是我喜欢的历史古迹、各种军事博物馆,还是妻子喜欢的购物区、小吃街,都让我们流连忘返。北京人普遍的高素质,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临走的当天,我们要完成最后一个重要心愿——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那是我无数次在电视上看到,在梦中见到的场面。在没去之前,我完全能想象当自己在那神圣的地方,在那庄严的时刻,在激昂的国歌(我始终认为,世界各国的国歌够雄壮的,除了法国的马赛曲外,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自己的心情将是多么激动。可是,让我没想到,观看这场升旗仪式,却让我颇为难受,甚至两年后的今天想起来,仍觉的心情有些沉重。

我们是在清晨5点多赶到天安门广场的,当时广场已经聚集了大批的人员(应该大多是来京的游客),显然这个时间,肯定都是来看升旗的。看到如此场面,我再次印证了先前的设想,场面肯定会非常壮观,令人激动。当天安门的中门大开,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从金水桥上走过来时,人群开始躁动起来,就象先前大家都拼命往升旗台近处挤,丝毫不顾执勤的武警战士劝阻一样,都又一起挤向了拍照国旗护卫队更好的位置。在拥挤的人群中,虽然自己被推来推去,但也没有引起更多的不快,毕竟大家来一次都不容易,将这一神圣的时刻和场面固定下来,留作纪念,完全可以理解。终于,国旗护卫队来到了旗杆处,我想躁动的人群应该会逐渐平静下来了吧,但我错了,当国歌开始奏响,我正要立正站好,向国旗行注目礼(我所站的位置看不到还没升起的国旗),去尽情享受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时,躁动的人群反而更加的“疯狂”,人人举着相机,拼命的往前挤,时间在一秒一秒地过去,国旗已经升到快一半高度,站在我身旁的妻子,终于也忍耐不住,举着相机欲挤上前去,这时,我愤怒的近乎有些失态,一把拉过妻子,转身推开后面正在拥挤的人们,站到了人员稀少的外围,静静地伫立着,直到升旗结束。在外围能更清楚、全面地看到周围,但所看到的更加让我难受,挤在前面的飞快得按着快门,不时回过头大声招呼一下后面的亲友跟上去;后面的,要么在咒骂、埋怨挤不上去,要么三三两两在一起的说笑着。我努力的想找到一个哪怕稍微有点庄严肃穆表情的人(也许是想安慰一下自己),但没有,真的,一个也没有。在回家的火车上,我的心情仍然久久难以平复,想到了很多,甚至想到自己是不是太苛刻,太极端,太缺少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后来,我想起另一件事情,一件同样让我终身难忘,并且与此次感受截然不同的场面。也许没有那次的经历,我也不会有这次的如此心情。

时间是2002年的夏天,提到这个时间,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足球世界杯”、“中国队”、“第一次”这些字眼。是的,的确与世界杯有关。但那届世界杯,无论是对国人的意义,还是中国队的成绩,都不是我要说的。我给大家讲讲在中国队第一场比赛(对巴西)前所经历的场面。当然,我也没有到过比赛现场,是在电影院里看的(不知哪位天才想到把电视直播的足球赛与电影银幕结合起来),那场面、效果是相当的震撼,但这也不是我要说的。比赛当天,我已提前向单位请好了假,约了几位朋友,一同来到电影院,我走在最前面,当正要伸手掀开影院大厅入口处的厚重的皮门帘时,一股巨大的声浪,不,是气浪,将我推的不禁后退两步,等我回过神来,才明白是中国队的队员入场了,人们的欢呼声就像爆炸的气浪。赶紧和朋友们进去,各自找好座位坐下,环视一下四周,能容纳一千三百多人的影院此时几乎已座无虚席,观众大都很年轻,应该多是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有的举着某某院校的标语)。大厅内欢呼声此起彼伏,我和朋友隔着座位大声的交谈着(声音小了听不见),突然喧闹的人群安静了下来,我回头一看,所有的人全部站了起来,原来是开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愣了两秒钟,我和朋友们也都站了起来,此时,我感到自己的脸有些发热,我和几位朋友们都是公务员,却没人习惯这一应有的举动,倒是在学生们的带动下站起来。雄壮的国歌声很快让我忘记了刚才的惭愧,甚至让我忘掉了来时只是消闲、图快活的目的,情绪逐渐激动起来,大声的唱起国歌,其实我也不知自己声音是大是小,因为无论你此时声音多大,你也根本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你只能听到一个声音——义勇军进行曲,一千多人合唱的义勇军进行曲。随着那激昂的旋律,渐渐的,我感到自己的胸膛在膨胀,脸庞在发热,眼眶在湿润,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感情脆弱或容易激动的人,三十年的人生经历,无论什么事情,无论什么在别人看来感人的影视剧、文学作品,都没有让我留下过感动的泪水(美国电影《阿甘正传》除外,以后有机会很想和各位网友聊聊这部电影),但是这次,我却莫名其妙的流泪了,我注意到,激动的人,不,是非常激动的人远不止我一个,很多人把手按在胸膛左侧,脸庞在银幕光线中映的通红,喉结在上下滚动。此时此刻,我彻底抛掉了以往对国人很多陋习的鄙视,抛掉了自己曾经的自卑(我爱看鲁迅的作品,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认为他们把中国人刻画的那样深刻,因而对“民族劣根性”这一说法很有认同感)。

时至今日,在北京的经历虽然难以忘却,却也再没有那样极端的看法,那些举着相机往前挤的人们,都是和你我一样,在平凡的生活,繁杂的琐事中,难得半日闲,给自己找点乐的,没有任何恶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要一个标准。再过两天,我的父母就要从北京旅游回来了(突然想起这个话题,就因为父母要去北京),我想他们肯定也会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希望他们不会像我那样怀着沉重的心回家,无论是希望这种场面只是偶尔让我遇上了,还是希望他们根本不会往别处想,都行。

天安门升旗仪式观后感【篇三】

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游玩北京天安门,观升旗仪式。

20xx年夏季,我和爸爸妈妈到北京天安门游玩。凌晨一点就乘车从住处出发,刚走了一会 ,天空就飘起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车到达目的地——前门,雨仍然下个不停,我们立即躲在地下通道。雨停了,我们又 续赶路,用最快的速度跑向天安门,生怕错过升旗仪式这一幕,终于到了天安门广场。这时,我已经累得气喘呼,筋疲力尽。

我观察广场四周,发现有许多外国游客也来参观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

不一会,广播响起国歌,升旗仪式开始了,武警战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列队从天安门大门走出来,走在最前面的四民战士用手托起国旗四周,向旗杆走来,随着国歌声,国旗缓缓升起,那威武壮观的情景,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361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